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与一般规律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历史创造者

教学时数:4(授课2,讨论2 )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清楚科学技

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教学重点:1.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4.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教学难点:1.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2.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专题讲授与启发式提问和课堂交流相结合。

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授课过程的设计: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三个方面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水平、发展要求等)时,就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相对而言,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的根本职能——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反作用方向上的“为我”和“排他”。所谓“为我”,即想方设法促进和保护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排他”就是极力地排斥异质,既同有害于自身的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又同威胁自身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我”是目的,“排他”是手段。保护自身,需要排除异质,排除异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作用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第二 ,体现在反作用的方式上,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为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调控在规定的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之接受一定的社会规范并支配人们的行为。

第三,体现在反作用的效果上的两种可能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能起促进作用又可能起阻碍作用。当一定的上层建筑适合于自身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就能起促进作用。反之,当上层建筑变得腐朽保守,不能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的活动就会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发生尖锐的矛盾,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生产力标准

1. 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动态结合与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两条规律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

2.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的原动力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等需要问题,物质生产正是满足人们自身需要的手段。正是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而需要的满足必然又引起对新需要的追求。因此,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的发展又不断推动生产关系,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可见,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3.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即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否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标准”体现了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的统一,从根本上划清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含义、基本形式和类型

1. 阶级斗争的含义

所谓阶级斗争,就是指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2. 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经济斗争是斗争的初级形式,政治斗争是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斗争为政治斗争服务。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

3. 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阶级斗争:一是作为新生产关系代表的被统治阶级反对旧生产关系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斗争(如,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等);二是不作为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的被统治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如,农民对地主、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阶级斗争。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进而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就强烈要求摧毁旧的生产关系以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总要利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只有通过阶级斗争,通过社会革命这一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制度。

第二,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之间的对立首先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始终存在,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就不可能停止。而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他们作出调整和一定程度的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

级斗争分析法。阶级分析法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在对社会现象进行阶级分析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区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区分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阶层,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不能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也不能主张阶级斗争“熄灭论”。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社会改革的内涵

1. 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2.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再次,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飞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近代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获得较大的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进行了某些局部调整,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然,这些局部调整,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不能挽救资本主义最后灭亡的历史命运。

(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更有效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的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到更高的阶段,并在条件具备时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二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这种矛盾,只有通过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才能最后得到解决。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3)改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内在力量。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也是改革的主人。群众要求改革,改革离不开群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上层建筑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合理体制。

(5)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新质不断积累和旧质逐渐消亡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只能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6)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因而它是党和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为了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使之走上富强、民主、文明之途的伟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必然窒息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如果不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必将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节 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说明:

这一节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讨论主题:①加速发展科学和经济对全球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②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国家是否应该有所不同?讨论形式:辩论式讨论),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希望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交流,更清楚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从而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树立环保意识;二是通过深层次的、辨证的,特别是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感悟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使思维再一次得到训练。教师的任务是,讨论前,给学生讲授关键概念和基本观点,介绍在全球问题上的乐观派和悲观派,给学生以启发;讨论后,做简要点评。

下面是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科技革命的含义

1.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的质变形式,它表现为科学观念的变革,技术革命包括技术规范、技术结构、技术体系的变革,以及材料、工艺、能源、控制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2.现代科技革命特点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呈现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一方面,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二、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第一,科技革命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方式等发生深刻的

变化。如现代科技革命使智能型或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劳动者中的主体部分;以电脑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渗透着高科技的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为手段或工具的科学管理对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科技革命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伴随现代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需求,使学习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革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家庭职能社会化,一部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如子女早期教育、家务劳动等逐渐变得由社会来承担。尤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科技革命还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影响和推动着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不仅赋予人们以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强化了人们的认识器官,而且使认识对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使认识对象由简单客体转向复杂客体,即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从而使思维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系统思维方法,并促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趋势。

总之,科技革命就是通过变革劳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形成一股合力,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其中劳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的意义。

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1. 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问题”

(1)什么是“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是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主要包括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五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触及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全球性质,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的索取与自然的报复)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科学与价值的矛盾。(科技是把双刃剑)

(2)“全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比较典型的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观点都从不同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应该看到,“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是非常必要的。

2. 一种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观是伴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观的诞生。我国政府于1993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2)关于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

(3)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第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第二,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的社会历史的主体

1. 社会无非是人及其关系的存在方式

从对社会进行横向的剖析和静态的分析看,社会无非是人及其关系的存在方式。第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关系就是人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各个层面的结构和形式都具有属人的性质。

2. 历史无非是人的活动过程及其展开。

从对历史进行纵向的追溯和动态的研究看,历史无非是人的活动过程及其展开。人作为主体,是历史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首先,历史是人活动过程的历史;其次,历史发展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再次,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的活动。

3. 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人类既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但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个别英雄人物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又一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1.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内含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之中

2. 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量与质的统一。

从量的规定性看,它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看,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对于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容是不一样的。

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是指劳动群众的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设施,便没有社会的精神活动。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是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理论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为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文艺作品则以具体的、典型的形象表现人民的实际生活。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由人民群众发动的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所谓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民群众的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大体上可分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种类别,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个人是群众的一员。因此,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每个人都在历史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的社会经历、才智和品性的不同,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1.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所谓普通个人,即未在史册上留下姓名的人。历史人物,即载入史册的人,其包括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2.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1)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既然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们的作用也就必定受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

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通晓社会发展规律,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斗争提供理论武器,指明方向和道路;

他们是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血肉相连,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

他们善于科学地总结群众的斗争经验,集中其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策略、战略,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权威。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有自己的伟大功绩,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4. 杰出人物的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所制约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他们历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何种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杰出人物才能发挥显著作用。杰出任务功过是非必须接受人民群众实践过程的检验,并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说论定。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党的群众观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的各项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决不能谋私利、搞特权。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贡统一起来,坚决反对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隈的。无产阶级要实行正确的领导,就必须虚心向广大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倾听群众的呼声,遇事同群众商量,先当好学生,然后才能当好先生,反对任何居功自傲、轻视群众和独断专行的思想与行为。

2.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群众路线则是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离开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

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思考题:1. 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2. 如何理解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与历史创造者

教学时数:4(授课2,讨论2 )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清楚科学技

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

造者,从而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教学重点:1.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运行规律

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4.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教学难点:1.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2. 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专题讲授与启发式提问和课堂交流相结合。

教学的主要内容及授课过程的设计: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三个方面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

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二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具体表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就能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水平、发展要求等)时,就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相对而言,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派生物。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革。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上层建筑的根本职能——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现在反作用方向上的“为我”和“排他”。所谓“为我”,即想方设法促进和保护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排他”就是极力地排斥异质,既同有害于自身的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又同威胁自身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我”是目的,“排他”是手段。保护自身,需要排除异质,排除异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作用是在这种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第二 ,体现在反作用的方式上,即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调控为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调控在规定的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使之接受一定的社会规范并支配人们的行为。

第三,体现在反作用的效果上的两种可能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既可能起促进作用又可能起阻碍作用。当一定的上层建筑适合于自身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就能起促进作用。反之,当上层建筑变得腐朽保守,不能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它的活动就会与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发生尖锐的矛盾,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生产力标准

1. 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动态结合与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两条规律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

2.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的原动力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吃、穿、住、行等需要问题,物质生产正是满足人们自身需要的手段。正是在这种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而需要的满足必然又引起对新需要的追求。因此,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的发展又不断推动生产关系,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形态的向前发展。可见,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根据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

3. “生产力标准”的含义和意义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即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否得失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标准”体现了价值标准和真理标准的统一,从根本上划清了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含义、基本形式和类型

1. 阶级斗争的含义

所谓阶级斗争,就是指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2. 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经济斗争是斗争的初级形式,政治斗争是斗争的最高形式,思想斗争为政治斗争服务。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

3. 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阶级斗争:一是作为新生产关系代表的被统治阶级反对旧生产关系代表的统治阶级的斗争(如,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等);二是不作为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的被统治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如,农民对地主、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阶级斗争。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直接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当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进而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就强烈要求摧毁旧的生产关系以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他们总要利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只有通过阶级斗争,通过社会革命这一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制度。

第二,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之间的对立首先是经济利益上的对立,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始终存在,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就不可能停止。而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冲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他们作出调整和一定程度的让步,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

级斗争分析法。阶级分析法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在对社会现象进行阶级分析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基本阶级和非基本阶级,区分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区分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阶层,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不能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也不能主张阶级斗争“熄灭论”。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社会改革的内涵

1. 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对对应范畴,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2. 社会改革与社会革命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再次,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飞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和牺牲,但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近代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之所以获得较大的发展,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对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进行了某些局部调整,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然,这些局部调整,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不能挽救资本主义最后灭亡的历史命运。

(2)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剥削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更有效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的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使社会主义社会进到更高的阶段,并在条件具备时前进到共产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二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这种矛盾,只有通过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才能最后得到解决。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3)改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4)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内在力量。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也是改革的主人。群众要求改革,改革离不开群众。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上层建筑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合理体制。

(5)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新质不断积累和旧质逐渐消亡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只能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6)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是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因而它是党和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为了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使之走上富强、民主、文明之途的伟大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如果不进行改革开放,必然窒息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如果不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必将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节 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说明:

这一节安排一次课堂讨论(讨论主题:①加速发展科学和经济对全球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②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的国家是否应该有所不同?讨论形式:辩论式讨论),目的主要有二:一是希望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和交流,更清楚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从而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树立环保意识;二是通过深层次的、辨证的,特别是联系实际思考问题,感悟矛盾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使思维再一次得到训练。教师的任务是,讨论前,给学生讲授关键概念和基本观点,介绍在全球问题上的乐观派和悲观派,给学生以启发;讨论后,做简要点评。

下面是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科技革命的含义

1. 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科学革命是科学发展的质变形式,它表现为科学观念的变革,技术革命包括技术规范、技术结构、技术体系的变革,以及材料、工艺、能源、控制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2.现代科技革命特点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呈现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趋势,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相互影响,一方面,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

二、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

第一,科技革命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方式等发生深刻的

变化。如现代科技革命使智能型或科技型人员日益成为劳动者中的主体部分;以电脑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渗透着高科技的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以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为手段或工具的科学管理对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科技革命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如,伴随现代科技迅速发展而来的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需求,使学习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革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家庭职能社会化,一部分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如子女早期教育、家务劳动等逐渐变得由社会来承担。尤其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第三,科技革命还以其特殊的社会功能影响和推动着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不仅赋予人们以强有力的认识工具,强化了人们的认识器官,而且使认识对象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使认识对象由简单客体转向复杂客体,即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从而使思维方法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系统思维方法,并促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趋势。

总之,科技革命就是通过变革劳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形成一股合力,有力地改造着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其中劳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具有决定的意义。

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这就是“全球问题”的产生。

三、现代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

1. 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问题”

(1)什么是“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是科技活动的负面效应所带来的,主要包括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五大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触及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民族的利益而具有全球性质,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的索取与自然的报复)

“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科学与价值的矛盾。(科技是把双刃剑)

(2)“全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比较典型的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观点都从不同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应该看到,“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为此,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是非常必要的。

2. 一种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观是伴随着“全球问题”的出现而提出的。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

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观的诞生。我国政府于1993年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2)关于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

(3)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第一,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第二,可持续发展思想表明并进一步证实,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应该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的社会历史的主体

1. 社会无非是人及其关系的存在方式

从对社会进行横向的剖析和静态的分析看,社会无非是人及其关系的存在方式。第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关系就是人的关系。第三,社会系统各个层面的结构和形式都具有属人的性质。

2. 历史无非是人的活动过程及其展开。

从对历史进行纵向的追溯和动态的研究看,历史无非是人的活动过程及其展开。人作为主体,是历史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原动力。首先,历史是人活动过程的历史;其次,历史发展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起作用的。再次,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的活动。

3. 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

人类既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但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个别英雄人物还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又一根本分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1.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内含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之中

2. 人民群众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量与质的统一。

从量的规定性看,它指居民中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看,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进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对于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容是不一样的。

2.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是指劳动群众的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说来,在于他们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没有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和其他物质设施,便没有社会的精神活动。其次,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创造的源泉。科学文化知识本身是劳动群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理论将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为系统的规律性的知识,文艺作品则以具体的、典型的形象表现人民的实际生活。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以平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以革命时期的历史主动性推动了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的革新,整个社会制度的新旧更替,都是由人民群众发动的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际上都是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3.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制约性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所谓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人民群众的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大体上可分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种类别,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个人是群众的一员。因此,承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必须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每个人都在历史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的社会经历、才智和品性的不同,个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1.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所谓普通个人,即未在史册上留下姓名的人。历史人物,即载入史册的人,其包括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2.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1)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既然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们的作用也就必定受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3.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同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的作用无法比拟的。

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使命;

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通晓社会发展规律,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解放的斗争提供理论武器,指明方向和道路;

他们是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血肉相连,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生;

他们善于科学地总结群众的斗争经验,集中其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策略、战略,领导和组织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权威。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有自己的伟大功绩,也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因此,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4. 杰出人物的作用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所制约

杰出人物是在群众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他们历史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他们何种程度上反映了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杰出人物才能发挥显著作用。杰出任务功过是非必须接受人民群众实践过程的检验,并最终由人民群众来评说论定。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党的群众观点

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的各项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反对恩赐观点和包办代替。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决不能谋私利、搞特权。

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及其成员,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准则,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贡统一起来,坚决反对置人民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的官僚主义和对群众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隈的。无产阶级要实行正确的领导,就必须虚心向广大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倾听群众的呼声,遇事同群众商量,先当好学生,然后才能当好先生,反对任何居功自傲、轻视群众和独断专行的思想与行为。

2.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对人民群众的正确领导,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而群众路线则是贯穿于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离开了群众路线,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这是党的根本宗旨。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必须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依靠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离开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

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思考题:1. 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2. 如何理解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 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相关文章

  •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 什么是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是指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的日益丰富.完善和精密,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因此,语言的发展是指语言要素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使语言日臻完善. 2. 语言发展变化的原 ...查看


  • 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
  • 液压伺服驱动式铸坯结晶器振动装置设计 摘要 结晶器振动装置是连铸中的关键设备,其振动形式.控制方式以及在线监测与调整,对连铸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连铸结晶器振动装置及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连铸机结晶器技术发展及结晶器振 ...查看


  • 军事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 课后习题 第一章 军事科学概论 1.什么是军事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 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2.军事科学的任务是什么? 军事科学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2003.11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二 ...查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半自动钻床郭俊
  • 设计题目 : 半 自 动 钻 床 工学院机制专业0805班 设 计 者 : 郭俊 指 导 教 师 : 陈红 2010年7月8日 目录 第一章 设计要求---------------.----. 第二章 功能分解--------------- ...查看


  • 城市经济学
  • 城市经济学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经济 第一节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一.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集约化和业态多样化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的中心. 二.城市的本质 1.城市是积 ...查看


  •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 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态学实验(Practices of Ecology) 课程编码:1313020216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 学 分:1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 适用对象:本科(四 ...查看


  • 地形与地貌
  • 两者区别 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 ...查看


  • 教育学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初期) 3.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 4.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的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