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之墟在永济

——舜帝历史文化遗迹考略

郝仰宁

4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尧舜部落联盟,在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个部落联盟的活动中心地带在山西晋南,联盟首领舜帝则生活和建都于今永济一带。

虞舜的来由与内涵

虞舜,舜之帝号。舜帝姓姚,名重华。这一帝号,反映出舜帝的属地和声望的一个侧面。《尚书正义》说:“舜为生号。”《史记集解》说,舜为仁圣盛明之意。由此可见,舜之号,非本人所取,而是人们对舜的一种尊称。其实,舜自青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史记·五帝本纪》说:“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举之。”而虞则是指舜的生活之地。《尧典》记载,尧年七十求人顺行帝位之事,四岳荐“有鳏在下,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说:“王肃云,虞,地名。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西虞地是也。”此处言河东大阳山西虞地,即今平陆县的古虞国,为周所灭。按《史记》记载,“舜居妫汭”,“尧妻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则战地不应是平陆古虞国,而是永济虞乡。皇甫谧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若舜之虞地为古虞国之地,则“厘降二女于妫汭”应在平陆,而不应在虞乡,而平陆古虞国自古无妫汭之说,史籍皆言妫汭在永济虞乡。《路史》说:虞乡为厘降之地;《古今姓氏书辩正》说,大阳虞国,为夏所封帝舜之后国,妫汭在虞乡;《尚书正义》说:“虞与妫汭为一地”,虞乡之地即古舜之虞地;《论语注疏正义》说:“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从微至著,常称虞氏。”至此可知,舜帝生号曰舜,因居虞地,以虞为氏,践帝位后,以虞舜为帝号。虞地即今永济市虞乡一带。

虞乡有妫墟

史学界把舜居之所称为妫墟。《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居妫汭。”妫即是妫墟。《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尚书正义》说:“虞与妫汭为一地。”“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史学界多随同此说,认为妫水在今山西永济市。《尚书集传》说:“妫,水名,在今河中府河东县,出历山入河。”《地记》说:“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王北辰在《北京史苑》曾撰文《妫水河名考》,文章认为,舜所居妫汭即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史记全本新注》汇集历代史学研究结论也认为:“妫汭,妫水河湾,舜所都之地,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市南之历山,注入黄河。”由此可见,妫墟就在今山西永济市古虞乡一带。

关于妫墟,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北京市怀来县一带,即古妫州为妫墟。《路史·国名纪丁》说:“潘,故县属上谷,本北燕州,贞观故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墟。”《括地志》记载:“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去即舜厘降二女妫汭之所。”王北辰在《妫水河名考》中认为,妫州妫水是后来之名,非舜始居之地。何光岳在《东夷源流史》中则称:“山西永济之妫水,乃舜移居后产生的移植地名。”在我国,与舜有关的山川之名,往往会在多处出现。其实,这是后人或舜裔流迁过程中,敬仰和怀慕先祖舜帝,将舜始居之地山川之名冠于迁居之所的结果。何光岳说舜移居后,将妫州妫水移植到了虞乡,从情理上似乎讲不通。事实上,先后有两支舜裔北迁到了今北京市怀来县一带。所以说妫州妫水系移植而来的后来之名,是有依据的。其一,唐贞观改北燕州为妫州,系潘地,潘氏,乃舜后一支。《路史·后纪十一》说:“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尧、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余姚、上虞、濮阳、余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又说:“直伯之后有直氏,圭、卫、蒲、傅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东夷源流史》说:“舜之后潘氏曾迁至下洛,后被周武王所灭。”下洛即古潘城一带。其二,据《山海经》记载,幽司也是舜之后,《东夷源流史》说:“幽司北迁幽都,今北京古则叫幽州即此。今怀来为妫州,有妫水、舜祠、舜陵……都与姚之裔北迁有关。”从贞观改潘地作妫州,可见妫州之妫泉、妫水、妫川,确系潘氏等裔居此后一步一步演变而来。若言潘地即舜始所居,潘乃是虞地,而今从史籍所记,潘地周围未留下任何虞地的痕迹,而虞城、上虞、西虞等地之名,均系舜之后裔流迁而遗留至今。这说明,舜居潘之妫水之说,乃系误考。

永济历山记载最早

言舜之史,必言舜耕历山。舜耕历山是舜帝早期活动中勤劳的象征。《尚书·大禹谟》中说:“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史记·五帝本纪》说:“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后世之历山,在全国各地已有20多处,都言称是舜所耕处。究竟哪一处是“舜初于历山”?

东汉郑玄说,历山在河东。此河东即山西永济,古称河东之地,曾置河东郡、河东府、河东道、河东县,汉为河东郡,郑玄为东汉人,史学界多认为郑玄河东即此。历山即今中条山之一脉或别称。然而,以后又有人认为,历山在濮州或历城等。濮州志、曹志称:郑玄河东指兖州。其依据是《周礼·职方氏》说:“河东曰兖州”,读《周礼·职方氏》原文是“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稍明之人即知此河东是分辨九州之国方位所言,二志依此即言兖州称河东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妫州怀戎县记:“历山,后魏《与地图》、《风土记》云:潘城西北三十里有历山,形如覆釜,故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瞍祠存。”《清一统志》宣化府也记:“按今延庆州西北舜之裔潘氏或幽司之后在此所为。”齐之历城历山,亦言舜耕处,历城在泰山一带,曾巩《齐州二堂记》为此作辩,《清一统志》亦随。其实,夷人迁至泰山,远在商代武乙时。《后汉书·东夷传》说:“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以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这里淮指出东部之潍水,岱即泰山。舜为东夷族人,而此言东夷人迁于泰山,远在舜耕之后了。

在20多个历山中,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历山,只有永济历山。《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历山也,在今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郝懿行说:“历山即上文历儿之山。”这说明,今永济市南中条山,是较早见著史籍的一处历山。它能记于《山海经》,可见它在夏代早已有之。而其他历山,均未记载,这说明,其有历山之名,已在《山海经》成书之后了。而观《山海经》,有后人混抄或增补之痕迹。这就是说,舜之所耕,乃早在夏之先的尧舜之时,而其他历山有之,则已远在夏代之后了,加之“增补混抄”则更迟于夏之后。若言为舜所耕,只能是后人所为而讹传之结果,与舜耕无关。倘若史传舜耕历山属实,则只能是今永济之历山。正如《东夷源流史》所言:“其余历山,或为舜的后人分布,当有其根据和来历的。如济南因有历山,古称历下,又置历城县。”

蒲坂城北有陶墟

陶墟,即舜陶之所。《史记·五帝本纪》说:“舜陶河滨。”自古河滨之说有二:一言在蒲坂北陶邑城,一言在定陶陶丘。皇甫谧认为:济阴郡定陶西南陶丘亭,即舜陶之所。《史记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水经》说:“河水又南经陶城西。”注说:“即舜陶河滨。”《元和郡县志》说:“舜陶河滨为河东县北四十里之陶城。”

两种观点形成尖锐对立,究竟舜陶河滨在哪里?从两处陶墟争论之焦点,乃在地名中的“陶”字。在中国地名中,有些以地貌得名,有些因循传说或记事得名。以陶丘之意,则是反映地貌的,《禹贡》有“东出于陶丘北”。《尚书正义》疏说:“释丘云再成为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郭璞云:定陶县西南有陶丘亭。”可见,陶丘之名的来由与制陶无关。而有人考陶墟,便言陶丘,显系误考。然而由于在曹县、定陶一带,舜之遗迹甚多,人们便倾向于陶墟即此。其实曹州一带与商丘、虞城之地相邻,是夏禹封舜子商均之地,商均之后,其裔广布于商丘、荷泽、曹州、濮州一带,此处舜迹系舜子帝均之裔为缅怀先帝美传所借于此。在山西省永济市西黄河岸边,也有史籍所记之陶城。陶城之名取陶器之意,《水经注》说:“陶城在蒲坂城北,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方志记载,陶邑之名,因城乃有,千载无改,迹绍远古,永复传之。关于永济之舜迹,后人多不重视,其原因则在舜晚年,舜被禹排挤,其裔随之多已迁移,晋南一带多为禹之氏族后裔所居之故。

以此分析,说定陶陶丘是史传舜陶之处,为误考。而永济陶城,才是真正的舜之陶墟。这与尧舜时期文化活动集中在晋南一带是相符合的。

雷夏之说当疑

史传舜渔雷泽,自古有人认为雷夏即雷泽。究竟雷泽是不是雷夏泽,很值得质疑。按舜居妫汭,则耕历山,渔雷泽,陶河宾,都不应在鲁卫之地。

《山海经》说:“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此雷泽,指的是吴西震泽,即太湖,而关于雷泽一名的出处见于《河图》,“大迹出雷泽,化胥履之而生伏羲”。在易学上,有雷泽之说。纵观古籍与历史地名,古雷泽,并无实地可考,应疑雷泽并非一种实指,从《河图》、《洛书》和《易学》上分析,雷泽之谓自古有之,疑为一种天象之物。《周易》说:“泽上有雷,归妹。”易学上也叫雷泽归妹。易学论生命之起源说道:“世间万物,无始之始,皆出于雷泽、风雨、日月等天象之交变。蠢者,结之为植物,灵者,结之为动物,其最灵最美者,始结为人。”这是说,最初的生命细胞产生于雷电交变偶尔形成的适宜环境之中。而舜渔雷泽的传说,疑是借虚而言实。汉唐时期,人们试图将雷泽作一实地研究考论。如《汉书·地理志》说:“《禹贡》雷泽在济阴成阳西北。”《史记正义》说:“郑玄曰:雷夏,州泽,今属济阴。”自东汉郑玄之说后,隋曾废成阳县置雷泽县。使本子虚乌有的雷泽堂而皇之于济阴之成阳。读《禹贡》原文:“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其意是对九河进行疏导,将高处之水引至雷夏为泽,使雍沮汇合而入,宜桑之土植桑养蚕,民得以下丘居于平地。《尚书正义》说:尧舜之时大水居于高土,禹将雷夏作泽,将高处之水引入,使百姓去除高处水患,方安居乐业。所以说:“雷夏即泽”并非说雷夏原来就是泽,舜使禹治水之先,雷夏并不是泽。雷夏为泽,乃禹所为。可见,济阴成阳雷夏泽,与史传雷泽无关。人们产生对雷泽之误的原因,可能与秦始皇焚书之后,汉代学者对河洛文化的无知有关。清代胡煦在《周易函书约存》中引吴幼清之语说:“周之时,《河图》与‘天球’宝玉,同藏于王室,其贵重可知,秦汉以来,官府即不见收贮,学者亦不复见。观《汉·志》刘歆所云,本孔安国,盖亦祖述相传之辞耳,未曾亲见图、书之象者也。后汉郑玄注《礼记》,则不识河图为何物,及魏何晏集注《论语》,晋人作《尚书》孔传,《顾命》、《洪范》两注,呈皆用孔、刘之说,而颇失其意。”雷泽之误正出自汉孔、郑之说。

自汉以后,人们把雷夏之地,误为雷泽,始入诸多史籍。《墨子·尚贤中》说:“古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毕沅注:“服与蒲,音之缓急,或作蒲州府。”史传中雷泽,疑为蒲泽。

舜帝生卒与流徙

孟子说:“舜生诸冯。”《孝经·援神契》说:“舜生姚墟。”由于古代史学家所考:雷泽、陶墟、历山、负夏等集中在山东荷泽一带,所以,史学界以为,姚墟在濮县,诸冯在山东荷泽。但考史称舜居之所又在山西省永济,地差千里。舜的生地究竟在哪里?在濮县,有姚墟,而据《路史》说,濮阳是舜之后裔所居之地。荷泽县有诸冯,《东夷原流史》说,《河伯》地在今荷泽,传说为帝舜的一支归夷所建之何伯国。两处舜迹之处均有其后裔活动痕迹。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姓姚,黍食,使四鸟”。因舜妻娥皇,姓姚,史学界多以为此帝俊即言帝舜。而舜“生此三身之国”,三身之国在哪里?《山海经·海外西经》说:“三身国,在夏后启北。”夏后启继禹之位,都在今安邑夏县一带。可见三身国在晋南一带。由此,《山海经》记载舜的生地则应在晋南。

《孟子》说:“舜生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者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注疏》正义说:“云东夷之人者,案《史记》云,帝舜为有虞。皇甫谧云,舜嫔于虞,今河东大阳是也。”据此可见,古史学界认为,孟子所言诸冯、负夏、鸣条、东夷都在今晋南一带。按孟子所言从歧周至东千有余里,亦可能是晋南一带。

从以上所考,舜生之地在晋南。与对史载舜居之地的考证,颇相吻合。事实上对大量史料研究已经证实,舜的一生多生活在晋南一带,而濮阳、曹州、荷泽之舜迹,多恐舜之后裔所为。因为尧舜文明史发展的中心地在晋南而不在鲁卫。

从舜生诸冯、耕历山、居妫汭、都蒲坂,及尧舜时期中原地区繁荣强盛的历史文化现象,已经客观地昭示出虞部落确系生息发展于山西永济一带。《帝王世纪》称,舜即位81岁,都于蒲坂。蒲坂为舜都,是史学界一致认同的事实。舜帝晚年,其部落开始流徙,这是由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

自禹治水功告天下,天下太平治,“舜荐禹于王,为嗣”,禹代舜行天子之政,到舜晚年,禹的势力日益强盛,便“逼舜”让位。虞夏两族便发生了权利之争,禹为使舜让权,在鸣条岗为舜修有牧宫,《竹书纪年》说:“舜暮年居于鸣条”,这与舜在尧后期“囚尧”交权一样,都是古代帝王政权交替时期产生的尖锐矛盾难以调和的结果。《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尧舜禹虽言禅让,但在政权交替之中,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冲突。所以,言舜在南方巡狩,死于苍梧之野,只不过是禅让史话中的一种文学处理手法。真正使“帝舜葬于江南苍梧九嶷山”的原因,其实就是舜禹矛盾白热化,舜为求安,率部落南迁奔弟象之邑,其实也是舜为避免以后与夏后氏族发生大的部落冲突和争斗,求行民族平安的一种贤德之举。

禹得天下后,有虞氏族大多迁离晋南,遍布于今河南、江浙、两湖等地。随着后来诸侯纷争,民族融合,有虞氏之后裔遍布华夏及东南亚诸多地区。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舜帝历史文化遗迹考略

郝仰宁

4000多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尧舜部落联盟,在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个部落联盟的活动中心地带在山西晋南,联盟首领舜帝则生活和建都于今永济一带。

虞舜的来由与内涵

虞舜,舜之帝号。舜帝姓姚,名重华。这一帝号,反映出舜帝的属地和声望的一个侧面。《尚书正义》说:“舜为生号。”《史记集解》说,舜为仁圣盛明之意。由此可见,舜之号,非本人所取,而是人们对舜的一种尊称。其实,舜自青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史记·五帝本纪》说:“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举之。”而虞则是指舜的生活之地。《尧典》记载,尧年七十求人顺行帝位之事,四岳荐“有鳏在下,曰虞舜”。《史记·五帝本纪》说:“王肃云,虞,地名。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西虞地是也。”此处言河东大阳山西虞地,即今平陆县的古虞国,为周所灭。按《史记》记载,“舜居妫汭”,“尧妻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则战地不应是平陆古虞国,而是永济虞乡。皇甫谧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若舜之虞地为古虞国之地,则“厘降二女于妫汭”应在平陆,而不应在虞乡,而平陆古虞国自古无妫汭之说,史籍皆言妫汭在永济虞乡。《路史》说:虞乡为厘降之地;《古今姓氏书辩正》说,大阳虞国,为夏所封帝舜之后国,妫汭在虞乡;《尚书正义》说:“虞与妫汭为一地”,虞乡之地即古舜之虞地;《论语注疏正义》说:“舜居虞地,以虞为氏,尧封之虞为诸侯,及王天下,遂为天子之号,从微至著,常称虞氏。”至此可知,舜帝生号曰舜,因居虞地,以虞为氏,践帝位后,以虞舜为帝号。虞地即今永济市虞乡一带。

虞乡有妫墟

史学界把舜居之所称为妫墟。《史记·五帝本纪》说:“舜居妫汭。”妫即是妫墟。《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尚书正义》说:“虞与妫汭为一地。”“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史学界多随同此说,认为妫水在今山西永济市。《尚书集传》说:“妫,水名,在今河中府河东县,出历山入河。”《地记》说:“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王北辰在《北京史苑》曾撰文《妫水河名考》,文章认为,舜所居妫汭即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史记全本新注》汇集历代史学研究结论也认为:“妫汭,妫水河湾,舜所都之地,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市南之历山,注入黄河。”由此可见,妫墟就在今山西永济市古虞乡一带。

关于妫墟,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北京市怀来县一带,即古妫州为妫墟。《路史·国名纪丁》说:“潘,故县属上谷,本北燕州,贞观故曰妫州,今妫之怀戎,亦曰妫墟。”《括地志》记载:“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去即舜厘降二女妫汭之所。”王北辰在《妫水河名考》中认为,妫州妫水是后来之名,非舜始居之地。何光岳在《东夷源流史》中则称:“山西永济之妫水,乃舜移居后产生的移植地名。”在我国,与舜有关的山川之名,往往会在多处出现。其实,这是后人或舜裔流迁过程中,敬仰和怀慕先祖舜帝,将舜始居之地山川之名冠于迁居之所的结果。何光岳说舜移居后,将妫州妫水移植到了虞乡,从情理上似乎讲不通。事实上,先后有两支舜裔北迁到了今北京市怀来县一带。所以说妫州妫水系移植而来的后来之名,是有依据的。其一,唐贞观改北燕州为妫州,系潘地,潘氏,乃舜后一支。《路史·后纪十一》说:“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尧、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余姚、上虞、濮阳、余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又说:“直伯之后有直氏,圭、卫、蒲、傅则商灭之,胡、潘,则周灭之。”《东夷源流史》说:“舜之后潘氏曾迁至下洛,后被周武王所灭。”下洛即古潘城一带。其二,据《山海经》记载,幽司也是舜之后,《东夷源流史》说:“幽司北迁幽都,今北京古则叫幽州即此。今怀来为妫州,有妫水、舜祠、舜陵……都与姚之裔北迁有关。”从贞观改潘地作妫州,可见妫州之妫泉、妫水、妫川,确系潘氏等裔居此后一步一步演变而来。若言潘地即舜始所居,潘乃是虞地,而今从史籍所记,潘地周围未留下任何虞地的痕迹,而虞城、上虞、西虞等地之名,均系舜之后裔流迁而遗留至今。这说明,舜居潘之妫水之说,乃系误考。

永济历山记载最早

言舜之史,必言舜耕历山。舜耕历山是舜帝早期活动中勤劳的象征。《尚书·大禹谟》中说:“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史记·五帝本纪》说:“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后世之历山,在全国各地已有20多处,都言称是舜所耕处。究竟哪一处是“舜初于历山”?

东汉郑玄说,历山在河东。此河东即山西永济,古称河东之地,曾置河东郡、河东府、河东道、河东县,汉为河东郡,郑玄为东汉人,史学界多认为郑玄河东即此。历山即今中条山之一脉或别称。然而,以后又有人认为,历山在濮州或历城等。濮州志、曹志称:郑玄河东指兖州。其依据是《周礼·职方氏》说:“河东曰兖州”,读《周礼·职方氏》原文是“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稍明之人即知此河东是分辨九州之国方位所言,二志依此即言兖州称河东实在有点牵强附会。《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一妫州怀戎县记:“历山,后魏《与地图》、《风土记》云:潘城西北三十里有历山,形如覆釜,故以名之。其下有舜祠,瞍祠存。”《清一统志》宣化府也记:“按今延庆州西北舜之裔潘氏或幽司之后在此所为。”齐之历城历山,亦言舜耕处,历城在泰山一带,曾巩《齐州二堂记》为此作辩,《清一统志》亦随。其实,夷人迁至泰山,远在商代武乙时。《后汉书·东夷传》说:“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以后,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献其乐舞。桀为暴虐,诸夷内侵……武乙衰敝,东夷浸盛,遂分迁淮岱,渐居中土。”这里淮指出东部之潍水,岱即泰山。舜为东夷族人,而此言东夷人迁于泰山,远在舜耕之后了。

在20多个历山中,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历山,只有永济历山。《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历山也,在今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郝懿行说:“历山即上文历儿之山。”这说明,今永济市南中条山,是较早见著史籍的一处历山。它能记于《山海经》,可见它在夏代早已有之。而其他历山,均未记载,这说明,其有历山之名,已在《山海经》成书之后了。而观《山海经》,有后人混抄或增补之痕迹。这就是说,舜之所耕,乃早在夏之先的尧舜之时,而其他历山有之,则已远在夏代之后了,加之“增补混抄”则更迟于夏之后。若言为舜所耕,只能是后人所为而讹传之结果,与舜耕无关。倘若史传舜耕历山属实,则只能是今永济之历山。正如《东夷源流史》所言:“其余历山,或为舜的后人分布,当有其根据和来历的。如济南因有历山,古称历下,又置历城县。”

蒲坂城北有陶墟

陶墟,即舜陶之所。《史记·五帝本纪》说:“舜陶河滨。”自古河滨之说有二:一言在蒲坂北陶邑城,一言在定陶陶丘。皇甫谧认为:济阴郡定陶西南陶丘亭,即舜陶之所。《史记正义》案: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水经》说:“河水又南经陶城西。”注说:“即舜陶河滨。”《元和郡县志》说:“舜陶河滨为河东县北四十里之陶城。”

两种观点形成尖锐对立,究竟舜陶河滨在哪里?从两处陶墟争论之焦点,乃在地名中的“陶”字。在中国地名中,有些以地貌得名,有些因循传说或记事得名。以陶丘之意,则是反映地貌的,《禹贡》有“东出于陶丘北”。《尚书正义》疏说:“释丘云再成为陶丘。李巡曰:再成,其形再重也。郭璞云:定陶县西南有陶丘亭。”可见,陶丘之名的来由与制陶无关。而有人考陶墟,便言陶丘,显系误考。然而由于在曹县、定陶一带,舜之遗迹甚多,人们便倾向于陶墟即此。其实曹州一带与商丘、虞城之地相邻,是夏禹封舜子商均之地,商均之后,其裔广布于商丘、荷泽、曹州、濮州一带,此处舜迹系舜子帝均之裔为缅怀先帝美传所借于此。在山西省永济市西黄河岸边,也有史籍所记之陶城。陶城之名取陶器之意,《水经注》说:“陶城在蒲坂城北,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方志记载,陶邑之名,因城乃有,千载无改,迹绍远古,永复传之。关于永济之舜迹,后人多不重视,其原因则在舜晚年,舜被禹排挤,其裔随之多已迁移,晋南一带多为禹之氏族后裔所居之故。

以此分析,说定陶陶丘是史传舜陶之处,为误考。而永济陶城,才是真正的舜之陶墟。这与尧舜时期文化活动集中在晋南一带是相符合的。

雷夏之说当疑

史传舜渔雷泽,自古有人认为雷夏即雷泽。究竟雷泽是不是雷夏泽,很值得质疑。按舜居妫汭,则耕历山,渔雷泽,陶河宾,都不应在鲁卫之地。

《山海经》说:“雷泽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此雷泽,指的是吴西震泽,即太湖,而关于雷泽一名的出处见于《河图》,“大迹出雷泽,化胥履之而生伏羲”。在易学上,有雷泽之说。纵观古籍与历史地名,古雷泽,并无实地可考,应疑雷泽并非一种实指,从《河图》、《洛书》和《易学》上分析,雷泽之谓自古有之,疑为一种天象之物。《周易》说:“泽上有雷,归妹。”易学上也叫雷泽归妹。易学论生命之起源说道:“世间万物,无始之始,皆出于雷泽、风雨、日月等天象之交变。蠢者,结之为植物,灵者,结之为动物,其最灵最美者,始结为人。”这是说,最初的生命细胞产生于雷电交变偶尔形成的适宜环境之中。而舜渔雷泽的传说,疑是借虚而言实。汉唐时期,人们试图将雷泽作一实地研究考论。如《汉书·地理志》说:“《禹贡》雷泽在济阴成阳西北。”《史记正义》说:“郑玄曰:雷夏,州泽,今属济阴。”自东汉郑玄之说后,隋曾废成阳县置雷泽县。使本子虚乌有的雷泽堂而皇之于济阴之成阳。读《禹贡》原文:“九河既道,雷夏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其意是对九河进行疏导,将高处之水引至雷夏为泽,使雍沮汇合而入,宜桑之土植桑养蚕,民得以下丘居于平地。《尚书正义》说:尧舜之时大水居于高土,禹将雷夏作泽,将高处之水引入,使百姓去除高处水患,方安居乐业。所以说:“雷夏即泽”并非说雷夏原来就是泽,舜使禹治水之先,雷夏并不是泽。雷夏为泽,乃禹所为。可见,济阴成阳雷夏泽,与史传雷泽无关。人们产生对雷泽之误的原因,可能与秦始皇焚书之后,汉代学者对河洛文化的无知有关。清代胡煦在《周易函书约存》中引吴幼清之语说:“周之时,《河图》与‘天球’宝玉,同藏于王室,其贵重可知,秦汉以来,官府即不见收贮,学者亦不复见。观《汉·志》刘歆所云,本孔安国,盖亦祖述相传之辞耳,未曾亲见图、书之象者也。后汉郑玄注《礼记》,则不识河图为何物,及魏何晏集注《论语》,晋人作《尚书》孔传,《顾命》、《洪范》两注,呈皆用孔、刘之说,而颇失其意。”雷泽之误正出自汉孔、郑之说。

自汉以后,人们把雷夏之地,误为雷泽,始入诸多史籍。《墨子·尚贤中》说:“古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毕沅注:“服与蒲,音之缓急,或作蒲州府。”史传中雷泽,疑为蒲泽。

舜帝生卒与流徙

孟子说:“舜生诸冯。”《孝经·援神契》说:“舜生姚墟。”由于古代史学家所考:雷泽、陶墟、历山、负夏等集中在山东荷泽一带,所以,史学界以为,姚墟在濮县,诸冯在山东荷泽。但考史称舜居之所又在山西省永济,地差千里。舜的生地究竟在哪里?在濮县,有姚墟,而据《路史》说,濮阳是舜之后裔所居之地。荷泽县有诸冯,《东夷原流史》说,《河伯》地在今荷泽,传说为帝舜的一支归夷所建之何伯国。两处舜迹之处均有其后裔活动痕迹。

《山海经·海内经》中记有“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姓姚,黍食,使四鸟”。因舜妻娥皇,姓姚,史学界多以为此帝俊即言帝舜。而舜“生此三身之国”,三身之国在哪里?《山海经·海外西经》说:“三身国,在夏后启北。”夏后启继禹之位,都在今安邑夏县一带。可见三身国在晋南一带。由此,《山海经》记载舜的生地则应在晋南。

《孟子》说:“舜生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者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注疏》正义说:“云东夷之人者,案《史记》云,帝舜为有虞。皇甫谧云,舜嫔于虞,今河东大阳是也。”据此可见,古史学界认为,孟子所言诸冯、负夏、鸣条、东夷都在今晋南一带。按孟子所言从歧周至东千有余里,亦可能是晋南一带。

从以上所考,舜生之地在晋南。与对史载舜居之地的考证,颇相吻合。事实上对大量史料研究已经证实,舜的一生多生活在晋南一带,而濮阳、曹州、荷泽之舜迹,多恐舜之后裔所为。因为尧舜文明史发展的中心地在晋南而不在鲁卫。

从舜生诸冯、耕历山、居妫汭、都蒲坂,及尧舜时期中原地区繁荣强盛的历史文化现象,已经客观地昭示出虞部落确系生息发展于山西永济一带。《帝王世纪》称,舜即位81岁,都于蒲坂。蒲坂为舜都,是史学界一致认同的事实。舜帝晚年,其部落开始流徙,这是由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

自禹治水功告天下,天下太平治,“舜荐禹于王,为嗣”,禹代舜行天子之政,到舜晚年,禹的势力日益强盛,便“逼舜”让位。虞夏两族便发生了权利之争,禹为使舜让权,在鸣条岗为舜修有牧宫,《竹书纪年》说:“舜暮年居于鸣条”,这与舜在尧后期“囚尧”交权一样,都是古代帝王政权交替时期产生的尖锐矛盾难以调和的结果。《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尧舜禹虽言禅让,但在政权交替之中,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冲突。所以,言舜在南方巡狩,死于苍梧之野,只不过是禅让史话中的一种文学处理手法。真正使“帝舜葬于江南苍梧九嶷山”的原因,其实就是舜禹矛盾白热化,舜为求安,率部落南迁奔弟象之邑,其实也是舜为避免以后与夏后氏族发生大的部落冲突和争斗,求行民族平安的一种贤德之举。

禹得天下后,有虞氏族大多迁离晋南,遍布于今河南、江浙、两湖等地。随着后来诸侯纷争,民族融合,有虞氏之后裔遍布华夏及东南亚诸多地区。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相关文章

  • 永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永济市旅游综合体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旅游业是很多城市或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有很多典型的旅游城市,例如三亚.丽江.焦作.黄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游为核心,全面带动整体经 ...查看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述论
  • [运河文化研究]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述论 邵金凯 (淮阴师范学院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大运河的开凿绝非隋炀帝个人的意志使然,而是出于隋朝交通.经济发展.和政治军事统治的需要.隋朝政治经济发展及隋朝以前完成的地区性运河 ...查看


  • 山西永济:黄河出土的四尊大铁牛千年不毁,为我国最重文物
  • 山西永济市在蒲津渡遗址上发掘出土唐代铁牛四尊.铁人四个.两座铁山.一组七星铁柱和三个土石夯堆. 黄河铁牛的出土,是建国以来我国首次发现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每尊45t-72t).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 ...查看


  • 质量先进个人报道
  • 傅春荣女,45岁,1982参加工作, 质量工作先进个人事迹.现任江西瑞金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红色故都续写辉煌 今年4月30日至5月15日,集招商引资.红色旅游.高山有机茶特色产业展示于一体的茶乡之旅旅游文化节在江西瑞金举行.作为一个优势特色 ...查看


  • 浅谈隋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隋唐大运河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隋唐大运河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沿岸城镇的发展,还具有政治.军事功能,加强了中央 ...查看


  • 成吉思汗8万大军血战金军45万,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世纪大战!
  • 成吉思汗铁木真出生的十六年前,他的祖先俺巴孩汗被金国皇帝钉在了木驴上.对于恩仇必报的蒙古人来说,即便握断了十个指头,磨掉了十个指甲,也要洗雪这个奇耻大辱.蒙古国强大了之后,成吉思汗首先就把苏鲁锭长枪指向了金国. 图为手稿 金国在当时是一个非 ...查看


  • 侗乡风雨桥阅读答案
  • 侗乡风雨桥 张宪文 侗族的风雨桥是从中国传统的廊桥发展而来的,因能遮风避雨而得名"风雨桥",又因装饰得繁花似锦而被称为"花桥".广西侗族风雨桥中最负盛名的是程阳永济桥和独垌岜团桥. 早在六十年代,郭沫 ...查看


  • 金国皇帝简介
  • 上一篇:西夏 下一篇:南宋 (公元1115---1234年,共120年) 金国是两宋时期我国境内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淮河.秦岭一线,西至今甘肃省,北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它为我国北部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金 ...查看


  •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水路交通研究
  • 第23卷第3辑2008年7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ChineseHistorical V01.23,No.3 Geography Jul.,2008 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水路交通研究 王 颜杜文玉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