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10.杨氏之子(一课时)doc

10《杨氏之子》 (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

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出示句子)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全班齐读。)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要求(一)

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读出节奏。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2)、师强调以下字的读音及加着重号的字的写法:惠 曰 禽 诣 为 应。 ....

(3)、同桌赛读、教师注意节奏的指导。

(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师:像这样的文言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来学习课文。请看

1、学习要求(二)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采用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方法逐句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师挑选以下重点词语指名回答:“甚”、“诣”、“乃”、“示”、“曰”、“未”、“家禽”。

(2)、同桌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指名交流、师生相机补充。

(3)、指名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1、学习要求(三)

再读课文、然后思考:

(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2)、想像一下: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交流阅读心得、并指导朗读。

(2)、文中的孩子是一位 的孩子。

(3)、指名交流孔君平的想法。

五、当堂训练

1、用通顺的话把课文译成现代文。

2、试着背诵课文。

六、课堂反思,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说出来让其他同学与你共同分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是不是?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七、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会听 杨梅 杨家果

甚聪惠

会说 孔雀 孔家禽

10《杨氏之子》 (一课时)

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学习目标:1.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

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出示句子)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全班齐读。)师: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要求(一)

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并读出节奏。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2)、师强调以下字的读音及加着重号的字的写法:惠 曰 禽 诣 为 应。 ....

(3)、同桌赛读、教师注意节奏的指导。

(出示标有停顿的课文)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停顿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师:像这样的文言文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读懂它?----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碰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做批注)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些方法来学习课文。请看

1、学习要求(二)

默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采用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方法逐句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与同桌交流。

(2)、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师挑选以下重点词语指名回答:“甚”、“诣”、“乃”、“示”、“曰”、“未”、“家禽”。

(2)、同桌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指名交流、师生相机补充。

(3)、指名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1、学习要求(三)

再读课文、然后思考:

(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2)、想像一下: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3、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交流阅读心得、并指导朗读。

(2)、文中的孩子是一位 的孩子。

(3)、指名交流孔君平的想法。

五、当堂训练

1、用通顺的话把课文译成现代文。

2、试着背诵课文。

六、课堂反思,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说出来让其他同学与你共同分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还读不懂的——做批注。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用上这些方法,去读懂其它的古文,是不是?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同样的意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也会截然不同,就让语言的美丽伴随我们继续语文的学习之旅吧!

七、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会听 杨梅 杨家果

甚聪惠

会说 孔雀 孔家禽


相关文章

  •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杨氏之子]经典训练(人教新课标)
  • 10 杨氏之子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 梁国杨氏(sì shì)子九岁,甚(shèn shènɡ)聪惠.孔君平诣(zhǐ yì)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wéi w ...查看


  •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doc
  • 一.默写唐诗<浪淘沙>.<凉州词>(每首8分) 二.听写词语.四字词语29个(词语2分/个 四字词语3分/个) 三.背诵:<草原>(第一.二自然段30分/)签名 <白杨>(爸爸介绍白杨一段10 ...查看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语文)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语文) 襄阳区石桥镇中心学校 李文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 ...查看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doc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准 ...查看


  •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复习资料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复习资料 [古诗词]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舟过安仁> 宋 ...查看


  • [杨氏之子]导学案 1
  • <杨氏之子>导学案 学科:语文 主备人 李超 年级:五年级 审核人: 课题: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课型:自主探究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写"梁.惠"等 6 个生字,会认"曰.禽"等 3 个 ...查看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计划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第十册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分析复习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重点分析复习资料 古诗词:<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全诗意思:青草像 ...查看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要点
  • 五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一.整册的日积月累 (一)<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