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是厂家难 还是商家更难?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变幻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家电产业作为全球化比例较高的产业,生意难做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一些悲观的情绪也应运而生,悲观论像是伤口上撒了盐样,令业内难以沉受。

也有人在问,今年的家电产业不好做,消费者不消费,门店没有客人。厂家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说我们已经库存饱满,能不能挺过去还都是问题呢,怎敢再去进货?经销商向厂家要政策,厂家则说原材料涨跌难控,各种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哪里还有资源让利给商家?

情况似乎是厂家、商家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日子好像都不怎么好过。那么,面对如此经济环境,到底是厂家真的难以承受,还是商家更为难过呢?其实,在整体经济不佳的背景下,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流通业,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厂家:头悬三把利刀

经济不景气对制造业来说,是首当其冲。对于家电制造层面来说,日子不好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虽然不同产品进入更新占据主导的阶段有早有晚,但只要完成普及任务接下来必定是平稳发展,普及时期那种爆发式增长难以再现。况且,遭遇到经济增速下行,厂家日子更趋艰难,承受压力在所难免。

第一,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在市场高速扩张时期,制造企业都感觉到产能不足,因此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积极扩大自己的产能,力图在市场上多分一杯羹。结果就是当需求增长速度减弱时,产能大于需求矛盾凸现出来。现在,对于厂家来说,不开足马力生产,产线的成本就难以分摊,成熟技术员工就得下岗,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开足马力生产,就会形成产品的积压,不得已再降价促销,结果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厂家已经陷于两难境地。

第二,制造成本难以把控的压力。近几年,制造业的成本确实是难以控制,人员成本不断上涨是可预见的,但是原材料成本却难以把控。比如,作为基础原材料的石油,曾经有一桶几美元的时代,也有过150美元/桶的高位,现在又回到了50美元/桶以下。包括铜、铝、钢材大宗商品,都有过价格跌宕起伏的经历,厂家把控起来极为困难。

第三,各种渠道的维护成本不断提升。如果说5-6年前渠道还比较单一的话,2000年之后电商的迅速崛起,使得制造业的商流渠道多了一种选择。并且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留给厂家任何适应的机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摆在你面前,让厂家来一个渠道挑选的两难抉择。一个是成熟多年的传统渠道,一个是代表时代的新兴渠道,割舍哪一家都是难题。

当然,每个制造企业自身性质,规模大小,选择模式,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在遭遇目前环境变化时所反应出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解决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

商家:遭遇四大劫难

渠道经销商层面更为复杂,特别是在企业性质和规模上,差异、差距就更大。如果说作为制造企业还相对集中的话,渠道经销商则一是分散,二是个体实力比较有限。遇到问题往往会成倍放大,顺境时可化解的问题,在逆境中往往拧成死疙瘩。

首先,需求减弱是最为致命的。商家的盈利增长完全是建立在需求旺盛基础之上,现在各类家电产品的普及已经完成,更新需求成为用户购买的主要动力。而更新需求不是刚性的,很难再现当年降价促销的效果。以往五一、十一、元春等购物黄金季节已经变成旅游的季节,购物减少对经销商绝对是致命的。

其次,商家作为蓄水池已经爆满。渠道商也好,终端商也罢,过去都是厂家平衡淡旺季的蓄水池。问题是,在厂家产能过剩的时代,商家这个蓄水池早已满池。厂家通过各种手段压到商家库房的产品,在遇到降价时损失巨大,令商家难以承受、苦不堪言。

第三,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凸显。除了几家全国性的连锁和各地知名的商家外,多数经销商是个体经营。规模小、资金少是个基本特点。在大环境好的时候,融资还比较顺利。问题是本轮宏观经济走软,最大的特点是融资更为困难。经销商融不到资金,甚至去找高利贷。结果是高息融资没有遇到市场繁荣,库存倒成了吸金的黑洞。

第四,新旧渠道之间的相互PK激化矛盾。对于家电这样的耐用消费品,传统渠道与新兴电商渠道的争夺一刻没有停歇,争夺用户甚至不惜连亏本的买卖都做,无疑是饮鸩止渴。

渠道终端遭遇的这四大劫难,相比厂家遇到的问题还难以解决。主要是经销商自身的规模较小,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很弱,同时素质参差不齐,自我纠偏的能力有限,小问题往往会酿成大祸端。

厂商:联手同渡难关

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在大背景下能够游刃有余的并不多。大家普遍感觉市场不好做,那就是整体环境走弱。有道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能够挺过难关的企业绝对是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实际上,问题不在于谁好过谁不好过,而是找到度过难关的办法。现在,厂家和商家是到了同舟共济的时候了,需要厂商都能够放下身段,相互之间积极配合,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而不是相互指责抱怨。

在今年这样市场低迷之际,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不要把目标再定得过高。定的高就会有相应的激进措施。问题往往是激进的措施容易伤人,容易伤害感情。反倒是平和的政策利于相互的扶持。

与时俱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从厂家来说就是要多为经销商考虑,不要再给他们更大的压力,不要把危机转嫁到商家头上,毕竟商家的抗风险能力要弱于厂家;从商家来说,借助市场不佳的时候重新梳理渠道,做好市场基础工作,也要体谅厂家的困难,不要把向厂家要资源作为抗风险的唯一途径。

生意其实没有那一年好做过,只不过今年相比更为艰难。曾记否,最好的时候也有企业倒闭,最差的时候也有品牌异军突起。制造商、经销商,大家的生意好不好做,取决于企业的思维与行动力,只要企业不断的想办法,不断的与时俱进,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跨过去的。

也就是说,厂商联手共渡难关才是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群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变幻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家电产业作为全球化比例较高的产业,生意难做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一些悲观的情绪也应运而生,悲观论像是伤口上撒了盐样,令业内难以沉受。

也有人在问,今年的家电产业不好做,消费者不消费,门店没有客人。厂家向经销商压货,经销商说我们已经库存饱满,能不能挺过去还都是问题呢,怎敢再去进货?经销商向厂家要政策,厂家则说原材料涨跌难控,各种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哪里还有资源让利给商家?

情况似乎是厂家、商家都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日子好像都不怎么好过。那么,面对如此经济环境,到底是厂家真的难以承受,还是商家更为难过呢?其实,在整体经济不佳的背景下,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流通业,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厂家:头悬三把利刀

经济不景气对制造业来说,是首当其冲。对于家电制造层面来说,日子不好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虽然不同产品进入更新占据主导的阶段有早有晚,但只要完成普及任务接下来必定是平稳发展,普及时期那种爆发式增长难以再现。况且,遭遇到经济增速下行,厂家日子更趋艰难,承受压力在所难免。

第一,产能过剩带来的压力。在市场高速扩张时期,制造企业都感觉到产能不足,因此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在积极扩大自己的产能,力图在市场上多分一杯羹。结果就是当需求增长速度减弱时,产能大于需求矛盾凸现出来。现在,对于厂家来说,不开足马力生产,产线的成本就难以分摊,成熟技术员工就得下岗,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开足马力生产,就会形成产品的积压,不得已再降价促销,结果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厂家已经陷于两难境地。

第二,制造成本难以把控的压力。近几年,制造业的成本确实是难以控制,人员成本不断上涨是可预见的,但是原材料成本却难以把控。比如,作为基础原材料的石油,曾经有一桶几美元的时代,也有过150美元/桶的高位,现在又回到了50美元/桶以下。包括铜、铝、钢材大宗商品,都有过价格跌宕起伏的经历,厂家把控起来极为困难。

第三,各种渠道的维护成本不断提升。如果说5-6年前渠道还比较单一的话,2000年之后电商的迅速崛起,使得制造业的商流渠道多了一种选择。并且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就没有留给厂家任何适应的机会,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摆在你面前,让厂家来一个渠道挑选的两难抉择。一个是成熟多年的传统渠道,一个是代表时代的新兴渠道,割舍哪一家都是难题。

当然,每个制造企业自身性质,规模大小,选择模式,发展阶段,都会有不同,在遭遇目前环境变化时所反应出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解决的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

商家:遭遇四大劫难

渠道经销商层面更为复杂,特别是在企业性质和规模上,差异、差距就更大。如果说作为制造企业还相对集中的话,渠道经销商则一是分散,二是个体实力比较有限。遇到问题往往会成倍放大,顺境时可化解的问题,在逆境中往往拧成死疙瘩。

首先,需求减弱是最为致命的。商家的盈利增长完全是建立在需求旺盛基础之上,现在各类家电产品的普及已经完成,更新需求成为用户购买的主要动力。而更新需求不是刚性的,很难再现当年降价促销的效果。以往五一、十一、元春等购物黄金季节已经变成旅游的季节,购物减少对经销商绝对是致命的。

其次,商家作为蓄水池已经爆满。渠道商也好,终端商也罢,过去都是厂家平衡淡旺季的蓄水池。问题是,在厂家产能过剩的时代,商家这个蓄水池早已满池。厂家通过各种手段压到商家库房的产品,在遇到降价时损失巨大,令商家难以承受、苦不堪言。

第三,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凸显。除了几家全国性的连锁和各地知名的商家外,多数经销商是个体经营。规模小、资金少是个基本特点。在大环境好的时候,融资还比较顺利。问题是本轮宏观经济走软,最大的特点是融资更为困难。经销商融不到资金,甚至去找高利贷。结果是高息融资没有遇到市场繁荣,库存倒成了吸金的黑洞。

第四,新旧渠道之间的相互PK激化矛盾。对于家电这样的耐用消费品,传统渠道与新兴电商渠道的争夺一刻没有停歇,争夺用户甚至不惜连亏本的买卖都做,无疑是饮鸩止渴。

渠道终端遭遇的这四大劫难,相比厂家遇到的问题还难以解决。主要是经销商自身的规模较小,抗风险的能力自然很弱,同时素质参差不齐,自我纠偏的能力有限,小问题往往会酿成大祸端。

厂商:联手同渡难关

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在大背景下能够游刃有余的并不多。大家普遍感觉市场不好做,那就是整体环境走弱。有道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能够挺过难关的企业绝对是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金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实际上,问题不在于谁好过谁不好过,而是找到度过难关的办法。现在,厂家和商家是到了同舟共济的时候了,需要厂商都能够放下身段,相互之间积极配合,根据当地市场实际,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而不是相互指责抱怨。

在今年这样市场低迷之际,不论是厂家还是商家,都不要把目标再定得过高。定的高就会有相应的激进措施。问题往往是激进的措施容易伤人,容易伤害感情。反倒是平和的政策利于相互的扶持。

与时俱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从厂家来说就是要多为经销商考虑,不要再给他们更大的压力,不要把危机转嫁到商家头上,毕竟商家的抗风险能力要弱于厂家;从商家来说,借助市场不佳的时候重新梳理渠道,做好市场基础工作,也要体谅厂家的困难,不要把向厂家要资源作为抗风险的唯一途径。

生意其实没有那一年好做过,只不过今年相比更为艰难。曾记否,最好的时候也有企业倒闭,最差的时候也有品牌异军突起。制造商、经销商,大家的生意好不好做,取决于企业的思维与行动力,只要企业不断的想办法,不断的与时俱进,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跨过去的。

也就是说,厂商联手共渡难关才是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群


相关文章

  • 国美:挟天子以令诸候
  • 2000年下半年,著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亮点纷呈,几乎一招一式都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不仅赚足了厂家.商家和广大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且引发了商业资本是否重新抬头的"国美现象"大讨论 ...查看


  • 分级包销,末路彷徨
  • 短短两年,国产手机四周萦绕的如潮欢呼,也像潮水般消退了.面对日渐冷清的市场,铸就国产手机辉煌的分级包销模式似乎成了历史的弃儿. 不能说分级包销模式有着与生俱来的原罪,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洋手机.黑手机的双重打压下,分级包销模式在末路 ...查看


  • 电热水龙头加盟骗局内幕曝光快捷背后有猫腻
  • 电热水龙头加盟骗局内幕曝光 快捷背后有猫腻 电热水龙头,一种新型的实用型小电器!有了它确实很不错!方便.快捷.其实在它的销售广告上也做得挺诱人的,但是产品„„如果,你做这种产品的加盟商,结果会怎么样呢?千万留意.不要轻易相信广告!更不要相信 ...查看


  • 如何开发新代理商(经典)
  • 如何开发新代理商 一 意义和目的 1渠道借用 2 资金安全 3管理成本等 二 知己: 1 了解企业战略: 了解企业的战略,企业的背景,特别是资金实力等知道的越多,当你对企业有归属感时,才能让经销商也有同感啊,俗话说"要销售产品,首 ...查看


  • 婚庆_婚纱_珠宝店合作方案
  • 婚纱摄影与珠宝店.酒店.服装行业合作精要!! 一.合作可行性分析: a) 近来,在青岛市,金店,珠宝店与摄影公司结合成了一种趋势,互相辅助,不 断打造整合营销经典案例. 近来,婚纱影楼与钻石珠宝的结合成了一个趋势,互相渗透交叉开店的CASE ...查看


  • 筛选重点客户的技巧
  • 筛选重点客户的技巧 评论:0 条 查看:1029 次 YU-BEST 发表于 2006-10-28 11:37 (一) 一则历史故事 "济南事件"引发的思考 1998年2月20日晚6:30,济南七家商场突然开始撤除长虹展 ...查看


  • 举例说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社会原因和技术缺陷
  • 举例说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社会原因和技术缺陷 学院:医学院 年级:2010级 专业班级:临床7班 姓名:罗寓方 学号:[1**********] 概述:什么是食品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 ...查看


  • 看国外家电商场如何销售家用电器 (
  • 日本 家电商场客源稳定 日本的家电销售方式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是大型家电商场.著名的商场如"小岛电器"."淀桥相机"等.这些商场经销的家电品种齐全,应有尽有.比如电脑的入网连线就有十几种,而一般商店只有 ...查看


  • 趣味经济学
  • 趣味经济学 11应用德语 王圆 113303129 上课时间:周四下午7.8.9 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被"经济"所"挟持"了.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每个人都必须顺势而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经济学在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