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奥秘 [王阳明语录]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译文: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知行合一,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完全和行动一致,由于摆脱了外在物欲的干扰,也摆脱了内在各种情绪的困惑,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隐藏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了,就能表现出近乎神奇的一些能力。

在知行这个问题上,前人根据自己的认识、体验和境界,已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程颐认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有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即以“知”为先,然后才能采取必要的行动,这就像在夜间走路一样,必须有光照亮才行。而必要的认识和了解(知),对于行动来说,就如同照亮路的光源一般。

对于知行的关系,程颐还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像一个人想要去京师,他必须得知道从哪道门出去,又往哪条路走,然后才能上路前往。假如对这些必要的条件一概不知,他虽然有想去京师的想法,但是又往哪里走呢?”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前进才有基本的目标,才有方向可走,如果连一点必要的了解都没有,所谓的行动也就无法产生,即使有所行动,也是没有什么目标的“盲目行动”。

由此程颐得出结论:知在行先,知与行相比起来,知处于更根本、更重要的地位。

而王阳明也许是由于其修养境界更高,对心的本体了解得更深刻,他对知行关系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在前辈们“知固吾有”“知先行后”“知重行轻”等观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以王阳明的观点来看,对于程颐所举的那个想要去京师的例子,他认为,将“知”与“行”一分为二是不对的,一个人去“知”的时候,也就是了解、认识某些东西的开始,本来就是“行”了,就好比一个人有了想去京师的想法,这就是行的开始,而在他去了解出哪道门,往哪条路去的时候,其实这就是“行”了,当他了解、认识到这些后,终于踏上前行的道路,只不过是在完成自己的想法而已。

所以王阳明认为,知和行不应割裂开来,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是因为世上有一种人,他们做事时只管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一点都不认真地思考省察,只是一味随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盲目行动,所以必须强调一个“知”字,让他对事物的规律、道理了解得透彻一些,这样他才行得正确;而又有另一种人,他们想了解某一件事情,只会漫无边际地思考,犹如天马行空一般,全然不肯踏踏实实地去行动,这样只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对于了解这件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必须得强调行动,他才能知得真切。

这是古人为补偏救弊迫不得已的说法。如果领会到了这个意思,只要说一句话就足够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一定要先了解透彻然后才能行,于是,便先去讲习讨论这件事,做知的功夫,等到了解得非常真切了才去做行的功夫,这样一来,就一辈子也不能行,也就一辈子不能知。

对于这个毛病,王阳明给出了自己的解药,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知寓于行之中,而行中也有知,两者应齐头并进,才能保证自己方向正确,动力充足,以最符合规律的方式达到目标,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正由于王阳明拥有了“知行合一”这个秘密武器,他不仅行动力超强,而且还获得了一种似乎很神秘的能力,那些他平常想去做的事,在别人看来难以做成的事,当他去做时,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按王阳明的说法,这就是良知的妙用。他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天地万物的理(规律)都在人之中,与人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正是透过人心灵明这个与宇宙相联系的地方,我们才能一睹万物之理与天地本体,也正是通过我们人心的灵明之处,我们才能认识自我,以证其良知。

对于这一点,王阳明有着深刻的认识。

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到江西迎娶夫人诸氏,当时他的舅父兼岳父诸养和为江西布政司参议,他就住在岳父的官署中,官署中有几箱白纸,闲来无事,便苦练书法,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把纸都写完了,而他也书法大进,并悟出了“心上学”的道理。

刚开始学习书法时,王阳明走的是老路子,只知道对照着古人的帖子临摹,这样学来学去,只学得一个字形相似。他感到很郁闷,自己如此下功夫练书法,怎么过了这么久,一点长进都没有呢?

后来,他改变了方法,练书法时,笔不轻易落纸了,而是先“养气”,凝思静虑,让心神安静下来,然后在心中认真地想象字该怎样写,一笔一画都想象清楚,让自己在心中领悟古人笔法的气势和神韵,久而久之,他居然无师自通,通达了书法的要旨。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指随时随事都是在心上学,内心的意象精明清晰了,字写得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后来王阳明与学者讨论格物致知的问题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作为证明。

正如王阳明所认为的那样:“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行本体原是不可分的,心灵活动与实际活动也是不可能绝对分开来的,思维的活动在一定的状态下,也会转变为行动的力量。

现代心理学家的实验,也充分证明了心理活动确实能够影响实际能力。如让一组篮球运动员在想象中作投篮练习,让一些飞镖选手面对镖靶也作想象训练,训练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些仅作想象练习的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比那些做实际训练的对照组的选手还要好!心理学家又将这种类似于“心上学”的想象训练方式,运用到滑冰、拳击及球类等运动中去,发现同样具有能大幅度提高训练成绩的效果,他们将此类训练方法命名为“意象训练法”“协调训练法”等。

当然,这种“心上学”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体育训练和技能掌握上,如能运用于人生规划上,也具有很神奇的效果。

法国皇帝拿破仑以善于用兵而著称,多次率兵横扫欧洲诸国,将其他国家的联军打得溃不成军。是什么使得他如此骁勇善战呢?

原来拿破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类似于“心上学”的“心理预演”的方法,来为自己的人生作出规划了。他做了大量的笔记,想象着自己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可能布防的详细情景,他在心里勾画着自己成为法国未来领袖的生动画面。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淌,这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在心中那幅心理图像的指引下,经过自己的奋斗,果真成了法国的领导人,创造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在生命的道路上,假如你想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现在就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每天抽一点专门的时间坐下来,静下心,放松自己,与内在的自我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了解自己真正的梦想或人生使命到底是什么,为了实现梦想,完成使命,自己从现在起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培养哪方面的素质和习惯,应该克服哪些缺点?

把这些搞清楚了,就下定决心去追求自己梦想中的生活,相信自己真正自我的智慧,用勇气打破惰性和自卑的束缚,勇于改变自我,用智慧和付出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发自内心的渴望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源于这种力量的驱动,你的行动会带你进入正确的轨道,你的人生会呈现出一种新境界。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译文:一个人心里有了一个想法,这就是行动的念头萌生了,而一个人切切实实的行动,就是使这个想法得到实现的功夫;所以说,产生去做一件事的念头,就是行的开始了,而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保证。

知行合一,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完全和行动一致,由于摆脱了外在物欲的干扰,也摆脱了内在各种情绪的困惑,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隐藏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了,就能表现出近乎神奇的一些能力。

在知行这个问题上,前人根据自己的认识、体验和境界,已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程颐认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有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即以“知”为先,然后才能采取必要的行动,这就像在夜间走路一样,必须有光照亮才行。而必要的认识和了解(知),对于行动来说,就如同照亮路的光源一般。

对于知行的关系,程颐还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像一个人想要去京师,他必须得知道从哪道门出去,又往哪条路走,然后才能上路前往。假如对这些必要的条件一概不知,他虽然有想去京师的想法,但是又往哪里走呢?”只有具备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前进才有基本的目标,才有方向可走,如果连一点必要的了解都没有,所谓的行动也就无法产生,即使有所行动,也是没有什么目标的“盲目行动”。

由此程颐得出结论:知在行先,知与行相比起来,知处于更根本、更重要的地位。

而王阳明也许是由于其修养境界更高,对心的本体了解得更深刻,他对知行关系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在前辈们“知固吾有”“知先行后”“知重行轻”等观点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以王阳明的观点来看,对于程颐所举的那个想要去京师的例子,他认为,将“知”与“行”一分为二是不对的,一个人去“知”的时候,也就是了解、认识某些东西的开始,本来就是“行”了,就好比一个人有了想去京师的想法,这就是行的开始,而在他去了解出哪道门,往哪条路去的时候,其实这就是“行”了,当他了解、认识到这些后,终于踏上前行的道路,只不过是在完成自己的想法而已。

所以王阳明认为,知和行不应割裂开来,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是因为世上有一种人,他们做事时只管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一点都不认真地思考省察,只是一味随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盲目行动,所以必须强调一个“知”字,让他对事物的规律、道理了解得透彻一些,这样他才行得正确;而又有另一种人,他们想了解某一件事情,只会漫无边际地思考,犹如天马行空一般,全然不肯踏踏实实地去行动,这样只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对于了解这件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必须得强调行动,他才能知得真切。

这是古人为补偏救弊迫不得已的说法。如果领会到了这个意思,只要说一句话就足够了,现在的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一定要先了解透彻然后才能行,于是,便先去讲习讨论这件事,做知的功夫,等到了解得非常真切了才去做行的功夫,这样一来,就一辈子也不能行,也就一辈子不能知。

对于这个毛病,王阳明给出了自己的解药,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知寓于行之中,而行中也有知,两者应齐头并进,才能保证自己方向正确,动力充足,以最符合规律的方式达到目标,而不至于半途而废。

正由于王阳明拥有了“知行合一”这个秘密武器,他不仅行动力超强,而且还获得了一种似乎很神秘的能力,那些他平常想去做的事,在别人看来难以做成的事,当他去做时,基本上都获得了成功,其中的原因在哪里呢?

按王阳明的说法,这就是良知的妙用。他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天地万物的理(规律)都在人之中,与人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正是透过人心灵明这个与宇宙相联系的地方,我们才能一睹万物之理与天地本体,也正是通过我们人心的灵明之处,我们才能认识自我,以证其良知。

对于这一点,王阳明有着深刻的认识。

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到江西迎娶夫人诸氏,当时他的舅父兼岳父诸养和为江西布政司参议,他就住在岳父的官署中,官署中有几箱白纸,闲来无事,便苦练书法,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把纸都写完了,而他也书法大进,并悟出了“心上学”的道理。

刚开始学习书法时,王阳明走的是老路子,只知道对照着古人的帖子临摹,这样学来学去,只学得一个字形相似。他感到很郁闷,自己如此下功夫练书法,怎么过了这么久,一点长进都没有呢?

后来,他改变了方法,练书法时,笔不轻易落纸了,而是先“养气”,凝思静虑,让心神安静下来,然后在心中认真地想象字该怎样写,一笔一画都想象清楚,让自己在心中领悟古人笔法的气势和神韵,久而久之,他居然无师自通,通达了书法的要旨。这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是指随时随事都是在心上学,内心的意象精明清晰了,字写得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后来王阳明与学者讨论格物致知的问题时,经常举这个例子作为证明。

正如王阳明所认为的那样:“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行本体原是不可分的,心灵活动与实际活动也是不可能绝对分开来的,思维的活动在一定的状态下,也会转变为行动的力量。

现代心理学家的实验,也充分证明了心理活动确实能够影响实际能力。如让一组篮球运动员在想象中作投篮练习,让一些飞镖选手面对镖靶也作想象训练,训练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这些仅作想象练习的运动员的训练成绩,比那些做实际训练的对照组的选手还要好!心理学家又将这种类似于“心上学”的想象训练方式,运用到滑冰、拳击及球类等运动中去,发现同样具有能大幅度提高训练成绩的效果,他们将此类训练方法命名为“意象训练法”“协调训练法”等。

当然,这种“心上学”的方法,不仅能应用于体育训练和技能掌握上,如能运用于人生规划上,也具有很神奇的效果。

法国皇帝拿破仑以善于用兵而著称,多次率兵横扫欧洲诸国,将其他国家的联军打得溃不成军。是什么使得他如此骁勇善战呢?

原来拿破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运用了类似于“心上学”的“心理预演”的方法,来为自己的人生作出规划了。他做了大量的笔记,想象着自己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可能布防的详细情景,他在心里勾画着自己成为法国未来领袖的生动画面。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淌,这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在心中那幅心理图像的指引下,经过自己的奋斗,果真成了法国的领导人,创造了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在生命的道路上,假如你想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现在就应该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可以每天抽一点专门的时间坐下来,静下心,放松自己,与内在的自我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了解自己真正的梦想或人生使命到底是什么,为了实现梦想,完成使命,自己从现在起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培养哪方面的素质和习惯,应该克服哪些缺点?

把这些搞清楚了,就下定决心去追求自己梦想中的生活,相信自己真正自我的智慧,用勇气打破惰性和自卑的束缚,勇于改变自我,用智慧和付出去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发自内心的渴望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源于这种力量的驱动,你的行动会带你进入正确的轨道,你的人生会呈现出一种新境界。


相关文章

  • 王阳明心学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朝伟大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少年时便胸怀大志,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后因体弱多病,接触佛.道思想,并于家乡的& ...查看


  •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 知行合一读后感1000字 小马哥 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 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 ...查看


  • 王阳明心学浅谈
  • 王阳明心学浅论 前言:先说说我为什么选择王阳明心学作为本次期末作业课题,第一次知道王阳明这个人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对王阳明心学的兴趣来自于我最近在读的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作者在此书中将王阳明誉为"明朝第一 ...查看


  • 浅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 [摘 要]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了陈献章所开创的江门心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他的"随处体认天理"的心学方法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思想构成,是与他的心学世界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研究湛若 ...查看


  • 信念立国:读王阳明语录,写心学箴言
  • 每闻圣人之学,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 须立圣人之志,一笔一春秋,一枪一世界. 人须在事上磨,磨得出意志,立得住精神; 命宁在苦中过,过的是骨气,守的是良知. 善恶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 厚薄只在汝性,利己便是薄,利人便是厚. ...查看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伦理意蕴 作者:陶泓铭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 ...查看


  • 王阳明_知行合一_本体论解读
  • 2010/4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体论解读 肖剑平 摘 要:"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查看


  • 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 研究計劃 王陽明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一.前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体系中兩個重要的觀念.陽明在他的著作中論及「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處甚多,有些地方甚且明說「知行合一」之「知」.即為「致良知」,之「良知」.可見「 ...查看


  • 杨学思: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实内涵谈起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b9ae401013bra.html 在本体上知行本是合一的,只不过为私欲所隔断.这就是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的理论根源,并非现代人所解释理论联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