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摘  要:微博与微信的普及成就了“微时代”强大的传播功能,“微时代”以新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以新手段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同时给节日祝福和信息传递带来了很多新的形式。“微时代”里,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现代技术双向互动,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局面。

  关键词:“微时代”;传统节日;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发布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论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J].新闻界,2009(2).

  [8] 纪宝成.从清明节为法定假日谈传统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8-03-31.

  [责任编辑:艾涓]

  摘  要:微博与微信的普及成就了“微时代”强大的传播功能,“微时代”以新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以新手段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同时给节日祝福和信息传递带来了很多新的形式。“微时代”里,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现代技术双向互动,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局面。

  关键词:“微时代”;传统节日;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迅速发展,以手机为平台的手机短信与微信的节日问候与祝福也日益流行,“微祝福”成为人们各大节日期间最亲睐的一种问候方式。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不仅为大众提供了无比快捷的众多信息,在信息传播速度上有着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优势,同时也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点对点、面对面的信息传递成为可能。然而这样的优势其实也存在弊端,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手机所带来的新型信息传递方式发展迅猛,这种“编成式”的短信样式在人与人之间重复来回发送,机械式的信息传递掩盖了传统节日本应具有的人文气息,节日问候蜕变成“手机与手机之间的无线联系”,冷漠得没有一丝人情味,“除了为通讯业务制造收入之外,渐渐失去了人际传播的初衷”[1]。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这首央视春晚上的神曲《群发的我不回》忽然间成了接地气热门歌曲,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们认为群发的短信没有诚意,不愿意回复的心声。从邮寄贺卡拜年到群发短信拜年,而如今这都已经过时了,微博微信送祝福,在朋友圈中晒“光盘”年夜饭,在朋友圈中发红包抢红包……成为了2014年最“潮”的过年方式,新浪微话题“舌尖上的春节”也吸引了2万多网友参与,很多年轻人利用微博微信过了一个温馨的节俭年。

  传统节日文化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提高民族自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基础和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2]。在“微时代”里,人们用微信、微博等现代科技方式,代替传统言语和书信拜年、祝福。在微博上参与春晚讨论,发微博@远方的亲人给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拍照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晒年夜饭,甚至在微信里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抢红包,这些形式新颖的活动确实让百姓体味到了不一样的年味儿。当新鲜好玩的现代技术与春晚、年夜饭、压岁钱等传统祝福方式相结合,“微时代”里的传统节日焕发出了现代光彩。因此,在“微时代”中,如何使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符合现代潮流,呈现现代意义而更受年青一代关注,唤起其着力保护和传承的责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强化和拓展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2005年,国务院发布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节日,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的举措让传统节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强化了传统节日本身具有的传承文化、连接政府意愿与民众情感、唤醒民族记忆的重要意义”![3]而大众传媒一方面呈现的是节日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节日生活及其变迁的镜像呈现,还影响受众对节日的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方式。从书信、电话、电子邮件再到手机短信,传统节日祝福方式不断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跟随科技的创新不断变化。进入“微时代”,各类移动便携的终端大行其道,微博微信趁势普及,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改变提供了契机。   第一,“微时代”以技术的创新使传统节日出现亮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意味着生活节奏的高速运转,休息时间和假期大大缩水。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假期成为年轻人舒展身心的有效时间,然而,与传统节日相切合的传统习俗,例如踏青爬山、龙舟竞渡等户外活动已无法获得平时“身心疲惫”的年轻人的青睐,人们更愿意宅居在家,享受难得的清闲时光。微博、微信以手机和网络为载体,打破了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微博发送祝福,参与庆祝活动。虽然有人认为这种微型化的家庭生活方式以及现代人参与意识的淡化,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对于众多的80后、90后来说,虚拟化的节日参与形式更加具有参与感与积极性。“微时代”下传统节日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不少文化亮点,另一方面,新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更加关注传统节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2015年举例,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官方微博粉丝量高达400多万。新浪微博发起的“春晚”微话题,获得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截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微话题“春晚”阅读量达25亿,参与讨论的人数超过2800万。同时,腾讯公司也发布数据,2015年春晚的微信互动总量达到110亿次。在2015年春晚的观众中,15~24岁的年轻观众达到14.93%,比2014年增长8.6%,可谓是五年来最年轻的春晚。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微信微博与传统节日的融合,提高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和重视,人们主动参与到新型的节日庆典中,传统节日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第二,“微时代”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中华民族众多传统节日大部分源于辛勤的劳动人民,其中流淌着的淳朴本质亘古不变。春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在传统春节期间,人们贴年画和对联,合家团聚,祭祀祖先并期待来年的丰收。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城市的发展,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传统的住宅,传统节日的文化呈现也不断消失,年画、挂历、门神等传统节日文化的呈现物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下不断淡出我们的生活。传统的庆祝方式逐渐消逝,极具中国特色的祭祀模式、装饰方式、娱乐活动等文化民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范围。如今的春节,商业化气息日益浓厚,象征合家团聚的年夜饭已经被各大酒店明码标价,用于“压岁”和“压祟”的红包由薄变厚,甚至变成了一张张数额庞大的银行卡,这样的春节似乎已经变成了大多数人的“春劫”。同时,在其他的传统节日,“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等新闻也屡见报端。商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不断异化,人们陷入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误区。“微时代”所宣扬的“节俭”理念把人们从奢靡之风的误区里拉出来。

  2014年兴起的“光盘”行动延续到了春节,除夕当晚,网友们纷纷在微博上开展“晒光盘”活动,晒出年夜饭“光盘”照片,以前微信朋友圈里充斥的大鱼大肉型的年夜饭照片现在已变得有些“另类”,晒晒年夜饭餐桌上的清粥小菜成为“主流”。同时,微信也推出了抢红包的活动,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红包抢红包,数额不大,却让无数用户乐此不疲。“微时代”里这些贴近民意的小成本庆祝方式使得“节俭”的概念深入人心。

  第三,“微时代”以祝福手段的革新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方式。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曾将传播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点: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功能和提供娱乐。其中,“传播的娱乐功能是现代传播多种功能中最显露、最有力、最大众化的功能”[4]。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代社会,人们对于娱乐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当代媒介环境中,娱乐文化呈现出了超乎寻常、跨越国界的显著性,其中传统节日的娱乐化尤甚。进入“微时代”,微博的“热门话题”以及微信的“红包”这些新兴的手段都拓展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

  2014年春节,腾讯首次推出微信红包,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最多,达到了482万人次,平均每分钟2.5万人参与微信抢红包活动。到2015年春节,微信更是与央视春晚合作,春晚播放的几个小时里,微信摇一摇互动总量达110亿次。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除夕夜晚22:34摇一摇互动达到8.1亿次每分钟。2015年春节,除了备受瞩目的微信红包之外,微信上的明星拜年、贺卡拜年、拜年小视频等其余八个庆祝方式也获得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和推崇。其中,微信红包自诞生起其承担的使命便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而是一种全民娱乐活动。2015年推出的“拼手气红包”,不仅继承了我国春节传统的红包文化,又加入了游戏效果,这样的创新达到了传统现金红包没有的娱乐功能。同时,微信红包也突破了传统红包的地域限制,只要登录微信,就能给远方的亲人发送一个满载心意的小红包,及时送上节日祝福,弥补无法团聚的遗憾心情

  第四,“微时代”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递方式出现变迁。哈贝马斯(Habermas)曾提出“公共领域”的理论,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公共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领域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任何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5]。将此理论运用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上,在此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提供了公共舆论空间,将传统节日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的个人言论转化成“微时代”中的公共议题空间,因此可以说正是微博创造了一个自由而轻松的“公共领域”,参与人数盛况空前,这是之前的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社交媒体都无法产生的巨大效应。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得以拓宽,正月初五微信朋友圈里的“迎财神”活动就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但是在“微时代”中,移动式便携媒体的创举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线上到线下的信息互动方式,即通常所说的“O2O”模式。这种模式将用户在移动社交媒体上的扩散式互动与受众在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结合起来,完美地呈现出更多新的节日表达方式。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微时代”传播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更需要传承与创新。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日渐式微,不得不说这与我国大众媒介对其的传播缺位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的大众媒介为迎合受众兴趣极力呈现西方价值体系下的生活方式,在热炒西方节日的同时,无形中消解淡化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大众传播环境中,由传播媒介有选择性的提示“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影响了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6]。我们通常所说的信息环境,其实并不是对现实环境进行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媒介对事件和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之后提示给人们的拟态环境。当人们根据这一拟态环境来实施具体行为时,大众传播媒介开始显示其超越教育和宗教的作用,成为影响人们“主观现实”的主要手段[7]。“微时代”中,微博微信的普及成为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的传播载体,它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视影响了人们的“主观现实”,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阵地。同时,微博、微信与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相融合,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介,传递给受众的是科技的冷漠感。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与人文精神,为科技的过度扩张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微时代”里,以往不受欢迎的传统习俗披着现代化的外衣重回大众的视野。传统节日不论是从内容还是庆祝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和亮点,人们逐渐从注重传统节日的外在商业文化回归到了传统节日本身。“微时代”采用现代化的媒介手段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把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新亮点。

  古老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才更加鲜活灵动,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8]。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媒介要注入多元化模式来整合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多元化的新型媒介文化来促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顺应媒体新形势,延续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我们迫在眉睫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乔雪阳.试论“短信工业时代”的节日传播效果[EB/OL].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2006-02-25.

  [2] 萧放.传统节日文化与民族精神[J].政工研究动态,2008(18).

  [3] 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0(12).

  [4] 李建秋.论手机短信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传播[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5).

  [5]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韩永青,李芹燕.传播媒介对“象征性现实”的策略性重构――论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路径[J].新闻界,2009(2).

  [8] 纪宝成.从清明节为法定假日谈传统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8-03-31.

  [责任编辑:艾涓]


相关文章

  • 转载: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 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徐坚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过,近代以来,与在世界居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国虽是文化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新兴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 ...查看


  • [干部国学苑]深入理解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其客观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两创"方针,体现了我们党在 ...查看


  • 新媒体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新媒体毕业论文选题(128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 影响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在古代奈良时代前期到平安时代前期,强烈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奈良时代派遣遣唐使到唐朝留学,在平安时代开始发展了独特的学术,尤以儒学影响最大,江户时代有出现不少儒学者.后来,于平安时代后期(894年)由于停止派遣遣唐使以及在 ...查看


  • 轴心文明时代
  • 今天的主题主要是对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的关系进行反思,因此可以把它摆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从轴心时代文明发展的脉络来看.所谓轴心时代这个观点,来自雅斯贝尔斯所发表的一系列关于人类文明发展史,尤其是对哲学发展特别关注的专论中所提出的观点.尽管所谓的 ...查看


  • 弘扬民族精神黑板报资料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并不排斥时代性.相反,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或者 说是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一个与时俱进的民族,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查看


  • 从新文化运动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 从新文化运动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占有重要地位.而思想史之变迁,更如蚌中之珠.沙中之金.石中之玉,尤为要紧与引人注目. 新文化运动在当时,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唤起国人精神道济天下之溺的重要作用,而今 ...查看


  • 弘扬民族精神黑板报内容: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俗习惯.它古老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的人们所认同.传统不等于文化典籍,继承优秀传统绝不仅仅是对文化典籍的注释.写 在书上的并不就是实有的;文化典籍中的精华并不就等于传统.继承优秀传统,就是把民族传统中的优秀的并与当代实践所契合 的东西在实际 ...查看


  • 论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 ・文艺之窗・ 论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王好文 [摘要]戏曲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结晶,人们应将这门艺术顺利的传承下去,使中国的戏曲艺术能够为更多的后人所熟知.本文首先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概述,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戏曲:分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