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呃逆是脾胃病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是气逆上冲致患者喉中呃呃连声,频发而声短,且患者无法自行停止 [1]。顽固性呃逆,在中医学上谓为哕症,西医上将之命名为膈肌痉挛,顽同性呃逆的出现会对该类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造成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发作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目前西医对该病证在临床上尚未能确定准确的病因,也未研制出特异性的治疗方式,故现多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于顽同性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我们自2012年1月起对收治于我科的顽同性呃逆患者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1.32±4.78岁。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中药汤剂为治疗方案。试验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取膻中、足三里以及内关三穴为主穴。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穴位加减方案如下:对情志不舒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者在主穴的基础上加人中穴与太冲穴针灸;对饮食不节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主穴基础之上再加以中脘穴和天枢穴针灸;对正气亏虚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在主穴的基础之上加血海穴与关元穴针灸。行针手法如下:选择强刺激右转泻法为主来实施对热证以及实证患者的针灸,根据患者的耐受度确定行针强度,行针频率为15-20min1次,留针时间为30-60min ;选择左转轻手法补法为主来实施对寒证和虚证患者的针灸,每日行针一次,疗程为7天。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呃逆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参照[2],该诊断疗效标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分为三个疗效级别,临床治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消失且于一周内未出现复发;临床好转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未获得减轻,发作的次数、发作的程度较治疗前均未出现明显的减少、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数 ( % ) ]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2518(72.00)6(24.00)1(4.00)24(96.00)对照组2512(48.00)7(28.00)6(24.00)19(76.00)注: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x2=4.153,p=0.042

3 讨论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症状典型且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在一天以上,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持续几天至数月、数年不等,该病证的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节奏的紊乱现象,对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存在严重的影响[3]。祖国医学观点认为,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存在密切的关系的主要是:情志方面的失调、饮食方面的无节制、久病气虚等。膻中穴主机体之气机,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针刺二穴有利膈宽胸之效,针刺足三里可奏益气补中、脾胃调理之效。对以上三穴实施中医针灸,对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的优势,提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

性呃逆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观察

呃逆是脾胃病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是气逆上冲致患者喉中呃呃连声,频发而声短,且患者无法自行停止 [1]。顽固性呃逆,在中医学上谓为哕症,西医上将之命名为膈肌痉挛,顽同性呃逆的出现会对该类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严重不利影响,造成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不便,发作严重时甚至可造成患者的死亡。目前西医对该病证在临床上尚未能确定准确的病因,也未研制出特异性的治疗方式,故现多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于顽同性呃逆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我们自2012年1月起对收治于我科的顽同性呃逆患者实施了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于我科的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9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1.32±4.78岁。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等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中药汤剂为治疗方案。试验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方案,取膻中、足三里以及内关三穴为主穴。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穴位加减方案如下:对情志不舒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者在主穴的基础上加人中穴与太冲穴针灸;对饮食不节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主穴基础之上再加以中脘穴和天枢穴针灸;对正气亏虚所导致的顽固性呃逆患者在主穴的基础之上加血海穴与关元穴针灸。行针手法如下:选择强刺激右转泻法为主来实施对热证以及实证患者的针灸,根据患者的耐受度确定行针强度,行针频率为15-20min1次,留针时间为30-60min ;选择左转轻手法补法为主来实施对寒证和虚证患者的针灸,每日行针一次,疗程为7天。

1.3 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呃逆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参照[2],该诊断疗效标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分为三个疗效级别,临床治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消失且于一周内未出现复发;临床好转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发作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的呃逆症状未获得减轻,发作的次数、发作的程度较治疗前均未出现明显的减少、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得的各项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数 ( % ) ]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2518(72.00)6(24.00)1(4.00)24(96.00)对照组2512(48.00)7(28.00)6(24.00)19(76.00)注: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x2=4.153,p=0.042

3 讨论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症状典型且发作频繁,发作持续时间在一天以上,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持续几天至数月、数年不等,该病证的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节奏的紊乱现象,对该类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存在严重的影响[3]。祖国医学观点认为,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存在密切的关系的主要是:情志方面的失调、饮食方面的无节制、久病气虚等。膻中穴主机体之气机,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针刺二穴有利膈宽胸之效,针刺足三里可奏益气补中、脾胃调理之效。对以上三穴实施中医针灸,对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接受中药汤剂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无不良反应的优势,提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

性呃逆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顽固性呃逆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

  • 醒脑开窍针刺法精髓
  • 醒脑开窍针刺法精髓 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基础 <内经>称中风为"大厥""薄厥","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各家认识及 ...查看


  • 临床经验总结
  • 从六经辨证应用续命汤治疗急慢性中风 中风及后遗症是中风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风后遗症危害,加快其康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古今录验>续命汤及类方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药,但随着中风‚ ...查看


  • 特殊临床表现的糜烂性胃炎36例报告
  • [摘要] 目的:探讨特殊临床表现的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特殊临床表现的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中22例在1周内症状消除,12例症状减轻,2例无效.半个月复查胃镜11例,报告好转率为81.8%;1个月后复查胃镜28 ...查看


  • 附子理中汤新用
  • 1410 经方治验3则 田 杰陈云志贵阳中医学院(550002) 1乌梅丸治疗胰头部肿瘤腹痛案 杨某,女性,68 岁,农民.反复上腹部疼痛2年,加重2月人院.2年前患 者不明原因出现上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经诊断为"胃炎" ...查看


  •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 江油市中医医院 脑病科常见病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二〇一一年度 二〇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 ............................................................ ...查看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概述_宋燕青
  • ·404·ChinJPharmacoepidemiol2012,Vol.21,No.8 ·综述·论坛·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概述 宋燕青①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丹参:临床应用 文献标识码:A 0698(2012)08-0404-0 ...查看


  •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_曹世强
  • 浙江中医杂志年月第卷第期·385·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曹世强 于金栋 吕丽柯 张 坤 张 静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天津300150 摘要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 ...查看


  • 护理论文题目(参考)
  •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 住院病人后续服务的实践 2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3 护理教师的伦理道德规范 4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5 各种人员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6 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查看


  • 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3卷 第24期 -97- 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Clinical experience o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atrophic gastritis 王尚燕 (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