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第1卷第2期2013年12月

文章编号:2095-5944(2013)02.0022.05

智能电网

SmartGrid

、,01.1No.2Dec.2013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志码:A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吴浩,徐重力,张杰峰,朱雷鹤,谭小兵,魏强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6)

VSC-MTDCTransmission

(Zhejiang

TechnologiesandItsApplicationinZhoushan

WUHao,XUZhongli,ZHANGJiefeng,ZHULeihe,TANXiaobing,WEIQiang

Electric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EngineeringCo.,Hangzhou

310016,ZhejiangProvince,China)

is

newgenerationofDC

ABSTRACT:Multi-terminal

directcurrent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ner(VSC—MTDC)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technology.ThispaperdetailstheVSC-MTDCinthestrengthsandweaknessesoftheseries

topologyandbasiccontrolprinciples.Acomprehensiveanalysisismade

VSC—MTDCandparallelVSC—MTDC.Itfocuson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five

status

VSC—MTDCtransmissioninZhoushan.ThroughtheintroductionofVSC—MTDCresearch

provedthattheapplicationprospectsiswideinVSC-MTDC.KEY

andengineeringapplications,itis

WORDS:voltagesourceconvene(VSC);flexible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multi—terminal

directcurrenttransmission

摘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是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对其从拓扑结构、基本控制原则作全面分析,对比分析串联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与并联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与不足,并重点研究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表明其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电压源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多端直流输电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电网的建设,在“十

也可作为逆变站运行,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充

分发挥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和灵活性[6。11。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TDC

based

VSC,

on

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发展将以合理发展速度加强

全国电网总体资源结构优化等为主。传统的高压输电容易出现换相失败等弊端。柔性直流输电是由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一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组成的电压

VSC.MTDC)是由VSC换流器构成的多端直流系

统,它不仅具有上文所述的2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而且具有上文所述的多端系统的特点[12。141。VSC—MTDC将为电网提供更多的新型互联模式,为城市直流供电的多落点受电提供新思路,为其他形

式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提供新方法。

1.1

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所构成的

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l。5]。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传输的有功功率可以从负至正平滑变化,且在潮流反转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和控制原则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

根据运行条件和设计要求的不同,在VSC.MTDC

不需改变直流正负极线电压的方向,不涉及大量的开关操作,只需改变电流方向。同时,柔性直流输电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运行方式灵活,柔性直流换流站甚至可运行在零有功功率的状态下。

多端直流(multi—terminal

direct

系统中,有并联和串联2种接线方式【14】。对于某些特殊场合也存在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合式多端直

流输电系统。

1)并联型VSC—MTDC输电。

并联型VSC—MTDC输电系统是指各VSC换流站并联连接,运行在同一直流电压下的MTDC输电

current,MTDC)

输电由3个及以上个换流站及连接换流站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所组成。它与交流系统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连接端口,能够实现多个电源区域向多个负荷

中心供电,比采用多个2端直流输电更为经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流站既可作为整流站运行,

基金项目:国家工程项目(浙发改能源[201211448)。

系统,包括放射式、环网式2种接线,其各VSC换流站之间的功率分配主要靠改变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实现,由1个换流站控制直流电压,其他换流

第1卷第2期智能电网

23

站的电流变化由该站来平衡。图1为并联VSC—MTDC输电系统的单接线示意图。

串联型VSC—MTDC输电系统是指各VSC换流站串联连接,流过同一直流电流的MTDC输电系

统,其1个换流站控制电流,其他换流站的电压变

化由该站来平衡。图2为串联VSC—MTDC输电系

统的单接线示意图。

(a)放射式

(b)环网式

图1并联VSC.MTDC输电系统示意图Fig.1DiagramofparallelVSC-MTDC

图2串联VSC.MTDC输电系统示意图

Fig.2DiagramofseriesVSC-MTDC

VSC.MTDC输电系统的并联与串联接线方式

各有优缺点,如表1所示。

2)串联型VSC.MTDC输电。

表1

Tab.1

2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方式的比较

ComparisonofdoublekindsofVSC—MTDC

1.2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控制原则

略。主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向各个换流站提供合适

2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控制模式原则上均可移植到多端直流系统中。并联式VSC—MTDC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定电流模式、电压限制模式、最小关断角模式及分散控制模式这4种。串联式

VSC—MTDC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定触发角模式、定熄弧角模式这2种。

的电流或电压指令来维持系统平衡。协调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换流站的电流分配以及保证整个直流输电网络工作在同一直流电压中,其中电流分配通过电流平衡控制器实现,而直流电压则通过PI控制模块实现【悼”J。

2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

制、极控制和阀组控制。功率控制、阻尼控制和站

2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

2.1

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是目前已经运行

间信号交换由主控制完成;直流电流指令的配合、变压器抽头控制由极控制完成;与阀组相关的闭环

控制功能,如定电流调节、定电压调节、定关断角调节及定触发角调节等由阀组控制完成。与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VSC—MTDC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间协调控制是重要技术之一。通常,VSC—MTDC输电控制由主控制器及以上的高层控制获

的最高电压等级(--+200kV),且是世界上首个5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科技含量高,安装工序复杂,

安装工艺要求高。

本工程在舟山本岛、岱山岛、衢山岛、洋山岛及泗礁岛分别建设定海换流站、岱山换流站、衢山换流站、洋山换流站和泗礁换流站,并通过定海换

得各个换流站间相互协调的控制命令,并将其分别传送给各个换流站控制器、极控制器及各桥控制器,形成VSC.MTDC输电系统的分级协调控制策

流站一岱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岱山换流站一衢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岱山换流站一洋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和洋山换流站一泗礁换流站直流输

24

吴浩等: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01.1No.2

电线路构建5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拓扑结构为并联放射型网络,任一端换流站退出运行时系统仍能不间断安全运行,即具备任意一端故障退出仍稳

2.2直流运行方式

柔性直流输电的运行方式与系统级控制方式

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系统级控制方式根据其控制量的性质可以分为2大类:

1)有功类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换流站直接控制注入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或者间接调节与

有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主要包括有功功率控制、直流电压控制和孤岛控制。

2)无功类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换流站直接

定运行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运行能力。本工程直流系统与各岛屿间交流联网线路互为备用,在任一端换流站退出运行的情况下,可通过

交流联网线路保证各岛屿的可靠供电。多端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后舟山地区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

_:l=家湾

一-…

嵊泅县调

控制注入到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或者间接调节与无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主要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和

交流电压控制。

换流站不能同时选取2个有功功率类或无功功率类的控制量,只能在2类控制量中各取其一,同

时必须有一端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以平衡直流系统中传输的功率。此外,当多个换流站处于同一个无源网络时,有且仅有1个换流站进行孤岛控制。

根据交直流电网实际情况,舟山5端柔性直流中

图案直换流站:一地区局、区属甲他技县市J11j:◎220kV变电所:

定海站和岱山站必须具备定直流电压控制的能力。根

据定直流电压换流站选取的不同,5端柔性直流系统典型运行方式分2大类,如表2、3所示。舟山5端柔性直流工程投产后典型运行方式如表4所示。

110kV变电所;——传输容醛10Gb/s:….{々输容}扛2.5Gb/s。

图3多端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后舟山地区的网络拓扑图

Fig.3

VSC—MTDCtopologyinZhoushan

表2

Tab.2

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1

on

Typicaloperatingmode1infive-terminalDCbased

VSC

表3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2

on

Tab.3

Typicaloperatingmode2infive-terminalDCbased

VSC

注:孤岛控制仅在换流站所处交流系统为无源网络时自动启用。

表4舟山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

Tab.4Typicaloperating

modeoffive-terminalDCbased

on

VSCinZhoushan

第1卷第2期智能电网

3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由于VSC—MTDC输电的实际工程不多以及

VSC.MTDC输电的复杂性,有关VSC.MTDC输电的研究比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的少很多。国内外学者针对MTDC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稳态特性分析、暂态特性分析、潮流计算和直流功率调制。

文献[14]搭建了3端高压直流输电一次系统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及交流系统模型,分析2端系统与多端系统在起停控制和潮流反转方面的差异,给

出全起动和个别起动、全停运和个别停运、全体潮流反转和个别潮流反转的控制策略。针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的控制模式转换问题,提出了倾斜调整控制方法。

文献[15】研究了多端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定电流控制和定电压控制可以在暂态期间减缓换流器交流母线电压的下降,

有利于防止直流功率的降低,所以其保持暂态稳定性的能力要好于定功率控制和定熄弧角控制。

文献[16]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控制方式的定界限法,并将其应用于MTDC输电的潮流计算。

文献【17】对其中一端为弱交流系统的4端直流输电系统运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研究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调制技术,提出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其复合控制策略。表明:与常规的双端

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基于直流功率调制技术的MTDC系统的调制范围更大、调节能力更强。

文献[18】开展了串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

式、正常停运控制协调及故障紧急停运控制协调的仿真研究。

文献[19】主要分析了在并联MTDC输电系统中,定电压控制的逆变站的参数会对系统中所有逆

变站的换相失败产生影响;受影响的逆变站由于自身运行参数、控制方式的变化,可能形成复杂的换

相失败故障及故障恢复过程。

4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应用

在国内,已投运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2端直

流输电,如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其额

定电压为±30kV,VSC.MTDC输电工程暂无实际例子。

在国外,己投运的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多数是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传统直流输电工程,如意大利一科西嘉一撒丁岛和加拿大魁北克一新英格兰等输

电工程。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多端柔性直

流输电工程的应用开始增长。2008年11月,欧盟各国正式推出了超级电网计划,建成连接欧洲、北非及中东的多端直流输电网络。美国已建设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为基础的3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tres

amigassuperstation)规划,用以实现东部电网、西部

电网和德克萨斯州电网3个主要电网的互联。工程

超级换流站容量750MW,直流电压±345kV,预计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瑞典国家电网公司在瑞典南部启动了“南西工程”,该工程在Oslo、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工程传输容量为2×700MW,直流电压为±300kV,预计2014年底完工Il孓19J。

5结论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一方面,其理论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如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与交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潮流计算优化等;另一方面,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我国

并没有成熟的设计及安装规范,因此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规范以及关键安装技术存在着深入研究的必要,包括主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

控制保护系统、噪声控制、电磁环境等设计关键技术和柔性直流阀厅等安装关键技术。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增加系统动态无功

储备,改善电能质量,解决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对系统的影响,及保障敏感设备供电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大型城市电网供电等

方面,且能更灵活地向所连接的交流系统提供快速的紧急功率支持,改善交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RailingBD,MoreauG,RonstromL,eta1.Crosssoundcableproject

secondgenerationVSCtechnologyforHVDC[C]//CigreSession,

Paris,France,2004.

[2】张桂斌,徐政,王广柱.基于VSC的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建模及

其非线性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17—22.

ZhangGuibin,XuZheng,WangGuangzIlu.Steady-satemodelandits

nonlinearcontrol

of

VSC・HVDC

system[J】.Proceedings

ofthe

CSEE,2002,22(1):17—22(inChinese).

【3】张桂斌.新型直流输电及其相关技术【D】.杭州:浙江大学,2001.

ZhangGuibin.Some

topics

on

novelHVDC

and

itsrelated

Barkeryd、Hurva这3地各建2个换流站构成3端

吴浩等: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Vbl.1No.2

technology[D].Hangzhou:ZhejiangUniversity,2001(inChinese).[4]HyttinertM,Lamell

J0,NesfliTF.Newapplicationof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HVDC

to

beinstalled

on

thegasplatform

troll

A[C]HCigreSession,Paris,France,2004.

[5】Olof

H.Itis

time

to

connect-technicaldescriptionofHVDClight

technology[EB/OL]“2013].http://www.abb.com/hvdc.

[6】

ChncoB,Watanabe

EH.A

comparative

studyofdynamic

performance

ofHVDC

system

basedon

conventionalVSCand

MMC-VSCm.BulkPowerSystemDynamicsandControl,2010,

l(6):12-17.

【7】徐政,陈海荣.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J】.高电压技

术,2007,33(1):1-10.

Xu

Zheng,Chen

Hairong.Review

and

applications

of

VSC

HVDC[J].HighVoltageEngineering,2007,33(1):1-lO(inChinese).【8】汤广福,贺之渊,滕乐天,等.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最

新研究进展【J】.电网技术,2008,32(22):39—44.

TangGuangfu,HeZhiyuan,TengLetian,eta1.Newprogress

on

HVDCtechnology

based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8,32(22):39-4吖inChinese).[9】9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等.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4):l・5.

LiGengyin,LUPengfei,LiGuangkai,eta1.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forHVDClight[J].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3,27(4):1-5(inChinese).

【10】陈海荣,徐政,张静.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的供电系统

【J].高电压技术,2006,32(9):1-5.

ChenHalrong,XuZheng,Zhang

Jing.Supplysystembased

on

VSC-MTDCsystem[J].HighVoltageEngineering,2006,32(9):1-5(inChinese).

[1l】Prieto-AranjoE,BianchiFD,Junyent-FerreA,etal.Methodology

fordroopcontroldynamic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VSC—HVIX:

鲥ds

for

offshorewind

farms叨.IEEE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1,26(4):2476-2485.

[12】SantosMA,deOliveiraJC,deMoraesAJ,eta1.Methodologyfor

control

andanalysisof

seriesmultiterminalDC

system[C]//Power

ElectronicDrivesandEnergySystemsforIndustrialGrowth,Perth,

Australia,1998:855.860.

【13】JoettenR,RingH.Stabilityandsafetymarginsof

weakstationwithin

muRiterminalHVDC

system[C]//AC

and

DC

Power

Transrmssion,London,England,1991:108—113.

[14】韩笑.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态特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

大学,2011.

Hart

Xiao.Steady

statecharacteristics

studiesformulti・terminal

HVDCtransmission

system[D】.Beijing:NorthChina

ElectricPower

University,201l(inChinese).

[15】于汀,胡林献,姜志勇.多端直流系统接线和控制方式对暂态稳

定性的影响叨.电网技术,2010,34(2):87—91.

YuTing,HuLinxian,Jiang

Zhiyong.Impactsofconnectionand

controlmodesofmulti—terminalDC

powertransmissionsystem

on

transientstability【J].PowerSystemTechnology,2010,34(2):87—91(inChinese).

【16]PadiyarKR,RamanVK.Ageneralmethod

forpowerflow

analysis

in月MTDCSystems[C]//ACE90Proceedings,Bangalore,India,

1990:146—150.

【17】袁旭峰,文劲宇,程时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功率调制

技术【J】.电网技术,2007,31(14):57-61.

Yuan

Xufeng,WenJinyu,ChengShijie.DCpowermodulationin

multi-terminal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l(14):57・61(inChinese).

[18】孙冬梅.串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华北

电力大学,2012.

Sun

Dongmei.Study

on

thecontrol

strategiesofS-MTDC

transmission

systems[D】.Beij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2012(inChinese).

【19】项玲,郑建勇,胡敏强.多端和对馈人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

的研究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l(29):1-4.

XiangLing,ZhengJianyong,Hu

Minqiang.Study

on

commutation

failureinMTDCandMIDCsystems[J].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5,ll(29):1-4(inChinese).

收稿日期:2013.05.02。作者简介:

吴浩(1985),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变电站工程技术管理:

徐重力(1957),男,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师,主要从事变电站设计、施工技术工作,1040016409@qq.com。

(责任编辑谷子)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吴浩, 徐重力, 张杰峰, 朱雷鹤, 谭小兵, 魏强, WU Hao, XU Zhongli, ZHANG Jiefeng,ZHU Leihe, TAN Xiaobing, WEI Qiang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6智能电网Smart Grid2013,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ndw201302005.aspx

第1卷第2期2013年12月

文章编号:2095-5944(2013)02.0022.05

智能电网

SmartGrid

、,01.1No.2Dec.2013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志码:A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吴浩,徐重力,张杰峰,朱雷鹤,谭小兵,魏强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6)

VSC-MTDCTransmission

(Zhejiang

TechnologiesandItsApplicationinZhoushan

WUHao,XUZhongli,ZHANGJiefeng,ZHULeihe,TANXiaobing,WEIQiang

ElectricTransmissionandTransformationEngineeringCo.,Hangzhou

310016,ZhejiangProvince,China)

is

newgenerationofDC

ABSTRACT:Multi-terminal

directcurrentbased

on

voltage

source

convener(VSC—MTDC)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technology.ThispaperdetailstheVSC-MTDCinthestrengthsandweaknessesoftheseries

topologyandbasiccontrolprinciples.Acomprehensiveanalysisismade

VSC—MTDCandparallelVSC—MTDC.Itfocuson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five

status

VSC—MTDCtransmissioninZhoushan.ThroughtheintroductionofVSC—MTDCresearch

provedthattheapplicationprospectsiswideinVSC-MTDC.KEY

andengineeringapplications,itis

WORDS:voltagesourceconvene(VSC);flexible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multi—terminal

directcurrenttransmission

摘要: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是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对其从拓扑结构、基本控制原则作全面分析,对比分析串联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与并联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与不足,并重点研究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表明其应用前景广泛。

关键词:电压源换流器:柔性直流输电;多端直流输电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电网的建设,在“十

也可作为逆变站运行,运行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充

分发挥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和灵活性[6。11。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MTDC

based

VSC,

on

二五”期间,我国电力发展将以合理发展速度加强

全国电网总体资源结构优化等为主。传统的高压输电容易出现换相失败等弊端。柔性直流输电是由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一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BT)组成的电压

VSC.MTDC)是由VSC换流器构成的多端直流系

统,它不仅具有上文所述的2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特点,而且具有上文所述的多端系统的特点[12。141。VSC—MTDC将为电网提供更多的新型互联模式,为城市直流供电的多落点受电提供新思路,为其他形

式的新能源接入电网提供新方法。

1.1

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所构成的

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l。5]。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传输的有功功率可以从负至正平滑变化,且在潮流反转时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和控制原则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

根据运行条件和设计要求的不同,在VSC.MTDC

不需改变直流正负极线电压的方向,不涉及大量的开关操作,只需改变电流方向。同时,柔性直流输电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运行方式灵活,柔性直流换流站甚至可运行在零有功功率的状态下。

多端直流(multi—terminal

direct

系统中,有并联和串联2种接线方式【14】。对于某些特殊场合也存在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混合式多端直

流输电系统。

1)并联型VSC—MTDC输电。

并联型VSC—MTDC输电系统是指各VSC换流站并联连接,运行在同一直流电压下的MTDC输电

current,MTDC)

输电由3个及以上个换流站及连接换流站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所组成。它与交流系统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连接端口,能够实现多个电源区域向多个负荷

中心供电,比采用多个2端直流输电更为经济。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换流站既可作为整流站运行,

基金项目:国家工程项目(浙发改能源[201211448)。

系统,包括放射式、环网式2种接线,其各VSC换流站之间的功率分配主要靠改变换流站的直流电流实现,由1个换流站控制直流电压,其他换流

第1卷第2期智能电网

23

站的电流变化由该站来平衡。图1为并联VSC—MTDC输电系统的单接线示意图。

串联型VSC—MTDC输电系统是指各VSC换流站串联连接,流过同一直流电流的MTDC输电系

统,其1个换流站控制电流,其他换流站的电压变

化由该站来平衡。图2为串联VSC—MTDC输电系

统的单接线示意图。

(a)放射式

(b)环网式

图1并联VSC.MTDC输电系统示意图Fig.1DiagramofparallelVSC-MTDC

图2串联VSC.MTDC输电系统示意图

Fig.2DiagramofseriesVSC-MTDC

VSC.MTDC输电系统的并联与串联接线方式

各有优缺点,如表1所示。

2)串联型VSC.MTDC输电。

表1

Tab.1

2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方式的比较

ComparisonofdoublekindsofVSC—MTDC

1.2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控制原则

略。主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向各个换流站提供合适

2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控制模式原则上均可移植到多端直流系统中。并联式VSC—MTDC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定电流模式、电压限制模式、最小关断角模式及分散控制模式这4种。串联式

VSC—MTDC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定触发角模式、定熄弧角模式这2种。

的电流或电压指令来维持系统平衡。协调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各换流站的电流分配以及保证整个直流输电网络工作在同一直流电压中,其中电流分配通过电流平衡控制器实现,而直流电压则通过PI控制模块实现【悼”J。

2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控

制、极控制和阀组控制。功率控制、阻尼控制和站

2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

2.1

舟山5端柔性直流输电的拓扑结构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是目前已经运行

间信号交换由主控制完成;直流电流指令的配合、变压器抽头控制由极控制完成;与阀组相关的闭环

控制功能,如定电流调节、定电压调节、定关断角调节及定触发角调节等由阀组控制完成。与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比,VSC—MTDC输电系统中各换流站间协调控制是重要技术之一。通常,VSC—MTDC输电控制由主控制器及以上的高层控制获

的最高电压等级(--+200kV),且是世界上首个5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科技含量高,安装工序复杂,

安装工艺要求高。

本工程在舟山本岛、岱山岛、衢山岛、洋山岛及泗礁岛分别建设定海换流站、岱山换流站、衢山换流站、洋山换流站和泗礁换流站,并通过定海换

得各个换流站间相互协调的控制命令,并将其分别传送给各个换流站控制器、极控制器及各桥控制器,形成VSC.MTDC输电系统的分级协调控制策

流站一岱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岱山换流站一衢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岱山换流站一洋山换流站直流输电线路和洋山换流站一泗礁换流站直流输

24

吴浩等: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01.1No.2

电线路构建5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拓扑结构为并联放射型网络,任一端换流站退出运行时系统仍能不间断安全运行,即具备任意一端故障退出仍稳

2.2直流运行方式

柔性直流输电的运行方式与系统级控制方式

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系统级控制方式根据其控制量的性质可以分为2大类:

1)有功类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换流站直接控制注入到交流系统的有功功率或者间接调节与

有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主要包括有功功率控制、直流电压控制和孤岛控制。

2)无功类控制。主要功能是通过换流站直接

定运行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运行能力。本工程直流系统与各岛屿间交流联网线路互为备用,在任一端换流站退出运行的情况下,可通过

交流联网线路保证各岛屿的可靠供电。多端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后舟山地区网络拓扑如图3所示。

_:l=家湾

一-…

嵊泅县调

控制注入到交流系统的无功功率或者间接调节与无功功率相关的物理量,主要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和

交流电压控制。

换流站不能同时选取2个有功功率类或无功功率类的控制量,只能在2类控制量中各取其一,同

时必须有一端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以平衡直流系统中传输的功率。此外,当多个换流站处于同一个无源网络时,有且仅有1个换流站进行孤岛控制。

根据交直流电网实际情况,舟山5端柔性直流中

图案直换流站:一地区局、区属甲他技县市J11j:◎220kV变电所:

定海站和岱山站必须具备定直流电压控制的能力。根

据定直流电压换流站选取的不同,5端柔性直流系统典型运行方式分2大类,如表2、3所示。舟山5端柔性直流工程投产后典型运行方式如表4所示。

110kV变电所;——传输容醛10Gb/s:….{々输容}扛2.5Gb/s。

图3多端柔性直流换流站接入后舟山地区的网络拓扑图

Fig.3

VSC—MTDCtopologyinZhoushan

表2

Tab.2

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1

on

Typicaloperatingmode1infive-terminalDCbased

VSC

表3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2

on

Tab.3

Typicaloperatingmode2infive-terminalDCbased

VSC

注:孤岛控制仅在换流站所处交流系统为无源网络时自动启用。

表4舟山5端柔性直流典型运行方式

Tab.4Typicaloperating

modeoffive-terminalDCbased

on

VSCinZhoushan

第1卷第2期智能电网

3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由于VSC—MTDC输电的实际工程不多以及

VSC.MTDC输电的复杂性,有关VSC.MTDC输电的研究比常规高压直流输电的少很多。国内外学者针对MTDC输电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稳态特性分析、暂态特性分析、潮流计算和直流功率调制。

文献[14]搭建了3端高压直流输电一次系统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及交流系统模型,分析2端系统与多端系统在起停控制和潮流反转方面的差异,给

出全起动和个别起动、全停运和个别停运、全体潮流反转和个别潮流反转的控制策略。针对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的控制模式转换问题,提出了倾斜调整控制方法。

文献[15】研究了多端直流系统的控制方式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定电流控制和定电压控制可以在暂态期间减缓换流器交流母线电压的下降,

有利于防止直流功率的降低,所以其保持暂态稳定性的能力要好于定功率控制和定熄弧角控制。

文献[16]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控制方式的定界限法,并将其应用于MTDC输电的潮流计算。

文献【17】对其中一端为弱交流系统的4端直流输电系统运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研究了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调制技术,提出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其复合控制策略。表明:与常规的双端

直流输电系统相比,基于直流功率调制技术的MTDC系统的调制范围更大、调节能力更强。

文献[18】开展了串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模

式、正常停运控制协调及故障紧急停运控制协调的仿真研究。

文献[19】主要分析了在并联MTDC输电系统中,定电压控制的逆变站的参数会对系统中所有逆

变站的换相失败产生影响;受影响的逆变站由于自身运行参数、控制方式的变化,可能形成复杂的换

相失败故障及故障恢复过程。

4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的应用

在国内,已投运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2端直

流输电,如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其额

定电压为±30kV,VSC.MTDC输电工程暂无实际例子。

在国外,己投运的多端直流输电工程多数是基于晶闸管换流器的传统直流输电工程,如意大利一科西嘉一撒丁岛和加拿大魁北克一新英格兰等输

电工程。随着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其多端柔性直

流输电工程的应用开始增长。2008年11月,欧盟各国正式推出了超级电网计划,建成连接欧洲、北非及中东的多端直流输电网络。美国已建设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为基础的3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tres

amigassuperstation)规划,用以实现东部电网、西部

电网和德克萨斯州电网3个主要电网的互联。工程

超级换流站容量750MW,直流电压±345kV,预计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瑞典国家电网公司在瑞典南部启动了“南西工程”,该工程在Oslo、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该工程传输容量为2×700MW,直流电压为±300kV,预计2014年底完工Il孓19J。

5结论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直流输电技术,一方面,其理论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如多端柔性直流输电与交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潮流计算优化等;另一方面,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我国

并没有成熟的设计及安装规范,因此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设计规范以及关键安装技术存在着深入研究的必要,包括主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

控制保护系统、噪声控制、电磁环境等设计关键技术和柔性直流阀厅等安装关键技术。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增加系统动态无功

储备,改善电能质量,解决非线性负荷、冲击性负荷对系统的影响,及保障敏感设备供电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孤岛供电、大型城市电网供电等

方面,且能更灵活地向所连接的交流系统提供快速的紧急功率支持,改善交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RailingBD,MoreauG,RonstromL,eta1.Crosssoundcableproject

secondgenerationVSCtechnologyforHVDC[C]//CigreSession,

Paris,France,2004.

[2】张桂斌,徐政,王广柱.基于VSC的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建模及

其非线性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1):17—22.

ZhangGuibin,XuZheng,WangGuangzIlu.Steady-satemodelandits

nonlinearcontrol

of

VSC・HVDC

system[J】.Proceedings

ofthe

CSEE,2002,22(1):17—22(inChinese).

【3】张桂斌.新型直流输电及其相关技术【D】.杭州:浙江大学,2001.

ZhangGuibin.Some

topics

on

novelHVDC

and

itsrelated

Barkeryd、Hurva这3地各建2个换流站构成3端

吴浩等: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Vbl.1No.2

technology[D].Hangzhou:ZhejiangUniversity,2001(inChinese).[4]HyttinertM,Lamell

J0,NesfliTF.Newapplicationof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HVDC

to

beinstalled

on

thegasplatform

troll

A[C]HCigreSession,Paris,France,2004.

[5】Olof

H.Itis

time

to

connect-technicaldescriptionofHVDClight

technology[EB/OL]“2013].http://www.abb.com/hvdc.

[6】

ChncoB,Watanabe

EH.A

comparative

studyofdynamic

performance

ofHVDC

system

basedon

conventionalVSCand

MMC-VSCm.BulkPowerSystemDynamicsandControl,2010,

l(6):12-17.

【7】徐政,陈海荣.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综述【J】.高电压技

术,2007,33(1):1-10.

Xu

Zheng,Chen

Hairong.Review

and

applications

of

VSC

HVDC[J].HighVoltageEngineering,2007,33(1):1-lO(inChinese).【8】汤广福,贺之渊,滕乐天,等.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最

新研究进展【J】.电网技术,2008,32(22):39—44.

TangGuangfu,HeZhiyuan,TengLetian,eta1.Newprogress

on

HVDCtechnology

basedon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8,32(22):39-4吖inChinese).[9】9

李庚银,吕鹏飞,李广凯,等.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27(4):l・5.

LiGengyin,LUPengfei,LiGuangkai,eta1.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forHVDClight[J].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3,27(4):1-5(inChinese).

【10】陈海荣,徐政,张静.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的供电系统

【J].高电压技术,2006,32(9):1-5.

ChenHalrong,XuZheng,Zhang

Jing.Supplysystembased

on

VSC-MTDCsystem[J].HighVoltageEngineering,2006,32(9):1-5(inChinese).

[1l】Prieto-AranjoE,BianchiFD,Junyent-FerreA,etal.Methodology

fordroopcontroldynamic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VSC—HVIX:

鲥ds

for

offshorewind

farms叨.IEEE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1,26(4):2476-2485.

[12】SantosMA,deOliveiraJC,deMoraesAJ,eta1.Methodologyfor

control

andanalysisof

seriesmultiterminalDC

system[C]//Power

ElectronicDrivesandEnergySystemsforIndustrialGrowth,Perth,

Australia,1998:855.860.

【13】JoettenR,RingH.Stabilityandsafetymarginsof

weakstationwithin

muRiterminalHVDC

system[C]//AC

and

DC

Power

Transrmssion,London,England,1991:108—113.

[14】韩笑.多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态特性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

大学,2011.

Hart

Xiao.Steady

statecharacteristics

studiesformulti・terminal

HVDCtransmission

system[D】.Beijing:NorthChina

ElectricPower

University,201l(inChinese).

[15】于汀,胡林献,姜志勇.多端直流系统接线和控制方式对暂态稳

定性的影响叨.电网技术,2010,34(2):87—91.

YuTing,HuLinxian,Jiang

Zhiyong.Impactsofconnectionand

controlmodesofmulti—terminalDC

powertransmissionsystem

on

transientstability【J].PowerSystemTechnology,2010,34(2):87—91(inChinese).

【16]PadiyarKR,RamanVK.Ageneralmethod

forpowerflow

analysis

in月MTDCSystems[C]//ACE90Proceedings,Bangalore,India,

1990:146—150.

【17】袁旭峰,文劲宇,程时杰.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直流功率调制

技术【J】.电网技术,2007,31(14):57-61.

Yuan

Xufeng,WenJinyu,ChengShijie.DCpowermodulationin

multi-terminal

HVDC

transmission

system[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7,3l(14):57・61(inChinese).

[18】孙冬梅.串联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D】.北京:华北

电力大学,2012.

Sun

Dongmei.Study

on

thecontrol

strategiesofS-MTDC

transmission

systems[D】.Beij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2012(inChinese).

【19】项玲,郑建勇,胡敏强.多端和对馈人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

的研究叨.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l(29):1-4.

XiangLing,ZhengJianyong,Hu

Minqiang.Study

on

commutation

failureinMTDCandMIDCsystems[J].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s,2005,ll(29):1-4(inChinese).

收稿日期:2013.05.02。作者简介:

吴浩(1985),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变电站工程技术管理:

徐重力(1957),男,高级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师,主要从事变电站设计、施工技术工作,1040016409@qq.com。

(责任编辑谷子)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应用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吴浩, 徐重力, 张杰峰, 朱雷鹤, 谭小兵, 魏强, WU Hao, XU Zhongli, ZHANG Jiefeng,ZHU Leihe, TAN Xiaobing, WEI Qiang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6智能电网Smart Grid2013,1(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ndw201302005.aspx


相关文章

  •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_李亚男
  • 第40卷 第8期:2490-2496 2014年8月31日 DOI : 10.13336/j.1003-6520.hve.2014.08.033 高电压技术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V ol.40, No.8: 2 ...查看


  • 世界首台容量最大柔性直流变压器研制成功
  • (科学网 高长安 梁敏报道) 记者元月6日从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子公司天威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承制的世界首台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变压器--舟山五端柔性直流项目定海站型号为ZZSFSZ ...查看


  • 你应该了解的电力系统新技术
  • www.whhdgk.com 01. 柔性直流技术 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国际上也称为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 .新型直流输电(HVDC Plus),国内将其命名为"柔性直流输电" ...查看


  • 柔性直流输电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 (Reading Report.Research Report) 考核科目 Examination Subjects 学生所在院(系) School/Department 学生所在学科 Discipline 学生姓名 Student 's ...查看


  • 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 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电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直流输电的输送距离远.容量大.可控性等特点,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在很多输电工程中担任主要的送电任务,在今后我国电网建设中,必须做好直流输电的研究 ...查看


  • 电力电子论文
  •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 ...查看


  • 特高压与智能电网
  • 9.26 1题:以下不属于比较合理的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电压系列为:( ) A.330 千伏(345 千伏)-750 千伏(765 千伏)-1500 千伏系列 B.220 千伏-500 千伏-1000 千伏(1100 千伏)系列 C.110 ...查看


  •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 摘要 近年来,不断进步的计算机技术为现代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的材料和结构器件又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且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环节中.输电环节中.在配电环节中的应用和节能环节 ...查看


  •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 配电环节运用 电子电力技术在配电的最终环节也起到了支柱的作用.其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电能质量控制既要满足对电压.频率.谐波和不对称度的要求,还要抑制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