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现浇梁支架预压方案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许亳高速公路No.10项目经理部
2006年8月18日
现浇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概况
我标段施工的K66+810主线桥、E、F匝道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度在28.0m~50.0m 。主桥箱梁高2.40m,顶板厚25cm,腹板跨中处厚45cm,两侧的翼板宽度为2.4m;匝道桥箱梁高1.80m,顶底板厚25cm,腹板跨中处厚40cm,两侧的翼板宽度为1.75m。 二、预压方式
箱梁支架采用碗扣钢管杆件搭设,支架在荷载的作用下,因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杆件连接缝隙、紧固程度等原因,会发生变形,因此在砼浇筑箱梁前须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支架预压的荷载采用袋装土,堆于底模板上,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和设计要求,予压的荷载等于箱梁自重。 三、支架预压荷载
目前即将对E匝道桥第1跨进行预压,将箱梁简化成均布荷载计算,第1跨梁长为 28m,不计两侧的翼板,砼量为103.3m3,砼容重取25KN/m3,施工人员荷载1.0KN/m2,倾倒砼荷载2.0KN/m2,砼振捣荷载2.0KN/m2,第一跨梁箱重量为:
G1=103.3×25+[(1+2+2)×5×28] =3283KN
采用袋装土进行100%荷载预压,土的容重取17KN/m3,袋装土满铺,土袋高度取1.4m,计算如下: 土重量:
G2=5×28×1.4×17 =3332KN G2 >G1 满足要求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预压袋装土的总重量为3283KN,第一跨现浇梁砼及荷载的总重量为3332KN,预压荷载大于100%现浇梁荷载,预压的荷载满足要求。
四、沉降观测点设置
沉降观测点设于底模和底模相对应的地基上,沿桥长方向设置,每排设5点,排间距5.0m,其具体位置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和断面图。 五、加载方式及测量数据整理 1、加载方式
采用吊车吊运袋装土至已拼装好的底模上,人工按计算高度和形状堆码好土袋,土袋摆放整齐不得留有空隙,严格控制好堆码尺寸,至计算的高度。 2、变形量测量
堆载前先测量设置于地基、模板上的各检测点标高,分别加载至计算荷载的60%、80%、100%时量测各测点的标高,直至观测点沉降稳定,计算各点的沉降量,整理观测数据,得出支架、地基的沉降数据。卸载后按预压
六、安全技术措施
1、在施工中所有作业人员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生产必须保安全”的原则。
2、预压前,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搭好后,并在平台外侧设栏杆。净高在10m以上应加设安全网。脚手架应悬挂防滑、防坠落等醒目安全标志牌。
3、不得穿拖鞋进入施工工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手套,不得穿硬底鞋作业。
4、吊斗升降应设专人指挥,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及脚手架。 5、土袋吊装前应对机具设备及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 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人员上下及运输过道处均有固定的照明设施。
7、经常性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特别是雨后作业,应检查脚手架基底无下陷,扣件无松动后方可上去作业。
8、由于离村庄较近,来往行人及车辆较多,应在醒目处设醒目安全标示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以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沉降量 (mm)
时间(h)
沉降量和时间关系坐标
沉 降 量 观 测 纪 录 表(mm)
注:时间单位:“小时”;沉降量单位:“毫米”。
许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
现浇梁支架预压方案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许亳高速公路No.10项目经理部
2006年8月18日
现浇梁支架预压施工方案
一、概况
我标段施工的K66+810主线桥、E、F匝道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度在28.0m~50.0m 。主桥箱梁高2.40m,顶板厚25cm,腹板跨中处厚45cm,两侧的翼板宽度为2.4m;匝道桥箱梁高1.80m,顶底板厚25cm,腹板跨中处厚40cm,两侧的翼板宽度为1.75m。 二、预压方式
箱梁支架采用碗扣钢管杆件搭设,支架在荷载的作用下,因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及杆件连接缝隙、紧固程度等原因,会发生变形,因此在砼浇筑箱梁前须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
支架预压的荷载采用袋装土,堆于底模板上,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和设计要求,予压的荷载等于箱梁自重。 三、支架预压荷载
目前即将对E匝道桥第1跨进行预压,将箱梁简化成均布荷载计算,第1跨梁长为 28m,不计两侧的翼板,砼量为103.3m3,砼容重取25KN/m3,施工人员荷载1.0KN/m2,倾倒砼荷载2.0KN/m2,砼振捣荷载2.0KN/m2,第一跨梁箱重量为:
G1=103.3×25+[(1+2+2)×5×28] =3283KN
采用袋装土进行100%荷载预压,土的容重取17KN/m3,袋装土满铺,土袋高度取1.4m,计算如下: 土重量:
G2=5×28×1.4×17 =3332KN G2 >G1 满足要求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预压袋装土的总重量为3283KN,第一跨现浇梁砼及荷载的总重量为3332KN,预压荷载大于100%现浇梁荷载,预压的荷载满足要求。
四、沉降观测点设置
沉降观测点设于底模和底模相对应的地基上,沿桥长方向设置,每排设5点,排间距5.0m,其具体位置见观测点布置平面和断面图。 五、加载方式及测量数据整理 1、加载方式
采用吊车吊运袋装土至已拼装好的底模上,人工按计算高度和形状堆码好土袋,土袋摆放整齐不得留有空隙,严格控制好堆码尺寸,至计算的高度。 2、变形量测量
堆载前先测量设置于地基、模板上的各检测点标高,分别加载至计算荷载的60%、80%、100%时量测各测点的标高,直至观测点沉降稳定,计算各点的沉降量,整理观测数据,得出支架、地基的沉降数据。卸载后按预压
六、安全技术措施
1、在施工中所有作业人员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生产必须保安全”的原则。
2、预压前,脚手架及作业平台搭好后,并在平台外侧设栏杆。净高在10m以上应加设安全网。脚手架应悬挂防滑、防坠落等醒目安全标志牌。
3、不得穿拖鞋进入施工工地,所有作业人员均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手套,不得穿硬底鞋作业。
4、吊斗升降应设专人指挥,严禁吊斗碰撞模板及脚手架。 5、土袋吊装前应对机具设备及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 6、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在人员上下及运输过道处均有固定的照明设施。
7、经常性检查脚手架的牢固性,特别是雨后作业,应检查脚手架基底无下陷,扣件无松动后方可上去作业。
8、由于离村庄较近,来往行人及车辆较多,应在醒目处设醒目安全标示牌,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以保证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沉降量 (mm)
时间(h)
沉降量和时间关系坐标
沉 降 量 观 测 纪 录 表(mm)
注:时间单位:“小时”;沉降量单位:“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