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文章采用的列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5、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
1、了解文章采用的列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2、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
教学难点:
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
2、学习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解题: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多用木制或陶制;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雕像,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二、自读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
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指名生字新词。
3、理解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三、脉络梳理
1、自由读课文。思考: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找出文中能概括的一句话来说说。
2、指名交流。
3、师提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就像一条纽带,把课文前后两部分紧密地连在一起,这就是过渡段的作用。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
4、师: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一节,思考在文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板书: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5、课文的层次能分出来吗?再思考:这是什么构段方法?(总分总)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段
1、师过渡:让我们走近兵马俑,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齐读第二自然段。汇报。(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4、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观感受。板书:列数据 作比较)
5、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小结:这一自然段还用了举实例、写感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板书:举实例 写感受)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第4-10小节
1、师:自己默读4-9节,文中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感受一下:你对哪种兵马俑最感兴趣?
2、指名交流,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作举例。(板书:举例)
(1)将军俑
师:将军站在队伍前列,谁上来试试?它站在队伍前列,让作者不禁联想到„„(板书:联想)
师:这样写,大将军似乎就站在了我们面前,是怎样的一位大将军?(威风凛凛、指挥若定、气宇轩昂、视死如归、胸有成竹„„)
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回将军。站起来,自己试试,开始!
(2)武士俑(联想)
同桌合作读。师引读:武士俑动作各异,有的„„(做动作读)却个个„„让作者不禁联想到——像是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啊!让你不禁联想到——武士俑英勇无畏,整装待发。(齐读)
(3)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分别读、练习说。
(4)马俑 师补充:说起马俑,我想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克林顿这么说,说明什么?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齐读)
3、学习第10小节
(1)师过渡: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可谓类型众多,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真是个性鲜明。
14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文章采用的列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5、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古代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
1、了解文章采用的列数据、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2、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
教学难点:
1、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
2、学习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解题: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多用木制或陶制;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雕像,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二、自读感知、,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思考:秦
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2、指名生字新词。
3、理解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弓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三、脉络梳理
1、自由读课文。思考: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找出文中能概括的一句话来说说。
2、指名交流。
3、师提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就像一条纽带,把课文前后两部分紧密地连在一起,这就是过渡段的作用。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
4、师: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一节,思考在文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板书: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5、课文的层次能分出来吗?再思考:这是什么构段方法?(总分总)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精读第二段
1、师过渡:让我们走近兵马俑,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齐读第二自然段。汇报。(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4、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观感受。板书:列数据 作比较)
5、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小结:这一自然段还用了举实例、写感受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板书:举实例 写感受)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二、学习第4-10小节
1、师:自己默读4-9节,文中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感受一下:你对哪种兵马俑最感兴趣?
2、指名交流,这样的写作方法叫作举例。(板书:举例)
(1)将军俑
师:将军站在队伍前列,谁上来试试?它站在队伍前列,让作者不禁联想到„„(板书:联想)
师:这样写,大将军似乎就站在了我们面前,是怎样的一位大将军?(威风凛凛、指挥若定、气宇轩昂、视死如归、胸有成竹„„)
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回将军。站起来,自己试试,开始!
(2)武士俑(联想)
同桌合作读。师引读:武士俑动作各异,有的„„(做动作读)却个个„„让作者不禁联想到——像是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啊!让你不禁联想到——武士俑英勇无畏,整装待发。(齐读)
(3)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分别读、练习说。
(4)马俑 师补充:说起马俑,我想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克林顿这么说,说明什么?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齐读)
3、学习第10小节
(1)师过渡: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可谓类型众多,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真是个性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