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经验交流--家校联系

拓展教育网络 促进家校联系学生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里的大事。要教育好一个 学生,不能只靠辅导员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 力,其中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大学 生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校互动,才能形成全面育人的教 育局面。经过几年的学生辅导员工作,经历了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很多 事情以后,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我们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大学教育淡化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家长们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在 校的情况,只能通过学生本人,很少家长会主动地与学校联系了解, 所以造成了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脱节。 很多学生利用这一条件将自 己在校出现的问题向家长隐瞒,从而使学校错失教育学生的最佳时 间。要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必须紧密配 合、互相沟通,保持联系。为此,在学生大学求学期间,我们希望能 与学生家长资源共享,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 任。 在如何建立家校联系这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请各位领 导、老师批评、指正: 1、建立家访制度 建立家访制度 由于辅导员老师日常工作比较琐碎, 因此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 联系,只有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这样一方面很多家长一 接到老师的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 校闯了祸; 另外使得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 长,覆盖面太小。我的想法是:借助辽宁省访千家活动或一些特定的 时间尽可能的走访学生家庭, 与家长交流有关学习、 习惯、 兴趣爱好、 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方面的话题。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老师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 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与老师接触完全不同。老师也 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 果。这样的一次家访,比起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2、电话互访 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 得联系,必须要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 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是无从知晓。而辅导员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 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在 校接待、单独咨询、信件来往和电子信箱、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家庭教 育工作。 3、家长参与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年由学生、家长、辅导员共同如实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 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年下来编辑成册。学年总结,辅导员根据学生 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然后寄给家长。每一个学生在学 期末总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他也会在自评中表现 出来,所以他们都会在平时的学习中争取有更多的进步,并及时寻找 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养成主动寻找自己学习中的优 缺点的习惯,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一封书信送手中,实现心与心沟通 一封书信送手中, 在每年新生报到时,让每位新生家长都收到一封《致学生家长的 一封信》,信中感谢他们对孩子的辛勤培养,表示学校愿与家长一起 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贡献全部力量,并在信中温馨指出家 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对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家长指导孩子尽快适应大学集体生活,鼓励孩子正确对待学习,教育孩子勤俭节 约,告诫孩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5、开设家校教育专题主页,方便学习与沟通 开设家校教育专题主页, 专题主页 为了方便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更好地与学校、学生沟 通交流,可以开通了“大学生家庭教育专题主页”,该主页设置有家 长学校、家教案例、家教论坛、寸草心、校规一览、学生活动等板块。 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还要设置提供父母与子女沟通 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充满人性色彩的栏目,父母对孩子的贴心关爱 与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均可通过留言互相倾诉。 6、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 用。我们可以确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类型家庭的指导内容和要 求,形成分类指导、分层递进的指导工作体系。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要努力创设学校与家长互相协作、 相互制约、 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家长与学生双向沟通的环境与条件。 通过密切的家校联系,可以使得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需求,也使 得他们逐步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在教育目标上,他们不再 重成才,轻成人;在教育途径上,他们不再把书本作为获取知识的唯 一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人培养重要途径;在教育 行为上,他们不再重过程,轻结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 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总之,家长工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教育只有充 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拓展教育网络 促进家校联系学生的教育不光是学校的事,更是家庭里的大事。要教育好一个 学生,不能只靠辅导员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 力,其中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大学 生教育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家校互动,才能形成全面育人的教 育局面。经过几年的学生辅导员工作,经历了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很多 事情以后,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对我们 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大学教育淡化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家长们想要了解自己孩子在 校的情况,只能通过学生本人,很少家长会主动地与学校联系了解, 所以造成了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的脱节。 很多学生利用这一条件将自 己在校出现的问题向家长隐瞒,从而使学校错失教育学生的最佳时 间。要使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必须紧密配 合、互相沟通,保持联系。为此,在学生大学求学期间,我们希望能 与学生家长资源共享,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孩子的教育责 任。 在如何建立家校联系这方面,我有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请各位领 导、老师批评、指正: 1、建立家访制度 建立家访制度 由于辅导员老师日常工作比较琐碎, 因此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 联系,只有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这样一方面很多家长一 接到老师的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 校闯了祸; 另外使得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 长,覆盖面太小。我的想法是:借助辽宁省访千家活动或一些特定的 时间尽可能的走访学生家庭, 与家长交流有关学习、 习惯、 兴趣爱好、 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方面的话题。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老师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 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与老师接触完全不同。老师也 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 果。这样的一次家访,比起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2、电话互访 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 得联系,必须要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 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是无从知晓。而辅导员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 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在 校接待、单独咨询、信件来往和电子信箱、家长会等方式开展家庭教 育工作。 3、家长参与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年由学生、家长、辅导员共同如实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 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年下来编辑成册。学年总结,辅导员根据学生 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然后寄给家长。每一个学生在学 期末总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哪怕是一丁点的成绩他也会在自评中表现 出来,所以他们都会在平时的学习中争取有更多的进步,并及时寻找 自己的不足之处。不知不觉中,学生会养成主动寻找自己学习中的优 缺点的习惯,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一封书信送手中,实现心与心沟通 一封书信送手中, 在每年新生报到时,让每位新生家长都收到一封《致学生家长的 一封信》,信中感谢他们对孩子的辛勤培养,表示学校愿与家长一起 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贡献全部力量,并在信中温馨指出家 庭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对家长提出中肯的建议,希望家长指导孩子尽快适应大学集体生活,鼓励孩子正确对待学习,教育孩子勤俭节 约,告诫孩子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5、开设家校教育专题主页,方便学习与沟通 开设家校教育专题主页, 专题主页 为了方便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更好地与学校、学生沟 通交流,可以开通了“大学生家庭教育专题主页”,该主页设置有家 长学校、家教案例、家教论坛、寸草心、校规一览、学生活动等板块。 为家长和学生提供心与心交流的平台, 还要设置提供父母与子女沟通 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充满人性色彩的栏目,父母对孩子的贴心关爱 与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均可通过留言互相倾诉。 6、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尊重家长,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 用。我们可以确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类型家庭的指导内容和要 求,形成分类指导、分层递进的指导工作体系。重点在于帮助大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要努力创设学校与家长互相协作、 相互制约、 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家长与学生双向沟通的环境与条件。 通过密切的家校联系,可以使得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需求,也使 得他们逐步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在教育目标上,他们不再 重成才,轻成人;在教育途径上,他们不再把书本作为获取知识的唯 一途径,丰富多彩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人培养重要途径;在教育 行为上,他们不再重过程,轻结果。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 庭、学校、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总之,家长工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学生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教育只有充 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辅导员团队
  • 附件2013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申团 队 名 称 : 团队带头人: 所 在 院 校 : 通 讯 地 址 : 联 系 电 话 :请书越成长 越青春 李寒佳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市正兴路 157 号 [1****** ...查看


  • 辅导员工作手册范文
  • 目录 第一部分 工作制度篇 1.<XX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试行) 2.<XX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核个人自评量化表>(试行) 3.辅导员例会制度 4.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 5.辅导员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 6.辅 ...查看


  • 班主任工作手册[1]
  • 班主任工作手册前言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 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规律和程序.工作范围和 方法,具有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去不断实践.总结 ...查看


  • 学生帮扶责任书
  • 安定区东关小学 任课教师帮扶留守学生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了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促进社会的和谐 发展,建设和谐平安校园,为更好地抓好留守学生关爱工作,总结先进经验,保证以学科教 学为主的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特制定 ...查看


  • 大学辅导员工作计划
  • 篇一: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 2012-2013第一学期辅导员工作计划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辅导员,在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上,应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应注重德 ...查看


  • 第33届校学生会学术部工作规划
  • 学术部工作规划 第33届校学生会学术部工作计划书 至本学期结束,华东交通大学校学生会已经走过32年,走过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阶段,又经过了上学期部门改革的"以稳定,求创新"的发展 ...查看


  • 考研复试如何联系导师
  • 考研复试如何联系导师 复试需要提前和导师联系吗? 答:这是最受同学关注,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许多同学觉得必须联系,不联系没底.对于这个问题,要分情况来看:如果你事前认识该导师,或者你熟悉的人,师哥或师姐就是该导师的弟子,那么在复试前可以让师 ...查看


  • 大一辅导员应如何管理班级
  • ◎你有没有查阅过新生档案,并对有用信息进行记录? 你班级男生女生人数各是多少? 你班级学生来自哪些省市? ◎是否已经联系好参加迎新接待.迎新座谈等工作的老生? ◎你能立刻联系到学工部相关老师.系主任.学工组长.班级导师.系教务员以及至少五名 ...查看


  • 高校辅导员面试宝典
  • 高校辅导员面试宝典 1.基本信息 2.在校期间的表现:学习成绩: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学术科研:协助导师研究教育部课题.国家自科基金课题 学生工作:担任学校研究生会主席:承办江西省大型活动 负责校内研究生各项活动 研究生处:党建.三助.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