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管理复习题

教育行政管理复习题

一、常识类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2、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4、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在全国范围适用 。

5、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8、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无阶级性

9、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

10、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1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赞可夫提出来的。

1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60 日内做出处理。

1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实习法。

1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系统性

16、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7、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

18、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9、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21、科学型教育管理模式,就是用准确的科学研究、知识取代个人判断;强调管理者的理性

计算

22、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可以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服务、公民组织为民众提供的服务、公民个人自己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独立的项目是: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校园和教育教学设施、 独立招生和颁发学业证书。

24、德尔斐法的特点是:集体性、匿名性、客观性、统计分析性。

25、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的特点是:前瞻性、实践性、全局性、适应性。

26、教育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方式有:个体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

27、教育政策分析的类型包括:回溯性政策分析、综合性政策分析、前瞻性政策分析。

28、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模式有:方法的移植、方法的渗透、方法的融合。

29、实行新任校长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新任校长和导师校长共同提高、为学校选择最佳的校长、新任校长顺利渡过适应期。

30、韦默提出的政策分析者的伦理价值追求是:分析上的诚实、对顾客负责、对自己美好社会观念的坚持。

31、学校管理是资源的经营,是运用和发挥办学资源的效用,从而达到办学目的的一种经营活动。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主要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维持。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支出是不足的。因此,学校管理应特别注重效益,既要开源,又要节流,使有限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发挥最大作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

32、目标管理的实质是要处理好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层层下达指标的作法有悖于此。

33、校长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学校管理,筹措经费不应该是校长的主要任务。

34、当前在教育领域,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民办教育的兴起、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都需要对教育进行策划。

35、 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教育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决定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

36、与定性评价相对,它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通过对样本中人的测量和调查,定量评价试图对各种人类行动的表现作出描述、比较和相关分析,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目的。

37、作为一种活动的督学;按教育督导对象,教育督导可以分为督政和督学.督政是重在对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督学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作为一种官职的督学,它是一种行政官职,在国家督导团设有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督学三级;在地方一般称为督学。

38、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它是国家行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统治。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表现为一种从属关系,教育行政事务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根据中央命令和指示行使有关教育行政职能。

39、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40、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正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实行"党政分开"。 二是校长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建立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中起审议、咨询、监督、沟通等作用。此外.教职工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管理学校。 三是校长与下属管理人员的关系。校长要对下授权,实行分层负责。四是校长与领导班子的关系。在研究问题时,校长与班子成员是平等关系,但在决策指挥时,校长是主要决策者和总指挥。

41、当代教育管理面临如下挑战:(1)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校本化管理的挑战。其次是研究性管理的挑战。再次是开放式管理的挑战。最后是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2)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挑战。其次是重塑现代学校精神的挑战。

(3)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其次是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再次是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4)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其次是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再次是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4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建立与学习型社会、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想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转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国际背景中的由近代向现代或者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以及国内背景中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型学校制度的建构问题,这一

问题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即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看,要改变学校对政府的附属机构地位,确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赋予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

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看,首先要制定学校章程,以确定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等,使学校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办学基础之上。其次完善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构及制约关系,规范决策程序、办事规则和监督制度,形成民主决策制、校务公开制、岗位责任制、人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群众监督制等相互配合的制度群,从而保证学校把主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都用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上。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学校要面向社会,树立顾客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家长和社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以求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服务与监督。

(2)重建校长负责制。首先要依法向校长赋权问责,建立学校法人制度。其次完善校内民主管理机制,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再次,面向社会办学,完整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

43、 在教师管理方面,国内一些学校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这个制度利弊如下;

“末位淘汰制”指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在后的人选淘汰的一种制度。教师末位淘汰是指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继续聘任,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它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整教师队伍,激励教师发展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它也打破了传统的高级职称终身制。教师处于“末位”是否等于“最差”?从实际情况看,存在问题:第一,末位淘汰的前提是要设定一个权威的、各方认同的“末位”标准和量化考评体系。第二,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角度看,管理中绩效考评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不是淘汰。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学校要为末位淘汰制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第四,从学生发展和合作教学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五,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教师的表现和考评中所处的位置而淘汰教师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

二、能力型题

1、 主管副校长的疑问

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打算成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委会,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会后,校长通知政教主任,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他对副校长说:“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您看行不行?”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同时,接过了名单,提了些修改意见。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

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一次,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法犯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的情况,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政教主任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依然去找主管副校长提意见,照样说是校长要求做的。主管副校长照样提了些修改、补充意见,由政教主任修改后交给校长。但主管副校长心里的疑问有增无减,他鼓足勇气找校长交换意见。下面是他

们的对话。

副校长:“咱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直线关系,目前形成的三角关系不利于工作。”

校长:“从领导层次上说,应该是直线关系,但从工作联系上说,不是直线联系,也不是单线联系。我认为三角关系是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联系方式。”

副校长:“现在我感到有些工作您直接找主任,他又拿不定主意,反过来找我,我又不知道您的意图,跟他讲的难免和您的想法不一致,让主任也为难。”

校长:“学校管理决策在校长,这要求校长必须各项工作都到位。主管副校长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校长的决策。在这过程中,校长能否过问?下一步我还要越过政教主任去找年级组长、班主任,这些是否都要单线进行?”

副校长一时也说不清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别扭,不利于协调工作。但面对校长的“高论”,也说不出别的道理,只好解释性地说:“我并不想抓权,其实直线领导更加重了我的负担。” 他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总感觉堵得慌。

请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和领导艺术的要求评析:

(1)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怎样的?

(2)校长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

(3)主管副校长的心理疑问有道理吗?

(4)政教主任的行为表现可取吗?

参考:

(1)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中,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管理层次而言,校长、副校长在一个层次之内,副校长协助校长主管某方面的工作,应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校长要充分发挥副校长的作用,应对其权力予以充分尊重。

(2)案例中校长处理工作的方式是有缺陷的。按照管理原理,越过主管下级直接向基层布置工作,往往会不尊重下级的主管权。从领导艺术上说,校长应放手让副校长行使职权,尽量避免给下属以独断专行之感。

(3)案例中主管副校长产生疑问是有道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因其缺少理论支持,故在校长的不妥表现和“高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4)政教主任的表现是正常的、理智的。面对自己的两位上级,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这种表现应予肯定。

2、 应管与不应管

李校长是市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又是区政协委员。他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不可能每天都在校,但学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

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的要求。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望学校采取措施;会计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请求仲裁。对这些,李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我给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份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先感谢写条子的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作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

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

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为他所不应管。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是放掉了大权。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的失权。”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你认为李校长的做法对么?为什么?

参考:

在学校管理中,以权力集散为变量的领导方式有三类:一是集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领导个人。二是放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每个成员。三是民主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实行多数裁决原则。

集权式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突出一把手的中心地位。表现为下属诸事躬亲,否则无效。其长处是组织严整,指挥统一,行动一致,效率显著。其弊端是容易束缚同级副手或下级的手脚,造成下属被动依赖,压抑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造成上下级的不睦和对立。

放权式的特征是全权悉数下授,一把手虽仍有干预权,但藏而不用。这种方式虽有利于某些事业心强、成就欲高、富有创造性的下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但这种方式使用 不当,易出现组织涣散,各自为政,自行其事等弊病。

民主式的特征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表现为一把手握有重大问题的处置权。其余权力则按职责范围分授他人,但保留协调权、指导权、干预权和最后否决权。其好处是集中了集权式和放权式之长而避其之短。

集权式和放权式,属于校长不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民主式,属于校长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显而易见,案例中的李校长的管理方式应属于民主式。这是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教育行政管理复习题

一、常识类题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夸美纽斯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2、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校长负责制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

4、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在全国范围适用 。

5、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

8、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无阶级性

9、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

10、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11、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12、“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赞可夫提出来的。

1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做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次日起60 日内做出处理。

1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实习法。

1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系统性

16、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17、班主任的工作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始的。

18、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9、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0、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

21、科学型教育管理模式,就是用准确的科学研究、知识取代个人判断;强调管理者的理性

计算

22、教育服务的生产者可以是:政府向公民提供的服务、公民组织为民众提供的服务、公民个人自己为自己提供的服务。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独立的项目是: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的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校园和教育教学设施、 独立招生和颁发学业证书。

24、德尔斐法的特点是:集体性、匿名性、客观性、统计分析性。

25、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具有的特点是:前瞻性、实践性、全局性、适应性。

26、教育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方式有:个体传播、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

27、教育政策分析的类型包括:回溯性政策分析、综合性政策分析、前瞻性政策分析。

28、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形成模式有:方法的移植、方法的渗透、方法的融合。

29、实行新任校长导师制有利于:促进新任校长和导师校长共同提高、为学校选择最佳的校长、新任校长顺利渡过适应期。

30、韦默提出的政策分析者的伦理价值追求是:分析上的诚实、对顾客负责、对自己美好社会观念的坚持。

31、学校管理是资源的经营,是运用和发挥办学资源的效用,从而达到办学目的的一种经营活动。中小学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主要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出维持。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支出是不足的。因此,学校管理应特别注重效益,既要开源,又要节流,使有限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发挥最大作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

32、目标管理的实质是要处理好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层层下达指标的作法有悖于此。

33、校长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学校管理,筹措经费不应该是校长的主要任务。

34、当前在教育领域,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民办教育的兴起、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管理的创新、教育投资风险的存在都需要对教育进行策划。

35、 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教育人事管理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决定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

36、与定性评价相对,它是指对现实世界的条件特征作出定量的全局性的估计.通过对样本中人的测量和调查,定量评价试图对各种人类行动的表现作出描述、比较和相关分析,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目的。

37、作为一种活动的督学;按教育督导对象,教育督导可以分为督政和督学.督政是重在对下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督学是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导。作为一种官职的督学,它是一种行政官职,在国家督导团设有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督学三级;在地方一般称为督学。

38、教育行政的中央集权制是指教育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或指导的教育行政体制,它是国家行政管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统治。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之间表现为一种从属关系,教育行政事务的最终决定权集中在中央,地方根据中央命令和指示行使有关教育行政职能。

39、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

40、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同党支部保正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为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功能的学校领导关系的结构体系。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党组织在学校中发挥保证监督作用》实行"党政分开"。 二是校长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建立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中起审议、咨询、监督、沟通等作用。此外.教职工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管理学校。 三是校长与下属管理人员的关系。校长要对下授权,实行分层负责。四是校长与领导班子的关系。在研究问题时,校长与班子成员是平等关系,但在决策指挥时,校长是主要决策者和总指挥。

41、当代教育管理面临如下挑战:(1)课程改革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校本化管理的挑战。其次是研究性管理的挑战。再次是开放式管理的挑战。最后是人本化管理的挑战。

(2)现代学校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挑战。其次是重塑现代学校精神的挑战。

(3)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学校组织结构的挑战。其次是对学校管理方式的挑战。再次是校园数字鸿沟的挑战。

(4)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首先是对传统知识观的挑战。其次是对传统人才观的挑战。再次是对传统学习观的挑战。

4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建立与学习型社会、新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想适应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转型。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国际背景中的由近代向现代或者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以及国内背景中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新型学校制度的建构问题,这一

问题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即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从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看,要改变学校对政府的附属机构地位,确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赋予学校独立办学的自主权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

从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看,首先要制定学校章程,以确定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治理结构、运行规则等,使学校建立在制度规范的办学基础之上。其次完善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构及制约关系,规范决策程序、办事规则和监督制度,形成民主决策制、校务公开制、岗位责任制、人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群众监督制等相互配合的制度群,从而保证学校把主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精力都用在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上。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学校要面向社会,树立顾客意识和服务意识,与家长和社区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以求社会对学校的支持、服务与监督。

(2)重建校长负责制。首先要依法向校长赋权问责,建立学校法人制度。其次完善校内民主管理机制,使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再次,面向社会办学,完整建构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

43、 在教师管理方面,国内一些学校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这个制度利弊如下;

“末位淘汰制”指经过考核后将排名相对在后的人选淘汰的一种制度。教师末位淘汰是指对所有教师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筛选,选上的继续聘任,没选上的就待岗、进修或下岗。它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整教师队伍,激励教师发展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它也打破了传统的高级职称终身制。教师处于“末位”是否等于“最差”?从实际情况看,存在问题:第一,末位淘汰的前提是要设定一个权威的、各方认同的“末位”标准和量化考评体系。第二,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角度看,管理中绩效考评的目的是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主动性,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而不是淘汰。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学校要为末位淘汰制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第四,从学生发展和合作教学角度来看,末位淘汰制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发展,同时对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五,从法律角度看,根据教师的表现和考评中所处的位置而淘汰教师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据。

二、能力型题

1、 主管副校长的疑问

某中学校长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打算成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委会,经校行政会研究,一致同意校长的设想。会后,校长通知政教主任,要他提供一份参加筹备会议的人员名单。政教主任拟出名单以后,前去征求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他对副校长说:“这是校长要求我提供的,您看行不行?”主管副校长听后心想:校长为什么不先找我?同时,接过了名单,提了些修改意见。主任按主管副校长的意见作了修改后交给了校长。

以后类似的事常有发生。一次,校长想了解一下学生违法犯罪和学校对个别学生“三级管理”的情况,请政教主任向他作汇报。政教主任先写了一份情况汇报,依然去找主管副校长提意见,照样说是校长要求做的。主管副校长照样提了些修改、补充意见,由政教主任修改后交给校长。但主管副校长心里的疑问有增无减,他鼓足勇气找校长交换意见。下面是他

们的对话。

副校长:“咱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应该是直线关系,目前形成的三角关系不利于工作。”

校长:“从领导层次上说,应该是直线关系,但从工作联系上说,不是直线联系,也不是单线联系。我认为三角关系是有利于工作的正常联系方式。”

副校长:“现在我感到有些工作您直接找主任,他又拿不定主意,反过来找我,我又不知道您的意图,跟他讲的难免和您的想法不一致,让主任也为难。”

校长:“学校管理决策在校长,这要求校长必须各项工作都到位。主管副校长主要责任是组织实施校长的决策。在这过程中,校长能否过问?下一步我还要越过政教主任去找年级组长、班主任,这些是否都要单线进行?”

副校长一时也说不清这个道理,只是觉得别扭,不利于协调工作。但面对校长的“高论”,也说不出别的道理,只好解释性地说:“我并不想抓权,其实直线领导更加重了我的负担。” 他走出校长办公室,心里总感觉堵得慌。

请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原则和领导艺术的要求评析:

(1)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怎样的?

(2)校长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吗?

(3)主管副校长的心理疑问有道理吗?

(4)政教主任的行为表现可取吗?

参考:

(1)根据教育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中,校长、副校长、主任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就管理层次而言,校长、副校长在一个层次之内,副校长协助校长主管某方面的工作,应赋予他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校长要充分发挥副校长的作用,应对其权力予以充分尊重。

(2)案例中校长处理工作的方式是有缺陷的。按照管理原理,越过主管下级直接向基层布置工作,往往会不尊重下级的主管权。从领导艺术上说,校长应放手让副校长行使职权,尽量避免给下属以独断专行之感。

(3)案例中主管副校长产生疑问是有道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因其缺少理论支持,故在校长的不妥表现和“高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4)政教主任的表现是正常的、理智的。面对自己的两位上级,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这种表现应予肯定。

2、 应管与不应管

李校长是市教育学会的理事长,又是区政协委员。他经常参加校外社交活动,不可能每天都在校,但学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

在校时,他经常到办公室同教师谈这谈那,也不拘形式地与学生接触,问这问那。交流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具体的要求。例如,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一个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望学校采取措施;会计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请求仲裁。对这些,李校长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副校长在管,你去问他,让他决定。”“我同教务处谈谈,让他们处理。”“我给总务主任说一下,让他解决。”

一次教职工大会上,李校长念了一份给他的条子:“你是校长,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表态,是权不在手,还是处理不了?”念完条子,李校长先感谢写条子的老师对他的关心,然后明确表示:“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我主持作出的,这就是权嘛!至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领导成员有明确分工。因此,我不能随意表态。”李校长的解释,一些教职工仍不赞同,他们认为,领导成员多,应是校长说了算。若两位领导对一个问题表态不同,应该听校长的。由于有这样一些议论,李校长不在校时,个别领导成员把一些能处理的事也搁了下来。

面对这些情况,李校长除了在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外,又在教职工中通过各种方式,谈了他的看法:校长负责制,不是按校长个人的意志办事。不按章办事,校长说的也不能算数。有的事无章可循,特别是有关改革的事,更不能由校长一人决定。学校中大大小小的事,都由校长决定,都要通过校长,这不叫有职有权,而是个人专权。集体决定的事,校长随意变更,或者对那些有人分管的事,校长出面表态处理,不但不能调动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才干,而且会养成一些同志的依赖性。

李校长的看法得到领导成员的赞同,但有的教职工还向他提出问题:“这样说,校长不是‘无为而治’了吗?”他回答说:“校长应该为他所应管,而不为他所不应管。样样抓在自己手中,看似权力大,实质是放掉了大权。不把权授给分管的领导,自己成为光杆司令,那才会真正的失权。”

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你认为李校长的做法对么?为什么?

参考:

在学校管理中,以权力集散为变量的领导方式有三类:一是集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领导个人。二是放权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每个成员。三是民主式,即将权力定位于群体,实行多数裁决原则。

集权式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突出一把手的中心地位。表现为下属诸事躬亲,否则无效。其长处是组织严整,指挥统一,行动一致,效率显著。其弊端是容易束缚同级副手或下级的手脚,造成下属被动依赖,压抑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造成上下级的不睦和对立。

放权式的特征是全权悉数下授,一把手虽仍有干预权,但藏而不用。这种方式虽有利于某些事业心强、成就欲高、富有创造性的下级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但这种方式使用 不当,易出现组织涣散,各自为政,自行其事等弊病。

民主式的特征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表现为一把手握有重大问题的处置权。其余权力则按职责范围分授他人,但保留协调权、指导权、干预权和最后否决权。其好处是集中了集权式和放权式之长而避其之短。

集权式和放权式,属于校长不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民主式,属于校长善于“应管与不应管”的表现。显而易见,案例中的李校长的管理方式应属于民主式。这是学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相关文章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教育法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 ( ) 1.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_____. A .<教育法> B.<教师法> C. <宪法> D.<义务教育法> ( ) 2 ...查看


  • 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法]复习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考试<教师法>复习题及答案 1.<教师法>制定和实施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答:制定时间:1993年10月1日 实施时间:1994年1月1日 2.<教师法>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 ...查看


  • [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 无纸化考试题库<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一.单选题 1.( )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会计法 B.会计法律制度 C.会计制度 D.会计规章 答案为B 2.会计规章,是指根据<立 ...查看


  • 高三工作计划(1)
  •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2013--2014学年 高三工作计划 教学处 学生高考成绩既是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大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决定我校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本学年又正是高三学生的学习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查看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2]
  •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来源: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 ...查看


  •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
  • 广西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参考书目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自1991年以来,我国开展的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与英美等西方很多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的专业学位教育相比,我国虽然每年 ...查看


  • 九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
  • 九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思路为准绳,以全面贯彻学校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优异的成绩为目的,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一个和 ...查看


  • 2014年高考经验总结
  • 神木县第四中学2014年高考经验总结 201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神木四中再续佳绩.在今年高考中,李帅同学以601分的成绩位列全校理科第一名,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党瑞雨同学以586分的成绩位列全校文科第一名,被录取到北京工商大学.在生 ...查看


  • 高三班级工作总结 1
  • 高三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首过去的工作,充满了辛酸.一学期的辛苦,有收获的喜悦,为总 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今后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管理,培养健康集体 1.严格考勤.加强管理.早上.中午.晚上及时到班督查学生的情况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