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走进新课(3分钟):播放视频新闻:用工荒为何难解大学生的渴。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从事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吗?

生1:我不会,因为我的价值无法体现。

生2:我不会,因为它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保障。

生3:我会,如果没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没有高楼大厦。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但是大家的这种就业观是否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多媒体打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推进新课:一、劳动与就业

1. 劳动(3分钟)

课堂探究:发现的眼睛

多媒体图片展示: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嫦娥二号

师:这些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学校里有哪些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各为学校和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生1: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很多知识。

生2:门卫师傅,我们进出时,他们开门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生3:保洁员。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校园环境。

师: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2. 就业(20分钟)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学生找工作场景,济南农民工进城先充电,再就业女工露笑脸。

师:展示任务1。为什么毕业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工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就业机会?就业的意义何在?.2。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生: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领取学习任务,各组成员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成果。

第一组:我们组领取的是任务1。我们觉得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之所以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是因为就业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来源获得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就业才使得我能坐在这里学习劳动技能。

师:这说明就业对于个人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得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1。我组认为就业对社会同样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才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意义重大。

师:第二组是从社会的角度阐述就业的意义,思路开阔。

第三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搜集到了一些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其中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而全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经济发展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为劳动力总供给量的一半。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630万人,这些说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当今的就业形势只有两个字来形容:严峻!

第四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还表现在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比如我们了解到:“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2000多家皮衣生产企业,共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可由于缺少技工,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昆山市一些企业甚至喊出了“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的口号,依然良将难求。

第五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2。我组觉得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师:三组同学用了详细的数据和充实的材料告诉我们,当今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那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严峻的就业形势呢?

第六组:结合前几组同学的回答,我组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还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党和政府还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引导,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师:那是不是单靠政府国家角度解决就业问题?

第六组:我组认为还要靠劳动者个人观念的转变。

师:那怎样的就业观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呢?

多媒体:竞聘导游

竟聘程序: 1.自我推荐(30秒——阐述招聘单位要录用你的理由)

2.专业挑战(1分钟——介绍阜新的一处景点;选择回答一个专业问题。)

问题①某游客迟到,不以为然,其他游客不满、抱怨其耽搁了大家的时间②受台风影响,游客滞留危险地带,如何安抚游客情绪并联系救援③游程中途,部分游客要求临时改变旅游线路,但按照旅行社规定导游无权擅自改变线路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来应聘?

生:我不会。我比较喜欢到私营企业做管理者,这样可以体现我的特长。

师:你会根据你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你的职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树立了自主择业观。

师:其他不想从事导游的同学打算从事哪些职业?

生1:注册会计师。

生2:心理咨询师。

师:看来很多同学树立了多种方式就业观。

生3、生4来应聘导游,发表应聘宣言,学生评委选出获胜者,并阐述理由。

师:通过竞争自主就业,这就是竞争就业观。我们还要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此外,劳动者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才能实现就业。

通过国家和个人的努力,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就业,但我们发现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案例,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5分钟)

多媒体展示:视频新闻:谁来保护他们?济南三天热死多名户外工作者。

师:这些劳动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法律规定我国劳动者还有哪些权利?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些劳动者的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被侵犯。

生2:正是这些权利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和发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1:我认为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权益收到侵害的时候理直气壮的去维权。

师:这说明自觉履行义务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

生2:很多劳动者走上法律途径维权之后,发现没有相应的合同保障,所以我认为在就业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很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是我们维权的重要依据。

生3: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该找政府寻求相应的帮助,这样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

生4:应该克制自己,总之不能用非理智或者暴力或者自杀的方式 解决问题。

生5:我们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小结新课 (2分钟):学生课堂小结。

延伸新课(2分钟):市场经济是创业者的天堂,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请同学们根据从网站中得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的观察,写出自己未来的创业计划。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类似说教的“择业观”问题,化解为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所蕴含的道理、经验、教训等具有启迪性的认识中加以理解;由此升华为一种切身感悟和由衷体会,并对自己原有的“择业观”加以反思、权衡,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过程中统筹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发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教育即生活),加强情理互动,谋求逻辑与情感有机结合(情感教学),坚持启发引导学生主体民主参与相结合(以生为本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走进新课(3分钟):播放视频新闻:用工荒为何难解大学生的渴。

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从事建筑工人这样的职业吗?

生1:我不会,因为我的价值无法体现。

生2:我不会,因为它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没有保障。

生3:我会,如果没人从事这样的职业,就没有高楼大厦。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考虑,但是大家的这种就业观是否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如何才能做好一个新时代的劳动者?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多媒体打出课题:“新时代的劳动者”)

推进新课:一、劳动与就业

1. 劳动(3分钟)

课堂探究:发现的眼睛

多媒体图片展示:鸟巢、水立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嫦娥二号

师:这些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学校里有哪些类型的劳动者?他们各为学校和社会作出了哪些贡献?

生1:老师,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很多知识。

生2:门卫师傅,我们进出时,他们开门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生3:保洁员。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校园环境。

师: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2. 就业(20分钟)

多媒体展示图片:大学生找工作场景,济南农民工进城先充电,再就业女工露笑脸。

师:展示任务1。为什么毕业大学生、农民工和下岗工人都在想方设法寻找就业机会?就业的意义何在?.2。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3。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生:各学习小组的组长领取学习任务,各组成员相互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成果。

第一组:我们组领取的是任务1。我们觉得大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之所以千方百计寻找就业机会,是因为就业对于他们而言,是生活来源获得的重要途径,也正是因为父母的就业才使得我能坐在这里学习劳动技能。

师:这说明就业对于个人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得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1。我组认为就业对社会同样意义重大。正是就业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以才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意义重大。

师:第二组是从社会的角度阐述就业的意义,思路开阔。

第三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搜集到了一些数据。2010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其中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而全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经济发展吸纳的就业人数仅为劳动力总供给量的一半。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了630万人,这些说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当今的就业形势只有两个字来形容:严峻!

第四组:我们领取的是任务2。我组认为就业形势严峻还表现在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比如我们了解到:“皮衣之都”浙江海宁市2000多家皮衣生产企业,共拥有日产6万件皮衣的生产能力,可由于缺少技工,每天至少流失100万美元的订单!昆山市一些企业甚至喊出了“28万年薪聘高级电焊工”的口号,依然良将难求。

第五组:我们领取的也是任务2。我组觉得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师:三组同学用了详细的数据和充实的材料告诉我们,当今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那要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严峻的就业形势呢?

第六组:结合前几组同学的回答,我组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还在于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此外,党和政府还要从人民利益出发,加强引导,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师:那是不是单靠政府国家角度解决就业问题?

第六组:我组认为还要靠劳动者个人观念的转变。

师:那怎样的就业观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呢?

多媒体:竞聘导游

竟聘程序: 1.自我推荐(30秒——阐述招聘单位要录用你的理由)

2.专业挑战(1分钟——介绍阜新的一处景点;选择回答一个专业问题。)

问题①某游客迟到,不以为然,其他游客不满、抱怨其耽搁了大家的时间②受台风影响,游客滞留危险地带,如何安抚游客情绪并联系救援③游程中途,部分游客要求临时改变旅游线路,但按照旅行社规定导游无权擅自改变线路

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来应聘?

生:我不会。我比较喜欢到私营企业做管理者,这样可以体现我的特长。

师:你会根据你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你的职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树立了自主择业观。

师:其他不想从事导游的同学打算从事哪些职业?

生1:注册会计师。

生2:心理咨询师。

师:看来很多同学树立了多种方式就业观。

生3、生4来应聘导游,发表应聘宣言,学生评委选出获胜者,并阐述理由。

师:通过竞争自主就业,这就是竞争就业观。我们还要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此外,劳动者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才能实现就业。

通过国家和个人的努力,很多人实现了自己的就业,但我们发现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劳动者权益被侵犯的案例,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5分钟)

多媒体展示:视频新闻:谁来保护他们?济南三天热死多名户外工作者。

师:这些劳动者的什么权利被侵犯了?法律规定我国劳动者还有哪些权利?国家为什么要保护劳动者的权利?

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1: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这些劳动者的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被侵犯。

生2:正是这些权利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调动和发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1:我认为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权益收到侵害的时候理直气壮的去维权。

师:这说明自觉履行义务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

生2:很多劳动者走上法律途径维权之后,发现没有相应的合同保障,所以我认为在就业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很必要,签订劳动合同是我们维权的重要依据。

生3:我们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该找政府寻求相应的帮助,这样才能理智的解决问题。

生4:应该克制自己,总之不能用非理智或者暴力或者自杀的方式 解决问题。

生5:我们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权。

小结新课 (2分钟):学生课堂小结。

延伸新课(2分钟):市场经济是创业者的天堂,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请同学们根据从网站中得到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市场的观察,写出自己未来的创业计划。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类似说教的“择业观”问题,化解为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和贴近生活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从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所蕴含的道理、经验、教训等具有启迪性的认识中加以理解;由此升华为一种切身感悟和由衷体会,并对自己原有的“择业观”加以反思、权衡,从而产生新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过程中统筹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发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理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教育即生活),加强情理互动,谋求逻辑与情感有机结合(情感教学),坚持启发引导学生主体民主参与相结合(以生为本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表格)
  • 课题课题课题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 授新课 备注: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 ...查看


  • 劳动者教案
  • 高一经济生活教案 第五课第二框题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教育教学目标 ㈠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㈡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⒈知识目 ...查看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1
  • 课题 课型 新时代的劳动者 授新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 2.懂得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4.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5.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 ...查看


  •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1
  •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课上承<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下启<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是理 ...查看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
  •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教案] 课标: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试着说明发现了什么? 2.观察第一次工业革命 ...查看


  • 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 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在大 ...查看


  • 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教案
  • 第2课 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企业的含义: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能力目标:1.公司的含义:企业怎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的优胜劣汰:劳动者的 ...查看


  •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2
  • <可亲可敬的的家乡人>教案 认识教材 以重庆的人.事.物为选材的范围,贴近巴渝土地上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认识家乡.参与家乡生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品德,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综合性地方课程. 设计思路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 ...查看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
  • 四年级劳动下册教案-课程----点击查看参考写作资料 动下册教案 程<劳动与技术>教学概况: 从学生生活中的技能着手,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创造潜能的开发,每一篇课文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是较强的 ...查看


热门内容