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 0~6 岁的儿童有什么正确的教育观?

【唐朝的回答(190票)】:

挺大一个话题,我慢慢写。

大原则:教导0~6岁的儿童,要尊重科学,不要自发的,传统口口相传的。要去思考理解和内化,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父母嘴巴说什么,而是平日如何行为。

科学的教育

一、尊重生物性:

人作为一个生物有其阶段性的各种特性,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我们不会让7个月的孩子走路,14个月的孩子单脚跳跃。但还有很多很多的这样阶段性的特性,很多父母都可能不知道。于是就会会要求我们孩子去做到他们不可能做到和理解的事情。

解决方法:选购几本育儿百科,了解一下多种文化和观念下不同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去审视育儿这件事情,你获得的认知就会越客观。

推荐书籍:

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

推荐视频:

DISCOVERY channel《Health the BABY Human》

这里面会有大量的实验的录像,说明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征。看完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感觉。

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作为父母就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变成和孩子的本能和天性较劲的状态。他做不到就非要做,那就是把孩子惹烦,把自己惹恼的状态。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我的几个回答也可以作为例子:

如何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为什么外国人不给宝宝把尿,他们是怎么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任何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都是统计来的,都是对于大群体的概括,但不能直接使用于每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要掉书袋里。最常见的就是,在身高体重上把标准曲线当中及格线。跑出去了就焦虑了,是不是我们孩子吃啥激素长太快了?是吃太少了长太慢了?类似的情况在爬行、走路和出牙等这种明显的阶段性指标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在之前的一条共享出来的书籍和视频,也许会让更多掉书袋的爸妈会有更多可以焦虑的内容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个绝对的合格标准。人的多样性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作为正常状态。有些孩子就是天生会比较内向,有些就是天生比较闹。作为父母就是要接受孩子的状态。不要老想着造一个:“我觉得他能够那样一点就更好。”的人。(这里还是要前提的,不是病理性的;在孩子发展能力范畴之内的;不是违背社会基础文化道德观念的。例: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身心健康,说了个谎,虽然违反了道德基础,但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范畴之外,就没必要给孩子扣上一个骗子的名头。没必要为这个事情特别焦虑,到处问:我们家孩子爱撒谎怎么办?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喜欢夸张夸大获得关注?还是有家里人喜欢用假话逗孩子?还是因为体罚或者责骂他本能的通过撒谎来自我保护?然后对着原因找处理方法,而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错误的判断,再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去纠正。)

在科学的知识作为后备的基础上,正确的了解自己孩子,去正确的应对。

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

这个会因人而异,就像同样上课教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会不同。但养好孩子的确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的。

比如,有些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不那么仔细的话,可能就被带过去了,也可能在过一会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但就我的观察而言,无理取闹的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多,不那么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或者养育者却是大有人在。

观察和感受也是为了更为准确的运用之前学会的各种知识,有针对性的使用和调整。因为孩子是活的,生搬硬套是无法达到各种教育法所描述的效果的。这一点还是很依赖于父母的努力的。

行为比语言更重要,情绪比文字更有效

孩子在2岁半时候就已经可以判别出什么是假装做的,什么是正经做的。

在我推荐的视频中,情感交流这一集里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2岁半的孩子面前有两个盖着毛巾的篮子,孩子看不到篮子里面有什么。两个研究员,分别坐在这两个篮子后面,各自吃篮子里面的东西,一个以一种逗孩子的夸张的方式吃:“嗯~~这个好好吃哦。这个葡萄干好甜,啊嗯啊嗯。我好喜欢吃”另外一个则是一声不吭,就像我们平时吃东西那样,没有夸张的表情。然后让孩子选一个篮子来吃里面的葡萄干,孩子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那个普通吃法吃的研究员的篮子。

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孩子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了判别什么是正经做事,什么是装样子的能力。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刻意的教育,往往是处于一种类似“装样子的”状态,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孩子,正经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摆出一副教育的样子是徒劳低效的。要教育好孩子,靠得还是调整作为父母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思考各种终极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吧。激发下一代也是一种责任和本能)

我常和女儿说的就是我们交流的首先是情绪,然后才是语言。所以,如果要做什么事情,请让我先感受到你的情绪。然后才是你的语言。

如果直观一点说的话,也许法院可以判A给B道歉,A说:”对不起“。于是就算道歉了。但其实作为B他往往更想要的是什么?是A给出一个道歉的情绪。一种:”我真的感到很抱歉“的情绪。这远胜过”对不起“三个字。

同样的,我们给予孩子的内容最多的部分,也是情绪,父母打孩子,骂孩子输出的是情绪,爱孩子疼惜孩子输出的也是情绪。而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时候,学得最多的就是情绪输出的形式和内容。而这个是最为不经意的内容。书本上的内容都是文字,而我们则是要将其转换成合适的情绪给孩子。这也是很多说要安抚孩子的书籍,教到了详细到了每个字,但很多父母觉得就是说了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了:情绪不对。

最近,我在看《 The Last Dance : Encountering Death and Dying 》(中文译本,)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死亡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我们往往却选择忘记它。适时的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变得更为珍惜身边的人。于是说,有很多事情做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计较了。

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与人格人性相关的内容往往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解决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到底是严格的教育孩子好还是给孩子自由好,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等等。这种问题背后最大的漏洞就是将教育搞成了二分法。而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和社会环境。怎么可能简单的用是非黑白简单二分呢?将教育做成了是非题,那会造就的是孩子的悲哀。

我觉得很多邀我的与育儿相关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原因也在于此。大多数提问者都想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自己往往在提问的时候就将其预设成了是非题或者选择题。那抱着这样的思想方式来进行教育,几乎不可能做到准确应对孩子的成长。

我的很多回答背后都很强调家长的自身修养。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如果不是一个有力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到头来,可能当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和局限就是父母的思想。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要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可以无私的爱孩子的。“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付出的关爱如果只是源自自己内心的需要,那是远远没有够到合格的标准,只有做到给予孩子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适度的、阶段性的、科学性的非出于父母自身情绪发泄需要的爱,那才是真正无私的关爱。(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一直有给女儿各种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她天生就数学很好,记忆力很好,思考很有方法。比如:我今天出门前要和她一起去办几件事情,事先,我就在她面前自言自语好几遍,试图记住。然后每次做完一件,再复述一次,有时选择性的忘记一两件想不起来,就像之前那个葡萄干的例子里面那样,不夸张的表现。就是表示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女儿的孩子的天性就会说,她知道,出门前那几件她记住了。我就真实的表现出,哦,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诸如此类的。不要过度表演,但做适度的刺激。现在女儿就有了一定的类似刻板效应的认知,觉得自己数学天赋不错,记忆力不错等等。慢慢的这个雪球滚大了,这就是她自己的财富了。而不要做那种整天和祥林嫂那样“要不是我当初怎么怎么吃苦,哪有你现在如何如何”的父母心理。)

有不少人说我的回答里面往往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一直觉得,教操作方法换个爸妈或者换个孩子都会让这个方法产生太多的变数,变得不那么有效或者起反作用。我更希望的是爸爸妈妈学思路,慢慢自己在学习中生出合适自己孩子的方法。而且,在我过往推荐过的书籍里面也对于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有很科学的方法。通过学习,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做到新招层出不穷。只要把握了基本规律。孩子还是不难养好的。

教育的理论和思想需要学习,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教育法切忌掉书袋,比如之前很热的虎妈,大家可能看到的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强势的教育法。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成就和父母的收入及其学历水平是正相关的。而虎妈的学历水平,我相信很多信奉她的人可能是达不到的,而很多不用虎妈的教学方法,但学历水平差不多的家长未必教不出成就与虎妈的女儿相持平的孩子。

在我看来,教育一直就不是一门可以有窍门,有近道可以突飞猛进的学科。需要的就是累积,观察,尝试,调整,再循环。可以说任何人造天才的教育都不现实。我们的人类的教育的确是在进步,人类也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但这些进步都不是突变式的。都是基于营养学的普及,医药科技,互联网科技等等众多学科的发展。从各个细节累积出来的。

而我们常见的天才教育,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对于儿童大脑的发展的了解。利用了一些特定的脑特点搞出来一些“表演”式的用脑方法。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表演式的方法虽然看着很炫很神奇,却绕不开基本的生物和科学法则。最终还是会显现出他们的弊端的。

未完待续

【潇晓的回答(30票)】:

0到1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肚饿的时候,希望被喂食物;

受惊的时候,希望被拥抱;

哭泣的时候,希望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和家多么需要他,这个阶段,不要吝啬你的爱。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明和信任别人的人。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表现出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抛弃;

2)拼命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的照顾;

4)深信不能信任他人。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需要别人的夸奖。

2到3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比如控制大小便)。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如果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若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嘲讽,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大小便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害羞及其惭愧的感觉。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讨好别人。

4-6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2)发展出主动性。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如果受到老师家长支持,他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为他做出新的尝试而惩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秘密的进行。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害怕犯错误;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讨好别人。

【月笙的回答(2票)】:

我说点不一样的吧。叫“耳濡目染”。

不要尝试在婴幼儿阶段灌输太多,当然正确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最重要。

这也是我说的“耳濡目染”,作为在孩子小时候比学校教育还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父母,以身作则,不说脏话,吃饭的时候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等等,孩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简单讲,如果作为父母你的作息没什么大的弊病,就按照这样带着孩子成长;如果有不好的,改掉,然后和孩子一起习惯养成!

关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我的建议是:常见的物品、文字、简单算法等等,见到就教他,不用一次学会。

【鮑昕宇的回答(2票)】: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當然,我並沒有孩子,我的觀點都是近年來總結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以及我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健全發展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以下為我個人的思考,如有意見,歡迎討論!)

1、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仔細想一想:人的視野如何拓寬?經驗如何增長?這些其實都依賴於觀察能力。在我們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需要看老師是怎麼寫的,然後再去模仿其思路。在學音樂的時候,我們先要觀察音之間的區別,從而分辨出每一個音。在我們社交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的反應和表現,從而作出合理的反應。如果缺少觀察能力, 那麼經驗的增長就會很緩慢,那又談何成長呢?

所以觀察能力至關重要!它是學習能力的基礎。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觀察能力呢?我的想法是, 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讓他們多去描述眼前的景象、四處與家鄉的異同等。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帶孩子觀察一寫你做事(比如燒飯、洗衣服什麼的)。

暫時只寫這麼一點哈, 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討論

【泰斯拉的回答(2票)】:

感谢提醒,我把弗洛姆记成佛洛依德了

===== ===== ===== ===== ===== =====

只说一点:一定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母爱”。

我说的这个母爱,不是说母亲的爱就是的,指的是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中对“母爱”这一类型的定义:无条件的爱,我爱你,只因为你是你,而不需其他条件。

并且你这样爱了还不够,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才行。

有这样的爱,孩子心中才会有安全感,知道无论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人接受他。他才敢去尝试,不怕输。输得起的人,未来都不会很危险,因为他可以爬的起来。

在另一个问题里看到有家长提问说怎样让孩子不玻璃心,认为孩子的许多教育问题都是来源于玻璃心。我认为答案同样是这个。

大约是某类小说影视剧太流行的缘故,很多人都讨厌玻璃心,觉得他们(大部分还是她们)作。相反的是,我很同情玻璃心,因为真正玻璃心(别扯小说,那是真作,玻璃的是外表,不是心)的人往往都敏感而没有安全感,怕输,怕不被认可。他们其实会很努力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想要成功,以外部条件来获取安全感,所以一般来说玻璃心只有失败的时候才会显现,因为输不起,一旦失败,会表现的比别人严重许多。有的人据此认为玻璃心就该多打击,打碎了就好了,一点小事也要叽叽歪歪矫情又做作。我觉得这样的人是没有心。心碎的感受很好吗?玻璃碎多了就能成钢铁吗?顶多是不再让这样无心的人看到,内心却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所以千万要给孩子安全感,如果他没有,也千万不要用打击的方式来试图让他坚强。给他造一个外在坚硬的外壳是没有用的,再坚硬的材质有一天也会被击溃,那时候对心的损伤完全无法估量,可能再也组不成一颗完整的心;玻璃多么脆弱,怎么能用钢铁去包裹? 真正的坚强,只能是内心的坚强,总有一颗柔韧的心,这一定是母爱的安全感与包容才能塑造的。 如果忽略了内心,那么无论给孩子外面包上多么华丽多么坚固的外壳,我认为都是失败的。

具体来说,我记得也是在知乎上看的例子,女儿和妈妈耍小脾气,说你要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听话了,妈妈答:可是你不听话了我也还是爱你呀。当时看到就想落泪了,没有哪个小孩子能抵御这句话。

还有就是一定一定要强调的,爱了还不够,一定要他知道。这种安全感小时候如果缺乏,大了也没办法弥补的(小时候可以放肆,可以尝试,而大了才自己明白的话,已经没有那样放肆的权利,身上有了责任,也被束缚成了惯性,很难再有这种安全感。人内心的某些力量,自己是无法供给的,能武装的只有外在而已)。如果爱了他却不知道,这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件非常非常遗憾的事。

不过要强调是要给他安全感,不是一味纵容娇惯。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惩罚得要惩罚,这些也是弗洛姆那篇文章中提到的“父爱”部分。这篇文章不长,但是很有用,特别推荐看看。其中“父爱”“母爱”“孩子的爱”只是三种爱的类型,不必执着于名字上的含义。育儿书什么的看多了也烦,我觉得这篇文章特别特别基本的说出了爱的本质。

爱对了,教出来的孩子就不会错。太多的父母就是不会爱、爱错了,还被自己的爱所感动。

重提主题,要让孩子感受到“母爱”,有安全感,一定一定,非常重要!!!

【王艺的回答(1票)】:

我家小宝现在1岁半,他对新东西的兴趣很浓厚,并且有一些自主的举动,我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作为大人去灌输一些正确的思想没有作用,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引起的?然后跟他一起玩。

然后,很同意楼上一句话,看到新的物品或数字,就立即教他,学不学会没关系。

【刘汤圆的回答(0票)】: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有些零碎的思考,但不成整体。后来接触了高宽教育理念,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在想的,以主动学习为核心,在体验中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它有一套成熟的系统的课程,但怎么应用到中国普通的孩子身上来,我还在想办法。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个公众号,doudouers,介绍一些高宽理念,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蓝五的回答(0票)】:

现在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但更是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能力,技能真的不那么需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了。作为一个马上就有一个上小学娃娃的父亲来说,我认为的就只有2点,

一:陪他好好的耍,让他感觉的父爱母爱。一方面我们让娃娃感受到一个幸福的童年,娃娃也成为我们的开心果,给我们的一生的纪慰。这将是父母和子女永远的幸福回忆。

二:行万里路吧,陪他在他合适的年龄,去合适的地方走走看看。现在流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书以后有的是时间去读,几岁娃娃不去谈开阔眼界,只能说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事物,在他小小心灵中就会有无数的问题,无数的思考。在路上我们能解答的就帮他解答,不能解答的,就告诉他,你长大了你来告诉爸爸。我相信这些是对他一生的受益。

【himmexuan的回答(0票)】:

随性,不要限制孩子,让他自然成长!少说"不要....",多说鼓励的话!

【周不弯的回答(0票)】:

黄金棍下出好人~简单粗暴

【何帅的回答(0票)】:

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条是必须舍得花费必要的时间去与孩子就每一类首次出现的决定进行沟通。

重要的一条就是:

当你想要教会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理解他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具体而言,就是当我们想要教会孩子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期必须向他们解释这样做的客观原因,保证他们不能认为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我爸爸说我应该这么做,所以我应该这样做”。

很多人从来不注意这个问题,以命令式的方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可以提高孩子学习各项技能的效率(因为你牺牲掉了解释原因的步骤),但是它造成的潜在危害是:腐蚀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造成其对事物判断上的逻辑混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建构成型的生活习惯容易在孩子们成长的后期坍塌。

比如有些家长试图培养孩子记日记的习惯,你如果花费时间让孩子理解“在未来当你读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你会感觉很美好”,那这项习惯的培养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的,即使其迫于你的压力开始写日记,由于并非自愿,这个习惯无论如何也是保持不下来的。

而且、孩子慢慢地就会意识到:

“我之所以写日记,是因为爸爸希望我这样”

“我之所以要叠被子,是爸爸希望我这样”

……

“我之所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是爸爸希望我这样”

——相信你已经明白如果你忽视了这一条提醒会发生什么。

【伊布拉希拉一天的回答(0票)】:

别让他看古惑仔我求求你

原文地址:知乎

【唐朝的回答(190票)】:

挺大一个话题,我慢慢写。

大原则:教导0~6岁的儿童,要尊重科学,不要自发的,传统口口相传的。要去思考理解和内化,教育孩子往往不是父母嘴巴说什么,而是平日如何行为。

科学的教育

一、尊重生物性:

人作为一个生物有其阶段性的各种特性,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我们不会让7个月的孩子走路,14个月的孩子单脚跳跃。但还有很多很多的这样阶段性的特性,很多父母都可能不知道。于是就会会要求我们孩子去做到他们不可能做到和理解的事情。

解决方法:选购几本育儿百科,了解一下多种文化和观念下不同的教育理念。多角度的去审视育儿这件事情,你获得的认知就会越客观。

推荐书籍:

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这几本都是我看过的,各自都有其特有的侧重点,其中也会有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观念。这就需要作为父母来做一定的取舍。

推荐视频:

DISCOVERY channel《Health the BABY Human》

这里面会有大量的实验的录像,说明孩子各阶段的发展特征。看完之后你就会有一种,“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理解世界的”感觉。

尊重孩子的生物性,作为父母就不会在一些事情上变成和孩子的本能和天性较劲的状态。他做不到就非要做,那就是把孩子惹烦,把自己惹恼的状态。其实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我的几个回答也可以作为例子:

如何培养宝宝的运动习惯?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为什么外国人不给宝宝把尿,他们是怎么训练宝宝自主如厕的能力的? - 知乎用户的回答

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

任何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都是统计来的,都是对于大群体的概括,但不能直接使用于每个独立的人。所以,父母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要掉书袋里。最常见的就是,在身高体重上把标准曲线当中及格线。跑出去了就焦虑了,是不是我们孩子吃啥激素长太快了?是吃太少了长太慢了?类似的情况在爬行、走路和出牙等这种明显的阶段性指标上都会出现这种状况。我在之前的一条共享出来的书籍和视频,也许会让更多掉书袋的爸妈会有更多可以焦虑的内容了:)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有个绝对的合格标准。人的多样性是远远超过我们想象的。只要不是病理性的,我们都可以将其视作为正常状态。有些孩子就是天生会比较内向,有些就是天生比较闹。作为父母就是要接受孩子的状态。不要老想着造一个:“我觉得他能够那样一点就更好。”的人。(这里还是要前提的,不是病理性的;在孩子发展能力范畴之内的;不是违背社会基础文化道德观念的。例:一个不到3岁的孩子,身心健康,说了个谎,虽然违反了道德基础,但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发展范畴之外,就没必要给孩子扣上一个骗子的名头。没必要为这个事情特别焦虑,到处问:我们家孩子爱撒谎怎么办?要做的就是找到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喜欢夸张夸大获得关注?还是有家里人喜欢用假话逗孩子?还是因为体罚或者责骂他本能的通过撒谎来自我保护?然后对着原因找处理方法,而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错误的判断,再用一个错误的方法去纠正。)

在科学的知识作为后备的基础上,正确的了解自己孩子,去正确的应对。

三、敏锐的观察和感受。

这个会因人而异,就像同样上课教一样的东西,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会不同。但养好孩子的确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的。

比如,有些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不那么仔细的话,可能就被带过去了,也可能在过一会爆发出来,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觉得孩子莫名其妙。但就我的观察而言,无理取闹的孩子真的不是那么多,不那么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或者养育者却是大有人在。

观察和感受也是为了更为准确的运用之前学会的各种知识,有针对性的使用和调整。因为孩子是活的,生搬硬套是无法达到各种教育法所描述的效果的。这一点还是很依赖于父母的努力的。

行为比语言更重要,情绪比文字更有效

孩子在2岁半时候就已经可以判别出什么是假装做的,什么是正经做的。

在我推荐的视频中,情感交流这一集里就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2岁半的孩子面前有两个盖着毛巾的篮子,孩子看不到篮子里面有什么。两个研究员,分别坐在这两个篮子后面,各自吃篮子里面的东西,一个以一种逗孩子的夸张的方式吃:“嗯~~这个好好吃哦。这个葡萄干好甜,啊嗯啊嗯。我好喜欢吃”另外一个则是一声不吭,就像我们平时吃东西那样,没有夸张的表情。然后让孩子选一个篮子来吃里面的葡萄干,孩子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那个普通吃法吃的研究员的篮子。

通过这个实验就可以看出,孩子早已在日常生活中习得了判别什么是正经做事,什么是装样子的能力。而我们大多数时候刻意的教育,往往是处于一种类似“装样子的”状态,而我们平时的生活状态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了孩子,正经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摆出一副教育的样子是徒劳低效的。要教育好孩子,靠得还是调整作为父母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这可能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思考各种终极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吧。激发下一代也是一种责任和本能)

我常和女儿说的就是我们交流的首先是情绪,然后才是语言。所以,如果要做什么事情,请让我先感受到你的情绪。然后才是你的语言。

如果直观一点说的话,也许法院可以判A给B道歉,A说:”对不起“。于是就算道歉了。但其实作为B他往往更想要的是什么?是A给出一个道歉的情绪。一种:”我真的感到很抱歉“的情绪。这远胜过”对不起“三个字。

同样的,我们给予孩子的内容最多的部分,也是情绪,父母打孩子,骂孩子输出的是情绪,爱孩子疼惜孩子输出的也是情绪。而孩子在潜移默化的时候,学得最多的就是情绪输出的形式和内容。而这个是最为不经意的内容。书本上的内容都是文字,而我们则是要将其转换成合适的情绪给孩子。这也是很多说要安抚孩子的书籍,教到了详细到了每个字,但很多父母觉得就是说了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了:情绪不对。

最近,我在看《 The Last Dance : Encountering Death and Dying 》(中文译本,)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学的书,如果大家真的觉得很难以控制自己对于孩子和妻子的情绪的话,可以想一想这件事情:当身边的某个人消失了以后,你的生活会怎样?死亡离我们没有那么远。但我们往往却选择忘记它。适时的去想象一下,我们会变得更为珍惜身边的人。于是说,有很多事情做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计较了。

教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与人格人性相关的内容往往不能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来解决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到底是严格的教育孩子好还是给孩子自由好,到底是穷养好还是富养好等等。这种问题背后最大的漏洞就是将教育搞成了二分法。而我们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和社会环境。怎么可能简单的用是非黑白简单二分呢?将教育做成了是非题,那会造就的是孩子的悲哀。

我觉得很多邀我的与育儿相关的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原因也在于此。大多数提问者都想获得一个标准答案,而且自己往往在提问的时候就将其预设成了是非题或者选择题。那抱着这样的思想方式来进行教育,几乎不可能做到准确应对孩子的成长。

我的很多回答背后都很强调家长的自身修养。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如果不是一个有力的学习者和思考者。到头来,可能当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和局限就是父母的思想。所以说,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要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是可以无私的爱孩子的。“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我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付出的关爱如果只是源自自己内心的需要,那是远远没有够到合格的标准,只有做到给予孩子在成长中真正需要的适度的、阶段性的、科学性的非出于父母自身情绪发泄需要的爱,那才是真正无私的关爱。(说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一直有给女儿各种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她天生就数学很好,记忆力很好,思考很有方法。比如:我今天出门前要和她一起去办几件事情,事先,我就在她面前自言自语好几遍,试图记住。然后每次做完一件,再复述一次,有时选择性的忘记一两件想不起来,就像之前那个葡萄干的例子里面那样,不夸张的表现。就是表示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女儿的孩子的天性就会说,她知道,出门前那几件她记住了。我就真实的表现出,哦,一拍大腿,对,就是这个。诸如此类的。不要过度表演,但做适度的刺激。现在女儿就有了一定的类似刻板效应的认知,觉得自己数学天赋不错,记忆力不错等等。慢慢的这个雪球滚大了,这就是她自己的财富了。而不要做那种整天和祥林嫂那样“要不是我当初怎么怎么吃苦,哪有你现在如何如何”的父母心理。)

有不少人说我的回答里面往往都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因为我一直觉得,教操作方法换个爸妈或者换个孩子都会让这个方法产生太多的变数,变得不那么有效或者起反作用。我更希望的是爸爸妈妈学思路,慢慢自己在学习中生出合适自己孩子的方法。而且,在我过往推荐过的书籍里面也对于一些具有共性的内容有很科学的方法。通过学习,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做到新招层出不穷。只要把握了基本规律。孩子还是不难养好的。

教育的理论和思想需要学习,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教育法切忌掉书袋,比如之前很热的虎妈,大家可能看到的是她所展现出来的强势的教育法。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成就和父母的收入及其学历水平是正相关的。而虎妈的学历水平,我相信很多信奉她的人可能是达不到的,而很多不用虎妈的教学方法,但学历水平差不多的家长未必教不出成就与虎妈的女儿相持平的孩子。

在我看来,教育一直就不是一门可以有窍门,有近道可以突飞猛进的学科。需要的就是累积,观察,尝试,调整,再循环。可以说任何人造天才的教育都不现实。我们的人类的教育的确是在进步,人类也是一代比一代聪明。但这些进步都不是突变式的。都是基于营养学的普及,医药科技,互联网科技等等众多学科的发展。从各个细节累积出来的。

而我们常见的天才教育,往往也是因为我们对于儿童大脑的发展的了解。利用了一些特定的脑特点搞出来一些“表演”式的用脑方法。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表演式的方法虽然看着很炫很神奇,却绕不开基本的生物和科学法则。最终还是会显现出他们的弊端的。

未完待续

【潇晓的回答(30票)】:

0到1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肚饿的时候,希望被喂食物;

受惊的时候,希望被拥抱;

哭泣的时候,希望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和家多么需要他,这个阶段,不要吝啬你的爱。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明和信任别人的人。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表现出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抛弃;

2)拼命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需要别人的照顾;

4)深信不能信任他人。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需要别人的夸奖。

2到3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比如控制大小便)。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如果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若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嘲讽,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大小便的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害羞及其惭愧的感觉。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讨好别人。

4-6岁阶段:

1、孩子的需要或行为是?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2)发展出主动性。

2、在这一阶段,孩子需要得到的满足是什么?

如果受到老师家长支持,他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及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3、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会带来的影响?

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为他做出新的尝试而惩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秘密的进行。

4、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被满足,长大后可能出现的个性/特征有哪些?

1)害怕犯错误;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5、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里障碍有哪些?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讨好别人。

【月笙的回答(2票)】:

我说点不一样的吧。叫“耳濡目染”。

不要尝试在婴幼儿阶段灌输太多,当然正确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最重要。

这也是我说的“耳濡目染”,作为在孩子小时候比学校教育还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父母,以身作则,不说脏话,吃饭的时候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等等,孩子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简单讲,如果作为父母你的作息没什么大的弊病,就按照这样带着孩子成长;如果有不好的,改掉,然后和孩子一起习惯养成!

关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我的建议是:常见的物品、文字、简单算法等等,见到就教他,不用一次学会。

【鮑昕宇的回答(2票)】:

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當然,我並沒有孩子,我的觀點都是近年來總結我的父母對我的教育以及我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健全發展的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以下為我個人的思考,如有意見,歡迎討論!)

1、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仔細想一想:人的視野如何拓寬?經驗如何增長?這些其實都依賴於觀察能力。在我們學習數學的時候,我們需要看老師是怎麼寫的,然後再去模仿其思路。在學音樂的時候,我們先要觀察音之間的區別,從而分辨出每一個音。在我們社交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的反應和表現,從而作出合理的反應。如果缺少觀察能力, 那麼經驗的增長就會很緩慢,那又談何成長呢?

所以觀察能力至關重要!它是學習能力的基礎。

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觀察能力呢?我的想法是, 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讓他們多去描述眼前的景象、四處與家鄉的異同等。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多帶孩子觀察一寫你做事(比如燒飯、洗衣服什麼的)。

暫時只寫這麼一點哈, 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討論

【泰斯拉的回答(2票)】:

感谢提醒,我把弗洛姆记成佛洛依德了

===== ===== ===== ===== ===== =====

只说一点:一定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母爱”。

我说的这个母爱,不是说母亲的爱就是的,指的是弗洛姆在《父母与孩子间的爱》中对“母爱”这一类型的定义:无条件的爱,我爱你,只因为你是你,而不需其他条件。

并且你这样爱了还不够,一定要让他感受到才行。

有这样的爱,孩子心中才会有安全感,知道无论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人,都会有人接受他。他才敢去尝试,不怕输。输得起的人,未来都不会很危险,因为他可以爬的起来。

在另一个问题里看到有家长提问说怎样让孩子不玻璃心,认为孩子的许多教育问题都是来源于玻璃心。我认为答案同样是这个。

大约是某类小说影视剧太流行的缘故,很多人都讨厌玻璃心,觉得他们(大部分还是她们)作。相反的是,我很同情玻璃心,因为真正玻璃心(别扯小说,那是真作,玻璃的是外表,不是心)的人往往都敏感而没有安全感,怕输,怕不被认可。他们其实会很努力的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和认可,想要成功,以外部条件来获取安全感,所以一般来说玻璃心只有失败的时候才会显现,因为输不起,一旦失败,会表现的比别人严重许多。有的人据此认为玻璃心就该多打击,打碎了就好了,一点小事也要叽叽歪歪矫情又做作。我觉得这样的人是没有心。心碎的感受很好吗?玻璃碎多了就能成钢铁吗?顶多是不再让这样无心的人看到,内心却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所以千万要给孩子安全感,如果他没有,也千万不要用打击的方式来试图让他坚强。给他造一个外在坚硬的外壳是没有用的,再坚硬的材质有一天也会被击溃,那时候对心的损伤完全无法估量,可能再也组不成一颗完整的心;玻璃多么脆弱,怎么能用钢铁去包裹? 真正的坚强,只能是内心的坚强,总有一颗柔韧的心,这一定是母爱的安全感与包容才能塑造的。 如果忽略了内心,那么无论给孩子外面包上多么华丽多么坚固的外壳,我认为都是失败的。

具体来说,我记得也是在知乎上看的例子,女儿和妈妈耍小脾气,说你要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听话了,妈妈答:可是你不听话了我也还是爱你呀。当时看到就想落泪了,没有哪个小孩子能抵御这句话。

还有就是一定一定要强调的,爱了还不够,一定要他知道。这种安全感小时候如果缺乏,大了也没办法弥补的(小时候可以放肆,可以尝试,而大了才自己明白的话,已经没有那样放肆的权利,身上有了责任,也被束缚成了惯性,很难再有这种安全感。人内心的某些力量,自己是无法供给的,能武装的只有外在而已)。如果爱了他却不知道,这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是一件非常非常遗憾的事。

不过要强调是要给他安全感,不是一味纵容娇惯。该批评的要批评,该惩罚得要惩罚,这些也是弗洛姆那篇文章中提到的“父爱”部分。这篇文章不长,但是很有用,特别推荐看看。其中“父爱”“母爱”“孩子的爱”只是三种爱的类型,不必执着于名字上的含义。育儿书什么的看多了也烦,我觉得这篇文章特别特别基本的说出了爱的本质。

爱对了,教出来的孩子就不会错。太多的父母就是不会爱、爱错了,还被自己的爱所感动。

重提主题,要让孩子感受到“母爱”,有安全感,一定一定,非常重要!!!

【王艺的回答(1票)】:

我家小宝现在1岁半,他对新东西的兴趣很浓厚,并且有一些自主的举动,我认为在目前这个阶段,作为大人去灌输一些正确的思想没有作用,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引起的?然后跟他一起玩。

然后,很同意楼上一句话,看到新的物品或数字,就立即教他,学不学会没关系。

【刘汤圆的回答(0票)】:

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有些零碎的思考,但不成整体。后来接触了高宽教育理念,我觉得这就是我一直在想的,以主动学习为核心,在体验中构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它有一套成熟的系统的课程,但怎么应用到中国普通的孩子身上来,我还在想办法。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个公众号,doudouers,介绍一些高宽理念,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

【蓝五的回答(0票)】:

现在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但更是个开放,包容的社会,能力,技能真的不那么需要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了。作为一个马上就有一个上小学娃娃的父亲来说,我认为的就只有2点,

一:陪他好好的耍,让他感觉的父爱母爱。一方面我们让娃娃感受到一个幸福的童年,娃娃也成为我们的开心果,给我们的一生的纪慰。这将是父母和子女永远的幸福回忆。

二:行万里路吧,陪他在他合适的年龄,去合适的地方走走看看。现在流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书以后有的是时间去读,几岁娃娃不去谈开阔眼界,只能说让他看到了不同的事物,在他小小心灵中就会有无数的问题,无数的思考。在路上我们能解答的就帮他解答,不能解答的,就告诉他,你长大了你来告诉爸爸。我相信这些是对他一生的受益。

【himmexuan的回答(0票)】:

随性,不要限制孩子,让他自然成长!少说"不要....",多说鼓励的话!

【周不弯的回答(0票)】:

黄金棍下出好人~简单粗暴

【何帅的回答(0票)】:

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条是必须舍得花费必要的时间去与孩子就每一类首次出现的决定进行沟通。

重要的一条就是:

当你想要教会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让他理解他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具体而言,就是当我们想要教会孩子们做任何事情的前期必须向他们解释这样做的客观原因,保证他们不能认为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我爸爸说我应该这么做,所以我应该这样做”。

很多人从来不注意这个问题,以命令式的方法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可以提高孩子学习各项技能的效率(因为你牺牲掉了解释原因的步骤),但是它造成的潜在危害是:腐蚀孩子的理性思考能力,造成其对事物判断上的逻辑混乱;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建构成型的生活习惯容易在孩子们成长的后期坍塌。

比如有些家长试图培养孩子记日记的习惯,你如果花费时间让孩子理解“在未来当你读到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你会感觉很美好”,那这项习惯的培养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成功的,即使其迫于你的压力开始写日记,由于并非自愿,这个习惯无论如何也是保持不下来的。

而且、孩子慢慢地就会意识到:

“我之所以写日记,是因为爸爸希望我这样”

“我之所以要叠被子,是爸爸希望我这样”

……

“我之所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是爸爸希望我这样”

——相信你已经明白如果你忽视了这一条提醒会发生什么。

【伊布拉希拉一天的回答(0票)】:

别让他看古惑仔我求求你

原文地址:知乎


相关文章

  • 幼儿园幼师读书笔记(共8篇)
  • 篇一: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 ...查看


  • 我的教育梦
  • 我的教育梦 梦想,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最伟大的力量,它鞭策着我们勇往直前,奋斗不止.我们一直努力追寻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强,则民族兴.教育梦是人民幸福之梦,是国家富强之梦, ...查看


  • 父母应教给孩子27种生活技能
  • 父母应教给孩子27种生活技能 2011年06月28日09:35人民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1.批判性思维 这也许是在学校学不到的技能之一.孩子们听从教导而不爱动脑筋,这样的思维模式会使孩子对任何事情都不敢存有异议.如 ...查看


  • 从儿童绘画的实质谈儿童美术活动的价值
  • 涂涂抹抹是每个儿童都喜欢和经历过的,他们常常是不由自主地寻找一切可以涂画的工具和材料,在墙上.地上进行涂鸦.为什么儿童有如此强烈的内在表现需求呢? 儿童究竟是为了什么而画?为了游戏?为了艺术?拟或是发自生活本身的一种自然展示? 一.儿童绘画 ...查看


  • 中小学生日常安全知识教育
  • 中小学生日常安全知识教育 培训光盘内容简介 本片共29集,由安全防火.火场逃生.安全在家.交通安全.安全出游.安全在校.校外安全.安全防病.安全防毒和防范意外十个单元组成. 教学目的:使中小学生掌握遭遇拐卖时如何采取机智灵活的应对方法. 教 ...查看


  • 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
  •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从小到大,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强调着继承与发扬,其实在青春叛逆的时期,我有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认为传统的文化在现今的社会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太浅薄,真要去干事情这些东西对我们的帮助是不大的,就拿孔子的最经典的学说,仁者爱人 ...查看


  •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
  • 留守儿童之家 管 理 制 度 **镇中心学校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 1. 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逐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2.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内容 ...查看


  • 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 家长朋友们当孩子问你,"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呢?"你是如何回答的呢,不好意思说实话,只好编个故事告诉孩子像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充话费送的,垃圾桶捡的,还是含含混混的说,是从医院中抱出来,还是,抓住性教育的机 ...查看


  • 02社会化
  • 第二章 社会化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 )的过程. A. 成年人 B.社会人 C. 心理健全的人 D. 合格社会成员 2.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 )的机制. A. 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