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兵心"在玉壶

  在2011年全军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上,解放军第302医院再度被表彰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院长吕吉云说:“我院已是第五次获此殊荣,这不仅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矢志不渝地保持姓‘军’为兵本色,尽心竭力地坚持为部队服务,这是军队医院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必须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一诺九鼎,说到做到。为践行这份庄重的承诺,302医院为部队服务的“高度”不断攀升,“深度”持续拓展。前不久,吕吉云院长亲自带领医疗队,从北京启程奔赴青藏高原,为驻守在雪域高原的官兵巡诊查体、送医送药,把为部队服务的足迹镌刻在风雪四千里青藏线上。      保障打赢使命在肩   实践证明,面对纷繁复杂的战场环境,这支传染病防治大军为官兵们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至1998年,我国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暴雨倾盆,江河泛滥,长江告急,军委、总部一声令下,数万人民子弟兵紧急奔赴抗洪抢险一线。8月19日,该院高学历、高素质的防疫骨干主动请缨,组成第一支抗洪抢险卫生防疫队,飞速抵达湖北武汉;8月26日,又一支由精干专家教授组成的医疗队,火速奔赴长江抗洪的最前沿。他们挺进灾情复杂地域,深入抗洪部队营地防疫消毒,为救灾官兵巡诊查体,宣讲防疫知识,免费发放药品,合理指导用药,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猝然袭来。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然而,灾区气候炎热,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尸体腐烂,水质污染,如何防止灾区传染病滋生流行,怎样杜绝数万救灾官兵非战斗零减员,是摆在各级指战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5月14日和21日,302医院奉命先后派出1支医疗队和6支防治队,兵分四路紧急驰援彭州、汶川、什邡和北川重灾区,面向救灾部队执行疫病防治任务。全体队员以精湛的防治技术、顽强的战斗作风,与灾难相搏,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充分发挥疑难伤病“救治员”、疫情疫病“调研员”、卫生防疫“指导员”、现场作业“监督员”和防疫知识“宣讲员”的作用,确保了救灾部队卫生防疫工作不漏一个环节、不留一处死角,为救灾部队铸造了一道道抵御疫魔侵袭的钢铁防线。   近些年来,医院还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支援奥运、抗击“甲流”、青海玉树和海地救援、“和谐使命――2010”、巴基斯坦洪灾后疫病防治、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等重大军事任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行动。      官兵生命重于泰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军人是保卫国家安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主体部分,因此,军人的生命价值显得尤为宝贵。遇有患危重病的官兵,院党委的态度坚定不移: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能放弃,坚决把官兵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2010年12月底,302医院接到北京军区某旅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得知士官吴子亮突患急性重型肝炎,已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吴子亮被送达医院时,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经军人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张文瑾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重型、肝功能衰竭,并发重度肝昏迷和脑水肿。据医学统计,内科治疗急性肝衰竭死亡率一般在40%-80%;同时并发肝昏迷和脑水肿,其死亡率近100%。而吴子亮的病情,属于后者。   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院领导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   第二天,吴子亮病情更加危重:神智完全丧失,全身抽搐颤抖,失禁大小便沾满全身,脑水肿已经严重到从核磁共振片和CT片上分辨不出脑沟来了。院领导斩钉截铁地说:“要以兵为本,不计成本,不惜重金,从医疗效果出发,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该上什么设备就上什么设备!”于是,血液滤过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中心主任李克带领医护人员依据病情需要,先后使用人凝血因子、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10多种昂贵救命药。   经治医生夏杰、住院医师田雅茹和当班护士轮流24小时全神贯注地守护着吴子亮,经过8个日夜的连续抢救,深度昏迷的吴子亮终于醒了过来。   生命的接力棒在传递!23天后,吴子亮从重症监护中心转入军人肝病诊疗中心。此时,脱离生命危险的吴子亮肝功仍极差,并伴有重度黄疸,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院领导决定将他安排在特殊病房治疗。于是,士官吴子亮住进只有军职以上高干才能享受的单间,并享受着最高规格的医疗服务(吴子亮的医疗费高达18万元,全部由302医院承担)。60多个日夜里,几个科室通力协作,10多位专家接力诊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为兵服务尽心竭力   302医院五次荣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称号,缘于历届院委都充分认识到传染病防治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共识不动摇,始终坚持姓“军”为兵服务的方向不偏离,把为部队服务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和任务,满怀真情实感接力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

  在2011年全军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会议上,解放军第302医院再度被表彰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院长吕吉云说:“我院已是第五次获此殊荣,这不仅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厚重的责任。矢志不渝地保持姓‘军’为兵本色,尽心竭力地坚持为部队服务,这是军队医院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必须做深做细、做实做好!”   一诺九鼎,说到做到。为践行这份庄重的承诺,302医院为部队服务的“高度”不断攀升,“深度”持续拓展。前不久,吕吉云院长亲自带领医疗队,从北京启程奔赴青藏高原,为驻守在雪域高原的官兵巡诊查体、送医送药,把为部队服务的足迹镌刻在风雪四千里青藏线上。      保障打赢使命在肩   实践证明,面对纷繁复杂的战场环境,这支传染病防治大军为官兵们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至1998年,我国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暴雨倾盆,江河泛滥,长江告急,军委、总部一声令下,数万人民子弟兵紧急奔赴抗洪抢险一线。8月19日,该院高学历、高素质的防疫骨干主动请缨,组成第一支抗洪抢险卫生防疫队,飞速抵达湖北武汉;8月26日,又一支由精干专家教授组成的医疗队,火速奔赴长江抗洪的最前沿。他们挺进灾情复杂地域,深入抗洪部队营地防疫消毒,为救灾官兵巡诊查体,宣讲防疫知识,免费发放药品,合理指导用药,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猝然袭来。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然而,灾区气候炎热,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尸体腐烂,水质污染,如何防止灾区传染病滋生流行,怎样杜绝数万救灾官兵非战斗零减员,是摆在各级指战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5月14日和21日,302医院奉命先后派出1支医疗队和6支防治队,兵分四路紧急驰援彭州、汶川、什邡和北川重灾区,面向救灾部队执行疫病防治任务。全体队员以精湛的防治技术、顽强的战斗作风,与灾难相搏,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充分发挥疑难伤病“救治员”、疫情疫病“调研员”、卫生防疫“指导员”、现场作业“监督员”和防疫知识“宣讲员”的作用,确保了救灾部队卫生防疫工作不漏一个环节、不留一处死角,为救灾部队铸造了一道道抵御疫魔侵袭的钢铁防线。   近些年来,医院还先后参与了抗击“非典”、支援奥运、抗击“甲流”、青海玉树和海地救援、“和谐使命――2010”、巴基斯坦洪灾后疫病防治、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练等重大军事任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行动。      官兵生命重于泰山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军人是保卫国家安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主体部分,因此,军人的生命价值显得尤为宝贵。遇有患危重病的官兵,院党委的态度坚定不移:不惜代价,不遗余力,不能放弃,坚决把官兵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2010年12月底,302医院接到北京军区某旅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得知士官吴子亮突患急性重型肝炎,已陷入深度昏迷,生命垂危。吴子亮被送达医院时,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经军人肝病诊疗中心主任张文瑾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重型、肝功能衰竭,并发重度肝昏迷和脑水肿。据医学统计,内科治疗急性肝衰竭死亡率一般在40%-80%;同时并发肝昏迷和脑水肿,其死亡率近100%。而吴子亮的病情,属于后者。   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院领导下达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抢救。   第二天,吴子亮病情更加危重:神智完全丧失,全身抽搐颤抖,失禁大小便沾满全身,脑水肿已经严重到从核磁共振片和CT片上分辨不出脑沟来了。院领导斩钉截铁地说:“要以兵为本,不计成本,不惜重金,从医疗效果出发,该用什么药就用什么药,该上什么设备就上什么设备!”于是,血液滤过治疗,建立静脉通路……中心主任李克带领医护人员依据病情需要,先后使用人凝血因子、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等10多种昂贵救命药。   经治医生夏杰、住院医师田雅茹和当班护士轮流24小时全神贯注地守护着吴子亮,经过8个日夜的连续抢救,深度昏迷的吴子亮终于醒了过来。   生命的接力棒在传递!23天后,吴子亮从重症监护中心转入军人肝病诊疗中心。此时,脱离生命危险的吴子亮肝功仍极差,并伴有重度黄疸,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院领导决定将他安排在特殊病房治疗。于是,士官吴子亮住进只有军职以上高干才能享受的单间,并享受着最高规格的医疗服务(吴子亮的医疗费高达18万元,全部由302医院承担)。60多个日夜里,几个科室通力协作,10多位专家接力诊治,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为兵服务尽心竭力   302医院五次荣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称号,缘于历届院委都充分认识到传染病防治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的共识不动摇,始终坚持姓“军”为兵服务的方向不偏离,把为部队服务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和任务,满怀真情实感接力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


相关文章

  •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 芙蓉楼送辛渐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 ...查看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 ...查看


  • 李白的诗:[玉壶吟]
  • <玉壶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 ...查看


  • 读王昌龄的七绝
  • 在唐诗七言绝句中,除李杜之外,谁的七绝写的最好?我以为那就要属王昌龄了.其实早就有王长龄是"七绝圣手"的说法.他在唐朝时,王昌龄就是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已经很知名了.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 ...查看


  • 冰心藏玉壶
  • 冰心藏玉壶,朱笔写师魂 --献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雀塘镇中学214班 杨汧汧 指导老师:何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题记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查看


  • 一片冰心,在玉壶 1
  • 文:桃园野菊 编辑:冰心 九月,即将远去,冷暖交织,忧喜交错,还没来得及好好梳理恣意滋长的枝枝蔓蔓,也没来得及细细剔除心间的缛文繁节.光阴荏苒,秋风四起,枯叶飘零,悲伤里浅笑的花开花落,忧愁里嫣然的春去秋来,奈我如何?十月,我依然会昂首阔步 ...查看


  • 玉壶存冰心大爱写师魂
  • 玉壶存冰心 大爱写师魂 --访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优秀教师金林 作者 江夏进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金林老师30多年来一直从事于自动化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今已年过半百的金林老师目光矍铄,透露着对工作的积极热情:和蔼可亲,散发着平易近人的气 ...查看


  • 一片丹心在玉壶
  • 他本一介布衣,隐居山林,以山为友,以鸟为伴,整日游山览水,好不自在.却因主的三顾茅庐,将一切置之度外,甘愿随主漂泊流离.他初出茅庐,处处受排挤,却不计前嫌,帮主赢得"第一桶金",在众人的赞叹中,又将功劳推给各个将士. 主 ...查看


  •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
  •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 ...查看


  • 白酒品牌广告语创作案例
  • 前几日,参与一广告语征集活动,为有着"飘香八桂"美誉的一名为白酒的品牌创作广告语.偶得两句,便欣然投去.这里之所以写出来给大家分享,实是想得到各位的斧正,以求共同探讨品牌广告语创作的思路. 自从营销学界的USP.品牌形象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