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后部的解剖步骤与方法

1. 切口和翻皮瓣 沿内、外踝连线做一横切口;在小腿后面正中线做一纵切口(上起膝下横切口,下达踝部横切口),将皮瓣向两侧翻起。 2. 分离浅结构: (一)在小腿后面中线处浅筋膜内寻找小隐静脉,向上修净至其穿入腘筋膜处,向下修至外踝后面与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相连处。 (二)在分离小隐静脉时,注意与它伴行的腓肠内侧皮神经,向上分离至其穿入浅筋膜的部位,向下追踪至与腓肠外侧皮神经汇合处。 (三)在腘窝的外下方,分离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向下追踪至与腓肠内侧皮神经汇合成腓肠神经,再追踪腓肠神经至踝部。 (四)保留小隐静脉、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及腓肠神经,修去小腿后部浅筋膜。 3. 分离并检查小腿后群肌 纵行切开小腿后部深筋膜,观察小腿后群浅层肌,表层的腓肠肌的深面为比目鱼肌,在腓肠肌外侧头的深面为跖肌。 横断腓肠内侧头,交比目鱼肌自胫骨起点处切断,将二肌向外侧翻起,可见比鱼肌深面有一致密的筋膜隔,切除该筋膜隔以显露深层肌。深层肌有位于胫骨上端后面的腘肌,呈三角形,它的下方有三条长肌,居于外侧的拇长屈肌较粗大,内侧是较纤细的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居于二者之间。在检查诸肌时须注意观察各肌的起、止点(多数肌的止点在足部,应于足底解剖时注意),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4. 解剖小腿后面深层的血管、神经、沿腘动脉向下分离,可见在腘肌下缘腘动脉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向前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胫后动脉为腘动脉的直接延续,与胫神经伴行于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下行经跟腱内侧,屈肌支持带深面踝管的第三格。转至足底。胫后动脉的粗大分支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上部,在拇长屈肌深面沿腓骨内侧下降。 胫神经与胫后动脉全程伴行,发出分支至小腿后群肌。 5. 踝管解剖 修净屈肌支持带,检查其向跟骨发出的纤维隔,从前向后依次检查各格及其通过结构;①胫骨后肌腱;②趾长屈肌腱;③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④拇长屈肌腱。 在修净前可用注射器向肌腱周围注入少许液体(水或福尔马林),以观察肌腱的腱鞘。

1. 切口和翻皮瓣 沿内、外踝连线做一横切口;在小腿后面正中线做一纵切口(上起膝下横切口,下达踝部横切口),将皮瓣向两侧翻起。 2. 分离浅结构: (一)在小腿后面中线处浅筋膜内寻找小隐静脉,向上修净至其穿入腘筋膜处,向下修至外踝后面与足背静脉弓外侧端相连处。 (二)在分离小隐静脉时,注意与它伴行的腓肠内侧皮神经,向上分离至其穿入浅筋膜的部位,向下追踪至与腓肠外侧皮神经汇合处。 (三)在腘窝的外下方,分离出腓肠外侧皮神经,向下追踪至与腓肠内侧皮神经汇合成腓肠神经,再追踪腓肠神经至踝部。 (四)保留小隐静脉、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及腓肠神经,修去小腿后部浅筋膜。 3. 分离并检查小腿后群肌 纵行切开小腿后部深筋膜,观察小腿后群浅层肌,表层的腓肠肌的深面为比目鱼肌,在腓肠肌外侧头的深面为跖肌。 横断腓肠内侧头,交比目鱼肌自胫骨起点处切断,将二肌向外侧翻起,可见比鱼肌深面有一致密的筋膜隔,切除该筋膜隔以显露深层肌。深层肌有位于胫骨上端后面的腘肌,呈三角形,它的下方有三条长肌,居于外侧的拇长屈肌较粗大,内侧是较纤细的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居于二者之间。在检查诸肌时须注意观察各肌的起、止点(多数肌的止点在足部,应于足底解剖时注意),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4. 解剖小腿后面深层的血管、神经、沿腘动脉向下分离,可见在腘肌下缘腘动脉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向前穿骨间膜至小腿前面,胫后动脉为腘动脉的直接延续,与胫神经伴行于浅、深两层肌肉之间,下行经跟腱内侧,屈肌支持带深面踝管的第三格。转至足底。胫后动脉的粗大分支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上部,在拇长屈肌深面沿腓骨内侧下降。 胫神经与胫后动脉全程伴行,发出分支至小腿后群肌。 5. 踝管解剖 修净屈肌支持带,检查其向跟骨发出的纤维隔,从前向后依次检查各格及其通过结构;①胫骨后肌腱;②趾长屈肌腱;③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④拇长屈肌腱。 在修净前可用注射器向肌腱周围注入少许液体(水或福尔马林),以观察肌腱的腱鞘。


相关文章

  • 针灸培训大纲
  • 针灸技师实操培训大纲 刺灸法主要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种具体方法,操作技术,临床运用及其作用原理,是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是针灸的方法学.技术学.它包括传统的针法.灸法.拔罐法等,又纳入了现代多种刺灸方法的操作应用,内容丰富,操作 ...查看


  • 局部解剖学重点
  • 局部解剖学 教 案 绪论,下肢前面浅层结构 [学习内容] 一.股前内侧区浅层结构 (一)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 vein 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方?隐静脉裂孔 旋髂浅静脉 腹壁浅静脉 5属支 阴部外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股外 ...查看


  •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
  • 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趾向前. 1.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身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2.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身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3.水平面:与地面平行将身体横切为上下两 ...查看


  • 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
  • 一. 名词解释 1.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脚尖向前. 2.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又称为横切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又称为冠状面. 4. ...查看


  • 动物解剖生理学
  • 动物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 畜体的基本结构 1. 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2. 组织:由来源相同,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群及细胞间质构成. 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结合在 ...查看


  • 蛙(或蟾蜍)的形态结构与两栖纲.爬行纲的分类
  • 实验10蛙(或蟾蜍)的形态结构与两栖纲.爬行纲的分类 ◎ ◎ ◎ ◎ ◎ ◎ ※ 1.通过对蛙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2.学习双毁髓处死蛙类的方法,蛙类的一般解剖技术,蛙肠系膜标本.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手术结 ...查看


  • 最全肌肉部位详细图解
  • 上图说明: 1. 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 ...查看


  • 肌肉起始点
  • <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功能>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点: 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 ...查看


  •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
  •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 [概述] 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痛.臀中肌位于髂骨翼的外面,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为羽翼状,向外下走行,至大转子上形成短腱止于大转子的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后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