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张 彦

(浙江树人大学语言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摘 要:人类的称谓是在社会中使用的,地位。通过研究和分析《红楼梦》,论述的缩影,,,正是为了维护建于其上的封建统治。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411;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05)02-0110-05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

[1]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人类的

的一面镜子。我们以此作为论述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称谓的一个例证,通过对《红楼梦》中不同关系,如直接亲属关系、旁系亲属关系、姻亲亲属关系、远亲关系和社交关系等人物的称谓语的分析,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着重论述中国封建社会时代上层社会中称谓的特征和其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传统称谓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的贾府不仅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

[3]

而且还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在这个贵族家庭

称谓是在社会中使用的,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参与语言交际双方的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等级观念非常严格的封建社会中,君与臣、主与仆关系是泾渭分明的,因此称谓不仅反映人的社会属性,也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的特征,它与社会结构、政治背景及传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聚居在一起,人员之间关系复杂,为指称明确,亲属间称谓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

[2]

且语义明晰。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

中的迎来送往中,其不同关系人物的称谓的细微之处无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外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

  (一)说话人与听话人为直接亲属关系

亲属称谓礼俗,属封建家礼的范畴。每个人在出生时,就注定了与家族中其他人有差别,如长幼之别、先后之别、尊卑之别以及亲疏之别等,其在家族/庭关系中的位置也就相互有别。要保持这一家族/庭系统的和谐有序,就必然在家族生活中,尽量保持家人与家人之间原有的差序格局,而保持这种格局的最初的

[4]表象性手段即是家族中亲属称谓的规定。从《红楼

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它也可谓是集中国丰富称谓的一个“大观园”。《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里,王熙凤“贫嘴”,编派着逗人乐“: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的确,在《红楼梦》的贾府中,数百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千变万化的交际场合中,

其交际中使用的称谓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形态和传统观念

收简日期:2005-03-12

作者简介:张 彦(1967-),女,浙江绍兴人,副教授。

梦》的称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交际双方不同的亲属关系,而其中直接亲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明显地体现了封建中国上层社会的“长幼尊卑有序”。

110

张 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1、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1)体现“以尊为讳、以贤为讳、以亲为讳”。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垄断,迫使别人对其姓名用字加以“敬避”,以起到加强和巩固统治者、尊贵者的尊严和特权的作用。《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有一句话“,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说对尊者、亲者、贤者的过失应避而不谈。不但他们的过失不能讲,甚至他们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叫,这就是名字避讳的范围。尊者,指帝王将相;亲者,;,可直呼,如,辈。幼对长则不允许用名字称谓,还要遵守“讳名”规矩。《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说起林黛玉“读书凡‘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这是因为黛玉之母名“贾敏”。

2)尊卑有别还表现在嫡庶有别。除通常的长幼、尊卑、亲疏之外,中国古代家族亲属称谓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家族继嗣制度的嫡庶称谓。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亲属称谓的一个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即使辈份相同、长幼有别,但仍

[4]

然有嫡庶的等级贵贱之别。子女对父亲的正配用亲属称谓“母亲”、“妈妈”,或者用社交称谓“太太”、“老太太”;对父亲的偏房却一律称“姨娘”,即使是庶出的子女,如探春称其亲身母亲赵姨娘也用“姨娘”。

2、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为直接亲属关系时,称谓的另一个特点便是“从仆称谓”较多地使用。这些从仆称谓的使用可以显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1)幼辈对长辈常使用从仆称的社会称谓。如宝玉称王夫人“太太”,称贾母“老太太”,体现了“长为尊,幼为卑”的封建观念。但也有幼辈社会地位高于长辈的情形,如贾元春册封为贵妃,进入君主阶层,于是贾母、贾政等长辈就得用臣对君的社交称谓,如“贵妃”“、娘娘”等称呼她。

2)长辈对幼辈有时也使用从仆社交称谓,一般是在子女已成年当家,长辈为了维护其体面,可以用从仆称称之,如贾母称贾政“二老爷”。

3)庶母对子女用从仆称则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仍是奴仆,低于子女。

3、对称谓词的选择跟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有

关系。如子女称母有“母亲”、“妈妈”、“妈”三种。从

实例看,大家公子、老爷们选用“母亲”,这是因为称谓词“母亲”带有庄重的色彩,和其身份相符合。下人则选用“妈”,一般家庭的子女或有身份而年幼者多选用“妈妈”。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语体也有关。如薛蟠平日称其母用“妈妈”,而在信中用“。  (二),与说话人、公婆、伯姑舅姨等在,其称谓也五花八门,主要特点有:

1、体现“亲疏有别”

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封闭、半封闭的封建统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人际交往的渠道很不充分,人际之间的联系也常常需要靠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来维持。亲疏原则正是强调血缘的承传、远近,表现于区分直系与旁系,直系亲属比旁系亲属亲近,两系的内部又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越往外越疏远。血缘越近,关系越亲,相互之间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就越重,

[6]

相处时的礼仪要求就越严格和细致。因此,称谓自然内外有别,而其中也包括表亲和同姓亲属之别。在称谓前加姓只用于表亲,不用于同姓亲属,因为前者疏远,后者亲近。《红楼梦》第49回提及“一时又见,林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真似亲姐

妹一般。”第58回提及黛玉对薛母“感戴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称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2、体现“

内外有别”这主要表现在对父亲亲属和母亲亲属的称谓泾渭分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父权为核心的社会中,人们在家族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他们的长幼、辈份的尊卑,说得更确切些,根本取决于他们与家族中父权

[4]

的距离。表现在称谓上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分明,对父亲的兄与弟称谓有别;而对父亲的姐与妹称谓无区别。如,爸爸的母亲称“祖母”,妈妈的母亲则称“外祖母”;父亲之兄弟、姐妹称作“大爷”、“叔叔”、“姑妈”,母亲之兄弟、姐妹称作“舅舅”“、姨妈”。对兄或弟之子女称“侄儿”“、侄女儿”,对姐或妹之子女却称“外甥”“、外甥女儿”。这就表现了内外有别的观念,认为前者是自家人,后者

11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是别家人。这就显示了这样一种观念:父系男性亲属较为重要,而父系女性亲属和母系亲属较为次要,没有必要再区分长幼。从这一特点可以窥见中国封建时代实行的是父系扩大家庭制度。《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在老太太前面指称林黛玉说“:竟不象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番话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父系为主的最好写照。

3“、从仆称谓”的使用

1)出于““二老爷”,。

2)。如贾赦和贾政都已成人并做了官,彼此见面用从仆称“二老爷”“、大老爷”称呼。

3)出于有意疏远的心理。如宝玉黛玉平时兄妹

妇人、室、同室、正室、内主、中馈、伉俪、结发、乡里、家里、嫡、妪、御、首妻、寡妻、君妇;还有“妻谦称”“、夫称妻”“、妾称妻”、“对人自称妻”、“称人之妻”、“贵者妻”“、方言称妻”“、亡妻”“、旧妻”“、后妻”“、未婚妻”、“守寡妻”“、妾”等等,五花八门。还有用借代的修辞方式,称“糟糠”;有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称“故剑”;也有

[7]

用藏词的修辞方式称“胡戏”。中人物的。出于维护对方体,,有时也用亲属“姐姐”,因他们。私下场合,配偶采用较随便的对称方式,如名字称谓;还有用戏称,如第16回,写王熙凤“因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

2、对配偶的亲属的称谓

《红楼梦》中的对配偶的亲属的称谓复杂而丰富,

相称,但在吵架时彼此使用从仆称谓“二爷”“、姑娘”。细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4“、名字称谓”的使用1)夫妻对亲属的称谓相同。如贾蓉、秦氏同样称“名字称谓”在旁系亲属中一般也用于长对幼,但熙凤为“婶娘”,贾琏和熙凤同样称贾珍为“大哥”或不如直系亲属严格。同辈中关系较亲密者,幼对长也“大爷”。有时这类称谓仍有微妙差别,即配偶中跟听有用名字称呼的,如黛玉对宝玉就用名字称谓。

5.与“对称称谓词”相关的一些因素

1)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年龄有关。如年幼者较多使用“排行+迭音称谓”的方式,年长者却多用“排行+称谓简称”。如贾兰年幼时称宝玉“二叔叔”,长大了称其“二叔”;宝玉称贾珍“大哥哥”,贾琏却称“大哥”。

2)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语体有关。如探春平日面称宝玉“二哥哥”,下帖子却称宝玉“二兄”。

3)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角色关系有关。如探春称表姐宝钗“宝姐姐”,而在结社作诗时却称之为“蘅芜君”。这是因为二人角色关系起了变化,变成诗翁间的朋友关系。

  (三)说话人与听话人是配偶或姻亲亲属关系

姻亲关系的中心成员是婚姻的直接当事者,即夫妻二人。姻亲称谓主要发生在夫妻共同生活的家庭之中或他们各自与对方家庭成员的交往之中,因而姻

[6]

亲称谓可说是对配偶及其亲属的称谓。

1、夫妻称谓

中国的夫妻称谓丰富而生动。仅仅拿中国人对

话人无亲属关系的一方,通常宁选社交称谓而不用亲属称谓。如贾政有时称贾母“母亲”,而王夫人始终称“老太太”;薛蟠称薛母为“妈妈”

,而金桂却称“太太”。这是因为用社交称谓比用亲属称谓更客气、更尊重,也就较疏远些。

2)长辈对幼辈配偶中有亲属关系的一方常用名字称谓,对无亲属关系的一方一般不用名字称谓。如刑夫人称贾琏“琏儿”,称熙凤却用“二奶奶”;贾母称贾珍“珍儿”,称尤氏“珍哥媳妇”。

3)有的姻亲关系,如公与媳、岳母与女婿、大伯与小婶、叔与婶,一般是回避对称的。在不能回避的情况下,选用社交称谓或从子女的亲属称谓。如刘姥姥用社交称谓“姑爷”称女婿狗儿,狗儿从子女称刘姥姥“姥姥”;又如李纨从贾兰称小叔宝玉“叔叔”。这是因为这些人之间无血缘关系而有性别差异,出于拘谨的社会心理,形成对称的这一特点。

4)姻亲亲属的称谓也随角色关系改变而改变。如李纨平时与宝玉以“叔嫂”相称,而在结社作诗时互相称“怡红公子”“、稻香老农”。这也是因为他们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变化,变成诗翁间的朋友关系。  (四)说话人跟听话人是社交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的对称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妻子”的别称来说,真是举不胜举。查梁章锯的《称谓录》,我们就可以看到有许多的称法:妻、元妃、妇、

112

张 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1、社交关系使用的亲属称谓是泛化的,以年龄或

社会等级而不是以亲属关系为依据。如亲属称谓词

“妈妈”是指“母亲”,而《红楼梦》第74回探春对王善宝家的说“: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可见,这里的“妈妈”只是社会关系人之间对年长已婚妇女的尊称。由于不以亲属关系为依据,辈份是人为认可的,除年龄因素外,还和该说话人社会地位有关。如宝钗、平儿年纪相仿,前者称周瑞家的“周姐姐”,后者却称“周大娘”;宝玉比芳官大不了几岁,前者称柳家的“柳嫂子”,“柳婶子”。

2、理,。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由家庭扩及家族,再至宗族,从而形成一个亲戚、族人的关系网。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远亲常常选用近亲的称谓,没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的设法建立情缘关系,这一关系网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至关重要。原来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通过各种方式,如认干亲联名来建立关系等可以不同一般的情缘。这种社交称谓中的趋近心理也反映在《红楼梦》第47回中:湘莲耍薛蟠“说软些,才饶你”,薛蟠先称好兄弟,吃了一拳;再称“好哥哥”,又吃了两拳;最后称“好老爷”,才算饶他。这是因为湘莲要求薛蟠尊重他,并不愿跟他亲热。又如第9回李贵承受了贾政的申伤,宝玉抚慰他,称其“好哥哥”;而在书房纠纷后,摆出主子的款儿,命令“李贵,收书!”用的是主对仆的名字称谓。

3、社交称谓词语反映社会关系,成词因素含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

1)反映社会职业。如“老道”“、老内相”“、长官”。2)反映社会地位。如“公子”、“相公”、“老爷”、“大人”“、太太”“、奶奶”。3)反映年龄。如“老祖宗”、“姑娘”、“哥儿”、“姐儿”“、妞儿”。

4)反映双方的社会关系。如“舅爷”、“亲家太太”“、施主”“、世兄”“、姑爷”。4、社交称谓词反映社会等级十分严格,因为称谓可以显示身份。

《红楼梦》第120回写袭人嫁到蒋家“全都按着,

正配的规矩。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又

如第6回“,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才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

5、社交关系人选用特殊的亲属称谓能表达特殊

的交际目的。

第31,。黛玉,,好嫂子,你告诉?告诉妹妹,替你们”黛玉以亲属称谓“嫂子”称呼袭人,以此暗含讥刺袭人想争妻妾的心思。

《红楼梦》的确堪称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我们不由惊叹作者的慧眼神力,通过精巧的艺术结构和细致入微的称谓,充分显示了它所在的政治社会背景及其背景下丰富的称谓文化。《三字经》中说“: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乃九族,人之

(即自身)为中心向上(向下)伦。”这就形成了以“己”各推五代形成了九族。这是“纵向”的亲属关系。再加上由于婚姻关系的父族、母族、妻族等,形成了“横

向”的三族。“九族”与“三族”互相交错,形成了一个“扩大了”的亲属网

。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的家族网正是一个封建国家的缩影,整个封建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父权统治的“大观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创造出一整套世界上最复杂、分化最琐碎的称谓,来规定和强化复杂的亲缘关系,正是为了维护建于其上的封建统治。“在宗法制下,世世代代的嫡长子为大宗,称为宗子,其余儿子为小宗,每小宗又自成一个宗法系统,以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如此类推下去。也就是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乃是宗法系统中的大宗,封余子为诸侯,为小宗。诸侯分封余子为大夫,诸侯相对大夫为大宗,大夫则为小宗;大夫分封余子为士,大夫相对士为大宗,士则为小宗;士之土地太小,不可再分,便以长子承嗣为士的宗子,

[8]

余子附宗子为私属。……”这种以家族为主的宗法制正是在亲属关系的基础上扩张开来的。由此看来《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其重大的意义。

11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胡文彬.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7,(3):74-94.

[4] 赵 沛.礼尚往来[A].王赛时,张书学.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5] 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黄 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8] 刘汉东.灵魂与程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intRedChamber

sraditionalAppellationCulture

ZHANGY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310015,China)

Abstract:Fromtheappellationusedinsociety,wecantellthepositionandstatusofthecommunicators.ByanalysisoftheappellationsusedforandbyhundredsofcharactersinDreamoftheRedChamberandthecharacter2isticsoftheappellationsandtheirculturalconnotationsforthetime,wecanseethatthefamilynetofDreamof

theRedChamberisaminiatureofafeudalcountry.Thewholefeudalcountryisjustanenlargedfatherhood”

GrandViewGarden”.Thecomplicatedappellationscreatedthenwasjustusedtomaintainthefeudaldominance.

Keywords:DreamoftheRedChamber;appellations;society;kindred

[责任编辑 陈希红]

(上接第109页)

AStudyonBAIJu2yi’sViewofWomen

LINHong

(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ThechiefcontentofBAIJu2yi’spoemswerereflectingwomen’s

lifeandpointingoutwomen’sproblems.However,becauseoftheinfluenceoftheideainhistimes,andrestrictedbyhisclass,hispoemsshowedbothpositiveandconservativepoints.Myarticlefocusesonmen’srightswhichwastheimportantpositioninfeu2dalsociety,andrevealsthetwoaspectsoftheviewofwomenthroughhispoems.

Keywords:BAIJu2yi;viewofwomen;male’sculture

[责任编辑 陈希红]

114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张 彦

(浙江树人大学语言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

摘 要:人类的称谓是在社会中使用的,地位。通过研究和分析《红楼梦》,论述的缩影,,,正是为了维护建于其上的封建统治。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411;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05)02-0110-05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方面的相互关系,以

[1]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人类的

的一面镜子。我们以此作为论述中国古代上层社会称谓的一个例证,通过对《红楼梦》中不同关系,如直接亲属关系、旁系亲属关系、姻亲亲属关系、远亲关系和社交关系等人物的称谓语的分析,从社会文化的视点出发,着重论述中国封建社会时代上层社会中称谓的特征和其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传统称谓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的贾府不仅是一个“钟鸣鼎食”之家,

[3]

而且还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在这个贵族家庭

称谓是在社会中使用的,是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参与语言交际双方的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等级观念非常严格的封建社会中,君与臣、主与仆关系是泾渭分明的,因此称谓不仅反映人的社会属性,也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的特征,它与社会结构、政治背景及传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大家族中,几代同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甚至几千人聚居在一起,人员之间关系复杂,为指称明确,亲属间称谓词语不仅数量众多,而

[2]

且语义明晰。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

中的迎来送往中,其不同关系人物的称谓的细微之处无不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内外上下有别,长幼尊卑有序。

  (一)说话人与听话人为直接亲属关系

亲属称谓礼俗,属封建家礼的范畴。每个人在出生时,就注定了与家族中其他人有差别,如长幼之别、先后之别、尊卑之别以及亲疏之别等,其在家族/庭关系中的位置也就相互有别。要保持这一家族/庭系统的和谐有序,就必然在家族生活中,尽量保持家人与家人之间原有的差序格局,而保持这种格局的最初的

[4]表象性手段即是家族中亲属称谓的规定。从《红楼

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一部描写中国封建时代末期的社会风俗画似的小说,它也可谓是集中国丰富称谓的一个“大观园”。《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里,王熙凤“贫嘴”,编派着逗人乐“: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媳妇、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的确,在《红楼梦》的贾府中,数百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千变万化的交际场合中,

其交际中使用的称谓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形态和传统观念

收简日期:2005-03-12

作者简介:张 彦(1967-),女,浙江绍兴人,副教授。

梦》的称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交际双方不同的亲属关系,而其中直接亲属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明显地体现了封建中国上层社会的“长幼尊卑有序”。

110

张 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1、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1)体现“以尊为讳、以贤为讳、以亲为讳”。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垄断,迫使别人对其姓名用字加以“敬避”,以起到加强和巩固统治者、尊贵者的尊严和特权的作用。《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中有一句话“,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说对尊者、亲者、贤者的过失应避而不谈。不但他们的过失不能讲,甚至他们的名字也不能随便叫,这就是名字避讳的范围。尊者,指帝王将相;亲者,;,可直呼,如,辈。幼对长则不允许用名字称谓,还要遵守“讳名”规矩。《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说起林黛玉“读书凡‘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这是因为黛玉之母名“贾敏”。

2)尊卑有别还表现在嫡庶有别。除通常的长幼、尊卑、亲疏之外,中国古代家族亲属称谓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反映家族继嗣制度的嫡庶称谓。这或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亲属称谓的一个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即使辈份相同、长幼有别,但仍

[4]

然有嫡庶的等级贵贱之别。子女对父亲的正配用亲属称谓“母亲”、“妈妈”,或者用社交称谓“太太”、“老太太”;对父亲的偏房却一律称“姨娘”,即使是庶出的子女,如探春称其亲身母亲赵姨娘也用“姨娘”。

2、当说话人和听话人为直接亲属关系时,称谓的另一个特点便是“从仆称谓”较多地使用。这些从仆称谓的使用可以显示被称呼者的身份和地位。这一点在《红楼梦》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

1)幼辈对长辈常使用从仆称的社会称谓。如宝玉称王夫人“太太”,称贾母“老太太”,体现了“长为尊,幼为卑”的封建观念。但也有幼辈社会地位高于长辈的情形,如贾元春册封为贵妃,进入君主阶层,于是贾母、贾政等长辈就得用臣对君的社交称谓,如“贵妃”“、娘娘”等称呼她。

2)长辈对幼辈有时也使用从仆社交称谓,一般是在子女已成年当家,长辈为了维护其体面,可以用从仆称称之,如贾母称贾政“二老爷”。

3)庶母对子女用从仆称则是因为其社会地位仍是奴仆,低于子女。

3、对称谓词的选择跟说话人的身份和地位都有

关系。如子女称母有“母亲”、“妈妈”、“妈”三种。从

实例看,大家公子、老爷们选用“母亲”,这是因为称谓词“母亲”带有庄重的色彩,和其身份相符合。下人则选用“妈”,一般家庭的子女或有身份而年幼者多选用“妈妈”。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语体也有关。如薛蟠平日称其母用“妈妈”,而在信中用“。  (二),与说话人、公婆、伯姑舅姨等在,其称谓也五花八门,主要特点有:

1、体现“亲疏有别”

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封闭、半封闭的封建统治,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人际交往的渠道很不充分,人际之间的联系也常常需要靠血缘关系或亲缘关系来维持。亲疏原则正是强调血缘的承传、远近,表现于区分直系与旁系,直系亲属比旁系亲属亲近,两系的内部又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越往外越疏远。血缘越近,关系越亲,相互之间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就越重,

[6]

相处时的礼仪要求就越严格和细致。因此,称谓自然内外有别,而其中也包括表亲和同姓亲属之别。在称谓前加姓只用于表亲,不用于同姓亲属,因为前者疏远,后者亲近。《红楼梦》第49回提及“一时又见,林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真似亲姐

妹一般。”第58回提及黛玉对薛母“感戴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称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2、体现“

内外有别”这主要表现在对父亲亲属和母亲亲属的称谓泾渭分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父权为核心的社会中,人们在家族中的地位,不仅取决于他们的长幼、辈份的尊卑,说得更确切些,根本取决于他们与家族中父权

[4]

的距离。表现在称谓上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分明,对父亲的兄与弟称谓有别;而对父亲的姐与妹称谓无区别。如,爸爸的母亲称“祖母”,妈妈的母亲则称“外祖母”;父亲之兄弟、姐妹称作“大爷”、“叔叔”、“姑妈”,母亲之兄弟、姐妹称作“舅舅”“、姨妈”。对兄或弟之子女称“侄儿”“、侄女儿”,对姐或妹之子女却称“外甥”“、外甥女儿”。这就表现了内外有别的观念,认为前者是自家人,后者

11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是别家人。这就显示了这样一种观念:父系男性亲属较为重要,而父系女性亲属和母系亲属较为次要,没有必要再区分长幼。从这一特点可以窥见中国封建时代实行的是父系扩大家庭制度。《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在老太太前面指称林黛玉说“:竟不象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番话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父系为主的最好写照。

3“、从仆称谓”的使用

1)出于““二老爷”,。

2)。如贾赦和贾政都已成人并做了官,彼此见面用从仆称“二老爷”“、大老爷”称呼。

3)出于有意疏远的心理。如宝玉黛玉平时兄妹

妇人、室、同室、正室、内主、中馈、伉俪、结发、乡里、家里、嫡、妪、御、首妻、寡妻、君妇;还有“妻谦称”“、夫称妻”“、妾称妻”、“对人自称妻”、“称人之妻”、“贵者妻”“、方言称妻”“、亡妻”“、旧妻”“、后妻”“、未婚妻”、“守寡妻”“、妾”等等,五花八门。还有用借代的修辞方式,称“糟糠”;有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称“故剑”;也有

[7]

用藏词的修辞方式称“胡戏”。中人物的。出于维护对方体,,有时也用亲属“姐姐”,因他们。私下场合,配偶采用较随便的对称方式,如名字称谓;还有用戏称,如第16回,写王熙凤“因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

2、对配偶的亲属的称谓

《红楼梦》中的对配偶的亲属的称谓复杂而丰富,

相称,但在吵架时彼此使用从仆称谓“二爷”“、姑娘”。细分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4“、名字称谓”的使用1)夫妻对亲属的称谓相同。如贾蓉、秦氏同样称“名字称谓”在旁系亲属中一般也用于长对幼,但熙凤为“婶娘”,贾琏和熙凤同样称贾珍为“大哥”或不如直系亲属严格。同辈中关系较亲密者,幼对长也“大爷”。有时这类称谓仍有微妙差别,即配偶中跟听有用名字称呼的,如黛玉对宝玉就用名字称谓。

5.与“对称称谓词”相关的一些因素

1)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年龄有关。如年幼者较多使用“排行+迭音称谓”的方式,年长者却多用“排行+称谓简称”。如贾兰年幼时称宝玉“二叔叔”,长大了称其“二叔”;宝玉称贾珍“大哥哥”,贾琏却称“大哥”。

2)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语体有关。如探春平日面称宝玉“二哥哥”,下帖子却称宝玉“二兄”。

3)对称称谓词的选择跟角色关系有关。如探春称表姐宝钗“宝姐姐”,而在结社作诗时却称之为“蘅芜君”。这是因为二人角色关系起了变化,变成诗翁间的朋友关系。

  (三)说话人与听话人是配偶或姻亲亲属关系

姻亲关系的中心成员是婚姻的直接当事者,即夫妻二人。姻亲称谓主要发生在夫妻共同生活的家庭之中或他们各自与对方家庭成员的交往之中,因而姻

[6]

亲称谓可说是对配偶及其亲属的称谓。

1、夫妻称谓

中国的夫妻称谓丰富而生动。仅仅拿中国人对

话人无亲属关系的一方,通常宁选社交称谓而不用亲属称谓。如贾政有时称贾母“母亲”,而王夫人始终称“老太太”;薛蟠称薛母为“妈妈”

,而金桂却称“太太”。这是因为用社交称谓比用亲属称谓更客气、更尊重,也就较疏远些。

2)长辈对幼辈配偶中有亲属关系的一方常用名字称谓,对无亲属关系的一方一般不用名字称谓。如刑夫人称贾琏“琏儿”,称熙凤却用“二奶奶”;贾母称贾珍“珍儿”,称尤氏“珍哥媳妇”。

3)有的姻亲关系,如公与媳、岳母与女婿、大伯与小婶、叔与婶,一般是回避对称的。在不能回避的情况下,选用社交称谓或从子女的亲属称谓。如刘姥姥用社交称谓“姑爷”称女婿狗儿,狗儿从子女称刘姥姥“姥姥”;又如李纨从贾兰称小叔宝玉“叔叔”。这是因为这些人之间无血缘关系而有性别差异,出于拘谨的社会心理,形成对称的这一特点。

4)姻亲亲属的称谓也随角色关系改变而改变。如李纨平时与宝玉以“叔嫂”相称,而在结社作诗时互相称“怡红公子”“、稻香老农”。这也是因为他们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变化,变成诗翁间的朋友关系。  (四)说话人跟听话人是社交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的对称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妻子”的别称来说,真是举不胜举。查梁章锯的《称谓录》,我们就可以看到有许多的称法:妻、元妃、妇、

112

张 彦《红楼梦》:中的称谓与中国传统称谓文化

1、社交关系使用的亲属称谓是泛化的,以年龄或

社会等级而不是以亲属关系为依据。如亲属称谓词

“妈妈”是指“母亲”,而《红楼梦》第74回探春对王善宝家的说“: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可见,这里的“妈妈”只是社会关系人之间对年长已婚妇女的尊称。由于不以亲属关系为依据,辈份是人为认可的,除年龄因素外,还和该说话人社会地位有关。如宝钗、平儿年纪相仿,前者称周瑞家的“周姐姐”,后者却称“周大娘”;宝玉比芳官大不了几岁,前者称柳家的“柳嫂子”,“柳婶子”。

2、理,。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由家庭扩及家族,再至宗族,从而形成一个亲戚、族人的关系网。为了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远亲常常选用近亲的称谓,没有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的设法建立情缘关系,这一关系网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至关重要。原来没有血缘、亲缘关系的,通过各种方式,如认干亲联名来建立关系等可以不同一般的情缘。这种社交称谓中的趋近心理也反映在《红楼梦》第47回中:湘莲耍薛蟠“说软些,才饶你”,薛蟠先称好兄弟,吃了一拳;再称“好哥哥”,又吃了两拳;最后称“好老爷”,才算饶他。这是因为湘莲要求薛蟠尊重他,并不愿跟他亲热。又如第9回李贵承受了贾政的申伤,宝玉抚慰他,称其“好哥哥”;而在书房纠纷后,摆出主子的款儿,命令“李贵,收书!”用的是主对仆的名字称谓。

3、社交称谓词语反映社会关系,成词因素含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

1)反映社会职业。如“老道”“、老内相”“、长官”。2)反映社会地位。如“公子”、“相公”、“老爷”、“大人”“、太太”“、奶奶”。3)反映年龄。如“老祖宗”、“姑娘”、“哥儿”、“姐儿”“、妞儿”。

4)反映双方的社会关系。如“舅爷”、“亲家太太”“、施主”“、世兄”“、姑爷”。4、社交称谓词反映社会等级十分严格,因为称谓可以显示身份。

《红楼梦》第120回写袭人嫁到蒋家“全都按着,

正配的规矩。一进了门,丫头仆妇,都称‘奶奶’”。又

如第6回“,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便当是凤姐儿了,才要称‘姑奶奶’,只见周瑞家的说‘:他是平姑娘’。又见平儿赶着周瑞家的叫他‘周大娘’,才方知不过是个有体面的丫头”。

5、社交关系人选用特殊的亲属称谓能表达特殊

的交际目的。

第31,。黛玉,,好嫂子,你告诉?告诉妹妹,替你们”黛玉以亲属称谓“嫂子”称呼袭人,以此暗含讥刺袭人想争妻妾的心思。

《红楼梦》的确堪称一部伟大的文化小说,我们不由惊叹作者的慧眼神力,通过精巧的艺术结构和细致入微的称谓,充分显示了它所在的政治社会背景及其背景下丰富的称谓文化。《三字经》中说“: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乃九族,人之

(即自身)为中心向上(向下)伦。”这就形成了以“己”各推五代形成了九族。这是“纵向”的亲属关系。再加上由于婚姻关系的父族、母族、妻族等,形成了“横

向”的三族。“九族”与“三族”互相交错,形成了一个“扩大了”的亲属网

。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的家族网正是一个封建国家的缩影,整个封建国家就是一个扩大了的父权统治的“大观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创造出一整套世界上最复杂、分化最琐碎的称谓,来规定和强化复杂的亲缘关系,正是为了维护建于其上的封建统治。“在宗法制下,世世代代的嫡长子为大宗,称为宗子,其余儿子为小宗,每小宗又自成一个宗法系统,以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如此类推下去。也就是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乃是宗法系统中的大宗,封余子为诸侯,为小宗。诸侯分封余子为大夫,诸侯相对大夫为大宗,大夫则为小宗;大夫分封余子为士,大夫相对士为大宗,士则为小宗;士之土地太小,不可再分,便以长子承嗣为士的宗子,

[8]

余子附宗子为私属。……”这种以家族为主的宗法制正是在亲属关系的基础上扩张开来的。由此看来《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这份丰富的文化遗产有其重大的意义。

113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 胡文彬.历史的剪影———《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7,(3):74-94.

[4] 赵 沛.礼尚往来[A].王赛时,张书学.汉唐流风・中国古代生活习俗面面观[C].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5] 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 黄 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8] 刘汉东.灵魂与程序[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6.

intRedChamber

sraditionalAppellationCulture

ZHANGYa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310015,China)

Abstract:Fromtheappellationusedinsociety,wecantellthepositionandstatusofthecommunicators.ByanalysisoftheappellationsusedforandbyhundredsofcharactersinDreamoftheRedChamberandthecharacter2isticsoftheappellationsandtheirculturalconnotationsforthetime,wecanseethatthefamilynetofDreamof

theRedChamberisaminiatureofafeudalcountry.Thewholefeudalcountryisjustanenlargedfatherhood”

GrandViewGarden”.Thecomplicatedappellationscreatedthenwasjustusedtomaintainthefeudaldominance.

Keywords:DreamoftheRedChamber;appellations;society;kindred

[责任编辑 陈希红]

(上接第109页)

AStudyonBAIJu2yi’sViewofWomen

LINHong

(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bstract:ThechiefcontentofBAIJu2yi’spoemswerereflectingwomen’s

lifeandpointingoutwomen’sproblems.However,becauseoftheinfluenceoftheideainhistimes,andrestrictedbyhisclass,hispoemsshowedbothpositiveandconservativepoints.Myarticlefocusesonmen’srightswhichwastheimportantpositioninfeu2dalsociety,andrevealsthetwoaspectsoftheviewofwomenthroughhispoems.

Keywords:BAIJu2yi;viewofwomen;male’sculture

[责任编辑 陈希红]

114


相关文章

  • [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 摘 要: 亲属称谓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英汉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红楼梦>中包含了繁复的亲属关系称谓,如何将其译为英语又不失作者原意,对译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本文以东西方文化为背 ...查看


  • 从四维角度看中华文化对当代汉语生活的影响
  • 摘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具有多重属性.从用途来说,其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而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它作为传播思想感情和知识技能的载体,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自然烙下了不同民族不同时期深深的文化印记.文章借用"四维空间 ...查看


  • 高考必会文化常识
  • 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二.作者作品 ...查看


  • 传统文化小常识内容
  • 1.1孝 "孝",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包括尊敬.顺从.送终.守灵等. 1.2悌 "悌"儒家伦理范畴,指敬爱.顺从兄长,常与"孝"并称为孝悌. 1.3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阴 ...查看


  • 初中文化文学常识分类整理汇总
  • 初中文化文学常识分类整理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 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 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 同窗:同学 6. 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 ...查看


  • 猜灯谜的由来
  • 篇一:灯谜的起源 灯谜的起源 作者:changshengguo 于 2012-01-30 09:32 发表 只看该作者 灯谜也叫谜语,是我国文艺中的一朵奇葩,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灯谜的产生是我国古代语言艺术的伟大创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 ...查看


  • --文学基础知识[1]
  • 初中文学基础知识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l ...查看


  • 国学文学常识概括 1
  • 国学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 ...查看


  • 语文常识大全
  • <语文>常识大全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