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自发工作心态修炼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学会自动自发地为企业工作;

● 怀着对企业的感恩之心工作;

● 明确工作的目的;

● 懂得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

自动自发工作心态修炼

一、什么是自动自发

员工为什么要自动自发?什么叫自动自发?

1.自动自发的含义

主动性

主动性是与自动自发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所谓主动性,就是在没有被人告知的情况下做恰当的事情。这个含义有两个要点:第一,没有被人告知;第二,做恰当的事情。被人告知后再去做不是主动,做的事情不恰当也不是主动。

主动的人

与自动自发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主动的人。顾名思义,主动的人就是总是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已经在做恰当的事的人。

在上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自动自发的概念。所谓自动自发,就是主动的人采取主动的行动。

2.人类的分化

随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人类被分解成为五种人,分别是:主动的人、优秀者(罗文式的执行者)、普通人、被淘汰者(贫困者)、被改造者。

主动的人

主动的人内心有一个“发动机”,不需要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总是能够在不被人告知的前提下做着恰当的事情。这种人是天生的领导

者,是众人中的卓越者。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管处于哪个阶层,主动的人一定是金牌角色。

【案例】

我主动,我进步

有一家公司,总经理总是要求员工学习这句话:我主动,我进步。

这位总经理原来在一家技术学校学习烹饪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一家农行的

食堂工作,他在做厨师的过程中总是喜欢做一些额外的工作,逐渐学习到了餐饮方面的管理知识。

后来,他受聘于一家宾馆当餐饮部经理,在把餐饮部的管理工作做好的同时,他还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工作。正是由于他的主动精神,他对宾馆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于是后来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在担任总经理助理的时候,他总是能想总经理之所想,为总经理分担工作。久而久之,他就学到了总经理的思维,这为他以后创办自己的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不是主动的精神,他就不可能创办自己的企业。因此,他总是把

自己的经历告诉公司的员工,希望员工都能够成为主动的人。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老板的潜质和机会,但是学习做一个职场上主动的人,做好更多的工作,终将在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案例】

金牌工人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曾被评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

“金牌工人”。

许振超是一名普通又伟大的人民工人。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毕业生,最终

却成了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必读教材。作为一名普通的作业队长,他主持建立了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们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

后来,国家广电总局、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港联合拍摄记录了他的光辉事迹,这部数字纪录片的名字就叫做《金牌工人》。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是一个主动的人,他就注定是一个卓越者。

优秀者

优秀者又被称作罗文式的执行者。主动的人是在没有被人告知的情况下已经在做恰当的事情,优秀者就是需要别人告知,但是不需要被告知第

二遍的人。一般来说,企业里的管理人员大多属于这种人,他们是坚定的执行者。

普通人

企业里存在大量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特点是:管理者在布置任何工作时,跟他讲一遍还不够,需要不断催促分配给他的任务,会消耗别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普通人往往需要别人承诺相应的条件,接受更多的激励才愿意把事情做好。

【案例】

打扫垃圾

某天,A经理对B员工说:“你打扫一下那堆垃圾。”B员工说:“好的,我

扫一下。”

第二天,A经理发现垃圾还堆在那里,于是问B员工:“你怎么没打扫?”B

员工回答:“昨天比较忙。”

第三天,垃圾仍然堆在那里。A经理愤怒地问B员工:“你怎么还没打扫?”B员工问道:“这事情是我做的吗?”A经理说:“你扫完了我给你发奖金。”B员工马上就去打扫了。

企业里存在大量像B员工这样的人,他们缺少主动性,需要上级不断催促、给予奖励才去完成工作。因此,这些人往往是管理者头疼的对象。

被淘汰者

被淘汰者又被称为贫困者,特点是:无论跟他讲多少遍,他都做不好事情。如果一个员工做不好事情,也就创造不了业绩,那么他在企业中势必要被淘汰,因此被淘汰者经常生活在贫困中,只会发牢骚,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总认为企业亏待了他。实际上,他们应该思考的是:根源是不是在自己?为什么不是别人,而偏偏是自己处于如此糟糕的境况呢?

被改造者

第五种人是被改造者。举一个例子,春节时人们都会互相拜年,一般情况下人们收到祝福都很开心,但往往大家都不喜欢收到一种人的祝福。这种人敲门进来之后就不断鞠躬,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恭喜发财。”意为讨要红包,如果得不到红包,他就会永远说下去。而得到红包之后,别人发不发财就跟他没有关系了。这种人就是需要改造的人。

二、为了责任而工作

什么叫责任?责任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1.工作的目的

对于工作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们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人说是为了兴趣而工作,但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作中肯定会不断遇到困难,依靠兴趣不能解决所有困难,没有人喜欢困难。所以,只靠兴趣是做不好工作的。有人说是为了饭碗而工作,实际上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因为这样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与期望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该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满足社会、企业和周围的人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人们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我每年都要在全国做《中国主旋律》的巡回公益演讲,在公益演讲中,我不但不挣钱,反而需要往里面贴钱,但是我仍然要做,因为社会需要做贡献的人。

例如,政府部门发放低保金的工作人员,不是将保金发给自己,而是发给低保户;擦皮鞋的人不是给自己擦,而是给路上的行人擦;出租车司机不是给自己开车,而是给乘客开车;银行工作人员数钱不是给自己数,而是给储户数;外科大夫开刀不是给自己开,而是给病人开„„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道理:人们做的工作都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给别人做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满足他人的要求与期望。

为了一份责任

工作是为了一种责任。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国的责任教育相当匮乏。现在很多企业抱怨80后的年轻人不懂得负责任。其实,这些不负责任的年轻人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没有接受到师长的责任教育。

例如,当小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躺在地上哭时,爸爸妈妈往往都是跑过去打石头,责怪石头绊倒了孩子,也让孩子打石头,这就是在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不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这样就会把孩子教育成不善于负责任的人。

遇见这种情况时,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小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躺在地上哭,父母视而不见,等到他哭累了,自然就会爬起来拍拍屁股走掉。用这种行动告诉孩子: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2.如何尽责任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这句话在此推荐给所有员工。

【案例】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13岁时在爸爸妈妈的加油站干活,他想学修车,但是爸爸却让他在前台做

接待工作。杰克·法里斯是一个非常听话、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逐渐发现:只要他服务到位,顾客就会再次光临他的加油站。所以他总是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有一次,加油站里来了一位非常苛刻的老太太,她的车子很难处理,车子里面

的地板凹陷极深,法里斯好不容易把车子打扫干净了,老太太却说没有打扫干净,要求法里斯再打扫一遍。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发誓再也不会给这位老太太服务。这时他爸爸告诉他一句话:“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无论顾客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这都是你的工作,你都要把它做好。”

试想,如果清洁工忍受不了垃圾的气味,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清洁工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接受工作带来的全部。既包括荣耀和利益,也包括屈辱和痛苦。

对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习惯于抱怨,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那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对那些没有激情,总是推卸责任,不知道自我批判的人;对那些不能完满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做到两点尽责任

既然工作是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责任呢?这时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尊重社会分工;二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尊重社会分工。所有人都不是为自己做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企业、团队的协调发展。既然如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尊重社会分工。

要点提示

尽责任需要做到:

① 尊重社会分工;

② 提高自身能力。

提高自身能力。古语说“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即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为了尽好责任,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学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这句话在此推荐给所有员工。

【案例】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13岁时在爸爸妈妈的加油站干活,他想学修车,但是爸爸却让他在前台做

接待工作。杰克·法里斯是一个非常听话、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逐渐发现:只要他服务到位,顾客就会再次光临他的加油站。所以他总是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有一次,加油站里来了一位非常苛刻的老太太,她的车子很难处理,车子里面

的地板凹陷极深,法里斯好不容易把车子打扫干净了,老太太却说没有打扫干净,要求法里斯再打扫一遍。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发誓再也不会给这位老太太服务。这时他爸爸告诉他一句话:“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无论顾客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这都是你的工作,你都要把它做好。”

试想,如果清洁工忍受不了垃圾的气味,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清洁工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接受工作带来的全部。既包括荣耀和利益,也包括屈辱和痛苦。

对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习惯于抱怨,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那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对那些没有激情,总是推卸责任,不知道自我批判的人;对那些不能完满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做到两点尽责任

既然工作是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责任呢?这时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尊重社会分工;二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尊重社会分工。所有人都不是为自己做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企业、团队的协调发展。既然如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尊重社会分工。

要点提示

尽责任需要做到:

① 尊重社会分工;

② 提高自身能力。

提高自身能力。古语说“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即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为了尽好责任,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学

习的方法有很多,按照学习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学习、间接学习;按照学习对象可以分为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上司学习等。

也许有人会抱怨说:“我没有时间学习”。确实,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经常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但是波音公司前CEO菲利普•康迪讲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特别是管理者,借口工作忙而不参加学习,他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下属认为你不称职。因为你没有很好地领导他们,只要你不在,他们便不能工作了。这样不称职的领导应该被撤职。第二,你将得不到任何提升。”所以,只要想获得进步,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不为薪水而工作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又总是抱怨薪水涨得不够快。事实上,如果不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薪水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1.工作不是为了薪水

员工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工作不只是为了薪水;第二,要明白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工作不只是为了薪水

【案例】

不只是为薪水而找工作

唐老师有一次到浙江大学做演讲,主题是“如何成功踏上就业之路”。在提问

环节中,一个学法律的学生问:“唐老师,现在我们出去应聘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会问我们‘你们需要多少工资?’”

唐老师:“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学生:“没有5000块我是不干的。”

唐老师:“后来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后来他们就一直没有找我!”

唐老师:“为什么后来一直没有找你?”

学生:“估计认为我工资要得太高了。”

唐老师:“你凭什么要这么高的工资呢?”

学生:“当律师的人工资都是很高的。”

唐老师:“你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啊?”

学生:“没有,我还没毕业,怎么有成功的案例?”

唐老师:“那你凭什么让用人单位给你这么高的工资?如果你自己是用人单位,

你愿意给人发这么高的工资吗?”

学生想了想,说:“不愿意。”

很多人是为薪水而找工作,这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但是如果局限于这个理由,薪水就永远得不到提高。因此,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有正确的心态。

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眼中只有薪水,认为薪水是自己劳动的等价交换,因此没有必要考虑其他东西。实际上,正是因为眼中只有薪水,当对薪水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在工作中缺少热情与激情,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样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甚至会抛弃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不是生计,而是在工作中获得的珍贵的工作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的充分表现和人品的普遍认同。与金钱相比,这些东西的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2.薪水自然会提高

责任伴随加薪

员工要明白,大多数老板都是明智的,他们寻找的是能力强、能够创造业绩的员工,不用担心这样的员工加薪的问题。当然,聪明的老板不会简单地告诉员工:“好好干,我会给你加薪。”而是拍拍员工的肩膀,说:“好好干,把你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将有更多的责任让你去承担。”而且员工在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职位的提升和薪水的提高。

努力不会被忽视

员工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老板忽视。正像散漫懈怠的工作态度会轻而易举地被发现一样,如果一个人很认真地工作,老板一定能够看到。

【案例】

知难而进的年轻人

有一个年轻人想试试自己有没有被提升的机会,于是对老板说:“老板,我想做管理工作。”

老板说:“这样吧,你可以先去试试看。我们新建的厂房在进行设备安装,你

去负责,但是我不能保证给你加薪,也不能保证给你提升。”

年轻人高兴地到新厂房去工作,但是到那里拿图纸一看,发现什么都看不懂。这时他有两个选择:继续干或者退出。他选择了前者。他自己花钱请老师傅吃饭,向老师傅请教学习,后来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不久以后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和加薪。

老板对他说:“我知道你看不懂图纸,如果你当时用任何理由推托这份工作,你在我的企业里将没有前途,一个没有能力同时又不安分守己的人在企业是不受欢迎的。恭喜你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不论工作岗位是什么,努力和成就都不会被忽视。

不必担心不公平待遇

员工不必担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担心企业会对自己不公平、老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时,可以退回来想一想:老板今天看不到,明天可能看到;现在看不到,以后可能看到;这个老板看不到,其他老板可能看得到;即使别人都看不到,自己也知道付出的努力。所以,把学到的能力、技术全部发挥出来,做好眼前工作即可。

当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普通的员工成长为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的高效管理者时,才算获得进步了。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不只为薪水,同时为自己的进步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热爱自己的工作

1.不热爱自己工作的原因

对于事业有成的人,如果问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的前提下,还愿不愿意继续从事目前的工作,答案会是:“当然会坚持,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

成功人士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有多少热爱,可以决定一个人工作有多少成就,事业有多少辉煌。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呢?除了薪水,大致还有两个原因:第一,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第二,浮躁心理。

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看不起自己从事的工作,一面做着工作,一面感觉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不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生,只是为了生活的压力而工作。正因为如此,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更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浮躁心理

很多人心里浮躁,不愿意认真地工作。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把精力用在如何做好眼前的工作,而是用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上。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唯有热爱才能主动。

2.唯有热爱,才能主动

【案例】

用心做每一件事

法国卢浮宫收藏着画家莫拉的一幅画,画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面的情景。画里面劳动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其中有一个天使正提着一桶水,有一个天使正在烧水,还有一个天使正在伸手拿东西。这幅画表达的内容是,哪怕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事情,也值得天使们认真、用心地去做。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做好,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丰厚的回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案例】

今天的明星员工,明天的总裁

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突然逝世了。麦当劳公司董事会随后推选了当时年仅43岁的澳大利亚人查理·贝尔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是,查理·贝尔成为第一位不是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的掌门人,也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

贝尔的家庭比较贫困,他15岁时就去麦当劳公司打工了,他的目的就是赚一点零花钱。他在麦当劳的第一份工作是打扫厕所。虽然工作又脏又累,贝尔还是尽心尽力、满怀热情地做好。常常是扫完厕所拖地板,拖完地板继续扫厕所,有时候还抽空帮忙翻一翻正在烘烤的汉堡包。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这一家麦当劳的经理看到了。经理很高兴看到贝尔这么认真地工作,就与贝尔签订了培训协议,分配他在麦当劳的各个岗位上不断学习、提升。贝尔在19岁那一年不负重望,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

查理•贝尔的事迹说明,明天的总裁就在今天的明星员工当中。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地去做。

【案例】

砌砖

为了写一篇关于建筑业的文章,一个记者去采访建筑工人。他来到建筑工地的时候看到一名工人正在砌砖,于是问他:“你在干吗?”

那个工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啊?我在砌砖!”

他问第二名工人,工人说:“我在建大楼。”

他又问第三名工人,工人说:“我在建设美丽的城市。”

过了三年,第一个砌砖的工人还在建筑工地砌砖,第二个砌砖的人已经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了,第三个砌砖的人成了这两个人的老板。

在上述案例中,同样是砌砖的工作,因为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不一样,三个人的发展道路和所得结果迥然不同。所以,我们必须给从事的工作赋予一种意义。

热爱工作,才能做出伟大的成就。一个人如果感觉不到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会缺少把工作干好的原始驱动力。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很多人不愿意做某件事情,就是因为觉得那件事情没有做的必要。因此只有认为事情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时候,才会愿意把事情做好。

【案例】

工作的意义

一些内地游客来到香港旅游,他们都是某公司的优秀员工。走进一个商店后,

他们看见商店里有一种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而且这种产品的销路非常好。当时大家都感觉很兴奋,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厂长这时问:“大家觉得自豪吗?”大家都说:“第一次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如此有意义,我们的工作如此重要,我们是这样地了不起!”

领导给下属交代任务的时候都喜欢加上一句话:“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目的是鼓舞员工把工作做好。所以,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让员工懂得工作的意义。

3对待跳槽的态度

跳槽的原因

很多人喜欢跳槽,甚至不清楚为什么而跳槽。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跳槽,碰到困难跳槽,碰到有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跳槽,人际关系不好跳槽。有时莫名其妙就跳槽,只要有跳槽的欲望就跳槽。

喜欢频繁跳槽的人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从中获得了多少好处。有些人认为跳槽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实际并非如此,在这个地方工作做得不好,换一个地方同样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选择工作导师

大部分人挑选工作时都很关心薪水和福利,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不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做好之后,福利和薪水自然都能在日后的协商中解决。

如果问工作中什么最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工作导师非常重要。选择工作导师即看这家公司、这个岗位、接触的人对自己有多少帮助。

【案例】

600美元的工作

一位教授带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非常优秀,找到一份工作是很简单的事

情。这位教授有一个朋友自己创办了企业,让教授给他推荐好的学生去工作。于是,教授把这两个学生都推荐过去了。

两个学生分别去这家公司参加了面试,第一个学生面试回来后好几天没有给教

授打电话,半个月后给教授打电话说:“老师,你那个朋友太抠了,就给600美元一个月。我不打算去那儿工作,我现在另外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800美元。”

另外一个学生从教授朋友的公司应聘回来之后就打电话告诉教授:“教授,我

决定在这个地方工作。”

教授问:“多少钱一个月?”

“600美元。”学生答。

“600美元太低了,你不觉得吃亏吗?”

学生说:“我不觉得吃亏,因为我觉得你这个朋友非常优秀,我在他身边工作

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岗位、这个企业对我是最适合的。”

多年以后,第一个学生的月薪从原来的800美元提高到了1000美元。另外一

个学生的工资也提高了,不过是从每个月600美元到1万美元,同时还得到了公司的股权和分红。

换工作前调整心态

当换工作不可避免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如果没有好的心态,换一万份工作也于事无补。那么,如何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案例】

回到原点

唐铭和林妃是多年的好朋友。林妃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姑娘,有一天,她找到

唐铭说:“唐铭,你有没有客户帮我介绍一下?”唐铭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我在推销化妆品。”“那好,以后有这方面的人我就给你介绍。”

但是当唐铭把周围需要买化妆品的朋友名单交给林妃的时候,林妃却告诉他:

“唐铭,我已经不干了。”唐铭问:“你现在干什么去了?”“我现在在推销电子产品,你有这方面的客户就帮我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当唐铭向林妃介绍客户的时候,她又告诉唐铭:“唐铭,我已

经不干了!”唐铭问:“你怎么又不干了?”“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功,所以我要学习成功的方法,现在专门跟着一个成功学的老师学习成功学。”然后又跟唐铭推销成功学课堂,希望唐铭能帮她介绍客户。唐铭说:“好,到时候给你介绍客户。”

当唐铭把客户介绍给她的时候,她告诉唐铭:“唐铭,跟着别人学成功学还不

如自己讲成功学,你把客户介绍给我就可以了。”

于是林妃跟着别人到深圳去开课。后来开不下去,又回来跟朋友一起开公司。

公司开起来没几天,她说跟着别人合作不如跟男朋友一起开公司。后来,唐铭再也没有收到林妃的信息。唐铭想:她是不是又不干了?是不是连男朋友也换了?

2006年年底的时候,林妃突然打电话请唐铭吃饭。唐铭赴约的时候,发现林

妃果然换了男朋友。唐铭问:“你们现在做什么?”林妃说:“我们现在准备做化妆品。”

原来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如果换工作之前没有很好的心态,遇到困难就躲,最终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的。 忠诚是一种品格,我们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忠诚于自己的产品。忠诚并不意味着从一而终,换工作要有两个前提:第一,绝对不能因为干不好工作而换工作;第二,走上新岗位之后,不要忘记原单位,要想方设法给原公司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

五、心存感激地工作

心存感激地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做出业绩。

1.怀抱感恩的心

羔羊跪乳,乌鸦返哺。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人类呢?“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就是人应该懂得感恩。

人的内心有感恩之情,但人们往往习惯于对陌路人感恩,却忽略了对熟悉的人的感恩。比如,有人不感恩父母,认为父母养育子女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很多人不感恩上司,认为上司总是提出很多工作要求,经常批评员工;很多上司不感恩下属,总是抱怨下属做不好工作„„

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父母,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如果没有上司的批评,也就受不到如此多的教育;如果下属都做得很好,有可能自己就变成他的员工了。因此,每个人都要怀抱感恩之心。

【案例】

究竟是谁坏

唐山与某企业的经理关系比较好,曾经到这家公司给员工上了很多课,帮助员

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名经理非常好心地告诉唐山:“唐老师,你要当心一点,我们老板很坏。”

唐山问:“你们老板怎么坏法?”之后这名经理跟唐山数落了一大堆老板的坏

处,就像是在控诉万恶的地主一样。

唐山说:“既然你们老板这么坏,你为什么还要给他干活?”该经理回答:“如

果不给他干活,我就没有更好的地方。而且现在不是跳槽的时候,以后迟早要离开。”

于是唐山给他分析:“既然你说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这个工作就是你最佳的

选择,而且是企业在收留你,是老板给你一份施展才华的平台,给你一份收入让你养家糊口,对你是很好的。其实不好的是你,你总在讲老板的坏话,你是在把这个企业当作跳板,这样是没有良心的。老板真心实意地对待你,希望你在企业中长久地干下去,而你却想方设法地跳走,是在背叛你的企业。”

这名经理意识到了自己说老板的坏话是不对的做法,是自己缺乏感恩的表现。

一些老板在招聘员工时都喜欢问一句话:“原来的老板怎么样?”如果应聘的人回答:“我们老板很好。”老板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继续问他离开的原因。如果应聘的人回答:“我们老板很坏,所以投奔你来了。”这样的员工同样也不会被现在的老板所容。

【案例】

不同的思维角度

一个导游抱怨说:“旅游行业很差劲,我们的老板也很坏,他不给我们发底薪,

这样不符合《劳动法》,我要去告他们。”

后来他谈到自己也想当老板,也想开一家旅行社。有人就问他:“你有把握吗?”

他说:“反正也不会亏得太狠,因为不需要给导游发底薪。”

这就是老板和员工的不同思维,作为老板,应该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员工,应该多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案例】

老板的压力和风险

某连锁企业的老板说2007年要再开两家连锁店,很多员工心里多有怨言,说:

“老板赚那么多钱干吗?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只能拿到几千块钱,跟老板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了解到员工的抵触情绪后,老板说:“谁愿意跟我一起投资赚钱?”结果没有

一个人站出来。其实老板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风险,如果不想承担这种压力和风险,就只能选择当一名普通员工。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就是要人们懂得感恩。推销员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即使顾客不买,推销员依然要感谢顾客花费时间听自己的介绍。

2.感恩是一种投资

感恩是一种投资,可以让我们收获两点:第一,因为有感激之情,就会有慈悲之心,就会有爱心,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第二,因为懂得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感恩要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的感恩有两个特征:第一,感恩必须是真诚的,即说真话,表现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第二,感恩是不求回报的,即不要为了别人来感谢你而去感谢别人。

4.感恩的方式

感恩不意味着拿烟酒讨好别人,不一定需要花费金钱,以下有两种感恩的方法可供参考:

最有价值的感恩方式

通过努力,为公司、老板主动工作,不断创造佳绩、创造效益,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式,不但不用花钱,还可以赚很多的钱。

最简单的感恩方式

写感谢信。如今很多人都不写感谢信,认为打个电话道谢就可以了,有些人习惯于在QQ上或E—mail上说感谢,其实这些方式都没有亲笔写的感谢信更有震撼力。

对别人说“谢谢你”。号召大家一起说“谢谢”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

道谢

妈妈对小孩说:“去向邻居阿姨借一块搓衣板回来。”

小孩向邻居阿姨借搓衣板回来后,妈妈问:“刚才有没有谢过阿姨啊?”

“没有谢。”孩子如实回答。

“怎么可以不谢谢人家呢?回去跟阿姨说谢谢。”

孩子乖乖回去跟阿姨道谢:“阿姨,妈妈叫我来谢谢你。”

阿姨说:“孩子真乖,其实不用谢的啊。”

小孩子很委屈地说:“妈妈,阿姨说不用谢。”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案例中的阿姨说的“不用谢”是客气话,她听到“谢谢”二字时肯定很开心,以后会更乐意借搓衣板给他。因此,我们不要认为别人说“不用谢”就真的不去感谢,把“谢谢”说出来是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祝福每一个人。对别人说出祝福的时候,别人能够感受到友好,也会更愿意帮助你。

【案例】

新年好

2006年大年初二,李刚去哥哥家拜年。李刚的哥哥住在七楼,由于李刚平时

很少锻炼,走到四楼的时候就感觉走不动了。这时上面下来一个人,他很开心、很友好地对着李刚笑,跟李刚热情地说了一声:“新年好!”李刚同样说了声:“新年好!”

其实李刚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觉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后面的几层楼爬起来也不

再感到累,很快就到了哥哥家。李刚那天很开心,吃饭的时候想:无论是谁,只要是今天碰上了,我也要祝福他。

从哥哥家出来后,李刚突然发现忘记把伞拿下来。当时雨下得比较大,他又不

想再爬上楼。正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回去拿的时候,走过来一个撑伞的人,李刚对她说:“新年好!”那人把伞往旁边一打,很奇怪地看着李刚。李刚一看,是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

她问李刚:“你站在这里干吗?”

李刚:“忘记带伞了,我的车子停在那边,在犹豫要不要回去拿伞。”

“那我带你过去吧!”她友好地对李刚说。

走到车库之后,李刚说:“谢谢。”

她说:“不用谢。”然后就走了。

当她走到十几米之外时突然回过头来,冲着李刚大声地说了一句:“新年好!”

当时李刚分外开心。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学会自动自发地为企业工作;

● 怀着对企业的感恩之心工作;

● 明确工作的目的;

● 懂得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

自动自发工作心态修炼

一、什么是自动自发

员工为什么要自动自发?什么叫自动自发?

1.自动自发的含义

主动性

主动性是与自动自发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所谓主动性,就是在没有被人告知的情况下做恰当的事情。这个含义有两个要点:第一,没有被人告知;第二,做恰当的事情。被人告知后再去做不是主动,做的事情不恰当也不是主动。

主动的人

与自动自发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主动的人。顾名思义,主动的人就是总是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已经在做恰当的事的人。

在上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自动自发的概念。所谓自动自发,就是主动的人采取主动的行动。

2.人类的分化

随着人们在社会中的不断成长,人类被分解成为五种人,分别是:主动的人、优秀者(罗文式的执行者)、普通人、被淘汰者(贫困者)、被改造者。

主动的人

主动的人内心有一个“发动机”,不需要别人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总是能够在不被人告知的前提下做着恰当的事情。这种人是天生的领导

者,是众人中的卓越者。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不管处于哪个阶层,主动的人一定是金牌角色。

【案例】

我主动,我进步

有一家公司,总经理总是要求员工学习这句话:我主动,我进步。

这位总经理原来在一家技术学校学习烹饪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一家农行的

食堂工作,他在做厨师的过程中总是喜欢做一些额外的工作,逐渐学习到了餐饮方面的管理知识。

后来,他受聘于一家宾馆当餐饮部经理,在把餐饮部的管理工作做好的同时,他还主动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工作。正是由于他的主动精神,他对宾馆的所有管理工作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于是后来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在担任总经理助理的时候,他总是能想总经理之所想,为总经理分担工作。久而久之,他就学到了总经理的思维,这为他以后创办自己的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不是主动的精神,他就不可能创办自己的企业。因此,他总是把

自己的经历告诉公司的员工,希望员工都能够成为主动的人。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老板的潜质和机会,但是学习做一个职场上主动的人,做好更多的工作,终将在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案例】

金牌工人

许振超是青岛港桥吊队队长,曾被评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人称

“金牌工人”。

许振超是一名普通又伟大的人民工人。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毕业生,最终

却成了闻名航运界的桥吊专家。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港口桥吊作业手册,被众多专业院校列为必读教材。作为一名普通的作业队长,他主持建立了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带领工友们创造了集装箱作业的世界纪录。

后来,国家广电总局、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港联合拍摄记录了他的光辉事迹,这部数字纪录片的名字就叫做《金牌工人》。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是一个主动的人,他就注定是一个卓越者。

优秀者

优秀者又被称作罗文式的执行者。主动的人是在没有被人告知的情况下已经在做恰当的事情,优秀者就是需要别人告知,但是不需要被告知第

二遍的人。一般来说,企业里的管理人员大多属于这种人,他们是坚定的执行者。

普通人

企业里存在大量的普通人,普通人的特点是:管理者在布置任何工作时,跟他讲一遍还不够,需要不断催促分配给他的任务,会消耗别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此外,普通人往往需要别人承诺相应的条件,接受更多的激励才愿意把事情做好。

【案例】

打扫垃圾

某天,A经理对B员工说:“你打扫一下那堆垃圾。”B员工说:“好的,我

扫一下。”

第二天,A经理发现垃圾还堆在那里,于是问B员工:“你怎么没打扫?”B

员工回答:“昨天比较忙。”

第三天,垃圾仍然堆在那里。A经理愤怒地问B员工:“你怎么还没打扫?”B员工问道:“这事情是我做的吗?”A经理说:“你扫完了我给你发奖金。”B员工马上就去打扫了。

企业里存在大量像B员工这样的人,他们缺少主动性,需要上级不断催促、给予奖励才去完成工作。因此,这些人往往是管理者头疼的对象。

被淘汰者

被淘汰者又被称为贫困者,特点是:无论跟他讲多少遍,他都做不好事情。如果一个员工做不好事情,也就创造不了业绩,那么他在企业中势必要被淘汰,因此被淘汰者经常生活在贫困中,只会发牢骚,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总认为企业亏待了他。实际上,他们应该思考的是:根源是不是在自己?为什么不是别人,而偏偏是自己处于如此糟糕的境况呢?

被改造者

第五种人是被改造者。举一个例子,春节时人们都会互相拜年,一般情况下人们收到祝福都很开心,但往往大家都不喜欢收到一种人的祝福。这种人敲门进来之后就不断鞠躬,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恭喜发财。”意为讨要红包,如果得不到红包,他就会永远说下去。而得到红包之后,别人发不发财就跟他没有关系了。这种人就是需要改造的人。

二、为了责任而工作

什么叫责任?责任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1.工作的目的

对于工作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们工作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人说是为了兴趣而工作,但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作中肯定会不断遇到困难,依靠兴趣不能解决所有困难,没有人喜欢困难。所以,只靠兴趣是做不好工作的。有人说是为了饭碗而工作,实际上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因为这样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满足他人的要求与期望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该为社会做贡献,因此,满足社会、企业和周围的人的要求和期望也是人们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我每年都要在全国做《中国主旋律》的巡回公益演讲,在公益演讲中,我不但不挣钱,反而需要往里面贴钱,但是我仍然要做,因为社会需要做贡献的人。

例如,政府部门发放低保金的工作人员,不是将保金发给自己,而是发给低保户;擦皮鞋的人不是给自己擦,而是给路上的行人擦;出租车司机不是给自己开车,而是给乘客开车;银行工作人员数钱不是给自己数,而是给储户数;外科大夫开刀不是给自己开,而是给病人开„„

这些例子都说明一个道理:人们做的工作都不是为自己做的,而是给别人做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满足他人的要求与期望。

为了一份责任

工作是为了一种责任。但是,现实情况是中国的责任教育相当匮乏。现在很多企业抱怨80后的年轻人不懂得负责任。其实,这些不负责任的年轻人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没有接受到师长的责任教育。

例如,当小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躺在地上哭时,爸爸妈妈往往都是跑过去打石头,责怪石头绊倒了孩子,也让孩子打石头,这就是在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不需要自己承担责任。这样就会把孩子教育成不善于负责任的人。

遇见这种情况时,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小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躺在地上哭,父母视而不见,等到他哭累了,自然就会爬起来拍拍屁股走掉。用这种行动告诉孩子: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2.如何尽责任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这句话在此推荐给所有员工。

【案例】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13岁时在爸爸妈妈的加油站干活,他想学修车,但是爸爸却让他在前台做

接待工作。杰克·法里斯是一个非常听话、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逐渐发现:只要他服务到位,顾客就会再次光临他的加油站。所以他总是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有一次,加油站里来了一位非常苛刻的老太太,她的车子很难处理,车子里面

的地板凹陷极深,法里斯好不容易把车子打扫干净了,老太太却说没有打扫干净,要求法里斯再打扫一遍。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发誓再也不会给这位老太太服务。这时他爸爸告诉他一句话:“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无论顾客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这都是你的工作,你都要把它做好。”

试想,如果清洁工忍受不了垃圾的气味,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清洁工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接受工作带来的全部。既包括荣耀和利益,也包括屈辱和痛苦。

对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习惯于抱怨,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那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对那些没有激情,总是推卸责任,不知道自我批判的人;对那些不能完满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做到两点尽责任

既然工作是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责任呢?这时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尊重社会分工;二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尊重社会分工。所有人都不是为自己做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企业、团队的协调发展。既然如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尊重社会分工。

要点提示

尽责任需要做到:

① 尊重社会分工;

② 提高自身能力。

提高自身能力。古语说“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即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为了尽好责任,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学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这句话在此推荐给所有员工。

【案例】

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他13岁时在爸爸妈妈的加油站干活,他想学修车,但是爸爸却让他在前台做

接待工作。杰克·法里斯是一个非常听话、工作非常认真的人,他逐渐发现:只要他服务到位,顾客就会再次光临他的加油站。所以他总是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有一次,加油站里来了一位非常苛刻的老太太,她的车子很难处理,车子里面

的地板凹陷极深,法里斯好不容易把车子打扫干净了,老太太却说没有打扫干净,要求法里斯再打扫一遍。终于,法里斯忍受不了了,发誓再也不会给这位老太太服务。这时他爸爸告诉他一句话:“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无论顾客说什么或者做什么,这都是你的工作,你都要把它做好。”

试想,如果清洁工忍受不了垃圾的气味,他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清洁工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接受工作带来的全部。既包括荣耀和利益,也包括屈辱和痛苦。

对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习惯于抱怨,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那些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要求,不想尽力超出客户预期提供服务的人;对那些没有激情,总是推卸责任,不知道自我批判的人;对那些不能完满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不能按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是你的工作。”

做到两点尽责任

既然工作是一份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责任呢?这时需要做到两点:一要尊重社会分工;二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尊重社会分工。所有人都不是为自己做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企业、团队的协调发展。既然如此,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就是尊重社会分工。

要点提示

尽责任需要做到:

① 尊重社会分工;

② 提高自身能力。

提高自身能力。古语说“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即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为了尽好责任,我们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学

习的方法有很多,按照学习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学习、间接学习;按照学习对象可以分为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上司学习等。

也许有人会抱怨说:“我没有时间学习”。确实,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非常大,经常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但是波音公司前CEO菲利普•康迪讲过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特别是管理者,借口工作忙而不参加学习,他的结果只有两个:第一,下属认为你不称职。因为你没有很好地领导他们,只要你不在,他们便不能工作了。这样不称职的领导应该被撤职。第二,你将得不到任何提升。”所以,只要想获得进步,就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三、不为薪水而工作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又总是抱怨薪水涨得不够快。事实上,如果不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薪水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1.工作不是为了薪水

员工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工作不只是为了薪水;第二,要明白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工作不只是为了薪水

【案例】

不只是为薪水而找工作

唐老师有一次到浙江大学做演讲,主题是“如何成功踏上就业之路”。在提问

环节中,一个学法律的学生问:“唐老师,现在我们出去应聘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单位会问我们‘你们需要多少工资?’”

唐老师:“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学生:“没有5000块我是不干的。”

唐老师:“后来情况怎么样呢?”

学生:“后来他们就一直没有找我!”

唐老师:“为什么后来一直没有找你?”

学生:“估计认为我工资要得太高了。”

唐老师:“你凭什么要这么高的工资呢?”

学生:“当律师的人工资都是很高的。”

唐老师:“你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啊?”

学生:“没有,我还没毕业,怎么有成功的案例?”

唐老师:“那你凭什么让用人单位给你这么高的工资?如果你自己是用人单位,

你愿意给人发这么高的工资吗?”

学生想了想,说:“不愿意。”

很多人是为薪水而找工作,这是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但是如果局限于这个理由,薪水就永远得不到提高。因此,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有正确的心态。

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眼中只有薪水,认为薪水是自己劳动的等价交换,因此没有必要考虑其他东西。实际上,正是因为眼中只有薪水,当对薪水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在工作中缺少热情与激情,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样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甚至会抛弃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

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不是生计,而是在工作中获得的珍贵的工作经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的充分表现和人品的普遍认同。与金钱相比,这些东西的价值要高出千万倍。

2.薪水自然会提高

责任伴随加薪

员工要明白,大多数老板都是明智的,他们寻找的是能力强、能够创造业绩的员工,不用担心这样的员工加薪的问题。当然,聪明的老板不会简单地告诉员工:“好好干,我会给你加薪。”而是拍拍员工的肩膀,说:“好好干,把你的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将有更多的责任让你去承担。”而且员工在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就是职位的提升和薪水的提高。

努力不会被忽视

员工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老板忽视。正像散漫懈怠的工作态度会轻而易举地被发现一样,如果一个人很认真地工作,老板一定能够看到。

【案例】

知难而进的年轻人

有一个年轻人想试试自己有没有被提升的机会,于是对老板说:“老板,我想做管理工作。”

老板说:“这样吧,你可以先去试试看。我们新建的厂房在进行设备安装,你

去负责,但是我不能保证给你加薪,也不能保证给你提升。”

年轻人高兴地到新厂房去工作,但是到那里拿图纸一看,发现什么都看不懂。这时他有两个选择:继续干或者退出。他选择了前者。他自己花钱请老师傅吃饭,向老师傅请教学习,后来终于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不久以后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和加薪。

老板对他说:“我知道你看不懂图纸,如果你当时用任何理由推托这份工作,你在我的企业里将没有前途,一个没有能力同时又不安分守己的人在企业是不受欢迎的。恭喜你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不论工作岗位是什么,努力和成就都不会被忽视。

不必担心不公平待遇

员工不必担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担心企业会对自己不公平、老板看不到自己的努力时,可以退回来想一想:老板今天看不到,明天可能看到;现在看不到,以后可能看到;这个老板看不到,其他老板可能看得到;即使别人都看不到,自己也知道付出的努力。所以,把学到的能力、技术全部发挥出来,做好眼前工作即可。

当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普通的员工成长为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的高效管理者时,才算获得进步了。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能不只为薪水,同时为自己的进步而工作,你就超越了芸芸众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四、热爱自己的工作

1.不热爱自己工作的原因

对于事业有成的人,如果问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的前提下,还愿不愿意继续从事目前的工作,答案会是:“当然会坚持,不会有丝毫改变。”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

成功人士都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有多少热爱,可以决定一个人工作有多少成就,事业有多少辉煌。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呢?除了薪水,大致还有两个原因:第一,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第二,浮躁心理。

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看不起自己从事的工作,一面做着工作,一面感觉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不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一生,只是为了生活的压力而工作。正因为如此,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热爱自己的工作,更看不起自己的工作。

浮躁心理

很多人心里浮躁,不愿意认真地工作。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把精力用在如何做好眼前的工作,而是用在寻找下一份工作上。所以,如果一个人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唯有热爱才能主动。

2.唯有热爱,才能主动

【案例】

用心做每一件事

法国卢浮宫收藏着画家莫拉的一幅画,画的是女修道院厨房里面的情景。画里面劳动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其中有一个天使正提着一桶水,有一个天使正在烧水,还有一个天使正在伸手拿东西。这幅画表达的内容是,哪怕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凡的事情,也值得天使们认真、用心地去做。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在这个世界上,不论做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做好,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丰厚的回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案例】

今天的明星员工,明天的总裁

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突然逝世了。麦当劳公司董事会随后推选了当时年仅43岁的澳大利亚人查理·贝尔为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是,查理·贝尔成为第一位不是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的掌门人,也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

贝尔的家庭比较贫困,他15岁时就去麦当劳公司打工了,他的目的就是赚一点零花钱。他在麦当劳的第一份工作是打扫厕所。虽然工作又脏又累,贝尔还是尽心尽力、满怀热情地做好。常常是扫完厕所拖地板,拖完地板继续扫厕所,有时候还抽空帮忙翻一翻正在烘烤的汉堡包。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这一家麦当劳的经理看到了。经理很高兴看到贝尔这么认真地工作,就与贝尔签订了培训协议,分配他在麦当劳的各个岗位上不断学习、提升。贝尔在19岁那一年不负重望,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

查理•贝尔的事迹说明,明天的总裁就在今天的明星员工当中。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地去做。

【案例】

砌砖

为了写一篇关于建筑业的文章,一个记者去采访建筑工人。他来到建筑工地的时候看到一名工人正在砌砖,于是问他:“你在干吗?”

那个工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啊?我在砌砖!”

他问第二名工人,工人说:“我在建大楼。”

他又问第三名工人,工人说:“我在建设美丽的城市。”

过了三年,第一个砌砖的工人还在建筑工地砌砖,第二个砌砖的人已经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了,第三个砌砖的人成了这两个人的老板。

在上述案例中,同样是砌砖的工作,因为每个人对它的理解不一样,三个人的发展道路和所得结果迥然不同。所以,我们必须给从事的工作赋予一种意义。

热爱工作,才能做出伟大的成就。一个人如果感觉不到工作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会缺少把工作干好的原始驱动力。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很多人不愿意做某件事情,就是因为觉得那件事情没有做的必要。因此只有认为事情非常重要、非常有意义的时候,才会愿意把事情做好。

【案例】

工作的意义

一些内地游客来到香港旅游,他们都是某公司的优秀员工。走进一个商店后,

他们看见商店里有一种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而且这种产品的销路非常好。当时大家都感觉很兴奋,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厂长这时问:“大家觉得自豪吗?”大家都说:“第一次感觉到我们的工作如此有意义,我们的工作如此重要,我们是这样地了不起!”

领导给下属交代任务的时候都喜欢加上一句话:“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光荣的任务。”目的是鼓舞员工把工作做好。所以,优秀的领导者都善于让员工懂得工作的意义。

3对待跳槽的态度

跳槽的原因

很多人喜欢跳槽,甚至不清楚为什么而跳槽。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跳槽,碰到困难跳槽,碰到有比现在更好的工作跳槽,人际关系不好跳槽。有时莫名其妙就跳槽,只要有跳槽的欲望就跳槽。

喜欢频繁跳槽的人应该好好想一想,自己从中获得了多少好处。有些人认为跳槽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实际并非如此,在这个地方工作做得不好,换一个地方同样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选择工作导师

大部分人挑选工作时都很关心薪水和福利,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不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把工作做好,提高自己的水平。工作做好之后,福利和薪水自然都能在日后的协商中解决。

如果问工作中什么最重要,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工作导师非常重要。选择工作导师即看这家公司、这个岗位、接触的人对自己有多少帮助。

【案例】

600美元的工作

一位教授带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都非常优秀,找到一份工作是很简单的事

情。这位教授有一个朋友自己创办了企业,让教授给他推荐好的学生去工作。于是,教授把这两个学生都推荐过去了。

两个学生分别去这家公司参加了面试,第一个学生面试回来后好几天没有给教

授打电话,半个月后给教授打电话说:“老师,你那个朋友太抠了,就给600美元一个月。我不打算去那儿工作,我现在另外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800美元。”

另外一个学生从教授朋友的公司应聘回来之后就打电话告诉教授:“教授,我

决定在这个地方工作。”

教授问:“多少钱一个月?”

“600美元。”学生答。

“600美元太低了,你不觉得吃亏吗?”

学生说:“我不觉得吃亏,因为我觉得你这个朋友非常优秀,我在他身边工作

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长远来看,这个岗位、这个企业对我是最适合的。”

多年以后,第一个学生的月薪从原来的800美元提高到了1000美元。另外一

个学生的工资也提高了,不过是从每个月600美元到1万美元,同时还得到了公司的股权和分红。

换工作前调整心态

当换工作不可避免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如果没有好的心态,换一万份工作也于事无补。那么,如何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案例】

回到原点

唐铭和林妃是多年的好朋友。林妃在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姑娘,有一天,她找到

唐铭说:“唐铭,你有没有客户帮我介绍一下?”唐铭问:“你现在做什么工作?”“我在推销化妆品。”“那好,以后有这方面的人我就给你介绍。”

但是当唐铭把周围需要买化妆品的朋友名单交给林妃的时候,林妃却告诉他:

“唐铭,我已经不干了。”唐铭问:“你现在干什么去了?”“我现在在推销电子产品,你有这方面的客户就帮我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当唐铭向林妃介绍客户的时候,她又告诉唐铭:“唐铭,我已

经不干了!”唐铭问:“你怎么又不干了?”“我这个人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功,所以我要学习成功的方法,现在专门跟着一个成功学的老师学习成功学。”然后又跟唐铭推销成功学课堂,希望唐铭能帮她介绍客户。唐铭说:“好,到时候给你介绍客户。”

当唐铭把客户介绍给她的时候,她告诉唐铭:“唐铭,跟着别人学成功学还不

如自己讲成功学,你把客户介绍给我就可以了。”

于是林妃跟着别人到深圳去开课。后来开不下去,又回来跟朋友一起开公司。

公司开起来没几天,她说跟着别人合作不如跟男朋友一起开公司。后来,唐铭再也没有收到林妃的信息。唐铭想:她是不是又不干了?是不是连男朋友也换了?

2006年年底的时候,林妃突然打电话请唐铭吃饭。唐铭赴约的时候,发现林

妃果然换了男朋友。唐铭问:“你们现在做什么?”林妃说:“我们现在准备做化妆品。”

原来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

如果换工作之前没有很好的心态,遇到困难就躲,最终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的。 忠诚是一种品格,我们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企业,忠诚于自己的产品。忠诚并不意味着从一而终,换工作要有两个前提:第一,绝对不能因为干不好工作而换工作;第二,走上新岗位之后,不要忘记原单位,要想方设法给原公司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

五、心存感激地工作

心存感激地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做出业绩。

1.怀抱感恩的心

羔羊跪乳,乌鸦返哺。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人类呢?“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就是人应该懂得感恩。

人的内心有感恩之情,但人们往往习惯于对陌路人感恩,却忽略了对熟悉的人的感恩。比如,有人不感恩父母,认为父母养育子女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很多人不感恩上司,认为上司总是提出很多工作要求,经常批评员工;很多上司不感恩下属,总是抱怨下属做不好工作„„

换个角度想,如果没有父母,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如果没有上司的批评,也就受不到如此多的教育;如果下属都做得很好,有可能自己就变成他的员工了。因此,每个人都要怀抱感恩之心。

【案例】

究竟是谁坏

唐山与某企业的经理关系比较好,曾经到这家公司给员工上了很多课,帮助员

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名经理非常好心地告诉唐山:“唐老师,你要当心一点,我们老板很坏。”

唐山问:“你们老板怎么坏法?”之后这名经理跟唐山数落了一大堆老板的坏

处,就像是在控诉万恶的地主一样。

唐山说:“既然你们老板这么坏,你为什么还要给他干活?”该经理回答:“如

果不给他干活,我就没有更好的地方。而且现在不是跳槽的时候,以后迟早要离开。”

于是唐山给他分析:“既然你说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这个工作就是你最佳的

选择,而且是企业在收留你,是老板给你一份施展才华的平台,给你一份收入让你养家糊口,对你是很好的。其实不好的是你,你总在讲老板的坏话,你是在把这个企业当作跳板,这样是没有良心的。老板真心实意地对待你,希望你在企业中长久地干下去,而你却想方设法地跳走,是在背叛你的企业。”

这名经理意识到了自己说老板的坏话是不对的做法,是自己缺乏感恩的表现。

一些老板在招聘员工时都喜欢问一句话:“原来的老板怎么样?”如果应聘的人回答:“我们老板很好。”老板就会产生比较好的第一印象,继续问他离开的原因。如果应聘的人回答:“我们老板很坏,所以投奔你来了。”这样的员工同样也不会被现在的老板所容。

【案例】

不同的思维角度

一个导游抱怨说:“旅游行业很差劲,我们的老板也很坏,他不给我们发底薪,

这样不符合《劳动法》,我要去告他们。”

后来他谈到自己也想当老板,也想开一家旅行社。有人就问他:“你有把握吗?”

他说:“反正也不会亏得太狠,因为不需要给导游发底薪。”

这就是老板和员工的不同思维,作为老板,应该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作为员工,应该多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案例】

老板的压力和风险

某连锁企业的老板说2007年要再开两家连锁店,很多员工心里多有怨言,说:

“老板赚那么多钱干吗?我们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只能拿到几千块钱,跟老板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了解到员工的抵触情绪后,老板说:“谁愿意跟我一起投资赚钱?”结果没有

一个人站出来。其实老板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风险,如果不想承担这种压力和风险,就只能选择当一名普通员工。

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就是要人们懂得感恩。推销员向顾客介绍产品时,即使顾客不买,推销员依然要感谢顾客花费时间听自己的介绍。

2.感恩是一种投资

感恩是一种投资,可以让我们收获两点:第一,因为有感激之情,就会有慈悲之心,就会有爱心,才能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第二,因为懂得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3.感恩要发自内心

发自内心的感恩有两个特征:第一,感恩必须是真诚的,即说真话,表现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第二,感恩是不求回报的,即不要为了别人来感谢你而去感谢别人。

4.感恩的方式

感恩不意味着拿烟酒讨好别人,不一定需要花费金钱,以下有两种感恩的方法可供参考:

最有价值的感恩方式

通过努力,为公司、老板主动工作,不断创造佳绩、创造效益,这就是最好的感恩方式,不但不用花钱,还可以赚很多的钱。

最简单的感恩方式

写感谢信。如今很多人都不写感谢信,认为打个电话道谢就可以了,有些人习惯于在QQ上或E—mail上说感谢,其实这些方式都没有亲笔写的感谢信更有震撼力。

对别人说“谢谢你”。号召大家一起说“谢谢”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

道谢

妈妈对小孩说:“去向邻居阿姨借一块搓衣板回来。”

小孩向邻居阿姨借搓衣板回来后,妈妈问:“刚才有没有谢过阿姨啊?”

“没有谢。”孩子如实回答。

“怎么可以不谢谢人家呢?回去跟阿姨说谢谢。”

孩子乖乖回去跟阿姨道谢:“阿姨,妈妈叫我来谢谢你。”

阿姨说:“孩子真乖,其实不用谢的啊。”

小孩子很委屈地说:“妈妈,阿姨说不用谢。”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常见。其实案例中的阿姨说的“不用谢”是客气话,她听到“谢谢”二字时肯定很开心,以后会更乐意借搓衣板给他。因此,我们不要认为别人说“不用谢”就真的不去感谢,把“谢谢”说出来是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

祝福每一个人。对别人说出祝福的时候,别人能够感受到友好,也会更愿意帮助你。

【案例】

新年好

2006年大年初二,李刚去哥哥家拜年。李刚的哥哥住在七楼,由于李刚平时

很少锻炼,走到四楼的时候就感觉走不动了。这时上面下来一个人,他很开心、很友好地对着李刚笑,跟李刚热情地说了一声:“新年好!”李刚同样说了声:“新年好!”

其实李刚不认识这个人,但是觉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后面的几层楼爬起来也不

再感到累,很快就到了哥哥家。李刚那天很开心,吃饭的时候想:无论是谁,只要是今天碰上了,我也要祝福他。

从哥哥家出来后,李刚突然发现忘记把伞拿下来。当时雨下得比较大,他又不

想再爬上楼。正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回去拿的时候,走过来一个撑伞的人,李刚对她说:“新年好!”那人把伞往旁边一打,很奇怪地看着李刚。李刚一看,是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

她问李刚:“你站在这里干吗?”

李刚:“忘记带伞了,我的车子停在那边,在犹豫要不要回去拿伞。”

“那我带你过去吧!”她友好地对李刚说。

走到车库之后,李刚说:“谢谢。”

她说:“不用谢。”然后就走了。

当她走到十几米之外时突然回过头来,冲着李刚大声地说了一句:“新年好!”

当时李刚分外开心。


相关文章

  • 企业教练技术-中华讲师网
  • 版次:A/0 慧谷咨询 格式编号:HDT-TEB--I04 企业教练技术 "你无法教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伽利略 深远而现实的课程背景: 作为管理者,您也许是"业务能手&qu ...查看


  • 自动自发观后感
  • 天单位组织观看了李强老师的<自动自发>的视频,看完之后,我深受启发. 自动自发讲到的是一种自觉的工作态度,这一点恰恰是企业员工最缺乏的,总是有一种为老板工作的心态,做一切工作也都是为了老板,所以当老板.主管没有监督时,往往工作效 ...查看


  • 一流的员工一流的企业第3讲职业化内涵提纲
  • 培训前言: 对于培训,很多单位都在为公司的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很多员工个人也在积极的外出参加培训.从公司和个人方面来讲,都希望通过培训来改变公司和个人的某些不好的习惯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这种想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的是培训只是作为一个外部因 ...查看


  • 论执行力案例的感受
  • 论执行力案例的感受 首先,职场就好比是一个运动场,敢打敢拼才会赢.在职场上也同样需要有激情,不然的话你就会觉得工作起来没有动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与工作密不可分,最后没有带来工作成效的激情只会被认为是"眼高手低,工作执行力太差&q ...查看


  • 员工职业化心态培训
  • 员工职业化心态培训 讲师:谭小芳 培训时间:1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 企业全体员工. 培训收益: 1.建立积极的阳光心态: 2.拥有快乐的职业状态: 3.提升员工活力,提升绩效: 4.让员工明白责任,懂得感恩: 培训特点: 1. ...查看


  • 美国西点军校22条军规
  • 美国西点军校22条军规(精选) 第一章 无条件执行 1.心悦"从"服的艺术 2.信不信,看执行力 3."是的,这就做" 4.行动,由心开始 5.彻底地"实践主义" 第二章 没有任何 ...查看


  • 企业中层.高层培训课程体系
  • 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商领袖 16 个方向课程体系 高层经理方向(30 门课程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


  • 胎息修炼法
  • 胎息修炼法--静修指导 第一部分:胎息概述. 介绍什么叫胎息?胎息有什么用?胎息的层次和特征. 第二部分:胎息训练法. 传授修炼胎息的具体技术. 第三部分:胎息修炼须知. 介绍修炼胎息过程出现的排病现象:体内感觉与胎息反应:什么人不适合修炼 ...查看


  • 胎息20140105
  • 胎息修炼法 <胎息修炼法>准备按三部分讲. 第一部分:胎息概述 什么叫胎息?胎息有什么作用?胎息的特征和层次. 第二部分胎息修炼法 传授修炼胎息的具体技术. 第三部分:胎息修炼须知 介绍修炼胎息过程中出现的排病气现象:体内感觉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