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农业革新_范宏贵

2001年第2期

(总第68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IssuesofContemporaryWorldSocialismJun12001AQuarterly,No12

【国外社会主义纵横】

(广西民族学院,南宁530000)

【摘要】自1986年实行革新后,越南农业生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粮食自给有余,出口逐年增长。通过实行家庭承包制、建立庄园经济、重建新型合作社、科技兴农、搞多种经营等措施,越南的农业革新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前进道路仍有困难,但只要政策符合客观实际,越南农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越南;农业革新;成就

【作者简介】范宏贵,男,广西民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经济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73,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1)02-0055-08

TheAgricultureSuccessesinVietnam

FanHonggui

【Abstract】Since1986,theagricultureinVietnamhasdevelopedverywell1Thesystemofhouseholdcon2tract,theestablishmentofmanoreconomy,differentkindsofcooperative,theuseofnewtechnologyandthepromotingadiversifiedeconomyarethemain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1Althoughtherearestillsomedif2ficulties,theagricultureinVietnamhasgreatdevelopmentalpotentials1

【KeyWords】Vietnam;Agriculturereform;Achievement1

越南国土的形状呈S形,中段狭长,两头宽广。宽广的两头,北面是红河三角洲,南面是湄公河平原(也叫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粮仓,就是人们比喻的谷筐。

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是大米输出国。但在越南独立、南北统一后,实行计划经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反而不够吃,需要进口。自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后,不仅粮食够吃了,而且还出口,并逐年增长。当然,革新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越南农业革新比全面革新早5年,此后,农业的发展虽有波折,但却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实行承包制

1981年1月,越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第100号指示,号召实行农业生产承包制。此后,越南农业生产面貌有了改观。但100号指示仍没有突破集体化的旧体制。1987年,

・55・

稻谷产量比前一年减产近100万吨。1988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作出第10号决议,决定由各个农户完全承包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10号决议立竿见影,1988年越南稻谷产量比1987年增产1216%,达1700万吨,是1955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承包制使农民成为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的真正主人,生产力得到解放。在革新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无权决定种什么,也无权出卖自己的产品,5品,也只能在本地集市上出售。当时的体制,造成全国商品的匮乏。直到1989年,。

,。政府为了扶持贫困农户发放低息贷款,,;有的农户贷款到手了,却不知如何使用,把钱储藏在家里,。据1992年越南农业部和食品工业部的调查,农村中的富裕户致富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生产商品化的产品,二是拥有的土地多。富户平均每户是112公顷土地,而贫困户仅有012公顷。

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的越南农业,就实质来说还是小农经济,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土地利用率低,仍然使用古老的生产工具,劳动效率低。再加上农民仍然沿袭古老的生产结构和耕作习惯,致使农民的收入还很低,生产环境欠佳。

二、家庭庄园的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家庭承包制已不适应形势要求,于是家庭庄园(以下简

]称庄园)应运而生。1989年在越南出现的庄园有5215个,到1992年增加到13246个[1。

这次,越共不象20世纪70年代对待“地下承包”那样采取扼杀政策,而是让其存在,进行观察、研究,并在参考世界各国和地区庄园经济发展的经验后予以肯定。1997年12月22-29日召开越共八届四中全会,全会决议指出:“家庭庄园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国家、集体、私人)的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在土地多的地方从事种植周期长的作物,

[2]饲养大家畜,目的是鼓励人们开荒。”

1998年11月10日,越共中央政治局作出的6号决议指出:“国家要有鼓励发展象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济的其他生产类型的政策,尤其鼓励农户、家庭庄园和其他经济成份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合作经济的形式和组织,以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和帮助还

[3]有困难的农户。”

2000年2月2日,越南政府颁布了关于家庭庄园经济的3号决议,旨在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政策上解决土地、投资与信用、财政、农业商品销售市场等问题,不使贫富差距拉大。

关于庄园经济,越共总书记黎可漂在1998年1月9日召开的第三届农民代表大会上作过说明:“农村现在兴起农业庄园模式,普遍的是家庭庄园,其实质是比以户为单

[4]位的经济在规模上还大的商品生产单位。”庄园具有法人资格,国家交给它一定的合

理的土地、森林或海面及其使用权,鼓励农民运用先进技术从事商品生产。・56・

庄园经济既要有规模,又要防止其他农民没有土地耕种,出现新的贫困化现象。为此,政府严禁购买少数民族的土地和侵占林地建庄园。同时,国家发给庄园主土地使用权证,让他们安心投资,长期经营发展。

庄园主拥有的土地面积各地不一。在湄公河平原和胡志明市,种植一年才能收获的作物不能超过3公顷,其他地方不能超过2公顷;10公顷,山区不能超过30公顷。

庄园的资本有四个来源:庄园主自有资金;;;银行和信用社贷款。15%。

2000,全国约形成113万个庄园。其中,年,平均每个庄园的劳动力是1515人,其中来自21人,临时性雇工112人,长期雇工1115人;平均每个庄园的资本是6020万盾,收入2260万盾[5]。

越南学者何荣认为:有的农民没有能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自己成为雇佣劳动者,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说是个进步;另一方面,成为雇佣劳动者的农民,其收入会比种田高。例如,宣光、安沛、新潮的14户农民,由于不善经营茶叶,

[6]把种茶的土岭转让给善于种植者,自己去当雇佣劳动者,收入增加了113倍。

实践证明,庄园经济比承包制更有效益,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发挥了更大作用;无工可做的10多万农村劳动力有事可干,缓解了失业的紧张局面。

三、重建新型合作社

越共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鼓励农民把以户为单位的经济、家庭庄园和其他经济成份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合作组织和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引和帮助困难户。”

农业合作社解体后,有的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困难,自愿组成合作组。从1996年3月越南颁布《合作社法》(1997年1月1日生效),至1997年1月1日止,越南还有合作社17730个,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有13462个,其余是其他类型的合作社,如信用合作社等。实行合作社法三年后,即至2000年,全越南的各种合作社有19531个,新成立的合作社有2069个。按《合作社法》的规定,符合条件准许注册经营的只有6678个,其中解体和转向新型合作社的占45%。据对2031个合作社的调查评估,盈利的合作社有1252个,占61164%;不盈利的有633个,占31117%;亏损的有146个,占7119%。

新型合作社与旧式合作社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型合作社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的经济合作组织。而在旧式合作社中,农民没有经济自主权,只能靠合作社的评工记分吃饭。新型合作社基于自愿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新型合作社废除了平均主义的工分制,以劳动者贡献大小付酬;合作社独立自主,自负盈亏。

目前,越南正在搞农工结合的合作试点。丹麦援助900万美元在芹苴省渭清县建设

・57・

了一个碾米厂,有6000户农民和合作社社员与碾米厂合作。社员是直接参加劳动生产稻谷的农民、工程师、稻谷商人、服务人员。农民和务农社员按稻谷产量比率入股,合作社负责产品的销售,为社员提供农业服务和农业物资。同奈省定贯县国营蔗糖厂出卖后,留下一部分股份优惠卖给本厂职工,把职工劳变成股东,把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公司则用出售股份得来的资金以优惠贷款的形式投入生产,。

合作社与农业股份化虽然在组织、造性劳动,、安心生产。这样,可以防止自由移民、。

四、科技兴农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能提高产量、效率,而且是改变原来纯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能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越南学习中国、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的经验,优先投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首先是生物工程、加工工程、收获后工程,重视从良种、水利、施肥、护理、收获到储藏、保管、加工等一系列环节的科学技术。现今越南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约三分之一是靠先进科学技术取得的。

附表:1986-2000年越南粮食产量、出口量、人均量年份

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大米出口()人均粮食()3本表根据越南总统计局《1975-2000年越南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河内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越南报刊资料制成。

・58・

1995年以来,越南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比耕地面积增长快,人均耕地面积在日益减少,平均一个劳动力1980年是0158公顷,1997年下降为0146公顷。现在红河平原人均只有500平方米耕地。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除开荒以外,主要是增加复种指数以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改变过去一年只种一茬为两茬或三茬。在三茬稻谷产量中,夏季产量居然占榜首,在南方每公顷可收获39-41吨积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每公顷水稻产量1990100公斤),1998年是39公担,1999年是41公担。101公担。1999年,717%,年人均粮食也逐年上升(见附表)。

以前水稻的种植要6个月才能收获,周期长,在同一。越南培育出种植周期短的新水稻品种,三个月就能成熟,成为越南水稻增产的法宝。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曾应邀往越南传经。2001年2月,笔者到越南河江省渭川县芳度乡塔村访问,据岱族村民讲,他们从我国云南省引进秋优、三优等水稻杂交品种,一把(当地计量单位)水稻秧苗可增产10公斤谷,从中国引进的玉米良种增产更高,达50%。

五、多种经营

越南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曾经搞过类似我国“以粮为纲”的农业方针,而粮食又以稻谷为主,各种商品价格都以大米价格为参照,结果所产粮食反而不够吃,得靠进口。革新后,越南的粮食产量迅猛增长,解决了吃饭问题。但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富裕起来,还得另谋出路。

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农业只占约30%,从事纯农业的劳动力平均每月的收入约10万盾,有副业的农户则比纯农业户高出115-5倍。农村的贫困户比城市的贫困户多15倍[7]。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也就是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农民,属于自给自足类型。据在9个省的重点调查,这种类型的农民收入结构是:种植业收入占63%(其中稻谷占7916%),饲养业收入占611%,其他行业收入占514%,出卖劳动力收入占2515%。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自耕自种,规模小,缺少资金,耕作技术低,仍然用传统的手工操作。他们种稻谷的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8815%,但耕种稻谷的经济收入并不高。投资稻谷种植1000盾,其经济收入只相当于投资饲养业的80%。一“扫”(越亩的十分之一,约360平方米)稻谷的收入只相当于一“扫”甘蔗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8]。贫困户的情况更糟。

革新后,越南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就得改组农业结构,就是说,农业不能只是增加粮食生产,还要多种经营,使产品商品化。提高劳动效率也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但不能完全指靠提高稻谷的产量,还要靠促进各种作物生产的商品化,形成一个现代农业体系,包括经营主体的独立性、各种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等。

・59・

1999年4月1日,越南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七千六百三十二万四千七百五十三人,其中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然至关重要。未来的5到10年,由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都市化将是一大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向城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也要求不断改革农业结构。

为使农业劳动力安心农业生产,,法》,把土地分为6类,不同类别的土地可以交换。土地有不同类别,因此得根据土壤、,,改变过、棉花、蒲草、甘蔗、花生、黄豆、胡椒、腰果、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或发展马、牛、羊、猪。多种经营对国家对农民都有利。经过几年的贯彻,,经济作物和水果种植比粮食增长高。由于因地制宜,再加上其他措施,在不同土壤上长出的作物效益都很高,粮食尤其是水稻的产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出现增长。现在,越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输出国,仅次于泰国。此外,玉米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每年在10万吨以上。越南还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出口国,仅次于巴西。第三大出口农产品是橡胶,其产量的80%销往中国。越南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约40%,为越南商品出口创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越南开始重视乡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乡村发展传统的非农行业,如编织业、木器业、瓦窑业等。目前,这些都还在起步阶段。至2000年,纯农业(包括林业和渔业)户占6212%,农业兼其他手工业的户占2615%,纯手工业户占1113%。现在政府也鼓励农民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从业户数在不断上升。

六、抓两个谷筐

湄公河平原和红河平原是肥沃淤泥的冲积平原,沟河纵横,气候炎热,适宜种植粮食,尤其是水稻。这两个平原是越南的米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约五分之

三。因此,抓住这两个谷筐,越南人民可以丰衣足食。

红河平原包括河内、海防、太平、南河、宁平、河西等7个省市,占全国总面积的5124%,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15%,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514%,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815%,占全国人口的21%。这里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一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湄公河平原一个农户的三分之一,而粮食产量却占整个北方粮食产量的近一半。1989年以前,北方产粮只够消费的8316%,粮食不够吃,缺口的314%靠南方支援,13%靠进口。越南革新后的11年来,在调整各项政策及综合治理下,红河平原及整个北方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根本转变,1997年北方生产的粮食除够吃以外还有富余,出口几十万吨,摘掉了缺粮的帽子。

湄公河平原包括隆安、前江、摈知、茶荣、永隆、同塔、安江、芹苴、朔庄、坚江、明海等11个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17%,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718%,农村・60・

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5%,商品稻谷占全国的70%。越南出口大米的90%产自湄公河平原。在狠抓两个谷筐中,首先是抓湄公河平原,这是重中之重。1989-1996年,湄公河平原的种植面积比红河平原多3倍,水稻产量高出6倍。从1990年起至今,越南平均每年增产稻谷130万吨,年均增长517%。全世界稻谷产量1999年比1998年增产1700万吨,越南占其中的1513%,大多产自湄公河平原。

,,,改造土壤,防土壤酸化、盐碱化,-,年均增长10万公顷种植面积。1999。

1999-,致使秧苗冻死;77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来得早,退得迟,延续3,15,其中516万公顷颗粒无收。虽然天灾肆虐,但越南粮食还是保持了增产。

越南农业革新15年取得了巨大成就。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冲击了越南,1998年国外对越南的投资减少,影响到工业和服务业,但农业仍然稳步增长,表明越南的农业经得起考验,基础是扎实的。

七、努力更上一层楼

越南农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在,越南一个农业劳动力的产值只相当于一个工业劳动力产值的七分之一。另一方面,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投资只有一个工业劳动力的三十分之一,工农业的投资差距很大。如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发展的潜力就会释放出来。1999年越南对农业的投资比前一年增加50%,若今后再继续加大力度,其效益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农业生产从播种到加工成商品的各个环节,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尤其是加工工业还很落后,收获后的运输、加工环节损耗率高,距离现代化农业还很远。因此,工业如何支援农业,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越南,私商控制着几乎整个农村市场。从水、电、化肥、物资到农产品的收购,全是私商掌握,出口的大米、咖啡、茶叶、水产品也是私商包揽。私商们对农产品压价,受损失的是农民,农民或亏本或无利可获或只获小利,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价1997年比前一年下降3%,1999年比前一年下降10%,2000年比前一年下降7%。谷贱伤农,农民的收入减少了,拉大了城乡差距。1999年9月公布的越南总统计局和世界银行“1997-1998年越南居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中说,越南年人均收入是34615万盾,其中城市居民是90517万盾,农村居民是25414万盾,城乡差距为3165倍。河内市和胡志明市的城市居民收入为106317万盾,比农村居民高出4118倍,比全国的平均数高出3倍[9]。农民收入少,积累少,扩大再生产受到限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当前,主要是由于不付任何代价地开发具有严重的掠夺性质,越南的生态环境正在

・61・

恶化,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正在减退。毁林开荒在西原、越北山区、西北地区颇为严重,使全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从1945年的43%降到1997年的29%。1997年以后,高山区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的现象虽有所缓解,但还存在。越南要恢复原来的环境面貌还得一段时间。不过,越南党和政府已认识到上述问题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其他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加以改变,相信今后越南的农业将会更加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仲:1993年版,第108页。

[2],1988年版,第64—65页。

[3]6期,第26页。

[4]1998年第23期,第9页。

[5]:《1975—2000年越南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河内统计出版社2000年

版,第203—209页。

[6]何荣:《转向市场经济中的越南农业》,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

213页。

[7]越南战略与科学工艺政策研究所、农村科学工艺发展互助中心:《我国乡镇企业的

发展问题》,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1页。

[8]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经济学研究所:《越南农村中的经济户》,河内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9]阮生菊:《综观革新15年(1986-2000)我国的农业》,载越南《共产主义》杂志

2001年第5期。

(责任编辑:蒋锐)

・62・

2001年第2期

(总第68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IssuesofContemporaryWorldSocialismJun12001AQuarterly,No12

【国外社会主义纵横】

(广西民族学院,南宁530000)

【摘要】自1986年实行革新后,越南农业生产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良好发展势头,粮食自给有余,出口逐年增长。通过实行家庭承包制、建立庄园经济、重建新型合作社、科技兴农、搞多种经营等措施,越南的农业革新取得令人欣喜的成就。前进道路仍有困难,但只要政策符合客观实际,越南农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越南;农业革新;成就

【作者简介】范宏贵,男,广西民族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经济政治发展。

【中图分类号】D73,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2001)02-0055-08

TheAgricultureSuccessesinVietnam

FanHonggui

【Abstract】Since1986,theagricultureinVietnamhasdevelopedverywell1Thesystemofhouseholdcon2tract,theestablishmentofmanoreconomy,differentkindsofcooperative,theuseofnewtechnologyandthepromotingadiversifiedeconomyarethemain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1Althoughtherearestillsomedif2ficulties,theagricultureinVietnamhasgreatdevelopmentalpotentials1

【KeyWords】Vietnam;Agriculturereform;Achievement1

越南国土的形状呈S形,中段狭长,两头宽广。宽广的两头,北面是红河三角洲,南面是湄公河平原(也叫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粮仓,就是人们比喻的谷筐。

法国殖民统治时期,越南是大米输出国。但在越南独立、南北统一后,实行计划经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反而不够吃,需要进口。自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后,不仅粮食够吃了,而且还出口,并逐年增长。当然,革新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越南农业革新比全面革新早5年,此后,农业的发展虽有波折,但却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实行承包制

1981年1月,越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第100号指示,号召实行农业生产承包制。此后,越南农业生产面貌有了改观。但100号指示仍没有突破集体化的旧体制。1987年,

・55・

稻谷产量比前一年减产近100万吨。1988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作出第10号决议,决定由各个农户完全承包整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10号决议立竿见影,1988年越南稻谷产量比1987年增产1216%,达1700万吨,是1955年以来产量最高的一年。

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承包制使农民成为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的真正主人,生产力得到解放。在革新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无权决定种什么,也无权出卖自己的产品,5品,也只能在本地集市上出售。当时的体制,造成全国商品的匮乏。直到1989年,。

,。政府为了扶持贫困农户发放低息贷款,,;有的农户贷款到手了,却不知如何使用,把钱储藏在家里,。据1992年越南农业部和食品工业部的调查,农村中的富裕户致富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生产商品化的产品,二是拥有的土地多。富户平均每户是112公顷土地,而贫困户仅有012公顷。

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的越南农业,就实质来说还是小农经济,虽然劳动力丰富,但土地利用率低,仍然使用古老的生产工具,劳动效率低。再加上农民仍然沿袭古老的生产结构和耕作习惯,致使农民的收入还很低,生产环境欠佳。

二、家庭庄园的兴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家庭承包制已不适应形势要求,于是家庭庄园(以下简

]称庄园)应运而生。1989年在越南出现的庄园有5215个,到1992年增加到13246个[1。

这次,越共不象20世纪70年代对待“地下承包”那样采取扼杀政策,而是让其存在,进行观察、研究,并在参考世界各国和地区庄园经济发展的经验后予以肯定。1997年12月22-29日召开越共八届四中全会,全会决议指出:“家庭庄园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国家、集体、私人)的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在土地多的地方从事种植周期长的作物,

[2]饲养大家畜,目的是鼓励人们开荒。”

1998年11月10日,越共中央政治局作出的6号决议指出:“国家要有鼓励发展象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济的其他生产类型的政策,尤其鼓励农户、家庭庄园和其他经济成份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合作经济的形式和组织,以便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和帮助还

[3]有困难的农户。”

2000年2月2日,越南政府颁布了关于家庭庄园经济的3号决议,旨在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在政策上解决土地、投资与信用、财政、农业商品销售市场等问题,不使贫富差距拉大。

关于庄园经济,越共总书记黎可漂在1998年1月9日召开的第三届农民代表大会上作过说明:“农村现在兴起农业庄园模式,普遍的是家庭庄园,其实质是比以户为单

[4]位的经济在规模上还大的商品生产单位。”庄园具有法人资格,国家交给它一定的合

理的土地、森林或海面及其使用权,鼓励农民运用先进技术从事商品生产。・56・

庄园经济既要有规模,又要防止其他农民没有土地耕种,出现新的贫困化现象。为此,政府严禁购买少数民族的土地和侵占林地建庄园。同时,国家发给庄园主土地使用权证,让他们安心投资,长期经营发展。

庄园主拥有的土地面积各地不一。在湄公河平原和胡志明市,种植一年才能收获的作物不能超过3公顷,其他地方不能超过2公顷;10公顷,山区不能超过30公顷。

庄园的资本有四个来源:庄园主自有资金;;;银行和信用社贷款。15%。

2000,全国约形成113万个庄园。其中,年,平均每个庄园的劳动力是1515人,其中来自21人,临时性雇工112人,长期雇工1115人;平均每个庄园的资本是6020万盾,收入2260万盾[5]。

越南学者何荣认为:有的农民没有能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把土地转让给别人,自己成为雇佣劳动者,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说是个进步;另一方面,成为雇佣劳动者的农民,其收入会比种田高。例如,宣光、安沛、新潮的14户农民,由于不善经营茶叶,

[6]把种茶的土岭转让给善于种植者,自己去当雇佣劳动者,收入增加了113倍。

实践证明,庄园经济比承包制更有效益,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发挥了更大作用;无工可做的10多万农村劳动力有事可干,缓解了失业的紧张局面。

三、重建新型合作社

越共八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要鼓励农民把以户为单位的经济、家庭庄园和其他经济成份联合起来,形成各种合作组织和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吸引和帮助困难户。”

农业合作社解体后,有的农民在生产中遇到困难,自愿组成合作组。从1996年3月越南颁布《合作社法》(1997年1月1日生效),至1997年1月1日止,越南还有合作社17730个,其中农业生产合作社有13462个,其余是其他类型的合作社,如信用合作社等。实行合作社法三年后,即至2000年,全越南的各种合作社有19531个,新成立的合作社有2069个。按《合作社法》的规定,符合条件准许注册经营的只有6678个,其中解体和转向新型合作社的占45%。据对2031个合作社的调查评估,盈利的合作社有1252个,占61164%;不盈利的有633个,占31117%;亏损的有146个,占7119%。

新型合作社与旧式合作社的不同之处在于:新型合作社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的经济合作组织。而在旧式合作社中,农民没有经济自主权,只能靠合作社的评工记分吃饭。新型合作社基于自愿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新型合作社废除了平均主义的工分制,以劳动者贡献大小付酬;合作社独立自主,自负盈亏。

目前,越南正在搞农工结合的合作试点。丹麦援助900万美元在芹苴省渭清县建设

・57・

了一个碾米厂,有6000户农民和合作社社员与碾米厂合作。社员是直接参加劳动生产稻谷的农民、工程师、稻谷商人、服务人员。农民和务农社员按稻谷产量比率入股,合作社负责产品的销售,为社员提供农业服务和农业物资。同奈省定贯县国营蔗糖厂出卖后,留下一部分股份优惠卖给本厂职工,把职工劳变成股东,把个人利益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公司则用出售股份得来的资金以优惠贷款的形式投入生产,。

合作社与农业股份化虽然在组织、造性劳动,、安心生产。这样,可以防止自由移民、。

四、科技兴农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不仅能提高产量、效率,而且是改变原来纯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能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越南学习中国、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的经验,优先投资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首先是生物工程、加工工程、收获后工程,重视从良种、水利、施肥、护理、收获到储藏、保管、加工等一系列环节的科学技术。现今越南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约三分之一是靠先进科学技术取得的。

附表:1986-2000年越南粮食产量、出口量、人均量年份

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大米出口()人均粮食()3本表根据越南总统计局《1975-2000年越南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河内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越南报刊资料制成。

・58・

1995年以来,越南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比耕地面积增长快,人均耕地面积在日益减少,平均一个劳动力1980年是0158公顷,1997年下降为0146公顷。现在红河平原人均只有500平方米耕地。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除开荒以外,主要是增加复种指数以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改变过去一年只种一茬为两茬或三茬。在三茬稻谷产量中,夏季产量居然占榜首,在南方每公顷可收获39-41吨积产量逐年稳步增长。每公顷水稻产量1990100公斤),1998年是39公担,1999年是41公担。101公担。1999年,717%,年人均粮食也逐年上升(见附表)。

以前水稻的种植要6个月才能收获,周期长,在同一。越南培育出种植周期短的新水稻品种,三个月就能成熟,成为越南水稻增产的法宝。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曾应邀往越南传经。2001年2月,笔者到越南河江省渭川县芳度乡塔村访问,据岱族村民讲,他们从我国云南省引进秋优、三优等水稻杂交品种,一把(当地计量单位)水稻秧苗可增产10公斤谷,从中国引进的玉米良种增产更高,达50%。

五、多种经营

越南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曾经搞过类似我国“以粮为纲”的农业方针,而粮食又以稻谷为主,各种商品价格都以大米价格为参照,结果所产粮食反而不够吃,得靠进口。革新后,越南的粮食产量迅猛增长,解决了吃饭问题。但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富裕起来,还得另谋出路。

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中,农业只占约30%,从事纯农业的劳动力平均每月的收入约10万盾,有副业的农户则比纯农业户高出115-5倍。农村的贫困户比城市的贫困户多15倍[7]。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也就是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农民,属于自给自足类型。据在9个省的重点调查,这种类型的农民收入结构是:种植业收入占63%(其中稻谷占7916%),饲养业收入占611%,其他行业收入占514%,出卖劳动力收入占2515%。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由于人均耕地面积少,自耕自种,规模小,缺少资金,耕作技术低,仍然用传统的手工操作。他们种稻谷的面积占可耕地面积的8815%,但耕种稻谷的经济收入并不高。投资稻谷种植1000盾,其经济收入只相当于投资饲养业的80%。一“扫”(越亩的十分之一,约360平方米)稻谷的收入只相当于一“扫”甘蔗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8]。贫困户的情况更糟。

革新后,越南经济的发展要求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就得改组农业结构,就是说,农业不能只是增加粮食生产,还要多种经营,使产品商品化。提高劳动效率也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但不能完全指靠提高稻谷的产量,还要靠促进各种作物生产的商品化,形成一个现代农业体系,包括经营主体的独立性、各种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关系等。

・59・

1999年4月1日,越南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七千六百三十二万四千七百五十三人,其中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大农村人口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然至关重要。未来的5到10年,由于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都市化将是一大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转向城市,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也要求不断改革农业结构。

为使农业劳动力安心农业生产,,法》,把土地分为6类,不同类别的土地可以交换。土地有不同类别,因此得根据土壤、,,改变过、棉花、蒲草、甘蔗、花生、黄豆、胡椒、腰果、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或发展马、牛、羊、猪。多种经营对国家对农民都有利。经过几年的贯彻,,经济作物和水果种植比粮食增长高。由于因地制宜,再加上其他措施,在不同土壤上长出的作物效益都很高,粮食尤其是水稻的产量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出现增长。现在,越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输出国,仅次于泰国。此外,玉米也是大宗出口商品,每年在10万吨以上。越南还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出口国,仅次于巴西。第三大出口农产品是橡胶,其产量的80%销往中国。越南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国出口创汇的约40%,为越南商品出口创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越南开始重视乡镇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乡村发展传统的非农行业,如编织业、木器业、瓦窑业等。目前,这些都还在起步阶段。至2000年,纯农业(包括林业和渔业)户占6212%,农业兼其他手工业的户占2615%,纯手工业户占1113%。现在政府也鼓励农民从事商业和服务业,从业户数在不断上升。

六、抓两个谷筐

湄公河平原和红河平原是肥沃淤泥的冲积平原,沟河纵横,气候炎热,适宜种植粮食,尤其是水稻。这两个平原是越南的米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约五分之

三。因此,抓住这两个谷筐,越南人民可以丰衣足食。

红河平原包括河内、海防、太平、南河、宁平、河西等7个省市,占全国总面积的5124%,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15%,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514%,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815%,占全国人口的21%。这里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一个农户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湄公河平原一个农户的三分之一,而粮食产量却占整个北方粮食产量的近一半。1989年以前,北方产粮只够消费的8316%,粮食不够吃,缺口的314%靠南方支援,13%靠进口。越南革新后的11年来,在调整各项政策及综合治理下,红河平原及整个北方的粮食生产出现了根本转变,1997年北方生产的粮食除够吃以外还有富余,出口几十万吨,摘掉了缺粮的帽子。

湄公河平原包括隆安、前江、摈知、茶荣、永隆、同塔、安江、芹苴、朔庄、坚江、明海等11个省,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17%,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718%,农村・60・

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5%,商品稻谷占全国的70%。越南出口大米的90%产自湄公河平原。在狠抓两个谷筐中,首先是抓湄公河平原,这是重中之重。1989-1996年,湄公河平原的种植面积比红河平原多3倍,水稻产量高出6倍。从1990年起至今,越南平均每年增产稻谷130万吨,年均增长517%。全世界稻谷产量1999年比1998年增产1700万吨,越南占其中的1513%,大多产自湄公河平原。

,,,改造土壤,防土壤酸化、盐碱化,-,年均增长10万公顷种植面积。1999。

1999-,致使秧苗冻死;770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来得早,退得迟,延续3,15,其中516万公顷颗粒无收。虽然天灾肆虐,但越南粮食还是保持了增产。

越南农业革新15年取得了巨大成就。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冲击了越南,1998年国外对越南的投资减少,影响到工业和服务业,但农业仍然稳步增长,表明越南的农业经得起考验,基础是扎实的。

七、努力更上一层楼

越南农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现在,越南一个农业劳动力的产值只相当于一个工业劳动力产值的七分之一。另一方面,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投资只有一个工业劳动力的三十分之一,工农业的投资差距很大。如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发展的潜力就会释放出来。1999年越南对农业的投资比前一年增加50%,若今后再继续加大力度,其效益将会逐渐显现出来。农业生产从播种到加工成商品的各个环节,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竞争力弱,尤其是加工工业还很落后,收获后的运输、加工环节损耗率高,距离现代化农业还很远。因此,工业如何支援农业,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越南,私商控制着几乎整个农村市场。从水、电、化肥、物资到农产品的收购,全是私商掌握,出口的大米、咖啡、茶叶、水产品也是私商包揽。私商们对农产品压价,受损失的是农民,农民或亏本或无利可获或只获小利,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价1997年比前一年下降3%,1999年比前一年下降10%,2000年比前一年下降7%。谷贱伤农,农民的收入减少了,拉大了城乡差距。1999年9月公布的越南总统计局和世界银行“1997-1998年越南居民生活水平”的调查报告中说,越南年人均收入是34615万盾,其中城市居民是90517万盾,农村居民是25414万盾,城乡差距为3165倍。河内市和胡志明市的城市居民收入为106317万盾,比农村居民高出4118倍,比全国的平均数高出3倍[9]。农民收入少,积累少,扩大再生产受到限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当前,主要是由于不付任何代价地开发具有严重的掠夺性质,越南的生态环境正在

・61・

恶化,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正在减退。毁林开荒在西原、越北山区、西北地区颇为严重,使全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从1945年的43%降到1997年的29%。1997年以后,高山区刀耕火种、游耕游居的现象虽有所缓解,但还存在。越南要恢复原来的环境面貌还得一段时间。不过,越南党和政府已认识到上述问题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其他问题,正在采取措施加以改变,相信今后越南的农业将会更加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黎仲:1993年版,第108页。

[2],1988年版,第64—65页。

[3]6期,第26页。

[4]1998年第23期,第9页。

[5]:《1975—2000年越南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河内统计出版社2000年

版,第203—209页。

[6]何荣:《转向市场经济中的越南农业》,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

213页。

[7]越南战略与科学工艺政策研究所、农村科学工艺发展互助中心:《我国乡镇企业的

发展问题》,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1页。

[8]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经济学研究所:《越南农村中的经济户》,河内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9]阮生菊:《综观革新15年(1986-2000)我国的农业》,载越南《共产主义》杂志

2001年第5期。

(责任编辑:蒋锐)

・62・


相关文章

  • 越南社会主义
  • 越南特色社会主义 越南也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非常幸运的是越南有一些非常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借鉴,如北亚.东南亚.中国的发展模式. 经济改革的阶段和措施 越南的经济改革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1986年前在计划经济框架内的改革 ...查看


  • 越南投资环境分析
  • 越 南 (转自外交部网站) 人口:7768万,农业人口:80% GDP(2001年):325亿美元 GDP增长率(2001年):6.8% 人均GDP(2001年):约400美元 汇率: 1美元=15130越盾(2001年),1人民币=182 ...查看


  • 中越两党的忧患意识及其比较
  • 摘 要:中越两党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由于同属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又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阶段,因而中越两党在忧患意识方面共性颇多.但党情.国情.社会复杂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又使中越两党的忧患意识具有各自的特点. ...查看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简述
  • 议会选举上台执政 百年梦想变成现实 进入21世纪,国外共产党大多数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提倡建立多党竞争的民主制度,对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形势和道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认为目前尚不具备革命条件,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不现 ...查看


  •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实践的发展有赖于认识的深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马克思到邓小平,从苏联到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在曲折中前进.本节课将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理论探索.实践探索.本质内涵.价 ...查看


  • 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与中国民族文化
  • 摘要:越南文学蕴藉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叙事,其中世俗文化是其国家观念与中国儒家精神的结合,神圣文化多是民间叙事与古骆越族群神话叙事的衍化.越南文学在民族化进程中由爱国文学向国民文学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用中越跨境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民族文化的 ...查看


  • 越南80年代以来的发展情况
  • 超越中国的"小中华"迷梦如何拖垮越南 历史上,中国周边有几个国家曾自称"小中华",比如朝鲜和日本,越南也不例外.而且与朝鲜.日本不同,越南曾在历史上被明朝直接并入版图,因而在对中华文明的模仿和学习上比 ...查看


  • 越南电视台今天的社会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20-01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众媒 ...查看


  • 进出口贸易对越南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进出口贸易对越南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摘 要]越南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越南经济增长,通过使用1993年至2012年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进口贸易对越南GDP的推动作用强于出口贸易,并且分析发现,越南对外贸易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