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试题库

电位分析法

一、计算题

1.在 -0.96V(vs SCE)时,硝基苯在汞阴极上发生如下反应: C6H5NO2 + 4H++ 4e-= C6H5NHOH + H2O

把 210mg含有硝基苯的有机试样溶解在 100mL甲醇中,电解 30min后反应完成。从电子库仑计上测得电量为 26.7C,计算试样中硝基苯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接成如下电池: SCE||Cl-(X mol/L)│ ISE

试推导标准加入法测定氯离子的计算公式。

3.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θ

A g/AgCl

=0.2223V。内参比溶液为

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 中,25oC

时测量的电位值。

4.由Cl-浓度为 1mol/L的甘汞电极和氢电极组成一电对,浸入 100mL HCl试液中。已知摩尔甘汞电极作阴极,电极电位为 0.28V,Eq (H+/ H2)= 0.00V,氢气分压为 101325Pa。Ar(H) = 1.008,Ar(Cl) = 35.4该电池电动势为0.40V。 (1)用电池组成符号表示电池的组成形式 (2)计算试液含有多少克 HCl

5.Ca2+选择电极为负极与另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测得0.010mol/L的Ca2+溶液的电动势为0.250V,同样情况下,测得未知钙离子溶液电动势为0.271V。两种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计算求未知Ca2+溶液的浓度。

6.流动载体钾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测量电池,以醋酸锂为盐桥,在1.0×10-2mol/L氯化钠溶液中测得电池 电动势为60.0mV(钾电极为负极),在1.0×10-2 mol/L氯化钾溶液中测得电池电动势为90.8mV(钾电极为正极),钾电极的响应斜率为 55.0mV/pK

。计算

值。

7.在干净的烧杯中准确加入试液50.0mL,用铜离子选择电极(为正极)和另一个参比电极组成测量电池,测得其电动势 Ex=-0.0225V。然后向试液中加入0.10mol/LCu2+的标准溶液0.50mL(搅拌均匀),测得电动势E=-0.0145V。计算原试液中Cu2+的浓度。(25oC) 8.

某钠离子选择电极,其的pH值应如何控制? 二、填空题

,如用它来测定pNa+=3的溶液,要求误差小于5%,试液

9.需要消耗外电源的电能才能产生电流而促使化学反应进行的装置_______________。凡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_________极,按照习惯的写法,电池符号的左边发生 ____________反应,电池的电动势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浸入两个电极,一个是 指示电极,另一个是参比电极,在零电流条件下,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1.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

A.与其对数成正比; B.与其成正比;C.与其对数成反比; 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12.氟化镧单晶氟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氟离子在膜表面的氧化层传递电子; B.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C. 氟离子穿越膜而使膜内外溶液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D. 氟离子在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13.产生pH玻璃电极不对称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玻璃膜内外表面的结构与特性差异;B.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玻璃膜内外参比电极不同;D.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活度不同;

14.单点定位法测定溶液pH值时,用标准pH缓冲溶液校正pH玻璃电极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B.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C.为了校正液接电位;D.为了校正温度的影响。

15.当pH玻璃电极测量超出企使用的pH范围的溶液时,测量值将发生"酸差"和"碱差"。 "酸差"和"碱差"使得测量pH值值将是:

A.偏高和偏高; B.偏低和偏低 C.偏高和偏低; D.偏低和偏高 16.在含有A. C.

游离

溶液中,用银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得的离子活度为:

的活度; 的活度。

。当用该电极测定浓度为

的溶液时,由于

引起的

测定误差为:

的总浓度; B.游离的活度; D.游离

17. K+选择电极对Mg2+的选择系数

A

.18.玻璃膜

B. 134% C. 1.8% D. 3.6% 选择电极对

的电位选择系数

,该电极用于测定

时,

要满足测定的现对误差小于1%,则应控制溶液的pH:A.大于7 B.大于8 C.大于9 D.大于10 19.电池:液代替上述的已知知

,测得电动势为0.367V。用一未知

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25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0.058/z。则未

溶液的pMg值为:

A.5.50 B. 5.00 C. 4.50 D. 4.00 20. 电池组成为

,移取未知

试液25.00ml,加入

标的浓

TISAB25.00mL,测得电动势为316.2mV。向上述测量溶液中加入2.50mL,

准溶液。得到电动势为374.7m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5mV/pCl-则未知试液中的度应为:

A. C.

; B. ; D.

电位分析法答案

一、计算题

1.[答](1)求出含硝基苯的有机试样中硝基苯的量

m = QM/nF = 26.7×123.0/4×96487 = 8.521×10-3 g (2) W(C6H5NO2) =( 8.521/210 ) = 0.0405

2. [答]设待测试液体积为 Vx ,浓度为 cx,测得电位为 E1;加入浓度 cs 体积为 Vs 的标准溶液,又测得电位为 E2。

由题可知: E 1 = b - Slgf·cx (1) Vs·cs + Vx·cx

E 2 = b - Slgf’─────────── (2) Vs + Vx

f’(Vs·cs + Vx·cx) 式 (1) - (2)得 E1 - E 2 = Slg────────────── f ( Vs + Vx)cx 假定 f = f’,则

Vs·cs

cx =────────────────

( Vs + Vx)·10 - Vx

当 Vx 》 Vs 时

3. [答]

4. [答]

1. Pt|H2 ( 101325Pa ) , HCl (x mol/L) º KCl ( 1 mol/L ) , Hg2Cl2|Hg 2. E = E (右) - E (左) = E (NCE) - E (H+/H2) (H+/H2) = E(NCE) - E = - 0.12

= E (H++/H2) + 0.0592lg([H]/p+H2) = 0.0592lg[H]

lg[H+] = - 0.12/0.0592 = - 2.0 , [H+ ] = 1.0×10-2 mol/L 含 HCl的质量 m= 3.7 g

3.

6. [答

]

7. [答

]

8.

pH应控制在大于6。 二、填空题

9. 电解池; 阴; 氧化; E阴-E阳。 10. 待测试液; 电动势 。 三、选择题

11:(D)、12:(B)、13:(A)、14:(A)、15:(C)16:(B)、17:(C)、18:(C)、19:(B)、20:(D)

电位分析

一、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____, 它没有_______性和_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___电位。

2.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____________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_______;第二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 3. 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 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___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____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_______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____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____,其中若使用_______电极的则称为______; 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6. 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7. 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表明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抗______离子干扰的能力。系数

越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离子选择电极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体积要________,浓度要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A KNO3 B KCl C KBr D KI 2.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3. M1| M1n+|| M2m+ |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A正极 B 参比电极 C 阴极 D 阳极

4.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5.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6. 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KNO3 B KCl C KBr D KI 7. 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 ( )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 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pH增高 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传递困难,pH增高

9.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A 3 B 5 C 7 D 9

10.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

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 A 0.002 倍B 500 倍 C 2000 倍 D 5000 倍 11.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

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 A 0.00018% B 134% C 1.8% D 3.6% 12. 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

13. 在电位滴定中,以 DE/DV-V(j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DE /DV 为零时的点

14.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 A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15.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三、简答题

1. 请画图说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并说明这种电极薄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测定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电池的表达式及其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 2. 简单说明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简述玻璃膜电极产生不对称电位的因素? 四、计算题

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 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 2.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θ

A g/AgCl

=0.2223V。内参比溶液为

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中,25oC时测量的电位值。[

]

3. 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 5.0 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

电极电位则为+0.0145V,电极的响应斜率每 pH 改变为 58.0mV,求此未知液的 pH值。 4. 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系数约为30,如用该电极测 pNa = 3 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浓度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 值必须大于多少?

电位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扩散电位; 强制; 选择; Donnan。 2.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

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 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3. ; 偏高; 酸差; 偏低; 碱差或钠差。4. F-; La3+; Ag|AgCl; 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 5. 电位分析法; 伏安法;滴汞;极谱法; 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6..待测试液;电动势 。7. A;B;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8. 小;高;减小稀释效应。 二、选择题

1.A 2. A 3. D 4. D 5. B 6.A 7. A 8. D 9. D 10 B11. C 12. C 13. C 14. B 15.B 三、简答题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示意于图。

电极薄膜是 LaF3单晶掺杂 0.5 % EuF2,以增加导电性。 测定时组成的电池为:

Ag│AgCl,Cl-,F-(恒定)│LaF3│F-(试液)|| SCE E =

- [E (Ag/AgCl) +

-(RT/F)×ln a

)

= 常数 + (RT/F)×ln aF-

2. 标准加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体积的试液和加入量较少但定量的标准溶液后的试液。它们具有相近的总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将测量值根据电位与浓度的基本公式计算,求得含量。它适用于组成较为复杂,份数不多的试样分析。

3. 不对称电位是玻璃模内外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如: 半径不同,内外表面应力不同; 内外表面化学腐蚀与沾污不同;

内外膜浸泡水的时间不等,吸水量不同也会造成差异。 四、计算题

1. 根据标准加入法公式:2

3. E = E - 0.058 pH

+ 0.0435 = E - 0.058×5 (1) + 0.0145 = E - 0.058 pH (2) 解 (1) 和 (2) 式 则 pH = 5.5 4. pNa = 3 则 [Na+] = 10-3 mol/L

这一浓度的 3% 为:Δ [Na+] = 10-3×3% = 3×10-5 mol/L Na+, H+ 同为一价离子,故 则 [H+] = 10-6 mol·L-1 即 pH = 6 为使测量误差小于 3%, 试液之 pH 值必须大于 6。

伏安与极谱分析

一、填空题

1.在极谱分析中滴汞电极称______,又称______,饱和甘汞电极称为_______,又称______。 2.充电电流的大小,相当于浓度为__________的物质所产生的扩散电流,其电性符号为_______,它限制了普通直流极谱的灵敏度。新的极谱技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克服了它的影响。

3.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_________,极谱波上任何一点的电流都是受__________所控制;不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_________,只有达到____________电流时才受扩散控制。 4.金属离子M与配体 L-发生如下的配位、扩散、解离、电极上还原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产生一极谱还原波: Mn+ +pL-= MLp───→ MLp (配位) (扩散) ↓

Mn+ + ne- ─→ M(Hg) + (还原) pL- 试回答: (1)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可逆波 (2)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不可逆波 (3)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动力波。

5.在经典极谱法中,极谱图上会出现电流峰,这个现象在极谱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滴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均,致使表面运动导致电极表面溶液产生______,使还原物质增多。此干扰电流可加入_____________消除。

7.极谱分析是利用被测离子或它的配离子的_____________电流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迁移电流的消除可在底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残余电流可用_______________解决,极大现象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消除。

8.极谱波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其电流与汞柱高的关系来决定,可逆极谱波波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呈正比,不可逆极谱波只在极限扩散电流时波高与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9.在极谱分析中为了建立浓差极化,要求极化电极___________,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搅拌。

10.单扫描极谱和经典直流极谱所加电压都是_______________,但前者速度____________;使其前者极谱图呈______________形,后者呈_______________形。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

2.交流极谱的灵敏度为 10 mol/L左右,和经典极谱法相当,其灵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在电解过程中没有加直流电压 B采用了快速加电压方式,有较大的充电电流 C迁移电流太大 D电极反应跟不上电压变化速度 3.

可逆电极反应,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5

A E1/2=(Ox/Red) B E 1/2与条件电位完全相等

C Ox的阴极波的半波电位与Red的阳极波的半波电位相等 D阴极波和阳极波的半波电位不等

4.经典的直流极谱中的充电电流是 ( )

A其大小与滴汞电位无关 B其大小与被测离子的浓度有关

C其大小主要与支持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D其大小与滴汞的电位,滴汞的大小有关 5.极谱分析时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是为了消除下列哪种干扰电流? ( ) A极谱极大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残留氧的还原电流 6.极谱扣除底电流后得到的电流包含 ( ) A残余电流 B扩散电流 C电容电流 D迁移电流 7.在电化学分析中溶液不能进行搅拌的方法是 ( ) A电解分析法 B库仑分析法 C极谱分析法 D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分析法 8.在酸性底液中不能用于清除溶解氧的方法是 ( ) A通入氮气 B通入氢气 C加入Na2CO3 D加入Na2SO3 9.在极谱分析方法中较好消除了充电电流的方法是 ( ) A经典极谱法 B方波极谱法 C交流极谱法 D单扫描极谱法 10.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是 ( ) A极限扩散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极限电流 11.在任何溶液中都能除氧的物质是 ( ) A N2 B CO2 C Na2SO3 D还原铁粉

12.某未知液 10.0mL中锌的波高为 4.0cm,将 0.50mL 1×10-3mol/L的锌标准溶液加到该未知液中去,混合液中锌的波高增至 9.0cm,未知液中锌的浓度是多少(mol/L)? ( ) A 1.34×10-4 B 2×10-4 C 3.67×10-4 D 4×10-4 13.交流极谱与经典极谱相比 ( )

A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但分辨率高 B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分辨率也差

C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分辨率也差 D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分辨率高 14.在极谱分析中,通氮气除氧后,需静置溶液半分钟,其目的是 ( )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D使汞滴周期恒定

15.迁移电流来源于 ( ) A电极表面双电层的充电过程 B底液中的杂质的电极反应 C电极表面离子的扩散 D电解池中两电极间产生的库仑力 三、简答题

6.在 0.1mol·L-1氢氧化钠介质中,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S2-。以悬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40 V时电解富集,然后溶出。

(l)分别写出富集和溶出时的电极反应式。 (2)画出它的溶出伏安曲线。 四、计算题

1.用极谱法测定铟获得如下数据

溶 液

25.0mL0.40 mol·L-1 KCl稀释到100.0mL 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稀释到100.0mL

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并加入 10.0 mL2.0×10 mol·L In(Ⅲ)稀释到100.0mL 计算样品溶液中铟的含量(mg·L-1)。

2.将3.000g锡矿试样,经溶样化学处理后配制成250mL溶液,吸取25.0mL试样进行极谱分析,其极限扩散电流为24.9μA,然后在电解池中再加入5.0mL6.0×10-3mol/L的标准锡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极限扩散电流为28.3μA,计算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

伏安与极谱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工作电极 极化电极 参比电极 去极化电极2.10-5mol/L 正或负 方波极谱 脉冲极谱

3.很快 扩散速度 较慢 极限扩散4..扩散作用;电极反应;化学(离解)反应。 5.极谱极大 表面张力 切向运动 表面活性物质7.扩散,支持电解质,扣除底电流,表

-4

-1

在-0.70V处观测到的电流

/mA 8.7 49.1

64.6

面活性剂

8.汞柱高平方根,汞柱高平方根9.表面积小,要低,不能 10.线性扫描电压,较快,平滑峰状,锯齿平台波 二、选择题

1. D 2. B 3. C 4. D 5. A 6.B 7. C 8. D 9. B 10 A11. A 12. C 13. A 14.A 15.D 三、简答题

6. (1)富集:Hg + S2- -2e= HgS 溶出: HgS + 2e = Hg + S2-

四、计算题

1.标准加入法,需扣除空白值

ix=49.1-8.7=40.4mA,Δi=64.6-49.1=15.5mA

依题意,有

则c-4x=2.608×10-4mol·L-1 即cx=2.606×10×114.8×103=29.9mg·L-12.解:根据标准加入法计算式 csVshx cx =───────── H(Vx+Vs) -hVx

已知:Cs =6.0×10-3mol/L; Vs=5.0mL

H =28.3mA hx=24.9mA Vx=25.0mL 6.0×10-3×5×24.9

cx =─────────── =3.30×10-3mol/L 28.3×30 -24.9×25

w(Sn) =3.3×10-3(250/1000)×118.69/3.00=0.0326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 )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 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 C. 改变色谱柱温 D.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 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贮液器 D. 加温

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 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9.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 ) A.直形填充柱B.毛细管柱C.U形柱D.螺旋形柱

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 A.毛细管扩散作用 B.萃取分离 C.液-液离子交换 D.液-固吸附 二:简答题

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三:计算题

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26 cm2。甲苯为0.95 cm2,邻二甲苯为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794,邻二甲苯0.840.对二甲苯0.812)。

2. 用热导池为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仅含乙醇、庚烷、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试样测得它

们的峰面积分别为:5.00 cm2、9.00 cm2、4.00 cm2和7.00cm2, 它。们的重量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4、0.70、0.78和0.79。求它们各自质量分数。

3. 用一理论塔板数n为6400的柱子分离某混合物。从色谱图上测得组分A的tR,A为14min40s,组分B的tR,B为15min。求: (1) 组分A、B的分离度RS。

(2) 假设保留时间不变,要使A、B两组分刚好完全分开,需要理论塔板数。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B 6.D 7.C 8.A 9.A 10.B 二、简答题

1.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三:计算题

1. A苯=1.26cm2 A甲苯=0.95cm2 A邻=2.55cm2 A对=1.04cm2

归一化法: f 苯=0.780 f甲苯=0.794 f邻=0.840 f对=0.812 Y= f 苯A苯 + f甲苯A甲苯 + f邻A邻 + f对A对

=0.780×1.26 + 0.794×0.95 + 0.840×2.55 + 0.812×1.04 =0.9828 + 0.7543 + 2.142 + 0.8448=4.7236

W苯=0.9828/4.7236×100%=20.8% W甲苯=0.7543/4.7236×100%=16.0% W邻=2.142/4.7236×100%=45.3% W对=0.8448/4.7236×100%=17.9% 2. 据 Wi = (fi’Ai)/(∑fi'Ai) 化合物 fi'Ai 质量分数 乙 醇 5.00×0.64 0.18 庚 烷 9.00×0.70 0.35 苯 4.00×0.78 0.17 乙酸乙酯 7.00×0.79 0.31 ∑fi'Ai= 18.15

3. n=6400 tR,A=14×60+40=880 s TR,B=15×60=900 s

R1=2(tR,B-tR,A)/(Wb,A+Wb,B)

=2(tR,B-tR,A)/(4tR,A/n1/2+4tR,B/n1/2)=0.45

n2= n1(R2/R1)2=6400(1.5/0.45)2=71111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填空题

1. NMR法中影响质子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 1H 的核磁矩是2.7927核磁子, 11B的核磁矩是2.6880核磁子, 核自旋量子数为3/2,在1.000T 磁场中, 1H 的NMR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1B的自旋能级分裂为_______个, 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核磁子=5.051×10-27J/T, h=6.626×10-34J·s)

3. 化合物C6H12O,其红外光谱在1720cm-1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1HNMR谱图上,

有两组单峰da=0.9, db=2.1,峰面积之比a:b =3:1, a为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基团,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d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13C的d值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Li =3.2560, mB=2.6880, m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1) BLi>BB>BAs (2) BAs>BB>BLi (3) BB>BLi>BAs (4) BLi>BAs>BLi

2.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3.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 (3) CH3-OOC-CH2-COO-CH3(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4.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5.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Li =3.2560, mB=2.6880, m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1) BLi>BB>BAs (2) BAs>BB>BLi (3) BB>BLi>BAs (4) BLi>BAs>BLi 6. 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 的1HNMR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 (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

(3) 2个单峰 (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7.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 (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

8. 在下列因素中, 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 ( ) (1) 磁场不均匀 (2) 增大射频辐射的功率

(3) 试样的粘度增大 (4) 种种原因使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的速率显著增大 9. 将

(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4 )

10.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11.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

12.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 (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三、问答题

1. 只有一组1H-NMR谱图信号和特定分子式的下列化合物, 可能的结构是什么? (1) C2H6O (2) C3H6Cl2 (3) C3H6O

2. 试推测分子式为C3H6Cl2, 且具有下列NMR谱数据的化合物结构. d 质子数 信号类型 2.2 2 五重峰 3.8 4 三重峰

3. 一个沸点为72OC的碘代烷, 它的1H-NMR谱: d=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试推测其结构并加以说明。 四、计算题 ( 共 4题 20分 )

1. 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一般合成物有两种异构体:

对位(p) 邻位(o)

其中有效成分是对位异构体。从某批合成产物的1HNMR谱图中得到如下数据: d=4.75和d=4.88为两个化合物中高

的单峰,这两个峰的半高宽是一样的,其

h对=24个单位,h邻=17个单位。求对位异构体的含量。

2. 当采用90MHz频率照射时, TMS和化合物中某质子之间的频率差为430Hz, 这个质子 吸收的化学位移是多少?

3.13C在外磁场中,磁场强度为2.3487T,用25.10MHz射频照射,产生核磁共振信号,问13C的核磁矩为多少核磁子?(1核磁子单位=5.05×10J·T, h=6.63×10J·s)

核磁共振波谱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或以上两条合并成“电子效应”也可以) 磁各向异性效应; 氢键的生成; 溶剂效应。 2. 42.58 4 13.66

3. 叔丁基中的三个甲基CH3-; CH3C=O中甲基;

-27

-1

-34

结构式是:

4. 甲醛; 乙炔; 甲醛; 乙炔。 二、选择题

1. (2) 2. (2) 3. (3) 4. (b) 5. (2) 6. (4) 7. (1) 8. (2) 9. (2) 10. (3)11. (2) 12. (4) 三、问答题

1. (1) C2H6O 为CH3-O-CH3

(2) C3H6Cl2为

(3) C3H6O 为CH3-CO-CH3

2. d 2.2, 2H 五重峰 说明有4个等价的邻接H, 故该化合物结构为: CH2(CH2Cl)2

3. δ=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 , 这两个结合是典型的乙基峰, 而且该化合物沸点低.

该结构为: CH3CH2I 四、计算题

1.根据两个单峰的半高宽一样

ω(p)=h对/(h对+h邻)=24/(24+17)=58.5% 2.d =Dn / no×106 =(430×106)/(90×106) =4.78 3.根据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其原因是(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 (4)______。 2.乳化剂OP-10的化学名称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化学式:

IR谱图中标记峰的归属:a_____, b____, c______, d____。

3.化合物

的红外光谱图的主要振动吸收带应为:

(1)3500~31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2)3000~27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3)1900~165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4)1475~13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4.在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中

(1) 3300~30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2) 1675~14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3) 1000~65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二、选择题

1.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 (1) 0 (2) 1 (3) 2 (4) 3

2.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2)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3)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4)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必为红外活性振动,反之则不是 4.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 ( )

(1)单质 (2)纯物质 (3)混合物 (4)任何试样 5.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 (1)H2O (2)CO2 (3)HCl (4)N2 6.红外光谱法,试样状态可以是 ( )

(1)气体状态 (2)固体状态 (3)固体,液体状态 (4)气体,液体,固体状态都可以在含羰基的

7.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 )

(1)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2)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3)不移动 (4)稍有振动

8.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1)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4)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9.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用 ( )

(1)电子倍增器 (2)光电倍增管 (3)高真空热电偶 (4)无线电线圈

10.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 (1)玻璃 (2)石英 (3)卤化物晶体 (4)有机玻璃

11.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1) CH3-CHO (2) CH3-CO-CH3 (3) CH3-CHOH-CH3 (4) CH3-O-CH2-CH3

12.若C=C键的力常数是1.0×10N/cm,则该键的振动频率是(mC=C=1.0×10-23g) ( ) (1)10.2×1013HZ (2) 7.7×1013HZ (3) 5.1×1013HZ (4) 2.6×1013HZ 三、问答题 1.

邻硝基苯酚为什么?

在1.0mol/L溶液与0.5mol/L溶液中OH伸缩振动频率发生什么变化?

2.简单说明下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有何不同? A. CH3-COO-CO-CH3 B. CH3-COO-CH3 C. CH3-CO-N(CH3)2

3.某化合物的红外谱图如下。试推测该化合物是否含有羰基 (C=O),苯环及双键(=C=C=)?为什么?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某些振动方式不产生偶极矩的变化,是非红外活性的; 由于分子的对称性,某些振动方式是简并的; 某些振动频率十分接近,不能被仪器分辨; 某些振动吸收能量太小,信号很弱,不能被仪器检出。 2. a峰为nOH,b峰为nCH,c峰为nC=C,d峰为nC-O-C。 3. N-H伸缩 C-H伸缩 C=O伸缩 C-H伸缩

4. Ar-H伸缩 C=C伸缩(苯的骨架) Ar-H弯曲 二、选择题

1. (1) 2.(3) 3.(2) 4.(2) 5 (4) 6.4) 7.(2) 8. (3) 9.(3) 10.(3) 11 (3) 12. (3) 三、问答题

1. 不变化,邻硝基苯酚在上述两个浓度溶液中都生成了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不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2.[答](1) A在1900~1650cm-1有两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振动的偶合) B, C在1900~1650cm-1只有一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 (2) B的C=O吸收峰在波数高的位置 C则在波数相对较低的位置

3.[答]1745 cm-1有强吸收峰,说明有羰基 ( C = O )

3000~ 3100 cm-1,1600 cm-1,1500 cm-1 无吸收,说明不含苯环 3000~ 3100 cm-1无吸收,说明不含双键 ( = C = C = )。 四、计算题 1.[答]

1 k

σ=───(────)1/2 2pc m 波数之比为 (k)1/2之比

σ(单) :σ(双) :σ(三) = (k1/21/21) : (k2) : (k3)1/2 1200 : 1667 : 2260 = (k1)1/2 : (k2)1/2 : (k1/23)

k1 : k2 : k3 = 1.0 : 1.91 : 3.6

2.[答]σ=1/(2pc)(k/m)1/2,σ =1307(k/m)1/2 m (C=O) =6.86 m (C=Cl)=8.97 σ =1307×(12.1/6.86)1/2= 1307×1.33 =1738cm-1 σ =1307×(3.4/8.97)1/2 = 1307×0.616 =805cm-1 3.[答]∵σ(cm-1) = 1307(k/m)1/2

而σ(cm-1) = 104/l, O-H的折合质量m = 16/(1+16) = 0.9412104/l = 1307(k/m)1/2

k = (104/1307×2.77)2×0.9412 = 7.18 N/cm

库仑分析法

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2O3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 。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2来滴定Tl+, Tl++ Br2─→ Tl+ 2Br- 到达终点时测得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r (Tl) = 204.4] ( )

A 7.203×10-4 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 4. 库仑滴定法的“原始基准”是 ( )

A 标准溶液 B 基准物质 C 电量 D 法拉第常数 5.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 )

A 100%电流效率 B 100%滴定效率 C 控制电极电位 D 控制电流密度 6. 微库仑滴定分析时,加入大量去极剂是为了 ( )

A 增加溶液导电性 B 抑制副反应,提高电流效率C 控制反应速度 D 促进电极反应

7.在恒电流库仑滴定中采用大于 45V 的高压直流电源是为了 ( )

A 克服过电位 B 保证 100% 的电流效率C 保持电流恒定 D 保持工作电极电位恒定

8. 微库仑分析与库仑滴定相比,前者主要特点是 ( ) A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

B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而且在恒流情况下工作 C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不同之处是电流不是恒定的 D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具有一对工作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 9. 在库仑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选择性,一般都是采用 ( ) A 大的工作电极 B 大的电流 C 控制电位 D 控制时间 10.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 )

A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B 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C 测量精度相近 D 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四、计算题

1. 用控制电位库仑法测定溴离子,在 100mL 酸性试液中进行电解,Br-在铂阳极上氧化为 Br2。当电解电流降低至最低值时,测得所消耗的电量为 105.5C,试计算试液中 Br-的浓度。

2. 一个0.1 mo1·L-1 CuSO4溶液,其中H2SO4的浓度为1 mol·L-1,用两个铂电极进行电解,氧在铂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40 V,氢在铜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60 V。 (1)外加电压达到何值Cu才开始在阴极析出。

(2)若外加电压刚好等于氢析出的分解电压,当电解完毕时留在溶液中未析出的铜的浓度是多少?

库仑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I2, 阴极, 防止试液酸度改变, KI, 起导电作用.

2. 化学指示剂法、电位法、光度法、永停终点法; 永停终点法。 3. 恒定电位; 加入辅助电解质。

4. 氢气析出;氧气产生 5. 恒定电位;加入辅助电解质。 6. 电量;100%的电流效率。 7. m = (M/nF) ×it

8. 电极反应产生; 化学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 库仑滴定法。 二、选择题

1.B 2.D 3. B 4.D 5. A 6.B 7. C 8. C 9. C 10. D 三、简答题

1. 恒电位法是恒定电位,但电量的测量要求使用库仑计或电积分仪等装置。

恒电流法是通入恒定的电流,采用加入辅助电解质,产生滴定剂的方法,电量的计算采用i×t,但要求有准确确定终点的方法。

2. (1)保证电极反应的电流效率是 100% 地为欲测离子所利用(或者说电极上只有主反应,不发生副反应)。

(2) 能准确地测量出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3) 能准确地指示电解过程的结束。

3. 相同点:都是电解过程,不需要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可测定高含量组分.都可分为控制电位和控制电流两种方法.

不同点:电解分析用于电重量分析或分离.库仑分析是依据法拉第定律,测定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可用于痕量组分的分析.

4. 间接库仑滴定法比直接恒电流库仑法更易控制电流效率为100%.

库仑分析的理论依据是Farady(法拉第)定律,只有当电流效率为100%时,通过溶液或者电解时所消耗的电量才能完全用于被测物质进行电极反应.恒定电流对被测物质进行电解,很难保证电流效率为100%. 四、计算题 1. 2Br- = Br2 + 2e- 则析出B的浓度: Q×1000

cBr-= ──── = 1.09×10-2 mol/L F×100

2. (1)

V

E外=Ea +ηa–Ec=1.22+0.40-0.307=1.313V (2)

[Cu2+]=1.73×10-32mol·L-1

V

即Ec= –0.60V

气相色谱法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 A、B和C

4.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5.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6.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 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9.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 H2 B He C Ar D N2 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三:计算题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 0.88g/mL)。若仪器噪声为0.02 mV,计算其检测限。

2.一根 2 m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

流量 20 mL/min( 50℃) 柱温 50℃ 柱前压力:133.32 kpa 柱后压力101.32kPa 空气保留时间0.50 min 正己烷保留时间3.50 min 正庚烷保留时间4.10 min

①计算正己烷,正庚烷的校正保留体积;

②若正庚烷的半峰宽为0.25 min,用正庚烷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 ③求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分配比k1和k2。

3.正庚烷与正己烷在某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94s和85s,空气在此柱上的保留时间为10s,所得理论塔板数为3900块,求此二化合物在该柱上的分离度?

4.在某色谱柱上,二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为1.211。若有效板高度为 0.1cm,为使此组分在该色谱柱上获得完全分离,求所需色谱柱的最低长度?

气相色谱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A 5. C 6. B 7. D 8. A 9. D 10. A 三:计算题

1. mV·mL·mg-1

mg·mL-1

2. F=20mL/min, t0=30s=0.50min, t已=3.50min=210s, t庚=4.10min=250s ①V已’=F(t已-t0)=20×(3.50-0.50)=60mL V庚’=F(t庚-t0)=20×(4.10-0.50)=72mL ②W1/2(庚)=0.25min

n理=5.54×(t/W1/2)2=5.54×(4.10/0.25)2=1490

H=L/n理=200/1490= 0.13cm

对正已烷,若半峰宽也为0.25min,则

W1/2(已)=0.25min

n理=5.54×(t/W1/2)2=5.54×(3.5/0.25)2=1086

H=L/n理=200/1086= 0.184cm

3.已知n理=3900, t0=10s, t1=85s, t2=94s n理=16×(t1/w1)2 n理=16×(t1/w1)2 即3900=16×(85/w21) 3900=16×(94/w2)2 求得w1=5.44s, w2=6.02s

所以

4.已知Heff= 0.1cm, r21=1.211, R=1.5

cm,近似为 120cm.

电位分析法

一、计算题

1.在 -0.96V(vs SCE)时,硝基苯在汞阴极上发生如下反应: C6H5NO2 + 4H++ 4e-= C6H5NHOH + H2O

把 210mg含有硝基苯的有机试样溶解在 100mL甲醇中,电解 30min后反应完成。从电子库仑计上测得电量为 26.7C,计算试样中硝基苯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接成如下电池: SCE||Cl-(X mol/L)│ ISE

试推导标准加入法测定氯离子的计算公式。

3.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θ

A g/AgCl

=0.2223V。内参比溶液为

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 中,25oC

时测量的电位值。

4.由Cl-浓度为 1mol/L的甘汞电极和氢电极组成一电对,浸入 100mL HCl试液中。已知摩尔甘汞电极作阴极,电极电位为 0.28V,Eq (H+/ H2)= 0.00V,氢气分压为 101325Pa。Ar(H) = 1.008,Ar(Cl) = 35.4该电池电动势为0.40V。 (1)用电池组成符号表示电池的组成形式 (2)计算试液含有多少克 HCl

5.Ca2+选择电极为负极与另一参比电极组成电池,测得0.010mol/L的Ca2+溶液的电动势为0.250V,同样情况下,测得未知钙离子溶液电动势为0.271V。两种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同,计算求未知Ca2+溶液的浓度。

6.流动载体钾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测量电池,以醋酸锂为盐桥,在1.0×10-2mol/L氯化钠溶液中测得电池 电动势为60.0mV(钾电极为负极),在1.0×10-2 mol/L氯化钾溶液中测得电池电动势为90.8mV(钾电极为正极),钾电极的响应斜率为 55.0mV/pK

。计算

值。

7.在干净的烧杯中准确加入试液50.0mL,用铜离子选择电极(为正极)和另一个参比电极组成测量电池,测得其电动势 Ex=-0.0225V。然后向试液中加入0.10mol/LCu2+的标准溶液0.50mL(搅拌均匀),测得电动势E=-0.0145V。计算原试液中Cu2+的浓度。(25oC) 8.

某钠离子选择电极,其的pH值应如何控制? 二、填空题

,如用它来测定pNa+=3的溶液,要求误差小于5%,试液

9.需要消耗外电源的电能才能产生电流而促使化学反应进行的装置_______________。凡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_________极,按照习惯的写法,电池符号的左边发生 ____________反应,电池的电动势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浸入两个电极,一个是 指示电极,另一个是参比电极,在零电流条件下,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1.在直接电位法分析中,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与被测离子活度的关系为

A.与其对数成正比; B.与其成正比;C.与其对数成反比; D.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12.氟化镧单晶氟离子选择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氟离子在膜表面的氧化层传递电子; B.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C. 氟离子穿越膜而使膜内外溶液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D. 氟离子在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13.产生pH玻璃电极不对称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A.玻璃膜内外表面的结构与特性差异;B.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 C.玻璃膜内外参比电极不同;D.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活度不同;

14.单点定位法测定溶液pH值时,用标准pH缓冲溶液校正pH玻璃电极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B.为了校正电极的不对称电位; C.为了校正液接电位;D.为了校正温度的影响。

15.当pH玻璃电极测量超出企使用的pH范围的溶液时,测量值将发生"酸差"和"碱差"。 "酸差"和"碱差"使得测量pH值值将是:

A.偏高和偏高; B.偏低和偏低 C.偏高和偏低; D.偏低和偏高 16.在含有A. C.

游离

溶液中,用银离子选择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得的离子活度为:

的活度; 的活度。

。当用该电极测定浓度为

的溶液时,由于

引起的

测定误差为:

的总浓度; B.游离的活度; D.游离

17. K+选择电极对Mg2+的选择系数

A

.18.玻璃膜

B. 134% C. 1.8% D. 3.6% 选择电极对

的电位选择系数

,该电极用于测定

时,

要满足测定的现对误差小于1%,则应控制溶液的pH:A.大于7 B.大于8 C.大于9 D.大于10 19.电池:液代替上述的已知知

,测得电动势为0.367V。用一未知

溶液,测得电动势为0.425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0.058/z。则未

溶液的pMg值为:

A.5.50 B. 5.00 C. 4.50 D. 4.00 20. 电池组成为

,移取未知

试液25.00ml,加入

标的浓

TISAB25.00mL,测得电动势为316.2mV。向上述测量溶液中加入2.50mL,

准溶液。得到电动势为374.7mV,若电极的响应斜率为58.5mV/pCl-则未知试液中的度应为:

A. C.

; B. ; D.

电位分析法答案

一、计算题

1.[答](1)求出含硝基苯的有机试样中硝基苯的量

m = QM/nF = 26.7×123.0/4×96487 = 8.521×10-3 g (2) W(C6H5NO2) =( 8.521/210 ) = 0.0405

2. [答]设待测试液体积为 Vx ,浓度为 cx,测得电位为 E1;加入浓度 cs 体积为 Vs 的标准溶液,又测得电位为 E2。

由题可知: E 1 = b - Slgf·cx (1) Vs·cs + Vx·cx

E 2 = b - Slgf’─────────── (2) Vs + Vx

f’(Vs·cs + Vx·cx) 式 (1) - (2)得 E1 - E 2 = Slg────────────── f ( Vs + Vx)cx 假定 f = f’,则

Vs·cs

cx =────────────────

( Vs + Vx)·10 - Vx

当 Vx 》 Vs 时

3. [答]

4. [答]

1. Pt|H2 ( 101325Pa ) , HCl (x mol/L) º KCl ( 1 mol/L ) , Hg2Cl2|Hg 2. E = E (右) - E (左) = E (NCE) - E (H+/H2) (H+/H2) = E(NCE) - E = - 0.12

= E (H++/H2) + 0.0592lg([H]/p+H2) = 0.0592lg[H]

lg[H+] = - 0.12/0.0592 = - 2.0 , [H+ ] = 1.0×10-2 mol/L 含 HCl的质量 m= 3.7 g

3.

6. [答

]

7. [答

]

8.

pH应控制在大于6。 二、填空题

9. 电解池; 阴; 氧化; E阴-E阳。 10. 待测试液; 电动势 。 三、选择题

11:(D)、12:(B)、13:(A)、14:(A)、15:(C)16:(B)、17:(C)、18:(C)、19:(B)、20:(D)

电位分析

一、填空题

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_____, 它没有_______性和__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____电位。

2.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____________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________;第二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 3. 用直读法测定试液的pH值, 其操作定义可用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用pH玻璃电极测定酸度时, 测定强酸溶液时, 测得的pH比实际数值_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测定强碱时, 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______, 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 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___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____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__________, 内参比电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 由于测量电池的参数不同而分成各种方法:测量电动势为______;测量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是_____,其中若使用_______电极的则称为______; 测量电阻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测量电量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6. 电位法测量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浸入两个电极, 一个是指示电极, 另一个是参比电极, 在零电流条件下, 测量所组成的原电池______________。

7. 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表明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抗______离子干扰的能力。系数

越小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离子选择电极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对加入的标准溶液要求体积要________,浓度要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A KNO3 B KCl C KBr D KI 2.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C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3. M1| M1n+|| M2m+ |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 A正极 B 参比电极 C 阴极 D 阳极

4.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 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 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

5.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6. 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KNO3 B KCl C KBr D KI 7. 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 ( )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

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 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

8. 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因是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 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 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pH增高 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传递困难,pH增高

9.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A 3 B 5 C 7 D 9

10. 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

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 A 0.002 倍B 500 倍 C 2000 倍 D 5000 倍 11.

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

,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

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 A 0.00018% B 134% C 1.8% D 3.6% 12. 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 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 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

13. 在电位滴定中,以 DE/DV-V(j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 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 D DE /DV 为零时的点

14.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 A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 15.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 C 校正方法误差 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 三、简答题

1. 请画图说明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并说明这种电极薄膜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写出测定时氟离子选择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电池的表达式及其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 2. 简单说明电位法中标准加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简述玻璃膜电极产生不对称电位的因素? 四、计算题

1.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一含F-的试样溶液50.0mL,测得其电位为86.5mV。加入5.00×10-2mol/L氟标准溶液0.50mL后测得其电位为68.0mV。已知该电极的实际斜率为 59.0mV/pF,试求试样溶液中F-的含量为多少(mol/L)? 2.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E θ

A g/AgCl

=0.2223V。内参比溶液为

0.10mol/LNaCl和1.0×10-3mol/LNaF,计算它在1.0×-5mol/LF-,pH=7的试液中,25oC时测量的电位值。[

]

3. 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 pH = 5.0 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0.0435V;测定另一未知试液时

电极电位则为+0.0145V,电极的响应斜率每 pH 改变为 58.0mV,求此未知液的 pH值。 4. 某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其选择性系数约为30,如用该电极测 pNa = 3 的钠离子溶液,并要求浓度测定误差小于3%,则试液的pH 值必须大于多少?

电位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扩散电位; 强制; 选择; Donnan。 2. 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

维持试样与标准试液有恒定的离子活度;

使试液在离子选择电极适合的pH范围内,避免H+或OH-干扰; 使被测离子释放成为可检测的游离离子。

3. ; 偏高; 酸差; 偏低; 碱差或钠差。4. F-; La3+; Ag|AgCl; 0.1mol/LNaCl和0.1mol/LNaF溶液。 5. 电位分析法; 伏安法;滴汞;极谱法; 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6..待测试液;电动势 。7. A;B;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8. 小;高;减小稀释效应。 二、选择题

1.A 2. A 3. D 4. D 5. B 6.A 7. A 8. D 9. D 10 B11. C 12. C 13. C 14. B 15.B 三、简答题

1. 氟离子选择电极示意于图。

电极薄膜是 LaF3单晶掺杂 0.5 % EuF2,以增加导电性。 测定时组成的电池为:

Ag│AgCl,Cl-,F-(恒定)│LaF3│F-(试液)|| SCE E =

- [E (Ag/AgCl) +

-(RT/F)×ln a

)

= 常数 + (RT/F)×ln aF-

2. 标准加入法是通过测量已知体积的试液和加入量较少但定量的标准溶液后的试液。它们具有相近的总离子强度和活度系数,将测量值根据电位与浓度的基本公式计算,求得含量。它适用于组成较为复杂,份数不多的试样分析。

3. 不对称电位是玻璃模内外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如: 半径不同,内外表面应力不同; 内外表面化学腐蚀与沾污不同;

内外膜浸泡水的时间不等,吸水量不同也会造成差异。 四、计算题

1. 根据标准加入法公式:2

3. E = E - 0.058 pH

+ 0.0435 = E - 0.058×5 (1) + 0.0145 = E - 0.058 pH (2) 解 (1) 和 (2) 式 则 pH = 5.5 4. pNa = 3 则 [Na+] = 10-3 mol/L

这一浓度的 3% 为:Δ [Na+] = 10-3×3% = 3×10-5 mol/L Na+, H+ 同为一价离子,故 则 [H+] = 10-6 mol·L-1 即 pH = 6 为使测量误差小于 3%, 试液之 pH 值必须大于 6。

伏安与极谱分析

一、填空题

1.在极谱分析中滴汞电极称______,又称______,饱和甘汞电极称为_______,又称______。 2.充电电流的大小,相当于浓度为__________的物质所产生的扩散电流,其电性符号为_______,它限制了普通直流极谱的灵敏度。新的极谱技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克服了它的影响。

3.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_________,极谱波上任何一点的电流都是受__________所控制;不可逆波电极反应速度__________,只有达到____________电流时才受扩散控制。 4.金属离子M与配体 L-发生如下的配位、扩散、解离、电极上还原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产生一极谱还原波: Mn+ +pL-= MLp───→ MLp (配位) (扩散) ↓

Mn+ + ne- ─→ M(Hg) + (还原) pL- 试回答: (1)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可逆波 (2)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不可逆波 (3) 受 ________控制时该极谱波是动力波。

5.在经典极谱法中,极谱图上会出现电流峰,这个现象在极谱中称为_________________,它是由于滴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均,致使表面运动导致电极表面溶液产生______,使还原物质增多。此干扰电流可加入_____________消除。

7.极谱分析是利用被测离子或它的配离子的_____________电流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迁移电流的消除可在底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残余电流可用_______________解决,极大现象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消除。

8.极谱波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其电流与汞柱高的关系来决定,可逆极谱波波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呈正比,不可逆极谱波只在极限扩散电流时波高与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9.在极谱分析中为了建立浓差极化,要求极化电极___________,溶液中被测物质的浓度_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搅拌。

10.单扫描极谱和经典直流极谱所加电压都是_______________,但前者速度____________;使其前者极谱图呈______________形,后者呈_______________形。 二、选择题

1.在下列极谱分析操作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通N2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B加入表面活性剂消除极谱极大

C恒温消除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D在搅拌下进行减小浓差极化的影响

2.交流极谱的灵敏度为 10 mol/L左右,和经典极谱法相当,其灵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在电解过程中没有加直流电压 B采用了快速加电压方式,有较大的充电电流 C迁移电流太大 D电极反应跟不上电压变化速度 3.

可逆电极反应,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5

A E1/2=(Ox/Red) B E 1/2与条件电位完全相等

C Ox的阴极波的半波电位与Red的阳极波的半波电位相等 D阴极波和阳极波的半波电位不等

4.经典的直流极谱中的充电电流是 ( )

A其大小与滴汞电位无关 B其大小与被测离子的浓度有关

C其大小主要与支持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D其大小与滴汞的电位,滴汞的大小有关 5.极谱分析时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是为了消除下列哪种干扰电流? ( ) A极谱极大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残留氧的还原电流 6.极谱扣除底电流后得到的电流包含 ( ) A残余电流 B扩散电流 C电容电流 D迁移电流 7.在电化学分析中溶液不能进行搅拌的方法是 ( ) A电解分析法 B库仑分析法 C极谱分析法 D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分析法 8.在酸性底液中不能用于清除溶解氧的方法是 ( ) A通入氮气 B通入氢气 C加入Na2CO3 D加入Na2SO3 9.在极谱分析方法中较好消除了充电电流的方法是 ( ) A经典极谱法 B方波极谱法 C交流极谱法 D单扫描极谱法 10.在极谱分析中与被分析物质浓度呈正比例的电流是 ( ) A极限扩散电流 B迁移电流 C残余电流 D极限电流 11.在任何溶液中都能除氧的物质是 ( ) A N2 B CO2 C Na2SO3 D还原铁粉

12.某未知液 10.0mL中锌的波高为 4.0cm,将 0.50mL 1×10-3mol/L的锌标准溶液加到该未知液中去,混合液中锌的波高增至 9.0cm,未知液中锌的浓度是多少(mol/L)? ( ) A 1.34×10-4 B 2×10-4 C 3.67×10-4 D 4×10-4 13.交流极谱与经典极谱相比 ( )

A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但分辨率高 B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大,分辨率也差

C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分辨率也差 D交流极谱的充电电流小,分辨率高 14.在极谱分析中,通氮气除氧后,需静置溶液半分钟,其目的是 ( ) A防止在溶液中产生对流传质 B有利于在电极表面建立扩散层 C使溶解的气体逸出溶液 D使汞滴周期恒定

15.迁移电流来源于 ( ) A电极表面双电层的充电过程 B底液中的杂质的电极反应 C电极表面离子的扩散 D电解池中两电极间产生的库仑力 三、简答题

6.在 0.1mol·L-1氢氧化钠介质中,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 S2-。以悬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40 V时电解富集,然后溶出。

(l)分别写出富集和溶出时的电极反应式。 (2)画出它的溶出伏安曲线。 四、计算题

1.用极谱法测定铟获得如下数据

溶 液

25.0mL0.40 mol·L-1 KCl稀释到100.0mL 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稀释到100.0mL

25.0mL0.40 mol·L-1 KCl和20.0mL试样并加入 10.0 mL2.0×10 mol·L In(Ⅲ)稀释到100.0mL 计算样品溶液中铟的含量(mg·L-1)。

2.将3.000g锡矿试样,经溶样化学处理后配制成250mL溶液,吸取25.0mL试样进行极谱分析,其极限扩散电流为24.9μA,然后在电解池中再加入5.0mL6.0×10-3mol/L的标准锡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极限扩散电流为28.3μA,计算试样中锡的质量分数.

伏安与极谱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工作电极 极化电极 参比电极 去极化电极2.10-5mol/L 正或负 方波极谱 脉冲极谱

3.很快 扩散速度 较慢 极限扩散4..扩散作用;电极反应;化学(离解)反应。 5.极谱极大 表面张力 切向运动 表面活性物质7.扩散,支持电解质,扣除底电流,表

-4

-1

在-0.70V处观测到的电流

/mA 8.7 49.1

64.6

面活性剂

8.汞柱高平方根,汞柱高平方根9.表面积小,要低,不能 10.线性扫描电压,较快,平滑峰状,锯齿平台波 二、选择题

1. D 2. B 3. C 4. D 5. A 6.B 7. C 8. D 9. B 10 A11. A 12. C 13. A 14.A 15.D 三、简答题

6. (1)富集:Hg + S2- -2e= HgS 溶出: HgS + 2e = Hg + S2-

四、计算题

1.标准加入法,需扣除空白值

ix=49.1-8.7=40.4mA,Δi=64.6-49.1=15.5mA

依题意,有

则c-4x=2.608×10-4mol·L-1 即cx=2.606×10×114.8×103=29.9mg·L-12.解:根据标准加入法计算式 csVshx cx =───────── H(Vx+Vs) -hVx

已知:Cs =6.0×10-3mol/L; Vs=5.0mL

H =28.3mA hx=24.9mA Vx=25.0mL 6.0×10-3×5×24.9

cx =─────────── =3.30×10-3mol/L 28.3×30 -24.9×25

w(Sn) =3.3×10-3(250/1000)×118.69/3.00=0.0326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 )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 B. 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 C. 改变色谱柱温 D.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 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 A.涡流扩散项 B.分子扩散项

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

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 ) A.适当提高柱温 B.增加固定液含量 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D.增加柱长 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 A. 高压泵 B. 梯度淋洗 C. 贮液器 D. 加温

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 A. 组分与流动相 B. 组分与固定相 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 组分与组分 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 )

A.示差折光检测器 B.极谱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电化学检测器 9.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 ) A.直形填充柱B.毛细管柱C.U形柱D.螺旋形柱

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 A.毛细管扩散作用 B.萃取分离 C.液-液离子交换 D.液-固吸附 二:简答题

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 三:计算题

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26 cm2。甲苯为0.95 cm2,邻二甲苯为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794,邻二甲苯0.840.对二甲苯0.812)。

2. 用热导池为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仅含乙醇、庚烷、苯和乙酸乙酯的混合试样测得它

们的峰面积分别为:5.00 cm2、9.00 cm2、4.00 cm2和7.00cm2, 它。们的重量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4、0.70、0.78和0.79。求它们各自质量分数。

3. 用一理论塔板数n为6400的柱子分离某混合物。从色谱图上测得组分A的tR,A为14min40s,组分B的tR,B为15min。求: (1) 组分A、B的分离度RS。

(2) 假设保留时间不变,要使A、B两组分刚好完全分开,需要理论塔板数。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4.A 5.B 6.D 7.C 8.A 9.A 10.B 二、简答题

1. 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 三:计算题

1. A苯=1.26cm2 A甲苯=0.95cm2 A邻=2.55cm2 A对=1.04cm2

归一化法: f 苯=0.780 f甲苯=0.794 f邻=0.840 f对=0.812 Y= f 苯A苯 + f甲苯A甲苯 + f邻A邻 + f对A对

=0.780×1.26 + 0.794×0.95 + 0.840×2.55 + 0.812×1.04 =0.9828 + 0.7543 + 2.142 + 0.8448=4.7236

W苯=0.9828/4.7236×100%=20.8% W甲苯=0.7543/4.7236×100%=16.0% W邻=2.142/4.7236×100%=45.3% W对=0.8448/4.7236×100%=17.9% 2. 据 Wi = (fi’Ai)/(∑fi'Ai) 化合物 fi'Ai 质量分数 乙 醇 5.00×0.64 0.18 庚 烷 9.00×0.70 0.35 苯 4.00×0.78 0.17 乙酸乙酯 7.00×0.79 0.31 ∑fi'Ai= 18.15

3. n=6400 tR,A=14×60+40=880 s TR,B=15×60=900 s

R1=2(tR,B-tR,A)/(Wb,A+Wb,B)

=2(tR,B-tR,A)/(4tR,A/n1/2+4tR,B/n1/2)=0.45

n2= n1(R2/R1)2=6400(1.5/0.45)2=71111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一、填空题

1. NMR法中影响质子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 1H 的核磁矩是2.7927核磁子, 11B的核磁矩是2.6880核磁子, 核自旋量子数为3/2,在1.000T 磁场中, 1H 的NMR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1B的自旋能级分裂为_______个, 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核磁子=5.051×10-27J/T, h=6.626×10-34J·s)

3. 化合物C6H12O,其红外光谱在1720cm-1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1HNMR谱图上,

有两组单峰da=0.9, db=2.1,峰面积之比a:b =3:1, a为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基团,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d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13C的d值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Li =3.2560, mB=2.6880, m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1) BLi>BB>BAs (2) BAs>BB>BLi (3) BB>BLi>BAs (4) BLi>BAs>BLi

2.在 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 ) (1) 2 (2) 1 (3) 4 (4) 3 3.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 (3) CH3-OOC-CH2-COO-CH3(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

4.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 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

5.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Li =3.2560, mB=2.6880, m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1) BLi>BB>BAs (2) BAs>BB>BLi (3) BB>BLi>BAs (4) BLi>BAs>BLi 6. 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 的1HNMR谱的特点是( ) (1) 4个单峰 (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

(3) 2个单峰 (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

7.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 )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 (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

8. 在下列因素中, 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 ( ) (1) 磁场不均匀 (2) 增大射频辐射的功率

(3) 试样的粘度增大 (4) 种种原因使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的速率显著增大 9. 将

(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 4 )

10.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

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 ?

11.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

12.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 (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 (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 (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 三、问答题

1. 只有一组1H-NMR谱图信号和特定分子式的下列化合物, 可能的结构是什么? (1) C2H6O (2) C3H6Cl2 (3) C3H6O

2. 试推测分子式为C3H6Cl2, 且具有下列NMR谱数据的化合物结构. d 质子数 信号类型 2.2 2 五重峰 3.8 4 三重峰

3. 一个沸点为72OC的碘代烷, 它的1H-NMR谱: d=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试推测其结构并加以说明。 四、计算题 ( 共 4题 20分 )

1. 防落素(对氯苯氧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一般合成物有两种异构体:

对位(p) 邻位(o)

其中有效成分是对位异构体。从某批合成产物的1HNMR谱图中得到如下数据: d=4.75和d=4.88为两个化合物中高

的单峰,这两个峰的半高宽是一样的,其

h对=24个单位,h邻=17个单位。求对位异构体的含量。

2. 当采用90MHz频率照射时, TMS和化合物中某质子之间的频率差为430Hz, 这个质子 吸收的化学位移是多少?

3.13C在外磁场中,磁场强度为2.3487T,用25.10MHz射频照射,产生核磁共振信号,问13C的核磁矩为多少核磁子?(1核磁子单位=5.05×10J·T, h=6.63×10J·s)

核磁共振波谱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或以上两条合并成“电子效应”也可以) 磁各向异性效应; 氢键的生成; 溶剂效应。 2. 42.58 4 13.66

3. 叔丁基中的三个甲基CH3-; CH3C=O中甲基;

-27

-1

-34

结构式是:

4. 甲醛; 乙炔; 甲醛; 乙炔。 二、选择题

1. (2) 2. (2) 3. (3) 4. (b) 5. (2) 6. (4) 7. (1) 8. (2) 9. (2) 10. (3)11. (2) 12. (4) 三、问答题

1. (1) C2H6O 为CH3-O-CH3

(2) C3H6Cl2为

(3) C3H6O 为CH3-CO-CH3

2. d 2.2, 2H 五重峰 说明有4个等价的邻接H, 故该化合物结构为: CH2(CH2Cl)2

3. δ=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 , 这两个结合是典型的乙基峰, 而且该化合物沸点低.

该结构为: CH3CH2I 四、计算题

1.根据两个单峰的半高宽一样

ω(p)=h对/(h对+h邻)=24/(24+17)=58.5% 2.d =Dn / no×106 =(430×106)/(90×106) =4.78 3.根据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分子的红外光谱实验中,并非每一种振动都能产生一种红外吸收带,常常是实际吸收带比预期的要少得多。其原因是(1)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 (4)______。 2.乳化剂OP-10的化学名称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化学式:

IR谱图中标记峰的归属:a_____, b____, c______, d____。

3.化合物

的红外光谱图的主要振动吸收带应为:

(1)3500~31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2)3000~27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3)1900~165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4)1475~1300 cm-1处,有 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吸收峰 4.在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中

(1) 3300~30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2) 1675~140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3) 1000~650cm-1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 二、选择题

1.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 (1) 0 (2) 1 (3) 2 (4) 3

2.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1)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 (2)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3)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即为红外活性振动

(4)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必为红外活性振动,反之则不是 4.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试样应该是 ( )

(1)单质 (2)纯物质 (3)混合物 (4)任何试样 5.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 ) (1)H2O (2)CO2 (3)HCl (4)N2 6.红外光谱法,试样状态可以是 ( )

(1)气体状态 (2)固体状态 (3)固体,液体状态 (4)气体,液体,固体状态都可以在含羰基的

7.分子中增加羰基的极性会使分子中该键的红外吸收带 ( )

(1)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2)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3)不移动 (4)稍有振动

8.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

(1)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4)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 9.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用 ( )

(1)电子倍增器 (2)光电倍增管 (3)高真空热电偶 (4)无线电线圈

10.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 ) (1)玻璃 (2)石英 (3)卤化物晶体 (4)有机玻璃

11.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

(1) CH3-CHO (2) CH3-CO-CH3 (3) CH3-CHOH-CH3 (4) CH3-O-CH2-CH3

12.若C=C键的力常数是1.0×10N/cm,则该键的振动频率是(mC=C=1.0×10-23g) ( ) (1)10.2×1013HZ (2) 7.7×1013HZ (3) 5.1×1013HZ (4) 2.6×1013HZ 三、问答题 1.

邻硝基苯酚为什么?

在1.0mol/L溶液与0.5mol/L溶液中OH伸缩振动频率发生什么变化?

2.简单说明下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有何不同? A. CH3-COO-CO-CH3 B. CH3-COO-CH3 C. CH3-CO-N(CH3)2

3.某化合物的红外谱图如下。试推测该化合物是否含有羰基 (C=O),苯环及双键(=C=C=)?为什么?

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某些振动方式不产生偶极矩的变化,是非红外活性的; 由于分子的对称性,某些振动方式是简并的; 某些振动频率十分接近,不能被仪器分辨; 某些振动吸收能量太小,信号很弱,不能被仪器检出。 2. a峰为nOH,b峰为nCH,c峰为nC=C,d峰为nC-O-C。 3. N-H伸缩 C-H伸缩 C=O伸缩 C-H伸缩

4. Ar-H伸缩 C=C伸缩(苯的骨架) Ar-H弯曲 二、选择题

1. (1) 2.(3) 3.(2) 4.(2) 5 (4) 6.4) 7.(2) 8. (3) 9.(3) 10.(3) 11 (3) 12. (3) 三、问答题

1. 不变化,邻硝基苯酚在上述两个浓度溶液中都生成了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不受溶液浓度的影响.

2.[答](1) A在1900~1650cm-1有两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振动的偶合) B, C在1900~1650cm-1只有一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 (2) B的C=O吸收峰在波数高的位置 C则在波数相对较低的位置

3.[答]1745 cm-1有强吸收峰,说明有羰基 ( C = O )

3000~ 3100 cm-1,1600 cm-1,1500 cm-1 无吸收,说明不含苯环 3000~ 3100 cm-1无吸收,说明不含双键 ( = C = C = )。 四、计算题 1.[答]

1 k

σ=───(────)1/2 2pc m 波数之比为 (k)1/2之比

σ(单) :σ(双) :σ(三) = (k1/21/21) : (k2) : (k3)1/2 1200 : 1667 : 2260 = (k1)1/2 : (k2)1/2 : (k1/23)

k1 : k2 : k3 = 1.0 : 1.91 : 3.6

2.[答]σ=1/(2pc)(k/m)1/2,σ =1307(k/m)1/2 m (C=O) =6.86 m (C=Cl)=8.97 σ =1307×(12.1/6.86)1/2= 1307×1.33 =1738cm-1 σ =1307×(3.4/8.97)1/2 = 1307×0.616 =805cm-1 3.[答]∵σ(cm-1) = 1307(k/m)1/2

而σ(cm-1) = 104/l, O-H的折合质量m = 16/(1+16) = 0.9412104/l = 1307(k/m)1/2

k = (104/1307×2.77)2×0.9412 = 7.18 N/cm

库仑分析法

一、填空题

1. 在测定S2O32-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_________,实验中将_________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套管中应加足_______________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于库仑滴定指示终点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 。其中, ____________方法的灵敏度最高。

3.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4. 库仑分析中为保证电流效率达到100%, 克服溶剂的电解是其中之一, 在水溶液中, 工作电极为阴极时, 应避免_____________, 为阳极时, 则应防止______________。 5. 在库仑分析中, 为了达到电流的效率为100%, 在恒电位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在恒电流方法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

6. 库仑分析也是电解, 但它与普通电解不同, 测量的是电解过程中消耗的_________________因此, 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先决条件。

7.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在电极上析出的质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 。

8. 恒电流库仑分析, 滴定剂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被测物质发生反应, 终点由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 故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由库仑法生成的 Br2来滴定Tl+, Tl++ Br2─→ Tl+ 2Br- 到达终点时测得电流为 10.00mA,时间为 102.0s,溶液中生成的铊的质量是多少克? [Ar (Tl) = 204.4] ( )

A 7.203×10-4 B 1.080×10-3 C 2.160×10-3_ D 1.808 2. 库仑滴定中加入大量无关电解质的作用是 ( ) A 降低迁移速度 B 增大迁移电流 C 增大电流效率 D 保证电流效率 100% 3. 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

A电解方程式 B 法拉第定律 C 能斯特方程式 D 菲克定律 4. 库仑滴定法的“原始基准”是 ( )

A 标准溶液 B 基准物质 C 电量 D 法拉第常数 5.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 )

A 100%电流效率 B 100%滴定效率 C 控制电极电位 D 控制电流密度 6. 微库仑滴定分析时,加入大量去极剂是为了 ( )

A 增加溶液导电性 B 抑制副反应,提高电流效率C 控制反应速度 D 促进电极反应

7.在恒电流库仑滴定中采用大于 45V 的高压直流电源是为了 ( )

A 克服过电位 B 保证 100% 的电流效率C 保持电流恒定 D 保持工作电极电位恒定

8. 微库仑分析与库仑滴定相比,前者主要特点是 ( ) A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

B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而且在恒流情况下工作 C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不同之处是电流不是恒定的 D 也是利用电生滴定剂来滴定被测物质,具有一对工作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 9. 在库仑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选择性,一般都是采用 ( ) A 大的工作电极 B 大的电流 C 控制电位 D 控制时间 10. 库仑分析与一般滴定分析相比 ( )

A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B 很难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C 测量精度相近 D 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生 四、计算题

1. 用控制电位库仑法测定溴离子,在 100mL 酸性试液中进行电解,Br-在铂阳极上氧化为 Br2。当电解电流降低至最低值时,测得所消耗的电量为 105.5C,试计算试液中 Br-的浓度。

2. 一个0.1 mo1·L-1 CuSO4溶液,其中H2SO4的浓度为1 mol·L-1,用两个铂电极进行电解,氧在铂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40 V,氢在铜上析出的超电位为0.60 V。 (1)外加电压达到何值Cu才开始在阴极析出。

(2)若外加电压刚好等于氢析出的分解电压,当电解完毕时留在溶液中未析出的铜的浓度是多少?

库仑分析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I2, 阴极, 防止试液酸度改变, KI, 起导电作用.

2. 化学指示剂法、电位法、光度法、永停终点法; 永停终点法。 3. 恒定电位; 加入辅助电解质。

4. 氢气析出;氧气产生 5. 恒定电位;加入辅助电解质。 6. 电量;100%的电流效率。 7. m = (M/nF) ×it

8. 电极反应产生; 化学指示剂或电化学方法; 库仑滴定法。 二、选择题

1.B 2.D 3. B 4.D 5. A 6.B 7. C 8. C 9. C 10. D 三、简答题

1. 恒电位法是恒定电位,但电量的测量要求使用库仑计或电积分仪等装置。

恒电流法是通入恒定的电流,采用加入辅助电解质,产生滴定剂的方法,电量的计算采用i×t,但要求有准确确定终点的方法。

2. (1)保证电极反应的电流效率是 100% 地为欲测离子所利用(或者说电极上只有主反应,不发生副反应)。

(2) 能准确地测量出电解过程中的电量。 (3) 能准确地指示电解过程的结束。

3. 相同点:都是电解过程,不需要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可测定高含量组分.都可分为控制电位和控制电流两种方法.

不同点:电解分析用于电重量分析或分离.库仑分析是依据法拉第定律,测定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可用于痕量组分的分析.

4. 间接库仑滴定法比直接恒电流库仑法更易控制电流效率为100%.

库仑分析的理论依据是Farady(法拉第)定律,只有当电流效率为100%时,通过溶液或者电解时所消耗的电量才能完全用于被测物质进行电极反应.恒定电流对被测物质进行电解,很难保证电流效率为100%. 四、计算题 1. 2Br- = Br2 + 2e- 则析出B的浓度: Q×1000

cBr-= ──── = 1.09×10-2 mol/L F×100

2. (1)

V

E外=Ea +ηa–Ec=1.22+0.40-0.307=1.313V (2)

[Cu2+]=1.73×10-32mol·L-1

V

即Ec= –0.60V

气相色谱法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值 B峰面积 C分离度 D半峰宽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 A保留时间 B保留体积 C半峰宽 D峰面积 3.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 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 D A、B和C

4.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其效果最好? ( ) A H2 B He C Ar D N2

5.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个不正确?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6.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 A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 B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 C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D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 7.在气-液色谱分析中,良好的载体为 ( )

A粒度适宜、均匀,表面积大 B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 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D A、B和C 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 A浓度型检测器 B质量型检测器

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 9.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 A H2 B He C Ar D N2 10.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 )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三:计算题

1. 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测定:进纯苯1mL,苯的色谱峰高为4 mV,半峰宽为1 min,柱出口载气流速为20mL/min,求该检测器的灵敏度(苯的比重为 0.88g/mL)。若仪器噪声为0.02 mV,计算其检测限。

2.一根 2 m长的填充柱的操作条件及流出曲线的数据如下:

流量 20 mL/min( 50℃) 柱温 50℃ 柱前压力:133.32 kpa 柱后压力101.32kPa 空气保留时间0.50 min 正己烷保留时间3.50 min 正庚烷保留时间4.10 min

①计算正己烷,正庚烷的校正保留体积;

②若正庚烷的半峰宽为0.25 min,用正庚烷计算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 ③求正己烷和正庚烷的分配比k1和k2。

3.正庚烷与正己烷在某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94s和85s,空气在此柱上的保留时间为10s,所得理论塔板数为3900块,求此二化合物在该柱上的分离度?

4.在某色谱柱上,二组分的相对保留值为1.211。若有效板高度为 0.1cm,为使此组分在该色谱柱上获得完全分离,求所需色谱柱的最低长度?

气相色谱法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D 4. A 5. C 6. B 7. D 8. A 9. D 10. A 三:计算题

1. mV·mL·mg-1

mg·mL-1

2. F=20mL/min, t0=30s=0.50min, t已=3.50min=210s, t庚=4.10min=250s ①V已’=F(t已-t0)=20×(3.50-0.50)=60mL V庚’=F(t庚-t0)=20×(4.10-0.50)=72mL ②W1/2(庚)=0.25min

n理=5.54×(t/W1/2)2=5.54×(4.10/0.25)2=1490

H=L/n理=200/1490= 0.13cm

对正已烷,若半峰宽也为0.25min,则

W1/2(已)=0.25min

n理=5.54×(t/W1/2)2=5.54×(3.5/0.25)2=1086

H=L/n理=200/1086= 0.184cm

3.已知n理=3900, t0=10s, t1=85s, t2=94s n理=16×(t1/w1)2 n理=16×(t1/w1)2 即3900=16×(85/w21) 3900=16×(94/w2)2 求得w1=5.44s, w2=6.02s

所以

4.已知Heff= 0.1cm, r21=1.211, R=1.5

cm,近似为 120cm.


相关文章

  • 甘肃高考大纲2016
  • 化学 全国Ⅰ卷 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比 1.从试卷结构分析 2013 年Ⅰ卷 2014 年Ⅰ卷 2015 年Ⅰ卷 7 元素化合物[与氨. 碘.氮有关的常识(候 氏制碱法.氨管检验. 碘.黑火药)] 有机结构(不同类 别物质同分异构 ...查看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考试整理
  • 2012年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和总体要求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及其相关临床医学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范围 内科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营养与 ...查看


  •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技 能 测 试 题 库 汇 编 食品系 2007.3 目 录 1.用电子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4~0.5g(准确至0.0001g)硼砂两份-----------2 2.用电子分析天平准确称取4.5g左右(准确至0.0001 ...查看


  • 2012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
  •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操作 一.常规仪器的正确使用  试题编号:1  操作题目:如何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 简答题:  1.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是什么?  2.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 ...查看


  • 医学检验试题--招聘面试
  • 医学检验试题-面试 根据科室工作安排,你现在的岗位是临床检验室血常规岗位,负责今日的血常规检验工作.自现在开始,你已到达工作岗位.请你叙述你为今天的第一位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仪器法)的全过程. 考核要点:(本题60分) 1. 开机前的准备: ...查看


  • 现代仪器分析往年试题
  • 一.名词解释(共计10分,每题2分) 1.振动偶合: 2.核磁共振波谱法:利用自旋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的核自旋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电磁波谱来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组成的一种分析方法. 3.核磁共振: 4.质谱: 二.填空题(共计15分,每空格 ...查看


  • 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与启示
  • ●考试与招生 胄 教 曾兵芳杨连志 [摘要]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高考化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2007-2010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试题特点,探讨其命题规律及趋势,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 ...查看


  • 参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 参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16年11月份在天一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召开了关于高考化学实验教学的研讨会, 在听了杜宏等伟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后,很受启发. 研讨会由教研组长徐效铮老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和 ...查看


  • 中级质量工程师题库附答案(5)
  • 质量专业综合知识(中级) 一.单选[共5题,每题1分,总计5分] 1.关于广义质量概念与狭义质量概念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产品为主题,狭义质量概念指有形制成品(硬件),广义质量概念指硬件.服务.软件和流程性材料 B.以质量被看 ...查看


  •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复习试题
  • 一.填空题 1.在监测子站中,应对______单独采样,但为防止_______沉积于采样管管壁,采样管应_______,为防止采样管内冷凝结露,可采取加温措施,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 答案:PM10.颗粒物.垂直.30-50℃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