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局限于语言文学类科目,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各学科体系整合互动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如果依旧遵从固有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本课题立足于我院现状,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改革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以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随着近几年我院开展的“3+1”教学改革,课时量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量当然也就非常有限。根据我院的具体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 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 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  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 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 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理应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都会从事语文教学,而基础工作最见功夫,在校期间应该锻炼口才、文才、心理教育方法等。至于新闻出版等宣传行业的工作,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各类网站需要网络编辑,要求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比如熟练运用MS WORD编写文章、运用HTML语言制作网页页面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大量阅读,扩展知识面;经常练笔;和媒体编辑、记者沟通,还要具有策划、组织能力;浏览媒体专业网站,协助采访,实习,积累经验。此外,在企事业单位做文秘、助理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条重要就业途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熟练使用办公软件(Office系统或WPS系统,包括文档、表格、幻灯片处理);熟悉各种公文的写作;熟悉各种公司日程安排、日常事务处理技巧;提高英文口语。  通过以上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所以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方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为此,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就根据教学培养方向加入技能课,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本文系西安培华学院校级课题《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之一(立项编号:PHKT003201112)。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局限于语言文学类科目,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各学科体系整合互动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如果依旧遵从固有模式很难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本课题立足于我院现状,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改革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以文学类和语言类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革。随着近几年我院开展的“3+1”教学改革,课时量非常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量当然也就非常有限。根据我院的具体教学情况,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实际分布不均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时间是三年,而在这三年中,大学一年级主要开设的是公共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于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感受这个专业的魅力,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专业课程需要两个或三个学期才能上完,比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还有一些课程从时间上是连贯的,循序渐进的,需要上完一门课程才能开始另外一门课程,比如上完古代文学才能上现当代文学,理论课程必须放在语言、文学类课程之后等等。由于大学一年级没有开设专业课程,大学二年级才开设,所以很多专业课程都集中在大学三年级,这对于即将进行实习或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压力。  1.2 课程设置单一化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共三大块: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而课程设置的主要部分(课堂教学的重点)是专业课。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这种知识结构已经不适应90后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也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在实践课这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目前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安排方面,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和秘书实务两个方向,也已经不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  2.改革建议  2.1 文理渗透,形成通识教育思想  我们现有的教学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以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等作为主干课程,课程结构中基础理论所占的比例较大,实践课程相对偏少,“宽口径”特色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不够。此外专业方向课程少,如只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了文学语言类基础课程,其他如唐诗研究、宋词研究、古代小说研究、修辞学和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和海派文学等课程,则没有开设;因此,专业特色就显得不够鲜明。  课程建设方面应以“课程开放”为标准,开设新课,改造老课,既保留传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又形成突出能力运用为目标,按“通识课”思路、“适应性”原则、“多接口”模式,建设便于自学、实用性强、适应面广、学以致用的新课,并改造原有的传统老课,最终实现“课程开放”。课程类别应包含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公选课程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等。还应贯彻落实“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理念,调整课程体系,将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  2.2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  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历年来招生人数有增无减,社会需求虽然也在不断增大,但总体来说是趋于饱和,所以该专业的一般人才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考验。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方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应注重理论课程和应用课程的结合,进一步强化听、说、读、写类应用课程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展文学采风与创作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很好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的优势,以古今作家的故里或者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作为实习基地。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课,进行专业认识教育,要求学生在第一线深入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本专业基本理论或技能等。再通过深入民间采访、请专家介绍、座谈会讨论等形式,最终要求学生或对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加工,或对著名作家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写出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学创作或文学鉴赏以及批评的能力。  2.3 实行学分制,多开选修课  目前主要是以课内必修课学习为主,选修课非常有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宽厚的知识面,应该多开选修课,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应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课程,又具有可供学生就业选择的方向课程,同时更具有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的公选课程,形成课程设置“宽”和“厚”的鲜明特色。可开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欧洲文学专题研究、美国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话剧研究;美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与批评专题研究、比较文学、民俗学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一方向修读专业选修课学分;建议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生选修2-3门历史学课程、2-3门政治学、哲学课程、1-2门社会学课程,以完善知识结构。  2.4 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理应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都会从事语文教学,而基础工作最见功夫,在校期间应该锻炼口才、文才、心理教育方法等。至于新闻出版等宣传行业的工作,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各类网站需要网络编辑,要求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比如熟练运用MS WORD编写文章、运用HTML语言制作网页页面的能力。所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大量阅读,扩展知识面;经常练笔;和媒体编辑、记者沟通,还要具有策划、组织能力;浏览媒体专业网站,协助采访,实习,积累经验。此外,在企事业单位做文秘、助理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条重要就业途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熟练使用办公软件(Office系统或WPS系统,包括文档、表格、幻灯片处理);熟悉各种公文的写作;熟悉各种公司日程安排、日常事务处理技巧;提高英文口语。  通过以上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比较广,所以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的主要方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实用性课程,重视就业培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为此,建议在大三第二学期就根据教学培养方向加入技能课,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本文系西安培华学院校级课题《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之一(立项编号:PHKT003201112)。


相关文章

  • 舞蹈编导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舞蹈编导毕业论文选题(1421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 ...查看


  • 关于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改革[分享]
  • 论文摘要:文章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及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 史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提出中等职业学 校语文课程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想. i 令玄关键词•中5R* iSIJ:. 课程改基 语文课程历来" ...查看


  • 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
  • 附件4 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通知 教高厅[200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查看


  • 外语教学期刊文章推荐
  • 外语教学期刊文章推荐(No.2013-5) <外语界>2013(6)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胡文仲) 推荐标签: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学 本文梳理了外语专业.大学外语和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 ...查看


  •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目录
  • 1901--1910 1901年罗振玉.王国维主编<教育世界>创刊 1901年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设立与国文教科书的编制 1901年.1902年朱树人编<蒙学课本>与俞复等编<蒙学课本>先后问世 1902年 ...查看


  • 论艺术设计专业的材料技法表现教学
  • 摘 要:文章论述了把材料技法表现教学的改革作为整个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的原因,以及材料技法表现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六个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材料:技法表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查看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教育学毕业论文选题(1084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 ...查看


  •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设计
  • 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建设 摘要:现代汉语作为高校中文系汉语学科中文专业的主干基础课,面向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与面向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对外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课上存在着教师不能根据专业特点对内容进行删减补 ...查看


  • 英语高考改革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 作者:程晓堂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年04期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考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已经启动,并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