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叶船]_教学设计1

《芦叶船》 教学设计

扈云雾

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芦叶船,这种快乐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当芦芽长出芦叶后,就如同桅杆上升起了绿色的风帆,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这里要介绍的是芦叶带给人们的欢乐。小小的芦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首先,普普通通的芦叶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还有一种“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孩子们操作这些船也是得心应手,他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顺风开走后,孩子们还“用芦叶卷成喇叭,”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再去寻找自己的芦叶船,“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表兄说把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而且还要亲自证明给我看,他“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的娴熟使我们看到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和自信。当看到“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随着芦叶船越漂越远,小作者的思绪也是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纸折的小船。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

料。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自读自悟。

(一)自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回答: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3.同桌交流。

(二)、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四、布置作业:

1.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2.、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

( )( )( )( )

3、比一比,组词语。

芦( )桅( )苇( )篷( )

庐( )危( )伟( )蓬( )

唾( )沫( )叭( )港( )

睡( )抹( )趴( )巷( )

4、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 )( )

又惊又喜( )( )( )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

一、深读感悟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一).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二)、深入课文,进行感悟。

1.作者描述的芦叶船的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切感悟。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5.课堂交流:预设:——玩的地方美。可以让到过水乡的同学介绍水乡的有关情景,教师也可以播放有关水乡的图像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但重点还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比如崇明岛上的河道,往往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再看河边的芦苇,一个“冒”字说明芦苇生长的速度极快,而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苇芽“像船上的桅杆”,长了一片叶子的苇芽不仅形象地描绘芦苇的样子,而且让人领悟到了哪勃勃的春意,从中也能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玩的玩具制作得美。引导学生从第三自然段体会理解。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家和学校的环境地图。从而看孩子是不是理解了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进而重点体会芦叶船制作非常多姿多彩。可以用图片、实物展示芦叶船或者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玩具。

——玩儿的过程美,充满想象与智慧。重点抓住我和表兄的动作语言,体会万芦叶船的心情。无论玩什么,在玩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芦叶船搞不好会漏水、重心不稳会翻、芦叶折压不当小船还会散„„要想在玩耍中玩得精彩、漂亮,是需要智慧与耐力,甚至运气的。

6.结合交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读写结合,学习写法。

1、比较语句,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把怎样做芦叶船、怎样玩芦叶船写得非常生动。你最喜欢玩什么?能用你的笔

告诉大家吗?

(四)、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三、选择练习(课件出示)

1.多音字

为wèi( ) 好hǎo( ) 会huì( ) 吐tǔ( )

( ) ( ) ( ) ( )

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那里 河道特别多 有横的 竖的 像蜘蛛网一样

2.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3.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 呜啦呜啦 地吹奏着 欢送它们远航

3、课文精彩语段。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苇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1.用“ ”画出段中的比喻句,并分别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 比作

把 比作

把 比作 2.联系课文回答用芦叶做成的船有哪些?

四、拓展阅读:读后谈谈自己的收获。(课件出示)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留下一首歌„„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记住了这样一位勇敢的小女孩,她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那只可怜的丹顶鹤,献给了那片葱葱的芦苇坡。每当听到这里,我的思绪就不由地会被带到故乡的那一大片芦苇林,带到那个曾经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故乡的村落倚堤而建,一条弯弯的护堤河从村庄穿过。芦苇地顺河而下,深得小河的滋润。密密麻麻的芦苇在阳光下恣意的生长,每天伴着孩子们的欢笑一起淹没在夕阳的余晖里。

故乡的芦苇林是一个众鸟栖息的天堂。夏季来临,苇影婆娑,一颗颗芦苇和风舞蹈,简直就像一个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卖弄着自己高挑的身材和娴熟的技艺。试想,有谁能抵挡住她们这般天真烂漫的诱惑?孩时的我,每每挽起裤腿,窜入苇林,抱起一颗,任凭她在空中摇曳,看着她似显害羞的倩影,一个鬼笑挂到了我的脸上。

青青的芦苇,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躲藏在蜿蜒扭曲的小河腹地,恣肆地和风嬉闹,搅乱着一池的清澈。

到初二的时候,我转校到了离家较远的地方,渐渐的,芦苇便从我的视野里一点点消失。无意间,我读到了《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真真让我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依稀又记起那些沉默的知己,记起那一段段共同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回到家中,我很快便陷入了一种空虚的境地。站在窗前,清晨的风,似乎从不远处捎来一声清脆的苇笛声,像一曲简单的情歌,在我的心中荡漾,激起了阵阵涟漪。吃完

早饭,我时常萌生出再去瞧一瞧的冲动。顺着小河走下去,看到羊群在芦苇地旁咀嚼着青草,天空中有鸟儿在戏耍。看着看着,不免忘情,竟也不顾芦苇的潮湿,横躺其中,任凭她们把我围拢,只存下零碎洒落的阳光,张着醉人的笑脸。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芦苇,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而我,只是一颗会思想的芦苇。”的确,芦苇不言语,却内聚了世上一切的言语。她们纤弱的身子,如同一根根坚强的神经,支撑着自己的灵魂。眼前这片芦苇林,这些沉默的精灵,又何故让我如此魂牵梦萦,到现在我依然不得而知。

假如有来生的话,我愿做一颗芦苇,于阳光下,自由自在的成长。有来生吗?我不知道,因此,今世,我努力做一颗真正会思想的芦苇。

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芦叶船》 教学设计

扈云雾

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芦叶船,这种快乐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 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当芦芽长出芦叶后,就如同桅杆上升起了绿色的风帆,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这里要介绍的是芦叶带给人们的欢乐。小小的芦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首先,普普通通的芦叶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还有一种“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孩子们操作这些船也是得心应手,他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顺风开走后,孩子们还“用芦叶卷成喇叭,”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再去寻找自己的芦叶船,“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表兄说把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而且还要亲自证明给我看,他“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的娴熟使我们看到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和自信。当看到“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随着芦叶船越漂越远,小作者的思绪也是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文章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读着文字,一幅幅画面便历历在目一般,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出现了,又一只只漂远了,作者那种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对芦叶船的喜爱,自然流露笔端。文章的结尾,则给人无尽的遐想,含蓄而深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 学生准备:纸折的小船。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

料。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 芦苇 桅杆 舢板 折叠 唾沫

喇叭 港口 崇明岛 蜘蛛网 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 崇 苇 桅 篷 叠 唾 沫 喇 叭 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自读自悟。

(一)自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回答: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3.同桌交流。

(二)、课堂小结。

师:小小的芦叶船带给作者儿时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四、布置作业:

1.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把那部分语句画出来,多读几遍,下一节课交流。

2.、看拼音,写词语。

lú wěi wéi gān tuò mo lǎ ba

( )( )( )( )

3、比一比,组词语。

芦( )桅( )苇( )篷( )

庐( )危( )伟( )蓬( )

唾( )沫( )叭( )港( )

睡( )抹( )趴( )巷( )

4、照样子,写词语。 浩浩荡荡( )( )( )

又惊又喜( )( )( )

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

一、深读感悟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一).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二)、深入课文,进行感悟。

1.作者描述的芦叶船的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深切感悟。

3.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5.课堂交流:预设:——玩的地方美。可以让到过水乡的同学介绍水乡的有关情景,教师也可以播放有关水乡的图像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但重点还是让学生品味语言。比如崇明岛上的河道,往往是追寻自由快乐的孩子所喜欢的。再看河边的芦苇,一个“冒”字说明芦苇生长的速度极快,而两个打比方的句子苇芽“像船上的桅杆”,长了一片叶子的苇芽不仅形象地描绘芦苇的样子,而且让人领悟到了哪勃勃的春意,从中也能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玩的玩具制作得美。引导学生从第三自然段体会理解。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画一幅家和学校的环境地图。从而看孩子是不是理解了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进而重点体会芦叶船制作非常多姿多彩。可以用图片、实物展示芦叶船或者学生自己制作的小玩具。

——玩儿的过程美,充满想象与智慧。重点抓住我和表兄的动作语言,体会万芦叶船的心情。无论玩什么,在玩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芦叶船搞不好会漏水、重心不稳会翻、芦叶折压不当小船还会散„„要想在玩耍中玩得精彩、漂亮,是需要智慧与耐力,甚至运气的。

6.结合交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三)、读写结合,学习写法。

1、比较语句,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

(1)A、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B、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2)A、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B、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说说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把怎样做芦叶船、怎样玩芦叶船写得非常生动。你最喜欢玩什么?能用你的笔

告诉大家吗?

(四)、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熟读课文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拓展知识面。

三、选择练习(课件出示)

1.多音字

为wèi( ) 好hǎo( ) 会huì( ) 吐tǔ( )

( ) ( ) ( ) ( )

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那里 河道特别多 有横的 竖的 像蜘蛛网一样

2.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做成三桅杆 五桅杆的大船

3.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 呜啦呜啦 地吹奏着 欢送它们远航

3、课文精彩语段。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苇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1.用“ ”画出段中的比喻句,并分别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 比作

把 比作

把 比作 2.联系课文回答用芦叶做成的船有哪些?

四、拓展阅读:读后谈谈自己的收获。(课件出示)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留下一首歌„„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记住了这样一位勇敢的小女孩,她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那只可怜的丹顶鹤,献给了那片葱葱的芦苇坡。每当听到这里,我的思绪就不由地会被带到故乡的那一大片芦苇林,带到那个曾经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故乡的村落倚堤而建,一条弯弯的护堤河从村庄穿过。芦苇地顺河而下,深得小河的滋润。密密麻麻的芦苇在阳光下恣意的生长,每天伴着孩子们的欢笑一起淹没在夕阳的余晖里。

故乡的芦苇林是一个众鸟栖息的天堂。夏季来临,苇影婆娑,一颗颗芦苇和风舞蹈,简直就像一个个优秀的芭蕾舞演员,卖弄着自己高挑的身材和娴熟的技艺。试想,有谁能抵挡住她们这般天真烂漫的诱惑?孩时的我,每每挽起裤腿,窜入苇林,抱起一颗,任凭她在空中摇曳,看着她似显害羞的倩影,一个鬼笑挂到了我的脸上。

青青的芦苇,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躲藏在蜿蜒扭曲的小河腹地,恣肆地和风嬉闹,搅乱着一池的清澈。

到初二的时候,我转校到了离家较远的地方,渐渐的,芦苇便从我的视野里一点点消失。无意间,我读到了《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真真让我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依稀又记起那些沉默的知己,记起那一段段共同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回到家中,我很快便陷入了一种空虚的境地。站在窗前,清晨的风,似乎从不远处捎来一声清脆的苇笛声,像一曲简单的情歌,在我的心中荡漾,激起了阵阵涟漪。吃完

早饭,我时常萌生出再去瞧一瞧的冲动。顺着小河走下去,看到羊群在芦苇地旁咀嚼着青草,天空中有鸟儿在戏耍。看着看着,不免忘情,竟也不顾芦苇的潮湿,横躺其中,任凭她们把我围拢,只存下零碎洒落的阳光,张着醉人的笑脸。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芦苇,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而我,只是一颗会思想的芦苇。”的确,芦苇不言语,却内聚了世上一切的言语。她们纤弱的身子,如同一根根坚强的神经,支撑着自己的灵魂。眼前这片芦苇林,这些沉默的精灵,又何故让我如此魂牵梦萦,到现在我依然不得而知。

假如有来生的话,我愿做一颗芦苇,于阳光下,自由自在的成长。有来生吗?我不知道,因此,今世,我努力做一颗真正会思想的芦苇。

五、布置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把生动优美的语言抄在积累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六、板书设计。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相关文章

  • 4 芦叶船
  • 4 芦叶船 刘立华 (党坝中心小学) 周丽艳 (南岭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 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珹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 们用 ...查看


  • 芦叶船说课稿
  • <芦叶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叫高凤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第4课<芦叶船>第二课时. 我的说课分为四个环节:一.说教材.说学生,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 ...查看


  • [芦叶船]教学反思
  • <芦叶船>教学反思 <芦叶船>是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通过对童年时与小伙伴玩芦 生活场景.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我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 ...查看


  • 2.芦叶船 1
  • 2. <芦叶船>导学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孩子们我们要学第 2 课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课的学习目标吧!我要学会本 课的 16 个生字及新词,做到会读.会写:我要读懂课文,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作者 儿时做芦叶船.放芦 ...查看


  • 导学案2芦叶船
  • 2. 芦叶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读本课6个生字,学会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学习课文,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 ...查看


  • 小学语文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4[芦叶船]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小学语文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4<芦叶船>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并掌握相关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 ...查看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1
  • <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勃利县抢垦乡明德小学 葛秀军 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教科书5年级上册11课.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 ...查看


  • 2 芦叶船
  • 2.芦叶船 导学案 姓名学习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感受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学我能行 一.字词梳理 1.难读的音:2.难写易错的字 ...查看


  • 芦叶船导学案
  • 人之初,性本善. 1 2 窦燕山,有义方. 2 <芦叶船>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知识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新词. 2.能力目标: 运用各种朗读方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 3.情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