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必修)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98%)。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是活细胞中含量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主要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 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 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 -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 3种元素组成。

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

蔗糖→1葡萄糖+1果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麦芽糖→2葡萄糖 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肝糖原→葡萄糖

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

(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

4.糖的鉴定: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

(2)还原性糖(、和) 与在条件下,能够生成沉淀。 斐林试剂: 配制:0.1g/mL的NaOH 溶液(2 mL)+ 0.05g/mL CuSO溶液(2 mL)

使用:后使用,且。

二、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由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 、P

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等)

3.功能:

(1g 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 的能量,而1g 脂肪可以放出39kJ 的能量;1g 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g 糖原体积的1/5)

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4、 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染成;染成。

(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

1、元素组成:除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2、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氨基酸结构通式::

氨基酸的判断: 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

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 基的不同)

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形成肽键()相连而成肽链,n 条肽链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

多肽:由n (n ≥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 ...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

4.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 肽链条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 ..

5.功能:生命活动的。(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

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 溶液(2mL 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 溶液,再加CuSO 4溶液。

四、核酸

1、元素组成:由5种元素构成

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组成)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 、T 、G 、C )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 、U 、G 、C )

(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

【考题回顾】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 .C B .H C .O D .N

2.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A .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4.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A .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

5.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 .进行物质运输 B .发挥免疫作用 C .催化生化反应 D .构成细胞成分

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A .1 B.2 C.98 D.99学

7.下列物质中,属于动物体内多糖的是

A .葡萄糖 B.淀粉 C.乳糖 D.糖原

8.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类 D .糖类

9.组成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 .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III 染液 C .龙胆紫溶液 D .碘液

2.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

A .苏丹Ⅲ染液 B.龙胆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3.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 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 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 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 的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 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

●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于通光孔下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放大倍数越大

(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找)→标本移至中央(移)→高倍镜(换)→(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调)

(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一、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多种细胞器。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

(1)组成:①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镶在、嵌入和横跨),另有糖蛋白(在膜的外侧)。

②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最丰富

③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功能: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交换、信息交流

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有和功能。

3.细胞质:和

(1)细胞质基质: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

● 线粒体(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的主要场所(阶段),

含少量DNA 和RNA 。

● 叶绿体(膜):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绿色、见光)中。类囊体上有,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 和RNA 。

●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 高尔基体(膜):动物细胞中与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的形成有

关。

●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内有细胞液。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

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 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中心体(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构成,与细胞的有关。

小结:

★ 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 含有少量D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4.细胞核

(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

(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 、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

(3)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

(5)功能:是遗传物质DNA 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

5.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6.生物膜系统:具有双层膜的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它们都由生物膜构成,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如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抗体等)

【考题回顾】

1.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质(磷脂)和多糖 B.蛋白质和多糖 C.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糖类组成学 D.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3.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A .脂肪 B .磷脂 C .胆固醇 D .维生素D

4.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A .中心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内质网

5.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 .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 .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 .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D .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7.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 .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

8.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A .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

9.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 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 .细胞膜 B .细胞器 C .细胞质 D .核膜

1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水稻 B.乳酸菌 C.酵母菌 D.蚯蚓

11.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糖体 D .核膜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利用细胞膜结构特点: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需要ATP (胞吞和胞吐)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

质)相当于半透膜,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

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

壁分离”。

●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

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考题回顾】

1.将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放人下列溶液中,会使红细胞涨破的溶液是

A .0.9%生理盐水 B.5%盐水 C.10%盐水 D.自来水

2.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A .自由(简单) 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3.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 .H 2O B .O 2 C .甘油 D .K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樱桃番茄。培养一段

时间后,发现植株出现萎蔫现象,经分析是由于培养液的浓度过高,导致植物

A .根部受到细菌感染 B .根细胞呼吸停止

C .根细胞吸水困难,甚至失水 D .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受到破坏

5.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

A .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脂肪酶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 和酶

一、ATP

1、功能:A TP 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 ..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 ..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

2、结构:

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

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简式: A-P ~P ~P

(A :腺嘌呤核苷(腺苷) T :3; P :磷酸基团;

~ : 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

3、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ATP

ADP +Pi +能量

注:(1)向右:表示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ATP 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或者是光能。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2)ATP 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TP 与ADP 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二、酶

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 也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特性: 性、性、性(特异性)

3、酶催化的本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PH: 在最适pH 下,酶的活性最高,pH 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

会明显降低。(P H 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

(2)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

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酶活性丧失)

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

【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 为了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 试纸;新鲜的质量

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

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 新配制的体

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 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 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并记录。

(2)实验结果: 。

(3)实验结论:pH 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 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4)除pH 外,还有其它环境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请你就此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只要求写出课题名称) : 。

【考题回顾】

1.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1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2.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

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在C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 .若在A 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 .若在B 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 .糖类 B.蛋白质 C. ATP D.核酸

4.下列关于细胞内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个ATP 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每个ATP 分子含有2个磷酸基团

C .ATP 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和能量无关

第二节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 1648 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 而不是土壤。 ◆ 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

◆ 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植物只有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才能更新空气。 ◆ 1880美国,恩吉(格) 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 1864 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

的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

◆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 标记的CO 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

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

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过程:(见书P63) 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宽()

叶绿素b (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 4、注意:

●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 SiO 2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 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三、光合作用

1、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变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过程:

(1)光反应 条件:需光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过程:① 水的光解:

② ATP 的合成:(2)暗反应

条件:不需光 场所:叶绿体基质 过程:

② C 的还原:

3、总反应式:

光能

CO 2 + H2

O

CH 2O )+ O2 叶绿体

(光能→A 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实质:把转变成,把转变成有机物中的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温度等

(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2)CO 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 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如:多季种植、套种 增加 如:合理密植、间作

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

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适当提高CO 2浓度:施农家肥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过程:三个阶段

① C 6H 12O 6 3H 4O 3(丙酮酸) + 4[H] + 能量(少)细胞质基质 ② 2C 3H 4O 3(2丙酮酸)+6 H2O 酶 6 CO2 +20 [H] + 能量(少) 线粒体的基质 ③ 24[H] + 6 O2 12 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内膜

(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4、总反应式:

C 6H 12O 6 + 6H2O + 6O2 6CO 2 + 12H2O + 能量 5、意义:是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过程:二个阶段

①: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质基质 ② 2丙酮酸+ 4[H] 2C 2H 5OH (酒精)+2CO 2 细胞质基质

(、等)

2丙酮酸+ 4[H] C 3H 6O 3(乳酸)

(、和) 3、总反应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2+能量 (植物、酵母菌等) C 6H 12O 6 2C 3H 6O 3(乳酸)+能量(人和动物,乳酸菌等)

4、意义:

●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

●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

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四、应用:

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和保持,细胞呼吸。(低温、低氧和干燥)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低温、低氧和潮湿) 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 6H 12O 6 + 6O 2 + 6H 2O →6CO 2 + 12H 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 6H 12O 6 →2C 2H 5OH + 2CO 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

瓶1加入的试剂是NaOH 结果的干扰。

瓶3和瓶5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瓶4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瓶5,其原因是:瓶4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 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 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 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4、结论:酵母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考题回顾】

1.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 TP 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 的细胞

器是

A .叶绿体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中心体 2.生物体细胞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

A .丙酮酸和[H] B.乳酸 C.二氧化碳和水 D.酒精和二氧化碳 3.某同学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产生并大量积累了

A .醋酸 B .酒精 C .乳酸 D .碳酸 4.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中都产生的物质是

A .ATP B.[H] C.C02 D.丙酮酸 5.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 .CO 2 B .丙酮酸 C .乳酸 D .酒精

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离不开色素的作用 B.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C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和CO 2 D.暗反应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7.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是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 2的浓度

B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 .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8.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1)图中所示的细胞器A 是_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a 是______,它是在[ 3 ]_________部位产生的。

(3)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 __。

9.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 、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 是。

(2)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中生理过程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若用18O 标记①过程中的H 2O ,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的物质是 。

(4)请写出③和④所示生理活动的总反应式 10.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02吸收速率表示)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序号) 。

(2)将图l 细胞浸润在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图2中,影响曲线AB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而可能限制曲线BC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 。

(4)如果植物白天始终处于图2中A 点状态,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

11.图1 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该叶肉细胞相关的部分生理过程简图。根据图回答:

(1)图1 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

(2)在图2过程c 中, 首先与 结合完成CO 2的固定。 (3)图1细胞中含有DNA 的结构有 (填序号)。 (4)图2过程a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过程b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过程d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

第五章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

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 分子;染色体数(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 ●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和等结构的出现(但)

2、举例:、等。 五、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 .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3min. 目的: 洗去药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染色3~ 5min 目的: 使着色, 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清水, 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 盖上盖玻片, 在盖玻片上再加

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 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洋葱根尖染色的试剂是

A .碘液 B.龙胆紫溶液 C.斐林试剂 D.苏丹Ⅲ染液 【考题回顾】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A .分裂期的前期 B .分裂期的中期 C .分裂期的后期 D .分裂间期 2.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 .DNA 和RNA B.RNA 和蛋白质 C.DNA 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A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甲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丁细胞的长

C .细胞周期中分裂问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长 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选择丙类型的细胞最好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 .前期和末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前期和中期 6.右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A .前期 B.中期 C .后期 D.末期

第二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和上形成的差

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的结果(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改变) 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实例: 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 三、细胞衰老

1、衰老细胞的特征:

①细胞核膨大,核膜皱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②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减慢);

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减慢,增殖能力减退; 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⑤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⑥细胞内色素沉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2、决定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

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四、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机体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关注癌症

一、细胞癌变原因:

内因:和的变异

致癌因子 外因: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 二、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

(2)没有接触抑制。癌细胞并不因为相互接触而停止分裂 (3)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 (4)能够逃避免疫监视 三、我国的肿瘤防治

1、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 二级预防:防止致癌物影响 三级预防:高危人群早期检出 2、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手术切除 【考题回顾】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C .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C .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 D .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B .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 .细胞衰老意味着生物个体的死亡 D .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4.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不能在体内转移 B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5.蝴蝶兰幼叶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能培育成蝴蝶兰幼苗,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A .专一性 B.全能性 C.恢复原状态的能力 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必修)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98%)。

2、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是活细胞中含量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主要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 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 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 -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 3种元素组成。

附:二糖与多糖的水解产物:

蔗糖→1葡萄糖+1果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麦芽糖→2葡萄糖 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

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肝糖原→葡萄糖

3、功能:糖类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来源。

(另:能参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物质运输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等生命活动。)

4.糖的鉴定: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是淀粉特有的颜色反应。

(2)还原性糖(、和) 与在条件下,能够生成沉淀。 斐林试剂: 配制:0.1g/mL的NaOH 溶液(2 mL)+ 0.05g/mL CuSO溶液(2 mL)

使用:后使用,且。

二、脂质

1、元素组成:主要由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 、P

2、分类:脂肪、类脂(如磷脂)、固醇(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等)

3.功能:

(1g 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 的能量,而1g 脂肪可以放出39kJ 的能量;1g 脂肪在体内储存所占的体积是1g 糖原体积的1/5)

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4、 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染成;染成。

(在实验中用50%酒精洗去浮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

1、元素组成:除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2、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 氨基酸结构通式::

氨基酸的判断: ①同时有氨基和羧基

②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 基的不同)

3.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形成肽键()相连而成肽链,n 条肽链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

多肽:由n (n ≥3)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相连形成的肽链。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的不同; ...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空间结构不同 ...

4.计算: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 - 肽链条数。

一个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条数 ..

5.功能:生命活动的。(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

6.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 溶液(2mL 3-4滴) 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 溶液,再加CuSO 4溶液。

四、核酸

1、元素组成:由5种元素构成

2、基本单位:核苷酸(由++组成)

1分子磷酸

脱氧核苷酸

1分子脱氧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 、T 、G 、C )

1分子磷酸

核糖核苷酸 1分子核糖

(4种) 1分子含氮碱基(A 、U 、G 、C )

(原核、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

【考题回顾】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A .C B .H C .O D .N

2.鱼类在水中遨游、鸟类在空中飞翔,虽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体内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都是

A .水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

4.在血红蛋白的结构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

A .磷酸键 B.二酯键 C.肽键 D.离子键

5.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A .进行物质运输 B .发挥免疫作用 C .催化生化反应 D .构成细胞成分

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A .1 B.2 C.98 D.99学

7.下列物质中,属于动物体内多糖的是

A .葡萄糖 B.淀粉 C.乳糖 D.糖原

8.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类 D .糖类

9.组成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 .脱氧核苷酸 B.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1.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高。为了检测人体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选用的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III 染液 C .龙胆紫溶液 D .碘液

2.大豆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为了检测大豆种子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取的试剂是

A .苏丹Ⅲ染液 B.龙胆紫溶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3.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

(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 溶液、0.01 g/mL的CuS0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

(4)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 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 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 的___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

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 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

(5)结果预期: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

●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

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二、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方法:

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

再观察:一放标本于通光孔下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仔细看

2、注意:

(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玻片标本”,放大倍数越大

(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

(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

低倍镜(找)→标本移至中央(移)→高倍镜(换)→(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调)

(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第二节 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一、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如细菌、蓝藻、放线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多种细胞器。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

1.细胞膜

(1)组成:①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镶在、嵌入和横跨),另有糖蛋白(在膜的外侧)。

②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最丰富

③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

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

(3)功能:保护作用和控制物质交换、信息交流

2.细胞壁:主要成分是,有和功能。

3.细胞质:和

(1)细胞质基质:能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细胞器:

● 线粒体(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细胞的主要场所(阶段),

含少量DNA 和RNA 。

● 叶绿体(膜):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绿色、见光)中。类囊体上有,囊体和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 和RNA 。

● 内质网(单层膜):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 高尔基体(膜):动物细胞中与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的形成有

关。

● 液泡(单层膜):泡状结构,内有细胞液。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

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 核糖体(无膜结构):由蛋白质和构成,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 中心体(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构成,与细胞的有关。

小结:

★ 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

★非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 含有少量D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4.细胞核

(1)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

(2)核膜:双层膜,有核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RNA 、蛋白质等大分子进出必须通过核孔。),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

(3)核仁:在细胞有丝分裂中周期性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细胞中

(5)功能:是遗传物质DNA 的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是否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否具有核膜)

5.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只有保持以上结构完整性,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6.生物膜系统:具有双层膜的有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它们都由生物膜构成,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7.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如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抗体等)

【考题回顾】

1.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质(磷脂)和多糖 B.蛋白质和多糖 C.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蛋白质

2.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膜中只有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糖类组成学 D.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中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3.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

A .脂肪 B .磷脂 C .胆固醇 D .维生素D

4.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A .中心体 B.核糖体 C.染色体 D.内质网

5.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 .细胞膜、染色体、核膜 B .细胞膜、核糖体、核膜

C .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D .细胞膜、中心体、核膜

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 .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 .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7.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C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D .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

8.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细胞,发现有叶绿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由此可判断该细胞可能取自

A .果蝇 B.水稻 C.家兔 D.大肠杆菌

9.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 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 .细胞膜 B .细胞器 C .细胞质 D .核膜

10.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水稻 B.乳酸菌 C.酵母菌 D.蚯蚓

11.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糖体 D .核膜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利用细胞膜结构特点: 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

需要ATP (胞吞和胞吐)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

质)相当于半透膜,

●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失水,

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会收缩,但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

胞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

壁分离”。

● 反之,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将

吸水,原生质层会慢慢恢复原来状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镊子,滴管,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2)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

(3)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5)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让洋葱表皮浸润在清水中。

(6)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结果: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考题回顾】

1.将哺乳动物的新鲜红细胞放人下列溶液中,会使红细胞涨破的溶液是

A .0.9%生理盐水 B.5%盐水 C.10%盐水 D.自来水

2.下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是

A .自由(简单) 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

3.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 .H 2O B .O 2 C .甘油 D .K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樱桃番茄。培养一段

时间后,发现植株出现萎蔫现象,经分析是由于培养液的浓度过高,导致植物

A .根部受到细菌感染 B .根细胞呼吸停止

C .根细胞吸水困难,甚至失水 D .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受到破坏

5.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常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可用于去除细胞壁的物质是

A .纤维素酶 B.蛋白酶 C.盐酸 D.脂肪酶

第四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 ATP 和酶

一、ATP

1、功能:A TP 是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 ..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 ..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

2、结构:

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

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简式: A-P ~P ~P

(A :腺嘌呤核苷(腺苷) T :3; P :磷酸基团;

~ : 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和重新形成)

3、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ATP

ADP +Pi +能量

注:(1)向右:表示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ATP 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或者是光能。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2)ATP 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TP 与ADP 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二、酶

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 也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特性: 性、性、性(特异性)

3、酶催化的本质: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PH: 在最适pH 下,酶的活性最高,pH 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

会明显降低。(P H 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

(2)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

明显降低。(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酶活性丧失)

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

【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 为了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 试纸;新鲜的质量

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

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 新配制的体

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 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 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并记录。

(2)实验结果: 。

(3)实验结论:pH 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 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4)除pH 外,还有其它环境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请你就此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只要求写出课题名称) : 。

【考题回顾】

1.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1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2.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

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 .在C 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 .若在A 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 .若在B 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 .糖类 B.蛋白质 C. ATP D.核酸

4.下列关于细胞内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个ATP 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B.每个ATP 分子含有2个磷酸基团

C .ATP 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和能量无关

第二节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

◆ 1648 比利时,范·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 而不是土壤。 ◆ 1771 英国,普利斯特莱:。

◆ 1779 荷兰,扬·英根豪斯:植物只有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才能更新空气。 ◆ 1880美国,恩吉(格) 尔曼: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 1864 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 1940美国,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

的水。(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

◆ 1948 美国,梅尔文·卡尔文:用标14C 标记的CO 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

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作用中复杂的化学反应。

二、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1、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无水乙醇等)。

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过程:(见书P63) 3、结果: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胡萝卜素(橙黄色) 最快(溶解度) 叶黄素 (黄 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最宽()

叶绿素b (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 4、注意:

●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 层析液的的用途是; ● SiO 2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

● 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 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 三、光合作用

1、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变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过程:

(1)光反应 条件:需光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过程:① 水的光解:

② ATP 的合成:(2)暗反应

条件:不需光 场所:叶绿体基质 过程:

② C 的还原:

3、总反应式:

光能

CO 2 + H2

O

CH 2O )+ O2 叶绿体

(光能→A 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实质:把转变成,把转变成有机物中的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温度等

(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2)CO 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 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五、农业生产中提高光能利用率采取的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如:多季种植、套种 增加 如:合理密植、间作

光照强弱的控制:阳生植物(强光),阴生植物(弱光)

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适当提高CO 2浓度:施农家肥

适当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间温度)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第三节 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过程:三个阶段

① C 6H 12O 6 3H 4O 3(丙酮酸) + 4[H] + 能量(少)细胞质基质 ② 2C 3H 4O 3(2丙酮酸)+6 H2O 酶 6 CO2 +20 [H] + 能量(少) 线粒体的基质 ③ 24[H] + 6 O2 12 H2O + 能量(大量) 线粒体内膜

(注:3个阶段的各个化学反应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 4、总反应式:

C 6H 12O 6 + 6H2O + 6O2 6CO 2 + 12H2O + 能量 5、意义:是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基质 3、过程:二个阶段

①: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细胞质基质 ② 2丙酮酸+ 4[H] 2C 2H 5OH (酒精)+2CO 2 细胞质基质

(、等)

2丙酮酸+ 4[H] C 3H 6O 3(乳酸)

(、和) 3、总反应式:

C 6H 12O 6 2C 2H 5OH (酒精)+2CO2+能量 (植物、酵母菌等) C 6H 12O 6 2C 3H 6O 3(乳酸)+能量(人和动物,乳酸菌等)

4、意义:

●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释放出能量以适应缺氧环境条件。(酒精会毒害根细胞,产生烂根现象)

●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

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三、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间产物还是各种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枢纽。 四、应用:

1、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降低和保持,细胞呼吸。(低温、低氧和干燥)

3、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低温、低氧和潮湿) 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 6H 12O 6 + 6O 2 + 6H 2O →6CO 2 + 12H 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 6H 12O 6 →2C 2H 5OH + 2CO 2 +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

瓶1加入的试剂是NaOH 结果的干扰。

瓶3和瓶5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瓶4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瓶5,其原因是:瓶4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 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 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3、检测:

(1)检测CO 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4、结论:酵母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考题回顾】

1.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 TP 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 的细胞

器是

A .叶绿体 B .核糖体 C .线粒体 D .中心体 2.生物体细胞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

A .丙酮酸和[H] B.乳酸 C.二氧化碳和水 D.酒精和二氧化碳 3.某同学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产生并大量积累了

A .醋酸 B .酒精 C .乳酸 D .碳酸 4.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三个阶段中都产生的物质是

A .ATP B.[H] C.C02 D.丙酮酸 5.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 .CO 2 B .丙酮酸 C .乳酸 D .酒精

6.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光反应离不开色素的作用 B.暗反应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C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 和CO 2 D.暗反应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7.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是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 2的浓度

B .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C .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D .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8.下图为光照条件下一个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1)图中所示的细胞器A 是________________,B 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a 是______,它是在[ 3 ]_________部位产生的。

(3)实验室中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植物,如果突然停止给予光照,那么在短时间内,该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 __。

9.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 、b 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 是。

(2)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图中生理过程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若用18O 标记①过程中的H 2O ,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 的物质是 。

(4)请写出③和④所示生理活动的总反应式 10.图1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用C02吸收速率表示) 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序号) 。

(2)将图l 细胞浸润在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该细胞将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3)图2中,影响曲线AB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而可能限制曲线BC 段光合作用速率的两种环境因素主要是 。

(4)如果植物白天始终处于图2中A 点状态,则在较长时间内该植物 (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

11.图1 是某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是与该叶肉细胞相关的部分生理过程简图。根据图回答:

(1)图1 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

(2)在图2过程c 中, 首先与 结合完成CO 2的固定。 (3)图1细胞中含有DNA 的结构有 (填序号)。 (4)图2过程a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过程b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过程d 发生在图1细胞的 (填序号)中。

第五章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一节 细胞增殖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

周期

注: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2、有丝分裂的过程: ●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 分子;染色体数(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 (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细胞膜内陷) ●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的变化:

5、有丝分裂的意义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分裂结果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和等结构的出现(但)

2、举例:、等。 五、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P115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 .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3min. 目的: 洗去药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0.01g / mL或0.02g / 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染色3~ 5min 目的: 使着色, 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清水, 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 盖上盖玻片, 在盖玻片上再加

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 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将洋葱根尖染色的试剂是

A .碘液 B.龙胆紫溶液 C.斐林试剂 D.苏丹Ⅲ染液 【考题回顾】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是

A .分裂期的前期 B .分裂期的中期 C .分裂期的后期 D .分裂间期 2.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A .DNA 和RNA B.RNA 和蛋白质 C.DNA 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A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甲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丁细胞的长

C .细胞周期中分裂问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长 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选择丙类型的细胞最好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于分裂期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 .前期和末期 B .中期和后期 C .后期和末期 D .前期和中期 6.右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A .前期 B.中期 C .后期 D.末期

第二节 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和上形成的差

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的结果(注: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改变) 3、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3、细胞全能性实例: 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 三、细胞衰老

1、衰老细胞的特征:

①细胞核膨大,核膜皱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②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呼吸速率减慢);

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减慢,增殖能力减退; ④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⑤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⑥细胞内色素沉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2、决定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

细胞的增殖能力是有限的,体细胞的衰老是由细胞自身的因素决定的

四、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2、细胞凋亡的意义:对生物的、机体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节 关注癌症

一、细胞癌变原因:

内因:和的变异

致癌因子 外因: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 二、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

(2)没有接触抑制。癌细胞并不因为相互接触而停止分裂 (3)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 (4)能够逃避免疫监视 三、我国的肿瘤防治

1、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 二级预防:防止致癌物影响 三级预防:高危人群早期检出 2、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手术切除 【考题回顾】

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B.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C .细胞凋亡是一种非正常死亡 D.癌变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B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C .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 D .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以分裂的方式增殖 B .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 .细胞衰老意味着生物个体的死亡 D .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4.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不能在体内转移 B .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C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D.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的 5.蝴蝶兰幼叶的叶肉细胞经离体组织培养能培育成蝴蝶兰幼苗,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A .专一性 B.全能性 C.恢复原状态的能力 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


相关文章

  • 高二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 必修2复习提纲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 ...查看


  •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复习提纲原题.练习
  •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 单位,它是人们在 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 特征,以及一定的 . . 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 干湿地区. 区 ...查看


  • 高二历史教师工作总结格式范文
  •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5)(6)(7)班的历史科任教师,任教期间,能够抓住主要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对这三个理科班的历史会考工作认真负责.虽然在教学中存在某些疑惑或不足,但我能努力去探索解决之道,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本学期教学的过程中 ...查看


  •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_百度文库
  • 1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复习知识梳理 第一章 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 (1 )细胞的发现者.命名者是英国的科学家胡克 (2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德国的科学家施莱登 .施旺 和魏尔肖.提出 ...查看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完整版)
  • 荷山中学高一暑假学生自主学习计划指导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高中生活的第一学年已经结束,即将进入的高二文理分科学习,将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崭新的起点,也可能是很多同学学习成效的另一分水岭.因此即将来临的暑假自主学习时间对于每位同 ...查看


  • 高二年级上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 高二年级上学期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 周秋生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二年组生物组由五名教师组成,分别是:周秋生.杨金元.徐明英.薛花.翁小金. 二.指导思想 为了高二生物教学取得优异成绩,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本备课组全面贯彻学校和年级要求,以 ...查看


  • 高二生物期末复习计划
  •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复习计划 2015-1-12高二生物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高二生物学科期末的复习工作首先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坚持立足"新课标"的主导思想,坚持"以学生为本" ...查看


  • 紧急通知(1)
  • 关于凭证参加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2周教研活动的 紧急通知 各区(县级市)教研室(教育发展中心),各普通高中,各中职学校,省实验中学,华师附中: 根据广州市公安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治理工作的通知> ...查看


  • 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计划及进度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武爱玲 本学期,文理分课,理科学生不仅要完成必修3的学习,还要进行选修1的学习.所以任务很重. 一.模块特点 <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生物课程必修的第三个模块,以生物个体.种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