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

  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芦花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我在崇明“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来做饭。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我们先在地上挖洞,再将芦苇集束成捆,一段一段接起来,扎成长十数米的芦把,慢慢地插入洞中,深藏地下的沼气,会沿着芦把的空隙升上地面,积蓄于土灶中,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在灶口燃起一簇蓝色的火苗,为贫困的生活增添些许温馨。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

  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

  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然而我的担心大概是多余的,只要泥土和流水还在,只要滩涂上的芦根还在,谁也无法使这些绿色的生命绝迹。我的故乡,也将因为有芦苇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发,永葆它的天生丽质。

  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

  (选自《赵丽宏散文精选》,有删节)

  [解读]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以芦苇象征人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韧性和坚强,赋予芦苇以人的思想和精神,抒发对自然中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立意上独特的喻指性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文章中运用大量精彩细腻的描绘,再现了芦苇的美丽风姿,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芦苇的自然之美和精神品格之美。文章标题引用帕斯卡的名言,运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韵味悠长。阅读本文,能给人有益的人生启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像芦苇一样活着,笑对人生的苦难,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让人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通联:湖北英山县第一中学]

  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一下船,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久违了,朋友!

  芦苇,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这些随处可见的植物,却代表着美丽自由的生命,它们伴随我度过了艰辛的岁月。

  从前,芦苇是崇明岛上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芦苇的一身都有经济价值。埋在地下的嫩芦根可解渴充饥,也可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叶和糯米合成的气味,就是粽子的清香。芦花能扎成芦花扫帚,这样的扫帚,城里人至今还在用。用途最广的,是芦苇秆,农民用灵巧的手,将它们编织成苇帘、苇席、芦篚、箩筐、簸箕,盖房子的时候,芦苇可以编苇墙,织屋顶。很多乡民曾经以编织芦苇为生,生生不息的芦苇使故乡人多了一条活路。我在崇明“插队”时,曾经和农民一起研究利用地下的沼气来做饭。打沼气灶,也用得上芦苇。我们先在地上挖洞,再将芦苇集束成捆,一段一段接起来,扎成长十数米的芦把,慢慢地插入洞中,深藏地下的沼气,会沿着芦把的空隙升上地面,积蓄于土灶中,只要划一根火柴,就能在灶口燃起一簇蓝色的火苗,为贫困的生活增添些许温馨。在我的记忆中,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情。

  在艰苦的“插队”生涯中,芦苇给我的抚慰旁人难以想象。我是一个迷恋自然的人,而芦苇,正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妙礼物。在被人类精心耕作的田野中,几乎很少有野生的植物连片成块,只有芦苇例外。没有人播种栽培,它们自生自长,繁衍生息,哪里有泥土,有流水,它��就在哪里传播绿色,描绘生命的坚韧和多姿多彩。

  春天和夏天,它们像一群绿衣人,伫立在河畔江边,我喜欢看它们在风中摇动的姿态,喜欢听它们应和江涛的簌簌絮语。和农民一起挑着担子从它们中间走过时,青青的芦叶掸我衣,拂我脸,那是自然对人的亲近。最难忘的是它们开花的景象,酷暑过去,金秋来临,风一天凉似一天,这时,江边的芦苇纷纷开花了,那是一大片皎洁的银色,在风中,芦苇摇动着它们银色的脑袋,在江堤两边发出深沉的喧哗,远远看去,犹如起伏的浪涛,也像浮动的积雪。使我难忘的是夕照中的景象,在绚烂的晚霞里,银色的芦花变成了金红色的一片,仿佛随风蔓延的火苗,在大地和江海的交界地带熊熊燃烧。冬天,没有被收割的芦苇身枯叶焦,在风雪中显得颓败,使大地平添几分萧瑟之气。然而我知道,芦苇还活着,它们不会死,在冰封的土下,有冻不僵的芦根,有割不断的芦笋。只要春风一吹,它们就以粉红的嫩芽,以翠绿的新叶为人类报告春天的消息。冬天的尾巴还在大地上扫动,芦笋却倔强地顶破被严霜覆盖的土地,在凛冽寒风中骄傲地伸展开它们那柔嫩的肢体,宣告冬天的失败,也宣告生命又一次战胜自然强加于它们的严酷。

  我曾经在日记中写诗,诗中以芦苇自比。帕斯卡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这比喻使我感到亲切。以芦苇比人,喻示人的渺小和脆弱,其实,可以作另义理解,人性中的忍耐和坚毅,恰恰如芦苇。在我的诗中,芦苇是有思想的,它们面对荒滩,面对流水,面对南来北往的候鸟,舒展开思想之翼,飞翔在自由的天空中。我当年在乡下所有的悲欢和憧憬,都通过芦苇倾吐了出来。

  我曾经担心,随着崇明岛的发展和进步,岛上的芦苇会渐渐消失。然而我的担心大概是多余的,只要泥土和流水还在,只要滩涂上的芦根还在,谁也无法使这些绿色的生命绝迹。我的故乡,也将因为有芦苇的存在而显得生机勃发,永葆它的天生丽质。

  这次去崇明,我专门到堤岸上去看了芦苇。芦苇还和当年一样,在秋风中摇晃着银色的花朵。那天黄昏,我凝视着落霞渐渐映红那一大片芦花,它们在天地之间波浪起伏,像涌动的火光,重又点燃我青春的梦想……

  (选自《赵丽宏散文精选》,有删节)

  [解读]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以芦苇象征人在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韧性和坚强,赋予芦苇以人的思想和精神,抒发对自然中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种立意上独特的喻指性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文章中运用大量精彩细腻的描绘,再现了芦苇的美丽风姿,让读者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芦苇的自然之美和精神品格之美。文章标题引用帕斯卡的名言,运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韵味悠长。阅读本文,能给人有益的人生启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像芦苇一样活着,笑对人生的苦难,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让人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作者通联:湖北英山县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 [芦苇与人]阅读答案
  • 芦苇与人 潘刚强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法兰西无愧为诞生思想者的伟大国家.塞纳河穿过巴黎城, ...查看


  • 心中的芦苇阅读答案
  • (二)心中的芦苇 张 弛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 ...查看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1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勃利县抢垦乡明德小学 葛秀军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5年级上册11课.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 ...查看


  • [思想]有思想的芦苇
  • 一直以来,我认为芦苇总是荒凉落寞,弱不禁风的代名词.自从读完赵丽宏的<会思想的芦苇>后,我懂得了:它,还是坚韧.优雅的另一种的诠释. 芦苇是一种随风倒的植物,生长在河岸边,微风吹来,芦苇摇曳着,银色的柔美的身影让人浮想联翩.但这 ...查看


  • 心中的芦苇文档
  • ①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畔一方瘠土,筛风弄月, 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的宁静浓缩成亘古的沉默,醉倒了金风,醉倒了诗人.仿佛是王维的山 ...查看


  • [思想]动力来自思想的蒹葭
  • 在灰蒙蒙的天幕下,一杆风中的芦苇,摇曳于莽莽苍苍的水面,像一支羽毛笔,划动在洁白的稿纸上.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就是这脆弱的芦苇写下的最清新的文字,也是我生命力量的最美源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 ...查看


  • 走近芦苇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走近芦苇 陈所巨 ①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②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 ...查看


  • 庄师傅的秘密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庄师傅的秘密 禹治泓 那天,落霞出奇绚丽.上岛半年多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晚霞. 空荡的江堤上坐着一个头发已有些花白的师傅,他姓庄,听说是个焊接高手,在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人气很高.工余,他也常 ...查看


  • 人是城市中有思想的芦苇:周闻道访谈
  • 天涯城市访谈:人是城市中有思想的芦苇 点此进入天涯城市城市广场版面. 社区ID: 眉山周闻道 家乡地:成都平原/思蒙河畔 现生活地: 四川眉山市 离乡时间: 1975年3月 ▓.当初是什么原因离开家乡? 周闻道:离开家乡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