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 要 伴随着国内水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越来越接近,产品产能过剩,大多数企业很难再利用技术优势赚取巨额利润,加上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企业若想要占得先机,就要想办法通过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截止2015年9月底,全国共有3389家水泥制造企业,亏损面达39%,西北、华北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中南、华东、西南、东北利润大幅下滑,2015年9月,水泥行业综合预警指数为74.1点,全行业处于偏冷区间,由于现在正处在水泥行业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时候,小型的水泥企业很难面对大型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强烈冲击,主导未来水泥市场的,还是那些少数的行业领导者。身为水泥行业佼佼者,特别是占据国内华东地区主要市场的海螺水泥就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生产成本,以此开拓更多市场并巩固自己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本文通过以海螺公司为案例来对我国水泥行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的办法,以便可以借此改变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和现状,使得他们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关键词:生产成本控制;水泥行业;海螺公司

Analysis Problems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st Control of Conch

Abstract

Now,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cement enterprises, product quality i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product of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enterprise is difficult to reuse technology advantage to earn huge profits, and material and labor costs increase, so you want to take advantage, to think of a way through th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to improv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2015, the national total of 3389 ce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percentage of loss-incurring enterprises was 39%, and the northwest, north China is in a state of industry-wide losses, central south, east China, southwest, northeast profit fell sharply , in September 2015, the cement industry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index was 74.1 points, the industry in cold area. Because now is in the cement industry to adjust industrial layout and structure, small cement enterprises difficult to face technology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impact of capital, management, and other advantages, leading the cement market in the future, there are still a few industry leaders. As the leader in the cement industry of An Hui Conch Cement requires by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production costs, in order to seize the market and to consolidate its position as the industry leader.The conch company case on the status of China's cement industry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cost of conch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esearch, hoping to find a wa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st of production, so that she can take the change of industry production cost structure and the present status, makes the enterprise can b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progress, to success.

Keywords : Cost control, Cement industry, Conch company

目 录

1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2 生产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 ................................................................................. 3

2.1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理论................................................................................ 3

2.1.1 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3

2.1.2 全系统生产成本控制.......................................................................... 3

2.2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和重点........................................................................ 3

2.2.1 生产成本的内涵.................................................................................. 3

2.2.2 生产成本的重点.................................................................................. 3

2.3 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 4

2.3.1 定额成本法.......................................................................................... 4

2.3.2 责任成本法.......................................................................................... 4

2.3.3 作业成本法.......................................................................................... 4

3 水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5

3.1 水泥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阶段........................................................................ 5

3.1.1 改革开放时期...................................................................................... 5

3.1.2 21世纪新时期..................................................................................... 6

3.2 水泥行业的发展与危机................................................................................ 6

3.2.1 水泥行业的发展.................................................................................. 6

3.2.2 水泥行业的危机.................................................................................. 6

3.3 水泥需求分析................................................................................................ 7

3.3.1 水泥需求弹性差.................................................................................. 7

3.3.2 需求深度化的提高.............................................................................. 7

3.3.3 用户选择范围的增加.......................................................................... 8

3.4 水泥供给分析................................................................................................ 8

3.4.1 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 8

3.4.2 固定成本高.......................................................................................... 8

3.4.3 水泥库存成本高.................................................................................. 9

4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10

4.1 水泥业生产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10

4.1.1 材料费用............................................................................................ 10

4.1.2 采购费用............................................................................................ 10

4.1.3 安全事故费用.....................................................................................11

4.2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突出问题分析.........................................................11

4.2.1 成本观念.............................................................................................11

4.2.2 成本标准.............................................................................................11

4.2.3 采购成本.............................................................................................11

5 海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 13

5.1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有措施以及具体成效...................................... 13

5.1.1 控制材料消耗.................................................................................... 13

5.1.2 控制直接工资.................................................................................... 13

5.1.3 控制燃动力........................................................................................ 13

5.1.4 改善运输系统.................................................................................... 14

5.1.5 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制度................................................................ 14

5.2 海螺水泥成本控制改进措施探索.............................................................. 14 结论 ............................................................................................................................ 16 致谢 ............................................................................................................................ 17 参考文献 . .................................................................................................................. 18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产品市场开发越来越完善,进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占领更大的份额成了每个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难题,控制生产成本就是现在水泥行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水泥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深度研究,来达到对水泥企业成本的控制,以提高竞争力和利润。为了达到目的,我们要对生产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和研究,从原材料到人工,从直接成本到间接成本,在不影响企业正常产出的情况下,做到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提高水泥企业的竞争力,使得水泥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和欧美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 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1],20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管理学家泰罗在其划时代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明确提出以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人生产效率,由此掀开了各国开始研究成本管理的热潮,慢慢形成标准成本体系并为企业所使用。库柏和卡普兰于80年代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论,提出了作业成本法[3],并在90年代形成了作业成本体系,日本和欧美从此开始全面推广以罗伯特. 卡普兰和罗宾. 库柏为代表所建立的面向流程管理的作业成本法管理,这一办法被大多数美国企业所使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成本控制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为分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核算为核心内容的成本控制模式[4];改革开放以后,我们

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中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并努力与我国成本控制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成本控制发展道路[5];近些年国内学者和研究部门主要借助于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思想,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加上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以动态、及时提供各项资源以及各项作业成本为主要目标,以成本节约和改善成本为手段,配合企业尽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并在逐步完善和改进中;而在水泥行业,更多学者探究的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他们极尽全力试图用最廉价的方式改变因水泥厂而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企业环境治理成本。

1.3 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及观察、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选取了海螺公司的个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本文以海螺公司为论述对象,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目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对生产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主要介绍水泥行业的现状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主要写了海螺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与其相应的第五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2 生产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2.1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理论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是由企业全人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全方位成本控制组成。作为新兴的成本理念,它在形成理念与控制范围上与旧有的成本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控制成本的效率、能耗与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地提高。企业应该深入了解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探究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效的生产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全过程和全系统这两种生产成本控制途径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

2.1.1 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将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延伸到生产之前的设计开发与之后的检验使用,以此与前馈控制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前的成本前馈控制,使之能够在一些因素在对生产成本造成影响时进行控制和消除,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将反馈控制的生产与使用阶段与实际情况相联系,通过反馈的数据与信息对控制主体进行分析与调整,使之能够达到前馈控制的预期目标,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新生产成本控制系统[6]。这就是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2.1.2 全系统生产成本控制

全系统成本控制分为分级控制与分责任单位控制,二者结合,相辅相成[7]。首先,分级控制是指各个层次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目标进行成本控制,并使其在行动上和整个系统目标保持统一。分责任单位控制与分级控制在现实企业控制中有一定的重合点,构成这一成本控制结构的是由最低层到最高层各层相应的责任中心,各级责任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都要与整个系统目标一致,最后以分级控制原理实现全系统的成本控制。

2.2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和重点

2.2.1 生产成本的内涵

商品经济的产物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马克思对成本涵义的完整理解是既看耗费,又重视补偿。我国在实践中逐渐明确和完善对生产成本的概念,生产成本的控制应该包括成本预算、材料消耗,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方面。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建立在一个准确合理的成本预算之上的,通过对一个企业的生产

计划和预期目标的了解和分析,制定一份详实可靠的预算计划,一次对标准对成本进行控制。通过作业成本计算, 可以找到制造费用生成的根源,知道那些必不可少,那些可以适当减少消耗。这样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2.2 生产成本的重点

生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材料、人工与费用的总和。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是通过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找到企业生产中的不足,努力抓住每一个环节来降低成本。作业成本法是目前使用很广的一种较精确的成本法,它能够较为准确的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分配到各个工序。这样能够是企业重新调整改造各工序的生产活动和作业,从而达到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2.3 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

2.3.1 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控制法是企业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使用。它是通过设置定额成本来作为控制和分析成本的依据, 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成本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 从而将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融为一体。此外, 定额成本控制法还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水平。但是也有其不足。第一,计算工作量大;第二,不利于明确划分部门直接的责任;第三,需要企业拥有完善的定额成本管理制度,不然不便于成本控制。

2.3.2 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谓可控成本指在责任中心内,能为该责任中心所控制,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确定责任成本的关键是可控性,它不受发生区域的影响。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单位为计算对象来归集的,所反映的是责任单位与各种成本费用的关系。

2.3.3 作业成本法

成本控制理论起源于美国,最开始是由美国人科勒对作业法进行了最初的说明[8]。科勒主要从会计的角度对作业法进行研究,科勒教授在著作《会计师词

典》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随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希望找到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当作业成本法形成并发展后,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是一种集管理与计算为一体的信息系统,扩大了成本计算的范围,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度,加强了产品生产成本与现实的联系,有利于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反馈的信息做成合理的分析和决策的制定。

3 水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水泥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阶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泥行业经历了跟随、追赶和超越引领三个阶段,水泥总产量总体上一直呈增长趋势。

3.1.1 改革开放时期

自1978年以来,由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泥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水泥行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设立了水泥局加强了对水泥行业发展的领导。并且从国外购进了先进的技术,使水泥行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由新式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取代了旧的干法生产线,结束了水泥业长期的生产法之争,指明了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为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水泥行业进行了管理革新,健全和改善了管理体制,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研发,这为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199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达47591万吨,结束了长达45年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3.1.2 21世纪新时期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组了建工局和水泥协会等机构组织,水泥协会加强了对水泥行业的指导和管理,使得水泥行业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市场竞争也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不再像以前一样大打价格战,而是变成了拼技术、拼质量和服务,市场进行了自发性的淘汰和优化,使得水泥行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国家有关司局经过调研考察,大力扶持一些优质的大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加快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集中度,这对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水泥行业的发展与危机

3.2.1 水泥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优惠政策,对水泥行业进行扶持。水泥协会在海螺展开研讨会,解放和开放了大家的思想,新型干法迅速的推广开来,占到了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也大大降低,进入门槛减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水泥行业,从而为新世

纪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水泥行业在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终于实现,生产的集中度提高导致企业不断地集中化发展,大型企业的领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产业产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已经成功出口到国外,中国终于成长为一个水泥强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水泥行业已经发展到极致了,已经没有问题了,在美好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危机。

3.2.2 水泥行业的危机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开始步入增长缓速稳定的状态。水泥行业也在从过往的以快速和多量为主,转向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品种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主旋律。2015年水泥行业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在国内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水泥的使用大户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都在减少,进而导致水泥需求低迷同时,一批违规的新增生产线仍会大量生产水泥,给市场带来冲击,所以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二,从生产成本的构成角度看,原材料和动力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产品的价格却由于需求的减少提不上去,使得企业利润减低,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水泥企业在亏损。

第三,产能过剩,一方面是生产技术的提高;一方面是生产线越来越多,当大型企业为了优化市场,进行收购淘汰落后生产线的时候,一些人在大量新建,以便卖给大型企业来牟取利润。

最后,从价格波动的趋势看,水泥行业在整个2015年至2016年的价格与收益一直在下降,创下了历年来的新低,尽管偶有回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个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与稳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不知水泥行业何时能走出寒冬。

3.3 水泥需求分析

3.3.1 水泥需求弹性差

水泥的需求弹性很差,也没有替代品,需要的时候就买,不需要的时候

降价也没有人会买,因为水泥的储存期短,库存成本高,在不需要的时候买入会遭受损失,也不会受到替代品价格的冲击而影响销量,所以水泥的价格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能够决定水泥需求的是经济发展与居民人均收入相联系。当国家推行扩大内需的时候,就会加大对基建的投资, 这会增加市场对水泥的需求。而价格对水泥总需求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水泥存储成本高,如果不是需要水泥,一般是不会买的,即使水泥的价格相对较便宜。水泥产业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来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水泥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10]。

3.3.2 需求深度化的提高

需求的深度化逐步出现,以前人们认为,水泥都是一样的,只要质量好就行。但随着用户对产品分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用户对水泥种类、质量、包装、运输时间、购买便捷度、付款方式、采购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为他们制定符合他们要求的特色产品,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尽力为用户打造一个舒适的购物氛围[11]。

3.3.3 用户选择范围的增加

用户的选择范围大大增加。由于大量水泥企业的兴起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水泥行业的总量远远高于需求,而且随着交通的发达,运输的成本降低,这使得用户的选择更加的灵活多变。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来谋求生存,这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危机与压力。

3.4 水泥供给分析

鉴于水泥行业目前中小型企业多、分布地集中以及产能过剩的状况,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方针,希望能够改善这种局面,但收效甚微,水泥总产量还是在逐年增加。

3.4.1 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

由于没有替代品,且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这使得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进入行业的门槛降低。由于技术进步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及有实力的投资者对行业的看好,其中以外资为代表。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使行业的生产力再一次得到了提升[12]。而且,生产区域化,由于对水泥生产原料需求量较大,为了节省运输成

本的目的,厂址往往选择集中在原材料产地附近,使的区域内的竞争激烈。

3.4.2 固定成本高

大的企业需要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以最大的生产力来生产并摊销固定成本,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进而使产品价格的增加,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且水泥生产设备具有专用性和单一性,其折旧价值低,导致企业很难退出水泥市场,机会成本很高。除非政府因为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划而强制淘汰,或者同行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不然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就使得机会成本很高。所以企业会选择去大量生产产品。

3.4.3 水泥库存成本高

由于水泥的有效期较短,当大量生产后就会堆积在仓库中,而且修建仓库的投资成本较高,回本期较长,企业就需要面临货物堆积和现金周转困难的局面,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价格大于成本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去降价销售而不是停产,这就导致水泥的供给量一直居高不下。

4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现状

4.1 水泥业生产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水泥成本构成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部分组成,具体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水泥行业人工费用基本上存在超资严重的现象。有的企业人员配置严重超标,大量的高技术工种人员出现闲置的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普通工人的数量也存在超标的情况。一个人的工作却分配两个人来做,致使工人存在依赖心理,工作效率不增反降,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使得企业人工费用居高不下[13]。

4.1.1 材料费用

材料费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材料成本在水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一般经验值为55%-65%,因此它在水泥企业生产成本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控制住了材料成本,就控制住了生产成本,就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

4.1.2 采购费用

在采购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购入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时,随意采购的现象很严重,根本不管能不能用的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和浪费。有的企业的采购人员不是业内人员,不懂得分辨材料的好坏,对材料行情也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了可能高价买到的却是劣质产品,这就需要重新购买,加大了企业采购成本[14]。也有企业采购人员为了利益, 故意购买更多的、不达标的材料,好收取回扣,这也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

4.1.3 安全事故费用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多数企业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进程,还打击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员工与领导在思想上大意麻痹,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混乱, 职工生产时没有章程和安全生产指导,机械设备年久失修,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2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突出问题分析

水泥行业属于周期性的投资,公司利润的大幅度提高并不是来源于产品价格的提高,所以应该采用更高标准的生产成本控制。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产品价格低,而且市场需求量没有增加,价格不升反降,企业间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因此, 生产成本控制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竞争的核心。

水泥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支出主要是煤和电,由于这两项在水泥制造业中占用较高的成本比重。近几年还落得动力支出一直居高不下。原材料在制造业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成本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15]。水泥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有石灰石、粘土等,虽然海螺公司一直在进行生产成本方面的控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成本的依旧在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的比率还超过了50%,成本还是很高。生产成本控制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成本观念

缺乏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理念。海螺水泥受军品影响深远。使得海螺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产品的质量,不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管理人员更是以产品质量为第一目标,忽略了对品生产成本的控制[16]。在公司生产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对生产成本控制不重视的时候, 公司为了满足抢占市场和过剩发展的需求,不计成本的大量生产产品。

4.2.2 成本标准

现行成本控制标准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目前,海螺水泥还是使用的责任结合定额这种过时的成本制度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由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过往的数据制订出的产品生产耗费限额,海螺公司使用的这种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不能满足公司的运行。海螺水泥的成本涉及各个分公司的每个职能部门和制造单位,成本构成内容非常广泛,产品工艺复杂,产品种类较多,致使公司成本管理数据缺失严重,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产品成本,无法作为制定生产成本限额的依据。以此为主制定的价格忽视了市场对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可接受性。

4.2.3 采购成本

忽视产品采购成本控制。水泥行业的采购主要指与公司原材料、设备备件、燃料动力等外购物资的采购。采购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买到质量和价格合适的材料,目前,海螺水泥缺乏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对市场产品的供应信息缺乏

足够了解,无法制定符合企业利益与市场行情的购买标准,没有切实可行的购买标准,这就使得海螺企业无法有效的对采购环节进行控制。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赏罚机制,任务完成的好也没有奖励,完成的不好也没有惩罚,这就使得采购人员失去了动力,只想着在限定的时间内买到生产所需的材料,就完成了任务,而不会想采购物美价廉的产品去帮企业降低成本。

5 海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5.1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有措施以及具体成效

海螺作为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导者,在其它企业还在埋头生产的时候,就率先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市场的探索,以扩张市场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赢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其他的水泥企业指明了一个改革和前进的方向。

目前,海螺水泥产品成本控制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海螺水泥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将其分配到成本中去,扩大了控制的范围,不在仅限于料工费,还有动力和质量成本等要素需要进行控制。

5.1.1 控制材料消耗

控制材料的消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控制材料的价格,这个需要在采购过程中进行控制。另一个是控制住材料的用量,通过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材料消耗制定定额材料消耗,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定额来控制材料消耗,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还要强化物资盘存制度,每次材料的进出都要进行登记,出现意外要及时说明,严格的执行物资盘存制度,真正做到控制好材料消耗。

5.1.2 控制直接工资

海螺公司对生产职工进行了调查,精简了生产环节,辞退了许多闲置的,存在不合理的工人,增加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要严格控制工资水平的增幅,不能够太低,这样会打击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劳动生产率;也不能够太高,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工资费用,增加企业的盈利压力。

5.1.3 控制燃动力

要控制燃动力成本,主要控制燃动力使用时间和用量。控制燃动力使用时间需要统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统一时间生产,不要为一两个环节而浪费动力。企业应该使用高效节能的动力设备来减少动力成本的支出。

5.1.4 改善运输系统

由于陆路的运输成本持续走高,我们可以尽可能通过水运来降低原材料的运

输成本。也可以积极寻求长期的运输伙伴,借此享受到更优惠的运输价格。海螺公司的分公司遍布各地,可以借助这个优势发展物流行业,统筹运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不仅能够形成新的利益点,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加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5.1.5 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制度

这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还有利于材料的保存和看管。健全的采购制度应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业绩调查和考核,防止采购人员吃拿卡要,购买不达标的劣质材料,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企业的长期供应商要建立档案,在这之前对供应商的信誉还有产品进行调查,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归档。

海螺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成本控制策略,终于控制住了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在2014年这一年,水泥的单位成本下降了4.3元,低于预计单位成本2.4元,在市场需求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产品的利润有了新的提高,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极大的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

5.2 海螺水泥成本控制改进措施探索

水泥行业是高成本,高能耗的企业,这使得市场成本控制问题成为各大型水泥企业的重点。虽然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是的生产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有下降的空间。目前海螺水泥使用的定额成本控制法忽视了市场对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可接受性,往往生产出市场不能接受的产品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而且生产成本不仅要控制生产要素,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也在间接的影响这生产成本。一旦确定了生产流程和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生产成本就有局限性了。因此,尽量在设计研发阶段就设计好生产成本的控制。

另外根据海螺水泥成本控制现状及全面成本控制途径,本研究对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希望对其成本控制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第一,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的价格应该放眼全球,在货币升值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加大原材料的进口比重,降低原材料的总体价格。要不断发展新的优质供应商,通过货比三家的原则来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订购。

第二,按需采购。除了紧急或意外采购外,其他的所有采购都需要提前递交报告,报告应该标明采购的数量、参考价格、材料品质等,由采购主管部门进行

了认真的审核并批准之后,采购人员才能够进行采购,而且必须要严格的按照采购清单来进行采购。并且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比如提前采购,将材料按时入库,不能因为材料不足打乱生产计划,造成停工成本。

第三,延长产业链。水泥制造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需要的废品,我们不能够置之不理,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废物,比如生成过程中的粉尘,我们要进行吸收再利用,投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使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量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以在上游产业中寻找着力点,购买原材料矿进行深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材料的质量成本。市场讲究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优质的材料总是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价格,但我们购买材料的时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是购买贵的还是便宜的,但是便宜没好货,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购买更便宜的材料。

第五,要不断寻求研发新能源新材料。只有扩大选择的范围,找到更加适合水泥的生产材料,使得生产的水泥能够被市场和企业认同,更加具有竞争力,这样水泥行业才能一直走下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这需要全体水泥人的努力。

结 论

水泥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制造业,他对于人民生产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同时,他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影响。自新世纪以来,水泥行业等到了飞速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水泥行业的生产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企业兼并重组的发生,是的水泥行业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自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的告诉发展,使得对水泥的需求增大。这些有利因素是的水泥行业迎来了一个稳定的告诉发展时期。

但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水泥需求开始停止增长,而水泥行业任然产能过剩,而且由于水泥行业具有高度的专用性,退出成本高,使得企业的产能无法得到释放,整个行业面临调整。

水泥行业应该怎样走出困境。个人觉得一方面应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样就能够通过降低价格刺激市场,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寻求产业转型,走出一条“低能耗、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型水泥发展道路,更有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延迟产业链,增加企业新的利润点,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致 谢

本论文在李华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参考文献

[1] Anna Dubois.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cross boundaries of firms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0(5):16-21.

[2] Klaus,Ronald Glitch,Andreas Wald,Jayden Motswana.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Cycle Cost Analysis Models 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J].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2009,45(1):22-25.

[3] Mollohan. Strategic Management Dynamics[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2011,62(5):34-39.

[4] 王雄元,张鹏. 战略成本管理[M]. 保定:原子能出版社,2007:17-123.

[5] 杨林炜.ERP 环境下水泥生产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探析[M] . 商业会计,2015

(23):109-110

[6] 王敏. 加强成本管理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M].四川冶金,2011(33):78-79.

[7] 于长春. 信息化基础上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研究[M].中国总会计师,2010(9):20.

[8] 赵艳琴. 浅析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M].建材发展导向,2014(02):54.

[9] 韩其成. 着眼需求分析,紧盯政策变化[J].证券市场周刊,2013(06):39.

[10] 王拓,王菁,刘大阳. 水泥行业发展趋势[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06):319.

[11] 王彦奇. 河南水泥行业的经济学分析[M].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9):63-69.

[12] 孙玲玲. 鉴于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期),2015(03):52.

[13] 王复生. 关于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2(08):37.

[14] 王晓琳. 新形势下水泥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的相关问题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168.

[15] 王茜. 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公用事业财会,2012(01):17-18.

[16] 叶文添,李六军,胡晓琳. 海螺水泥:低成本的疯狂水泥帝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03):19-21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问题分析

——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 要 伴随着国内水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质量越来越接近,产品产能过剩,大多数企业很难再利用技术优势赚取巨额利润,加上原材料和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企业若想要占得先机,就要想办法通过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截止2015年9月底,全国共有3389家水泥制造企业,亏损面达39%,西北、华北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中南、华东、西南、东北利润大幅下滑,2015年9月,水泥行业综合预警指数为74.1点,全行业处于偏冷区间,由于现在正处在水泥行业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的时候,小型的水泥企业很难面对大型企业的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的强烈冲击,主导未来水泥市场的,还是那些少数的行业领导者。身为水泥行业佼佼者,特别是占据国内华东地区主要市场的海螺水泥就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生产成本,以此开拓更多市场并巩固自己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本文通过以海螺公司为案例来对我国水泥行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控制生产成本的办法,以便可以借此改变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和现状,使得他们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关键词:生产成本控制;水泥行业;海螺公司

Analysis Problems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Cost Control of Conch

Abstract

Now,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domestic cement enterprises, product quality is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to, product of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enterprise is difficult to reuse technology advantage to earn huge profits, and material and labor costs increase, so you want to take advantage, to think of a way through the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to improv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2015, the national total of 3389 ce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percentage of loss-incurring enterprises was 39%, and the northwest, north China is in a state of industry-wide losses, central south, east China, southwest, northeast profit fell sharply , in September 2015, the cement industry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index was 74.1 points, the industry in cold area. Because now is in the cement industry to adjust industrial layout and structure, small cement enterprises difficult to face technology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impact of capital, management, and other advantages, leading the cement market in the future, there are still a few industry leaders. As the leader in the cement industry of An Hui Conch Cement requires by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production costs, in order to seize the market and to consolidate its position as the industry leader.The conch company case on the status of China's cement industry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cost of conch enterpris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research, hoping to find a wa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st of production, so that she can take the change of industry production cost structure and the present status, makes the enterprise can b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will continue to progress, to success.

Keywords : Cost control, Cement industry, Conch company

目 录

1 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2 生产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 ................................................................................. 3

2.1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理论................................................................................ 3

2.1.1 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3

2.1.2 全系统生产成本控制.......................................................................... 3

2.2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和重点........................................................................ 3

2.2.1 生产成本的内涵.................................................................................. 3

2.2.2 生产成本的重点.................................................................................. 3

2.3 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 4

2.3.1 定额成本法.......................................................................................... 4

2.3.2 责任成本法.......................................................................................... 4

2.3.3 作业成本法.......................................................................................... 4

3 水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5

3.1 水泥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阶段........................................................................ 5

3.1.1 改革开放时期...................................................................................... 5

3.1.2 21世纪新时期..................................................................................... 6

3.2 水泥行业的发展与危机................................................................................ 6

3.2.1 水泥行业的发展.................................................................................. 6

3.2.2 水泥行业的危机.................................................................................. 6

3.3 水泥需求分析................................................................................................ 7

3.3.1 水泥需求弹性差.................................................................................. 7

3.3.2 需求深度化的提高.............................................................................. 7

3.3.3 用户选择范围的增加.......................................................................... 8

3.4 水泥供给分析................................................................................................ 8

3.4.1 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 8

3.4.2 固定成本高.......................................................................................... 8

3.4.3 水泥库存成本高.................................................................................. 9

4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10

4.1 水泥业生产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10

4.1.1 材料费用............................................................................................ 10

4.1.2 采购费用............................................................................................ 10

4.1.3 安全事故费用.....................................................................................11

4.2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突出问题分析.........................................................11

4.2.1 成本观念.............................................................................................11

4.2.2 成本标准.............................................................................................11

4.2.3 采购成本.............................................................................................11

5 海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 ............................................................................... 13

5.1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有措施以及具体成效...................................... 13

5.1.1 控制材料消耗.................................................................................... 13

5.1.2 控制直接工资.................................................................................... 13

5.1.3 控制燃动力........................................................................................ 13

5.1.4 改善运输系统.................................................................................... 14

5.1.5 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制度................................................................ 14

5.2 海螺水泥成本控制改进措施探索.............................................................. 14 结论 ............................................................................................................................ 16 致谢 ............................................................................................................................ 17 参考文献 . .................................................................................................................. 18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产品市场开发越来越完善,进步的空间也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占领更大的份额成了每个企业所必须面对的难题,控制生产成本就是现在水泥行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对水泥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深度研究,来达到对水泥企业成本的控制,以提高竞争力和利润。为了达到目的,我们要对生产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和研究,从原材料到人工,从直接成本到间接成本,在不影响企业正常产出的情况下,做到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提高水泥企业的竞争力,使得水泥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和欧美一直对成本管理进行研究,并且很早就认识到成本竞争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技术、质量、服务、成本) 的核心。他们将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视为企部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绩效指标。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西蒙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1],20世纪初期,美国工程师、管理学家泰罗在其划时代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2],明确提出以计件工资制和标准化工作原理来控制工人生产效率,由此掀开了各国开始研究成本管理的热潮,慢慢形成标准成本体系并为企业所使用。库柏和卡普兰于80年代借鉴了斯坦伯斯的理论,提出了作业成本法[3],并在90年代形成了作业成本体系,日本和欧美从此开始全面推广以罗伯特. 卡普兰和罗宾. 库柏为代表所建立的面向流程管理的作业成本法管理,这一办法被大多数美国企业所使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成本控制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为分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探索以建立和完善企业经济核算为核心内容的成本控制模式[4];改革开放以后,我们

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中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并努力与我国成本控制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成本控制发展道路[5];近些年国内学者和研究部门主要借助于从国外引进的管理思想,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加上作业成本管理为基础,以动态、及时提供各项资源以及各项作业成本为主要目标,以成本节约和改善成本为手段,配合企业尽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并在逐步完善和改进中;而在水泥行业,更多学者探究的是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他们极尽全力试图用最廉价的方式改变因水泥厂而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企业环境治理成本。

1.3 论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以及观察、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选取了海螺公司的个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本文以海螺公司为论述对象,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目的、国内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对生产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主要介绍水泥行业的现状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章主要写了海螺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与其相应的第五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2 生产成本控制理论概述

2.1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理论

全面生产成本控制是由企业全人员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全方位成本控制组成。作为新兴的成本理念,它在形成理念与控制范围上与旧有的成本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控制成本的效率、能耗与范围等方面有着显著地提高。企业应该深入了解该企业成本控制现状,探究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高效的生产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全过程和全系统这两种生产成本控制途径实现对企业成本的控制管理。

2.1.1 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将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延伸到生产之前的设计开发与之后的检验使用,以此与前馈控制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前的成本前馈控制,使之能够在一些因素在对生产成本造成影响时进行控制和消除,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将反馈控制的生产与使用阶段与实际情况相联系,通过反馈的数据与信息对控制主体进行分析与调整,使之能够达到前馈控制的预期目标,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新生产成本控制系统[6]。这就是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2.1.2 全系统生产成本控制

全系统成本控制分为分级控制与分责任单位控制,二者结合,相辅相成[7]。首先,分级控制是指各个层次的子系统按照各自目标进行成本控制,并使其在行动上和整个系统目标保持统一。分责任单位控制与分级控制在现实企业控制中有一定的重合点,构成这一成本控制结构的是由最低层到最高层各层相应的责任中心,各级责任中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都要与整个系统目标一致,最后以分级控制原理实现全系统的成本控制。

2.2 生产成本控制的内涵和重点

2.2.1 生产成本的内涵

商品经济的产物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马克思对成本涵义的完整理解是既看耗费,又重视补偿。我国在实践中逐渐明确和完善对生产成本的概念,生产成本的控制应该包括成本预算、材料消耗,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方面。生产成本的控制是建立在一个准确合理的成本预算之上的,通过对一个企业的生产

计划和预期目标的了解和分析,制定一份详实可靠的预算计划,一次对标准对成本进行控制。通过作业成本计算, 可以找到制造费用生成的根源,知道那些必不可少,那些可以适当减少消耗。这样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2.2 生产成本的重点

生产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材料、人工与费用的总和。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是通过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找到企业生产中的不足,努力抓住每一个环节来降低成本。作业成本法是目前使用很广的一种较精确的成本法,它能够较为准确的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分配到各个工序。这样能够是企业重新调整改造各工序的生产活动和作业,从而达到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实现全过程生产成本控制。

2.3 生产成本控制的方法

2.3.1 定额成本法

定额成本控制法是企业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 以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使用。它是通过设置定额成本来作为控制和分析成本的依据, 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对成本形成全过程的全面控制, 从而将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融为一体。此外, 定额成本控制法还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水平。但是也有其不足。第一,计算工作量大;第二,不利于明确划分部门直接的责任;第三,需要企业拥有完善的定额成本管理制度,不然不便于成本控制。

2.3.2 责任成本法

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单位或个人)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为范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所谓可控成本指在责任中心内,能为该责任中心所控制,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确定责任成本的关键是可控性,它不受发生区域的影响。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单位为计算对象来归集的,所反映的是责任单位与各种成本费用的关系。

2.3.3 作业成本法

成本控制理论起源于美国,最开始是由美国人科勒对作业法进行了最初的说明[8]。科勒主要从会计的角度对作业法进行研究,科勒教授在著作《会计师词

典》中指出“作业就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项规划以及一项重要经营的各个具体活动所做出的贡献”。随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希望找到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当作业成本法形成并发展后,迅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是一种集管理与计算为一体的信息系统,扩大了成本计算的范围,提高了成本计算的准确度,加强了产品生产成本与现实的联系,有利于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反馈的信息做成合理的分析和决策的制定。

3 水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3.1 水泥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阶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消费国,是增长最快的国家[9]。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泥行业经历了跟随、追赶和超越引领三个阶段,水泥总产量总体上一直呈增长趋势。

3.1.1 改革开放时期

自1978年以来,由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水泥的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水泥行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设立了水泥局加强了对水泥行业发展的领导。并且从国外购进了先进的技术,使水泥行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由新式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取代了旧的干法生产线,结束了水泥业长期的生产法之争,指明了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为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水泥行业进行了管理革新,健全和改善了管理体制,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研发,这为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1995年,我国水泥总产量达47591万吨,结束了长达45年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3.1.2 21世纪新时期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重组了建工局和水泥协会等机构组织,水泥协会加强了对水泥行业的指导和管理,使得水泥行业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市场竞争也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不再像以前一样大打价格战,而是变成了拼技术、拼质量和服务,市场进行了自发性的淘汰和优化,使得水泥行业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国家有关司局经过调研考察,大力扶持一些优质的大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加快了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了生产集中度,这对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 水泥行业的发展与危机

3.2.1 水泥行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优惠政策,对水泥行业进行扶持。水泥协会在海螺展开研讨会,解放和开放了大家的思想,新型干法迅速的推广开来,占到了生产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了行业的主流。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也大大降低,进入门槛减低,使得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水泥行业,从而为新世

纪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水泥行业在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终于实现,生产的集中度提高导致企业不断地集中化发展,大型企业的领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自主研发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产业产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已经成功出口到国外,中国终于成长为一个水泥强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水泥行业已经发展到极致了,已经没有问题了,在美好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危机。

3.2.2 水泥行业的危机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开始步入增长缓速稳定的状态。水泥行业也在从过往的以快速和多量为主,转向以科技创新、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品种质量和效益为发展主旋律。2015年水泥行业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在国内经济减速的大背景下,水泥的使用大户房地产和基础建设都在减少,进而导致水泥需求低迷同时,一批违规的新增生产线仍会大量生产水泥,给市场带来冲击,所以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二,从生产成本的构成角度看,原材料和动力的价格都在上涨,而产品的价格却由于需求的减少提不上去,使得企业利润减低,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水泥企业在亏损。

第三,产能过剩,一方面是生产技术的提高;一方面是生产线越来越多,当大型企业为了优化市场,进行收购淘汰落后生产线的时候,一些人在大量新建,以便卖给大型企业来牟取利润。

最后,从价格波动的趋势看,水泥行业在整个2015年至2016年的价格与收益一直在下降,创下了历年来的新低,尽管偶有回升,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个水泥行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与稳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不知水泥行业何时能走出寒冬。

3.3 水泥需求分析

3.3.1 水泥需求弹性差

水泥的需求弹性很差,也没有替代品,需要的时候就买,不需要的时候

降价也没有人会买,因为水泥的储存期短,库存成本高,在不需要的时候买入会遭受损失,也不会受到替代品价格的冲击而影响销量,所以水泥的价格和价格没有太大关系。能够决定水泥需求的是经济发展与居民人均收入相联系。当国家推行扩大内需的时候,就会加大对基建的投资, 这会增加市场对水泥的需求。而价格对水泥总需求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水泥存储成本高,如果不是需要水泥,一般是不会买的,即使水泥的价格相对较便宜。水泥产业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速度,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发展来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水泥的需求量将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10]。

3.3.2 需求深度化的提高

需求的深度化逐步出现,以前人们认为,水泥都是一样的,只要质量好就行。但随着用户对产品分类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用户对水泥种类、质量、包装、运输时间、购买便捷度、付款方式、采购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企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不同为他们制定符合他们要求的特色产品,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尽力为用户打造一个舒适的购物氛围[11]。

3.3.3 用户选择范围的增加

用户的选择范围大大增加。由于大量水泥企业的兴起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水泥行业的总量远远高于需求,而且随着交通的发达,运输的成本降低,这使得用户的选择更加的灵活多变。企业不得不降低价格来谋求生存,这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危机与压力。

3.4 水泥供给分析

鉴于水泥行业目前中小型企业多、分布地集中以及产能过剩的状况,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方针,希望能够改善这种局面,但收效甚微,水泥总产量还是在逐年增加。

3.4.1 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

由于没有替代品,且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一直处在供大于求的情况,这使得水泥的供给缺乏弹性。进入行业的门槛降低。由于技术进步和设备价格的下降,以及有实力的投资者对行业的看好,其中以外资为代表。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使行业的生产力再一次得到了提升[12]。而且,生产区域化,由于对水泥生产原料需求量较大,为了节省运输成

本的目的,厂址往往选择集中在原材料产地附近,使的区域内的竞争激烈。

3.4.2 固定成本高

大的企业需要充分发挥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以最大的生产力来生产并摊销固定成本,否则就容易导致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进而使产品价格的增加,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且水泥生产设备具有专用性和单一性,其折旧价值低,导致企业很难退出水泥市场,机会成本很高。除非政府因为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划而强制淘汰,或者同行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不然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这就使得机会成本很高。所以企业会选择去大量生产产品。

3.4.3 水泥库存成本高

由于水泥的有效期较短,当大量生产后就会堆积在仓库中,而且修建仓库的投资成本较高,回本期较长,企业就需要面临货物堆积和现金周转困难的局面,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价格大于成本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去降价销售而不是停产,这就导致水泥的供给量一直居高不下。

4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现状

4.1 水泥业生产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

水泥成本构成主要是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大部分组成,具体人工费用比例随特定项目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水泥行业人工费用基本上存在超资严重的现象。有的企业人员配置严重超标,大量的高技术工种人员出现闲置的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普通工人的数量也存在超标的情况。一个人的工作却分配两个人来做,致使工人存在依赖心理,工作效率不增反降,大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也使得企业人工费用居高不下[13]。

4.1.1 材料费用

材料费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费用以及材料租赁费等。材料成本在水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重的比例,一般经验值为55%-65%,因此它在水泥企业生产成本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控制住了材料成本,就控制住了生产成本,就能够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主导位置。

4.1.2 采购费用

在采购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在购入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时,随意采购的现象很严重,根本不管能不能用的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压和浪费。有的企业的采购人员不是业内人员,不懂得分辨材料的好坏,对材料行情也不是很熟悉,这就导致了可能高价买到的却是劣质产品,这就需要重新购买,加大了企业采购成本[14]。也有企业采购人员为了利益, 故意购买更多的、不达标的材料,好收取回扣,这也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成本的增加。

4.1.3 安全事故费用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多数企业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企业的生产进程,还打击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员工与领导在思想上大意麻痹,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混乱, 职工生产时没有章程和安全生产指导,机械设备年久失修,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等,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这些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4.2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突出问题分析

水泥行业属于周期性的投资,公司利润的大幅度提高并不是来源于产品价格的提高,所以应该采用更高标准的生产成本控制。近年来,我国水泥行业产品价格低,而且市场需求量没有增加,价格不升反降,企业间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因此, 生产成本控制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竞争的核心。

水泥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支出主要是煤和电,由于这两项在水泥制造业中占用较高的成本比重。近几年还落得动力支出一直居高不下。原材料在制造业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成本控制首当其冲的就是原材料[15]。水泥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有石灰石、粘土等,虽然海螺公司一直在进行生产成本方面的控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成本的依旧在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的比率还超过了50%,成本还是很高。生产成本控制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2.1 成本观念

缺乏产品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理念。海螺水泥受军品影响深远。使得海螺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产品的质量,不注重对生产成本的控制,管理人员更是以产品质量为第一目标,忽略了对品生产成本的控制[16]。在公司生产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对生产成本控制不重视的时候, 公司为了满足抢占市场和过剩发展的需求,不计成本的大量生产产品。

4.2.2 成本标准

现行成本控制标准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目前,海螺水泥还是使用的责任结合定额这种过时的成本制度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由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过往的数据制订出的产品生产耗费限额,海螺公司使用的这种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不能满足公司的运行。海螺水泥的成本涉及各个分公司的每个职能部门和制造单位,成本构成内容非常广泛,产品工艺复杂,产品种类较多,致使公司成本管理数据缺失严重,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产品成本,无法作为制定生产成本限额的依据。以此为主制定的价格忽视了市场对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可接受性。

4.2.3 采购成本

忽视产品采购成本控制。水泥行业的采购主要指与公司原材料、设备备件、燃料动力等外购物资的采购。采购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买到质量和价格合适的材料,目前,海螺水泥缺乏完善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对市场产品的供应信息缺乏

足够了解,无法制定符合企业利益与市场行情的购买标准,没有切实可行的购买标准,这就使得海螺企业无法有效的对采购环节进行控制。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赏罚机制,任务完成的好也没有奖励,完成的不好也没有惩罚,这就使得采购人员失去了动力,只想着在限定的时间内买到生产所需的材料,就完成了任务,而不会想采购物美价廉的产品去帮企业降低成本。

5 海螺公司成本控制措施

5.1 海螺公司生产成本控制现有措施以及具体成效

海螺作为我国水泥行业的领导者,在其它企业还在埋头生产的时候,就率先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成本的控制和对市场的探索,以扩张市场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赢得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为其他的水泥企业指明了一个改革和前进的方向。

目前,海螺水泥产品成本控制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成本进行控制。海螺水泥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根据消耗资源的因果关系将其分配到成本中去,扩大了控制的范围,不在仅限于料工费,还有动力和质量成本等要素需要进行控制。

5.1.1 控制材料消耗

控制材料的消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控制材料的价格,这个需要在采购过程中进行控制。另一个是控制住材料的用量,通过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的材料消耗制定定额材料消耗,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定额来控制材料消耗,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重要方法。还要强化物资盘存制度,每次材料的进出都要进行登记,出现意外要及时说明,严格的执行物资盘存制度,真正做到控制好材料消耗。

5.1.2 控制直接工资

海螺公司对生产职工进行了调查,精简了生产环节,辞退了许多闲置的,存在不合理的工人,增加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要严格控制工资水平的增幅,不能够太低,这样会打击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降低劳动生产率;也不能够太高,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工资费用,增加企业的盈利压力。

5.1.3 控制燃动力

要控制燃动力成本,主要控制燃动力使用时间和用量。控制燃动力使用时间需要统筹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统一时间生产,不要为一两个环节而浪费动力。企业应该使用高效节能的动力设备来减少动力成本的支出。

5.1.4 改善运输系统

由于陆路的运输成本持续走高,我们可以尽可能通过水运来降低原材料的运

输成本。也可以积极寻求长期的运输伙伴,借此享受到更优惠的运输价格。海螺公司的分公司遍布各地,可以借助这个优势发展物流行业,统筹运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不仅能够形成新的利益点,还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物流费用,加强企业产品竞争力。

5.1.5 建立健全的材料采购制度

这不仅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还有利于材料的保存和看管。健全的采购制度应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业绩调查和考核,防止采购人员吃拿卡要,购买不达标的劣质材料,给企业带来损失。对企业的长期供应商要建立档案,在这之前对供应商的信誉还有产品进行调查,经过严格审查才能归档。

海螺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成本控制策略,终于控制住了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在2014年这一年,水泥的单位成本下降了4.3元,低于预计单位成本2.4元,在市场需求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产品的利润有了新的提高,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极大的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

5.2 海螺水泥成本控制改进措施探索

水泥行业是高成本,高能耗的企业,这使得市场成本控制问题成为各大型水泥企业的重点。虽然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是的生产成本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有下降的空间。目前海螺水泥使用的定额成本控制法忽视了市场对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可接受性,往往生产出市场不能接受的产品导致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而且生产成本不仅要控制生产要素,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也在间接的影响这生产成本。一旦确定了生产流程和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控制生产成本就有局限性了。因此,尽量在设计研发阶段就设计好生产成本的控制。

另外根据海螺水泥成本控制现状及全面成本控制途径,本研究对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希望对其成本控制具有一些参考价值。

第一,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的价格应该放眼全球,在货币升值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加大原材料的进口比重,降低原材料的总体价格。要不断发展新的优质供应商,通过货比三家的原则来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进行订购。

第二,按需采购。除了紧急或意外采购外,其他的所有采购都需要提前递交报告,报告应该标明采购的数量、参考价格、材料品质等,由采购主管部门进行

了认真的审核并批准之后,采购人员才能够进行采购,而且必须要严格的按照采购清单来进行采购。并且需要考虑到现实情况,比如提前采购,将材料按时入库,不能因为材料不足打乱生产计划,造成停工成本。

第三,延长产业链。水泥制造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不需要的废品,我们不能够置之不理,这样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我们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废物,比如生成过程中的粉尘,我们要进行吸收再利用,投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使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热量被充分的利用起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以在上游产业中寻找着力点,购买原材料矿进行深加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

第四,材料的质量成本。市场讲究的是一分钱一分货,优质的材料总是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价格,但我们购买材料的时候,就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是购买贵的还是便宜的,但是便宜没好货,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购买更便宜的材料。

第五,要不断寻求研发新能源新材料。只有扩大选择的范围,找到更加适合水泥的生产材料,使得生产的水泥能够被市场和企业认同,更加具有竞争力,这样水泥行业才能一直走下去,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这需要全体水泥人的努力。

结 论

水泥行业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制造业,他对于人民生产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同时,他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影响。自新世纪以来,水泥行业等到了飞速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水泥行业的生产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企业兼并重组的发生,是的水泥行业开始了自上而下的、自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国民经济的告诉发展,使得对水泥的需求增大。这些有利因素是的水泥行业迎来了一个稳定的告诉发展时期。

但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水泥需求开始停止增长,而水泥行业任然产能过剩,而且由于水泥行业具有高度的专用性,退出成本高,使得企业的产能无法得到释放,整个行业面临调整。

水泥行业应该怎样走出困境。个人觉得一方面应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样就能够通过降低价格刺激市场,增加消费。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寻求产业转型,走出一条“低能耗、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型水泥发展道路,更有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延迟产业链,增加企业新的利润点,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致 谢

本论文在李华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参考文献

[1] Anna Dubois.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 across boundaries of firms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3,30(5):16-21.

[2] Klaus,Ronald Glitch,Andreas Wald,Jayden Motswana.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Cycle Cost Analysis Models 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J].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2009,45(1):22-25.

[3] Mollohan. Strategic Management Dynamics[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2011,62(5):34-39.

[4] 王雄元,张鹏. 战略成本管理[M]. 保定:原子能出版社,2007:17-123.

[5] 杨林炜.ERP 环境下水泥生产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探析[M] . 商业会计,2015

(23):109-110

[6] 王敏. 加强成本管理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M].四川冶金,2011(33):78-79.

[7] 于长春. 信息化基础上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系研究[M].中国总会计师,2010(9):20.

[8] 赵艳琴. 浅析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M].建材发展导向,2014(02):54.

[9] 韩其成. 着眼需求分析,紧盯政策变化[J].证券市场周刊,2013(06):39.

[10] 王拓,王菁,刘大阳. 水泥行业发展趋势[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06):319.

[11] 王彦奇. 河南水泥行业的经济学分析[M].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09):63-69.

[12] 孙玲玲. 鉴于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成本控制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期),2015(03):52.

[13] 王复生. 关于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究[J].时代金融(下旬),2012(08):37.

[14] 王晓琳. 新形势下水泥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的相关问题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6):168.

[15] 王茜. 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公用事业财会,2012(01):17-18.

[16] 叶文添,李六军,胡晓琳. 海螺水泥:低成本的疯狂水泥帝国[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03):19-21


相关文章

  •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本题纲只作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参考方向,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论文题目: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择本提纲之外的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1.选题要符合专业方向: 2.题目不应该太大: 3.以应用研 ...查看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查看


  • 2013论文选题
  • 2013年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会计方向: 1.„„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分析 2.采矿行业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应用研究--由××矿业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 3.××养殖企业生物资产价值计量研究--以××公司为例 4.保险业会计新政下准备金 ...查看


  • 自考工商本科论文题目
  • 湖北省高考教育自学考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考专业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说 明 : 1.上面所列选题为参考选题,考生可根据自己专业方向选择. 2.考生可自拟论文题目,但所拟题目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查看


  • 企业并购成本及存在的问题毕业论文
  • 企业并购成本及存在的问 题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 ········································································ 1 Abstract ··········· ...查看


  •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会计专业] - 小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 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会计专业> 默认分类 2010-03-04 15:01:15 阅读17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 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 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 ...查看


  • 浅析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 浅析煤炭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成本管理是当前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薄弱环节.而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价格是由市场的供需状况所确定的,降低成本是煤炭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唯一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煤炭企业面临着供大于需的状况 ...查看


  • 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 ...查看


  • 2017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例
  • 2017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范例 选题须知: 1.以下选题仅供参考.有些选题过大,同学们写作时应将其细化. 2.不得跨专业选题,如会计专业不得选金融.工商管理专业的选题: 3.考生可自拟论文题目,但所拟题目必须与自己所学专业一致. (一 ...查看


  • 商誉会计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