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替孩子尝试,不要让孩子放弃尝试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小三班哦!开学初,我园提前三天准备了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的安排,教师的配置,也是让孩子提前熟悉环境,为孩子的顺利入园做好准备。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们第二天开展的亲子活动,泡泡泥。
我为什么安排这节课呢,第一,泡泡泥材料先进,比起以前的橡皮泥,无毒无害,保存时间长久,色彩鲜丽更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当然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小班的孩子的能力限制,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首先安排的一个内容是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豆荚。家长来做包豆荚的皮,孩子来做豆荚里面的圆形的小豆子,经过我细致的讲
解与示范,家长和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
班里的孩子年龄两岁半到三岁半不等,当然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能力差异就比较明显,(如果是三十岁和三十一岁,你就感觉不出来了,当然还有可能发现三十岁的比三十一岁的能力强,但这个年龄段的,正常情况下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能力明显强于小一些的)孩子间有个体差异,当然家长也有,所以,有的家庭做的就比较快,家长心灵手巧,孩子也完成的不错,很快就做好了,而有的孩子却把圆做成了棱角分明的不规则形状,家长看了是又气又无奈,看看别人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总觉得自己的宝宝是最聪明
的最能干的,现在怎么能比别的宝宝慢呢,开始家长还耐心引导:“把泥放在手心,两只手张平,揉一揉。。。”当孩子还是不能做的好的时候,家长着急了,把泥从孩子手里夺过来,很快便替孩子做好了“小豆豆”,夹在自己的豆皮中,豆荚便完成了。
第二个活动我展示了前一天我准备的一些样品,有气球,葫芦,棒棒糖,蜗牛,毛毛
虫等让家长观看。
泡泡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你想像的东西,然后我发给家长泡泡泥,要求家长和孩子商量随意创作一件作品。家长和孩子商量起来,有的孩子沟通起来比较顺畅,而有的孩子爸爸妈妈再问不说话,可能是没想好或者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时爸爸妈妈看着别的家庭已经开始做了,着急了:“宝贝,那我们来做个**好不好?”于是家长替孩子拿了主意。 我们班有个孩子的家长非常的手巧,他手里竟然做出一个有翅膀的翼龙
来,
有的孩子手里只是一个厚厚的扁圆,我问:“宝宝,你做的是什么呀?”“老师,我做的是烧饼”“能吃吗?”“现在不能,我还没下锅呢,还没熟!
对于这节课我想了很多,首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什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工作体验和父母合作的乐趣,家长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宝贝,增进亲子情感。这次活动不是手工比赛,我想看到的不是多精致的作品,而是通过本次活动,家长对宝宝的了解加深了没有,家长是否因为工作忙而缺少和宝宝共同学习和“工作”的体验,而这次的活动让你拥有了这样的机会,有了这样的体验,这才是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对家长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家长思考。
一、这是孩子做的吗?
二、这是孩子想做的吗?
给家长的建议:对于小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泡泡泥制作手工,家长不要着急,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的工作自己完成,即使他做的不像,但那是孩子体验的过程,这个时候,请不要“帮”他!请不要剥夺他体验的经历!这是他成长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请不要帮孩子选择,他有自己的想法,请尊重孩子的意见!
最后,请不要让孩子轻易放弃尝试!请不要替孩子尝试!
不要轻易替孩子尝试,不要让孩子放弃尝试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小三班哦!开学初,我园提前三天准备了亲子活动,不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环境,班级的安排,教师的配置,也是让孩子提前熟悉环境,为孩子的顺利入园做好准备。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们第二天开展的亲子活动,泡泡泥。
我为什么安排这节课呢,第一,泡泡泥材料先进,比起以前的橡皮泥,无毒无害,保存时间长久,色彩鲜丽更是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当然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小班的孩子的能力限制,所以在这节课上,我首先安排的一个内容是家长和孩子合作完成豆荚。家长来做包豆荚的皮,孩子来做豆荚里面的圆形的小豆子,经过我细致的讲
解与示范,家长和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
班里的孩子年龄两岁半到三岁半不等,当然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能力差异就比较明显,(如果是三十岁和三十一岁,你就感觉不出来了,当然还有可能发现三十岁的比三十一岁的能力强,但这个年龄段的,正常情况下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能力明显强于小一些的)孩子间有个体差异,当然家长也有,所以,有的家庭做的就比较快,家长心灵手巧,孩子也完成的不错,很快就做好了,而有的孩子却把圆做成了棱角分明的不规则形状,家长看了是又气又无奈,看看别人的孩子,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总觉得自己的宝宝是最聪明
的最能干的,现在怎么能比别的宝宝慢呢,开始家长还耐心引导:“把泥放在手心,两只手张平,揉一揉。。。”当孩子还是不能做的好的时候,家长着急了,把泥从孩子手里夺过来,很快便替孩子做好了“小豆豆”,夹在自己的豆皮中,豆荚便完成了。
第二个活动我展示了前一天我准备的一些样品,有气球,葫芦,棒棒糖,蜗牛,毛毛
虫等让家长观看。
泡泡泥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你想像的东西,然后我发给家长泡泡泥,要求家长和孩子商量随意创作一件作品。家长和孩子商量起来,有的孩子沟通起来比较顺畅,而有的孩子爸爸妈妈再问不说话,可能是没想好或者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时爸爸妈妈看着别的家庭已经开始做了,着急了:“宝贝,那我们来做个**好不好?”于是家长替孩子拿了主意。 我们班有个孩子的家长非常的手巧,他手里竟然做出一个有翅膀的翼龙
来,
有的孩子手里只是一个厚厚的扁圆,我问:“宝宝,你做的是什么呀?”“老师,我做的是烧饼”“能吃吗?”“现在不能,我还没下锅呢,还没熟!
对于这节课我想了很多,首先,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什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工作体验和父母合作的乐趣,家长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宝贝,增进亲子情感。这次活动不是手工比赛,我想看到的不是多精致的作品,而是通过本次活动,家长对宝宝的了解加深了没有,家长是否因为工作忙而缺少和宝宝共同学习和“工作”的体验,而这次的活动让你拥有了这样的机会,有了这样的体验,这才是这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我对家长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家长思考。
一、这是孩子做的吗?
二、这是孩子想做的吗?
给家长的建议:对于小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泡泡泥制作手工,家长不要着急,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的工作自己完成,即使他做的不像,但那是孩子体验的过程,这个时候,请不要“帮”他!请不要剥夺他体验的经历!这是他成长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请不要帮孩子选择,他有自己的想法,请尊重孩子的意见!
最后,请不要让孩子轻易放弃尝试!请不要替孩子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