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一个中产阶级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这是一个早晨。   起床的时候,推开窗帘,发现窗外的天空有些阴晦。空气中,灰蒙蒙的有些暧昧。极目街道上,似乎散发着异样的烟火气息。    这个早晨,这样冷寂、灰暗、沉闷,就像我此时的心情。    我走下楼梯的时候,先是听到了叫骂声和肢体冲突的交响;接着,就见到两个男子,正扭打在一起。    旁观的人,竟然没有出来拉架的。    我突然就想起一个人,就习惯地把目光朝一个地方看去――    他的桑塔纳2000,静静地停在院子的一角。    他,果然也在这里。    他站在围观人群的背后,无言地看着这一幕。那神情,那体态语言,是那样地平静、漠然、空茫。不过,我还是发现:他的嘴角,竟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    我本能地想:操蛋,这不应该是他的态度!可为什么?    我目前住的这个小区,可能是这个城市开发最早的住宅区之一。    富人和穷人混居,也许是这个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平时的状态:喧闹、嘈杂,穷人责怪富人私家车的喇叭声太高,在院子里占的地方太多;富人则嫌恶穷人的脏、乱,因此,矛盾、纠纷不断。    当然,我看到的常态,也还算平静,没有持续升级的迹象。骂是骂,也总是在背后,大家走到一起的时候,大体也还是能够相容的。    因此,尽管不断有一些富人从这里搬走,搬进新城区,但是似乎,老城区有老城区的方便之处,所以,仍然有不少富人,坚持住在这里。    我所在的单元,面向街道,一二层是商铺,上楼必须经过两段露天的楼梯,由于管理差,或者根本没有人管理,这段露天楼梯上,常会被邻近酒店的污水所困扰。    我刚住进来的时候,看到早晚之间,会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这段楼梯上清扫,并且,不厌其烦。    起先,我以为他是物管人员,渐渐地,注意到他衣着考究,举手投足,看出是个有着相当修养的人,就明白他当然肯定处于社会底层。    后来得知,他是义务清扫的。    就听说,只要他回到这里住,他就要在这段楼梯上劳动筋骨。    我就想,对公益事业有着热心的人,肯定是一位对这个社会抱有责任心的人。至少,他愿意这个社会安宁、相融、和平,不致于妨碍他优裕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这段露天的楼梯上清扫,就说了一句:“你真是好人啊!”    他抬起头,看着我,认真地揣摩着我的话,然后才道:“你这样的话,我倒是爱听!――你没有称我为活雷锋,就不是骂我!呵呵。”    这样,我们就认识了。    终于知道他出身干部家庭,现在县里的某个部门做着一名中层领导,同时,又不显山露水地,投资经营着一个企业,想来收入不菲。    我知道的是,在不同的新建小区,他公开就拥有三处房产。    平时,他开着自家购置的桑塔纳2000,去上班,去钓鱼,去消费。总之在这个小城,他过着的,是稳定优裕、讲究品位的中产阶级生活。    似乎因为如此,平时,他在这个小区,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加上他待人平和,又乐于、善于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一般而言,小区的人,都愿意买他的账,彼此间的一些纠纷和矛盾,只要他出面,一般总能很快得以化解。    但是此时,面对两个男人间爆发的战争,他却冷眼旁观,超然事外,实在令我费解。    人群中,就有人向他投去不解的目光,而他,仍是浑然不觉,依然保持着观望的神情。    ――我也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这两个男人,一位是以蹬三轮车为生的,一位是私营老板,平时,开的是一辆帕莎特――是因为贫富悬殊,导燃了这场冲突的引线。    这样不同的两辆车,竟都没有车库,因此,平时就停放在小区的院子里。    今早,帕莎特正在那里预热,但是,被挡住的三轮车车主,却急着要出去谋生。    “请你把车开一开,让我先出去。”三轮车主恳求道。    “你说什么?我这车能给你让路?!没听说过,我还要继续预热,你,就给我稍停吧。”    一言不合,硝烟,因此升起――    不知为什么,我走向了那个应该出山,此时却依然袖手旁观的人。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他,”他指了指那个开帕莎特的人,“他这样的富人,是必须要得到教训的!”    似乎,我能够理解他此时的愤激之词。    他说时,那个开三轮车的人,已经把对手打倒在地。    旁观的人群中,竟然有人鼓掌,我去看时,却并没有发现具体是谁。    现在,让我回到我的主人公那里――    他终于走了过去。    他拉起了倒在地上的男子。    他让那开帕莎特的男子,坐到副驾驶的位置。    那个男子,竟然没有反对。    然后,他要过那开帕莎特男子的钥匙,绕过车子,坐到了驾驶座上。    车子启动了几步,他伸出头来,向愣在那里的三轮车主,挥了一下手,示意他赶快蹬过去。    于是,三轮车绕过帕莎特,一溜烟地出了院子。    “我现在送你去你的公司――今天中午,我请你的客!”我听到,他对身旁的那个男子说。    然后,帕莎特也就开出了院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这是一个早晨。   起床的时候,推开窗帘,发现窗外的天空有些阴晦。空气中,灰蒙蒙的有些暧昧。极目街道上,似乎散发着异样的烟火气息。    这个早晨,这样冷寂、灰暗、沉闷,就像我此时的心情。    我走下楼梯的时候,先是听到了叫骂声和肢体冲突的交响;接着,就见到两个男子,正扭打在一起。    旁观的人,竟然没有出来拉架的。    我突然就想起一个人,就习惯地把目光朝一个地方看去――    他的桑塔纳2000,静静地停在院子的一角。    他,果然也在这里。    他站在围观人群的背后,无言地看着这一幕。那神情,那体态语言,是那样地平静、漠然、空茫。不过,我还是发现:他的嘴角,竟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    我本能地想:操蛋,这不应该是他的态度!可为什么?    我目前住的这个小区,可能是这个城市开发最早的住宅区之一。    富人和穷人混居,也许是这个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平时的状态:喧闹、嘈杂,穷人责怪富人私家车的喇叭声太高,在院子里占的地方太多;富人则嫌恶穷人的脏、乱,因此,矛盾、纠纷不断。    当然,我看到的常态,也还算平静,没有持续升级的迹象。骂是骂,也总是在背后,大家走到一起的时候,大体也还是能够相容的。    因此,尽管不断有一些富人从这里搬走,搬进新城区,但是似乎,老城区有老城区的方便之处,所以,仍然有不少富人,坚持住在这里。    我所在的单元,面向街道,一二层是商铺,上楼必须经过两段露天的楼梯,由于管理差,或者根本没有人管理,这段露天楼梯上,常会被邻近酒店的污水所困扰。    我刚住进来的时候,看到早晚之间,会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这段楼梯上清扫,并且,不厌其烦。    起先,我以为他是物管人员,渐渐地,注意到他衣着考究,举手投足,看出是个有着相当修养的人,就明白他当然肯定处于社会底层。    后来得知,他是义务清扫的。    就听说,只要他回到这里住,他就要在这段楼梯上劳动筋骨。    我就想,对公益事业有着热心的人,肯定是一位对这个社会抱有责任心的人。至少,他愿意这个社会安宁、相融、和平,不致于妨碍他优裕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这段露天的楼梯上清扫,就说了一句:“你真是好人啊!”    他抬起头,看着我,认真地揣摩着我的话,然后才道:“你这样的话,我倒是爱听!――你没有称我为活雷锋,就不是骂我!呵呵。”    这样,我们就认识了。    终于知道他出身干部家庭,现在县里的某个部门做着一名中层领导,同时,又不显山露水地,投资经营着一个企业,想来收入不菲。    我知道的是,在不同的新建小区,他公开就拥有三处房产。    平时,他开着自家购置的桑塔纳2000,去上班,去钓鱼,去消费。总之在这个小城,他过着的,是稳定优裕、讲究品位的中产阶级生活。    似乎因为如此,平时,他在这个小区,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加上他待人平和,又乐于、善于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一般而言,小区的人,都愿意买他的账,彼此间的一些纠纷和矛盾,只要他出面,一般总能很快得以化解。    但是此时,面对两个男人间爆发的战争,他却冷眼旁观,超然事外,实在令我费解。    人群中,就有人向他投去不解的目光,而他,仍是浑然不觉,依然保持着观望的神情。    ――我也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这两个男人,一位是以蹬三轮车为生的,一位是私营老板,平时,开的是一辆帕莎特――是因为贫富悬殊,导燃了这场冲突的引线。    这样不同的两辆车,竟都没有车库,因此,平时就停放在小区的院子里。    今早,帕莎特正在那里预热,但是,被挡住的三轮车车主,却急着要出去谋生。    “请你把车开一开,让我先出去。”三轮车主恳求道。    “你说什么?我这车能给你让路?!没听说过,我还要继续预热,你,就给我稍停吧。”    一言不合,硝烟,因此升起――    不知为什么,我走向了那个应该出山,此时却依然袖手旁观的人。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他,”他指了指那个开帕莎特的人,“他这样的富人,是必须要得到教训的!”    似乎,我能够理解他此时的愤激之词。    他说时,那个开三轮车的人,已经把对手打倒在地。    旁观的人群中,竟然有人鼓掌,我去看时,却并没有发现具体是谁。    现在,让我回到我的主人公那里――    他终于走了过去。    他拉起了倒在地上的男子。    他让那开帕莎特的男子,坐到副驾驶的位置。    那个男子,竟然没有反对。    然后,他要过那开帕莎特男子的钥匙,绕过车子,坐到了驾驶座上。    车子启动了几步,他伸出头来,向愣在那里的三轮车主,挥了一下手,示意他赶快蹬过去。    于是,三轮车绕过帕莎特,一溜烟地出了院子。    “我现在送你去你的公司――今天中午,我请你的客!”我听到,他对身旁的那个男子说。    然后,帕莎特也就开出了院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相关文章

  • 社会的复杂性
  • 名解: 1 社会的含义: 指以一定的人口为主体,在具体的生态环境条件中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和交往而形成的渗透着特定文化成果的复杂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会地位的含义: 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或群体中由特定的社会资源.权利.义务所决定的具体位置 ...查看


  • 小城镇建设
  • 林甸镇2009年小城镇建设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林甸镇城镇化进程,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快温泉小镇建设步伐,结合林甸镇实际,特制定林甸镇2009年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1 ...查看


  •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入学考试题目
  • 博士考试由3门课程,英语.规划原理和规划分析.1.英语一定要去上补习班,要不就复印听课资料,考试会送20-30分的题目.2.原理考试,多看最近三年的规划杂志.要作到言之有物,辩之有据.3.规划分析由多个老师轮换着出题,我那年的考试方向大变, ...查看


  •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
  • 社会事业改革 山东省人口城镇化发展问题探讨 嵇境科陈迪桂 城镇化或者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 ...查看


  • 耗散结构论与中国不威胁西方论及驳小城镇理论(陈平)-
  • 耗散结构论与中国不威胁西方论及驳小城镇理论(陈平) 耗散结构论与中国不威胁西方论及驳小城镇理论 ---听北大陈平教授讲经 我1981年开始跟随普里高津做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以后,主要我做的是研究经济问题,而且是研究经济波动,但是,因为我们是非均 ...查看


  • 看得见的光鲜,看不见的苟且
  • 既然选择决定命运,那么做决定时候,不妨拎得清,拿得起,放得下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我是李甜甜,务实又犀利的金牛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言,不去大城市奋斗就是在舒适区加速堕落逃避自己的无能,在小城市安居乐业成 ...查看


  • 乡村社会的流动空间
  • 文孟君 核心提示: 城市.乡村,两个由不同时间观念建构的空间.其中,时间作为第四维空间,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由城市时间的"快",到乡村时间的"慢",不同的时间哲学观念,造就了都市.乡村迥异的文明和文化, ...查看


  • 2016年市政工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市政工程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 究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81265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 ...查看


  • 中国的城市化
  • 作者:白南生 管理世界 2004年01期 一.5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简史 中国城市化经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950年之后的28年,在赶超战略和计划经济的体制下,政府通过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