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研究法实习报告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实 习 名 称: 实 习 时 间:

专 业 班 级:姓名(学号)

年06月19日

2014

一、实习时间

2014年5月7日

二、实习地点

莱阳老校区长期定位实验田、城阳百埠庄试验地、胶州农场

三、实习人员

2011级资环专业全体同学

四、实习目的

1. 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了解长期定位实验的处理布置和试验意义。 2.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和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测定试验数据,来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的作用。

五、实习内容 (一)胶州农场

农场中设置的是甘薯试验,若干个试验区组呈现在我们眼前。随后,史院长跟我们讲解每个处理的区别以及每个区组设置的注意事项。

在史院长的指导下我们分组进行收获,收获后称量果实重和秧苗重。

收获完成后,在史院长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参观了几个试验区。了解每个区组间处理的不同以及布置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百埠庄试验地玉米种植及盆栽试验

在百埠庄的试验地中,史院长首先向我们讲解在田间实验小区的划分。史院长还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盆栽试验的容器,例如陶土盆、瓷盆等并不适合甘薯的培养,原因是固定容积的容器容易造成容器破裂和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另一类容器为控根容器,这类容器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容器的大小,这样的设计可以为根提供充足的养分,另外这个设计利用了根见光后停止生长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限制根的生长范围,有利于移栽。这种容器在园林园艺方面的应用较广。

田间试验是指在田间土壤、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下栽培作物,并进行与作物有关的各种科学研究的试验。田间试验的根本任务是在自然或田间条件下选育和鉴定新的作物品种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客观地评定优良品种及其适应区城;研究各项增产技术措施及其应用范围,使科研成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和推广,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在进行田间试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尽可能减少试验误差,要努力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试验结果正确、可靠。

随后我们进行玉米试验地的分区。根据老师的要求每个班要划分出一个长8米、宽4米的试验区。然后将其划分为宽为2米的两畦。

在播种时,应当每列之间间隔40-50cm ,每颗玉米之间间隔20cm ,每次播种2-3粒。播种深度要在5cm 左右。播种后将浮土踩实。

六、莱阳老校区长期定位试验田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是应用基础研究,早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它采用既”长期”又”定位”的独特研究方法,解决土壤肥料上一些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具有短期常规试验无可比拟的优点。该项试验,在”长期””定位”的特殊研究条件下,研究:长期使用化肥对地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高产条件下如何定量施肥与肥料配合;土壤肥力长期演变规律;施肥、土壤与作物间的循环定量关系;气象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长期施用有机肥的贡献等。

世界上最早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英国洛桑试验站从1843年开始布置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 至今已持续160多年。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是从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1978年在烟台莱阳潮土上由姚源喜教授开始的试验。

九个处理分别是ck 、低有机高氮、高有机低氮、高氮高有机、单施低量氮、单施低量有机肥、低有机低氮、高有机、高氮。详细地观察了这几个处理小麦的涨势区别,这几个处理是试验田从1978年设置到现在一直延续下来的,刘老师还在加了几个关于秸秆还田的处理,使试验处理更加完善。1984年增加了NPK 、

NK 、NP

在田地里史院长讲解了田间观察的项目: ①气候条件(降水, 光照, 温度)

②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小麦不同生育期, 苗期的拔、抽穗) ③生理指标(主要是光合作用) ④养分动态(N P K)

⑤作物抗逆情况(寒 旱 倒伏) ⑥意外情况的记录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小麦的株高(地面至麦芒)、旗叶叶绿素含量、分蘖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在每个试验小区中选取3个一米长的校区进行测量。

试验测量数据如下:

结合试验数据和小麦的长势,通过对比,有机肥对于小麦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磷对于该试验地小麦的生长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土壤的供磷的能力较差。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土壤的供钾的能力较强。另外氮对于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实习心得

这次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实习内容特别丰富,而且通过这个实习我们都得到了知识上的复习和能力上的提高。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

这次短短实习,却让我学到、看到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认识。这次实习不但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也为我们日后的专业工作提供了非常实际的便利。

实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回顾这三天的的实习,收获良多。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从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层面上说,这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其次从我个人来说,实现了从未涉世大学生到初步了解社会的转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个实习,给了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了解了专业课程对口的行业,为我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我很感激学校给的这次实习的机会,实习的收获真的很多。

学 生 实 习 报 告

实 习 名 称: 实 习 时 间:

专 业 班 级:姓名(学号)

年06月19日

2014

一、实习时间

2014年5月7日

二、实习地点

莱阳老校区长期定位实验田、城阳百埠庄试验地、胶州农场

三、实习人员

2011级资环专业全体同学

四、实习目的

1. 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了解长期定位实验的处理布置和试验意义。 2.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锻炼和联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测定试验数据,来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的作用。

五、实习内容 (一)胶州农场

农场中设置的是甘薯试验,若干个试验区组呈现在我们眼前。随后,史院长跟我们讲解每个处理的区别以及每个区组设置的注意事项。

在史院长的指导下我们分组进行收获,收获后称量果实重和秧苗重。

收获完成后,在史院长的带领下,我们继续参观了几个试验区。了解每个区组间处理的不同以及布置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百埠庄试验地玉米种植及盆栽试验

在百埠庄的试验地中,史院长首先向我们讲解在田间实验小区的划分。史院长还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盆栽试验的容器,例如陶土盆、瓷盆等并不适合甘薯的培养,原因是固定容积的容器容易造成容器破裂和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另一类容器为控根容器,这类容器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容器的大小,这样的设计可以为根提供充足的养分,另外这个设计利用了根见光后停止生长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限制根的生长范围,有利于移栽。这种容器在园林园艺方面的应用较广。

田间试验是指在田间土壤、自然气候等环境条件下栽培作物,并进行与作物有关的各种科学研究的试验。田间试验的根本任务是在自然或田间条件下选育和鉴定新的作物品种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客观地评定优良品种及其适应区城;研究各项增产技术措施及其应用范围,使科研成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和推广,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在进行田间试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尽可能减少试验误差,要努力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试验结果正确、可靠。

随后我们进行玉米试验地的分区。根据老师的要求每个班要划分出一个长8米、宽4米的试验区。然后将其划分为宽为2米的两畦。

在播种时,应当每列之间间隔40-50cm ,每颗玉米之间间隔20cm ,每次播种2-3粒。播种深度要在5cm 左右。播种后将浮土踩实。

六、莱阳老校区长期定位试验田

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是应用基础研究,早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它采用既”长期”又”定位”的独特研究方法,解决土壤肥料上一些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具有短期常规试验无可比拟的优点。该项试验,在”长期””定位”的特殊研究条件下,研究:长期使用化肥对地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作物高产条件下如何定量施肥与肥料配合;土壤肥力长期演变规律;施肥、土壤与作物间的循环定量关系;气象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长期施用有机肥的贡献等。

世界上最早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英国洛桑试验站从1843年开始布置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 至今已持续160多年。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是从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1978年在烟台莱阳潮土上由姚源喜教授开始的试验。

九个处理分别是ck 、低有机高氮、高有机低氮、高氮高有机、单施低量氮、单施低量有机肥、低有机低氮、高有机、高氮。详细地观察了这几个处理小麦的涨势区别,这几个处理是试验田从1978年设置到现在一直延续下来的,刘老师还在加了几个关于秸秆还田的处理,使试验处理更加完善。1984年增加了NPK 、

NK 、NP

在田地里史院长讲解了田间观察的项目: ①气候条件(降水, 光照, 温度)

②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小麦不同生育期, 苗期的拔、抽穗) ③生理指标(主要是光合作用) ④养分动态(N P K)

⑤作物抗逆情况(寒 旱 倒伏) ⑥意外情况的记录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测量小麦的株高(地面至麦芒)、旗叶叶绿素含量、分蘖数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在每个试验小区中选取3个一米长的校区进行测量。

试验测量数据如下:

结合试验数据和小麦的长势,通过对比,有机肥对于小麦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磷对于该试验地小麦的生长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土壤的供磷的能力较差。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土壤的供钾的能力较强。另外氮对于小麦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实习心得

这次实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是实习内容特别丰富,而且通过这个实习我们都得到了知识上的复习和能力上的提高。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

这次短短实习,却让我学到、看到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和内容。正是因为这个实习,加深了我对植物营养学这门学科的了解,同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认识。这次实习不但巩固了我们平时所学,也为我们日后的专业工作提供了非常实际的便利。

实习生活充实而紧张,回顾这三天的的实习,收获良多。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从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层面上说,这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其次从我个人来说,实现了从未涉世大学生到初步了解社会的转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个实习,给了我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了解了专业课程对口的行业,为我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选择奠定了基础,我很感激学校给的这次实习的机会,实习的收获真的很多。


相关文章

  • 营养学实习报告
  • 药用植物营养与施肥 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习地点: 实习性质:教学实习 实习目的: 通过教学实习,•了解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方法和流程:基本掌握我省主要农作物.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施肥问题,掌握常见元素 ...查看


  •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
  •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台译︰救命饮食英文书名为<the china study>内容摘要︰■25名第二型糖尿病患,在采行高纤低脂的素食生活后,才短短几个星期里,有24名都不必再接受胰岛素药物治疗,而胆固 ...查看


  • 无土栽培理论教学大纲[1]
  • <无土栽培>教学大纲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的性质 <无土栽培技术>是研究无土栽培技术原理.栽培方式和管理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他是现代农业新技术与生物科学.作物栽培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 ...查看


  • 水环境研究所的三项课题
  • 三项中 的第二项(利用生物操纵技术治理茜坑水库水污染的研究与示范)提到通过大规模引进滤水动物(蚌类)来净化水质,并结合不同密度河蚌的净水能力的围隔试验及河蚌滤水率及不同环境因子影响的实验.三角帆蚌食性与摄食率试验,探讨了滤水动物的滤水作用及 ...查看


  • 湖泊形状与湖泊水质关系探讨
  • 研 董志红:湖泊形状与湖泊水质关系探讨 究与探索 Y A N J I U Y U T A N S U O 湖泊形状与湖泊水质关系探讨 董志红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安徽合肥 230022) 摘 要:文章利用湖泊水文学原理, 对湖泊形 ...查看


  • 蔬菜学大纲
  • <蔬菜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蔬菜学 开课学期:第5-6学期 适用专业: 园艺 课程编码:02407216 总学时:94学时 学分:6学分 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园艺专业学 ...查看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学 门类:环境生态类 专业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本专业学习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 ...查看


  • 人工湿地报告
  • 1. 前言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最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 ...查看


  • 八年级北师大版生物上册实验报告
  • 观察几种动物的运动 [活动原理]在农村,如果跟在水牛的后面,看水牛慢步前进,可发现它后脚往前踩的地方,总是前脚的脚印.在草原上,你骑在马背上能体验骏马飞奔带来的愉悦和刺激.在城市中,你可以去水族馆欣赏海豚和鱼类的游泳,或者去动物园欣赏猛兽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