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说课稿

浓浓文化味 悠悠诗人情

——《元日》说课稿

第一部分 说教材解读和教学价值

《元日》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二部分 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有了以上对教材的解读,我把本诗教学设定为“三个一”:一首古诗,一种文化,一个诗人。即,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节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与“三个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能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能读出古诗的味儿。

2、读写互动,能感受春节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

第三部分 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第四部分 说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三段式古诗教学模式”,即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这是我的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也是教学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读的创新:以读为线,三个板块的感情朗读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别读出古诗的欢快味、文化味和诗人的自信味,并分别把这种味道读到脸上、头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创新:在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写作背景后,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融入到古诗理解之中,并创造性地说出古诗的意思。

第五部分 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

一、基础板块——解题导入,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元:第一,开始。旦: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你还能想到“元×”吗?(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导入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教学意图:导入要与生活相结合,要有语文味,要简洁明快。]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预习过了,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预习过了,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只要学生理解,

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教学意图: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加上古诗简短,古诗教学就不应该是零起点,教学完全可以从直接背诵开始。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只要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基调进行感情朗读。]

二、核心板块——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意愿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改用放鞭炮,现在还放烟花,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欢快。

喝屠苏: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

换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来驱赶邪鬼。到现在改用了贴春联,是一种喜庆。

小结: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

的预设)

画面一: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画面三: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贴春联。这家写着“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那家写着“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红火,都是那么喜庆。

(三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但又有所侧重,三个画面分别侧重于人物动作、人物语言和看到的对联内容。)

4、感情朗读: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教学意图: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文化符号,感受民俗文化气息,丰厚春节文化生活。]

三、发展板块——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一)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介诗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两度出任宰相,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实施变革,推行新法。

3、体会诗情: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爆竹:是在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是改革的春风。

瞳瞳日:是改革的阳光。

新桃: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在爆竹声中,废除了旧法,推行了新法。改革的春风送了温暖,人们幸福地喝着屠苏酒。改革的阳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改革总是要实施新法换去旧法。

(3)小结: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借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来寄托自己实施变法的自信。因此,这首诗不但表现了春节万象更新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实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读: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读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见,感情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教学意图:诗人简介要儿童化,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体会诗人感情。让学生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诗句意思,更是为了使体会诗情儿童化。这样,品读这首诗,就是在品读王安石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课后拓展,表达文化

1、改写古诗:课后,把课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来,加上头尾,就是一篇古诗的改写文。

2、拓展古诗: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诗还有《梅花》《泊船瓜洲》,都与王安石实施变革有关。课后可以与人合作,查阅资料,学习探究这两首古诗,你会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学意图:有了课内的片段说写基础,课后的改写古诗更丰厚了文化。有了课内本诗的学习基础,课后的探究学习更丰厚了诗人。这样,就将古诗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六部分 说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元 日

放爆竹 平 欢

喝屠苏 „„

换桃符 安 乐

[设计意图:左边的“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是突出春节文化的符号;中间的两个灯笼似的“平安”“欢乐”,是呈现春节文化的核心。右边的省略号表示春节文化内涵还很丰富。]

(此文发表在《新课堂 语文版》2011、12上)

浓浓文化味 悠悠诗人情

——《元日》说课稿

第一部分 说教材解读和教学价值

《元日》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中的一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叙事与写景结合,表现了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新年气象,呈现了“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的春节传统行为文化。同时,《元日》是王安石拜相实施变革、推进新法之初写的,是诗人借新年新气象来表达自己对变革充满喜悦和自信。这首诗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我想,人们传诵的是一种美好生活,春节过大年的欢乐祥和的美好生活;传诵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中华民族过年的种种行为文化;传诵的是一种人生追求,王安石为国为民实施改革的人生追求。

根据王荣生先生的“定篇”概念,作为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因此,我把感受欢乐氛围,理解节日文化,体会诗人内心作为《元日》的核心教学价值。

第二部分 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把课文等同于教学内容。有了以上对教材的解读,我把本诗教学设定为“三个一”:一首古诗,一种文化,一个诗人。即,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春节文化,体会诗人情感。

与“三个一”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能感情朗读、背诵古诗,能读出古诗的味儿。

2、读写互动,能感受春节文化。

3、适度拓展,体会诗人内心。

第三部分 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坚持“读悟结合、读写互动”的教学理念。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感悟文化,体会诗情,并朗读出古诗不同的味儿;以写为训练,把“写”挤进课堂,丰满文本,丰厚文化。

第四部分 说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

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三段式古诗教学模式”,即基础板块——核心板块——发展板块。这是我的古诗教学课题研究的一大显著成果,也是教学的最大特色。

感情朗读的创新:以读为线,三个板块的感情朗读的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不同,分别读出古诗的欢快味、文化味和诗人的自信味,并分别把这种味道读到脸上、头上和手上。

二次理解的创新:在介绍诗人王安石及写作背景后,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融入到古诗理解之中,并创造性地说出古诗的意思。

第五部分 说教学过程和教学意图

一、基础板块——解题导入,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一)理解“元”字,导入解题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元:第一,开始。旦:字形告诉我们是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历一月一日。)你还能想到“元×”吗?(元年、元月、元宵、元日)这里的“元”都是第一的意思。

2、导入解题: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就叫《元日》。题目意思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如果你用这个题目来写作文,你会写什么?(写春节做什么,写出春节的快乐。)

[教学意图:导入要与生活相结合,要有语文味,要简洁明快。]

(二)朗读背诵,理解诗句

1、背诵古诗:预习过了,短短的4句28个字,能背下来吗?

2、理解字词:预习过了,哪些字词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不懂?(“一岁除”、“入屠苏”、“瞳瞳日”可能要引导学生理解)

3、说说句意:能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只要学生理解,

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

在爆竹声中,除去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的一年。春风送了温暖,人们欢快地喝着屠苏酒。旭日的光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总是把新桃符换去旧桃符。

4、感情朗读:

(1)读出节奏味:古诗朗读讲究节奏、重音,一般七言绝句朗读的停顿、重音有规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们来试试,读出节奏和重音。

(2)读出欢快味:这首诗的基调是欢快,要读出欢快味,把欢快味读到你的脸上。

[教学意图: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加上古诗简短,古诗教学就不应该是零起点,教学完全可以从直接背诵开始。有了课前预习的基础,教师只要适当追问、指点,让学生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有了理解古诗的基础,让学生运用古诗节奏、重音规律,把握基调进行感情朗读。]

二、核心板块——读写互动,感受文化,体会诗境

1、过渡圈画:春节,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从诗句中就能知道春节做些什么,请圈画出有关词语。(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

2、感受文化:能说说这样做的起源、目的,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做法、意愿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概括板书)

放爆竹:开始古人燃放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鬼,后来人们改用放鞭炮,现在还放烟花,由单纯的驱鬼求平安,变成了一种欢快。

喝屠苏:正月初一这天,古人要饮屠苏酒,祈求健康。现在亲人团圆、亲朋聚会都要喝些酒,是健康的需要,也是一种庆贺。

换桃符:古人用桃木板写上神的名字,或者画上神的图像,悬挂在门上来驱赶邪鬼。到现在改用了贴春联,是一种喜庆。

小结:春节,是一个祈求平安的节日,是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一个充满浓浓文化味的节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诗句呈现了一幅欢乐祥和的节日画面,读读诗句,看看插图,想想生活,用你的笔来具体描述其中一个画面。(引导学生先说后写,灵动生成。以下是学生交流写话情况

的预设)

画面一:过年,放鞭炮可是孩子们的最爱。你看,几个孩子在放“轰天雷”呢,小女孩们捂着耳朵围在那儿不敢上前,只有那个小男孩蹲着身子,伸长手臂,捏着引火,一点一点向前移。“滋——”,引线着了,随即腾空而起,“碰——啪”炸开了花。孩子们也乐开了花。

画面二:亲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纷纷端起酒杯敬酒祝贺,这个说祝你身体健康、合家欢乐,那个说祝你事业兴旺、恭喜发财。真是人人妙语连珠,个个喜气洋洋。

画面三:年还未到,家家户户就忙着贴春联。这家写着“梅花春烂漫,竹报岁平安”,那家写着“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都是那么红火,都是那么喜庆。

(三段话都是训练总分结构,但又有所侧重,三个画面分别侧重于人物动作、人物语言和看到的对联内容。)

4、感情朗读:现在要读出文化味,应该读好哪些词语?(爆竹、屠苏、新桃、旧符)读时可以摇头晃脑,把文化味读到你的头上。

[教学意图:关注、理解、传承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对话交流、读写互动中,引领学生把握春节文化符号,感受民俗文化气息,丰厚春节文化生活。]

三、发展板块——拓展探究,走进诗人,体会诗情

(一)简介诗人,体会感情

1、过渡激疑:我们理解了古诗,感受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春节的万象更新,春节的文化传统。难道王安石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吗?这还要联系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来体会。

2、简介诗人: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他两度出任宰相,为了国家富强,百姓富裕,他实施变革,推行新法。

3、体会诗情:这首诗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初写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变法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1)诗句中处处都能看出来,我们先来关注一些重点词语。(教师可以先示范,再由学生交流)

爆竹:是在庆祝实施改革、推行新法的爆竹。

春风:是改革的春风。

瞳瞳日:是改革的阳光。

新桃:是推行的新法。

(2)有了这些新的发现,我们可以把每句诗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

在爆竹声中,废除了旧法,推行了新法。改革的春风送了温暖,人们幸福地喝着屠苏酒。改革的阳光普照千门万户。人们改革总是要实施新法换去旧法。

(3)小结:由此可见,王安石是借新年万象更新的气象来寄托自己实施变法的自信。因此,这首诗不但表现了春节万象更新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对实施改革的自信。

4、感情朗读:现在我们应该读出诗人的自信味,要读好哪些词语?(爆竹、春风、瞳瞳日、新桃)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把自信味读到你的手上。

三次感情朗读味道不同,要求不同,方式也不同。可见,感情朗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

[教学意图:诗人简介要儿童化,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古诗内涵,体会诗人感情。让学生用上“改革或新法”来说说诗句意思,更是为了使体会诗情儿童化。这样,品读这首诗,就是在品读王安石一段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课后拓展,表达文化

1、改写古诗:课后,把课堂中交流的三部分合起来,加上头尾,就是一篇古诗的改写文。

2、拓展古诗:我们熟知的王安石的诗还有《梅花》《泊船瓜洲》,都与王安石实施变革有关。课后可以与人合作,查阅资料,学习探究这两首古诗,你会更加理解、敬佩王安石的。

[教学意图:有了课内的片段说写基础,课后的改写古诗更丰厚了文化。有了课内本诗的学习基础,课后的探究学习更丰厚了诗人。这样,就将古诗教学的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六部分 说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元 日

放爆竹 平 欢

喝屠苏 „„

换桃符 安 乐

[设计意图:左边的“放爆竹、喝屠苏、换桃符”,是突出春节文化的符号;中间的两个灯笼似的“平安”“欢乐”,是呈现春节文化的核心。右边的省略号表示春节文化内涵还很丰富。]

(此文发表在《新课堂 语文版》2011、12上)


相关文章

  • 元旦的诗:田家元日
  • <田家元日>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孟浩然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借诗抒情,隐隐透露了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 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家元日>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田家元日>原文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查看


  • 元旦结婚对联大全
  • 上联:载歌载舞辞旧岁; 下联:同喜同乐迎新人. 上联:一元复始祯嘉庆; 下联:万象更新迎新人. 上联:杨花扬喜气; 下联:桃蕊兆新春. 上联:新岁新婚新起点; 下联:喜人喜事喜开端. 上联:新婚吉庆日; 下联:大喜艳阳春. 上联:桃符新换迎 ...查看


  • 元日述怀?唐?
  • 元日述怀①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②,归耕有外臣③. 人歌小岁酒④,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⑤,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⑥. 注释: 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元旦. ②筮(shì)仕:古人外出做官,先占卜以问吉凶. 中秩:指中 ...查看


  • 元日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 ...查看


  • 关于元旦的诗:[元日]赏析
  • <元日>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党领袖. ...查看


  • 爱国诗歌:元日
  • <元日>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q ...查看


  • 关于风的诗句:元日
  • <元日>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q ...查看


  • 元旦的诗:元日作
  • 李郢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元日作>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日有题>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元日作>原文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 芜庭春意晓,残 ...查看


  • 元旦的诗:元日女道士受箓
  • 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我们一起来看看<元日女道士受箓> ...查看


  • 元旦的诗: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 司空曙和卢纶都在"大历十才子"之列,诗歌工力相匹,又是表兄弟,关系十分亲密.诗人"磊落有奇才",但因为"性耿介,不干权要",所以落得宦途坎坷,家境清寒. 我们一起来看看<和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