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_知行合一_本体论解读

2010/4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

肖剑平

摘 要:“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0)4-120-02

作 者:湘潭大学哲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王阳明(1472—。祖籍浙江余姚,

幼年随父迁家至山阴(越城,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后讲学于越城近郊的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遂以阳明行于世,卒谥文成。王阳明一生颇不平凡,几经波澜,居夷处困、动心忍性等人生磨难为其哲学思想的萌发、成熟提供了温床。王阳明集为学、为道、为官于一身,也是宋明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知行合一之说是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本体论的视角解读阳明的知行观。

一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认为,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

在心之本体上,知、行二者已然同时俱有。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则不可分割。阳明在指出圣人知行合一之教的要义时,论及了知与行的具体指称,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

并进之说。”这里,王阳明从本体论的层次,以行释知,以知释行,以知行互训的方式对知、行进行界定。按阳明理解,知之真切笃实处,便已有行在其中;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构成了知的具体存在。

“知行合一”论,与其说是从认识论方面回答知、行关系,毋宁说是从为知、行关系作心性论意义上的本体论探讨。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指出:“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

教”。在他看来,“心即理”、“性即理”。“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王阳明说:“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

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指

责朱熹“析‘心’与‘理’为二”,“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

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朱熹理本论哲学体系在心、性、理三者关系上,主张“性即理”,反对“心即理”、“心即性”,因为朱熹所谓的“心”,主要属于气之层面的经验之心,而不是陆王心学意义上的本体之心。

,其所讲,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又要在感性经验世界,。朱熹虽然“析心与理为二”,但他真正的目的是要使心与理合一。朱熹认为“理”是“性”所固有的,而只有在心之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才能自我实现,从而体认“理”的真实。所以“理”的具备必须依靠人心的自我锤炼不断把自身从心理、生理的实体转化为道德的本体存在。如此说来,心在本体论意义上是应该完全具备天理的,否则“理”的体认依据就不能成立,所以朱熹对心与理作二元论阐述给自己带来了理论上的困境。

王阳明曾把他的哲学表述为“身心之学”,即用整个生命来诠释的主体性哲学。阳明心学秉承了儒家哲学主体性的原则。无论“心即理”,还是“知行合一”,王阳明都是从德性主体意义上讲的。“知”在阳明这里不是朱子所讲的知性之知,而

(),是德性之知。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就是从德性之知来讲的,其依据就是人性是根植于人心之中的。如果把人内在的人性、本心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这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只是科学的了解,属于知性层面。

“知行合一”指明了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状态的完满性,也体现了人在存在过程中诚于己的全部真实性。王阳明

提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认为心之本然状态是无,这才是至善。至善是无善无恶,让心处于一种无的状态。但是说心处于一种无的状态并不是说心被界定为本体上的非存在。经验上的心在具体形式中表现自己,而作为本体存在的心体,决不会在具体形式中表现自己。但是具体形式不是本心的必然附属物,相反,其往往成为对心体的遮蔽。无心之心特别突出了没有心的作用痕迹的心的功能。只有超乎善恶,心才能跳

(出善恶的牵制,才能“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

)。论》“阳明认为像金子般的灰尘也跟其他任何种类的灰尘

会伤害眼睛一样,善与恶的意念同样会伤害心体。”心无染著,处于虚空的状态,它才是至善的,才能体认天理,实现知、行的自然合一。

二 “知行本体”

知与行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统一,此过程中“行”成为“知”

的一种存在方式。“知行合一”之“合”作“复”义,也就是复知行之本体。阳明以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他说道:“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

矣”。在阳明看来,良知即道心,道心即本心。“无”才是心之本体,所以人之本心是超乎善恶的。同样,良知也被认为是跳出了善恶之域。“良知”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它并不简单地作为认识能力的知,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主体向至善无限接近的行。王阳明的“良知”二字源自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良知是不虑而知,良能是不学而能的。良知是自明的,因为它是“自身所予”的,也就是说良知是自己呈现出来的,自己原是如此这般的,而非由外部所强加给予的。此亦是中国哲学所倡的一个重要观念:“自然”,即“自己如此”之意。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所说的“良知”也是自然。“‘吾心之本体,自然灵

昭明觉也’,这种呈现,正是良知的直观。”“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

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也就是“不虑而知”,即不含有任何私心杂念,正如《孟子》所说的:“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在子・公孙丑上》

日用常行中发用流行因为良知是自明的,存在。这就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阳明提倡致良知是要实践人的圣性。阳明弟子徐爱因未领会先生“知行合一”之义,认为:“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

ϖλ

2010/4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

肖剑平

摘 要:“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0)4-120-02

作 者:湘潭大学哲史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王阳明(1472—。祖籍浙江余姚,

幼年随父迁家至山阴(越城,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后讲学于越城近郊的阳明洞,创办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遂以阳明行于世,卒谥文成。王阳明一生颇不平凡,几经波澜,居夷处困、动心忍性等人生磨难为其哲学思想的萌发、成熟提供了温床。王阳明集为学、为道、为官于一身,也是宋明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知行合一之说是阳明心学的重要内容,本文试从本体论的视角解读阳明的知行观。

一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王阳明认为,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

在心之本体上,知、行二者已然同时俱有。二者落在名言上,分说为二;一旦达于心体,则不可分割。阳明在指出圣人知行合一之教的要义时,论及了知与行的具体指称,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

并进之说。”这里,王阳明从本体论的层次,以行释知,以知释行,以知行互训的方式对知、行进行界定。按阳明理解,知之真切笃实处,便已有行在其中;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构成了知的具体存在。

“知行合一”论,与其说是从认识论方面回答知、行关系,毋宁说是从为知、行关系作心性论意义上的本体论探讨。王阳明在《传习录》里指出:“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

教”。在他看来,“心即理”、“性即理”。“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王阳明说:“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

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耶?”“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在心、理关系上,王阳明指

责朱熹“析‘心’与‘理’为二”,“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

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为二矣。”朱熹理本论哲学体系在心、性、理三者关系上,主张“性即理”,反对“心即理”、“心即性”,因为朱熹所谓的“心”,主要属于气之层面的经验之心,而不是陆王心学意义上的本体之心。

,其所讲,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又要在感性经验世界,。朱熹虽然“析心与理为二”,但他真正的目的是要使心与理合一。朱熹认为“理”是“性”所固有的,而只有在心之主体的作用,通过自我修养才能自我实现,从而体认“理”的真实。所以“理”的具备必须依靠人心的自我锤炼不断把自身从心理、生理的实体转化为道德的本体存在。如此说来,心在本体论意义上是应该完全具备天理的,否则“理”的体认依据就不能成立,所以朱熹对心与理作二元论阐述给自己带来了理论上的困境。

王阳明曾把他的哲学表述为“身心之学”,即用整个生命来诠释的主体性哲学。阳明心学秉承了儒家哲学主体性的原则。无论“心即理”,还是“知行合一”,王阳明都是从德性主体意义上讲的。“知”在阳明这里不是朱子所讲的知性之知,而

(),是德性之知。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就是从德性之知来讲的,其依据就是人性是根植于人心之中的。如果把人内在的人性、本心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这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只是科学的了解,属于知性层面。

“知行合一”指明了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状态的完满性,也体现了人在存在过程中诚于己的全部真实性。王阳明

提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认为心之本然状态是无,这才是至善。至善是无善无恶,让心处于一种无的状态。但是说心处于一种无的状态并不是说心被界定为本体上的非存在。经验上的心在具体形式中表现自己,而作为本体存在的心体,决不会在具体形式中表现自己。但是具体形式不是本心的必然附属物,相反,其往往成为对心体的遮蔽。无心之心特别突出了没有心的作用痕迹的心的功能。只有超乎善恶,心才能跳

(出善恶的牵制,才能“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

)。论》“阳明认为像金子般的灰尘也跟其他任何种类的灰尘

会伤害眼睛一样,善与恶的意念同样会伤害心体。”心无染著,处于虚空的状态,它才是至善的,才能体认天理,实现知、行的自然合一。

二 “知行本体”

知与行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统一,此过程中“行”成为“知”

的一种存在方式。“知行合一”之“合”作“复”义,也就是复知行之本体。阳明以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他说道:“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

矣”。在阳明看来,良知即道心,道心即本心。“无”才是心之本体,所以人之本心是超乎善恶的。同样,良知也被认为是跳出了善恶之域。“良知”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它并不简单地作为认识能力的知,更重要的是它导致主体向至善无限接近的行。王阳明的“良知”二字源自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说。良知是不虑而知,良能是不学而能的。良知是自明的,因为它是“自身所予”的,也就是说良知是自己呈现出来的,自己原是如此这般的,而非由外部所强加给予的。此亦是中国哲学所倡的一个重要观念:“自然”,即“自己如此”之意。道家之“道”是自然,儒家所说的“良知”也是自然。“‘吾心之本体,自然灵

昭明觉也’,这种呈现,正是良知的直观。”“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

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也就是“不虑而知”,即不含有任何私心杂念,正如《孟子》所说的:“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在子・公孙丑上》

日用常行中发用流行因为良知是自明的,存在。这就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阳明提倡致良知是要实践人的圣性。阳明弟子徐爱因未领会先生“知行合一”之义,认为:“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

ϖλ

相关文章

  •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浙江大学电子邮件系统
  • 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秦英君,1949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历史学教授.北京,100037 [内容提要]蒋介石的思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甚巨.作者从透视蒋介石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蒋介石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与其推崇儒家文化 ...查看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作者:陶泓铭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 ...查看


  • 王阳明心学 1
  • 哲学家王阳明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摘 要:王阳明心学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是对心的经验的现象诠释学之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经验之心的理想价值如何得以全面实现和发展的超验批评,其最终目的是使"心"达到善与真的状 ...查看


  •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 研究計劃 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一.前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体系中兩個重要的觀念.陽明在他的著作中論及「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處甚多,有些地方甚且明說「知行合一」之「知」.即為「致良知」,之「良知」.可見「 ...查看


  • 一生俯首拜阳明
  • 一生俯首拜阳明--谈谈"心学"在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第一次知道王阳明是在政治课学习哲学的时候,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的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老师在讲主观唯心主义时狠狠 ...查看


  • 王阳明的主要思想,概括起来就只这16字
  • 王阳明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他的思想来源于理学又超越理学,创立颇具特色的心学,其本质或核心内容是良知.其基本观点是把人视为道德主体,并主要通过心即理.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人.良知及致良知.知行合一等一系列命题展开,再辅以讲学等实践活动.这 ...查看


  • 知行合一的奥秘 [王阳明语录]
  •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译文: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知 ...查看


  • 王阳明和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 行是知之始"--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教育观的转变 王阳明提出了"知是行之始"的观点.他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其论据是"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 ...查看


  • 解读王阳明良知说
  • 转自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小学教育 语文 我在拙作<略论王阳明四句教>一文中,提出在四句教中"返照明心是见体处,分别心意是起用处,而良知即体即用,是从禅到儒的转换处."这里再对良知如何成为阳明学说从禅到儒的转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