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义不容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市公安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亲民公安”的理念,高唐县公安局积极将“亲民公安”理念融入到日常公安工作之中,体现到公安队伍管理之中,整体公安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在2006年度全县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中,高唐县公安局在73个参评单位中被评为第二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隆重表彰。

这次评议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局

提出“亲民公安”理念的科学

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建设“亲民公安”的重要性。结合高唐县公安局近年来践行“亲民公安”理念所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煅造“亲民公安”队伍,涵盖了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代表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民警素质

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为此,公安机关要从自身抓起,狠抓公安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改善社会执法环境,从而真正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公安民警头脑,不断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不断强化公安民警的宗旨教育,加强党性锻炼,讲理想、讲信念、讲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诱惑,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民警察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常常同社会丑恶现象打交道,接触社会阴暗面,经常会碰到违法犯罪人员用各种手段进行引诱拉拢的情况,这就需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继承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和作风,严守公安工作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四要严格执行公安纪律。持之以恒地抓好“五条禁令”、内务条令、训练条令的贯彻落实,健全各种执勤执法规范,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加强养成教育,形成公安队伍良好的职业风范。要抓紧制定相关规定,积极组织实施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等“窗口”单位的基层基础建设,以方便人民群众,抓住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这个基本点,抓住以人为本,全面塑造、

提高、发展民警的这个新生点,来做好“亲民公安”这篇大文章。

二、强化执法为民,提高执法水平

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执法工作规范了,人民群众才能信赖公安机关,警民关系才能和谐。公安机关要从警民关系、社会和谐的高度,转变执法观念,进一步重视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把规范执法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要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的原则,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真抓实效;在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抓好信访、110热线、领导热线的落实,畅通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联系的渠道;把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作为改进执法作风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保证各项公安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新形势下的新型警民关系,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公安工作。突出的治安问题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核心问题,要落实“打防管控”工作,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在当前对敌斗争的复杂期、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公安机关要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要创新严打方式,重在“整体防控”,抓好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校园企业防控网、治安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建设,实行点线面结合,把打击工作贯穿于立体防控、整体防控中去,通过有效的“打防管控”工作,切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维护治安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外部特征,也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要通过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增强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本领和能力,真正打造好“亲民公安”队伍。

三、强化警民沟通,拉近警民距离

公安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公安机关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努力建立深厚的警民鱼水关系。具体工作中要摆正位置,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群众身上进行“感情投资”,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威严,又感受到警察的可爱可亲。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把公安信访机制推向社会,面向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对信访案件要做到“人人见局长,件件有着落”;要改善警务运作模式,做到警力下沉,沉到社区,警务前移,移到窗口,与群众实行“零距离”接触;进一步加强“110”、“119”、“122”等服务机制的建设,真正做到“有警必

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实行警务公开,定期开放警营,建立和完善民警向群众定期述职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从而取得彼此信任,增进尊重与合作,避免误会和磨擦;进一步完善公安听证、复议等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利用听证、复议等形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倾听群众和当事人的意见,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机关的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争取理解支持;要加强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和社会治安工作;民警要深入社区、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通过服务群众,架起警民沟通的桥梁,真正叫响“亲民公安”这一品牌。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上下和社会各界正齐心协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安机关作为承担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能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义不容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市公安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亲民公安”的理念,高唐县公安局积极将“亲民公安”理念融入到日常公安工作之中,体现到公安队伍管理之中,整体公安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在2006年度全县行风民主评议活动中,高唐县公安局在73个参评单位中被评为第二名,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隆重表彰。

这次评议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局

提出“亲民公安”理念的科学

性、时代性、前瞻性和建设“亲民公安”的重要性。结合高唐县公安局近年来践行“亲民公安”理念所取得的成果,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煅造“亲民公安”队伍,涵盖了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代表了公安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民警素质

我国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工作,群众工作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各个环节,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为此,公安机关要从自身抓起,狠抓公安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逐步改善社会执法环境,从而真正建立起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一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公安民警头脑,不断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强化全局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不断强化公安民警的宗旨教育,加强党性锻炼,讲理想、讲信念、讲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诱惑,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坚决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人民警察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常常同社会丑恶现象打交道,接触社会阴暗面,经常会碰到违法犯罪人员用各种手段进行引诱拉拢的情况,这就需要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继承发扬公安机关优良传统和作风,严守公安工作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四要严格执行公安纪律。持之以恒地抓好“五条禁令”、内务条令、训练条令的贯彻落实,健全各种执勤执法规范,从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抓起,加强养成教育,形成公安队伍良好的职业风范。要抓紧制定相关规定,积极组织实施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等“窗口”单位的基层基础建设,以方便人民群众,抓住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的这个基本点,抓住以人为本,全面塑造、

提高、发展民警的这个新生点,来做好“亲民公安”这篇大文章。

二、强化执法为民,提高执法水平

执法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执法工作规范了,人民群众才能信赖公安机关,警民关系才能和谐。公安机关要从警民关系、社会和谐的高度,转变执法观念,进一步重视规范执法工作,切实把规范执法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要坚持“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的原则,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真抓实效;在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同时,不断加强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和群众监督机制,抓好信访、110热线、领导热线的落实,畅通人民群众与公安机关联系的渠道;把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作为改进执法作风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保证各项公安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新形势下的新型警民关系,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公安工作。突出的治安问题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的核心问题,要落实“打防管控”工作,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在当前对敌斗争的复杂期、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刑事案件的高发期,公安机关要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要创新严打方式,重在“整体防控”,抓好巡逻防控网、社区防控网、校园企业防控网、治安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建设,实行点线面结合,把打击工作贯穿于立体防控、整体防控中去,通过有效的“打防管控”工作,切实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维护治安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外部特征,也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要通过提高公安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推出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增强公安机关服务经济建设的本领和能力,真正打造好“亲民公安”队伍。

三、强化警民沟通,拉近警民距离

公安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需要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公安机关要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高度重视并有效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努力建立深厚的警民鱼水关系。具体工作中要摆正位置,定位在“公仆”和“勤务员”的角色上,一切为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群众身上进行“感情投资”,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威严,又感受到警察的可爱可亲。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把公安信访机制推向社会,面向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对信访案件要做到“人人见局长,件件有着落”;要改善警务运作模式,做到警力下沉,沉到社区,警务前移,移到窗口,与群众实行“零距离”接触;进一步加强“110”、“119”、“122”等服务机制的建设,真正做到“有警必

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实行警务公开,定期开放警营,建立和完善民警向群众定期述职制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从而取得彼此信任,增进尊重与合作,避免误会和磨擦;进一步完善公安听证、复议等各种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利用听证、复议等形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倾听群众和当事人的意见,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向群众公开和宣传公安机关的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构筑一个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争取理解支持;要加强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和社会治安工作;民警要深入社区、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通过服务群众,架起警民沟通的桥梁,真正叫响“亲民公安”这一品牌。


相关文章

  • 中共十六大以来贵州民族文化建设研究
  • 中共十六大以来贵州民族文化建设研究 摘 要: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一直是我国民族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之一.本文以贵州民族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在回顾中共十六大以来贵州民族文化建设的 ...查看


  •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查看


  •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查看


  •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十件大事
  •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十件大事 沉着果断抗击非典 2003年春天,非典袭击我国,四月,中央决策召开会议,随后,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成立. 载人航天技术飞跃 "神州"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分别于2003年10 月.2005年10月成功 ...查看


  •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陈朋 内容提要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管理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 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的部署经历了不断 ...查看


  •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 沧海横流显本色,人间正道是沧桑.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安全环境日益复杂,改革发展攻坚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战胜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领域的风险考验,开创 ...查看


  • 十六大以来党对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 [摘要]不断完善创新民族理论政策是搞好当今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当今民族现实相结合,创造性地完善发展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发展的原则.各民族相处的关系,并付诸实践,卓有成 ...查看


  • 理论文章摘录
  • 理论文章摘录 2007年第7期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2007年3月22日 目 录 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 1  推动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学习贯彻&quo ...查看


  • 大力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 大力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2003-01-30 08:11:54) 宋育英 一.深刻认识推进党建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做好党建研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推进党建理论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