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直梯标准

ICS 13. 100

C 6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4053.1—2009 代替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fixed steel ladders and platform—

Part 1:Steel vertical ladders

2009-03-31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前 言

本部分除第3章外为强制性。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GB4053.1 钢直梯;

——GB4053.2 钢斜梯;

——GB4053.3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本部分为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部分代替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GB4053.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

——增加了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的载荷规定;

——增加了固定式钢直梯倾角范围的规定;

——修改了防锈及防腐蚀的要求;

——增加了防雷电保护接地的要求;

——修改了梯段最大高度及平台间距的规定;

——修改了应设置护笼梯段的高度的要求;

——修改了梯子内侧净宽度尺寸的规定;

——修改了踏棍间距的规定;

——修改了有关踏棍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的踏棍尺寸要求;

——修改了梯梁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梁的尺寸要求;

——修改了护笼构件尺寸的规定;

——修改了水平笼箍间距的规定;

——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空隙的要求;

——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护笼构件形成空隙的规定;

——修改了护笼底部距下端基准面高度的规定。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曲生、韩连英、孙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053.1—1983;

———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40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固定式钢直梯 fixed steel ladder

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3.2

梯梁(梯框) stile(rail)

用来安装踏棍或其它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

3.3

踏棍 rung

供使用者上下梯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

3.4

护笼(安全护笼) cage (cage guard)

安装在梯梁或固定结构上,封闭梯子周围攀登空间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 3.5

支撑 support

用来将钢直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构件。

3.6

(直梯)扶手 handrail

钢直梯顶端供攀登者手握的构件。

3.7

内侧净宽度 inside clear width

两梯梁内侧平行于踏棍测量的距离,简称梯宽。

3.8

梯段高度 height of the ladder

梯子上端基准面至下端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

4 一般要求

4.1 材料

4.1.1 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 4.1.2 支撑宜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焊接成T 型钢制作,埋没或焊接时必须牢固可靠。

4.2 钢直梯倾角

钢直梯应与其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90°范围内。

4.3 设计载荷

4.3.1 梯梁设计载荷按组装固定后其上端承受2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高度按支撑间距选取,无中间支撑时按两端固定点距离选取)。在任何方向上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2mm。

4.3.2 踏棍设计载荷按在其中点承受1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允许挠度不大于踏棍长度的1/250。

4.3.3 每对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应能承受3kN 的垂直载荷及0.5kN 的拉出载荷。

4.4 制造安装

4.4.1 钢直梯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采用其它方式连接时,连接强度应不低于焊接。安装后的梯子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 4.4.2 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它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4.4.3 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钢直梯,应下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4.4 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5 防锈及防腐蚀

4.5.1 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应使其积留湿气最小,以减少梯子的锈蚀和腐蚀。 4.5.2 根据钢直梯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梯子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 4.5.3 在自然环境中使用的梯子,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等效的金属保护方法。

4.5.4 在持续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梯子,建议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特殊涂层或采用耐腐蚀材料。

4.6 接地

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

5 结构要求

5.1 支撑间距

5.1.1 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拉拔载荷特性确定。

5.1.2 当梯梁采用60mm×10mm 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0mm 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大于3000mm。

5.2 梯子周围空间

5.2.1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760 mm。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00mm。

5.2.2 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50mm(见图1)。

5.2.3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应不小于380mm。

5.2.4 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踏棍中心线到前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为180 mm~300 mm,必要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80mm~300mm。

5.2.5 侧向进出式梯子中心线至平台或屋面距离应为380mm~500mm。梯梁外侧与平台或屋面之间距离应为180mm~300mm(见图2)。

5.3 梯段高度及保护要求

5.3.1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m,攀登高度大于10m 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m。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不大于15m。

5.3.2 梯段高度大于3m 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 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m 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

5.3.3 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有足够的间距(见图2),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5.4 内侧净宽度

5.4.1 梯梁间踏棍供踩踏表面的内侧净宽度应为400 mm~600 mm,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该宽度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 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应不小于300mm。

5.5 踏棍

5.5.1 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225 mm~300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50mm(见图1)。

5.5.2 圆形踏棍直径应不小于20mm,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应不小于20mm。踏棍截面直径或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35mm,以便于抓握。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

5.5.3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 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5.5.4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5m

m 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5.5.5 踏棍应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

5.5.6 在因环境条件有可预见的打滑风险时,应对踏棍采取附加的防滑措施。 5.6 梯梁

5.6.1 梯梁的表面形状应使其在整个攀登高度上能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平滑手握表面,不应采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状截面(如大角钢、工字钢梁等)的梯梁。在同一攀登高度上梯梁应保持相同形状。

5.6.2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mm×10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3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mm×12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4 在整个梯子的同一攀登长度上梯梁截面尺寸应保持一致。容许长细比不宜大于200。

5.6.5 梯梁所有接头应设计成保证梯梁整个结构的连续性。除非所用材料型号有要求,不应在中间支撑处出现接头。

5.6.6 如果要对梯梁因温度变化引起膨胀产生弯曲或应力增大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则应在接头处采取上述措施。

5.6.7 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

5.6.8 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平间距不小于600mm,不大于760mm。

5.6.9 对侧向进出式梯子,梯梁和踏棍在延长段应为连续的。

5.7 护笼

5.7.1 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 根立杆(见图3)。其它等效结构也可采用。

单位为毫米

图3 护笼结构示意图

5.7.2 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mm×6mm 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mm×5mm 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

5.7.3 护笼应能支撑梯子预定的活载荷和恒载荷。

5.7.4 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50 mm,不大于800 mm,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mm~800mm,其它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见图3)。

5.7.5 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不大于1500mm。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00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不大于0.4m2。

5.7.6 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不小于2100mm,不大于3000mm。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此时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不小于100mm。

5.7.7 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应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并有进、出平台的措施或进出口。

5.7.8 未能固定到梯梁上的平台以上或进、出口以上的护笼部件应固定到护栏上或直接固定到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

ICS 13. 100

C 68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4053.1—2009 代替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fixed steel ladders and platform—

Part 1:Steel vertical ladders

2009-03-31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布

前 言

本部分除第3章外为强制性。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GB4053.1 钢直梯;

——GB4053.2 钢斜梯;

——GB4053.3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本部分为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的第1部分。

本部分是对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部分代替GB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本部分与GB4053.1—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

——增加了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的载荷规定;

——增加了固定式钢直梯倾角范围的规定;

——修改了防锈及防腐蚀的要求;

——增加了防雷电保护接地的要求;

——修改了梯段最大高度及平台间距的规定;

——修改了应设置护笼梯段的高度的要求;

——修改了梯子内侧净宽度尺寸的规定;

——修改了踏棍间距的规定;

——修改了有关踏棍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的踏棍尺寸要求;

——修改了梯梁尺寸的规定;

——增加了在非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梁的尺寸要求;

——修改了护笼构件尺寸的规定;

——修改了水平笼箍间距的规定;

——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空隙的要求;

——增加了护笼立杆间距及护笼构件形成空隙的规定;

——修改了护笼底部距下端基准面高度的规定。

本部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郑凡颖、曲生、韩连英、孙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4053.1—1983;

———GB4053.1—199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内工作场所中使用的固定式钢直梯(另有标准规定的除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405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053.3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固定式钢直梯 fixed steel ladder

永久性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上,与水平面成75°~90°倾角主要构件为钢材制造的直梯(见图1)。

3.2

梯梁(梯框) stile(rail)

用来安装踏棍或其它横向承载件的梯子侧边构件。

3.3

踏棍 rung

供使用者上下梯时脚踩踏的梯子构件。

3.4

护笼(安全护笼) cage (cage guard)

安装在梯梁或固定结构上,封闭梯子周围攀登空间防止人员坠落的框架结构。 3.5

支撑 support

用来将钢直梯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上的构件。

3.6

(直梯)扶手 handrail

钢直梯顶端供攀登者手握的构件。

3.7

内侧净宽度 inside clear width

两梯梁内侧平行于踏棍测量的距离,简称梯宽。

3.8

梯段高度 height of the ladder

梯子上端基准面至下端基准面间的垂直距离,简称梯高。

4 一般要求

4.1 材料

4.1.1 钢直梯采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Q235-B,并具有碳含量合格保证。 4.1.2 支撑宜采用角钢、钢板或钢板焊接成T 型钢制作,埋没或焊接时必须牢固可靠。

4.2 钢直梯倾角

钢直梯应与其固定的结构表面平行并尽可能垂直水平面设置。当受条件限制不能垂直水平面时,两梯梁中心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倾角应在75°~90°范围内。

4.3 设计载荷

4.3.1 梯梁设计载荷按组装固定后其上端承受2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高度按支撑间距选取,无中间支撑时按两端固定点距离选取)。在任何方向上的挠曲变形应不大于2mm。

4.3.2 踏棍设计载荷按在其中点承受1kN 垂直集中活载荷计算。允许挠度不大于踏棍长度的1/250。

4.3.3 每对梯子支撑及其连接件应能承受3kN 的垂直载荷及0.5kN 的拉出载荷。

4.4 制造安装

4.4.1 钢直梯应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采用其它方式连接时,连接强度应不低于焊接。安装后的梯子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 4.4.2 制造安装工艺应确保梯子及其所有部件的表面光滑、无锐边、尖角、毛刺或其它可能对梯子使用者造成伤害或妨碍其通过的外部缺陷。

4.4.3 安装在固定结构上的钢直梯,应下部固定,其上部的支撑与固定结构牢固连接,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4.4 固定在设备上的钢直梯当温差较大时,相邻支撑中应一对支撑完全固定,另一对支撑在梯梁上开设长圆孔,采用螺栓连接。

4.5 防锈及防腐蚀

4.5.1 固定式钢直梯的设计应使其积留湿气最小,以减少梯子的锈蚀和腐蚀。 4.5.2 根据钢直梯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梯子进行合适的防锈及防腐涂装。 4.5.3 在自然环境中使用的梯子,应对其至少涂一层底漆和一层(或多层)面漆;或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等效的金属保护方法。

4.5.4 在持续潮湿条件下使用的梯子,建议进行热浸镀锌,或采用特殊涂层或采用耐腐蚀材料。

4.6 接地

在室外安装的钢直梯和连接部分的雷电保护,连接和接地附件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

5 结构要求

5.1 支撑间距

5.1.1 无基础的钢直梯,至少焊两对支撑,将梯梁固定在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根据梯梁截面尺寸、梯子内侧净宽度及其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的拉拔载荷特性确定。

5.1.2 当梯梁采用60mm×10mm 的扁钢,梯子内侧净宽度为400mm 时,相邻两对支撑的竖向间距应不大于3000mm。

5.2 梯子周围空间

5.2.1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由踏棍中心线到攀登面最近的连续性表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760 mm。对于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600mm。

5.2.2 由踏棍中心线到梯子后侧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的连续性表面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80mm。对非连续性障碍物,垂直距离应不小于150mm(见图1)。

5.2.3 对未设护笼的梯子,梯子中心线到侧面最近的永久性物体的距离均应不小于380mm。

5.2.4 对前向进出式梯子,顶端踏棍上表面应与到达平台或屋面平齐,由踏棍中心线到前面最近的结构、建筑物或设备边缘的距离应为180 mm~300 mm,必要时应提供引导平台使通过距离减少至180mm~300mm。

5.2.5 侧向进出式梯子中心线至平台或屋面距离应为380mm~500mm。梯梁外侧与平台或屋面之间距离应为180mm~300mm(见图2)。

5.3 梯段高度及保护要求

5.3.1 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m,攀登高度大于10m 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水平交错布置,并设梯间平台,平台的垂直间距宜为6m。单段梯及多段梯的梯高均应不大于15m。

5.3.2 梯段高度大于3m 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m 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m 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

5.3.3 当护笼用于多段梯时,每个梯段应与相邻的梯段水平交错并有足够的间距(见图2),设有适当空间的安全进、出引导平台,以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5.4 内侧净宽度

5.4.1 梯梁间踏棍供踩踏表面的内侧净宽度应为400 mm~600 mm,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该宽度应相同。由于工作面所限,攀登高度在5m 以下时,梯子内侧净宽度可小于400mm,但应不小于300mm。

5.5 踏棍

5.5.1 梯子的整个攀登高度上所有的踏棍垂直间距应相等,相邻踏棍垂直间距应为225 mm~300mm,梯子下端的第一级踏棍距基准面距离应不大于450mm(见图1)。

5.5.2 圆形踏棍直径应不小于20mm,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的踏棍,其水平方向深度应不小于20mm。踏棍截面直径或外接圆直径应不大于35mm,以便于抓握。在同一攀登高度上踏棍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应一致。

5.5.3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 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5.5.4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踏棍应采用直径不小于25m

m 的圆钢,或等效力学性能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其它形状的实心或空心型材。

5.5.5 踏棍应相互平行且水平设置。

5.5.6 在因环境条件有可预见的打滑风险时,应对踏棍采取附加的防滑措施。 5.6 梯梁

5.6.1 梯梁的表面形状应使其在整个攀登高度上能为使用者提供一致的平滑手握表面,不应采用不便于手握紧的不规则形状截面(如大角钢、工字钢梁等)的梯梁。在同一攀登高度上梯梁应保持相同形状。

5.6.2 在正常环境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mm×10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3 在非正常环境(如潮湿或腐蚀)下使用的梯子,梯梁应采用不小于60mm×12mm 的扁钢,或具有等效强度的其它实心或空心型钢材。

5.6.4 在整个梯子的同一攀登长度上梯梁截面尺寸应保持一致。容许长细比不宜大于200。

5.6.5 梯梁所有接头应设计成保证梯梁整个结构的连续性。除非所用材料型号有要求,不应在中间支撑处出现接头。

5.6.6 如果要对梯梁因温度变化引起膨胀产生弯曲或应力增大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则应在接头处采取上述措施。

5.6.7 前向或侧向进出式梯子的梯梁应延长至梯子顶部进、出平面或平台顶面之上高度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

5.6.8 前向进出式梯子的顶部踏棍不应省略。梯梁延长段宜为喇叭型扩大,以使梯梁顶部内侧水平间距不小于600mm,不大于760mm。

5.6.9 对侧向进出式梯子,梯梁和踏棍在延长段应为连续的。

5.7 护笼

5.7.1 护笼宜采用圆形结构,应包括一组水平笼箍和至少5 根立杆(见图3)。其它等效结构也可采用。

单位为毫米

图3 护笼结构示意图

5.7.2 水平笼箍采用不小于50mm×6mm 的扁钢,立杆采用不小于40mm×5mm 的扁钢。水平笼箍应固定到梯梁上,立杆应在水平笼箍内侧并间距相等,与其牢固连接。

5.7.3 护笼应能支撑梯子预定的活载荷和恒载荷。

5.7.4 护笼内侧深度由踏棍中心线起应不小于650 mm,不大于800 mm,圆形护笼的直径应为650mm~800mm,其它形式的护笼内侧宽度应不小于650mm,不大于800mm。护笼内侧应无任何突出物(见图3)。

5.7.5 水平笼箍垂直间距应不大于1500mm。立杆间距应不大于300mm,均匀分布。护笼各构件形成的最大空隙应不大于0.4m2。

5.7.6 护笼底部距梯段下端基准面应不小于2100mm,不大于3000mm。护笼的底部宜呈喇叭形,此时其底部水平笼箍和上一级笼箍间在圆周上的距离不小于100mm。

5.7.7 护笼顶部在平台或梯子顶部进、出平面之上的高度应不小于GB4053.3中规定的栏杆高度,并有进、出平台的措施或进出口。

5.7.8 未能固定到梯梁上的平台以上或进、出口以上的护笼部件应固定到护栏上或直接固定到结构、建筑物或设备上。


相关文章

  • 太保职业分类表
  • 大分类 中分类 / / / / / / / / 小分类 寿险/重疾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查看


  • 电工操作证国家局考试题判断题
  • 1.避雷针是防止雷电入侵波的防雷装置.() 标准答案:× 2.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有及时报告的义务.()标准答案:√ 3. 填写数日内工作有效的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如果将工作地点所装的接地线撤除, 次日恢复工作,可 ...查看


  • 标准化管理体系手册
  • 版本: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标 准 化 管 理 手 册 (符合GB/T 15496-2003 标准) 2016-11-15 发布 目 录 前 言 4 引 言 5 0.1总则0.2标准化系统管理0.3标准体系的持续改进 0.4标准体系 ...查看


  • 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 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15496-1995 1995-10-01实施 前 言 技术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技术依据.其中有关质量的技术标准是建立质量体系的技术性文件. 技术标准体系以与质量有关的技术 ...查看


  • 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
  • 全国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 国家旅游局 序 言 为进一步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强国进程,国家旅游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 ...查看


  • 标准化基础知识
  •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专业化生产.实现管理科学和现代化的基础,是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标准化还有利于发展产品品种,缩短研制生产周期,节约原料,降低资源消耗和节约能源,是保护劳动职业健康与安全,加强环 ...查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
  • [时效性]:现行有效[发文字号]:国家技监局令第12号[颁布日期]:1990-07-23[生效日期]:1990-07-23[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录 * 1 href="#heading_1&qu ...查看


  • 2010版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参照大全.1
  • 2010版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参照大全. 作:编委会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16开精装 6卷 光盘:0 定价:1680元 优惠:840元 .. 详细 : .. ....................................... ...查看


  •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应用范围不断扩 ...查看


  • 房地产项目管理系统
  • 房地产项目管理系统 第一章 房地产项目组织管理工作执行标准 FDC-A-001 房地产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计执行标准 FDC-A-002 房地产项目组织形式选择标准 FDC-A-003 职位分类执行标准 FDC-A-004 编制定员执行标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