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晓峰:确立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价值建设|核心价值观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资料图)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依据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血脉,由国家正式确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倡导、培育、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中,经过比较、选择、提炼、排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遵循。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国家的基本价值就会更加彰显,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更加明确,全民的价值规范就会更加有效,文化的价值建设就会更加集中。

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就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意见》的颁布,对于更加科学规范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刘云山同志1月4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阐述和实践深化上,进一步作出了深刻论述。讲话强调指出,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并且特别指出,“三个倡导”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要富裕强盛,政治建设要发展民主,文化建设要精神文明,社会建设要促进和谐。这些基本目标,是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90多年接续奋斗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愈益清晰。现在,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就是把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价值目标统一起来,把国家的核心利益与核心价值统一起来,把人民的幸福追求与国家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新社会的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弊端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让一切发展要素充分运转,让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自由趋势。平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利的平等性质反映为平等的价值原则,缩小社会分工造成的差别、减少社会流动的门槛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就是公正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更加提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基于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规范。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倡导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遵守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就形成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属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敬业属于公民与职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诚信属于公民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友善属于公民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这四者的统一,就构成了公民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公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确立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从规范确立到实践确立的转化过程。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三个倡导”在全社会普遍深入人心、进入生活、化为行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全党全民的共同培育践行。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资料图)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依据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厚血脉,由国家正式确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倡导、培育、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实践中,经过比较、选择、提炼、排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基本价值导向和遵循。确立了核心价值观,国家的基本价值就会更加彰显,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更加明确,全民的价值规范就会更加有效,文化的价值建设就会更加集中。

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此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为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24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就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意见》的颁布,对于更加科学规范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刘云山同志1月4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阐述和实践深化上,进一步作出了深刻论述。讲话强调指出,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突出了核心要素,更加注重了凝练表达,更加强化了实践导向,并且特别指出,“三个倡导”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基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要富裕强盛,政治建设要发展民主,文化建设要精神文明,社会建设要促进和谐。这些基本目标,是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90多年接续奋斗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愈益清晰。现在,明确地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就是把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价值目标统一起来,把国家的核心利益与核心价值统一起来,把人民的幸福追求与国家的价值追求统一起来。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新社会的标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就是要破除思想观念的束缚、体制机制弊端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让一切发展要素充分运转,让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自由趋势。平等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利的平等性质反映为平等的价值原则,缩小社会分工造成的差别、减少社会流动的门槛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就是公正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地位更加提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基于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规范。开展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倡导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遵守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就形成了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属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敬业属于公民与职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诚信属于公民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友善属于公民与他人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这四者的统一,就构成了公民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公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

确立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一个从规范确立到实践确立的转化过程。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三个倡导”在全社会普遍深入人心、进入生活、化为行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全党全民的共同培育践行。


相关文章

  •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 2012年12月17日08:48   来源:天津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中,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查看


  •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构建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构建 * 孙建青 周向军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1) [摘 要]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工作.一个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不会凭空产生,当代大学 ...查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的新成果
  • 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优秀成果选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的新成果 2012年09月05日15: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 ...查看


  •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知识梳理
  • <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大纲梳理 第一章 毛泽东个性魅力与权威领导 第一节 巨人的诞生 1.承继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两大美德:负有使命感,注重实践理性 2.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体察 3.渊博的学识 4.卓越的军事才干 5.出众的组织 ...查看


  • 2011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 2011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目 录 I.考试性质 ------------.---..-------------1 II.考查目标------------.-----------------1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查看


  • 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 作者:张书林 理论建设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13)01-2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 ...查看


  • 2015版思想品德与法律道德修养课后答案
  • 一.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P2-6 1.认识与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2.更新学习理念.( ...查看


  •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资料
  • W: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开卷考试用的着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 ...查看


  • 社会制度论文
  • 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核心价值的法律体系 中文摘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