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主题的转变

2010年・05月・下期

  学 术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论余华小说主题的转变

谭小芳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关键词:余华 死亡 活着 主题 转变

一、余华及先锋小说

余华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后随父母移居海盐县。由于父母从医的关系,初中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在县文化管和嘉兴文联找到了文学发展的平台,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余华开始发表小说,与早期先锋派小说家叶兆言,苏童,残雪等齐名。他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了颇多的震撼和广泛关注。成为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主要有:短篇小说《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爱情故事》,《鲜血梅花》等。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难逃窃数》。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余华的写作主题分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描述一种冷漠和残酷,通过对人的质疑,对历史的拷问,对常识的反对及文本的颠覆实现了对理性世界的反叛。而后期的作品,不再仅仅展现残酷血腥现实生活,而是不论善恶,他都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由之产生一种悲悯心,也确定了绝对的信仰和终极价值,回归真情,回归到理性世界中。其《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小说主题也突破往常的苦难意识

转而追求一种引发读者共鸣的心灵震撼之美。

先锋小说是80年代中期成长起来的,是指脱出“五四”以来文学传统,摆脱“五四”以来小说创作常规的作品。“先锋”顾名思义是走在时代的前端,先锋精神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而出生于50,60年代于1985年后崛起于文坛全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经验进行创作的为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作家成为了先锋小说家。

二、“死亡”主题

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问世于1987年1月,是余华真正写作的开始,这篇小说充满悲凉和冷漠色调。余华早期的作品为我们呈现的通常是一个情绪化,个性化了的亦真亦幻的艺术世界。他追求作品的真实都是源出于一种与现实的那样一层紧张关系。他用内心写作表达了与之相处的现实,直面冷对和诉说一切丑恶和阴险。《现实一种》余华用冷静的笔调叙述着一个家庭内的连环式的报复情节,一个家庭内部悲剧情节让我们看得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在这个中篇中,余华将他对生命之苦之惨推向顶

卫手段而产生的”组织。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行会不但具有经济和社会功能,而且起着十分重要的政治作用。

最后,从城乡关系上说,中国的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农村,在经济上剥削着农村,城市工业本身又不能容纳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从而造成中国社会耕织长时间的紧密结合。而西欧的城乡关系建立在商品货币交换的基础之上,城乡间形成了互补的经济关系。

在中国长时期的农本社会中,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而农村主要是经济单位。由于政治权力驻足于城市,所以在政治上城乡之间必然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尽管中国封建城市的历史远远超过西欧,但纵观整个古代史城乡关系并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原因之一恐怕也就在于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并不是依赖于市场而是超经济强制。

在西欧,从城市兴起之日起,市场就已在城乡之间的经济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渐成为主要的媒介。市场的发展使金钱与商品成了西欧市民乡民相互交往的主要媒介,也使城市获得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牧产品和商品市场。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城市无论其起源和发展,还是其建设和管理,都和统治者的意志相关,它们成为封建政治体系中的主要堡垒,进而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而西欧的城市,以商业作为发展的支点,形成了强大的市民阶层和有序的经济

组织——行会,并且城乡间建立的商品交换关系,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从而促使整个西欧社会在城市复兴后的四五百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注:

①本文第一作者孙昌威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8级世界史硕士,研究方向:宗教史。

②本文第二作者王爱丽为上海理工大学2007级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比]亨利・皮伦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1:58.□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23

文 史 研 究

峰。把人性中的残忍和暴力因素描写到了极致。《古典爱情》中,饥荒之年即使是娇贵的富家小姐也同样被人家无情的抛弃,读这篇小说犹如走进一个血淋淋的屠宰市场,看到的是一副惨不忍睹的生存世相。《河边的错误》中疯子用一把柴刀大开杀戒,让人毛骨束然。《难逃窃数》更显出凶杀,情欲的变态相。《在细雨中呼喊》整篇氛围沉闷而压抑。“死亡”在余华的小说中频频出现,我们无法忽略死亡的存在,在余华笔下混乱,无序的世界里人性是可怕、可憎的。

死亡主题是余华充分展示自己阴暗的激情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日常生活被掩盖和削弱的对死亡的恐惧,在余华的笔下发出令人颤抖的光芒。对于余华来说,他观察死亡的地方是人的欲望,愚蠢和微不足道的荣耀。在《死亡叙述》中,把亲情作为不祥的引子,亲情的诱惑使得主人公沦为死亡的阶下囚,着无不令人毛骨悚然。 《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里,其结构大体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情节上的关系基本上是递进,连接的关系。《偶然事件》,《再劫难逃》中漂浮着一种阴郁的宿命感,人物以步步走向深渊,走向劫数。余华常通过一种平静,客观的描述,向人们展示现实世界的逻辑:荒诞是世界的本质,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但整体确是虚幻和荒诞的。如:《世事如烟》在讲述看上了十分怪异,神秘的鬼怪故事过程中传达了现代人的生存感受,《命中注定》又说明了死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命中注定的分离。余华的死亡主题还体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家庭苦难的悲剧。与当前的短中篇小说相比,作者已把人物的悲剧放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把死亡当道了更为深广的历史和人物时空中来考察。

尽管死亡,荒谬,暴力都难以避免,但我们更多是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平等生活,努力去寻找一种美好和温情。纵观余华的前期作品,无论是写“暴力”“凶杀”“苦难”等“死亡”是其最终的结局。余华以自己冷峻的目光审视着这世界野蛮残酷的一面,几乎每一部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血腥和死亡的场景。然而,余华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余华的思想及世界观人生观都随之发生了转变。1992,1995年发表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引领读者进入了别样的天空,余华不再像先锋作品中总是那些泛滥的暴力,习以为常的死亡,盲目的冲动和荒诞的命运。作品中充满着爱,道德和崇高。《活着》转变了他原有的写作风格,他让人世界的荒谬,冷漠从作品中引退,取而代之以同情和宽容。《活着》正是作者用这种目光看到了小人物的生命本真,被这种微不足道的生命做感动。

三、“活着”主题

《活着》是以富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造全文。讲述了主人公一生不幸的悲惨遭遇。富贵的一生是一部灾难与苦难的历史,他命运多变,经历了种种世事变迁,心中伤痕历历在目。但外在的死亡体验不断重复并没有把他击垮,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仍然持一种坚韧平和的心态注视人生,去化解苦痛。他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在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然。并领悟出了人世无常的宿命。他的一生过的平平常常,也是极端落魄的但他都能勇敢的活下来,因为活着不容易,活着就要承受起生活给予你的一切。《活着》点明了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并不在是生命之外的人性恶的助手和帮凶,也不是荒谬的生存空间中人们的一条逃路,而是转向与平淡生活中的那种日常气息。余华转向于对现实社会对生存的思考,关心日常伦理和道德观念,这一转变还集中

124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体现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主人公许三观一生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卖血来应付窘迫。他一生前后七次卖血,用卖血来缓解苦难对现实人生的一次次侵袭,真诚的袒露了一个平凡人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所做出的牺牲和所贡献的爱。在许三观眼里卖血成了他摆脱困境的唯一方式,他只有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资本来承受苦难的袭击,而在卖血行动背后,是他对世界,对生命,对家人的爱和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牺牲精神。这里依然讲述的是关于“活着”的主题: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人生的苦难史,他为了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走上了不断卖血求生之路,而年龄的限制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抽取,当生命变衰老卖血站拒绝他的年长时,“他的脸上充满了悲伤”,无不感到人生最大悲哀莫过于此。余华把个人的命运放在大背景之下,以卖血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惨痛的生存境况,也是对普通人生存困苦的最深刻的揭示。在这部作品中,余华没有像前期作品那样过分渲染死亡的恐惧,卖血的重复发生积累了悲剧气氛和振人灵魂的效果,在读者心中积累了深厚的情感和意义。

富贵和许三观用坚毅和善良来回答生命苦旅中无助的境遇,柔韧而坚强的抵抗着苦难的侵压,主人公不再寂寞空虚的死去,而是坚定执着的活着,理想,正义与爱重回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在这我们从这两篇小说中看到了与前期小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题,使得作者创作发生了转变,由先锋回归到了传统的写作中来,更贴近真实的现实生活,贴近读者的心。“活着”的信念深入读者之心。

因此,作者由“死亡”向“活着”主题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了余华对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充分叙述。从活着主题让我们看到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活着与死亡只有一条模糊的界限,活着虽是意味着死亡,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走向死亡的开始。但“活着”是人类坚定的信念,不管生活怎样单调无聊,不管生存条件如何艰苦,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我们唯有活着,坚韧的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希望,只要心中信念的灯永不灭,绝望与困苦都形同虚无。因为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在“活着”与“死亡”的双向选择中,余华给了我们最好的生存理念,因此,他“活着”主题的生存意义对当代人有着深远影响,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迁的思考,文艺研究,2002,6.

[3]余华,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4]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5,(5).[5]陈琳.反叛与回归.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郭剑敏.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8]汪勇.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1.□

“身外之物”而恰恰在于生命过程本身。死亡在此不再是暴力及(社会科学版)

2010年・05月・下期

  学 术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论余华小说主题的转变

谭小芳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摘 要:余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小说作家,1987年发表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崛起于文坛成为了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前期的小说因写“暴力”“凶杀”而其主题称为“死亡”。他用超然冷静的叙事手法揭露血腥人生和残酷的现实社会,随着作者创作的深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作者的创作主题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是他创作的转折点。而《现实一种》和《活着》便恰如其分的体现余华“死亡”和“活着”的两个主题端点,作者的创作主题由“死亡”转向“活着”。本文就是从“死亡”和“活着”两个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分析的。关键词:余华 死亡 活着 主题 转变

一、余华及先锋小说

余华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后随父母移居海盐县。由于父母从医的关系,初中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在县文化管和嘉兴文联找到了文学发展的平台,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余华开始发表小说,与早期先锋派小说家叶兆言,苏童,残雪等齐名。他的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了颇多的震撼和广泛关注。成为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主要有:短篇小说《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爱情故事》,《鲜血梅花》等。中篇小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难逃窃数》。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余华的写作主题分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描述一种冷漠和残酷,通过对人的质疑,对历史的拷问,对常识的反对及文本的颠覆实现了对理性世界的反叛。而后期的作品,不再仅仅展现残酷血腥现实生活,而是不论善恶,他都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由之产生一种悲悯心,也确定了绝对的信仰和终极价值,回归真情,回归到理性世界中。其《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小说主题也突破往常的苦难意识

转而追求一种引发读者共鸣的心灵震撼之美。

先锋小说是80年代中期成长起来的,是指脱出“五四”以来文学传统,摆脱“五四”以来小说创作常规的作品。“先锋”顾名思义是走在时代的前端,先锋精神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而出生于50,60年代于1985年后崛起于文坛全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经验进行创作的为中国新文学别辟异境的新锐作家成为了先锋小说家。

二、“死亡”主题

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问世于1987年1月,是余华真正写作的开始,这篇小说充满悲凉和冷漠色调。余华早期的作品为我们呈现的通常是一个情绪化,个性化了的亦真亦幻的艺术世界。他追求作品的真实都是源出于一种与现实的那样一层紧张关系。他用内心写作表达了与之相处的现实,直面冷对和诉说一切丑恶和阴险。《现实一种》余华用冷静的笔调叙述着一个家庭内的连环式的报复情节,一个家庭内部悲剧情节让我们看得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在这个中篇中,余华将他对生命之苦之惨推向顶

卫手段而产生的”组织。作为城市的基层组织,行会不但具有经济和社会功能,而且起着十分重要的政治作用。

最后,从城乡关系上说,中国的城市在政治上统治着农村,在经济上剥削着农村,城市工业本身又不能容纳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从而造成中国社会耕织长时间的紧密结合。而西欧的城乡关系建立在商品货币交换的基础之上,城乡间形成了互补的经济关系。

在中国长时期的农本社会中,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而农村主要是经济单位。由于政治权力驻足于城市,所以在政治上城乡之间必然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尽管中国封建城市的历史远远超过西欧,但纵观整个古代史城乡关系并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原因之一恐怕也就在于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并不是依赖于市场而是超经济强制。

在西欧,从城市兴起之日起,市场就已在城乡之间的经济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逐渐成为主要的媒介。市场的发展使金钱与商品成了西欧市民乡民相互交往的主要媒介,也使城市获得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牧产品和商品市场。

综上所述,中国封建城市无论其起源和发展,还是其建设和管理,都和统治者的意志相关,它们成为封建政治体系中的主要堡垒,进而导致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而西欧的城市,以商业作为发展的支点,形成了强大的市民阶层和有序的经济

组织——行会,并且城乡间建立的商品交换关系,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从而促使整个西欧社会在城市复兴后的四五百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注:

①本文第一作者孙昌威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8级世界史硕士,研究方向:宗教史。

②本文第二作者王爱丽为上海理工大学2007级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参考文献:

[1][比]亨利・皮伦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比]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刘景华.西欧中世纪城市新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1:58.□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123

文 史 研 究

峰。把人性中的残忍和暴力因素描写到了极致。《古典爱情》中,饥荒之年即使是娇贵的富家小姐也同样被人家无情的抛弃,读这篇小说犹如走进一个血淋淋的屠宰市场,看到的是一副惨不忍睹的生存世相。《河边的错误》中疯子用一把柴刀大开杀戒,让人毛骨束然。《难逃窃数》更显出凶杀,情欲的变态相。《在细雨中呼喊》整篇氛围沉闷而压抑。“死亡”在余华的小说中频频出现,我们无法忽略死亡的存在,在余华笔下混乱,无序的世界里人性是可怕、可憎的。

死亡主题是余华充分展示自己阴暗的激情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日常生活被掩盖和削弱的对死亡的恐惧,在余华的笔下发出令人颤抖的光芒。对于余华来说,他观察死亡的地方是人的欲望,愚蠢和微不足道的荣耀。在《死亡叙述》中,把亲情作为不祥的引子,亲情的诱惑使得主人公沦为死亡的阶下囚,着无不令人毛骨悚然。 《十八岁出门远行》到《现实一种》时期的作品里,其结构大体是对事实框架的模仿,情节上的关系基本上是递进,连接的关系。《偶然事件》,《再劫难逃》中漂浮着一种阴郁的宿命感,人物以步步走向深渊,走向劫数。余华常通过一种平静,客观的描述,向人们展示现实世界的逻辑:荒诞是世界的本质,它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但整体确是虚幻和荒诞的。如:《世事如烟》在讲述看上了十分怪异,神秘的鬼怪故事过程中传达了现代人的生存感受,《命中注定》又说明了死亡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是命中注定的分离。余华的死亡主题还体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中,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家庭苦难的悲剧。与当前的短中篇小说相比,作者已把人物的悲剧放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把死亡当道了更为深广的历史和人物时空中来考察。

尽管死亡,荒谬,暴力都难以避免,但我们更多是要面对现实世界的平等生活,努力去寻找一种美好和温情。纵观余华的前期作品,无论是写“暴力”“凶杀”“苦难”等“死亡”是其最终的结局。余华以自己冷峻的目光审视着这世界野蛮残酷的一面,几乎每一部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血腥和死亡的场景。然而,余华的创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余华的思想及世界观人生观都随之发生了转变。1992,1995年发表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引领读者进入了别样的天空,余华不再像先锋作品中总是那些泛滥的暴力,习以为常的死亡,盲目的冲动和荒诞的命运。作品中充满着爱,道德和崇高。《活着》转变了他原有的写作风格,他让人世界的荒谬,冷漠从作品中引退,取而代之以同情和宽容。《活着》正是作者用这种目光看到了小人物的生命本真,被这种微不足道的生命做感动。

三、“活着”主题

《活着》是以富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造全文。讲述了主人公一生不幸的悲惨遭遇。富贵的一生是一部灾难与苦难的历史,他命运多变,经历了种种世事变迁,心中伤痕历历在目。但外在的死亡体验不断重复并没有把他击垮,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仍然持一种坚韧平和的心态注视人生,去化解苦痛。他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在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然。并领悟出了人世无常的宿命。他的一生过的平平常常,也是极端落魄的但他都能勇敢的活下来,因为活着不容易,活着就要承受起生活给予你的一切。《活着》点明了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并不在是生命之外的人性恶的助手和帮凶,也不是荒谬的生存空间中人们的一条逃路,而是转向与平淡生活中的那种日常气息。余华转向于对现实社会对生存的思考,关心日常伦理和道德观念,这一转变还集中

124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体现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主人公许三观一生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卖血来应付窘迫。他一生前后七次卖血,用卖血来缓解苦难对现实人生的一次次侵袭,真诚的袒露了一个平凡人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所做出的牺牲和所贡献的爱。在许三观眼里卖血成了他摆脱困境的唯一方式,他只有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资本来承受苦难的袭击,而在卖血行动背后,是他对世界,对生命,对家人的爱和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牺牲精神。这里依然讲述的是关于“活着”的主题: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人生的苦难史,他为了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走上了不断卖血求生之路,而年龄的限制并不是可以无限制的抽取,当生命变衰老卖血站拒绝他的年长时,“他的脸上充满了悲伤”,无不感到人生最大悲哀莫过于此。余华把个人的命运放在大背景之下,以卖血折射出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惨痛的生存境况,也是对普通人生存困苦的最深刻的揭示。在这部作品中,余华没有像前期作品那样过分渲染死亡的恐惧,卖血的重复发生积累了悲剧气氛和振人灵魂的效果,在读者心中积累了深厚的情感和意义。

富贵和许三观用坚毅和善良来回答生命苦旅中无助的境遇,柔韧而坚强的抵抗着苦难的侵压,主人公不再寂寞空虚的死去,而是坚定执着的活着,理想,正义与爱重回文学审美的中心位置。在这我们从这两篇小说中看到了与前期小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题,使得作者创作发生了转变,由先锋回归到了传统的写作中来,更贴近真实的现实生活,贴近读者的心。“活着”的信念深入读者之心。

因此,作者由“死亡”向“活着”主题的转变,也充分体现了余华对中国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的充分叙述。从活着主题让我们看到当代中国人生存状况,活着与死亡只有一条模糊的界限,活着虽是意味着死亡,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走向死亡的开始。但“活着”是人类坚定的信念,不管生活怎样单调无聊,不管生存条件如何艰苦,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我们唯有活着,坚韧的活着。因为活着就是希望,只要心中信念的灯永不灭,绝望与困苦都形同虚无。因为只有经历磨难的洗礼,人才会成长,才会懂得珍惜,去珍爱生命,去感受生活。在“活着”与“死亡”的双向选择中,余华给了我们最好的生存理念,因此,他“活着”主题的生存意义对当代人有着深远影响,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迁的思考,文艺研究,2002,6.

[3]余华,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4]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5,(5).[5]陈琳.反叛与回归.江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6]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郭剑敏.余华小说的先锋意义及其精神内涵.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8]汪勇.余华小说的先锋叙事及其转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1.□

“身外之物”而恰恰在于生命过程本身。死亡在此不再是暴力及(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章

  • 试论[活着]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 第13卷第4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3 No. 4 2000年7月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Jul. 2000 试论5活着6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葛丽娅 任梓辉 1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


  • 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看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变
  • 论文题目:从<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看余华写作风格的转变 摘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他热衷于对暴力.苦难.恐惧尤其是死亡的叙述,例如< ...查看


  • 西方作家对中国先锋作家余华的影响
  • 西方作家对中国先锋文学作家余华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研究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余华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的深刻关系. 关键字:余华 西方作家 影响研究 比较 余华从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20世纪80年代 ...查看


  • 余华毕飞宇对读4[1]
  • 内心真实如何面对世界荒诞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 对读 [摘要]余华是最激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而毕飞宇的创作也受到先锋文学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毕 ...查看


  • 论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
  • 2007年第1期第20卷(总87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 I N AN NORMAL UN I V ERSI TY (Social Sciences ) No . 12007General No . ...查看


  • 阅读的另一种
  • [摘要]本文通过对<在细雨中呼喊>的主题和意象进行研究,发现小说中的意象都在"呼喊"的核心意象统领下揭示了人要生存的本能渴望与现实中阻碍人生存发展一切因素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同时,将其与余华前后期作品进行比较, ...查看


  • _活着_人物形象分析
  • 文化与探索西部皮革2016年2月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 王梦迪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作家对死亡的偏爱使死亡意象构成了文本最醒 ...查看


  •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_平时作业3及答案
  •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平时作业3 一.填空题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查看


  • "虚伪的形式"
  • 摘 要:余华小说的独特性在于他对小说象征世界的艺术营造.他所描写的真实是作者内心的体验.精神的顿悟和心灵的真实,是与客观世界相对应的主观世界象征.他以整体象征的方式,反叛常规叙事,消解传统手法,对人类的普泛性境遇以及现代人性特征进行深度解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