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①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 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③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①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②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①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 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②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二、社会主义初级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对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公有制经济包括什么?教材148页;

第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认识。教材148页

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 教材149

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教材149-150

三、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③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 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互关系:

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十八大首次提出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

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实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 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 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七、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 政治领域: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

② 经济领域:大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③ 社会领域: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将公民环境权明确确立在宪法中,提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

④ 文化领域:将生态文明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政绩观。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①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

①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

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

环境与国内环境。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①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② 坚持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③ 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④ 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能够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 和平与发展是成为时代主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二、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 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2)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3) 多极化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② 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③ 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十一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①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②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

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③ 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三、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 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

律,热爱祖国。

2) 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

3) 这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五、如何认识在新世界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 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第十二章

一、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①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① 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② 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的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

③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①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③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④ 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 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意涵,提高党组织和党员

干部的自觉性、坚定性。

2) 必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建设顶层设计、长远规

划和阶段性任务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说,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事关党自身建设全局,也关系党领导和执政的全局,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败。

因此,必须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① 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意涵,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坚定性

② 必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建设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和阶段性任务的有机统一

③ 必须从解决当前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中扎实推进“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工作

④ 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制度保障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①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 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③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三、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答:①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②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①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 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②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②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③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二、社会主义初级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对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认识。第一,公有制经济包括什么?教材148页;

第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认识。教材148页

第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 教材149

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教材149-150

三、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③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 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互关系:

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十八大首次提出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

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实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 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 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七、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① 政治领域:强化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领导力

② 经济领域:大力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③ 社会领域:建立公民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将公民环境权明确确立在宪法中,提高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程度,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

④ 文化领域:将生态文明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政绩观。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①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基本内容和意义?

基本内容:

① 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 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 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

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④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⑤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重要意义: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

环境与国内环境。

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① 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② 坚持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③ 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④ 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 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能够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②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 和平与发展是成为时代主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二、如何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 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2)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3) 多极化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

三、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② 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③ 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第十一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①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② 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

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③ 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三、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 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

律,热爱祖国。

2) 勇于开拓,敢于冒险,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之路。

3) 这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际、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

四、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

要力量。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3)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五、如何认识在新世界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 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第十二章

一、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① 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 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 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 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为什么说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① 坚持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党的领导,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② 改善党的领导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的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问题。

③ 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①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②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③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④ 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四、如何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 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意涵,提高党组织和党员

干部的自觉性、坚定性。

2) 必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建设顶层设计、长远规

划和阶段性任务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说,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事关党自身建设全局,也关系党领导和执政的全局,关系到深化改革的成败。

因此,必须明确以下基本要求:

① 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意涵,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性、坚定性

② 必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党的建设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和阶段性任务的有机统一

③ 必须从解决当前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入手,在解决问题中扎实推进“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工作

④ 必须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为建设“三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在大学里寻找课后答案的必去之处
  • 3500份课后答案,很值得收藏,这里只介绍了一部分. 还有很多,可以去课后答案网(http://www.khdaw.com/bbs)查找. ##################[公共基础课-答案]#################### 新 ...查看


  • 高西全版数字信号处理 第七章+课后答案
  • w w w . 课后答案网k h d a w . c o m w w w . 课后答案网k h d a w . c o m w w w . 课后答案网k h d a w . c o m w w w . 课后答案网k h d a w . c ...查看


  • 高中数学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
  •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练习(第 7 页) 1.(1)圆锥: (2)长方体: (3)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组合体: (4)由一个六棱柱挖去一个圆柱体而得到的组合体. 2.(1)五棱柱: (2)圆锥 3.略 习题 1.1 ...查看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重要名词 答案略 二.单项选择 1-5 C B D A A 6-10 C A C C C 11-15 D A B D A 16-20 B C D D D 21-25 B B ...查看


  • 大学课后题答案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爱死你了!( 为什么大四才发现啊) 2008-12-18 16:50 | (分类:) 注册可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查看


  • 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 不用买参考书了!大学课本答案大全! 公共课程 http://www.10xiao.com/forum-6-1.html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答案 http://www.10xiao.com/thread-7-1-1.html 新视野 ...查看


  • 第八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 高一汉语必修二教案 第八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八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词语学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课 39 个生词的音.形.义,并 能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 2.(过 ...查看


  • 公司法律制度[课后测试题满分答案]
  • 公司法律制度关闭      [课后测试标准答案] 课程学习 课程评估 课后测试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因资产评估. ...查看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处理.处理 2. 黑盒.程序 3. 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4. 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 5. 存储器.数据 6. 计算机硬件.软件 7.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