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

2007年第1期第20卷(总87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 I N AN NORMAL UN I V ERSI TY

(Social Sciences )

No . 12007General No . 87

Vo1. 20

论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

邹艳琴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海南海口571158)

摘 要:从美学意义上来说, , 人物是被当作小说中的形象加以塑造的, 而到了余华这里, , 论文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女性意象。

关键词:人物意象; 符号; 暴力; 中图分类号:I :A :1672-223X (2007) -01-0094-04

  在余华的小说里, , 而是被当作一种意象来经营。他小说中人物的符号化, 是对人的本质、人性及欲望的抽象, 构成了对人性异化及人生存的隐喻, 具有象征的意味。他小说中的“儿童”就具有“类”的性质, 在充 暴力与死亡的恐惧中, 这种儿童孤独无助, 无法与成人世界沟通。他小说中的“父亲”也经历了从消解到重建的过程。余华小说中的“儿童”与“父亲”在他的不同作品中都存在着相似性, 成为了作品的一种文学构因, 在文本间反复出现或普遍发生的某一类转化方式、某一种象征或隐喻意味, 构成了文本间的儿童意象与父亲意象。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描绘也为余华的作品增添了色彩, 体现着他的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因此, 余华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在文本中是有着特殊意蕴的, 它们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形象, 具有更大的审美张力。

一 符号化的人物意象

在余华80年代的作品中, 余华不遵循人物的思想与逻辑, 他想怎么说, 作品中的人物就怎么说, 人物 有独立性, 成为作者的传声筒。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对这种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的第一次尝试。在这篇小说里, 已无法看到故事情节的合理性, 人物的性格也变得模糊, 只是通过一些叙事场景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意蕴。文章里的“我”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作者想真正表达的是个人成长中所接受的价值观与现实的生存观之间的矛盾乃至尖锐的对抗, 从而消解与颠覆正常的伦理道德观, 也使作品中的“我”十八岁的成人仪式具有了

荒诞性。在这之后, 余华对作品中的人物意象更加淡化,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带有符号化的特征, 只是符合主体自身的情感需求和理性建构的需要, 为的是突出作家对某些存在景象的表达而设置的事件的执行者, 人物自身的形象是不丰满不突出的, 人物意象趋向于符号化了。例如, 在中篇小说《世事如烟》中, 人物没有姓名, 作者用2、

3、4、6、7等阿拉伯数字或诸如“灰衣女人”、“算命先生”

等来称呼人物, 人物的行动飘忽不定, 似乎只是意识欲望在流动。还有《往事与刑罚》中的“陌生人”、“刑罚专家”等也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和具体的性格, 陌生人的“速回”不过是因为一封莫名其妙的电报, 他与刑罚专家的交往也只是与几种独特的刑罚有关。余华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人物意象的展现具有先锋小说形象塑造的特点:没有所谓的性格展现, 也不着意于外貌的描述; 其人物没有饱满复杂的性格, 没有个性化的语言, 姓名、身份也只是区分人物的标志而已。因而, 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叙述者的道具, 改换成其他人物也是可行的。

二 童年意象

(一) 暴力与死亡的童年意象

在余华的很多作品中, 我们都能看到他所描写的“儿童”, 要么是施暴者, 要么是受暴者, 他们充满着野性、念头古怪、嗜好暴力, 缺少小孩应有的可爱与善良。《现实一种》中, 年仅四岁的皮皮是一个使堂弟致死的施暴者形象。皮皮对堂弟的哭声感到莫名的喜Y , 他为了使堂弟哭, “他朝堂弟惊喜地看了一会, 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

  收稿日期:2006-12-10

  作者简介:邹艳琴(1980-) , 女, 湖南娄底人,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从事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49

了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之后他觉得这样还不过瘾, “他只是感到这一次耳光下去那哭声并 有窒息, 不过是响亮一点的继续, 远 有刚才那么动人。……于是他就放弃了这种办法, 他伸手去卡堂弟的喉管……他就这样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 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这就是余华所描写的现实, 四岁的皮皮何至于有这样的恶性呢? 很显然, 他把这种致堂弟大声哭当做一种游戏了, 心理学家指出:“游戏

[1]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儿童的这种无意识获取快感

象。

《在细雨中呼喴》的主人公孙光林,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几乎很少享受到童年的温暖和生存的安全感。在六岁之前的南门生活中, 在毫无道德感和尊严感的父亲孙广才的暴力统治下, 不仅仅是孙光林, 整个孙家都处在一种惴惴不安的困顿之中, 暴力, 恐惧、孤独常常伴随着孙光林。《河边的错误》中的小男孩, 把在河边看到的“人头”事件告诉父亲时, 父亲却挥手给了他一个耳光, 怒喝道:“不许胡说。”母亲脸色一沉, 说道:“別乱说。”告诉路上的几个年轻人, 他们先是一怔, 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一个人还拍拍他的脑袋说:你真会开玩笑”, 然后, 小男孩所说的根本, 。

 非正常人意象

在余华80年代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非正常人的意象。这时期, 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欲望和暴力的化身, 是人性恶的代表, 同时又都是冷漠的看客。余华自己也认为:“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 便是对常理的破坏。简单的说法是, 常理认为不可能的, 在我作品是坚实的事实; 而常理认为可能的, 在我那里无

[4]

法出现。”因此, 他以一些非正常人的意象来表达对于

的游戏行为, 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通过“象征性的游

[2]

戏把现实同化于儿童和自己的愿望之中”。而他所成长

的现实的环境却是他的祖母只是关心她自己的身体, 担心她自己的死亡:“我知道那是骨头一根一根断了。”“我胃里好像在长出青苔来。”她对孙子毫不关心的, 皮偷吃她的咸菜, 她都非常痛恨。常揍母亲, , 觉得血流。并且望着阳光下亮晶晶的血, 而使他想起某一种鲜艳的果浆, 他甚至觉得血更可口。对皮皮的无知与无意识, 成人世界还是不能与之沟通与谅解, 皮皮被他叔叔山峰的一飞脚踢了出去, 也摔死在水泥地上。皮皮既是施暴者又是受暴者。类似的意象也出现在《死亡叙述》中,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用镰刀给了小说中的“我”致命的一击。在《兄弟》中, 李光头与宋钢经常受到中学生孙伟的“连环扫荡腿”的侵袭。《朋友》中11岁的“我”叙述了人对暴力的热衷与欣赏。《黄昏里的男孩》, 孙福对男孩的摧残既有欧打致残的肉体暴力, 更有示众, 自我羞辱的精神折磨。

吴义勤对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有这样的评论:“死亡意象可以说正是这篇小说的终极语义, 它极大地承载了作家的哲学意识。死亡相对于生命是一种更为永恒

[3]的终极性存在, 生命是时间性的, 而死亡是无限性的。”

压抑人性的世界的愤怒, 同时也完成了对于现实世界的颠覆与消解。《我 有自己的名字》中的“来发”, “来发”是名字, 但被遗忘, 于是“喷嚏”、“擦屁股纸”、“过来”、“滚开”、“老狗”、“瘦猪”、“喂”等都成为众人对“来发”这一他们眼中的物(而非人) 的随意性命名; “来发”是人

(尽管降生时“) , 但人的属性被遗忘, 于脑袋被挤坏了”

是他就被视为路面的沙石而遭到所有的人践踏。来发被从人类中放逐出去, 只能与一只野狗成为朋友。《我胆小

) , 由于他的老实巴如鼠》中的叙述者杨高(谐音“羊羔”

交而被人排挤。《四月三日事件》中的“他”, 恍若鲁迅笔下的“狂人”, 敏感、多疑、冷静。《一九八六年》中的一位热衷研究中国古代刑罚的中学历史教师, 在文革中深受刑罚折磨, 多年后作为疯子返回故乡, 在春天的街头慢条斯理地表演中国历史上的各种酷刑。《死亡叙述》中, 通过死者的叙述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这个司机在撞死一个男孩而逃跑, 但是他内心一直都恐惧不安, 而当他又撞死一个女孩时, 他抱着那个女孩自愿去承担责任时, 反而被村里的人打死。在死者的眼里, 人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失去了意义, 作者从而抹去了死亡所具有的救赎功能和神秘光环, 突现出了故事本身的客观意义。

四 父亲意象

“父亲”,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之中, 是一个威严、正直、坚强的形象。在文学中, 很多人都描写过父亲这一意象, 要么是威严的, 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形象, 要么是充 慈

《在细雨中呼喊》中, “我”六岁前就对于死亡有了最初的感知———“黑衣人”的死。后来弟弟孙光明由于救人被淹死, 苏宇病死, 祖父死于“灵魂”的消失, 国庆婆婆死于风烛残年, 王立强死于复仇等等。在余华的小说世界里, 我们还可看到很多小孩的死亡现象, 《河边的错误》中的小男孩发现人头后来却也被疯子用柴刀砍死, 《难逃劫数》中打手电的男孩被活活打死, 《活着》中有庆的血被抽干而死等等。

(二) 孤独与忧伤的童年意象

卡夫卡作为现代最痛苦从而也是最孤独的艺术家, 他清醒地意识到他自己只是过去时代的幽灵。他把他的这种“孤独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卡夫卡对于余华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余华作品中的童年形象, 大多是孤独的, 他们与成人世界是一种对抗, 不被理解, 甚至遭到排斥的状态, 因此童年所呈现的是一种忧伤、一种弱势形

59

爱的, 感人的, 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它会触动人们隐藏心底的温情, 甚至于让人感动得流泪。而在余华作品中, 他对于“父亲”这一特定的意象描写有一个从消解到重建的过程。

(一) 消解的父亲意象

他们为了谋生, 为了自己的私利, 也有着市侩、庸俗、懦弱的一面。这也透露出余华对于“父亲”意象的思索与矛盾。

五 女性人物意象

余华在90年代后的作品一般趋向于写弱小女性对

) 、亲人、爱情和生活的顽强执着, 家珍(《活着》许玉兰() 、) 等女性都是在苦难的《许三观卖血记》李兰(《兄弟》

在余华作品中, “父亲”的每一举动都成为儿子津津有味加以赏玩的小丑表演, 父亲形象被彻底摧毁了。“对

[5]父亲的失望往往是对整个人世间失望的第一步。”余华

的这些消解的父亲意象不仅让人失望, 简直是让人绝望。把父亲丑化到极端的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 他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 作为儿子, 他对待自己的父亲除了谩骂就是训斥, 甚至当他确信老人已经死去的时候, 竟毫不掩饰地连声说:“总算死了, 我的娘啊, 总算死了。”, 对父亲不仅毫无孝道可言, 。当他以父亲的身份出现时, , 蛮横和残暴, 子的品质, 他是一个集各种卑劣和丑行于一身的无耻之徒。在这里, “父法”不再是合理的秩序和公正的惩戒。“我”的父亲本身就在猖狂地背离父道, 他非但不能以身作则, 就是在行使父亲权力的 候, 也是胡作非为, 他对他的父亲和对儿子都同样蛮横无理。余华的这类父亲意象大都写在80年代, 90年代之后他对“父亲意象”有了重新的改写与塑造。

(二) 重建的“父亲”意象

90年代后, 他的叙事的方法以及题材都有了转变, 他

轮回里, 以柔弱的肩膀承载着生存之重、就像余华自己所

[7]

说的:“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 它 有断。”

总之, , 为余华的小说增。

, 特別是80, , 给予我们的,  有一丝温情可言, 成为“恶之花”; 或者是暴力的牺牲品, 任人宰割, 成为“剐之羔”。《难逃劫数》整篇作品都笼罩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中, 其中“老中医”仿佛是恐怖的中心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森林妻子、彩蝶、露珠等等这些“恶之花”形象。在这里, 她们与老中医、东山、广佛等男性共同组成了一个罪恶之网, 每个人都逃不掉命运已经注定的罪恶。《现实一种》里山岗与山峰的妻子同样是人性恶的代表, 她们激起了一场全家的自我残杀。在山岗与山峰兄弟紧张的对峙中, 她们不但 有起到缓和局势的作用, 反而添油加醋, 各自成为了暴力的怂恿者与实践者。余华自己认为, 作家的职责是发现, 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无论是健康美丽的肌肤, 还是溃烂的伤口, 在作家那里都应当引起同样的激动, 也许这也是余华对他所描写的这类“恶之花”女性的一种解释。毕竟, 人性是复杂的, 不可能只有善的一面, 同样也存在阴暗、丑恶的一面。而作为一个作家, 这些“溃烂的伤口”也是有必要去发现的。

暴力是余华小说作品的核心语码。关于暴力余华如是说:“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 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 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人类文明的递进, 让我

[8]明白了这种野蛮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余华

把目光转向“民间”。以陈思和为代表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余华的转型是从“先锋”到“民间”的转向, 他转型后的作品属于民间性写作。所谓“民间”, 陈思和认为是“知识分子把自身隐蔽到民众中间, 用‘讲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知世界的态度, 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时代真

[6]

相的认识”。余华这个阶段的创作确实转向了传统的叙

事。对于“父亲”的形象也重新建立起来、在小说《我的故事》中, 余华讲述了一个孩子寻找精神之父的过程, 父亲为改变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 独自开车冲向拖拉机, 用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余华2005年出版的《兄弟》中的宋凡平, 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 正直、阳刚、热爱生活, 充满风趣, 而且决不退缩低头, 正如陶青低声对李兰所言:“宋凡平, 了不起”。这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他以独特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这些重塑的父亲形象寓示着余华对“父亲”的呼唤, 对传统的重新认识。

) 、但无论是福贵(《活着》还是许三观(《许三观卖血) , 或者“记》宋凡平”, 这些父亲的意象, 都体现了余华寻

对于暴力的热衷, 摩罗称其为:“将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撕开一条血淋淋的破口, 让我们看到平时所无法

[9]

看到的冷峻、严酷、黑暗、丑陋的生命真相。”最让人心

惊的是余华的《古典爱情》里所描写的女性所受的暴力场面:一个幼女被砍作菜人的情景:“听得‘咔嚓’一声, 骨头被砍断了, 一股血四溅开来, 溅得店主一脸都是。幼女在‘咔嚓’声里身子晃动了一下。然后她才扭回头来看个究竟, 看到自己的手臂躺在树桩上, 一时间目瞪口呆。半响, 才长嚎几声, 身子便倒在了地上。倒在地上后哭喊不止, 声音十分刺耳。”这是怎样一个令人心惊胆寒的场面啊! 而被余华冷漠地写出来了, 余华在冷漠地对传统的

找精神之父的复杂性。一方面这些父亲意象都有传统文化的一面, 他们为家庭而鞠躬尽瘁, 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但另一方面, 他们都是“民间”的最底层的老百姓,

69

才子佳人式的小说进行了消解。这里, 即使出身豪门的小姐“惠”在家道中落以后也逃脱不了被沦为“菜人”的命运。这也许是余华对于女性在历史上的悲剧命运的一种清醒的揭示。同样在《世事如烟》里, 丧失父性的6在妻子死后, 竟将六个女儿以每个三千元的价钱卖到天南海北, 年近九十的算命先生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以摧残一个个年幼的女孩, 靠“采阴补阳”来保持腐朽生命的活力, 花季少女4最终在算命先生和亲生父亲的合谋下被摧残致死。《河边的错误》里的么四婆婆也死在了“疯子”的柴刀下等等, 这些女性都是一些被剐之羔羊, 暴力屠刀下的牺牲者。

人物, 是任何小说作品所必备的因素, 对于传统小说作品的评判, 是离不开对其中的人物的关注的。自从以参考文献:

余华为代表的先锋派小说走入我们的视野, 我们必须重新来审视作品中的人物。余华作品中的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在中国小说的创作上应该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的。他对于父亲意象的消解, 对于人性恶的揭示, 在中国小说描写人物意象的丛林中也是一片奇异的风景。而在余华作品中, 男性意象与女性意象比例的严重失调也应受到我们的关注。余华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 但他对于支撑世界半边天的女性, 却有些忽略的地方。对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 作家是否要有所思考与探索呢? 在当今女性研究面临差异难题、性別困境和后现代主义挑战而滑向“绝境”之时, , 发掘女, 。

[1]刘晓东. 儿童精神哲学[M:.

[2]〔瑞士〕皮亚杰. ]., 译.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 [3]吴义勤.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318. [4]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M]∥余华随笔选.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 1998:168. [5]郜元宝. 告別丑陋的父亲们[J ].钟山, 1994(3) :196.

[6]陈思和. 余华: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之后[J ].文艺争鸣, 2000(1) :68. [7]余华. 韩文版前言[M]∥活着.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8. [8]余华. 虚伪的作品[J ].上海文论, 1989(5) .

[9]摩罗. 破碎的自我:从暴力体验到体验暴力[J ].小说评论, 1998(3) :58.

(责任编辑:毕光明)

A D iscussi on on So m e Character I mages i n Y u Hua ’s F i cti on

Z OU Yan 2qin

(D epart m ent of Chinese, Hai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

Abstract: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aesthetics, an i m age is the very part of a literary and artistic figure with unique i m p licati ons . I n the works of ordinary writers, characters are al w ays delineated as figures in their ficti on; in Yu Hua ’sworks, however, many characters have been endowed with unique i m p licati on rather than pure ones in their usual sense . This paper mainly ex pounds on s ome character i m ages in Yu Hua ’s ficti on as f oll ows:the sy mbolized i m age, children i m ages, the i m age of the abnor mal, father i m age, fe 2male i m age, etc .

Key words:character i m ages; sy mbol; vi olence; re moval; reestablishment

79

2007年第1期第20卷(总87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 I N AN NORMAL UN I V ERSI TY

(Social Sciences )

No . 12007General No . 87

Vo1. 20

论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

邹艳琴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海南海口571158)

摘 要:从美学意义上来说, , 人物是被当作小说中的形象加以塑造的, 而到了余华这里, , 论文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中的几类人物意象: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女性意象。

关键词:人物意象; 符号; 暴力; 中图分类号:I :A :1672-223X (2007) -01-0094-04

  在余华的小说里, , 而是被当作一种意象来经营。他小说中人物的符号化, 是对人的本质、人性及欲望的抽象, 构成了对人性异化及人生存的隐喻, 具有象征的意味。他小说中的“儿童”就具有“类”的性质, 在充 暴力与死亡的恐惧中, 这种儿童孤独无助, 无法与成人世界沟通。他小说中的“父亲”也经历了从消解到重建的过程。余华小说中的“儿童”与“父亲”在他的不同作品中都存在着相似性, 成为了作品的一种文学构因, 在文本间反复出现或普遍发生的某一类转化方式、某一种象征或隐喻意味, 构成了文本间的儿童意象与父亲意象。一系列女性形象的描绘也为余华的作品增添了色彩, 体现着他的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因此, 余华小说中的这些人物在文本中是有着特殊意蕴的, 它们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形象, 具有更大的审美张力。

一 符号化的人物意象

在余华80年代的作品中, 余华不遵循人物的思想与逻辑, 他想怎么说, 作品中的人物就怎么说, 人物 有独立性, 成为作者的传声筒。他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是对这种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的第一次尝试。在这篇小说里, 已无法看到故事情节的合理性, 人物的性格也变得模糊, 只是通过一些叙事场景来表达作品的主题意蕴。文章里的“我”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作者想真正表达的是个人成长中所接受的价值观与现实的生存观之间的矛盾乃至尖锐的对抗, 从而消解与颠覆正常的伦理道德观, 也使作品中的“我”十八岁的成人仪式具有了

荒诞性。在这之后, 余华对作品中的人物意象更加淡化,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带有符号化的特征, 只是符合主体自身的情感需求和理性建构的需要, 为的是突出作家对某些存在景象的表达而设置的事件的执行者, 人物自身的形象是不丰满不突出的, 人物意象趋向于符号化了。例如, 在中篇小说《世事如烟》中, 人物没有姓名, 作者用2、

3、4、6、7等阿拉伯数字或诸如“灰衣女人”、“算命先生”

等来称呼人物, 人物的行动飘忽不定, 似乎只是意识欲望在流动。还有《往事与刑罚》中的“陌生人”、“刑罚专家”等也都没有具体的名字和具体的性格, 陌生人的“速回”不过是因为一封莫名其妙的电报, 他与刑罚专家的交往也只是与几种独特的刑罚有关。余华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人物意象的展现具有先锋小说形象塑造的特点:没有所谓的性格展现, 也不着意于外貌的描述; 其人物没有饱满复杂的性格, 没有个性化的语言, 姓名、身份也只是区分人物的标志而已。因而, 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叙述者的道具, 改换成其他人物也是可行的。

二 童年意象

(一) 暴力与死亡的童年意象

在余华的很多作品中, 我们都能看到他所描写的“儿童”, 要么是施暴者, 要么是受暴者, 他们充满着野性、念头古怪、嗜好暴力, 缺少小孩应有的可爱与善良。《现实一种》中, 年仅四岁的皮皮是一个使堂弟致死的施暴者形象。皮皮对堂弟的哭声感到莫名的喜Y , 他为了使堂弟哭, “他朝堂弟惊喜地看了一会, 随后对准堂弟的脸打去

  收稿日期:2006-12-10

  作者简介:邹艳琴(1980-) , 女, 湖南娄底人,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从事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49

了一个耳光。他看到父亲经常这样揍母亲。”之后他觉得这样还不过瘾, “他只是感到这一次耳光下去那哭声并 有窒息, 不过是响亮一点的继续, 远 有刚才那么动人。……于是他就放弃了这种办法, 他伸手去卡堂弟的喉管……他就这样不断去卡堂弟的喉管又不断松开, 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这就是余华所描写的现实, 四岁的皮皮何至于有这样的恶性呢? 很显然, 他把这种致堂弟大声哭当做一种游戏了, 心理学家指出:“游戏

[1]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儿童的这种无意识获取快感

象。

《在细雨中呼喴》的主人公孙光林, 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 几乎很少享受到童年的温暖和生存的安全感。在六岁之前的南门生活中, 在毫无道德感和尊严感的父亲孙广才的暴力统治下, 不仅仅是孙光林, 整个孙家都处在一种惴惴不安的困顿之中, 暴力, 恐惧、孤独常常伴随着孙光林。《河边的错误》中的小男孩, 把在河边看到的“人头”事件告诉父亲时, 父亲却挥手给了他一个耳光, 怒喝道:“不许胡说。”母亲脸色一沉, 说道:“別乱说。”告诉路上的几个年轻人, 他们先是一怔, 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一个人还拍拍他的脑袋说:你真会开玩笑”, 然后, 小男孩所说的根本, 。

 非正常人意象

在余华80年代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非正常人的意象。这时期, 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欲望和暴力的化身, 是人性恶的代表, 同时又都是冷漠的看客。余华自己也认为:“那时期作品体现我有关世界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 便是对常理的破坏。简单的说法是, 常理认为不可能的, 在我作品是坚实的事实; 而常理认为可能的, 在我那里无

[4]

法出现。”因此, 他以一些非正常人的意象来表达对于

的游戏行为, 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通过“象征性的游

[2]

戏把现实同化于儿童和自己的愿望之中”。而他所成长

的现实的环境却是他的祖母只是关心她自己的身体, 担心她自己的死亡:“我知道那是骨头一根一根断了。”“我胃里好像在长出青苔来。”她对孙子毫不关心的, 皮偷吃她的咸菜, 她都非常痛恨。常揍母亲, , 觉得血流。并且望着阳光下亮晶晶的血, 而使他想起某一种鲜艳的果浆, 他甚至觉得血更可口。对皮皮的无知与无意识, 成人世界还是不能与之沟通与谅解, 皮皮被他叔叔山峰的一飞脚踢了出去, 也摔死在水泥地上。皮皮既是施暴者又是受暴者。类似的意象也出现在《死亡叙述》中, 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用镰刀给了小说中的“我”致命的一击。在《兄弟》中, 李光头与宋钢经常受到中学生孙伟的“连环扫荡腿”的侵袭。《朋友》中11岁的“我”叙述了人对暴力的热衷与欣赏。《黄昏里的男孩》, 孙福对男孩的摧残既有欧打致残的肉体暴力, 更有示众, 自我羞辱的精神折磨。

吴义勤对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有这样的评论:“死亡意象可以说正是这篇小说的终极语义, 它极大地承载了作家的哲学意识。死亡相对于生命是一种更为永恒

[3]的终极性存在, 生命是时间性的, 而死亡是无限性的。”

压抑人性的世界的愤怒, 同时也完成了对于现实世界的颠覆与消解。《我 有自己的名字》中的“来发”, “来发”是名字, 但被遗忘, 于是“喷嚏”、“擦屁股纸”、“过来”、“滚开”、“老狗”、“瘦猪”、“喂”等都成为众人对“来发”这一他们眼中的物(而非人) 的随意性命名; “来发”是人

(尽管降生时“) , 但人的属性被遗忘, 于脑袋被挤坏了”

是他就被视为路面的沙石而遭到所有的人践踏。来发被从人类中放逐出去, 只能与一只野狗成为朋友。《我胆小

) , 由于他的老实巴如鼠》中的叙述者杨高(谐音“羊羔”

交而被人排挤。《四月三日事件》中的“他”, 恍若鲁迅笔下的“狂人”, 敏感、多疑、冷静。《一九八六年》中的一位热衷研究中国古代刑罚的中学历史教师, 在文革中深受刑罚折磨, 多年后作为疯子返回故乡, 在春天的街头慢条斯理地表演中国历史上的各种酷刑。《死亡叙述》中, 通过死者的叙述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这个司机在撞死一个男孩而逃跑, 但是他内心一直都恐惧不安, 而当他又撞死一个女孩时, 他抱着那个女孩自愿去承担责任时, 反而被村里的人打死。在死者的眼里, 人世间的一切情感都失去了意义, 作者从而抹去了死亡所具有的救赎功能和神秘光环, 突现出了故事本身的客观意义。

四 父亲意象

“父亲”,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之中, 是一个威严、正直、坚强的形象。在文学中, 很多人都描写过父亲这一意象, 要么是威严的, 如《红楼梦》中的贾政形象, 要么是充 慈

《在细雨中呼喊》中, “我”六岁前就对于死亡有了最初的感知———“黑衣人”的死。后来弟弟孙光明由于救人被淹死, 苏宇病死, 祖父死于“灵魂”的消失, 国庆婆婆死于风烛残年, 王立强死于复仇等等。在余华的小说世界里, 我们还可看到很多小孩的死亡现象, 《河边的错误》中的小男孩发现人头后来却也被疯子用柴刀砍死, 《难逃劫数》中打手电的男孩被活活打死, 《活着》中有庆的血被抽干而死等等。

(二) 孤独与忧伤的童年意象

卡夫卡作为现代最痛苦从而也是最孤独的艺术家, 他清醒地意识到他自己只是过去时代的幽灵。他把他的这种“孤独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卡夫卡对于余华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余华作品中的童年形象, 大多是孤独的, 他们与成人世界是一种对抗, 不被理解, 甚至遭到排斥的状态, 因此童年所呈现的是一种忧伤、一种弱势形

59

爱的, 感人的, 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它会触动人们隐藏心底的温情, 甚至于让人感动得流泪。而在余华作品中, 他对于“父亲”这一特定的意象描写有一个从消解到重建的过程。

(一) 消解的父亲意象

他们为了谋生, 为了自己的私利, 也有着市侩、庸俗、懦弱的一面。这也透露出余华对于“父亲”意象的思索与矛盾。

五 女性人物意象

余华在90年代后的作品一般趋向于写弱小女性对

) 、亲人、爱情和生活的顽强执着, 家珍(《活着》许玉兰() 、) 等女性都是在苦难的《许三观卖血记》李兰(《兄弟》

在余华作品中, “父亲”的每一举动都成为儿子津津有味加以赏玩的小丑表演, 父亲形象被彻底摧毁了。“对

[5]父亲的失望往往是对整个人世间失望的第一步。”余华

的这些消解的父亲意象不仅让人失望, 简直是让人绝望。把父亲丑化到极端的就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 他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物, 作为儿子, 他对待自己的父亲除了谩骂就是训斥, 甚至当他确信老人已经死去的时候, 竟毫不掩饰地连声说:“总算死了, 我的娘啊, 总算死了。”, 对父亲不仅毫无孝道可言, 。当他以父亲的身份出现时, , 蛮横和残暴, 子的品质, 他是一个集各种卑劣和丑行于一身的无耻之徒。在这里, “父法”不再是合理的秩序和公正的惩戒。“我”的父亲本身就在猖狂地背离父道, 他非但不能以身作则, 就是在行使父亲权力的 候, 也是胡作非为, 他对他的父亲和对儿子都同样蛮横无理。余华的这类父亲意象大都写在80年代, 90年代之后他对“父亲意象”有了重新的改写与塑造。

(二) 重建的“父亲”意象

90年代后, 他的叙事的方法以及题材都有了转变, 他

轮回里, 以柔弱的肩膀承载着生存之重、就像余华自己所

[7]

说的:“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 它 有断。”

总之, , 为余华的小说增。

, 特別是80, , 给予我们的,  有一丝温情可言, 成为“恶之花”; 或者是暴力的牺牲品, 任人宰割, 成为“剐之羔”。《难逃劫数》整篇作品都笼罩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中, 其中“老中医”仿佛是恐怖的中心因素,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中的森林妻子、彩蝶、露珠等等这些“恶之花”形象。在这里, 她们与老中医、东山、广佛等男性共同组成了一个罪恶之网, 每个人都逃不掉命运已经注定的罪恶。《现实一种》里山岗与山峰的妻子同样是人性恶的代表, 她们激起了一场全家的自我残杀。在山岗与山峰兄弟紧张的对峙中, 她们不但 有起到缓和局势的作用, 反而添油加醋, 各自成为了暴力的怂恿者与实践者。余华自己认为, 作家的职责是发现, 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无论是健康美丽的肌肤, 还是溃烂的伤口, 在作家那里都应当引起同样的激动, 也许这也是余华对他所描写的这类“恶之花”女性的一种解释。毕竟, 人性是复杂的, 不可能只有善的一面, 同样也存在阴暗、丑恶的一面。而作为一个作家, 这些“溃烂的伤口”也是有必要去发现的。

暴力是余华小说作品的核心语码。关于暴力余华如是说:“暴力因其形式充满激情, 它的力量源自于人内心的渴望, 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人类文明的递进, 让我

[8]明白了这种野蛮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余华

把目光转向“民间”。以陈思和为代表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余华的转型是从“先锋”到“民间”的转向, 他转型后的作品属于民间性写作。所谓“民间”, 陈思和认为是“知识分子把自身隐蔽到民众中间, 用‘讲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知世界的态度, 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时代真

[6]

相的认识”。余华这个阶段的创作确实转向了传统的叙

事。对于“父亲”的形象也重新建立起来、在小说《我的故事》中, 余华讲述了一个孩子寻找精神之父的过程, 父亲为改变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 独自开车冲向拖拉机, 用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

余华2005年出版的《兄弟》中的宋凡平, 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父亲”, 正直、阳刚、热爱生活, 充满风趣, 而且决不退缩低头, 正如陶青低声对李兰所言:“宋凡平, 了不起”。这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他以独特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这些重塑的父亲形象寓示着余华对“父亲”的呼唤, 对传统的重新认识。

) 、但无论是福贵(《活着》还是许三观(《许三观卖血) , 或者“记》宋凡平”, 这些父亲的意象, 都体现了余华寻

对于暴力的热衷, 摩罗称其为:“将我们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撕开一条血淋淋的破口, 让我们看到平时所无法

[9]

看到的冷峻、严酷、黑暗、丑陋的生命真相。”最让人心

惊的是余华的《古典爱情》里所描写的女性所受的暴力场面:一个幼女被砍作菜人的情景:“听得‘咔嚓’一声, 骨头被砍断了, 一股血四溅开来, 溅得店主一脸都是。幼女在‘咔嚓’声里身子晃动了一下。然后她才扭回头来看个究竟, 看到自己的手臂躺在树桩上, 一时间目瞪口呆。半响, 才长嚎几声, 身子便倒在了地上。倒在地上后哭喊不止, 声音十分刺耳。”这是怎样一个令人心惊胆寒的场面啊! 而被余华冷漠地写出来了, 余华在冷漠地对传统的

找精神之父的复杂性。一方面这些父亲意象都有传统文化的一面, 他们为家庭而鞠躬尽瘁, 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但另一方面, 他们都是“民间”的最底层的老百姓,

69

才子佳人式的小说进行了消解。这里, 即使出身豪门的小姐“惠”在家道中落以后也逃脱不了被沦为“菜人”的命运。这也许是余华对于女性在历史上的悲剧命运的一种清醒的揭示。同样在《世事如烟》里, 丧失父性的6在妻子死后, 竟将六个女儿以每个三千元的价钱卖到天南海北, 年近九十的算命先生的养生之道竟然是以摧残一个个年幼的女孩, 靠“采阴补阳”来保持腐朽生命的活力, 花季少女4最终在算命先生和亲生父亲的合谋下被摧残致死。《河边的错误》里的么四婆婆也死在了“疯子”的柴刀下等等, 这些女性都是一些被剐之羔羊, 暴力屠刀下的牺牲者。

人物, 是任何小说作品所必备的因素, 对于传统小说作品的评判, 是离不开对其中的人物的关注的。自从以参考文献:

余华为代表的先锋派小说走入我们的视野, 我们必须重新来审视作品中的人物。余华作品中的符号化的人物意象在中国小说的创作上应该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的。他对于父亲意象的消解, 对于人性恶的揭示, 在中国小说描写人物意象的丛林中也是一片奇异的风景。而在余华作品中, 男性意象与女性意象比例的严重失调也应受到我们的关注。余华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作家, 但他对于支撑世界半边天的女性, 却有些忽略的地方。对现代女性面临的问题, 作家是否要有所思考与探索呢? 在当今女性研究面临差异难题、性別困境和后现代主义挑战而滑向“绝境”之时, , 发掘女, 。

[1]刘晓东. 儿童精神哲学[M:.

[2]〔瑞士〕皮亚杰. ]., 译.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 [3]吴义勤. [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318. [4]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M]∥余华随笔选.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 1998:168. [5]郜元宝. 告別丑陋的父亲们[J ].钟山, 1994(3) :196.

[6]陈思和. 余华: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之后[J ].文艺争鸣, 2000(1) :68. [7]余华. 韩文版前言[M]∥活着.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1998. [8]余华. 虚伪的作品[J ].上海文论, 1989(5) .

[9]摩罗. 破碎的自我:从暴力体验到体验暴力[J ].小说评论, 1998(3) :58.

(责任编辑:毕光明)

A D iscussi on on So m e Character I mages i n Y u Hua ’s F i cti on

Z OU Yan 2qin

(D epart m ent of Chinese, Hainan N or m al U 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

Abstract: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aesthetics, an i m age is the very part of a literary and artistic figure with unique i m p licati ons . I n the works of ordinary writers, characters are al w ays delineated as figures in their ficti on; in Yu Hua ’sworks, however, many characters have been endowed with unique i m p licati on rather than pure ones in their usual sense . This paper mainly ex pounds on s ome character i m ages in Yu Hua ’s ficti on as f oll ows:the sy mbolized i m age, children i m ages, the i m age of the abnor mal, father i m age, fe 2male i m age, etc .

Key words:character i m ages; sy mbol; vi olence; re moval; reestablishment

79


相关文章

  • 阅读的另一种
  • [摘要]本文通过对<在细雨中呼喊>的主题和意象进行研究,发现小说中的意象都在"呼喊"的核心意象统领下揭示了人要生存的本能渴望与现实中阻碍人生存发展一切因素的二元对立的主题.同时,将其与余华前后期作品进行比较, ...查看


  • 余华毕飞宇对读4[1]
  • 内心真实如何面对世界荒诞 --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 对读 [摘要]余华是最激进的先锋派作家之一,而毕飞宇的创作也受到先锋文学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和毕 ...查看


  • 试论[活着]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 第13卷第4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3 No. 4 2000年7月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Jul. 2000 试论5活着6在余华创作中的意义 葛丽娅 任梓辉 1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查看


  • _活着_人物形象分析
  • 文化与探索西部皮革2016年2月 <活着>人物形象分析 王梦迪 (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是作家放弃先锋探索重返写实之路的乡土力作.作家对死亡的偏爱使死亡意象构成了文本最醒 ...查看


  • "虚伪的形式"
  • 摘 要:余华小说的独特性在于他对小说象征世界的艺术营造.他所描写的真实是作者内心的体验.精神的顿悟和心灵的真实,是与客观世界相对应的主观世界象征.他以整体象征的方式,反叛常规叙事,消解传统手法,对人类的普泛性境遇以及现代人性特征进行深度解读 ...查看


  • 汉语言毕业论文
  • 目 录 一.情节发展相对独立且在平稳中顺沿„„„„„„„„„„„„„„„„„„„„„1 二.人物造型凸显了它的生活化特征„„„„„„„„„„„„„„„„„„„„„„3 三.语言风格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 ...查看


  • 含着眼泪讲笑话_论余华作品中黑色幽默的社会内涵
  • 中外文艺CHINESE&FOREIGNARTS 含着眼泪讲笑话 --论余华作品中黑色幽默的社会内涵 张莉 摘要:余华是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用积极的语言实验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在作品 背后,无边的苦难与绝望的幽默并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方原则和XX 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 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 ...查看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3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有的为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语言学方面: "对方原则和XX 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 方言的音位" 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 说同义词 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