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青花瓷器价格及清朝瓷器发展

东昌居士 ( 814696408 )

清代青花瓷

清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

顺治青花

顺冶时的瓷器胎子坚硬细密,釉面青白厚亮,有的有尘雾状黑点。立器胎体厚重,底足多细砂平底,有的有细密的旋削痕,器足向内斜削;圆器胎体轻薄、滑润,底足修成滚圆的泥鳅背,比较高深,儿乎没有塌底现象;有的大盘是双圈足或宽圈足。一般器物都有酱口,无论圆器立器,底足都露较高的无釉边。

顺冶时纹饰一般很粗犷,满绘器物。有几种纹饰是顺冶时所独有的,如常见于炉、罐上的非常粗犷的云龙,龙粗大威武,只露出头、身、尾等几截,其余部分被斑片状云遮挡,好似凶猛的恶龙从浓黑滚滚的云中腾跃而出,其身忽隐忽现。这时也会有崇祯朝式的勾勒轮廓,涂青花留白形成的

顺冶朝时带官窑款的瓷器很少,有双圈六字两行

创作年代:大清乾隆

尺寸:41/28.5cm

清代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

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

康熙早期青花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以前的产品,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器口施酱黄釉的也常见,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向高峰期那种标准的翠蓝色过渡。早期青花书帝号年款的较少,尤其是前十年,常见者多为干支款或书前朝

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一1706)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

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清代雍正青花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但这时的棕眼气泡此宜德时的要小),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此时青花纹饰的总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也叫过墙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这时的山石用

东昌居士 ( 814696408 )

清代青花瓷

清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

顺治青花

顺冶时的瓷器胎子坚硬细密,釉面青白厚亮,有的有尘雾状黑点。立器胎体厚重,底足多细砂平底,有的有细密的旋削痕,器足向内斜削;圆器胎体轻薄、滑润,底足修成滚圆的泥鳅背,比较高深,儿乎没有塌底现象;有的大盘是双圈足或宽圈足。一般器物都有酱口,无论圆器立器,底足都露较高的无釉边。

顺冶时纹饰一般很粗犷,满绘器物。有几种纹饰是顺冶时所独有的,如常见于炉、罐上的非常粗犷的云龙,龙粗大威武,只露出头、身、尾等几截,其余部分被斑片状云遮挡,好似凶猛的恶龙从浓黑滚滚的云中腾跃而出,其身忽隐忽现。这时也会有崇祯朝式的勾勒轮廓,涂青花留白形成的

顺冶朝时带官窑款的瓷器很少,有双圈六字两行

创作年代:大清乾隆

尺寸:41/28.5cm

清代康熙青花

康熙青花瓷在清代是最名贵,最精美的,素有

大的区别是以民窑青花为主流,这是因

康熙早期青花主要指康熙二十年(1681)以前的产品,造型及画风尚有明末遗风,器口施酱黄釉的也常见,青花呈色深沉、灰暗。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青花色泽开始出现浓淡深浅的变化,且呈色稳定,逐步向高峰期那种标准的翠蓝色过渡。早期青花书帝号年款的较少,尤其是前十年,常见者多为干支款或书前朝

康熙中期青花一般指康熙二十年至四十五年(1681一1706)之间的产品,其特点是青花呈色青翠,十分雅洁,且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最多层次变化可达数十层。绘画技法则借鉴中国纸绢水墨画

康熙晚期青花则指康熙四十年(1701)以后的产品。其青花呈色由中期的青翠色向浅淡灰暗过渡,有的似呈色不稳,出现晕散现象,类似雍正初年产品。表面釉色与雍正时完全一样,均为青白釉。

清代雍正青花

雍正朝的官窑青花,早期接近康熙时的瓷器,部分瓷器色调艳丽明快。中期具有本朝特点,青花色调灰暗,一部分仿宣德青花类瓷器有晕散,纹饰上有人工点出的小黑色斑点(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上的黑色斑点是自然形成的),没有金属光泽,也不沉入胎体;一部分仿嘉靖、万历的青花瓷深蓝色艳,呈色稳定;还有一部分仿成化时的青花瓷,颜色淡雅闪灰。

雍正官窑青花瓷器的胎子坚致洁白,非常细润,胎体轻薄,修胎非常规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其釉子光润,仿永乐、成化时的瓷器釉面洁白,仿宣德时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闪青(但这时的棕眼气泡此宜德时的要小),仿嘉靖、万历瓷的釉面则是亮青釉。此时青花纹饰的总风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的皮球花、过枝花(从器外壁起画,经过口沿,延续到器内壁,也叫过墙花)、过墙龙、八桃、蝠桃(取福寿意)等纹饰是这一时期开始或流行的。这时的山石用


相关文章

  • 中国清代外销瓷欣赏
  • 愚叟草堂预祝您新年快乐 中国清代外销瓷欣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大家都知道英语中瓷器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早在东汉(公元25-220年)的时候,中国就烧出了符合标准的瓷器,要知道在1710年之前,欧洲还不能制造 ...查看


  • 陶瓷在中国发展史
  •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 ...查看


  • 工艺美术史论文
  • 清代瓷器 10级园林2班 王雪梅 10130222 摘要:清代瓷器,以景德镇为生产中心.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 ...查看


  • 藏族古典工艺品--贲巴壶
  • 继唐卡收藏风行于市后,又一类藏族古典工艺品--贲巴壶近日受到了内地藏家的追捧.仅在本周,南北两场艺术品拍卖会上,两件不同质地.同一年代的贲巴壶工艺品均以高价成交. 一件在北京艺术品拍卖会高价成交的清乾隆粉彩莲托八吉祥纹贲巴瓶为瓷器制作,高1 ...查看


  • 设计艺术史部分试题及答案
  • 1. 汉代古铜灯具的艺术成就 灯具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设计肯定脱不开时代文化氛围和时代背景的影响.汉代是个神学兴盛的时代,很讲究阴阳变化.灯具的设计必然受到它的影响.灯具的造型多为象形的,是由于它有着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造型多取于瑞兽的形象, ...查看


  • 中国陶瓷历史
  • 陶瓷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4.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文化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8.中国现代陶艺 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 ...查看


  • 康熙青花--中国审美文化史论文
  • 康熙青花 概要:<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熙时期,经济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有了质的飞跃.不论是胎釉.青料,还是器形.纹饰,都展示出了别样的风采.各种时代的映射,各国文化的 ...查看


  • 奇货可居的民国瓷器
  • 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藏友们 国庆快乐 奇货可居的民国瓷器 民国瓷器是指从清朝覆灭的1911年至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之间制作的瓷器. 众所周知,在中国瓷器史上,尚未把民国瓷器纳入其中,市面上出版林林总总的瓷器书籍图录,也极少将民国瓷器作 ...查看


  • 在古玩里赏牡丹 盛开古瓷器上的牡丹
  • 珐琅彩上的牡丹 谷雨前后的牡丹,竞相开放,花朵硕大,色彩缤纷,富丽堂皇,国色天香,令人陶醉.而我们走进古玩的世界里,欣赏盛开的牡丹花,则是另一番风味. 这件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7厘米.敞口,口沿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