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这是一个早晨。 起床的时候,推开窗帘,发现窗外的天空有些阴晦。空气中,灰蒙蒙的有些暧昧。极目街道上,似乎散发着异样的烟火气息。 这个早晨,这样冷寂、灰暗、沉闷,就像我此时的心情。 我走下楼梯的时候,先是听到了叫骂声和肢体冲突的交响;接着,就见到两个男子,正扭打在一起。 旁观的人,竟然没有出来拉架的。 我突然就想起一个人,就习惯地把目光朝一个地方看去―― 他的桑塔纳2000,静静地停在院子的一角。 他,果然也在这里。 他站在围观人群的背后,无言地看着这一幕。那神情,那体态语言,是那样地平静、漠然、空茫。不过,我还是发现:他的嘴角,竟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 我本能地想:操蛋,这不应该是他的态度!可为什么? 我目前住的这个小区,可能是这个城市开发最早的住宅区之一。 富人和穷人混居,也许是这个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平时的状态:喧闹、嘈杂,穷人责怪富人私家车的喇叭声太高,在院子里占的地方太多;富人则嫌恶穷人的脏、乱,因此,矛盾、纠纷不断。 当然,我看到的常态,也还算平静,没有持续升级的迹象。骂是骂,也总是在背后,大家走到一起的时候,大体也还是能够相容的。 因此,尽管不断有一些富人从这里搬走,搬进新城区,但是似乎,老城区有老城区的方便之处,所以,仍然有不少富人,坚持住在这里。 我所在的单元,面向街道,一二层是商铺,上楼必须经过两段露天的楼梯,由于管理差,或者根本没有人管理,这段露天楼梯上,常会被邻近酒店的污水所困扰。 我刚住进来的时候,看到早晚之间,会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这段楼梯上清扫,并且,不厌其烦。 起先,我以为他是物管人员,渐渐地,注意到他衣着考究,举手投足,看出是个有着相当修养的人,就明白他当然肯定处于社会底层。 后来得知,他是义务清扫的。 就听说,只要他回到这里住,他就要在这段楼梯上劳动筋骨。 我就想,对公益事业有着热心的人,肯定是一位对这个社会抱有责任心的人。至少,他愿意这个社会安宁、相融、和平,不致于妨碍他优裕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这段露天的楼梯上清扫,就说了一句:“你真是好人啊!” 他抬起头,看着我,认真地揣摩着我的话,然后才道:“你这样的话,我倒是爱听!――你没有称我为活雷锋,就不是骂我!呵呵。” 这样,我们就认识了。 终于知道他出身干部家庭,现在县里的某个部门做着一名中层领导,同时,又不显山露水地,投资经营着一个企业,想来收入不菲。 我知道的是,在不同的新建小区,他公开就拥有三处房产。 平时,他开着自家购置的桑塔纳2000,去上班,去钓鱼,去消费。总之在这个小城,他过着的,是稳定优裕、讲究品位的中产阶级生活。 似乎因为如此,平时,他在这个小区,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加上他待人平和,又乐于、善于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一般而言,小区的人,都愿意买他的账,彼此间的一些纠纷和矛盾,只要他出面,一般总能很快得以化解。 但是此时,面对两个男人间爆发的战争,他却冷眼旁观,超然事外,实在令我费解。 人群中,就有人向他投去不解的目光,而他,仍是浑然不觉,依然保持着观望的神情。 ――我也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这两个男人,一位是以蹬三轮车为生的,一位是私营老板,平时,开的是一辆帕莎特――是因为贫富悬殊,导燃了这场冲突的引线。 这样不同的两辆车,竟都没有车库,因此,平时就停放在小区的院子里。 今早,帕莎特正在那里预热,但是,被挡住的三轮车车主,却急着要出去谋生。 “请你把车开一开,让我先出去。”三轮车主恳求道。 “你说什么?我这车能给你让路?!没听说过,我还要继续预热,你,就给我稍停吧。” 一言不合,硝烟,因此升起―― 不知为什么,我走向了那个应该出山,此时却依然袖手旁观的人。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他,”他指了指那个开帕莎特的人,“他这样的富人,是必须要得到教训的!” 似乎,我能够理解他此时的愤激之词。 他说时,那个开三轮车的人,已经把对手打倒在地。 旁观的人群中,竟然有人鼓掌,我去看时,却并没有发现具体是谁。 现在,让我回到我的主人公那里―― 他终于走了过去。 他拉起了倒在地上的男子。 他让那开帕莎特的男子,坐到副驾驶的位置。 那个男子,竟然没有反对。 然后,他要过那开帕莎特男子的钥匙,绕过车子,坐到了驾驶座上。 车子启动了几步,他伸出头来,向愣在那里的三轮车主,挥了一下手,示意他赶快蹬过去。 于是,三轮车绕过帕莎特,一溜烟地出了院子。 “我现在送你去你的公司――今天中午,我请你的客!”我听到,他对身旁的那个男子说。 然后,帕莎特也就开出了院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这是一个早晨。 起床的时候,推开窗帘,发现窗外的天空有些阴晦。空气中,灰蒙蒙的有些暧昧。极目街道上,似乎散发着异样的烟火气息。 这个早晨,这样冷寂、灰暗、沉闷,就像我此时的心情。 我走下楼梯的时候,先是听到了叫骂声和肢体冲突的交响;接着,就见到两个男子,正扭打在一起。 旁观的人,竟然没有出来拉架的。 我突然就想起一个人,就习惯地把目光朝一个地方看去―― 他的桑塔纳2000,静静地停在院子的一角。 他,果然也在这里。 他站在围观人群的背后,无言地看着这一幕。那神情,那体态语言,是那样地平静、漠然、空茫。不过,我还是发现:他的嘴角,竟挂着一丝嘲讽的微笑。 我本能地想:操蛋,这不应该是他的态度!可为什么? 我目前住的这个小区,可能是这个城市开发最早的住宅区之一。 富人和穷人混居,也许是这个小区最突出的特点。平时的状态:喧闹、嘈杂,穷人责怪富人私家车的喇叭声太高,在院子里占的地方太多;富人则嫌恶穷人的脏、乱,因此,矛盾、纠纷不断。 当然,我看到的常态,也还算平静,没有持续升级的迹象。骂是骂,也总是在背后,大家走到一起的时候,大体也还是能够相容的。 因此,尽管不断有一些富人从这里搬走,搬进新城区,但是似乎,老城区有老城区的方便之处,所以,仍然有不少富人,坚持住在这里。 我所在的单元,面向街道,一二层是商铺,上楼必须经过两段露天的楼梯,由于管理差,或者根本没有人管理,这段露天楼梯上,常会被邻近酒店的污水所困扰。 我刚住进来的时候,看到早晚之间,会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在这段楼梯上清扫,并且,不厌其烦。 起先,我以为他是物管人员,渐渐地,注意到他衣着考究,举手投足,看出是个有着相当修养的人,就明白他当然肯定处于社会底层。 后来得知,他是义务清扫的。 就听说,只要他回到这里住,他就要在这段楼梯上劳动筋骨。 我就想,对公益事业有着热心的人,肯定是一位对这个社会抱有责任心的人。至少,他愿意这个社会安宁、相融、和平,不致于妨碍他优裕的生活。 有一次,我看到他又在这段露天的楼梯上清扫,就说了一句:“你真是好人啊!” 他抬起头,看着我,认真地揣摩着我的话,然后才道:“你这样的话,我倒是爱听!――你没有称我为活雷锋,就不是骂我!呵呵。” 这样,我们就认识了。 终于知道他出身干部家庭,现在县里的某个部门做着一名中层领导,同时,又不显山露水地,投资经营着一个企业,想来收入不菲。 我知道的是,在不同的新建小区,他公开就拥有三处房产。 平时,他开着自家购置的桑塔纳2000,去上班,去钓鱼,去消费。总之在这个小城,他过着的,是稳定优裕、讲究品位的中产阶级生活。 似乎因为如此,平时,他在这个小区,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加上他待人平和,又乐于、善于与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一般而言,小区的人,都愿意买他的账,彼此间的一些纠纷和矛盾,只要他出面,一般总能很快得以化解。 但是此时,面对两个男人间爆发的战争,他却冷眼旁观,超然事外,实在令我费解。 人群中,就有人向他投去不解的目光,而他,仍是浑然不觉,依然保持着观望的神情。 ――我也终于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这两个男人,一位是以蹬三轮车为生的,一位是私营老板,平时,开的是一辆帕莎特――是因为贫富悬殊,导燃了这场冲突的引线。 这样不同的两辆车,竟都没有车库,因此,平时就停放在小区的院子里。 今早,帕莎特正在那里预热,但是,被挡住的三轮车车主,却急着要出去谋生。 “请你把车开一开,让我先出去。”三轮车主恳求道。 “你说什么?我这车能给你让路?!没听说过,我还要继续预热,你,就给我稍停吧。” 一言不合,硝烟,因此升起―― 不知为什么,我走向了那个应该出山,此时却依然袖手旁观的人。 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突然就笑出声来:“我过去,还以为富人与穷人,是可以相让、相容而和平相处的,现在看来――” “他,”他指了指那个开帕莎特的人,“他这样的富人,是必须要得到教训的!” 似乎,我能够理解他此时的愤激之词。 他说时,那个开三轮车的人,已经把对手打倒在地。 旁观的人群中,竟然有人鼓掌,我去看时,却并没有发现具体是谁。 现在,让我回到我的主人公那里―― 他终于走了过去。 他拉起了倒在地上的男子。 他让那开帕莎特的男子,坐到副驾驶的位置。 那个男子,竟然没有反对。 然后,他要过那开帕莎特男子的钥匙,绕过车子,坐到了驾驶座上。 车子启动了几步,他伸出头来,向愣在那里的三轮车主,挥了一下手,示意他赶快蹬过去。 于是,三轮车绕过帕莎特,一溜烟地出了院子。 “我现在送你去你的公司――今天中午,我请你的客!”我听到,他对身旁的那个男子说。 然后,帕莎特也就开出了院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