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第二章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本章导读:

◎ 讲解与示范的关系和作用

◎ 讲解与示范运用的时机、要求

◎ 教师在运用示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解与示范是体育课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学校其它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也有一定的板书和直观教具等。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耳听眼看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它们不同于体育课,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活动。在体育课上,学生必须进行身体的实际操练,否则体育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学生又经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身体练习,掌握这些知识,使教学任务得以很好的完成。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讲解与示范。

一、讲解与示范的关系和作用

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法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进行练习的方法。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而且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思想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法,它是教师(或教师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合理的示范,不仅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所以,示范对教学效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讲解和示范在教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学会某一个动作,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只有讲解,没有示范, 学生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动作概念;而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同样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讲解是建立动作的概念,示范是将概念化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动作形象, 是讲解的补充和深化。两者在教学中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因为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教学工作中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是否正确、合理,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讲解与示范运用的时机、要求

(一)、讲解运用的时机和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新教材,还是复习旧教材,教师在开始组织学生学习前都应该向学生说明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习要求等,使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在思想上、身体上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如果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可停止练习,集中讲解(并进行1—2次的补充示范);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某个问题,

不必集中统一讲解,可对其进行单独讲解,以确保其他学生的练习时间。

一堂课在结束前,应集中学生进行小结,说明本次课学习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等等。当然每次课的情况不同,教师平时要多注意积 累经验,掌握运用讲解的时机,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运用讲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讲什么,怎样讲解,都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思想上、技术上或身体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2、讲解的内容要正确,要符合学生的程度。

只有当讲解的内容是正确的,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时候,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讲解时,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庸俗。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和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讲解的方法。

3、讲解要通俗易懂,精简扼要

体育课的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身体的大量练习,这种练习应占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实际练习时间越多,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教师应尽量减少自己的讲解与示范,以及在课堂上的各种组织工作时间。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往往讲的很多,其实讲的太多,重点反而不能突出,学生更不容易明白。因此,教师应做到讲解精炼。精讲不等于不讲,而是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要达到精讲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深入钻研教材,并亲自体会动作要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讲解精炼,重点突出,使学生确确实实掌握动作要领。另外,为了达到精讲,教师要能熟练地运用术语,有时也可运用易懂的口诀,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

4、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他们好动,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不成熟,不易理解理性知识,对感性的知识接受较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语言要简洁,而且要有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比喻能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接受,练习时,掌握动作就快。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刚开始学习,学生做不好这个动作,教师把完成动作的要领——“团身要紧”——讲成“把身体抱成团,像一个皮球那样”。“抱成团”三个字比“团身要紧”四个字好理解。皮球在生活中见的很多,因此,皮球的概念学生更易接受。这种形象的比喻,可使教学收到显著的效果。

但是,教师在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时,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接触过的事物,且不能超越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否则达不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5、讲解要富有启发性

教师讲解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看、听、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查学生对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中,提问是教师讲解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通过提问和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比教师直接讲解的效果会更好,因为提问可以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又可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跳远这项新教材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跳远

助跑的要求,教师在此时可以先提出快速跑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回答,再由教师讲解跳远助跑与短跑的共同点和不同要求,引出跳远助跑的特点。

提问还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如发现学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这种方法,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但在运用提问时,要做到恰当,符合学生知识水平,避免起不到提问效果,又浪费课堂时间。总之,提问一定要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6、教师讲解时,使用语言的语气和语调,要富有感情,能鼓舞人心

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情绪,举止、言语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说话有气无力,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低落,对上课没有信心。如果教师语言的语气和语调是有力的、充满信心的,就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即使是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往往会在教师的带动和鼓舞下,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7、要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什么时候讲,如何讲,是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积累的具体表现。学生正在做练习,特别是静止用力,教师背向学生,以及调动队伍时,除了适当作简短的指示外(如:“注意抬头”、“腿并拢”等)一般不作讲解。

(二)、示范运用的时机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对学生来讲,可能是从未接触过的,即未看到也未听过,教师在介绍完动作的名称后,应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动作示范,以使学习建立动作的完整概念,将抽象的概念与形象的具体动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个初步认识,这样讲解时就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教材,并不感到陌生,尽管没有学过,但曾经看到过,那么教师在介绍完动作名称后,可先直接讲解动作要领,再进行动作的正确示范,便于 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如果所学的教材,动作复杂、偏难,教师应该把学生不易掌握的要领,多作几次示范,如某些突出的关键部位或动作要点,在完整动作中出现的时机及用力的大小和顺序,但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观察的方法,部位和时间,即要有目的的进行,否则即使教师做更多次数的示范,也无济于事,达不到目的。

如果教学中,采用轮换方法练习,在学习某项新教材时,最好是在准备活动后全班学生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再进行分组练习,这样可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一般新教材以2—3次为宜,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如发现学生对某项教材和某一技术环节,存在共同的问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时机,作1—2次的补充示范。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教师示范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占用学生练习的时间。

三、教师在运用示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怎样示范。要根据教学任务、步骤,以及学生情况而定。如学习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结合教学要求,做重点示范,速度以慢速的或常速的为宜。如果是盲目的动作示范,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没有 实际的教育意义。

2、示范要正确合理,符合学生的身体能力和实际水平。

教师的示范,应是动作的典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一

开始,就对动作建立一个正确的形象,而且觉得是力所能及的,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走了样,或者是超越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学习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并害怕学习。如双杠支撑摆动这一教材,教师示范动作时摆动的幅度很大、很高、很漂亮,尽管动作十分优美,但学生一见就害怕了,连上器械的勇气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学。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不断提高示范质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3、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如:蹲距式跳远,一般情况下,为了让学生看清跳远的主要动作部分—起跳与空中动作,学生应站在沙坑两侧,教师在助跑道上助跑起跳,以至完成空中动作到最后的落地。如果学生站在助跑道两侧,只能看清助跑的基本情况,而不能观看到教师起跳和空中动作了。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及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因此,示范时要讲究各种示范的“面”,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正面、侧面、背面、镜面示范的方法。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则采用正面示范,如篮球防守中的移动。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则采用侧面示范,如跑步中腿后蹬的动作。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如武术的套路。对一些简单的动作,可采用镜面示范。如,广播操和简单的徒手操等,总之,要使所要观察动作的面与学生的队 列排面成平行的部位,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原则。

另外,示范时,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

讲解与示范的动用方式

如前所述,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技术动作,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而且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因此,教师讲解的语言,再形象化也不能变成直接的动作形象,示范是将教师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动作,是讲解的直观和继续,也是讲解的补充和深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无论任何情况下,都是边讲解边示范。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所教动作的结构特点正确地、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有时讲解居于教学的主要地位,而示范则成为讲解的补充,有时候示范居于主要地位,而讲解则成为示范的补充。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讲解与示范多了,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练习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讲解与示范,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1、先示范、后讲解

动作的初学阶段,如果学生对新授教材从未接触过,教师可在介绍完动作名称后,先做一次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正确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讲述所学动作的要领,完成的方法以及动作的关键和要求。必要时可以再做一次补充性示范 或强化性示范,以加深学生对动作表象的理解。这种方式多运用在低年级学生当中,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具体的形象事物较感兴趣,模仿性强,易于接受,有利于动作的 掌握。

2、先讲解、后示范

在体育教材中,有许多教材在各年级是重复出现,但要求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再学习,一般可以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运用时,要求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如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学习中易犯错

误,作技术性分析,对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应作重点讲解,也可讲述产生错误的原因,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提出完成动作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在教师示范前可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教师示范动作中某一动作环节和部位。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高年级学生中及复习课上运用较普遍。

3、示范为主、讲解为辅

由于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都有限,对教师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低年级学生在教师讲述动作要领时,需要应用形象性较强的语言并能概括成较上口的顺口溜,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直观性。在教学中,一般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如先示范后讲解、再示范,通过多次示范加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示范应是主动性示范,应向学生强调完成动作的关键部位,在技术细节上也要交待清楚。如有可能应放慢动作的速度和节奏,以利学生观察。

4、讲解为主、示范为辅

在体育教学材中,由于教材的难易程度不一,学生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尤其是动作的技术细节要求较高的教材,困难较多,往住只经过一次讲解与示范,还 不能使学生理解教材。为了确保学生学好教材,可以在讲解示范后,再做一次讲解,但第二次讲解并不是第一次讲解的简单重复,要求讲解更加明确、精练,并要简单讲解动作原理,并能突出教学和重点,以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动作的关键所在。这种方式一般在高年级学生中运用较多,因为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边讲解、边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尽量从各方面考虑教学效果问题,尽量减少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从这一点出发,各种姿态势的起跑、投掷、徒手体操、技巧、单杠、双杠等教材中的某些动作,如头手倒立、双杠分腿骑坐前进等,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6、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

为增加学生课堂实际锻炼时间,教师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改进,在教学的组织上也应尽力考虑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体育教材中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某些教材的分解动作,或者各种教材的辅助练习、各种徒手操等,这些练习经常是在集体形式下进行统一练习,所以教师若能采取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随着眼教师的讲解示范一起练习的方法,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等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要研究讲解与示范相结 合的方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固定的、死板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掌握动 作的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正确处理讲解与示范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从实际教学出发,这是选择最佳教学方式的根本出发点。

总之,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总结,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 2001年 第五、六、七、八期。

2、体育理论 1982年12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体育教材教法精解 1992年08月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引自西藏拉萨中学 何 军 (文)

第二章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示范

本章导读:

◎ 讲解与示范的关系和作用

◎ 讲解与示范运用的时机、要求

◎ 教师在运用示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解与示范是体育课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学校其它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当然也有一定的板书和直观教具等。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耳听眼看来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它们不同于体育课,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身体活动。在体育课上,学生必须进行身体的实际操练,否则体育教学是无法进行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学生又经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和身体练习,掌握这些知识,使教学任务得以很好的完成。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讲解与示范。

一、讲解与示范的关系和作用

讲解——是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法的一种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它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进行练习的方法。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而且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思想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法,它是教师(或教师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正确、合理的示范,不仅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所以,示范对教学效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讲解和示范在教学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学会某一个动作,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也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示范。只有讲解,没有示范, 学生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动作概念;而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同样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讲解是建立动作的概念,示范是将概念化的东西变成具体的动作形象, 是讲解的补充和深化。两者在教学中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因为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在教学工作中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是否正确、合理,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讲解与示范运用的时机、要求

(一)、讲解运用的时机和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新教材,还是复习旧教材,教师在开始组织学生学习前都应该向学生说明课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习要求等,使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在思想上、身体上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如果教师发现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可停止练习,集中讲解(并进行1—2次的补充示范);如果只是个别学生的某个问题,

不必集中统一讲解,可对其进行单独讲解,以确保其他学生的练习时间。

一堂课在结束前,应集中学生进行小结,说明本次课学习的基本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布置课后作业等等。当然每次课的情况不同,教师平时要多注意积 累经验,掌握运用讲解的时机,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运用讲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讲什么,怎样讲解,都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针对学生的思想上、技术上或身体发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2、讲解的内容要正确,要符合学生的程度。

只有当讲解的内容是正确的,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时候,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讲解时,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庸俗。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和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讲解的方法。

3、讲解要通俗易懂,精简扼要

体育课的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要进行身体的大量练习,这种练习应占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实际练习时间越多,学生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教师应尽量减少自己的讲解与示范,以及在课堂上的各种组织工作时间。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怕学生听不懂,往往讲的很多,其实讲的太多,重点反而不能突出,学生更不容易明白。因此,教师应做到讲解精炼。精讲不等于不讲,而是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要达到精讲的目的,教师必须不断深入钻研教材,并亲自体会动作要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讲解精炼,重点突出,使学生确确实实掌握动作要领。另外,为了达到精讲,教师要能熟练地运用术语,有时也可运用易懂的口诀,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

4、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他们好动,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不成熟,不易理解理性知识,对感性的知识接受较快。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语言要简洁,而且要有生动形象的比喻。生动形象的比喻能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发生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接受,练习时,掌握动作就快。例如:在学习前滚翻时,刚开始学习,学生做不好这个动作,教师把完成动作的要领——“团身要紧”——讲成“把身体抱成团,像一个皮球那样”。“抱成团”三个字比“团身要紧”四个字好理解。皮球在生活中见的很多,因此,皮球的概念学生更易接受。这种形象的比喻,可使教学收到显著的效果。

但是,教师在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时,应该是学生在生活中曾经接触过的事物,且不能超越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否则达不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5、讲解要富有启发性

教师讲解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看、听、想、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并检查学生对讲解内容的理解程度。

在教学中,提问是教师讲解的一种辅助手段,它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时,教师通过提问和归纳学生回答的问题,比教师直接讲解的效果会更好,因为提问可以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又可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跳远这项新教材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跳远

助跑的要求,教师在此时可以先提出快速跑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回答,再由教师讲解跳远助跑与短跑的共同点和不同要求,引出跳远助跑的特点。

提问还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进行中,教师如发现学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教师可以运用提问这种方法,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但在运用提问时,要做到恰当,符合学生知识水平,避免起不到提问效果,又浪费课堂时间。总之,提问一定要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6、教师讲解时,使用语言的语气和语调,要富有感情,能鼓舞人心

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情绪,举止、言语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说话有气无力,学生的情绪马上就会低落,对上课没有信心。如果教师语言的语气和语调是有力的、充满信心的,就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的信心,即使是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也往往会在教师的带动和鼓舞下,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7、要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什么时候讲,如何讲,是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积累的具体表现。学生正在做练习,特别是静止用力,教师背向学生,以及调动队伍时,除了适当作简短的指示外(如:“注意抬头”、“腿并拢”等)一般不作讲解。

(二)、示范运用的时机和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对学生来讲,可能是从未接触过的,即未看到也未听过,教师在介绍完动作的名称后,应先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动作示范,以使学习建立动作的完整概念,将抽象的概念与形象的具体动作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个初步认识,这样讲解时就容易接受和理解。

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教材,并不感到陌生,尽管没有学过,但曾经看到过,那么教师在介绍完动作名称后,可先直接讲解动作要领,再进行动作的正确示范,便于 学生理解动作要领。

如果所学的教材,动作复杂、偏难,教师应该把学生不易掌握的要领,多作几次示范,如某些突出的关键部位或动作要点,在完整动作中出现的时机及用力的大小和顺序,但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观察的方法,部位和时间,即要有目的的进行,否则即使教师做更多次数的示范,也无济于事,达不到目的。

如果教学中,采用轮换方法练习,在学习某项新教材时,最好是在准备活动后全班学生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再进行分组练习,这样可以保障学生学习的有效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一般新教材以2—3次为宜,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如发现学生对某项教材和某一技术环节,存在共同的问题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时机,作1—2次的补充示范。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教师示范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占用学生练习的时间。

三、教师在运用示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怎样示范。要根据教学任务、步骤,以及学生情况而定。如学习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结合教学要求,做重点示范,速度以慢速的或常速的为宜。如果是盲目的动作示范,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没有 实际的教育意义。

2、示范要正确合理,符合学生的身体能力和实际水平。

教师的示范,应是动作的典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一

开始,就对动作建立一个正确的形象,而且觉得是力所能及的,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走了样,或者是超越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学习就没有足够的信心,并害怕学习。如双杠支撑摆动这一教材,教师示范动作时摆动的幅度很大、很高、很漂亮,尽管动作十分优美,但学生一见就害怕了,连上器械的勇气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学。因此,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不断提高示范质量,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3、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清教师的示范,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示范的位置,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如:蹲距式跳远,一般情况下,为了让学生看清跳远的主要动作部分—起跳与空中动作,学生应站在沙坑两侧,教师在助跑道上助跑起跳,以至完成空中动作到最后的落地。如果学生站在助跑道两侧,只能看清助跑的基本情况,而不能观看到教师起跳和空中动作了。

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及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因此,示范时要讲究各种示范的“面”,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正面、侧面、背面、镜面示范的方法。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则采用正面示范,如篮球防守中的移动。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则采用侧面示范,如跑步中腿后蹬的动作。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背面示范,如武术的套路。对一些简单的动作,可采用镜面示范。如,广播操和简单的徒手操等,总之,要使所要观察动作的面与学生的队 列排面成平行的部位,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为原则。

另外,示范时,不要使学生面向阳光和迎风。

讲解与示范的动用方式

如前所述,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一个技术动作,教师不仅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而且需要进行正确的示范。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只能得到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因此,教师讲解的语言,再形象化也不能变成直接的动作形象,示范是将教师的语言变成具体的动作,是讲解的直观和继续,也是讲解的补充和深化。

当然,这并不是说无论任何情况下,都是边讲解边示范。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所教动作的结构特点正确地、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有时讲解居于教学的主要地位,而示范则成为讲解的补充,有时候示范居于主要地位,而讲解则成为示范的补充。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讲解与示范多了,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练习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讲解与示范,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1、先示范、后讲解

动作的初学阶段,如果学生对新授教材从未接触过,教师可在介绍完动作名称后,先做一次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正确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讲述所学动作的要领,完成的方法以及动作的关键和要求。必要时可以再做一次补充性示范 或强化性示范,以加深学生对动作表象的理解。这种方式多运用在低年级学生当中,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具体的形象事物较感兴趣,模仿性强,易于接受,有利于动作的 掌握。

2、先讲解、后示范

在体育教材中,有许多教材在各年级是重复出现,但要求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需要再学习,一般可以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运用时,要求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如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和学习中易犯错

误,作技术性分析,对关键性的技术环节应作重点讲解,也可讲述产生错误的原因,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提出完成动作的要求与注意事项。在教师示范前可提示学生重点观察教师示范动作中某一动作环节和部位。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高年级学生中及复习课上运用较普遍。

3、示范为主、讲解为辅

由于学生的知识与经验都有限,对教师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低年级学生在教师讲述动作要领时,需要应用形象性较强的语言并能概括成较上口的顺口溜,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加强直观性。在教学中,一般以示范为主,讲解为辅。如先示范后讲解、再示范,通过多次示范加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示范应是主动性示范,应向学生强调完成动作的关键部位,在技术细节上也要交待清楚。如有可能应放慢动作的速度和节奏,以利学生观察。

4、讲解为主、示范为辅

在体育教学材中,由于教材的难易程度不一,学生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动作,尤其是动作的技术细节要求较高的教材,困难较多,往住只经过一次讲解与示范,还 不能使学生理解教材。为了确保学生学好教材,可以在讲解示范后,再做一次讲解,但第二次讲解并不是第一次讲解的简单重复,要求讲解更加明确、精练,并要简单讲解动作原理,并能突出教学和重点,以使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动作的关键所在。这种方式一般在高年级学生中运用较多,因为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提高。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边讲解、边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尽量从各方面考虑教学效果问题,尽量减少教的时间,增加学生实际练习时间。从这一点出发,各种姿态势的起跑、投掷、徒手体操、技巧、单杠、双杠等教材中的某些动作,如头手倒立、双杠分腿骑坐前进等,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6、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

为增加学生课堂实际锻炼时间,教师不仅在教学方法上要加以改进,在教学的组织上也应尽力考虑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体育教材中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某些教材的分解动作,或者各种教材的辅助练习、各种徒手操等,这些练习经常是在集体形式下进行统一练习,所以教师若能采取边讲解边示范,学生跟随着眼教师的讲解示范一起练习的方法,则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等特点,以及教材的难易程度,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要研究讲解与示范相结 合的方式,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固定的、死板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掌握动 作的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正确处理讲解与示范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从实际教学出发,这是选择最佳教学方式的根本出发点。

总之,为了完成好教学任务,教师平时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地进行总结,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学校体育 2001年 第五、六、七、八期。

2、体育理论 1982年12月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体育教材教法精解 1992年08月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引自西藏拉萨中学 何 军 (文)


相关文章

  • 手球单元计划及18课教案
  • 手球社团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设计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习一个技能,掌握一个奥运会中的激励而有趣的健身项目. ...查看


  • 体育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课例分析(小学)
  • 2011年9月16日,吴兴区中小学体育青年教师培训的专题是"体育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 小学课例为:妙西小学的蒋仲芳老师的"篮球原地运球",诊断内容分6大部分:示范时机与示范动作.教学适时评价.学生练 ...查看


  • 2014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
  • 2014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体育教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乐于进行反复练习,能与同学合作开展活动. 学习内容:队列队形练习 游戏:快快集合 学习步骤: 一.复习队列队形 教师活动: 1.集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教育,明确课堂要 ...查看


  • 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 第一单元 笔画的写法(三) 第1课 竖提 一. 二. 1. 2. 三. 教学内容:竖提 教学目的: 认识竖提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明确竖提."提"画外移的笔画规律.正确运用这一笔画来调节字体的重心. 教学重难点: 重 ...查看


  • 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1
  • 第一单元 笔画的写法(三) 第1课 竖提 一. 二. 1. 2. 三. 教学内容:竖提 教学目的: 认识竖提的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明确竖提."提"画外移的笔画规律.正确运用这一笔画来调节字体的重心. 教学重难点: 重 ...查看


  •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精品教案
  • 小学一年级书法课精品教案(全册) 时间:2013-04-17 09:12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395 次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 ...查看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写字教案
  • 写字课课前准备: 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 ...查看


  • 四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 第一课 站立式起跑 学习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集体练习时以四列横队为主.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学生认真的看示范动作,听教师的示范. 2.认真完成准备活动,让身体充分活动. 3.在 ...查看


  •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案
  • 小学低年级书法写字教案 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