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最新版)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工程概况---------------------------------------------------------------------1 编制依据---------------------------------------------------------------------2 专业工程特点---------------------------------------------------------------2 监理工作流程---------------------------------------------------------------3 监理工作要点---------------------------------------------------------------4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9

钢筋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 1.2建设单位: ****** 1.3设计单位: ****** 1.4施工单位: ****** 1.5建设地点: ******

1.6总建筑面积:约15.56万平方米 1.7栋数、层数:******项目工程共14个单位工程,包括12栋住宅、1个地下车库、1个幼儿园,整个基坑工程平面形状呈梭镖形状,基坑东西长约470m,南北侧宽130m,开挖深度为2-9.4m。整个项目划分为两个标段,由******承建的二标段,包含4~7#楼、11#、12#楼、标段划分线以西的车库,总建筑面积79537.40平方米。 4#楼、5#楼建筑面积均为6922.36㎡,建筑高度为55.5m,,建筑主体地上1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6#楼建筑面积为14229.14㎡,建筑高度为88.9m,,建筑主体地上2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7#楼建筑面积为14216.27㎡,建筑高度为88.9m,,建筑主体地上2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11#楼、12#楼建筑面积均为10773.61㎡,建筑高度为55.5m,建筑主体地上18层住宅,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分两个单元每单元2户。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两单元楼梯间可通过屋面相连通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标段车库(含配套商业)建筑面积为15700.05㎡,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

1.8结构类型:车库为框架结构;主楼均为剪力墙结构。 1.9计划工程总投资:约6亿元 1.10计划开工工期:2014年09月24日 1.11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0月14日 1.12工程总工期:752日历天

1.13合同质量等级:7#、12#楼合格。4#、5#、6#、11#楼确保泉城杯, 4#楼确保泰山杯。

二、编制依据

1.1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1.2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1.3******工程的设计图纸 1.4******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1.5有关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意见 1.6规范、规程:

1.6.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1.6.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6.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2013版) 1.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6.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6.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三、专业工程特点:

本项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体量大、高层绿色建筑;工程复杂,涉及工序多、工艺多;品质要求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有体量大、工期紧、施工人员多、车辆密集,工种交叉点、面多等问题,。

工程材料复杂,需多任务多工种联合协调施工,施工人员相对众多,对人员

的管理是一重要问题。首先将根据不同工种,佩带不同颜色胸牌加以区分,限定及施工及活动区域。

废弃物管理消纳达标:废弃物不在现场乱扔,运出后不污染土地搭设封闭垃圾站,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离;建筑垃圾应分检再入垃圾站,并定期将场内垃圾清理外运。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要点

5.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1检查钢材进场存放和保管措施,应按不同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做出标识牌,且在雨季期间采取防雨淋措施,以防错用和钢筋锈蚀。 5.1.2检查施工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报审文件。 5.1.3现场检查钢筋的外形、外观质量。其外形规格、型号、直径、级别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1.4在钢筋外形、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样。其取样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一进场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

5.1.5审核试验单位资质和复试报告。其资质和检试验内容范围应符合要求,试验报告强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结构,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5.1.6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1.7对钢筋需代换使用进行审查控制,其审核代换方案应符合“等强”原则(原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同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相等)且同时应满足钢筋净距的构造要求。(梁水平纵筋净距≥25mm,板厚≤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并应经设计认可。 5.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2.1当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抽查冷拉率控制方法措施,其标准为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

五、监理工作要点

5.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1检查钢材进场存放和保管措施,应按不同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做出标识牌,且在雨季期间采取防雨淋措施,以防错用和钢筋锈蚀。

5.1.2检查施工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报审文件。

5.1.3现场检查钢筋的外形、外观质量。其外形规格、型号、直径、级别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1.4在钢筋外形、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样。其取样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一进场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

5.1.5审核试验单位资质和复试报告。其资质和检试验内容范围应符合要求,试

验报告强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结构,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5.1.6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1.7对钢筋需代换使用进行审查控制,其审核代换方案应符合“等强”原则(原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同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相等)且同时应满足钢筋净距的构造要求。(梁水平纵筋净距≥25mm,板厚≤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并应经设计认可。

5.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2.1当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抽查冷拉率控制方法措施,其标准为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

于1%。

5.2.2检查钢筋末端制作弯钩的工艺和质量标准。Ⅰ级筋末端为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Ⅲ级钢筋需作135°弯钩时,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检查箍筋制作的工艺及规格尺寸,其标准Ⅰ级钢筋制作箍筋时,应做135°的弯钩,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同时箍筋下料和制作时应考虑梁、柱、主筋外轮廓尺寸。

5.2.4抽查钢筋的下料尺寸,其尺寸应考虑到主筋的搭接方式,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锚固长度,以保证符合要求和规范规定。

5.2.5检查钢筋加工的形式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目标值为

5.2.6巡查成型钢筋的暂存环境和措施,对已加工合格的钢筋应按规格、型号、级别和形式的不同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设置标志牌,以免混淆,同时应有防雨、防潮及防锈的措施。

5.3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3.1钢筋连接方法及接头位置控制

5.3.1.1检查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接头位置的设置,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内(非机械连接)。

5.3.1.2核查焊工资格证件,操持钢筋焊接人员须有符合要求颁发的资格证件,持证上岗、人证相符。

5.3.1.3检查钢筋连接接头的区段长度,其纵向受力钢筋为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时,接头相互错开,其连接区段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当为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接头相互错开,且连接区段长度为

1.3L(L为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d为钢筋直径)

5.3.1.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接头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5.3.1.5控制检查钢筋连接在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以下要求检验:

a.受拉区的机械连接和焊接不宜大于50%。

b.抗震设防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板类和墙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25%,如有必要增加时,不应大于50%。

d.梁类构件,工程中有必要增加接头百分率时,绑扎搭接不应大于50%。 e.柱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50%。

5.3.2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5.3.2.1对钢筋焊接条件进行检查。焊机性能、焊条与焊件应相匹配,焊工应持证上岗,并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经试验合格正式生产。

5.3.2.2电弧焊的质量控制检查。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其检查要点和标准:

a.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b.焊接时,不得浇伤主筋。

c.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d.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e.帮条焊两主筋端面间隙应为2~5mm,且两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小于0.1d(主筋直径),帮条焊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d为主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f.塔接焊焊接端钢筋应予弯,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d(钢筋直径)焊缝长度、厚度和宽度同帮条焊。

g.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如工程设计有,可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相关章节进行编制。

5.3.2.3电渣压力焊的质量控制检查:

a.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渣壳敲净)。

b.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5.3.2.4闪光对焊的质量控制检查:闪光对焊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闪光焊三种焊接工艺方法。(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牌号及钢筋端面平整情况等选择)。

a.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煅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b.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c.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d.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e.接头处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

5.3.3钢筋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控制检查

5.3.3.1电弧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5.3.3.2电渣压力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5.3.3.3闪光对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接头为一批,切取6个试件做拉伸和弯曲试验。

5.3.3.4机械连接接头以500个同牌号、同直径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上述各数量接头不足一批的,应按一批计,复试报告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4钢筋安装、隐蔽验收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4.1检查钢筋安装前工序条件具备情况,对上一道工序应在自检评定和工序交接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5.4.2检查柱、梁主筋接头位置,数量。其钢筋数量、规格型号,位置(含附加筋、吊筋)和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头位置、数量(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以及搭接长度应满足上述㈢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4.3检查钢筋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其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锚固长度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

钢筋锚固长度参数值(d为钢筋直径)

注:抗震设防为一、二级时,上表数值乘1.15使用。 5.4.4检查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且其用作保护层支承块、架的强度数量和固定方法,措施应满足施工中钢筋不变位的需要。

5.4.5检查梁柱的箍筋安装质量。其箍筋的规格型式、数量、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主筋紧贴绑牢。

在梁柱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配置箍筋要求时,亦应配置箍筋,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5.4.6检查板钢筋的安装质量。其规格、数量、位置、接头位置和百分率以及伸入支座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特别负弯矩筋的型式和有效高度的控制措施以及负弯矩筋在板四个角(或其它处)的位置重叠处安装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和满足需要(施工过程不变位)。

5.4.7检查钢筋安装后和隐蔽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应铺设架空通道等措施,

避免和防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随意出入踩踏而导致钢筋变形、变位。

5.4.8对成型钢筋安装隐蔽验收申报进行平行检验。抽查数量按验收规范要求,其允许偏差值按下表: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1采用巡视检查、平行检验、现场见证、旁站监理的方法对钢筋工程的原材料、施工过程及成品进行控制,发现问题要求纠正(口头或书面)。

6.2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经理部技术管理人员和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及技术工作人员的持证情况。

6.3签认进场材料的报验。要求进场原材料必需资料齐全,并由指定监理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及送检,并做好相关登记和记录。

6.4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钢材复验报告,未经复试后二次报验程序和监理工程师对材质的最终签认,其钢筋隐蔽工程不予进行验收。

6.5对钢筋的连接设备、工艺、操作以及持证上岗,监理人员的巡视方法检查、监控、必要时可采取适当旁站监督,其某一环节过程,发现问题要求及时纠正。

6.6监理工程师随时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清楚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规格、品种、数量、绑扎和焊接要求,对有关钢筋变更的图纸、会审或设计变更及时标注在施工

图上,以便准确监督实施避免遗忘造成失误。

6.7严格执行检查验收程序。每完成一道工序,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总包复检,监理检查验收的程序进行,未经监理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6.8对钢筋工程中发现影响质量的行为,施工中检查出现的质量通病,监理以口头通知,旁站监督其整改,严重问题和缺陷以监理通知单形式,书面责成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履行整改复验至合格。

6.9在每周召开的工程例会上,提出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不足,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出现重要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6.10在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申报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监理按照施工图纸、质量验评标准,检查确认所安装的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尺寸、接头位置、锚固长度等进行全面综合验收,并对验收结果,予以确认。

6.11监理以加强过程控制力度为主的巡查和抽查工作,力求把问题消失在萌芽之初或未成型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返工现象。

6.12监理对钢筋安装成型后的成品保护措施,加强控制协调和检查工作,督查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的看护工作落实,钢筋安装质量不被拢动。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工程概况---------------------------------------------------------------------1 编制依据---------------------------------------------------------------------2 专业工程特点---------------------------------------------------------------2 监理工作流程---------------------------------------------------------------3 监理工作要点---------------------------------------------------------------4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9

钢筋工程监理细则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 1.2建设单位: ****** 1.3设计单位: ****** 1.4施工单位: ****** 1.5建设地点: ******

1.6总建筑面积:约15.56万平方米 1.7栋数、层数:******项目工程共14个单位工程,包括12栋住宅、1个地下车库、1个幼儿园,整个基坑工程平面形状呈梭镖形状,基坑东西长约470m,南北侧宽130m,开挖深度为2-9.4m。整个项目划分为两个标段,由******承建的二标段,包含4~7#楼、11#、12#楼、标段划分线以西的车库,总建筑面积79537.40平方米。 4#楼、5#楼建筑面积均为6922.36㎡,建筑高度为55.5m,,建筑主体地上1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6#楼建筑面积为14229.14㎡,建筑高度为88.9m,,建筑主体地上2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7#楼建筑面积为14216.27㎡,建筑高度为88.9m,,建筑主体地上28层住宅,分一个单元2户,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11#楼、12#楼建筑面积均为10773.61㎡,建筑高度为55.5m,建筑主体地上18层住宅,地下2层,使用功能为储藏室(所存物品为丙、丁、戊类物品)、电气间、电表间、热表间。分两个单元每单元2户。屋顶为平屋顶,楼梯间均可出屋面,两单元楼梯间可通过屋面相连通阳台为封闭阳台。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标段车库(含配套商业)建筑面积为15700.05㎡,地下两层,其中地下二层为人防工程。

1.8结构类型:车库为框架结构;主楼均为剪力墙结构。 1.9计划工程总投资:约6亿元 1.10计划开工工期:2014年09月24日 1.11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10月14日 1.12工程总工期:752日历天

1.13合同质量等级:7#、12#楼合格。4#、5#、6#、11#楼确保泉城杯, 4#楼确保泰山杯。

二、编制依据

1.1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1.2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1.3******工程的设计图纸 1.4******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1.5有关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意见 1.6规范、规程:

1.6.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 1.6.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6.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设部分(2013版) 1.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6.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6.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三、专业工程特点:

本项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体量大、高层绿色建筑;工程复杂,涉及工序多、工艺多;品质要求高。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有体量大、工期紧、施工人员多、车辆密集,工种交叉点、面多等问题,。

工程材料复杂,需多任务多工种联合协调施工,施工人员相对众多,对人员

的管理是一重要问题。首先将根据不同工种,佩带不同颜色胸牌加以区分,限定及施工及活动区域。

废弃物管理消纳达标:废弃物不在现场乱扔,运出后不污染土地搭设封闭垃圾站,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离;建筑垃圾应分检再入垃圾站,并定期将场内垃圾清理外运。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要点

5.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1检查钢材进场存放和保管措施,应按不同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做出标识牌,且在雨季期间采取防雨淋措施,以防错用和钢筋锈蚀。 5.1.2检查施工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报审文件。 5.1.3现场检查钢筋的外形、外观质量。其外形规格、型号、直径、级别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1.4在钢筋外形、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样。其取样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一进场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

5.1.5审核试验单位资质和复试报告。其资质和检试验内容范围应符合要求,试验报告强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结构,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5.1.6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1.7对钢筋需代换使用进行审查控制,其审核代换方案应符合“等强”原则(原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同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相等)且同时应满足钢筋净距的构造要求。(梁水平纵筋净距≥25mm,板厚≤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并应经设计认可。 5.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2.1当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抽查冷拉率控制方法措施,其标准为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

五、监理工作要点

5.1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1.1检查钢材进场存放和保管措施,应按不同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做出标识牌,且在雨季期间采取防雨淋措施,以防错用和钢筋锈蚀。

5.1.2检查施工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报审文件。

5.1.3现场检查钢筋的外形、外观质量。其外形规格、型号、直径、级别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外观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5.1.4在钢筋外形、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样。其取样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炉号、每一进场批次重量不大于60t为一组。

5.1.5审核试验单位资质和复试报告。其资质和检试验内容范围应符合要求,试

验报告强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结构,当设 计无具体要求时,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5.1.6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5.1.7对钢筋需代换使用进行审查控制,其审核代换方案应符合“等强”原则(原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同代换后的钢筋强度与截面积和的乘积相等)且同时应满足钢筋净距的构造要求。(梁水平纵筋净距≥25mm,板厚≤150mm时,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00mm)并应经设计认可。

5.2钢筋加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2.1当现场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抽查冷拉率控制方法措施,其标准为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

于1%。

5.2.2检查钢筋末端制作弯钩的工艺和质量标准。Ⅰ级筋末端为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Ⅲ级钢筋需作135°弯钩时,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3检查箍筋制作的工艺及规格尺寸,其标准Ⅰ级钢筋制作箍筋时,应做135°的弯钩,弯钩的弯弧内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同时箍筋下料和制作时应考虑梁、柱、主筋外轮廓尺寸。

5.2.4抽查钢筋的下料尺寸,其尺寸应考虑到主筋的搭接方式,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锚固长度,以保证符合要求和规范规定。

5.2.5检查钢筋加工的形式及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目标值为

5.2.6巡查成型钢筋的暂存环境和措施,对已加工合格的钢筋应按规格、型号、级别和形式的不同分别垫格堆放整齐,并设置标志牌,以免混淆,同时应有防雨、防潮及防锈的措施。

5.3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3.1钢筋连接方法及接头位置控制

5.3.1.1检查钢筋的连接方式和接头位置的设置,其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内(非机械连接)。

5.3.1.2核查焊工资格证件,操持钢筋焊接人员须有符合要求颁发的资格证件,持证上岗、人证相符。

5.3.1.3检查钢筋连接接头的区段长度,其纵向受力钢筋为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时,接头相互错开,其连接区段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当为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接头相互错开,且连接区段长度为

1.3L(L为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d为钢筋直径)

5.3.1.4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接头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5.3.1.5控制检查钢筋连接在同一连接区段,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以下要求检验:

a.受拉区的机械连接和焊接不宜大于50%。

b.抗震设防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板类和墙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25%,如有必要增加时,不应大于50%。

d.梁类构件,工程中有必要增加接头百分率时,绑扎搭接不应大于50%。 e.柱类构件,绑扎搭接接头不宜大于50%。

5.3.2钢筋焊接质量控制

5.3.2.1对钢筋焊接条件进行检查。焊机性能、焊条与焊件应相匹配,焊工应持证上岗,并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经试验合格正式生产。

5.3.2.2电弧焊的质量控制检查。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5种接头形式。其检查要点和标准:

a.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正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特别是焊条的选用。

b.焊接时,不得浇伤主筋。

c.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

d.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e.帮条焊两主筋端面间隙应为2~5mm,且两钢筋的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小于0.1d(主筋直径),帮条焊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d为主筋直径),焊缝厚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3倍,宽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8倍。

f.塔接焊焊接端钢筋应予弯,并使两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其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d(钢筋直径)焊缝长度、厚度和宽度同帮条焊。

g.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如工程设计有,可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相关章节进行编制。

5.3.2.3电渣压力焊的质量控制检查:

a.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渣壳敲净)。

b.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5.3.2.4闪光对焊的质量控制检查:闪光对焊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闪光焊三种焊接工艺方法。(根据钢筋直径、钢筋牌号及钢筋端面平整情况等选择)。

a.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煅留量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b.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c.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d.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e.接头处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

5.3.3钢筋接头施工现场检验与验收控制检查

5.3.3.1电弧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型式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5.3.3.2电渣压力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5.3.3.3闪光对焊接头以300个同牌号、同直径钢筋接头为一批,切取6个试件做拉伸和弯曲试验。

5.3.3.4机械连接接头以500个同牌号、同直径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上述各数量接头不足一批的,应按一批计,复试报告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4钢筋安装、隐蔽验收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4.1检查钢筋安装前工序条件具备情况,对上一道工序应在自检评定和工序交接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5.4.2检查柱、梁主筋接头位置,数量。其钢筋数量、规格型号,位置(含附加筋、吊筋)和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其接头位置、数量(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以及搭接长度应满足上述㈢钢筋连接质量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5.4.3检查钢筋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其锚固型式和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锚固长度无具体要求时按下表标准:

钢筋锚固长度参数值(d为钢筋直径)

注:抗震设防为一、二级时,上表数值乘1.15使用。 5.4.4检查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且其用作保护层支承块、架的强度数量和固定方法,措施应满足施工中钢筋不变位的需要。

5.4.5检查梁柱的箍筋安装质量。其箍筋的规格型式、数量、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与主筋紧贴绑牢。

在梁柱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配置箍筋要求时,亦应配置箍筋,并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

5.4.6检查板钢筋的安装质量。其规格、数量、位置、接头位置和百分率以及伸入支座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特别负弯矩筋的型式和有效高度的控制措施以及负弯矩筋在板四个角(或其它处)的位置重叠处安装均应符合规范要求和满足需要(施工过程不变位)。

5.4.7检查钢筋安装后和隐蔽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应铺设架空通道等措施,

避免和防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随意出入踩踏而导致钢筋变形、变位。

5.4.8对成型钢筋安装隐蔽验收申报进行平行检验。抽查数量按验收规范要求,其允许偏差值按下表: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1采用巡视检查、平行检验、现场见证、旁站监理的方法对钢筋工程的原材料、施工过程及成品进行控制,发现问题要求纠正(口头或书面)。

6.2核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经理部技术管理人员和各级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的配备、专业操作人员及技术工作人员的持证情况。

6.3签认进场材料的报验。要求进场原材料必需资料齐全,并由指定监理人员进行见证取样及送检,并做好相关登记和记录。

6.4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钢材复验报告,未经复试后二次报验程序和监理工程师对材质的最终签认,其钢筋隐蔽工程不予进行验收。

6.5对钢筋的连接设备、工艺、操作以及持证上岗,监理人员的巡视方法检查、监控、必要时可采取适当旁站监督,其某一环节过程,发现问题要求及时纠正。

6.6监理工程师随时熟悉设计图纸,掌握清楚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规格、品种、数量、绑扎和焊接要求,对有关钢筋变更的图纸、会审或设计变更及时标注在施工

图上,以便准确监督实施避免遗忘造成失误。

6.7严格执行检查验收程序。每完成一道工序,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总包复检,监理检查验收的程序进行,未经监理检查验收或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6.8对钢筋工程中发现影响质量的行为,施工中检查出现的质量通病,监理以口头通知,旁站监督其整改,严重问题和缺陷以监理通知单形式,书面责成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履行整改复验至合格。

6.9在每周召开的工程例会上,提出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不足,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出现重要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6.10在施工单位质检员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施工单位申报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监理按照施工图纸、质量验评标准,检查确认所安装的钢筋规格、数量、间距、尺寸、接头位置、锚固长度等进行全面综合验收,并对验收结果,予以确认。

6.11监理以加强过程控制力度为主的巡查和抽查工作,力求把问题消失在萌芽之初或未成型的过程中,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返工现象。

6.12监理对钢筋安装成型后的成品保护措施,加强控制协调和检查工作,督查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的看护工作落实,钢筋安装质量不被拢动。


相关文章

  • [最新版]框架结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编制依据说明 编制依据: 1. 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图纸答疑 2. 现行的国家有关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政策法规 3. 我公司对本工程.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要求 4. 我公司对工程施工现 ...查看


  • 恒大集团工程质量监察细则(最新)
  • 恒大集团工程质量监察细则 恒大地产集团产品质量监察细则 一. ±0.000以下施工阶段 (一)基础施工 1.监察规划局提供定位放线基准点工程部是否复核并做好保护措施. 2.监察基坑(槽) 是否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验槽. 3.监察桩基础施工 ...查看


  • 2011年9月最新高层建筑土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WORD
  • 威海中韩商品贸易中心 土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 编制人员:XXXXXXXXX 审批人员:XXXXXXXXX 编制日期:2011-08-18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 ...查看


  • 2011年最新建设工程标准
  • 2011年最新建设工程标准.规范目录汇编 发布日期:2011-05-30 浏览次数:732 2011年最新建设工程标准.规范目录汇编 标准号: 标准名称: 实施日期 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自2 ...查看


  • 最新绿色环保施工方案
  • 目 录 1.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 1 1.1. 编制说明 ........................................ ...查看


  • 钢筋连接常用标准
  • 钢筋连接常用标准 一.概述 常用标准有三个: JGJ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163<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GB1499.2 <热轧带肋钢筋> 二.标准的基本要求 1.GB1499.2-2 ...查看


  • 建筑行业规范汇总2015最新版
  • 小编为您整理了包括设计.节能改造.地基基础.模板.质量验收等方面的2015年发布或实施的最新规范,快来看看吧. 设计 1.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2. GB50037-2013<建筑地面设计 ...查看


  • 新版本十项新技术目录
  •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 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查看


  • 劳务分包合同范本(最新)
  • 建设工程施工劳务承包合同 甲方(发包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承包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 自愿.公平和诚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