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空洞

一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长在315-400 nm (1nm =10-9 m)之间的紫外光称为UV-A 区,该区的紫外线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是也不造成地表生物圈的损害。事实上,这一波段少量的紫外线也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成维生素D,如果缺乏会引起软骨病,尤其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波长为280-315 nm的紫外光称为UV-B 区,这一波段的紫外辐射是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波长为200-280 nm的紫外光部分称为UV-C 区,该区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不过这一区的紫外线能被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即使是平流层的臭氧发生损耗,UV-C 波段的紫外线也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

臭氧层对太阳的紫外辐射尤其是UV-B段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直到臭氧层形成之后,生命才有可能在地球上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南极臭氧洞虽然平流层臭氧对地球生命具有如此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事实上臭氧层在大气中只是极其微少和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关于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在春季(10月份)期间显著下降的报道起,进一步的测量表明,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象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卫星观测表明,臭氧洞的覆盖面积有时甚至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现代女娲补天:破解臭氧层破洞难题

南半球漫漫长冬结束,太阳又将照耀南极上空,平流层里的氯和溴化合物,却开始破坏使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未来的数月,这些污染物造成的臭氧层损耗,会在南极大陆上方弄出一个破洞。

自一九七0年代起,这个现象就年年上演,不过是过了好几年才被科学家注意到。一九八五年,英国南极调查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出臭氧层的破洞,举世震惊。

南极上空平流层相当干燥,一旦温度低于摄氏零下七十八度,就会生成极地平流层云。它提供可让化学反应发生的大气面,使得原本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分子迅速脱去一个。

冰晶粒子对臭氧分解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极区以外,平流层中单一氯原子,可以循环分解数百个臭氧分子,直到它和如氧化亚氮气体分子作用而终止反应。然而极地冰晶粒子表面却能催化反应加速,分解数以万计的臭氧分子。南极臭氧洞的中心海拔约十四到二十一公里处,臭氧消失速率可达每日百分之

三。十月初在极地平流层云的媒介下,破坏了几乎所有同海拔区间内的臭氧。

臭氧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区?为什么臭氧损耗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每年的南极臭氧洞发生在春季?

首先说明北极上空也有个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因为太阳风暴(带电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汇集到地球的两极,对两极上方的臭氧层破坏极大,所以臭氧层空洞主要在南极和北极的上空。

目前,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机制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①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形成臭氧洞;②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出现臭氧洞;③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力气象因素及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综合作用导致臭氧洞的形成。

在冬季半年里,南极上空有一个深厚的涡旋,气流沿着南极高原作顺时针旋转,把南极大陆封闭起来。从赤道来的富含臭氧的气流进不了南极上空。而在旋涡中上升的空气,因为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的速度要比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速度快得多。加上南极高原本来就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形成极低的低温环境。臭氧层所在的20公里高度上气温常常在-80℃以下(比北极要低得多)。南极大气涡旋中的空气上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冰晶云,云中的冰晶不断吸收氯氟烃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一旦南极春季(9月)来临,极夜结束,阳光照射下冰晶云升温,氯氟烃气体迅速释放。而氯氟烃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开始释放氯原子„„上面讲过的臭氧层受到破坏的过程立即开始,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洞。一旦春末南极旋涡残缺或破坏消失,大量富含臭氧的赤道南下的新鲜空气进入南极上空,臭氧洞于是便又匆匆消失。

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那么,氟里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

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气分子重,但这些化合物在对流层是化学惰性的,即使最活泼的大气组分———自由基对CFC和 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因此它们在对流层十分稳定,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反应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化合物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CFC和Halon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也是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溴原子自由基也以同样的过程破坏臭氧,因此也是催化剂。据估算,一个氯原子自由

基可以破坏 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Halon释放的溴原子自由基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之间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简单的加和。

但是,上述的均相化学反应并不能解释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全部过程。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臭氧洞的形成是有空气动力学过程参与的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所谓非均相,是指大气中除气态组分外,还有固相和液相的组分。人们对大气中存在云、雾和降雨等早已司空见惯,但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干燥寒冷,空气稀薄,较少出现对流层这些天气现象。但在冬天,南极地区的温度极低,可以达到零下80摄氏度,这样极端的低温造成两种非常重要的过程,一是极地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一个强烈的西向环流,称为“极地涡旋”。该涡旋的重要作用是使南极空气与大气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使涡旋内部的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另外,尽管南极空气十分干燥,极低的温度使该地区仍有成云过程,云滴的主要成分是三水合硝酸和冰晶,称为极地平流层云。

实际上,当CFC和Halon进入平流层后,通常是以化学惰性的形态而存在,并无原子态的活性氯和溴的释放。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室的研究都证明,化学惰性的ClONO2和HCl在平流层云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结果造成Cl2和HOCl2组分的不断积累。

Cl2和HOCl是在紫外线照射下极易光解的分子,但在冬天南极的紫外光极少,Cl2和HOCl的光解机会很小。当春天来临时,阳光返回南极地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射线使Cl2和HOCl开始发生大量的光解,产生前述的均相催化过程所需的大量的原子氯,从而造成严重的臭氧损耗。

催化反应机制:

Y + O3 → YO+ O2

YO+O → Y+ O2

其净结果是:

O3 + O → 2O2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物质Y破坏了一个臭氧分子,但Y本身却并没有被消耗,它还可以继续破坏另一个臭氧分子。化学反应中起这样作用的物质称为催化剂。上述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氯原子的催化过程可以解释所观测到的南极臭氧破坏的约70%,另外,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协同机制可以解释大约20%。随后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南极,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结果是南极涡旋逐渐消失,南极地区臭氧浓度极低的空气传输到地球的其他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造成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下降。

北极也发生与南极同样的空气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在每年的一月至二月生成北极涡旋,并发现有北极平流层云的存在。在涡旋内氯基(C1O)占氯总量的85%以上,同时测到与南极涡旋内浓度相当的溴基(BrO)的浓度。但由于北极不存在类似南极的冰川,加上气象条件的差异,北极涡旋的温度远较南极高,而且北极平流层云的量也比南极少得多,因此目前北极的臭氧层破坏还没有达到出现又一个臭氧洞的程度。

因此,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变化的非均相的复杂过程,但其产生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里昂和哈龙,曾经是一个谜团的臭氧洞得到了清晰的定量的科学解释。但是令人忧虑的是,CFC和Halon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臭氧层正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威胁。

“要是臭氧层非有一个洞不可,那最好还是在南极,因为要是发生在热带地区,对生物会有很大伤害。”

——所罗门

(冰晶效应 在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存的云中,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小,当空气中的实有水汽压介于两者之间,即大于冰面饱和水汽压而又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时,过冷却水滴会因蒸发而减小,水分子不断由水滴向冰晶上转移,冰晶则因凝华而增大。这种由于冰水共存引起冰水间的水汽转移的作用称为冰晶效应。冰晶效应的程度,与水面上和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的差值有关,差值越大,冰晶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是混合云形成降水的重要理论之一。)

如果多相反应过程可以称为非均相反应过程,那么少相反应过可以称为均相反应过程:反应物系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相的反应过程,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的反应物系始终为多相,有的反应物系在反应过程中由单相转变为多相,或者由多相转变为单相。多相反应过程包括气固相反应过程、气液相反应过程、液液相反应过程、液固相反应过程、气液固相反应过程以及固固相反应过程等。

一般将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按照波长的大小分为三个区,波长在315-400 nm (1nm =10-9 m)之间的紫外光称为UV-A 区,该区的紫外线不能被臭氧有效吸收,但是也不造成地表生物圈的损害。事实上,这一波段少量的紫外线也是地表生物所必需的,它可促进人体的固醇类转化成维生素D,如果缺乏会引起软骨病,尤其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波长为280-315 nm的紫外光称为UV-B 区,这一波段的紫外辐射是可能到达地表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最大危害的部分;波长为200-280 nm的紫外光部分称为UV-C 区,该区紫外线波长短,能量高,不过这一区的紫外线能被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完全吸收,即使是平流层的臭氧发生损耗,UV-C 波段的紫外线也不会到达地表造成不良影响。

臭氧层对太阳的紫外辐射尤其是UV-B段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直到臭氧层形成之后,生命才有可能在地球上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南极臭氧洞虽然平流层臭氧对地球生命具有如此特殊重要的意义,然而事实上臭氧层在大气中只是极其微少和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摄氏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关于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在春季(10月份)期间显著下降的报道起,进一步的测量表明,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平流层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的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象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达上千公里,“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卫星观测表明,臭氧洞的覆盖面积有时甚至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

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现代女娲补天:破解臭氧层破洞难题

南半球漫漫长冬结束,太阳又将照耀南极上空,平流层里的氯和溴化合物,却开始破坏使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未来的数月,这些污染物造成的臭氧层损耗,会在南极大陆上方弄出一个破洞。

自一九七0年代起,这个现象就年年上演,不过是过了好几年才被科学家注意到。一九八五年,英国南极调查小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揭示出臭氧层的破洞,举世震惊。

南极上空平流层相当干燥,一旦温度低于摄氏零下七十八度,就会生成极地平流层云。它提供可让化学反应发生的大气面,使得原本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臭氧分子迅速脱去一个。

冰晶粒子对臭氧分解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极区以外,平流层中单一氯原子,可以循环分解数百个臭氧分子,直到它和如氧化亚氮气体分子作用而终止反应。然而极地冰晶粒子表面却能催化反应加速,分解数以万计的臭氧分子。南极臭氧洞的中心海拔约十四到二十一公里处,臭氧消失速率可达每日百分之

三。十月初在极地平流层云的媒介下,破坏了几乎所有同海拔区间内的臭氧。

臭氧洞为什么发生在南极地区?为什么臭氧损耗的规模如此之大?为什么每年的南极臭氧洞发生在春季?

首先说明北极上空也有个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因为太阳风暴(带电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汇集到地球的两极,对两极上方的臭氧层破坏极大,所以臭氧层空洞主要在南极和北极的上空。

目前,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机制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①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形成臭氧洞;②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出现臭氧洞;③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力气象因素及光化学反应(包括人类活动影响)综合作用导致臭氧洞的形成。

在冬季半年里,南极上空有一个深厚的涡旋,气流沿着南极高原作顺时针旋转,把南极大陆封闭起来。从赤道来的富含臭氧的气流进不了南极上空。而在旋涡中上升的空气,因为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的速度要比实际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分布的速度快得多。加上南极高原本来就海拔高气温低,因而形成极低的低温环境。臭氧层所在的20公里高度上气温常常在-80℃以下(比北极要低得多)。南极大气涡旋中的空气上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冰晶云,云中的冰晶不断吸收氯氟烃气体,浓度越来越高。一旦南极春季(9月)来临,极夜结束,阳光照射下冰晶云升温,氯氟烃气体迅速释放。而氯氟烃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开始释放氯原子„„上面讲过的臭氧层受到破坏的过程立即开始,臭氧层因大量损耗臭氧而出现臭氧洞。一旦春末南极旋涡残缺或破坏消失,大量富含臭氧的赤道南下的新鲜空气进入南极上空,臭氧洞于是便又匆匆消失。

美国科学家莫里纳和罗兰德提出,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元凶,最典型的是氟氯碳化合物(CFC,俗称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Halon)。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证实,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那么,氟里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

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CFC和Halon的分子都比空气分子重,但这些化合物在对流层是化学惰性的,即使最活泼的大气组分———自由基对CFC和 Halon的氧化作用也微乎其微。因此它们在对流层十分稳定,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反应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化合物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到平流层,风又将它们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

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CFC和Halon分子发生解离,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也是自由基。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就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溴原子自由基也以同样的过程破坏臭氧,因此也是催化剂。据估算,一个氯原子自由

基可以破坏 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Halon释放的溴原子自由基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自由基和溴原子自由基之间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简单的加和。

但是,上述的均相化学反应并不能解释南极臭氧洞形成的全部过程。深入的科学研究发现,臭氧洞的形成是有空气动力学过程参与的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所谓非均相,是指大气中除气态组分外,还有固相和液相的组分。人们对大气中存在云、雾和降雨等早已司空见惯,但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对流层。平流层干燥寒冷,空气稀薄,较少出现对流层这些天气现象。但在冬天,南极地区的温度极低,可以达到零下80摄氏度,这样极端的低温造成两种非常重要的过程,一是极地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一个强烈的西向环流,称为“极地涡旋”。该涡旋的重要作用是使南极空气与大气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使涡旋内部的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反应器。另外,尽管南极空气十分干燥,极低的温度使该地区仍有成云过程,云滴的主要成分是三水合硝酸和冰晶,称为极地平流层云。

实际上,当CFC和Halon进入平流层后,通常是以化学惰性的形态而存在,并无原子态的活性氯和溴的释放。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室的研究都证明,化学惰性的ClONO2和HCl在平流层云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结果造成Cl2和HOCl2组分的不断积累。

Cl2和HOCl是在紫外线照射下极易光解的分子,但在冬天南极的紫外光极少,Cl2和HOCl的光解机会很小。当春天来临时,阳光返回南极地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射线使Cl2和HOCl开始发生大量的光解,产生前述的均相催化过程所需的大量的原子氯,从而造成严重的臭氧损耗。

催化反应机制:

Y + O3 → YO+ O2

YO+O → Y+ O2

其净结果是:

O3 + O → 2O2

在上述反应过程中,物质Y破坏了一个臭氧分子,但Y本身却并没有被消耗,它还可以继续破坏另一个臭氧分子。化学反应中起这样作用的物质称为催化剂。上述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氯原子的催化过程可以解释所观测到的南极臭氧破坏的约70%,另外,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协同机制可以解释大约20%。随后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南极,南极地区的温度上升,气象条件发生变化,结果是南极涡旋逐渐消失,南极地区臭氧浓度极低的空气传输到地球的其他高纬度和中纬度地区,造成全球范围的臭氧浓度下降。

北极也发生与南极同样的空气动力学和化学过程。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在每年的一月至二月生成北极涡旋,并发现有北极平流层云的存在。在涡旋内氯基(C1O)占氯总量的85%以上,同时测到与南极涡旋内浓度相当的溴基(BrO)的浓度。但由于北极不存在类似南极的冰川,加上气象条件的差异,北极涡旋的温度远较南极高,而且北极平流层云的量也比南极少得多,因此目前北极的臭氧层破坏还没有达到出现又一个臭氧洞的程度。

因此,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变化的非均相的复杂过程,但其产生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里昂和哈龙,曾经是一个谜团的臭氧洞得到了清晰的定量的科学解释。但是令人忧虑的是,CFC和Halon具有很长的大气寿命,一旦进入大气就很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臭氧层正受到来自人类活动的巨大威胁。

“要是臭氧层非有一个洞不可,那最好还是在南极,因为要是发生在热带地区,对生物会有很大伤害。”

——所罗门

(冰晶效应 在有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存的云中,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小,当空气中的实有水汽压介于两者之间,即大于冰面饱和水汽压而又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时,过冷却水滴会因蒸发而减小,水分子不断由水滴向冰晶上转移,冰晶则因凝华而增大。这种由于冰水共存引起冰水间的水汽转移的作用称为冰晶效应。冰晶效应的程度,与水面上和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的差值有关,差值越大,冰晶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是混合云形成降水的重要理论之一。)

如果多相反应过程可以称为非均相反应过程,那么少相反应过可以称为均相反应过程:反应物系包含两个或更多个相的反应过程,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的反应物系始终为多相,有的反应物系在反应过程中由单相转变为多相,或者由多相转变为单相。多相反应过程包括气固相反应过程、气液相反应过程、液液相反应过程、液固相反应过程、气液固相反应过程以及固固相反应过程等。


相关文章

  • 生态学臭氧层空洞
  • 社会发展与生态问题----臭氧层空洞问题 姓名: 班级: 学号: 人类社会日新月异,地理大发现以来,人们两三百年创造的财富总额竟然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财富总额,但是很多人在享受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的时候忽视了文明背后的代价.正如那句网络 ...查看


  • 美国航天局称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小于平均
  • 美国航天局近日说,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稍稍小于往年平均水平,不过现在要说臭氧层已开始恢复为时尚早. 美国航天局近日说,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稍稍小于往年平均水平,不过现在要说臭氧层已开始恢复为时尚早. 美国航天局发表声明说,今 ...查看


  • 防止臭氧层空洞的全球举措
  • 防止臭氧层空洞的全球举措 院系单位:电子电气工程系 学号:0903140214 姓名:金有祺 摘要:臭氧的作用以及臭氧空洞形成的原因,臭氧空洞对人类的危害及其人类对臭氧空洞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空洞.紫外线.利昂.公约.措施 大气中的臭氧含 ...查看


  • 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后果及对策
  • 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后果及对策 下面是两则新闻: 1. 科技日报/ 2 0 0 0 年/ 0 8 月/ 3 1 日/ 第0 0 3 版/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 南极臭氧空洞仍在扩大 记者 卞晨光 本报华盛顿8 月2 9 日电: 记者卞晨 ...查看


  •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 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2007年09月03日 臭氧层保护日的由来 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为了唤起公众环境保护意识,19 ...查看


  • 南极科考的四大谜团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南极科考的四大谜团 未来数年内,南极科考研究将主要围绕四大待解之谜. 南极厚厚的冰盖下有一些已经被冰封了千百万年之久的湖泊.这些湖泊由活水河流网连在一起.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湖泊已经发现了150个.其中最大的一个被称为 ...查看


  • 南极臭氧层空洞为什么出现在春季
  • 南极臭氧层空洞为什么出现在春季 目前,对于臭氧层空洞形成机制大致有三种理论解释:①动力气象学上的极地纬向环流变化造成输送至南极上空的臭氧减少,形成臭氧洞:②极地冰晶效应影响下的多相化学反应引起臭氧的减少,出现臭氧洞:③与太阳辐射变化相关的动 ...查看


  • 碳的同素异形体
  • 碳的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是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如碳元素就有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同素异形体的化学性质相似. 例如氧气是 ...查看


  • (初中)环境教育测试题(附答案)
  • 环境教育测试题 初中部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本试卷为单项选择题.满分:每小题4分,共100分.考试时同:6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姓名栏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 2. 答卷时,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