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北大医院研究生党总支也深刻理解到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北大医院研究生党总支根据党中央、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指示,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在认真学习了韩启德委员长2010年在第十二届科协年会上的讲话后,开展了科普系列活动。研究生党总支开展的科普系列活动,是针对韩启德委员长所说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高,对一些科学常识了解的还很不够的事实情况,与北京市丰台区玉林东里二社区联手,以该社区为试点,努力探索医务工作者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系列活动中,我们为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2次,为研究生们开展讲座一次,印制科普宣教手册一本,受益群众达到1000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法制晚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 具体内容
1、首赴玉东二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
2010年11月21日,北大医院15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党员研究生们走进玉林东里二社区,为社区的居民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义诊活动中,党员研究生们认真倾听并耐心回答居民们的问题,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仔细为患者查体,并向其解释疾病病因,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恢复方面的建议。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居民们络绎不绝。在得知一位腿脚不便已八十多岁的老居民想要前来后,几位研究生还特地到老人家中为其提供上门义诊咨询,老人了解到所需要的医疗知识后高兴不已。走入社区,进行医学科普知识宣讲,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不但可以减少疾病带给群众的负担,防止群众在疾病上走入误区骗局,还可以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增加研究生们对社区常见病和普通百姓对医学需求的的了解。在本次宣讲活动中,妇产科和心内科研究生分别就骨质疏松、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说。来自中医科的研究生还在中医保健和穴位按摩治疗常见疾病方面给前来的居民们进行了生动的演示。
这次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只是北大研究生总支科普系列活动的开始,在本次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后,各位党员研究生都很有收获,大家一方面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基本医疗情况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摸清了特点。同时,研究生总支认真总结在第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们对本次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知识“倒”不出来,不像解释一个专业病那样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来。我们意识到,这是医学研究生们对科普宣传活动的陌生和不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所造成的。
2、总结经验,认真学习,详细准备
针对上述情况,研究生总支特地邀请了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教授和妇产科著名的科普作家白文佩教授为研究生们讲授医务工作者如何做科普。两位教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刘新民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的侯任主委,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关心。在得知研究生总支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后,特意前来向研究生们讲授医务工作者做科普的意义和能为老百姓带来的益处。北大医院妇产科白文佩教授则用“信达雅——科普的灵魂”这一堂生动风趣的讲座,让研究生们了解到科普的效用和对居民健康的帮助。白文佩教授还为研究生们讲授了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们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让老百姓理解深奥的医学知识,如何能深入浅出,研究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讲座结束后,研究生总支发动所有研究生们撰写科普文章。
在讲座过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研究生总支收到有较高水平的科普文章30余篇,其中党员研究生更是积极投稿,起到了表率作用。在经过筛选和修改后,总支挑选了首批17篇文章印制成“佑护生命 健康相伴——北大医院健康宣教手册(一)”。这本手册是经过总支认真修改和筛选出,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慢性病,介绍了预防措施和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3、再赴玉东二社区,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再赴丰台区玉林东里二社区,北大医院研究生总支准备的更加充分。北大医院刘玉村院长亲自带队,并担任了玉东二社区阳光快乐园的名誉园长。康复科副主任黄真教授、内分泌科董爱梅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孙永安副主任医师、老年内科焦红梅副主任医师等临床医师带领来自内、外、妇、儿、眼、耳、皮、感染疾病、神内等10余个科室的14名党员研究生,对社区居民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对社区居民,总支向他们免费发放了健康宣教手册,让他们回到家中也可自行学习研究。
在本次活动中,针对中老年社区居民可能出现的多发病如糖尿病等疾病,研究生总支做了特殊的准备,简便快捷的测血糖、现场教学的心肺复苏让社区的居民不仅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甚至可以帮助他人。这些内容吸引了大批的社区居民参加,在讲授这些简单专业知识的同时,研究生们还让社区居民填写了健康调查表,了解了居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并在居民们填写问卷的同时就告诉他们怎么做到健康生活。来自内分泌科的董爱梅副主任医师一上午就为150名社区居民免费测了血糖,筛查出两位新病人,发现两个血糖控制差极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并建议他们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查、更换治疗方案。经过研究生们的认真筛查,还发现多位在不同方面需进行进一步诊疗的可疑病患,并承诺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欢迎他们到北大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同时,来自神经内科的孙永安副主任医师向现场的居民详细生动地解释了老年常发病---中风发生的高危因素、发声原理、先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及时送治的重要性,并教授现场的老年居民计算自身发生中风的危险度评分,指出合适运动、合理饮食及戒烟等方法可降低发生中风的危险性。之后,黄真大夫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康复科的治疗范围,让大家对物理康复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活动收获
就像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教授所说,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事关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能把深奥的科学理论知识变成浅显易懂的文字语言的人是大师。科普系列活动锻炼了研究生们的综合能力。一位参加了科普系列活动的研究生说,“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是每位医生、医学生都曾掷地有声的誓言。科普系列活动给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达成我们的誓言还是这么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能让老百姓用最小的痛苦换取最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坚持下去。
如这位研究生所说,我们党的创先争优活动,也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系列活动中,党员研究生们确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很多党员研究生下夜班后没有休息,直接参加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有的在实验室忙完还特别赶回来听讲座。由此也看出,总支在前一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有成效的,在党员研究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积极回应的。
三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北大医院研究生党总支也深刻理解到之所以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要接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进性的实际出发,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是口头,而应落实在行动上。“创先争优”活动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形成一种制度坚持下去。
北大医院研究生党总支根据党中央、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指示,结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在认真学习了韩启德委员长2010年在第十二届科协年会上的讲话后,开展了科普系列活动。研究生党总支开展的科普系列活动,是针对韩启德委员长所说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高,对一些科学常识了解的还很不够的事实情况,与北京市丰台区玉林东里二社区联手,以该社区为试点,努力探索医务工作者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系列活动中,我们为社区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2次,为研究生们开展讲座一次,印制科普宣教手册一本,受益群众达到1000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法制晚报、健康报等多家媒体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 具体内容
1、首赴玉东二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
2010年11月21日,北大医院15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党员研究生们走进玉林东里二社区,为社区的居民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义诊活动中,党员研究生们认真倾听并耐心回答居民们的问题,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仔细为患者查体,并向其解释疾病病因,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恢复方面的建议。义诊现场,前来咨询的居民们络绎不绝。在得知一位腿脚不便已八十多岁的老居民想要前来后,几位研究生还特地到老人家中为其提供上门义诊咨询,老人了解到所需要的医疗知识后高兴不已。走入社区,进行医学科普知识宣讲,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不但可以减少疾病带给群众的负担,防止群众在疾病上走入误区骗局,还可以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增加研究生们对社区常见病和普通百姓对医学需求的的了解。在本次宣讲活动中,妇产科和心内科研究生分别就骨质疏松、高血压等老年常见病的病因、预防、治疗及改善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说。来自中医科的研究生还在中医保健和穴位按摩治疗常见疾病方面给前来的居民们进行了生动的演示。
这次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只是北大研究生总支科普系列活动的开始,在本次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后,各位党员研究生都很有收获,大家一方面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基本医疗情况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也摸清了特点。同时,研究生总支认真总结在第一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研究生们对本次活动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觉得自己有很多知识“倒”不出来,不像解释一个专业病那样能很清楚地表达出来。我们意识到,这是医学研究生们对科普宣传活动的陌生和不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所造成的。
2、总结经验,认真学习,详细准备
针对上述情况,研究生总支特地邀请了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教授和妇产科著名的科普作家白文佩教授为研究生们讲授医务工作者如何做科普。两位教授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刘新民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的侯任主委,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关心。在得知研究生总支开展科普系列活动后,特意前来向研究生们讲授医务工作者做科普的意义和能为老百姓带来的益处。北大医院妇产科白文佩教授则用“信达雅——科普的灵魂”这一堂生动风趣的讲座,让研究生们了解到科普的效用和对居民健康的帮助。白文佩教授还为研究生们讲授了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们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让老百姓理解深奥的医学知识,如何能深入浅出,研究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讲座结束后,研究生总支发动所有研究生们撰写科普文章。
在讲座过后的短短几天时间里,研究生总支收到有较高水平的科普文章30余篇,其中党员研究生更是积极投稿,起到了表率作用。在经过筛选和修改后,总支挑选了首批17篇文章印制成“佑护生命 健康相伴——北大医院健康宣教手册(一)”。这本手册是经过总支认真修改和筛选出,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慢性病,介绍了预防措施和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3、再赴玉东二社区,有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再赴丰台区玉林东里二社区,北大医院研究生总支准备的更加充分。北大医院刘玉村院长亲自带队,并担任了玉东二社区阳光快乐园的名誉园长。康复科副主任黄真教授、内分泌科董爱梅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孙永安副主任医师、老年内科焦红梅副主任医师等临床医师带领来自内、外、妇、儿、眼、耳、皮、感染疾病、神内等10余个科室的14名党员研究生,对社区居民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对社区居民,总支向他们免费发放了健康宣教手册,让他们回到家中也可自行学习研究。
在本次活动中,针对中老年社区居民可能出现的多发病如糖尿病等疾病,研究生总支做了特殊的准备,简便快捷的测血糖、现场教学的心肺复苏让社区的居民不仅了解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甚至可以帮助他人。这些内容吸引了大批的社区居民参加,在讲授这些简单专业知识的同时,研究生们还让社区居民填写了健康调查表,了解了居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并在居民们填写问卷的同时就告诉他们怎么做到健康生活。来自内分泌科的董爱梅副主任医师一上午就为150名社区居民免费测了血糖,筛查出两位新病人,发现两个血糖控制差极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并建议他们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查、更换治疗方案。经过研究生们的认真筛查,还发现多位在不同方面需进行进一步诊疗的可疑病患,并承诺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欢迎他们到北大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同时,来自神经内科的孙永安副主任医师向现场的居民详细生动地解释了老年常发病---中风发生的高危因素、发声原理、先兆、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及及时送治的重要性,并教授现场的老年居民计算自身发生中风的危险度评分,指出合适运动、合理饮食及戒烟等方法可降低发生中风的危险性。之后,黄真大夫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康复科的治疗范围,让大家对物理康复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活动收获
就像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教授所说,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事关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怎样强调都不为过。能把深奥的科学理论知识变成浅显易懂的文字语言的人是大师。科普系列活动锻炼了研究生们的综合能力。一位参加了科普系列活动的研究生说,“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是每位医生、医学生都曾掷地有声的誓言。科普系列活动给我们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达成我们的誓言还是这么一种办法,这种办法能让老百姓用最小的痛苦换取最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坚持下去。
如这位研究生所说,我们党的创先争优活动,也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系列活动中,党员研究生们确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很多党员研究生下夜班后没有休息,直接参加健康宣教和义诊咨询活动,有的在实验室忙完还特别赶回来听讲座。由此也看出,总支在前一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有成效的,在党员研究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积极回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