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的承诺

  

  陕西省镇安县位于秦岭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县,丰河村,则是该贫困县中的贫困村。1996年冬季的一天,丰河村的人们接到了一批从全国各地捐来的过冬衣物,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王翠,得到了一件在村民们看来很时髦的小棉袄。

  爱美的王翠兴高采烈地把小棉袄穿在身上,一只手无意间伸进衣兜里,突然她发现衣兜里有一张纸条,拿出一看,纸条上写着:

  “孩子,当你穿上这件棉衣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你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生活得怎样?你上几年级了?上学有困难吗?如果你上学有困难,我愿意帮助你,你可以写信给我。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秦淮支行中华门分理处,长乐路10号,李思俭收,你的朋友。1996年11月25日。”

  看完纸条上的内容,全家人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没有想到,好心人不光给他们捐赠了衣物,还用纸条留下了令人感动的承诺。当时,王翠家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穷山沟里一个需要抚养三个孩子的贫困家庭,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王翠的父亲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认为决不能轻易开口要别人的帮助。在王翠父亲的坚持下,这个贫困的家庭没有和南京的那位好心人联系,但是,这张纸条却被小王翠珍藏了起来,留作纪念。王翠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她总感觉在自己的身后,有人在默默地支持着她。

  这张小小的纸条似乎对王翠全家也是一种激励,让他们在贫困的生活面前充满乐观和信心。但是一个突发事件,让王翠一家又陷入到更加贫困的境地。

  2001年的一个夜晚,王翠的弟弟走山路时不小心摔进了峡谷,头部受到剧烈的创伤,引发了脑溢血,必须做开颅手术,但王翠家根本拿不出巨额的手术费,只能给儿子保守治疗。王翠弟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爱子心切的母亲想起了那张纸条,当她向丈夫说出心中的想法时,丈夫摇了摇头,没有同意。

  王翠的父亲认为,好心人写纸条的目的是资助孩子上学,而现在家里需要钱是给孩子看病,这与资助人的愿望不符合。为了给儿子筹集看病的钱,王翠的父亲只身到外地打工,只要能挣钱的活他都干。他把挣来的微不足道的钱全部用在了给儿子治病上,但最终还是没有留住儿子的生命。

  王翠弟弟的离去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面对多难的家庭,王翠更加懂事,学习也更加刻苦。在学校里,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2005年,她以587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成为丰河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父母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但兴奋过后,父母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怎么办?当初为了给儿子看病借了亲戚许多钱,至今还没有还清,如今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五六千元,全家人思来想去一筹莫展。王翠更是心急如焚,她又想到了那张小纸条。

  “孩子,当你穿上这件棉衣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你上几年级了?上学有困难吗?如果你上学有困难,我愿意帮助你……”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王翠拿着纸条来到父亲面前,向父亲表达了请求好心人帮助的愿望。这一次,王翠的父亲同意了。

  毕竟已经过去了9年,南京的那位好心人还会记得这张小纸条吗?王翠抱着一线希望,按照纸条上提供的地址和姓名,给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的李思俭写了一封求助信,第二天就发了出去,王翠度日如年地企盼着回音。

  2005年8月22号上午,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城南支行的李思俭像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到单位上班。她刚刚走进办公室,同事就递给她一封陕西的来信。没错,信封上确实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拆开信封仔细看过来信,李思俭的思绪回到了9年前。

  1996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开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李思俭从家里找了好几件衣服想捐给山区的孩子。在整理衣服的过程中,她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李思俭是“末班车”下乡的知青,深知贫困山区孩子条件的艰苦。后来返城,她和丈夫有了一个孩子,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她想资助一个山区孩子上学。和丈夫商量后,丈夫欣然同意。李思俭想出了写纸条的方法,她不知道哪个孩子和她会有这样的缘分。捐助活动结束后,李思俭就开始等待对方的回信。时间一年年过去,一直没有回音,这件事在李思俭的脑海里也慢慢地淡忘了。

  离开学的日期越来越近了,陕西省镇安县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焦急的王翠终于接到了李思俭从南京打来的电话。王翠仿佛看到了希望,她感到李阿姨一定能帮她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只是她根本不知道,时过境迁,如今李思俭的家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丈夫下岗在家,每月只能领到200元钱的生活补助。儿子正在上大二,家里就靠李思俭一个人的工资支撑。尽管生活艰难,李思俭还是把刚刚发下来的2000元钱业绩奖金全部给王翠寄了过去。

  李思俭的全家都积极支持她,懂事的儿子主动退掉学校的公寓,搬回家居住。虽然有家人的支持,但李思俭清楚,以自己现在的家庭条件很难解决王翠上大学的全部费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李思俭信守承诺和充满爱心的行为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们纷纷自发地为王翠捐款,短短几天,就凑齐了王翠上学初期所需的费用。

  2005年8月31日,王翠带着父母的期盼和嘱托,带着对未来的梦想,走出了大山,踏上了求学之路。王翠还不知道,为了保证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经研究后决定,资助她大学4年所需的全部费用。

  9年前的一张小纸条,竟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李思俭希望,享受关爱的“女儿”王翠及所有得到过社会资助的孩子们,将来如果有能力,要把“爱心接力棒”传下去,把爱传递给需要的人,让人间充满爱,让生活更加美好!(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

  

  陕西省镇安县位于秦岭腹地,是国家级贫困县,丰河村,则是该贫困县中的贫困村。1996年冬季的一天,丰河村的人们接到了一批从全国各地捐来的过冬衣物,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孩王翠,得到了一件在村民们看来很时髦的小棉袄。

  爱美的王翠兴高采烈地把小棉袄穿在身上,一只手无意间伸进衣兜里,突然她发现衣兜里有一张纸条,拿出一看,纸条上写着:

  “孩子,当你穿上这件棉衣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你今年几岁了?家住哪里?家里都有些什么人?生活得怎样?你上几年级了?上学有困难吗?如果你上学有困难,我愿意帮助你,你可以写信给我。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秦淮支行中华门分理处,长乐路10号,李思俭收,你的朋友。1996年11月25日。”

  看完纸条上的内容,全家人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没有想到,好心人不光给他们捐赠了衣物,还用纸条留下了令人感动的承诺。当时,王翠家的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穷山沟里一个需要抚养三个孩子的贫困家庭,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王翠的父亲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认为决不能轻易开口要别人的帮助。在王翠父亲的坚持下,这个贫困的家庭没有和南京的那位好心人联系,但是,这张纸条却被小王翠珍藏了起来,留作纪念。王翠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她总感觉在自己的身后,有人在默默地支持着她。

  这张小小的纸条似乎对王翠全家也是一种激励,让他们在贫困的生活面前充满乐观和信心。但是一个突发事件,让王翠一家又陷入到更加贫困的境地。

  2001年的一个夜晚,王翠的弟弟走山路时不小心摔进了峡谷,头部受到剧烈的创伤,引发了脑溢血,必须做开颅手术,但王翠家根本拿不出巨额的手术费,只能给儿子保守治疗。王翠弟弟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爱子心切的母亲想起了那张纸条,当她向丈夫说出心中的想法时,丈夫摇了摇头,没有同意。

  王翠的父亲认为,好心人写纸条的目的是资助孩子上学,而现在家里需要钱是给孩子看病,这与资助人的愿望不符合。为了给儿子筹集看病的钱,王翠的父亲只身到外地打工,只要能挣钱的活他都干。他把挣来的微不足道的钱全部用在了给儿子治病上,但最终还是没有留住儿子的生命。

  王翠弟弟的离去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痛。面对多难的家庭,王翠更加懂事,学习也更加刻苦。在学校里,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2005年,她以587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成为丰河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女孩子。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当天,父母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但兴奋过后,父母的心情又沉重起来,女儿上大学的费用怎么办?当初为了给儿子看病借了亲戚许多钱,至今还没有还清,如今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五六千元,全家人思来想去一筹莫展。王翠更是心急如焚,她又想到了那张小纸条。

  “孩子,当你穿上这件棉衣的时候,我们便认识了……你上几年级了?上学有困难吗?如果你上学有困难,我愿意帮助你……”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王翠拿着纸条来到父亲面前,向父亲表达了请求好心人帮助的愿望。这一次,王翠的父亲同意了。

  毕竟已经过去了9年,南京的那位好心人还会记得这张小纸条吗?王翠抱着一线希望,按照纸条上提供的地址和姓名,给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的李思俭写了一封求助信,第二天就发了出去,王翠度日如年地企盼着回音。

  2005年8月22号上午,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城南支行的李思俭像往常一样骑自行车到单位上班。她刚刚走进办公室,同事就递给她一封陕西的来信。没错,信封上确实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拆开信封仔细看过来信,李思俭的思绪回到了9年前。

  1996年10月,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开展为贫困地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李思俭从家里找了好几件衣服想捐给山区的孩子。在整理衣服的过程中,她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李思俭是“末班车”下乡的知青,深知贫困山区孩子条件的艰苦。后来返城,她和丈夫有了一个孩子,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她想资助一个山区孩子上学。和丈夫商量后,丈夫欣然同意。李思俭想出了写纸条的方法,她不知道哪个孩子和她会有这样的缘分。捐助活动结束后,李思俭就开始等待对方的回信。时间一年年过去,一直没有回音,这件事在李思俭的脑海里也慢慢地淡忘了。

  离开学的日期越来越近了,陕西省镇安县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焦急的王翠终于接到了李思俭从南京打来的电话。王翠仿佛看到了希望,她感到李阿姨一定能帮她实现上大学的梦想。只是她根本不知道,时过境迁,如今李思俭的家境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丈夫下岗在家,每月只能领到200元钱的生活补助。儿子正在上大二,家里就靠李思俭一个人的工资支撑。尽管生活艰难,李思俭还是把刚刚发下来的2000元钱业绩奖金全部给王翠寄了过去。

  李思俭的全家都积极支持她,懂事的儿子主动退掉学校的公寓,搬回家居住。虽然有家人的支持,但李思俭清楚,以自己现在的家庭条件很难解决王翠上大学的全部费用。众人拾柴火焰高,李思俭信守承诺和充满爱心的行为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同事们纷纷自发地为王翠捐款,短短几天,就凑齐了王翠上学初期所需的费用。

  2005年8月31日,王翠带着父母的期盼和嘱托,带着对未来的梦想,走出了大山,踏上了求学之路。王翠还不知道,为了保证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市分行经研究后决定,资助她大学4年所需的全部费用。

  9年前的一张小纸条,竟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李思俭希望,享受关爱的“女儿”王翠及所有得到过社会资助的孩子们,将来如果有能力,要把“爱心接力棒”传下去,把爱传递给需要的人,让人间充满爱,让生活更加美好!(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


相关文章

  • 巴黎气候大会的意义
  • Alexander_the_Minor @ 2015.11.29 , 21:42 <经济学人>,2015年11月9日,0:00,M.S.L.J. 2009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UNFCCC) ...查看


  • 永远不老的承诺
  • 出差归来,我原本想给父亲一个惊喜.我的背包里,装着两盒他最爱喝的正宗明前龙井,还有两瓶好酒,这可是我花大价钱从正规商店买的.孰料,就在兴冲冲推开门的那一刻,我便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 女人的直觉告诉我,此时,房门紧闭的卧室里,肯定藏着另外一个 ...查看


  • 每日一测12.18.(七)阅读答案
  • 重复过很多次这项工作.我悄悄走过去,清楚地看见,那上面的名字正如自己所料.是他俩,十年累积的情感再也无处藏匿,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 ,我好"父亲,母亲,我就是您10年来一直资助" 10年前,因为一次车祸,我必须做心脏移植 ...查看


  • 美加日欲废除京都议定书 印媒被指泄露中国谈判底线
  • 加日欲废除京都议定书 印媒被指泄露中国谈判底线正文 我来说两句(15人参与) 2011年12月06日08:13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提要] 备受瞩目的<京都议定书>( ...查看


  •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稿
  • <十年后的礼物>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十年后的礼物>,本节课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十年后的礼物>记叙 ...查看


  • 能源革命的创造性毁灭
  • 10月中旬的一周内,科技界两项发明引发外界巨大的好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宣称用纳米技术制造出锂电池的电极材料,2分钟内充电70%:美国军工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则宣布研发出小型核聚变装置.第三次工业革命来临,各种发明真伪莫辨,却时刻冲 ...查看


  • 一生的承诺 1
  • 篇一:一生的承诺 一生的承诺 一生的承诺 总以为,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理所当然,我们总是无情地挥霍着.也许,到了生命的尽头,我们才会醒悟.其实,他们想要的不多,只希望儿女幸福.自从当上父母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许下了一生的承诺. 一位老师曾这样告诉 ...查看


  • 开发商的承诺是否有效
  • 买门脸儿时,房地产开发公司口头承诺给修路,但修路中突然停工 开发商的承诺是否有效 来源:河北法制网 本报记者 盖媛媛 保定的张先生在一个商业街上买了一个门脸儿.半年前,门脸儿交工.正如所承诺的那样,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修门脸儿前面的路.但是, ...查看


  • 关于责任话题的高中
  • 点明观点 责任是什么?翻开字典这样解释道:①分内应该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过失.那我的责任是什么?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阐述责任 现在我是一个刚满18岁的高三学生.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将步入社会,这就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