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书作者:山僧扫雨
张国荣在电影中,有过两次京剧扮相。
一次是《胭脂扣》,风流倜傥的十二少,为了养家糊口,去跑龙套。
另一次,大家都知道,《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一个戏疯子。
巧的是,这两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同一个人。
她叫李碧华,一个“有毒”的香港女作家。
跟其他改编不同,《霸王别姬》是先有了小说,后改编电影,然后李碧华又润色了小说,再次出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原始版本厚了一倍。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也就导致了,小说里藏着许多小机密,不读上几遍,可能就错过了。
1.
做个凡俗人,便是此生福分。
《霸王别姬》开篇便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是菊仙,花满楼的妓女,她把一生赌在段小楼身上。
戏子是程蝶衣,唱旦角的戏疯,他把一辈子栓在段小楼那。
但是,他们最朴实的愿望,却是做个凡人。
程蝶衣被卖到戏班子,因为有六根指头,母亲愣是狠心地一刀剁掉一个。
这个异种,连“当个凡俗人的福分都没有。”
这一刀,剁开骨血,也剁开生死之路。
再后来,程蝶衣朝着凡俗人的反方向,一路狂奔。同辈的师兄弟都在练武行,唯有自己,捏着嗓子,流转眼角,唱着“我原本是女娇儿”,流下清泪。
而菊仙,第一眼就认准了段小楼。
她知道,有些人,是一遇上,就知道往后的结局。“但那是外面的世界,常人的福分。”
作为一个妓女,她不敢奢望爱情。唯有赌上一切,等待命判。
福分这个词,很重。
大概像曹雪芹用“玉”字,慎之又慎。
全书一共出现三次。第三次是程蝶衣自杀未遂时,羡慕虞姬,有死得其时,浓烈退场的福分。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
就像贾平凹的《废都》中,唐宛儿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第一次看到时,哇塞,惊艳!
后来,在《秦腔》中又读到这句话,味道就变了。或许,贾平凹只是觉得,这句话是神来之笔,老子要多用几次。
所以,谁知道作家到底在想什么呢!
2.
到底是谁,围剿了霸王?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霸王别姬,发生在楚汉相争时。刘邦耍诈,让汉营的手下唱楚歌,让项羽以为,汉军已霸占楚地。项羽崩溃,最终败北。
一直以来,这本小说名,被认为是京剧曲目而已,是段小楼和程蝶衣最拿手的戏。
但是,我们忽略了个问题。
有个章节名: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这章第一句话是:然后一地一地的解放了。
这解放,是人民的胜利。
但也是戏曲的末日。因为那胜利,疯狂地破坏一切艺术,粗暴地打烂一切信任。
段小楼终于败了。
骄傲的他,硬气的霸王,被折腾的不成人形。
“从来不曾倒下的霸王——孩提时代,日治时代,国民党时代……都压不倒的段小楼,终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崩溃,崩溃在GCD手中。”
这,才是霸王别姬的根由。
汉家略地,艺术成灰,人亦被无限践踏。
霸王倒了,刘邦赢了战争,也赔了骂名。
说的,不正是那个人不是人的文革年代吗?
3.
程蝶衣不是虞姬,菊仙才是。
小说最开始,就说:他们没有死。
他们,是段小楼和程蝶衣,不是楚霸王和虞姬。戏,终究是戏。
程蝶衣爱段小楼,毋庸置疑。他每一次深入险境,都是为了段小楼。
第一次为了那把宝剑,甘愿被袁四爷侵犯。
第二次为了救段小楼,放弃自尊,去给日本人唱堂会。
第三次再为了救段小楼,给红卫兵下跪,承认挂在毛主席像旁边的剑是自己的。
不熟悉文革的人,肯定不明白,这有什么?
在那个杯弓蛇影的年代,这等于要将毛千刀万剐,是必死的罪名。
他爱的时候,甘愿为他死。
相对而言,菊仙却是算计的,自私的。
第一次,她答应离开段小楼,转眼又贴上身来。
第二次,她故意把那把剑的罪名,栽到程蝶衣身上。
自私至极,但不就是人性吗?高大全的人物,可以出门左转看八大样板戏啊!
纵然如此,菊仙才是真虞姬。
她嫁给了段小楼,在无数动荡中,一直陪在段小楼身边,不离不弃。
直到,段小楼为了救她,揽下罪名,并用离婚划清界限。
当晚,菊仙就上吊自尽。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她不唱戏,却把感情,过得比戏剧更忠烈。
楚霸王还活着。段小楼偷渡去了香港,打工、骗社会补助,潦倒度日。(这一段很像苟且活下来的十二少)
虞姬也还活着。程蝶衣等到了平反,在戏班子当艺术指导。容颜苍老,浓烈不再。
时过境迁,二人相逢。唱了一曲霸王别姬。
程蝶衣以为自己殉情了,他在心里为自己热烈鼓掌。像多年前,翻出段小楼的签名,哗啦啦地自我感动。
曲终,人散。
二人分别,仍旧各自生活。
4.
那些最易被忽略的小细节。
关于程蝶衣抽大烟
程蝶衣自甘堕落,天天抽大烟。直到,段小楼说,你戒了吧。他才十分努力去戒烟。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初拼命抽,就是等着段小楼的不满、痛心、忍无可忍,然后付诸行动。”
就像,小时候求关注的我们。为了让大人注意,故意让自己感冒生病。
关于小石头们运气开声
戏班子这群苦逼孩子,在荒野边鬼哭狼嚎地练嗓子。而隔壁,却是一群背书包上学的同龄小孩。他们笑着闹着,佣人在后面小祖宗般地护着。
同样是生命,却各自不同命。
关于那个老太监
电影中,小豆子好像被老太监猥琐了。
但小说里,老太监看到小豆子撒尿,瞬间就懵逼了。他没有那个命根子啊。
”他忘记一切,他窥伺已久,他刻意避忌,艳慕惊叹,百感交集。在一个不防备的平常时刻。”
你的美酒佳肴,他的穿肠毒药。
一个最普通的动作,牵扯的却是他,深藏于心的缺憾。
最朴实的幸福,不过是做个平凡人。这一刻,再次涌上这种情绪。
关于师父狠命打学徒
每次,只要小石头们犯了错,师父都会凶神恶煞,狠命责打。
他的凶悍,盖住一切心事,重重心事,重重的不如意。想当初,自己也是个好角儿呀。
喜欢读这本小说,喜欢作者用心在写每一个配角。他们的苦涩、委屈、遗憾、失意。
跟壮烈的主角相比,这些才是我们的人生。
就像电影中,小癞子看到台上的角儿唱戏,哭嚎着:“得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
这一幕,只要看到,就会哭成狗。
李碧华的小说,故事往往都不复杂,但情绪却藏在字里行间,等到你猛然发现,就像被针戳中,疼痛不已。
《诱僧》、《胭脂扣》、《青蛇》,都是如此。
还有个一语成谶、细思极恐的地方
红卫兵让他们清算时,程蝶衣痛骂菊仙,“绝子绝孙的臭婊子!”
段小楼跟菊仙的第一个孩子意外流掉了,原本事打算,再要个孩子。
但是被程蝶衣臭骂的当晚,菊仙就吊死了。
当真绝子绝孙。
5.
如果,你对李碧华有了点兴趣,想看她的书,需要提醒你,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NO.1 最好心情开朗。
她的所有小说都像梅雨天,阴气沉沉,暗无天日。如此灰色的人生观,如果心脏不够糙,不够强,容易变抑郁。
NO.2最好过得还不错。
原因参见第一条。
NO.3最好不是单身狗。
不然,容易跟我一样,秒变愤青,重点歪曲,画风清奇。
所以,能不能读,你们自己看着办!
文/简书作者:山僧扫雨
张国荣在电影中,有过两次京剧扮相。
一次是《胭脂扣》,风流倜傥的十二少,为了养家糊口,去跑龙套。
另一次,大家都知道,《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一个戏疯子。
巧的是,这两部电影的原著作者,是同一个人。
她叫李碧华,一个“有毒”的香港女作家。
跟其他改编不同,《霸王别姬》是先有了小说,后改编电影,然后李碧华又润色了小说,再次出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原始版本厚了一倍。
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也就导致了,小说里藏着许多小机密,不读上几遍,可能就错过了。
1.
做个凡俗人,便是此生福分。
《霸王别姬》开篇便是: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婊子是菊仙,花满楼的妓女,她把一生赌在段小楼身上。
戏子是程蝶衣,唱旦角的戏疯,他把一辈子栓在段小楼那。
但是,他们最朴实的愿望,却是做个凡人。
程蝶衣被卖到戏班子,因为有六根指头,母亲愣是狠心地一刀剁掉一个。
这个异种,连“当个凡俗人的福分都没有。”
这一刀,剁开骨血,也剁开生死之路。
再后来,程蝶衣朝着凡俗人的反方向,一路狂奔。同辈的师兄弟都在练武行,唯有自己,捏着嗓子,流转眼角,唱着“我原本是女娇儿”,流下清泪。
而菊仙,第一眼就认准了段小楼。
她知道,有些人,是一遇上,就知道往后的结局。“但那是外面的世界,常人的福分。”
作为一个妓女,她不敢奢望爱情。唯有赌上一切,等待命判。
福分这个词,很重。
大概像曹雪芹用“玉”字,慎之又慎。
全书一共出现三次。第三次是程蝶衣自杀未遂时,羡慕虞姬,有死得其时,浓烈退场的福分。
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测。
就像贾平凹的《废都》中,唐宛儿说:“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第一次看到时,哇塞,惊艳!
后来,在《秦腔》中又读到这句话,味道就变了。或许,贾平凹只是觉得,这句话是神来之笔,老子要多用几次。
所以,谁知道作家到底在想什么呢!
2.
到底是谁,围剿了霸王?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霸王别姬,发生在楚汉相争时。刘邦耍诈,让汉营的手下唱楚歌,让项羽以为,汉军已霸占楚地。项羽崩溃,最终败北。
一直以来,这本小说名,被认为是京剧曲目而已,是段小楼和程蝶衣最拿手的戏。
但是,我们忽略了个问题。
有个章节名: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这章第一句话是:然后一地一地的解放了。
这解放,是人民的胜利。
但也是戏曲的末日。因为那胜利,疯狂地破坏一切艺术,粗暴地打烂一切信任。
段小楼终于败了。
骄傲的他,硬气的霸王,被折腾的不成人形。
“从来不曾倒下的霸王——孩提时代,日治时代,国民党时代……都压不倒的段小楼,终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崩溃,崩溃在GCD手中。”
这,才是霸王别姬的根由。
汉家略地,艺术成灰,人亦被无限践踏。
霸王倒了,刘邦赢了战争,也赔了骂名。
说的,不正是那个人不是人的文革年代吗?
3.
程蝶衣不是虞姬,菊仙才是。
小说最开始,就说:他们没有死。
他们,是段小楼和程蝶衣,不是楚霸王和虞姬。戏,终究是戏。
程蝶衣爱段小楼,毋庸置疑。他每一次深入险境,都是为了段小楼。
第一次为了那把宝剑,甘愿被袁四爷侵犯。
第二次为了救段小楼,放弃自尊,去给日本人唱堂会。
第三次再为了救段小楼,给红卫兵下跪,承认挂在毛主席像旁边的剑是自己的。
不熟悉文革的人,肯定不明白,这有什么?
在那个杯弓蛇影的年代,这等于要将毛千刀万剐,是必死的罪名。
他爱的时候,甘愿为他死。
相对而言,菊仙却是算计的,自私的。
第一次,她答应离开段小楼,转眼又贴上身来。
第二次,她故意把那把剑的罪名,栽到程蝶衣身上。
自私至极,但不就是人性吗?高大全的人物,可以出门左转看八大样板戏啊!
纵然如此,菊仙才是真虞姬。
她嫁给了段小楼,在无数动荡中,一直陪在段小楼身边,不离不弃。
直到,段小楼为了救她,揽下罪名,并用离婚划清界限。
当晚,菊仙就上吊自尽。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她不唱戏,却把感情,过得比戏剧更忠烈。
楚霸王还活着。段小楼偷渡去了香港,打工、骗社会补助,潦倒度日。(这一段很像苟且活下来的十二少)
虞姬也还活着。程蝶衣等到了平反,在戏班子当艺术指导。容颜苍老,浓烈不再。
时过境迁,二人相逢。唱了一曲霸王别姬。
程蝶衣以为自己殉情了,他在心里为自己热烈鼓掌。像多年前,翻出段小楼的签名,哗啦啦地自我感动。
曲终,人散。
二人分别,仍旧各自生活。
4.
那些最易被忽略的小细节。
关于程蝶衣抽大烟
程蝶衣自甘堕落,天天抽大烟。直到,段小楼说,你戒了吧。他才十分努力去戒烟。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初拼命抽,就是等着段小楼的不满、痛心、忍无可忍,然后付诸行动。”
就像,小时候求关注的我们。为了让大人注意,故意让自己感冒生病。
关于小石头们运气开声
戏班子这群苦逼孩子,在荒野边鬼哭狼嚎地练嗓子。而隔壁,却是一群背书包上学的同龄小孩。他们笑着闹着,佣人在后面小祖宗般地护着。
同样是生命,却各自不同命。
关于那个老太监
电影中,小豆子好像被老太监猥琐了。
但小说里,老太监看到小豆子撒尿,瞬间就懵逼了。他没有那个命根子啊。
”他忘记一切,他窥伺已久,他刻意避忌,艳慕惊叹,百感交集。在一个不防备的平常时刻。”
你的美酒佳肴,他的穿肠毒药。
一个最普通的动作,牵扯的却是他,深藏于心的缺憾。
最朴实的幸福,不过是做个平凡人。这一刻,再次涌上这种情绪。
关于师父狠命打学徒
每次,只要小石头们犯了错,师父都会凶神恶煞,狠命责打。
他的凶悍,盖住一切心事,重重心事,重重的不如意。想当初,自己也是个好角儿呀。
喜欢读这本小说,喜欢作者用心在写每一个配角。他们的苦涩、委屈、遗憾、失意。
跟壮烈的主角相比,这些才是我们的人生。
就像电影中,小癞子看到台上的角儿唱戏,哭嚎着:“得挨多少打,才能成角儿啊!我什么时候才能成角儿啊?”
这一幕,只要看到,就会哭成狗。
李碧华的小说,故事往往都不复杂,但情绪却藏在字里行间,等到你猛然发现,就像被针戳中,疼痛不已。
《诱僧》、《胭脂扣》、《青蛇》,都是如此。
还有个一语成谶、细思极恐的地方
红卫兵让他们清算时,程蝶衣痛骂菊仙,“绝子绝孙的臭婊子!”
段小楼跟菊仙的第一个孩子意外流掉了,原本事打算,再要个孩子。
但是被程蝶衣臭骂的当晚,菊仙就吊死了。
当真绝子绝孙。
5.
如果,你对李碧华有了点兴趣,想看她的书,需要提醒你,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NO.1 最好心情开朗。
她的所有小说都像梅雨天,阴气沉沉,暗无天日。如此灰色的人生观,如果心脏不够糙,不够强,容易变抑郁。
NO.2最好过得还不错。
原因参见第一条。
NO.3最好不是单身狗。
不然,容易跟我一样,秒变愤青,重点歪曲,画风清奇。
所以,能不能读,你们自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