诗情画意蕴和谐吟诗诵词促高效

  摘 要: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关键词:激发 ;预设;朗读;体验;吸收;高效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35-01   以往的古诗词教学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忽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只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和谐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深受影响。那么,如何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和谐高效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审美情感,预设诗情画意课堂   借助简笔画将小学古诗词语形体化,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先勾勒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层次观赏庐山面目的各不相同。在教学“草铺横野六七里”一句时,无论怎样的阅读与分析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铺”字,这时,我只用几笔简笔画便勾勒出广阔的原野和绿草如茵的场景,便让学生理解了“铺”字所展现的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象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配以伤感的音乐、寒风朔雪之声来理解“夜深千帐灯”所描绘的情景;“故园无此声”则通过感人的画面、故乡的人与物来表现,烘托出作者“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寂寥、无奈和思乡之情。学生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词句,恰到好处地突破这首词的教学难点。   二、入情入境多朗读,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诗词美   我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2、精读诗文,弄清诗人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3、研读诗文,感受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伤感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深情的语调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怀念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无限依恋,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词的一种好办法。我是这样指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家乡的兄弟们遍插茱萸的热闹景象,我说:“多么热闹的景象啊,但兄弟们中唯独少了我一人,看到,想到这一切,我怎能不说――”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声音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我又说:“我一个人身处异乡,怎能不怀念我的家乡――”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思念。紧接着,我又说:“如果你们在异乡独自一人过节时,你会怎样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深情,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思乡之情。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孤独寂寞的游子之心。   三、学以致用巧吸收,成功体验现高效   我们学习古诗词,除了欣赏品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外,也可以学以致用。孩子们掌握了许多古诗词,有时在特殊的情境中不禁会脱口而出。我认识到这些后,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尝试,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吸收为积极释放,也为口语表达和写作运用增加色彩。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设计这样一道填写诗句的练习题:“( )”,中秋节快要到了,我更加思念在上海读大学的姐姐。姐姐,什么时候能回家和我们一起过节呢?不难看出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恰当入选。   有时也可以提供语境,练习运用诗句。例如:昨天,谢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师给我讲的习题,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迅速地解出了这道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此之外,在课文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引用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学贾平凹的《风筝》一课时,我课件出示“儿童放风筝”的背景图,图中有清朝诗人高鼎写的一首《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诱导说:“同学们,你们瞧,花繁叶茂,千里莺啼,春风拂面,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回来,三五成群地放着风筝,放飞着快乐,也放飞着希望。”面对此情此景,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古诗来。这样,以现代文《风筝》为立足点,巧妙地引入《村居》一诗,既复习了诗文,又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摘 要: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关键词:激发 ;预设;朗读;体验;吸收;高效   中图分类号:G 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35-01   以往的古诗词教学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与分析,忽视学生的个性感悟,只重视教师的教,忽略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和谐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深受影响。那么,如何在“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中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和谐高效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审美情感,预设诗情画意课堂   借助简笔画将小学古诗词语形体化,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我先勾勒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层次观赏庐山面目的各不相同。在教学“草铺横野六七里”一句时,无论怎样的阅读与分析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铺”字,这时,我只用几笔简笔画便勾勒出广阔的原野和绿草如茵的场景,便让学生理解了“铺”字所展现的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象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在教学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手段,配以伤感的音乐、寒风朔雪之声来理解“夜深千帐灯”所描绘的情景;“故园无此声”则通过感人的画面、故乡的人与物来表现,烘托出作者“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寂寥、无奈和思乡之情。学生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情不自禁地吟诵出词句,恰到好处地突破这首词的教学难点。   二、入情入境多朗读,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诗词美   我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2、精读诗文,弄清诗人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3、研读诗文,感受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伤感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深情的语调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怀念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对好友的无限依恋,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熏陶。   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词的一种好办法。我是这样指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家乡的兄弟们遍插茱萸的热闹景象,我说:“多么热闹的景象啊,但兄弟们中唯独少了我一人,看到,想到这一切,我怎能不说――”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每逢佳节倍思亲。”声音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我又说:“我一个人身处异乡,怎能不怀念我的家乡――”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思念。紧接着,我又说:“如果你们在异乡独自一人过节时,你会怎样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深情,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思乡之情。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孤独寂寞的游子之心。   三、学以致用巧吸收,成功体验现高效   我们学习古诗词,除了欣赏品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外,也可以学以致用。孩子们掌握了许多古诗词,有时在特殊的情境中不禁会脱口而出。我认识到这些后,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尝试,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吸收为积极释放,也为口语表达和写作运用增加色彩。   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设计这样一道填写诗句的练习题:“( )”,中秋节快要到了,我更加思念在上海读大学的姐姐。姐姐,什么时候能回家和我们一起过节呢?不难看出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以恰当入选。   有时也可以提供语境,练习运用诗句。例如:昨天,谢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我想起了老师给我讲的习题,豁然开朗,真是“( )”于是迅速地解出了这道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除此之外,在课文教学中,也可以适时地引用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在教学贾平凹的《风筝》一课时,我课件出示“儿童放风筝”的背景图,图中有清朝诗人高鼎写的一首《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诱导说:“同学们,你们瞧,花繁叶茂,千里莺啼,春风拂面,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回来,三五成群地放着风筝,放飞着快乐,也放飞着希望。”面对此情此景,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古诗来。这样,以现代文《风筝》为立足点,巧妙地引入《村居》一诗,既复习了诗文,又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相关文章

  • 清明,感受踏青吟诗行
  •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沿袭至今.如今又是清明佳节,趁着大好春光,我们一起感受踏青,吟着古人的诗句,踏 ...查看


  • 纪晓岚吟诗 1
  • <纪晓岚吟诗>教学设计 --武汉市光谷第二小学 方黎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沉静.悠然.垂钓.绝妙.机智.光芒"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流利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结合古诗,想象& ...查看


  • 小学古诗词教学论文: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 古诗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 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 情感积极健康, 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但是, 我们聚焦 ...查看


  • 旅游和旅游文学的关系探究
  • 旅游和旅游文学的关系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学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在文学市场上出现,旅游文学的创作源泉是旅游活动,但是不可否认,旅游文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旅游事业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文章首先对旅游文 ...查看


  • 风景园林课堂赏析论文
  • <风景园林课堂赏析> 苏州园林赏析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号:0905040323 姓名:徐广源 班级:机自0903班 苏州园林赏析 关键字:整体布局 局部完善 色彩运用 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务必是游 ...查看


  • 烟雨蒙蒙诉徽情
  • 若是江南三四月,却不见几时春光到来,反倒被几分细雨占了风情.在如花的流年里,雨是最常见的,也是令我觉得最惆怅而又是最忧凉的. 春日的雨,没有夏雨的热烈,没有秋雨的苍凉,也不见冬雨的寒冷.只是,它与众不同,轻轻柔柔地,滴在屋檐下,落入百姓家. ...查看


  • 赠汪伦教学设计 1
  •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赏析:目标简约明晰,可见,可测.]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 1.小朋友们 ...查看


  • 2010年中秋联欢晚会主持词集锦
  • 2010年中秋联欢晚会主持词 [全校师生齐颂古诗,苏轼<水调歌头>.至最后两句前,主持人至前台,与师生齐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女主持:天上孤寒一片,人间相思无眠.一首千古绝唱,道尽人间真情. 男主 ...查看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 胸藏文墨虚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小学古诗词积累"活"起来 福州市朝阳小学 李雄 内容摘要: 当前,书香建设风靡校园,古诗词教学的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遗憾的是目前不少老师或者只重视学生的诗歌积累内容,忽视了积累的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