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3卷 第24期

-97-

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Clinical experience o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atrophic gastritis

王尚燕

(芷江县人民医院,湖南 怀化,41910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24-0097-02 证型:IDBG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气滞血瘀、脾胃湿热证5型施治。结果: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 ;有效6例,占10.7% ;无效4例,占7.14% ,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临床分析;治疗方法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CM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iver and stomach qi stagnation,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card, certificate stomach yin deficiency, qi stagnation, spleen card type 5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The group of 56 cases, after treatment for 4 to 5 courses, which cured 38 cases, 67.9%; effective in 8 cases, 14.3%; effective in 6 cases, accounting for 10.7%; 4 cases, accounting for 7.14%,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86%. Conclusion :TCM,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as a good effect.

【Keywords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reatment of TCM; The clinical analysis; Treatment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目前尚无促使其病理改善的西药,萎缩病变形成以后很难逆转,而中医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能使萎缩的胃黏膜逆转悼。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萎缩性胃炎辩证论治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具有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在我院作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病理诊断上符合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病理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5~67岁,病程1.5~18年,平均8年。其中浅表性胃炎36例,萎缩性胃炎17例,糜烂性胃炎3例。 1.2 辨证分型与治疗 1.2.1 肝胃气滞型

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不思饮食,遇情志不遂则加重,嗳气频作,矢气较舒,大便不畅,时有腹痛欲便,便后痛减,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胃镜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胃蠕动减慢甚至消失,或见胆汁反流,部分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

[2]

[1]

胡疏肝散加减。 1.2.2 脾胃虚寒型

平素四肢不温、怕冷,胃脘部不适或有微痛,喜热食,食冷则不舒或常因多食生冷而发病,疼痛喜用手按或热熨,得按或热熨则痛减,泛吐清涎,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或沉。治则: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1.2.3 气滞血瘀型

平素情志不舒,常抑郁,易激动,善太息,脘腹胀满,疼痛不适,每遇情志不畅而胃脘部不适、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按之明显,入夜痛甚,嗳气,饥不欲食,心烦少寐,口渴而不欲饮,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涩。胃镜显示:胃黏膜充血肿胀,伴淤斑或出血点。治则:活血化瘀,和胃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 1.2.4 脾胃湿热型

胃脘部不适,时有痞塞或微痛,有灼热感,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潮红,胃痞、胃痛常由热食或热性食物而诱发,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胃镜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呈斑点状或斑片状潮红,可伴有散在糜烂或出血点,部分Hp 阳性。治则:清化湿热,和胃止痛。方用三仁汤加减。 1.2.5 胃阴不足型

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或食欲不振,食后更感脘腹胀痛不适,或恶心呕吐,脘腹时痛,神疲乏力,时有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胃镜示:胃黏膜片状红白相间,黏膜变薄,胃黏膜干燥,黏液少,胃酸偏低。治则:滋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1.3 疗效评定标准

-98-

参照2003 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4]。 2 结 果

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有效6例,占10.7%;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诸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本病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以正虚为本,正越虚则邪越结,邪越结则正越虚,常互相影响,难以速愈。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同时避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从长期临床观察,我地区主要以脾胃湿根据辨证主要以清热化湿、热、脾胃虚弱、为阴不足型较常见,健脾补气、活血化瘀、和胃养阴等方法为主要治疗。通过本研究发现,本病通过中药辨证治疗后,不仅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

(上接96页)

辨为肾水不足,虚火上浮,热扰心神兼有脾虚,治以滋肾健脾,引火归元,以引火汤加减。处方:熟地90g ,巴戟天30g ,麦冬30g ,天冬30g ,茯苓15g ,五味子10g ,砂仁12g ,干姜15g ,炒白术15g ,上肉桂1g 冲服,服上方七付,自觉睡眠、口干症状明显改善,双膝关节发凉,及关节以上发热症状消失。

引火汤原载于陈士铎的《辨证奇闻》,其卷三“咽喉门”载:“…盖日轻夜重,阴蛾也,阳蛾则日重夜轻。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用引火汤:熟地三两,巴戟、麦冬一两,北味二钱,茯苓五钱。一剂火归肿消,二剂痊愈。……”张教授方用熟地90g 为君大补肾水;麦冬30g ,天冬30g ,五味子10g 为佐,滋肺敛肺而补肾水,取金水相生之意,水足可制火;加入性温之巴戟天30g ,引火下行,水火既济,亦为阳中求阴之意;加茯苓15g ,可行水,火亦趋下,共安肾宫;加砂仁12g 温中行气,以避免大剂养阴药滋腻碍胃;若病人有脾胃虚弱之症,大便泄泻者,多加干姜10g 以温补脾阳。张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室,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水火相抱,阴平阳秘。若因酒食不节,劳累过度,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离位上奔,致火不归元。且肝肾同源,肾水亏乏,肝木失荣,肝中相火,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势,而见头晕、不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1 V ol.(3) No.24状,改善胃镜表现,而且病理验证经治疗后患者萎缩的黏膜腺体细胞恢复再生,同时也观察到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可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预防与饮食调护。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

综上所述,中医在辩证论治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要不断探究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使其在临床运用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3]吴宇星, 周晓虹冲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4]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4

[5]张声生, 牧童, 姜良铎.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376-378

[6]高金亮. 慢性萎缩性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及临证体验[J].天津第二届国际中医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特别讲稿,16-19

编号:ER-11111200(修回:2011-12-22)

寐、牙痛、口舌生疮、头面痛等症。

讨论:张怀亮教授认为引火汤与封髓丹均为养阴清热,调和水火之方,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大剂滋肾水为主,偏于滋阴而降火,而封髓丹以大剂苦寒之黄柏为君,偏于清热而降火,二方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潜阳丹则是与引火汤之“水浅不养龙”相反,其为水寒不藏龙,无根之火上浮,前方以温补先后天之火而调和阴阳。临床识症中往往不能明显区分阴阳之病机,有时即在一丝一毫之差别,如能于细微处洞精神,识定阴阳,认准病机则往往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吴谦等编. 医宗金鉴(第二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758,1084 [2]郑钦安. 郑钦安医学三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7

作者简介:

范晓飞(1985-),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中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张怀亮(1957-),男,通讯作者,河南许昌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编号:EA-11102460(修回:2011-12-23)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3卷 第24期

-97-

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

Clinical experience o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atrophic gastritis

王尚燕

(芷江县人民医院,湖南 怀化,419100)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1)24-0097-02 证型:IDBG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患者分为肝胃气滞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气滞血瘀、脾胃湿热证5型施治。结果: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 ;有效6例,占10.7% ;无效4例,占7.14% ,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临床分析;治疗方法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CM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iver and stomach qi stagnation, spleen and stomach deficiency card, certificate stomach yin deficiency, qi stagnation, spleen card type 5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The group of 56 cases, after treatment for 4 to 5 courses, which cured 38 cases, 67.9%; effective in 8 cases, 14.3%; effective in 6 cases, accounting for 10.7%; 4 cases, accounting for 7.14%, and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2.86%. Conclusion :TCM,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as a good effect.

【Keywords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reatment of TCM; The clinical analysis; Treatment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该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甚高,其中萎缩性胃炎占受检人数的13.8%。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复杂,病情顽固,目前尚无促使其病理改善的西药,萎缩病变形成以后很难逆转,而中医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能使萎缩的胃黏膜逆转悼。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萎缩性胃炎辩证论治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具有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在我院作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病理诊断上符合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的病理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15~67岁,病程1.5~18年,平均8年。其中浅表性胃炎36例,萎缩性胃炎17例,糜烂性胃炎3例。 1.2 辨证分型与治疗 1.2.1 肝胃气滞型

胃脘胀痛,饱闷不适,食后尤甚,痛无定处,攻撑连胁,不思饮食,遇情志不遂则加重,嗳气频作,矢气较舒,大便不畅,时有腹痛欲便,便后痛减,或有恶心呕吐、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胃镜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胃蠕动减慢甚至消失,或见胆汁反流,部分幽门螺杆菌(Hp )阳性。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

[2]

[1]

胡疏肝散加减。 1.2.2 脾胃虚寒型

平素四肢不温、怕冷,胃脘部不适或有微痛,喜热食,食冷则不舒或常因多食生冷而发病,疼痛喜用手按或热熨,得按或热熨则痛减,泛吐清涎,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迟缓或沉。治则:温中健脾,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1.2.3 气滞血瘀型

平素情志不舒,常抑郁,易激动,善太息,脘腹胀满,疼痛不适,每遇情志不畅而胃脘部不适、疼痛加重,疼痛固定不移,按之明显,入夜痛甚,嗳气,饥不欲食,心烦少寐,口渴而不欲饮,舌质暗有瘀点,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涩。胃镜显示:胃黏膜充血肿胀,伴淤斑或出血点。治则:活血化瘀,和胃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 1.2.4 脾胃湿热型

胃脘部不适,时有痞塞或微痛,有灼热感,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潮红,胃痞、胃痛常由热食或热性食物而诱发,大便不畅或秘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胃镜示: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呈斑点状或斑片状潮红,可伴有散在糜烂或出血点,部分Hp 阳性。治则:清化湿热,和胃止痛。方用三仁汤加减。 1.2.5 胃阴不足型

脘腹胀满,嗳气呃逆,或食欲不振,食后更感脘腹胀痛不适,或恶心呕吐,脘腹时痛,神疲乏力,时有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胃镜示:胃黏膜片状红白相间,黏膜变薄,胃黏膜干燥,黏液少,胃酸偏低。治则:滋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1.3 疗效评定标准

-98-

参照2003 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4]。 2 结 果

本组56例病例,经治疗4~5个疗程,其中治愈38例,占67.9%;显效8例,占14.3%;有效6例,占10.7%;无效4例,占7.14%,总有效率92.86%。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老年阴亏、七情内伤、饮食痰积、久病致瘀诸因素都可使脾胃功能受损,升降无力,气机运行不畅,而呈现胃脘部胀满、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本病属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之证,以正虚为本,正越虚则邪越结,邪越结则正越虚,常互相影响,难以速愈。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处理。同时避免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从长期临床观察,我地区主要以脾胃湿根据辨证主要以清热化湿、热、脾胃虚弱、为阴不足型较常见,健脾补气、活血化瘀、和胃养阴等方法为主要治疗。通过本研究发现,本病通过中药辨证治疗后,不仅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

(上接96页)

辨为肾水不足,虚火上浮,热扰心神兼有脾虚,治以滋肾健脾,引火归元,以引火汤加减。处方:熟地90g ,巴戟天30g ,麦冬30g ,天冬30g ,茯苓15g ,五味子10g ,砂仁12g ,干姜15g ,炒白术15g ,上肉桂1g 冲服,服上方七付,自觉睡眠、口干症状明显改善,双膝关节发凉,及关节以上发热症状消失。

引火汤原载于陈士铎的《辨证奇闻》,其卷三“咽喉门”载:“…盖日轻夜重,阴蛾也,阳蛾则日重夜轻。此火因水亏,火无可藏,上冲咽喉。宜大补肾水,加补火,以引火归藏,上热自愈。用引火汤:熟地三两,巴戟、麦冬一两,北味二钱,茯苓五钱。一剂火归肿消,二剂痊愈。……”张教授方用熟地90g 为君大补肾水;麦冬30g ,天冬30g ,五味子10g 为佐,滋肺敛肺而补肾水,取金水相生之意,水足可制火;加入性温之巴戟天30g ,引火下行,水火既济,亦为阳中求阴之意;加茯苓15g ,可行水,火亦趋下,共安肾宫;加砂仁12g 温中行气,以避免大剂养阴药滋腻碍胃;若病人有脾胃虚弱之症,大便泄泻者,多加干姜10g 以温补脾阳。张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命门之火,为水火之脏。肾中水火,共处一室,水足则火藏于下,温煦脏腑,水火相抱,阴平阳秘。若因酒食不节,劳累过度,致水亏于下,则火失其制,古人喻为水浅不养龙,离位上奔,致火不归元。且肝肾同源,肾水亏乏,肝木失荣,肝中相火,势必随肾中龙火上燔,而成燎原之势,而见头晕、不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1 V ol.(3) No.24状,改善胃镜表现,而且病理验证经治疗后患者萎缩的黏膜腺体细胞恢复再生,同时也观察到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治疗后可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的预防与饮食调护。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按时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用或少用刺激性调味品如鲜辣粉等。

综上所述,中医在辩证论治治疗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要不断探究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使其在临床运用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3]吴宇星, 周晓虹冲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4]王永炎. 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4

[5]张声生, 牧童, 姜良铎.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12(6):376-378

[6]高金亮. 慢性萎缩性性胃炎中医药研究进展及临证体验[J].天津第二届国际中医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特别讲稿,16-19

编号:ER-11111200(修回:2011-12-22)

寐、牙痛、口舌生疮、头面痛等症。

讨论:张怀亮教授认为引火汤与封髓丹均为养阴清热,调和水火之方,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大剂滋肾水为主,偏于滋阴而降火,而封髓丹以大剂苦寒之黄柏为君,偏于清热而降火,二方似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潜阳丹则是与引火汤之“水浅不养龙”相反,其为水寒不藏龙,无根之火上浮,前方以温补先后天之火而调和阴阳。临床识症中往往不能明显区分阴阳之病机,有时即在一丝一毫之差别,如能于细微处洞精神,识定阴阳,认准病机则往往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参考文献:

[1]吴谦等编. 医宗金鉴(第二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758,1084 [2]郑钦安. 郑钦安医学三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7

作者简介:

范晓飞(1985-),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中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张怀亮(1957-),男,通讯作者,河南许昌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

编号:EA-11102460(修回:2011-12-23)


相关文章

  •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_2017
  • • 3060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17年7月第32卷第7期 CJTCMP , July 2017,Vol . 32, No. 7 ·标准与规范· 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唐旭东2 ...查看


  • 黄莺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经验
  • 2016年第34卷第4期Vol.34,No.4,2016 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四川中医 13 黄莺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临床经验 111112, 应佳晓,张亚梅,项立明,杨文 ...查看


  • 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 浅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临泽县中医院(734200) 白雪芳 李春佐 [摘要]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在临床中可从肝胃不和,湿热中阻,胃阴亏虚,脾胃虚寒,胃络瘀阻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辩证 ...查看


  •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胃炎70例
  • 新疆中医药2007年第25卷第5期(总第1儿期) 33 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胃炎70例 王宏峰一.张盒颖2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术齐830000 2,新疆医科大学2嗍科研二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慢性胃炎是一种多发病 ...查看


  • 勤求古训_观舌善诊_姜树民教授脾胃病舌诊经验_韩雪_姜树民
  • 20134012·2435· 勤求古训,观舌善诊 ---姜树民脾胃病舌诊经验 韩雪,指导:姜树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 要:舌诊作为中医重要的诊疗手段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姜树民教授熟读经典,勤求古训,结合长期临床经 ...查看


  •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
  • 第9卷第10期・总第114期2011年05月・下半月刊 ◎健CHILIES.哼MEDIC妫INEMODER.黜DISTAICE.D远UCAT黝ION OF C意 ●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 关键词:慢性胃炎:诊疗指南:中医药标准 ...查看


  • 曲艳津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证经验
  • 2013年4月Journal of Chan 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 294, 2013 曲艳津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郁证经验 李怀阔1, 曲艳津2 (1. 天 ...查看


  • 慢性胃炎诊断与治疗
  • 慢性胃炎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 ...查看


  • 脾胃湿热证患者48例中医优质护理体会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优质护理对脾胃湿热证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充分运用胃脘痛中医优质护理方案,给予辨证施护及证候施护,在临床中运用中医特色治疗,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中医优质护理辨证施护的运用,减轻了患者临床症状,提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