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案例--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

当过班主任很多年了,在管理班级时总会发现班里几个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养成及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正呢?通过多年的思考、实践,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典型案例介绍;今年班中又有一个学生,是新来的,开学没几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老师某某人(这位新来的)打我。”问他们被打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之中就被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和班主任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除了老师的引导教育外,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一起改掉。这个孩子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就是喜欢打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这坏毛病。

二、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小同学有喜好打人的坏习惯,表现为他一有空,他就会找理由,想办法,随时随地去捉弄人,骂人甚至打人,我想:或许他还有一点认识上的无知,不过他的心理里应该带有一种所谓攻击性的心理,攻击性心理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

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性心理常表现为:(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好捉弄人。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更见不得别人疏远自己。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或者疏远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二)爱惹事,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这类孩子往往在家中娇生惯养,家长拿他没办法,稍有不顺,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容不得别人的批评。综上所述该生行为不算攻击性强的行为 ,也要算爱打闹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加以控制和教育,将来就可能走上歧途。

三、教育方式:针对此类学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总结方法如下:1.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甚至产生更大的攻击行为,班主任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通过调查,我认为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响。父母经常在外,孩子托给爷爷姥姥管,爷爷姥姥比较溺爱,更容易纵容他攻击性行为的养成。其父母没有尽到真正教育的责任,父母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告状”,不是责骂就是棍棒相加。针对他的情况,我和班主任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首先引导家长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我们同孩子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

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鞭打的教育方式。另外,我还要求他的家长禁止孩子在空闲时间看暴力影视片,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活动或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遇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他多学习、模仿生活中的良好模范行为,鼓励孩子多做些好事,并给以表扬,同时和孩子一起批评攻击行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进行电话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制定方案促其养成好习惯。3.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打人,被扣分了,我就开了一节小班队课,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不打骂,与同学团结友好的相处。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上述案例中的孩子,经过老师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帮助,终于从一个问题孩子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学生的学习榜样,虽然他偶尔还会“手痒”,但是他真的变了,明显变好了。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

分析

作者:王清育

下房中心小学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分析

当过班主任很多年了,在管理班级时总会发现班里几个孩子,他们常常为一点小事打、骂、欺负同学,甚至无缘无故的就去打同学。以前我总是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但是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没有太大的改变。通过观察了解才明白孩子具有这样的行为不仅是品德问题,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养成及其心理问题。如何对这些孩子的打人行为改正呢?通过多年的思考、实践,我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典型案例介绍;今年班中又有一个学生,是新来的,开学没几天就有人频频来报告:“老师某某人(这位新来的)打我。”问他们被打原因,好像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玩玩之中就被打了,于是我就找他教育了一番,可是接下来天天都是这样,难道是他就是有这个爱好?喜欢打人?怎么办呢?于是我和班主任找来了他的父母,了解一些情况令我惊讶的是,他父母告诉我:“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孩子喜好打人的毛病要改掉,除了老师的引导教育外,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一起改掉。这个孩子不笨,脑子还挺聪明的,就是喜欢打人。于是我的心里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这坏毛病。

二、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小同学有喜好打人的坏习惯,表现为他一有空,他就会找理由,想办法,随时随地去捉弄人,骂人甚至打人,我想:或许他还有一点认识上的无知,不过他的心理里应该带有一种所谓攻击性的心理,攻击性心理就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

有害于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攻击性心理常表现为:(一)好胜心强,喜欢与人争执,好捉弄人。这类孩子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更见不得别人疏远自己。事事好与人争第一,一旦同学在某个方面超过自己或者疏远自己他就会表现出反常行为,与人争执、打斗,发泄内心的不满.(二)爱惹事,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三)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这类孩子往往在家中娇生惯养,家长拿他没办法,稍有不顺,便耍性子,自我中心意识强,容不得别人的批评。综上所述该生行为不算攻击性强的行为 ,也要算爱打闹的不良行为,如果没有加以控制和教育,将来就可能走上歧途。

三、教育方式:针对此类学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总结方法如下:1.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造成精神压力或情绪波动,引起反抗心理,甚至产生更大的攻击行为,班主任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通过调查,我认为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家庭不良的教育因素影响。父母经常在外,孩子托给爷爷姥姥管,爷爷姥姥比较溺爱,更容易纵容他攻击性行为的养成。其父母没有尽到真正教育的责任,父母偶尔回家听到班主任“告状”,不是责骂就是棍棒相加。针对他的情况,我和班主任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首先引导家长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我们同孩子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

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鞭打的教育方式。另外,我还要求他的家长禁止孩子在空闲时间看暴力影视片,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活动或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情。遇到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鼓励他多学习、模仿生活中的良好模范行为,鼓励孩子多做些好事,并给以表扬,同时和孩子一起批评攻击行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进行电话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制定方案促其养成好习惯。3.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打人,被扣分了,我就开了一节小班队课,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不打骂,与同学团结友好的相处。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上述案例中的孩子,经过老师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帮助,终于从一个问题孩子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学生的学习榜样,虽然他偶尔还会“手痒”,但是他真的变了,明显变好了。

低年级小学生喜欢打人案例

分析

作者:王清育

下房中心小学


相关文章

  • 我的教育叙事
  • 教育叙事 班里有一个特殊的孩子 我是一个师范毕业生(后取函授大专学历),现在50周岁半了,从事一线教育工作整整30年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包括我的家人,无人会否认.今年所带班有一个特殊的学生(成XX),因为这个特殊学 ...查看


  • 班主任工作总结:浅谈培智
  • 我本期所带的班级是新来的12名智障儿童寄宿制学生,主要以中轻度为主,他们有的在普小上过学,有的在康复机构做过康复,还有的呆在家里没上过学.他们不仅智能上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而且还存在适应缺陷的问题,加上有的家长过分溺爱.迁就或弃之不管的现象 ...查看


  •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1
  •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 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 念淡薄, ...查看


  • 案例-都是因为爱
  • 都是因为爱 ----心里健康案例 刘清春 学生基本情况:王某,年龄8岁,二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车厢厂的工人,工作忙,和孩子的休息时间不对应,母亲很爱玩,有空就出去打牌,对孩子的关心过问少. 学生情况: 该生很聪明,眼睛里透着灵气. ...查看


  • 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 2015年春季学期一(5)班德育工作总结 案例分析 ――玉海琼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是对祖国.师长.父母.朋友真挚的爱,爱是教育的根本.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 ...查看


  • 二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总结
  • 二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忙碌的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学期以来,为了使本班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做了以下几点具体的工作: 1.抓好学生的各项常规培养.经过了一个暑假,学生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们渐 ...查看


  • 班级中的小霸王
  • 班级中的小霸王 班上频频发生打骂学生或者损坏公物的现象,小男孩何以打人为乐? 还是什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1.父母亲在家承包鱼塘养殖, ...查看


  • 六年级座谈会
  • 六年级师生座谈会讲话 同学们: 你们好,再过两个星期的时间,同学们即将结束六年的小学生活,离开熟悉的小学校园进入中学时代,在此之际,我们召开了这次六年级全体师生参加的座谈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关心.教导我们六年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两位老师表示衷 ...查看


  •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 摘 要:本文旨在小学美术课堂 "问题学生"的教学效率的提高,须要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利用分层教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效率 兴趣 自主学习 一 ."问题学生"在小学的现状 "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