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务员创新能力及其开发

浅谈公务员创新能力及其开发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jiujiang.gov.cn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8

日作者:徐芳琼

【字体: 大 中

小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公务员在社会大众眼里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价值取向。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创新的胆识和魄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因此,无论从全面实践公务员精神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都必须着力开发公务员创新能力。

一、创新、创新能力及创新的基本原理

要学习并提升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了解创新能力相关知识开始。

(一)创新概念的起源和定义

创新(Innoveion)一词及其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该书中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的新的组合。”而我国商务部书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一书对创新的解释是: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可见,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储实施并获得更高效益的运作过程。换句话说,创新就是人们能动地进行创造并最终获得更高效益的一个综合过程。构成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

(二)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或群体)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本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也可以说,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 是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的总和。

公务员创新能力是指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的能力。

(三)创新的基本原理

创新的基本原理是指人类在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规律。具体包括:普遍性原理和可开发性原理。

1、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

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是指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可具有的一种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层意思。

(1)创新人人可为

创新人人可为意指:创新能力并非只是少数人才具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人都具有的,可以经过启发、教育、培训得到提升的一种潜在能力。

(2)创新时时可为

创新时时可为意指:在人的一生中,创新和创新能力是伴随着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只不过不同的人表现不同,有的人少年早慧,在很小的时候就由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而有所成绩;也有的人却大器晚成,到很大年纪时才有新感悟、有所创新。

(3)创新处处可为

创新处处可为意指:创新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所有的方方面面,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它涵盖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所有工作和职业。

2、创新的可开发性基本原理

创新的可开发性原理是指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开发、激励和实践等培养出来并能得到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这是因为,在一个正常具有秩序的社会里,人世间的一切成功、业绩、财富乃至惊人的成就,都是依靠人的创新能力才取得的。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在成功、业绩、财富乃至成就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完全是由于他们面对机会时,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所致。

可见,创新能力并非与普通人无缘,创新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按照创新的理论去学、去想、去练、去干,努力做到持之以恒,任何人都能掌握创新知识,都能学会创新的思维方法,都能通过有意识地适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创新创意的实践,并创造性地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不断获得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影响公务员创新的因素

公务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其行为必须服从国家、法律和组织的意志,必须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负责。因此,公务员的创新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另外,从组织内个体创新的过程看,创新者必须有相对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创新过程必须有决策者与组织者,创新的成功与否必须有相应奖励与惩戒措施等。所以,公务员创新应该是组织与个体的结合、互动。

(—)影响公务员创新的个人因素

1、与“已”无关的思想。有人认为公务员依法行政、办事程序公开透

明,这些都是有规定的,我们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了,创新是上级组织和领导的事。

2、不思进取的思想。有人认为我既不想进步,也不想提拔,乐于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不着去创新。

3、怕担风险的思想。有人认为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克服不少的困难,有时可能还要忍受失败的痛苦,既然如此还不如稳妥点好,凭以往的经验办事,轻车熟路,何苦去搞什么创新。

4、高不可攀的思想。有认为创新就是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就是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自己不是那块料,做好份内的事就可以了,这辈子无缘创新。

(二)影响公务员创新的组织因素

1、组织上对创新的要求比较宽泛,组织内部工作创新没有过细的分析和分解,创新的要求提出以后随即就成了一个口号。

2、组织上对创新往往在“培养精神”、“提升能力”等方面形成了抽象性的要求,使一个“寻求措施实现新目标”的工作过程,停止在了“理念”上。

3、组织上对创新没有在组织程度上下功夫,过分强调公务员的个体创新,在领导、促进方面没有具体的、相应的得力手段。

三、公务员创新潜能的开发

人的创新能力虽然以一定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学习、不锻炼,即使有创新能力的人也会逐渐变成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发公务员的创新潜能。

(一)着力提高对创新的认识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决策岗位,也不是科研人员,大多在“执行”层面进行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要求公务员都有“轰轰烈烈”的创新举动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公务员工作中仍有多种创新的可能。其一,行政工作的目标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大多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创新的可能。其二,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创新的可能。其三,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与相对不变的“程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创新的可能。因此,只要自身努力,重视自我表象,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能手。

(二)加强对创新的引导

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公务员创新的引导,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其一,组织环境。组织成员应对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制定创新方案和创新目标,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创新目标的实现。其二,资源配置。创新是一个工作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工作资源,加强对相应的人,财、物的协调以及相关规定,制度的研究与协同。其三,激励控制。公务员创新应该是在组织控制之下的工作过程,既要把关又要鼓励。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建立创新保护机制,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对开拓创新的干部不能求全责备,应宽容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完善创新。要建立创新发展机制,要保证公务员创新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在职

学习、脱产进修、出国考察、社会调研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努力克服思维定式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思维定式,随着人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方式。思维定式对于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老的问题是很有效的,但对于解决新的问题来说,往往就成了障碍。克服思维定式就是要:敢于大胆质疑;提倡立体思维;学会暂时抛开书本;建立自己处事原则;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和求异思维观点。

(四)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说到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负责。责任是公务员的工作灵魂。公务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高度责任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也根本谈不上工作创新。其次,要学习调研。要学好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在调研中开启心智,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再次,要求实上进。求实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基础。工作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必须有目标、有措施、有反馈、有修正等,不能用华而不实的工作手段来对待工作创新。上进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动力。对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争上游、争进位的状态,即使面对极其平凡、极其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断寻求工作的新目标,自觉地把工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作为检验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标

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就是最大的创新。

(五)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它是创新的前提。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地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断创新;才能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本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如果没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就无从谈起,更说上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百折不挠、勇于献身

工作目标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过程。创新不仅要排除个人懒惰因素,抵制他人的干扰,还要忍受挫折和失败的痛苦,没有抵抗起强压力的精神和意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献身精神,是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浅谈公务员创新能力及其开发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jiujiang.gov.cn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28

日作者:徐芳琼

【字体: 大 中

小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民族的进步,就没有国家的发达。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公务员在社会大众眼里就是国家和政府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权威价值取向。如果公务员队伍缺乏创新的胆识和魄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那么,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部门。因此,无论从全面实践公务员精神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角度,都必须着力开发公务员创新能力。

一、创新、创新能力及创新的基本原理

要学习并提升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了解创新能力相关知识开始。

(一)创新概念的起源和定义

创新(Innoveion)一词及其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该书中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的新的组合。”而我国商务部书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一书对创新的解释是: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可见,创新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旧方法,把新设想、新技术、新成果成功付储实施并获得更高效益的运作过程。换句话说,创新就是人们能动地进行创造并最终获得更高效益的一个综合过程。构成创新的基本要素是:人、创新成果、实施过程和更高效益。

(二)创新能力的定义

创新能力的定义是指:一个人(或群体)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本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新的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

也可以说,创新能力就是一个人(或群体)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 是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的总和。

公务员创新能力是指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的能力。

(三)创新的基本原理

创新的基本原理是指人类在创新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规律。具体包括:普遍性原理和可开发性原理。

1、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

创新的普遍性基本原理是指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可具有的一种能力。具体包括以下三层意思。

(1)创新人人可为

创新人人可为意指:创新能力并非只是少数人才具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人都具有的,可以经过启发、教育、培训得到提升的一种潜在能力。

(2)创新时时可为

创新时时可为意指:在人的一生中,创新和创新能力是伴随着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只不过不同的人表现不同,有的人少年早慧,在很小的时候就由于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而有所成绩;也有的人却大器晚成,到很大年纪时才有新感悟、有所创新。

(3)创新处处可为

创新处处可为意指:创新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所有的方方面面,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它涵盖了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所有工作和职业。

2、创新的可开发性基本原理

创新的可开发性原理是指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开发、激励和实践等培养出来并能得到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这是因为,在一个正常具有秩序的社会里,人世间的一切成功、业绩、财富乃至惊人的成就,都是依靠人的创新能力才取得的。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在成功、业绩、财富乃至成就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完全是由于他们面对机会时,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所致。

可见,创新能力并非与普通人无缘,创新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我们按照创新的理论去学、去想、去练、去干,努力做到持之以恒,任何人都能掌握创新知识,都能学会创新的思维方法,都能通过有意识地适用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创新创意的实践,并创造性地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从而不断获得并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影响公务员创新的因素

公务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其行为必须服从国家、法律和组织的意志,必须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负责。因此,公务员的创新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另外,从组织内个体创新的过程看,创新者必须有相对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创新过程必须有决策者与组织者,创新的成功与否必须有相应奖励与惩戒措施等。所以,公务员创新应该是组织与个体的结合、互动。

(—)影响公务员创新的个人因素

1、与“已”无关的思想。有人认为公务员依法行政、办事程序公开透

明,这些都是有规定的,我们只要照章办事就可以了,创新是上级组织和领导的事。

2、不思进取的思想。有人认为我既不想进步,也不想提拔,乐于做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用不着去创新。

3、怕担风险的思想。有人认为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克服不少的困难,有时可能还要忍受失败的痛苦,既然如此还不如稳妥点好,凭以往的经验办事,轻车熟路,何苦去搞什么创新。

4、高不可攀的思想。有认为创新就是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就是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业,自己不是那块料,做好份内的事就可以了,这辈子无缘创新。

(二)影响公务员创新的组织因素

1、组织上对创新的要求比较宽泛,组织内部工作创新没有过细的分析和分解,创新的要求提出以后随即就成了一个口号。

2、组织上对创新往往在“培养精神”、“提升能力”等方面形成了抽象性的要求,使一个“寻求措施实现新目标”的工作过程,停止在了“理念”上。

3、组织上对创新没有在组织程度上下功夫,过分强调公务员的个体创新,在领导、促进方面没有具体的、相应的得力手段。

三、公务员创新潜能的开发

人的创新能力虽然以一定先天遗传素质为基础,但主要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学习、不锻炼,即使有创新能力的人也会逐渐变成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发公务员的创新潜能。

(一)着力提高对创新的认识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决策岗位,也不是科研人员,大多在“执行”层面进行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要求公务员都有“轰轰烈烈”的创新举动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公务员工作中仍有多种创新的可能。其一,行政工作的目标是定责、定性的,而实现行政工作的目标大多有一个“如何更好、如何更高、如何更快”的问题,这就有直接针对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创新的可能。其二,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创新的可能。其三,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与相对不变的“程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创新的可能。因此,只要自身努力,重视自我表象,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能手。

(二)加强对创新的引导

各级组织要加强对公务员创新的引导,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其一,组织环境。组织成员应对创新工作高度重视,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制定创新方案和创新目标,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创新目标的实现。其二,资源配置。创新是一个工作过程,必须有相应的工作资源,加强对相应的人,财、物的协调以及相关规定,制度的研究与协同。其三,激励控制。公务员创新应该是在组织控制之下的工作过程,既要把关又要鼓励。要建立创新激励机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建立创新保护机制,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对开拓创新的干部不能求全责备,应宽容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和完善创新。要建立创新发展机制,要保证公务员创新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包括在职

学习、脱产进修、出国考察、社会调研等,使他们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发展动态,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努力克服思维定式

人是具有高级思维能力的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思维定式,随着人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就会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方式。思维定式对于解决一般性的问题、老的问题是很有效的,但对于解决新的问题来说,往往就成了障碍。克服思维定式就是要:敢于大胆质疑;提倡立体思维;学会暂时抛开书本;建立自己处事原则;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和求异思维观点。

(四)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公务员的创新能力,说到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要负责。责任是公务员的工作灵魂。公务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高度责任精神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公务员,也根本谈不上工作创新。其次,要学习调研。要学好理论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在调研中开启心智,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再次,要求实上进。求实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基础。工作创新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工作过程,必须有目标、有措施、有反馈、有修正等,不能用华而不实的工作手段来对待工作创新。上进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动力。对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争上游、争进位的状态,即使面对极其平凡、极其简单的工作,也要不断寻求工作的新目标,自觉地把工作做得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作为检验自己社会价值的重要标

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就是最大的创新。

(五)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它是创新的前提。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地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断创新;才能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本地区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如果没有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就无从谈起,更说上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百折不挠、勇于献身

工作目标实现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这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苦劳动的过程。创新不仅要排除个人懒惰因素,抵制他人的干扰,还要忍受挫折和失败的痛苦,没有抵抗起强压力的精神和意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献身精神,是不可能取得创新成果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相关文章

  • 行政管理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德法同构"在现代中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顾客关系管理"理念与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重塑政府运动及其启示 AHP和ZOGP组合应用于公共部门人员选拔配置研究 B社区非营利组织与政府良性互动研究 CCIC公司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培训绩效评估研究 DM(直投)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行政管理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公共管理学科 行政管理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3.公务员保障机制研究 4.论公职人员的身份保障与廉政建设 5.行政委托研究 6.行政授权立法研究 7.论行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工作要求1
  •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工作要求 毕业论文及格后,授予5学分.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网上抄袭的内容不能超过50%,否则直接判为不及格! (二)毕业论文的规范要求 1.毕业论文的组成 毕业论文由封面.中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组成. ...查看


  • 机关干部创新能力
  • 机关干部学习成长 ----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一节 机关干部创新能力的提出 一.创新概念的起源及定义 创新(Innoveion)一词及其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其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 ...查看


  • 领导干部培训课程
  • 培训课程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拓宽视野,提升领导素质: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干部的执法能力 学习课程: 宏观经济专题课程 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走向 宏观经济与"十二五"规划 经济形势与"十二五"规划 ...查看


  • 中国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时代特质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公共人力资源开发表现出现代的特殊性,具有相应的时代特质.这些特质既符合时代的要求,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时代特质进行全面了解. [关键词]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 ...查看


  • 电子政务(春)作业答案
  •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 电子政务作业1 (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从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