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名著导读材料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材料

2015.10.27

(一)创作主题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国民的劣根性)。

(二)《自序》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交代了写作目的:(1)唤醒庸人(民众)。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使国人得救。(2)激励猛士。“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三)《狂人日记》(反封建的战斗檄文 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2)作品分析: 《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即“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①主题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鲁迅自述,《狂

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

“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

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②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

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

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人是一个具有暗示性寄寓意义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

神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受到长久精神压抑的战士的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象征的是近现代社会(晚清至民初)所有的壮志未酬的先觉善斗之士和反封建的先驱。《狂人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越孤立。“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狂人”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四)《药》(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

(1)《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

本篇

。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2)次要人物 刽子手——康大叔(爪牙, 凶残、蛮横、贪婪);茶客—— 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精神麻木、愚昧落后);上坟——华大妈、夏瑜母亲夏四奶奶(麻木不仁);告密者——夏三爷(卑鄙自私);牢头——红眼睛阿义( 凶残、贪婪、顽固)。

(五)《阿Q正传》(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 “精神胜利”的悲剧)

(1)鲁迅的小说以短篇为主,《阿Q正传》是其唯一的一部中篇,也是公认的鲁迅小说代表作,主人公阿Q已经成为了世界人物画廊里具有独特光彩的人物形象。小说一共九章,连载于1921年12月到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上,署名巴人,本是为《晨报副刊》的“开心话”专栏而作,后来由于作品的忧愤深广和影响之大而被移到了“新文艺”专栏,最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结集出版。

(2)作品分析:

守等特点,有着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意识:如“不肖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大防”、等,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和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和守旧的Q本来是反对革命的,但是当

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终于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只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仍然是十分的幼稚、糊涂、错误的,这突出体现在他在土谷祠做的那个梦里。在阿Q关于革命的幻想中,鲁迅暗示出了中国3000年来社会动荡变迁的本质。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长期的“合作”中养成了近乎相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规范,所谓的革命不过是改变一下各自的位置,而那一套支撑这个社会的观念是一样的。鲁迅清醒地看到,不但秀才,假洋鬼子是革命的破坏者,被压迫的阿Q

“精神胜利法”是阿Q形象及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突出特征。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指缺乏平等意识的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又无法以自强的行动去争取这种胜利,只好采用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自己心灵痛苦,在“心造的幻影”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这种精神胜利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妄自尊大、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自轻自贱等特征,阿Q便是这种病态心理的典型代表,所以“精神胜利法”也叫“阿Q主义”“阿Q性”“阿Q相”。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受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主要是封建等级观念)的统治和浸染,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这是形成阿Q精神胜利法的基本思想根源;二是个人地位悲惨,又无法超越,为了生存,不得不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麻痹、自我欺骗。阿Q的整个既成思想观念的形成不是出于他本身的自然欲望和要求,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是受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统治、浸染和毒害的结果,他的本能欲望和他的一切思想观念没有任何的关系,并且常常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中。鲁迅对阿Q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②主题 《阿Q正传》的不朽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让人们痛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性的新文化启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此外,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鲁迅还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未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假借这个小镇,鲁迅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表面的动荡及本质上的凝固。小说前六章,在赵太爷和阿Q的冲突发展中、在阿Q对革命态度的转变中揭示了当时农村阶级矛盾不断深化和激化的趋势,后三章,通过对阿Q走向末路的描写,揭示出了辛亥革命的悲剧:应该成为革命对象的统治阶级在革命到来时,迅速地把持了革命,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还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该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农民却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执掌了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何种性质!《阿Q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地“沉入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场思想革命和在思想革命的启蒙之下觉醒了的人民。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阿Q形象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他,都能有着自己的独特发现和发挥,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而这是由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阿Q

“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阿Q结构上,横向描写和纵向发展两种方法相结合。前六章,侧重用的是横向描写,从各个角度,对阿Q的性格和命运进行剖析,散点透视般地以一个个小故事、小的生活片断陆续揭示出了阿

Q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内涵;后三章,侧重用的是纵向描写,通过描写辛亥革命后阿Q出于朴素的阶级本能对革命产生了朦胧的向往、他的这种革命观的局限性、以及他想革命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却不让他革命,程,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了阿Q

形喜实悲,悲喜剧的艺术手法相结合,格相结合;阿Q的悲剧命运和统治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辛亥革命的悲剧和阿Q革命的喜剧相结合;辛亥革命的悲剧和反动投机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辛亥革命自身悲剧的结局和喜剧

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

Q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以及对赵太爷、

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极端憎恶和鄙视。他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诙谐生动、准确传神,显示出了鲁迅高超的语言艺术。最主要的是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有真意,少粉饰,勿卖弄,用简洁笔墨勾勒形象。在人物对话方面,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也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教养和凸现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

(4)关于“革命”

①阿Q的革命:深恶痛绝——神往革命——宣布革命——畅想革命——请求革命——不

准革命——因革命被杀(想革命却不理解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脱离民众的致命弱点)

②“假洋鬼子”、赵秀才的革命:配“银桃子” ——盘辫子——砸龙牌——打尼姑——抢走宣德炉

(投机革命,混进革命)

(六)《孔乙己》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七)《故乡》

(1)《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故事情节的三个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三幅故乡画面:①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②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③理想中的故乡——令人神往。 三位主要人物:①闰土——勤劳善良饱受苦难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②杨二嫂(“细脚伶仃的圆规”“豆腐西施”)——自私尖刻鄙俗的小市民;③“我” ——对现实生活不满正在寻找新生活的知识分子。

(3)《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闰土的变化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

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叫“我”老爷和要香炉),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八)《社戏》

(1)《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由于本文收录在《呐喊》当中,

(2)《社戏》戏前波折、月夜行船去看戏、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偷豆吃等5个情节。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他很会办事,回来时船还未进平桥,他就先大声喊着:“都回来了!”安慰桥上的人们。特别是偷豆后和六一公公的谈话。六一公公指责他时,他先大胆承认说:“是的”,表现了他的勇敢纯真。又用“我们请客”的正当理由堵住六一公公的嘴,很机智。接着说:“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马上转守为攻。最后又下逐客令说:“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四句话显出了聪明智慧是别的孩子比不了的。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儿。

(3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 (4)

一是《故乡》一是《社戏》他常常是以理想中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社戏》没有正面描写农村的苦难,但对理想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社戏》可说正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的是对故乡的一腔挚爱。故乡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人的健康成长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显示。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鲁迅一直深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在《狂人日记》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对故乡极度失望的《故乡》中,他也是从少年闰土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由儿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于后代,鲁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小说《社戏》中所展现的,也恰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

(九)《明天》

(1)《明天》中单四嫂子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单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宝儿后的孤独与痛苦却是真实的。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

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2)《自序》:“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十)《风波》

(1)《风波》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族主义觉悟。

(2)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赵七爷先前盘着的头发也放下了,他还特意到七斤家严厉地责问:“七斤的辫子呢?”七斤嫂也没好声气地骂他。一时七斤家聚集了许多看客。但过了十几日,皇帝没坐龙庭,七斤相安无事,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七斤重新获得了村里的尊敬,村子里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们在少有变化中过着与上辈人一样的生活。

(3)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鲁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十一)高考试题

1、(2013年湖北高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答案:B (B项中以宝玉的性格是不可能喜欢这样世俗的对联。)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材料

2015.10.27

(一)创作主题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国民的劣根性)。

(二)《自序》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交代了写作目的:(1)唤醒庸人(民众)。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使国人得救。(2)激励猛士。“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三)《狂人日记》(反封建的战斗檄文 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2)作品分析: 《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即“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①主题 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鲁迅自述,《狂

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

“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

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②艺术成就 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

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

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人是一个具有暗示性寄寓意义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

神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受到长久精神压抑的战士的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象征的是近现代社会(晚清至民初)所有的壮志未酬的先觉善斗之士和反封建的先驱。《狂人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越孤立。“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狂人”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四)《药》(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

(1)《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

本篇

。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2)次要人物 刽子手——康大叔(爪牙, 凶残、蛮横、贪婪);茶客—— 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精神麻木、愚昧落后);上坟——华大妈、夏瑜母亲夏四奶奶(麻木不仁);告密者——夏三爷(卑鄙自私);牢头——红眼睛阿义( 凶残、贪婪、顽固)。

(五)《阿Q正传》(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 “精神胜利”的悲剧)

(1)鲁迅的小说以短篇为主,《阿Q正传》是其唯一的一部中篇,也是公认的鲁迅小说代表作,主人公阿Q已经成为了世界人物画廊里具有独特光彩的人物形象。小说一共九章,连载于1921年12月到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上,署名巴人,本是为《晨报副刊》的“开心话”专栏而作,后来由于作品的忧愤深广和影响之大而被移到了“新文艺”专栏,最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结集出版。

(2)作品分析:

守等特点,有着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意识:如“不肖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大防”、等,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和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和守旧的Q本来是反对革命的,但是当

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终于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只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仍然是十分的幼稚、糊涂、错误的,这突出体现在他在土谷祠做的那个梦里。在阿Q关于革命的幻想中,鲁迅暗示出了中国3000年来社会动荡变迁的本质。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长期的“合作”中养成了近乎相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规范,所谓的革命不过是改变一下各自的位置,而那一套支撑这个社会的观念是一样的。鲁迅清醒地看到,不但秀才,假洋鬼子是革命的破坏者,被压迫的阿Q

“精神胜利法”是阿Q形象及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突出特征。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指缺乏平等意识的弱者在强者面前得不到物质上的胜利,得到的只是欺侮和压迫,又无法以自强的行动去争取这种胜利,只好采用一种虚妄、想象的精神安慰来缓解和冲淡自己心灵痛苦,在“心造的幻影”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这种精神胜利的方式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具有妄自尊大、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自欺欺人、自我解嘲、自甘屈辱、自轻自贱等特征,阿Q便是这种病态心理的典型代表,所以“精神胜利法”也叫“阿Q主义”“阿Q性”“阿Q相”。阿Q“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长期受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主要是封建等级观念)的统治和浸染,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这是形成阿Q精神胜利法的基本思想根源;二是个人地位悲惨,又无法超越,为了生存,不得不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麻痹、自我欺骗。阿Q的整个既成思想观念的形成不是出于他本身的自然欲望和要求,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是受传统封建文化思想的统治、浸染和毒害的结果,他的本能欲望和他的一切思想观念没有任何的关系,并且常常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中。鲁迅对阿Q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②主题 《阿Q正传》的不朽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让人们痛切地感受到了改造国民性、进行全民性的新文化启蒙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此外,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鲁迅还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未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假借这个小镇,鲁迅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表面的动荡及本质上的凝固。小说前六章,在赵太爷和阿Q的冲突发展中、在阿Q对革命态度的转变中揭示了当时农村阶级矛盾不断深化和激化的趋势,后三章,通过对阿Q走向末路的描写,揭示出了辛亥革命的悲剧:应该成为革命对象的统治阶级在革命到来时,迅速地把持了革命,不仅仍然执掌着政权,而且还骤然大阔,发了革命财,而应该在革命中得到解放的农民却依旧是任人宰割的奴隶,革命没有真正唤醒民众,并未觉醒的民众糊里糊涂地参加革命,又糊里糊涂地被杀;而且可以想象,阿Q即使参加革命并执掌了政权,他那样的落后的革命意识又将导致“革命”成为何种性质!《阿Q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地“沉入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真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场思想革命和在思想革命的启蒙之下觉醒了的人民。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阿Q形象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他,都能有着自己的独特发现和发挥,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这个历史过程没有、也不会终结,而这是由作品本身的丰富性所决定的。

《阿Q

“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阿Q结构上,横向描写和纵向发展两种方法相结合。前六章,侧重用的是横向描写,从各个角度,对阿Q的性格和命运进行剖析,散点透视般地以一个个小故事、小的生活片断陆续揭示出了阿

Q精神胜利法的深刻内涵;后三章,侧重用的是纵向描写,通过描写辛亥革命后阿Q出于朴素的阶级本能对革命产生了朦胧的向往、他的这种革命观的局限性、以及他想革命而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却不让他革命,程,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了阿Q

形喜实悲,悲喜剧的艺术手法相结合,格相结合;阿Q的悲剧命运和统治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辛亥革命的悲剧和阿Q革命的喜剧相结合;辛亥革命的悲剧和反动投机者的喜剧行为相结合;辛亥革命自身悲剧的结局和喜剧

正是作品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

Q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辛亥革命中途夭折的无比痛惜以及对赵太爷、

假洋鬼子之流凶残暴虐、横行乡里的极端憎恶和鄙视。他把一颗火热的心深深地埋藏在心坎里,诙谐生动、准确传神,显示出了鲁迅高超的语言艺术。最主要的是白描手法,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有真意,少粉饰,勿卖弄,用简洁笔墨勾勒形象。在人物对话方面,有时尽管是很简单的几句话,也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教养和凸现人物独特的精神面貌。

(4)关于“革命”

①阿Q的革命:深恶痛绝——神往革命——宣布革命——畅想革命——请求革命——不

准革命——因革命被杀(想革命却不理解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脱离民众的致命弱点)

②“假洋鬼子”、赵秀才的革命:配“银桃子” ——盘辫子——砸龙牌——打尼姑——抢走宣德炉

(投机革命,混进革命)

(六)《孔乙己》 《孔乙己》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穷困、潦倒、迂腐、麻木的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作者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和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本篇的艺术特色在于结构严谨,先是开端,交待了环境和气氛;其次发展,介绍人物;再是高潮,即小说中心——提示了社会的冷酷无情。小说经营谋篇,工于匠心。特色之二在于以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性格。作品用第一人称“我”——酒店小伙计耳闻目睹的情况来写孔乙己,他的肖像刻划,对话,经历,都通过“我”的概括叙述来表现,由此塑造的人物,显得真实可信,从而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小说的语言也极精炼简洁。作者刻画的酒店掌柜,小伙计,短衣裳帮顾客,孩子们,众多人物都是以简练几笔勾画出来,惟妙惟肖。孔乙己结结巴巴地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自欺欺人的“窃书不能算偷”,将旧时代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余,令人叹服!

(七)《故乡》

(1)《故乡》写于1921年,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2)故事情节的三个阶段: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三幅故乡画面:①回忆中的故乡——优美动人;②现实中的故乡——荒凉冷落;③理想中的故乡——令人神往。 三位主要人物:①闰土——勤劳善良饱受苦难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②杨二嫂(“细脚伶仃的圆规”“豆腐西施”)——自私尖刻鄙俗的小市民;③“我” ——对现实生活不满正在寻找新生活的知识分子。

(3)《故乡》可以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里的人变了,“豆腐西施”杨二嫂变成了“圆规”,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尤其是闰土,文中的他变了更多。

闰土的变化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身材变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生活的压迫使得闰土不得不“终日吹着海风”,手也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贫苦大众的生活哪里有安逸可言,处处都是艰辛劳累,身体又哪里可能还像以前般亮丽。闰土的第二个变化是他对于“我”的称呼变了。“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儿时相好的玩伴,同辈的的存在,现在竟也套上了等级的帽子,彼此之间的层级竟然转变如此之大,也难怪“我”“打了一个寒噤”。闰土的第三个变化表现在他与“我”之间的情感的变化。以前甚至可以说是用兄弟相称,现在再也找不到以前的那种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感情了。本来“我”有很多话想对闰土说的,“想要连珠一般涌出:鱼鸡,跳鱼儿,贝壳,猹„„”到了后来“我也说不出话”了。从小时候的无话不谈到现在的话不投机,彼此之间感情的变化实实在在的让“我”明白“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究竟闰土的变化是为何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怎么也与当时闰土所处的环境逃不了干系。社会大环境改变的不仅仅

是外在的,连一个人的内心思想都深深地改变了。劳动人民生活在反动阶级的统治之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了种种的打压,社会制度已经成为了人民思想解放的一大阻碍。 鲁迅正是从社会根源上去探寻解决这一厚障壁的方法。思想上要消除闰土的等级观念和迷信观念(叫“我”老爷和要香炉),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主要的根源还是在于社会制度。若不诉诸社会政治经济革命,消除“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闰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彻底的解放。

(八)《社戏》

(1)《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由于本文收录在《呐喊》当中,

(2)《社戏》戏前波折、月夜行船去看戏、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偷豆吃等5个情节。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而且他很会办事,回来时船还未进平桥,他就先大声喊着:“都回来了!”安慰桥上的人们。特别是偷豆后和六一公公的谈话。六一公公指责他时,他先大胆承认说:“是的”,表现了他的勇敢纯真。又用“我们请客”的正当理由堵住六一公公的嘴,很机智。接着说:“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马上转守为攻。最后又下逐客令说:“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四句话显出了聪明智慧是别的孩子比不了的。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儿。

(3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 (4)

一是《故乡》一是《社戏》他常常是以理想中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社戏》没有正面描写农村的苦难,但对理想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社戏》可说正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的是对故乡的一腔挚爱。故乡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人的健康成长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显示。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鲁迅一直深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在《狂人日记》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对故乡极度失望的《故乡》中,他也是从少年闰土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由儿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于后代,鲁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小说《社戏》中所展现的,也恰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

(九)《明天》

(1)《明天》中单四嫂子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明天是什么?是希望还是绝望,单四嫂子不得而知,但失去宝儿后的孤独与痛苦却是真实的。

作品通过寡妇单四嫂痛失独子的描写,令人震悚地展示了一幅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的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作者冷峻的写作风格显示

出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精炼而写实的艺术显示了作者写作手法的纯熟。洗练而朴实的笔精彩的勾勒了一幅小镇风俗画,而人物的刻画与对话的描写,更难有一字更改,实在是精品中的精品。

(2)《自序》:“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十)《风波》

(1)《风波》描写1917年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某水乡所引起的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以小见大,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封闭,愚昧,保守的沉重氛围,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愚昧落后,冷漠保守,缺乏民族主义觉悟。

(2)主人公七斤住在农村,靠撑船度日,经常来回于鲁镇与城里之间,•因此知道这些时事。七斤在辛亥革命时剪了辫子,然而“皇帝坐龙庭”(即“复辟”)了又要辫子了。赵七爷先前盘着的头发也放下了,他还特意到七斤家严厉地责问:“七斤的辫子呢?”七斤嫂也没好声气地骂他。一时七斤家聚集了许多看客。但过了十几日,皇帝没坐龙庭,七斤相安无事,赵七爷的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一场关于辫子的风波就这样过去了,七斤重新获得了村里的尊敬,村子里的景象也依然如故,人们在少有变化中过着与上辈人一样的生活。

(3)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鲁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十一)高考试题

1、(2013年湖北高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 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 答案:B (B项中以宝玉的性格是不可能喜欢这样世俗的对联。)


相关文章

  •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名著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了解他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 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知识导航: 走近作者.走近作 ...查看


  • 八上文学常识.名著导读
  • 文学常识 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 ...查看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重点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 ...查看


  • 文学常识选择题
  • 文学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郭沫若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巴金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现代 ...查看


  • (部编)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目录
  • 2016年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目录 七年级上册 1.春/朱自清 2.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 ...查看


  •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提要
  • 初中名著导读复习提要 七上:<爱的教育>. <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七下:<童年>. <鲁滨孙漂流记> .<昆虫记> 八上:<朝花夕拾> ...查看


  • 高中生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 高中生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名著阅读的三种策略 如果你还不知道该读什么名著,可以先看一看有关权威专家或有关部门给中学生开列的名著推荐书目,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及需要进行选择.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相比,文学名著的阅读是一个比较漫 ...查看


  • 中考名著导读
  • 伊索寓言 作者概况: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主要内容: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主题思想: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艺术特色:①广泛 ...查看


  •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精选(含答案)
  •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名著导读重点习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________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 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________>.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