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响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从影响社会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在1999年就已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下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山东莱芜为例,截至到2014年,60岁以上老人人数为22.6万,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因而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影响社会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既有普遍性的因素,又有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老年人文化观念不同、政府关注度不同等具体的因素。莱芜市地处齐鲁大地中部,属经济欠发达的中等城市。影响人们选择养老模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就是’养儿防老’ “多子多福”,“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亲家”。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居,互致问候,拉呱聊天,环境熟悉。另外,有些老年人还顾虑选择社会养老会给子女背上不孝之名,在亲朋好友中没面子。特别是在相对较封闭,流动人口较少,文化较单一的地区,更为突出。据莱芜市老龄委的调查统计,尽管只有百分之二十九的老人选择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生活的老人不到百分之二十。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经营机构、民间资本经营机构。政府投资经营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敬

老院等,主要针对弱势老人群体,对社会放开部分则因床位有限,人满为患。以莱芜市为例,政府投资养老机构包括乡镇、街道办共有二十一家,床位总数一千二百多,收费标准为500至1000元每年,虽然愿意选择政府养老机构的老人较多,但人多粥少,不能满足需要。民办养老机构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收费较高,对有些老人来说难以承担。莱芜市2014年有民办养老机构90余家,床位6000多张,包括老年公寓、老年之家等形式,收费标准为每月1500元至2000元,这样的收费标准相对于莱芜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相当一部分老人及其子女是难以承担的。如夕阳红老年公寓,属于莱芜是规模较大,入住条件较好,管理服务完善的民营养老机构,但运营两年多来入住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亏损七十多万元。

三、与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的关注度有关。养老问题就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手的作用。政府既要积极投资进行硬件建设,更要完善后续管理运营措施,否则养老设施便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如莱芜市推出的由企业负责运营,政府出钱购买,服务老年人生活的信息平台12349,虽服务项目全面,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了解享受这一服务的老年人比率并不高,仅有一万多人。

综述以上因素,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更为有效。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所需问题。在莱芜市,以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料所、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等居民养老不离家的模式在部分社区已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以徐家河社区老年人日

间照料中心为例,中心整合社区内的医疗、购物、教育等资源,配备专门人员,为社区内老人提供看病、吃饭、健身、娱乐等多方面服务, 既节省了资金的投入,又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

总之,养老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全面探索影响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选择科学有效的养老模式,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从影响社会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探索新型养老模式——

以山东省莱芜市为例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在1999年就已跨入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下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山东莱芜为例,截至到2014年,60岁以上老人人数为22.6万,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因而养老问题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影响社会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既有普遍性的因素,又有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老年人文化观念不同、政府关注度不同等具体的因素。莱芜市地处齐鲁大地中部,属经济欠发达的中等城市。影响人们选择养老模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就是’养儿防老’ “多子多福”,“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的亲家”。中国老人更喜欢在自己习惯的家庭养老,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出门有熟悉的邻居,互致问候,拉呱聊天,环境熟悉。另外,有些老年人还顾虑选择社会养老会给子女背上不孝之名,在亲朋好友中没面子。特别是在相对较封闭,流动人口较少,文化较单一的地区,更为突出。据莱芜市老龄委的调查统计,尽管只有百分之二十九的老人选择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但是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生活的老人不到百分之二十。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目前养老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经营机构、民间资本经营机构。政府投资经营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敬

老院等,主要针对弱势老人群体,对社会放开部分则因床位有限,人满为患。以莱芜市为例,政府投资养老机构包括乡镇、街道办共有二十一家,床位总数一千二百多,收费标准为500至1000元每年,虽然愿意选择政府养老机构的老人较多,但人多粥少,不能满足需要。民办养老机构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收费较高,对有些老人来说难以承担。莱芜市2014年有民办养老机构90余家,床位6000多张,包括老年公寓、老年之家等形式,收费标准为每月1500元至2000元,这样的收费标准相对于莱芜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相当一部分老人及其子女是难以承担的。如夕阳红老年公寓,属于莱芜是规模较大,入住条件较好,管理服务完善的民营养老机构,但运营两年多来入住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亏损七十多万元。

三、与地方政府及基层组织的关注度有关。养老问题就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手的作用。政府既要积极投资进行硬件建设,更要完善后续管理运营措施,否则养老设施便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如莱芜市推出的由企业负责运营,政府出钱购买,服务老年人生活的信息平台12349,虽服务项目全面,但由于宣传不到位,了解享受这一服务的老年人比率并不高,仅有一万多人。

综述以上因素,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更为有效。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所需问题。在莱芜市,以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料所、老年人服务信息平台等居民养老不离家的模式在部分社区已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以徐家河社区老年人日

间照料中心为例,中心整合社区内的医疗、购物、教育等资源,配备专门人员,为社区内老人提供看病、吃饭、健身、娱乐等多方面服务, 既节省了资金的投入,又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

总之,养老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全面探索影响养老问题解决的因素,选择科学有效的养老模式,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相关文章

  • 养老金制度与养老金会计问题研究
  • 摘 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 战,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将过去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积 累制,但是我国养老金制度还存在着层次单一.覆盖面窄和管理协调 不畅等问题.我国在此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尚未 ...查看


  •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1.民政部1992年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简称"老农保")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只有生活贫困的农民才有社会救济.直到1986 ...查看


  • 新时期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探索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5卷第3期 新时期城市社区互助养老模式探索 □张会霞 [内容摘要]为了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效缓解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改革进 ...查看


  •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_问题及解决对策
  • 科技创业 月刊 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刘 (武汉科技大学 摘 要 婷 武汉 湖北43008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重滞后 ...查看


  • 农业政策学论文
  •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本科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______<农业政策学>_________ 专业年级:_____ 学 号:_______ _______ 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____ ___ ...查看


  •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 以房养老养老模式的文献综述 一. 前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养老面临巨大的压力, 单纯依靠现有的社保制度和传统的 家庭养老, 越来越难以适应加速来到的老龄化危机.面对汹涌到来的银色浪潮, 以房养老模式, 也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发展 ...查看


  • 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_宋健
  • 第25卷第6期2001年11月 Vol125,No16November200164人口研究PopulationResearch 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 宋 健 =内容摘要> 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 ...查看


  • 提高社会福利函数 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 提高社会福利函数 创造和谐社会环境 --兼谈消费养老保险项目的作用 中文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导致社会福利的增长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干预主要有两类模式,第一种是以市场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在公 ...查看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老龄人口比重也不断上升:特别是现今的中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社会老龄问题已倍受关注.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当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重点发展的项目,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