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吸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在不吸氧和吸氧条件下,观察14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不吸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显著降低(P

  【关键词】吸氧;吸痰;组织缺氧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3-02

  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可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组织缺氧,加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威胁危重患者的生命[1-2]。因此,寻找有效的手段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课题,吸氧可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3-4],但对组织缺氧的影响报道甚少。我们观察了14例危重患者在不吸氧氧和吸氧条件下,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吸痰对组织缺氧的影响及吸氧对组织缺氧的防治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住院,需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循环基本稳定的14例危重患者,其中体外循环术后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肺切除术后5例。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56.5±11.9岁。每例患者做吸氧、不吸氧同体对照。

  1.2 监测指标

  1.2.1 血流动力学监测 预内静脉置人Swan―Ganz脉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经导管肺动脉开口,抽取混合静脉血。

  1.2.2 持续桡动脉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持续监测患者动脉压。经桡动脉导管抽取动脉血。

  1.2.3 血气分析 应用NOVA―3血气分析仪(美国)检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测定PaO2、SaO2、PvO2、SvO2、PH。

  1.3 方法

  1.3.1 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吗啡1―2mg/h或芬太尼50―100ug/h持续表脉泵入,使病人处于镇静状态。

  1.3.2 不吸氧组:在常规吸入氧浓度条件下(吸氧浓度40%―50%),吸痰前先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之后脱开呼吸机,经人工气道注生理盐水10ml,同时进行吸痰,吸痰操作在15秒内结束,立即接上呼吸机。吸痰结束后即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吸痰结束后5分钟,再复查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

  1.3.3 吸氧组:不吸氧操作半小时后,同一患者给予吸氧,按上述方法再留取标本各份,吸痰结束后5分钟内仍给予吸氧。

  2 结果

  2.1 不氧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

  吸痰前PaO2为14.11±5.38kPa,吸痰结束时显著下降到9.05±2.79kPa,(P  2.2 吸氧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

  与吸痰前比较,吸痰结束时PaO2显著下降,SaO2、PvO2、SvO2均明显下降(P  2.3 吸氧与不吸氧的比较

  吸痰结束时PaO2、SaO2、PvO2和SvO2的水平,吸氧组均明显高于不吸氧组(P0.05)。

  3 讨论

  通过人工气道呼吸的患者,因会厌失去功能,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严重减退,呼吸肌无力,往往不能自行排痰,分泌物显著增加,若不及时抽吸,可引起气道内分汤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将导致组织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5]。可见,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是危重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

  吸痰是呼吸道管理中的常用又重要的护理操作,目的在于清理呼吸道,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最终改善组织缺氧。

  本研究观察了吸氧对吸痰所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吸氧前提上,虽然在吸痰结束时PvO2、SvO2较吸痰前明显降低,但从绝对值来看,PaO2为23.55kPa,SaO2为90.33%,与不吸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相比,则明显升高,而且也明显高于不吸氧组吸痰前的水平,说明吸痰前给予吸氧能够有效防止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

  吸氧是否也能纠正吸痰导致的组织缺氧,目前尚不清楚。本观察发现吸痰前给予吸氧,吸痰结束时PvO2和SvO2分别为4.66kPa和64.84%,较吸痰前明显降低,依然存在组织缺氧,但程度较轻。由此提示吸痰前给予吸氧,虽然可以防止低氧血症,但仍然无法完全防止组织缺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观察吸氧条件下吸痰5分钟是时组织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发现吸氧在吸痰后继续吸纯氧,PvO2、SvO2和pHa均恢复到吸痰前水平,SvO2达到70.50%,即组织缺氧完全纠正。因此,在吸氧条件下,有痰结束时不应将吸入氧浓度立即调低,继续吸入氧5分钟对于防止组织缺氧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在不吸氧条件下吸痰不仅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还引起严重的组织缺氧,而且缺氧至少持到吸痰后5分钟。为防止吸痰引起的组织缺氧,吸痰前组吸氧。但吸氧虽能减轻组织缺氧程度,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吸痰引起的组织缺氧。吸痰结束后,继续吸氧5分钟,才能有效的纠正组织缺氧,从而减少缺氧对组织的打击,真正达到吸痰的目的,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质量。

  【摘 要】目的:观察吸氧对减少吸痰导致组织缺氧的影响。方法:在不吸氧和吸氧条件下,观察14例危重患者吸痰前、吸痰结束时、吸痰后5分钟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不吸氧组吸痰结束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均显著降低(P

  【关键词】吸氧;吸痰;组织缺氧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63-02

  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吸痰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操作,可引起低氧血症,导致组织缺氧,加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威胁危重患者的生命[1-2]。因此,寻找有效的手段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是危重病人护理的重要课题,吸氧可防止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3-4],但对组织缺氧的影响报道甚少。我们观察了14例危重患者在不吸氧氧和吸氧条件下,吸痰前后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吸痰对组织缺氧的影响及吸氧对组织缺氧的防治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我院住院,需人工气道接受机械通气、循环基本稳定的14例危重患者,其中体外循环术后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肺切除术后5例。男11例,女3例,平均年龄56.5±11.9岁。每例患者做吸氧、不吸氧同体对照。

  1.2 监测指标

  1.2.1 血流动力学监测 预内静脉置人Swan―Ganz脉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经导管肺动脉开口,抽取混合静脉血。

  1.2.2 持续桡动脉压监测 桡动脉置管,持续监测患者动脉压。经桡动脉导管抽取动脉血。

  1.2.3 血气分析 应用NOVA―3血气分析仪(美国)检测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测定PaO2、SaO2、PvO2、SvO2、PH。

  1.3 方法

  1.3.1 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吗啡1―2mg/h或芬太尼50―100ug/h持续表脉泵入,使病人处于镇静状态。

  1.3.2 不吸氧组:在常规吸入氧浓度条件下(吸氧浓度40%―50%),吸痰前先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之后脱开呼吸机,经人工气道注生理盐水10ml,同时进行吸痰,吸痰操作在15秒内结束,立即接上呼吸机。吸痰结束后即刻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各1份,进行血气分析。吸痰结束后5分钟,再复查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

  1.3.3 吸氧组:不吸氧操作半小时后,同一患者给予吸氧,按上述方法再留取标本各份,吸痰结束后5分钟内仍给予吸氧。

  2 结果

  2.1 不氧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

  吸痰前PaO2为14.11±5.38kPa,吸痰结束时显著下降到9.05±2.79kPa,(P  2.2 吸氧对动脉血气和混合静脉血气的影响

  与吸痰前比较,吸痰结束时PaO2显著下降,SaO2、PvO2、SvO2均明显下降(P  2.3 吸氧与不吸氧的比较

  吸痰结束时PaO2、SaO2、PvO2和SvO2的水平,吸氧组均明显高于不吸氧组(P0.05)。

  3 讨论

  通过人工气道呼吸的患者,因会厌失去功能,咳嗽反射减弱,肺功能严重减退,呼吸肌无力,往往不能自行排痰,分泌物显著增加,若不及时抽吸,可引起气道内分汤物干涸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致结痂阻塞气道,将导致组织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常常危及患者生命[5]。可见,及时有效的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是危重患者重要的护理措施。

  吸痰是呼吸道管理中的常用又重要的护理操作,目的在于清理呼吸道,改善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最终改善组织缺氧。

  本研究观察了吸氧对吸痰所致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吸氧前提上,虽然在吸痰结束时PvO2、SvO2较吸痰前明显降低,但从绝对值来看,PaO2为23.55kPa,SaO2为90.33%,与不吸氧组吸痰结束时的水平相比,则明显升高,而且也明显高于不吸氧组吸痰前的水平,说明吸痰前给予吸氧能够有效防止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

  吸氧是否也能纠正吸痰导致的组织缺氧,目前尚不清楚。本观察发现吸痰前给予吸氧,吸痰结束时PvO2和SvO2分别为4.66kPa和64.84%,较吸痰前明显降低,依然存在组织缺氧,但程度较轻。由此提示吸痰前给予吸氧,虽然可以防止低氧血症,但仍然无法完全防止组织缺氧,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观察吸氧条件下吸痰5分钟是时组织氧代谢的变化,结果发现吸氧在吸痰后继续吸纯氧,PvO2、SvO2和pHa均恢复到吸痰前水平,SvO2达到70.50%,即组织缺氧完全纠正。因此,在吸氧条件下,有痰结束时不应将吸入氧浓度立即调低,继续吸入氧5分钟对于防止组织缺氧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在不吸氧条件下吸痰不仅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还引起严重的组织缺氧,而且缺氧至少持到吸痰后5分钟。为防止吸痰引起的组织缺氧,吸痰前组吸氧。但吸氧虽能减轻组织缺氧程度,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吸痰引起的组织缺氧。吸痰结束后,继续吸氧5分钟,才能有效的纠正组织缺氧,从而减少缺氧对组织的打击,真正达到吸痰的目的,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质量。


相关文章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保护措施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神经保护措施 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是指主要由宫内窘 [1]迫.新生儿缺氧等围生期因素造成新生儿大脑缺氧.缺血进而导致脑损伤的临床综合征 ...查看


  • 多巴胺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
  • 多巴胺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药物外渗的分度及临床表现 0度:无任何临床症状. Ⅰ度:皮肤苍白,水肿小于2.5cm ,皮肤触冷,伴或不伴疼痛. Ⅱ度:含第一阶段,水肿在2.5-15cm . Ⅲ度:含第二阶段,水肿大于15cm ,轻度-中度疼痛 ...查看


  • 休克病人的处理
  • 休克这词由英文Shock音译而来,系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休克是一急性的综合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有效血流量减少,微循环出现障碍,导 ...查看


  • 脂肪栓塞综合征 1
  • 脂肪栓塞综合症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其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由于脂肪栓子归属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脂肪栓子的来源.形成及去 ...查看


  • [内科护理学]作业集答案(专本科函授)
  • <内科护理学>(高起专.专升本)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 1--5:AEEBE 6-10: ADADE 11-14: CEE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E. 3. ACE 4.ABCDE ...查看


  •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
  • 气管切开的术后护理:主要是防止感染和保持套管通畅等 (一)床边设备:应备有氧气.吸引器.气管切开器械.导尿管及急救药品,以及另一付同号气管套管. (二)保持套管通畅:应经常吸痰,每日定时清洗内管,煮沸消毒数次.术后一周内不宜更换外管,以免因 ...查看


  • 封志纯-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由 不同原因引起的,以低血压.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病期之间 的界限模糊, 严重时引起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查看


  • 骨盆骨折教学查房
  • 骨盆骨折 查房内容: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 查房形式:科内教学查房 查房地点:骨科病房 主持人:张玲玲 主讲人:季尹霞 参加人员: 徐丽丽 陆琳琰 陆敏 任飞 燕 徐敏 杨敏 张榴丽 蒋丽 蒋燕 许玲玲 华敏 护士长:大家好!今 ...查看


  • 浅谈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 浅谈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摘要]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 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